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6620009 上传时间:2019-09-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287284.8

申请日:

20161129

公开号:

CN206212783U

公开日:

201706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9/10

主分类号:

A01G9/10

申请人:

河海大学

发明人:

祝建中,胡洁,张晖,徐菲菲,陈立

地址: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开发区佛城西路8号

优先权:

CN201621287284U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柏尚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包括筒体、筒盖、支架和驱动装置,所述筒体设置在支架上,筒体内设有放置多孔混凝土的网格板,该筒体底部倾斜设置,使筒体底部形成上倾斜端和下倾斜端,位于筒体底部下倾斜端处设置有排气阀、排水阀和回收容器,所述回收容器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底部下倾斜端排水阀的正下方,所述筒盖与筒体固定连接,筒盖顶部设置进气阀;该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和电源模块,回收容器上还设有料位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易于填充多孔混凝土,克服了填充不完全的缺点,避免材料浪费,而且可以用料位传感器检测回收材料的体积量以控制驱动装置和电磁阀,实现闭环控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3)、筒盖(2)、支架(8)和驱动装置;所述筒体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筒盖与筒体固定连接;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放置多孔混凝土的网格板(4),筒体底部倾斜,形成上倾斜端和下倾斜端,下倾斜端外侧壁设置排气阀(5)和排水阀(6);筒盖顶部安装有进气阀(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底部的倾斜角度为20~4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回收容器,该回收容器可拆卸的安装在筒体底部下倾斜端外侧壁,位于排水阀的正下方,所述回收容器外侧壁刻有刻度,最大刻度值为250m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料位传感器,所述料位传感器设于所述回收容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阀和排气阀均为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压缩机或气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压缩机或气泵、电磁阀和料位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筒盖和网格板均为耐腐蚀金属材质,该筒盖与筒体螺纹连接或用密封圈密封卡扣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应用材料制备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

背景技术

多孔生态混凝土,是由表面包覆一层水泥浆的粗骨料堆砌而成的具有多孔结构的特种功能性建筑材料,其内部存在大量连续孔隙并具有低碱特性。利用这种材料自身的大孔、多孔结构,能够顺畅地循环植物生长所需的水、气、热、肥等物质,因此植物可以在其孔隙中正常生长。而植物根系穿过混凝土基体深入到土壤层中,不仅可以源源不断地吸收下层土壤中养分,而且利用植物根系的浅根加筋、深根锚固的力学特性可以保护边坡的稳定性。多孔生态混凝土的植生基材,是指在多孔混凝土孔隙内填充的材料,是植物的根系赖于附生的载体,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和水分。植生基材一般由各种土壤颗粒、吸水性的高分子保水材料、缓释肥等组成。植生基材不仅是植物种子萌发的载体基质,直接提供植物生长初期的养分,而且可以作为屏障来减少混凝土内强碱环境对植物根系的胁迫。因此,植生混凝土内适生基材的组分搭配比例及填充效果往往事关多孔生态混凝土的成败。

植生材料的填充方式分为两类:动力式和非动力式。动力式需要借助外力,振动或者高压吹填,装置复杂,能耗大,施工不便,不利于广泛推广。非动力式是借助外力,有层铺法、混合法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但比较费时。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植生基材难填充或填充不完全、能耗大,施工不便的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包括筒体、筒盖、支架和驱动装置;所述筒体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筒盖与筒体固定连接;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放置多孔混凝土的网格板,筒体底部倾斜,形成上倾斜端和下倾斜端,下倾斜端外侧壁设置排气阀和排水阀;筒盖顶部安装有进气阀。

作为优选,所述筒体底部的倾斜角度最好为20~40度,易于回收材料和清洗筒体时废液排出,便于清洗。

作为优选,所述装置还包括回收容器,该回收容器可拆卸的安装在筒体底部下倾斜端外侧壁,位于排水阀的正下方,易于回收材料的回收,便于安装;所述回收容器外侧壁刻有刻度,最大刻度值为250ml,可根据回收材料的体积量判断是否填充完全。

作为优选,所述装置还包括料位传感器,所述料位传感器设于所述回收容器上。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阀和排气阀均为电磁阀。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为压缩机或气泵。

作为优选,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和电源模块,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接收重锤式料位传感器的信号,来控制所述压缩机或气泵及电磁阀的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筒体、筒盖和网格板均为耐腐蚀金属材质,该筒盖与筒体螺纹连接或用密封圈密封卡扣连接。

填充时,先将植生基材与水混合成糊状,关闭排气阀和排水阀,将回收容器安装在筒体外侧壁下部,打开筒盖,将多孔混凝土块放入筒体内,置于网格板上,在多孔混凝土的上面放置植生基材与水的混合物或营养液,盖上筒盖,空气压缩机或气泵与进气阀通过管道连通,打开进气阀,空气压缩机或气泵产生的气压经进气阀进入筒体内部,驱动植生基材或营养液从上而下进入多孔混凝土的孔隙中进行填充。打开排水阀,若回收容器内的回收材料体积超过150ml,则认为植生基材开始溢出,关闭空气压缩机或气泵,关闭进气阀,停止填充工作,关闭排水阀。最后打开排气阀,筒体内的气体排出完毕后,打开筒盖,取出填充好的混凝土,回收植生基材与水的混合物或营养液。清洗时,打开排水阀,用水管直接喷洗,清洗废液流入回收容器。

该装置可一次填充多个多孔混凝土块,最好整齐排列,克服了只能单个混凝土填充的缺点,操作简便,填充完全,省时省力,提高了填充效率。另外,植生基材与水的混合物或营养液,最好均匀铺开,在填充时可有效将其填充入多孔混凝土中,使得填充均匀,效果更好,为了保证多孔混凝土的空隙被完全灌注,需要平铺植生基材与水的混合物或营养液的高度一般为多孔混凝土高度的45%~55%,若一次填充多个多孔混凝土,则植生基材或营养液的量累加计算。

由于多孔混凝土是比较粗糙的骨料加工而成,表面比较粗糙,容易对筒体内壁造成磨损,且营养液会有一定的腐蚀性。因此,所述筒体、筒盖及网格板最好用耐腐蚀材料,如耐腐蚀金属材料或其他耐腐蚀耐磨损的材料。

所述网格板是纵横交错的耐腐蚀金属格状板,一端与筒体底部上倾斜端连接,且水平放置在筒体内;该结构使得筒体底部与多孔混凝土隔开,即网格板和筒体底部之间形成一个空间,用于储存填充时落入的回收材料或清洗筒体时产生的废液;筒体底部可水平设置,最好倾斜设置,使得底部形成上倾斜端和下倾斜端,有利于植生基材或营养液的填充,易于完全灌注。欲回收材料时,打开排气阀将筒体内的气体排出,然后打开排水阀,回收材料和清洗筒体时废液沿倾斜底面排出,流入回收容器,减少底面残留物。

所述回收容器外表面刻有刻度,可拆卸的安装在筒体底部侧壁,例如用卡扣连接或是螺栓连接,此种安装方式,操作方便,工艺简单。填充植生基材或营养液时,可根据回收容器中回收材料的体积量来判断多孔混凝土是否填充完全,提高填充的有效性。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且灌注效果明显,克服了多孔混凝土填充效果不佳,且耗时耗材,清洗不便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是网格板结构示意图。

图4a是回收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4b是回收容器与筒体连接示意图。

图4c是回收容器刻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可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包括筒体3、筒盖2和支架8;筒体固定在支架上,筒盖与筒体螺纹连接;筒体内设有放置多孔混凝土的网格板4,筒体底部倾斜角度为20~40度,形成上倾斜端和下倾斜端,下倾斜端外侧壁设置排气阀5和排水阀6;筒盖顶部设置进气阀1;筒体安装于支架上,为了增强装置的稳固性,支架为三角支架,进一步可在三角支架上设置连接筋,加固支架及装置。

图1中装置内放置了上下两层四块多孔混凝土10,单个多孔混凝土的高度为8cm;植生基材与水的混合物9均匀平铺在多孔混凝土上,其中植生基材与水的混合比例为1:0.8,混合物平铺高度为8cm。

如图4a和图4b所示,回收容器7外侧壁有卡扣件,与筒体外侧壁下端的卡扣件11卡扣连接,这种可拆卸的安装方式,操作方便,易于回收材料和清洗筒体时废液的回收。

如图4c所示,回收容器外侧壁刻有刻度,最大容量为250ml,可根据回收容器中回收材料的体积量判断多孔混凝土是否填充完全;若回收材料超过150ml,则认为植生基材开始溢出,多孔混凝土填充完全。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筒盖与筒体用密封圈密封卡扣连接;进气阀和排气阀均采用电磁阀,进气阀通过管道连接空气压缩机;该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和电源模块,且回收容器上设有重锤式料位传感器,控制单元通过接收重锤式料位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来控制压缩机;即填充过程中,当回收容器内回收材料的体积量超过150ml,重锤式料位传感器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发出控制信号,使压缩机停止工作,同时使电磁阀(进气阀)断电,停止进气,填充完毕;控制单元发出信号,使得电磁阀(排气阀)打开,排出筒体内的气体,取出填充好的多孔混凝土块,回收剩余的材料;清洗筒体时,打开排水阀,用水管喷洗筒体内的废液流入回收容器。这种闭环控制系统,不需要人的时时监控,当填充完毕时,系统会自动停止工作,既节省了人力,有提高了填充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287284.8 (22)申请日 2016.11.29 (73)专利权人 河海大学 地址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开发区佛 城西路8号 (72)发明人 祝建中 胡洁 张晖 徐菲菲 陈立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柏尚春 (51)Int.Cl. A01G 9/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 孔混凝土的装置, 包。

2、括筒体、 筒盖、 支架和驱动装 置, 所述筒体设置在支架上, 筒体内设有放置多 孔混凝土的网格板, 该筒体底部倾斜设置, 使筒 体底部形成上倾斜端和下倾斜端, 位于筒体底部 下倾斜端处设置有排气阀、 排水阀和回收容器, 所述回收容器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底部下倾斜 端排水阀的正下方, 所述筒盖与筒体固定连接, 筒盖顶部设置进气阀; 该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和 电源模块, 回收容器上还设有料位传感器; 本实 用新型工艺简单, 易于填充多孔混凝土, 克服了 填充不完全的缺点, 避免材料浪费, 而且可以用 料位传感器检测回收材料的体积量以控制驱动 装置和电磁阀, 实现闭环控制。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

3、附图1页 CN 206212783 U 2017.06.06 CN 206212783 U 1.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筒体 (3) 、 筒盖 (2) 、 支架 (8) 和驱动装置; 所述筒体固定在支架上, 所述筒盖与筒体固定连接; 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放 置多孔混凝土的网格板 (4) , 筒体底部倾斜, 形成上倾斜端和下倾斜端, 下倾斜端外侧壁设 置排气阀 (5) 和排水阀 (6) ; 筒盖顶部安装有进气阀 (1)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 体底部的倾斜角度为204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

4、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 置还包括回收容器, 该回收容器可拆卸的安装在筒体底部下倾斜端外侧壁, 位于排水阀的 正下方, 所述回收容器外侧壁刻有刻度, 最大刻度值为250m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料位传感器, 所述料位传感器设于所述回收容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 气阀和排气阀均为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 动装置为压缩机或气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

5、孔混凝土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压缩机或气泵、 电磁阀和料位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 其特征在 于: 所述筒体、 筒盖和网格板均为耐腐蚀金属材质, 该筒盖与筒体螺纹连接或用密封圈密封 卡扣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212783 U 2 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应用材料制备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 土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多孔生态混凝土, 是由表面包覆一层水泥浆的粗骨料堆砌而成的具有多孔结构的 特种功。

6、能性建筑材料, 其内部存在大量连续孔隙并具有低碱特性。 利用这种材料自身的大 孔、 多孔结构, 能够顺畅地循环植物生长所需的水、 气、 热、 肥等物质, 因此植物可以在其孔 隙中正常生长。 而植物根系穿过混凝土基体深入到土壤层中, 不仅可以源源不断地吸收下 层土壤中养分, 而且利用植物根系的浅根加筋、 深根锚固的力学特性可以保护边坡的稳定 性。 多孔生态混凝土的植生基材, 是指在多孔混凝土孔隙内填充的材料, 是植物的根系赖于 附生的载体, 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和水分。 植生基材一般由各种土壤颗粒、 吸水性的高分子 保水材料、 缓释肥等组成。 植生基材不仅是植物种子萌发的载体基质, 直接提供植物生。

7、长初 期的养分, 而且可以作为屏障来减少混凝土内强碱环境对植物根系的胁迫。 因此, 植生混凝 土内适生基材的组分搭配比例及填充效果往往事关多孔生态混凝土的成败。 0003 植生材料的填充方式分为两类: 动力式和非动力式。 动力式需要借助外力, 振动或 者高压吹填, 装置复杂, 能耗大, 施工不便, 不利于广泛推广。 非动力式是借助外力, 有层铺 法、 混合法等, 设备简单, 操作方便, 但比较费时。 发明内容 0004 实用新型目的: 提供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 以解决现有植生基 材难填充或填充不完全、 能耗大, 施工不便的问题。 0005 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

8、土的装置, 包括筒体、 筒盖、 支架和驱动 装置; 所述筒体固定在支架上, 所述筒盖与筒体固定连接; 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放置多孔混凝 土的网格板, 筒体底部倾斜, 形成上倾斜端和下倾斜端, 下倾斜端外侧壁设置排气阀和排水 阀; 筒盖顶部安装有进气阀。 0006 作为优选, 所述筒体底部的倾斜角度最好为2040度, 易于回收材料和清洗筒体 时废液排出, 便于清洗。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装置还包括回收容器, 该回收容器可拆卸的安装在筒体底部下倾 斜端外侧壁, 位于排水阀的正下方, 易于回收材料的回收, 便于安装; 所述回收容器外侧壁 刻有刻度, 最大刻度值为250ml, 可根据回收材料的体积量。

9、判断是否填充完全。 0008 作为优选, 所述装置还包括料位传感器, 所述料位传感器设于所述回收容器上。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进气阀和排气阀均为电磁阀。 0010 作为优选, 所述驱动装置为压缩机或气泵。 0011 作为优选, 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和电源模块, 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接收重锤式 料位传感器的信号, 来控制所述压缩机或气泵及电磁阀的开关。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212783 U 3 0012 作为优选, 所述筒体、 筒盖和网格板均为耐腐蚀金属材质, 该筒盖与筒体螺纹连接 或用密封圈密封卡扣连接。 0013 填充时, 先将植生基材与水混合成糊状, 关闭排气阀和排。

10、水阀, 将回收容器安装在 筒体外侧壁下部, 打开筒盖, 将多孔混凝土块放入筒体内, 置于网格板上, 在多孔混凝土的 上面放置植生基材与水的混合物或营养液, 盖上筒盖, 空气压缩机或气泵与进气阀通过管 道连通, 打开进气阀, 空气压缩机或气泵产生的气压经进气阀进入筒体内部, 驱动植生基材 或营养液从上而下进入多孔混凝土的孔隙中进行填充。 打开排水阀, 若回收容器内的回收 材料体积超过150ml, 则认为植生基材开始溢出, 关闭空气压缩机或气泵, 关闭进气阀, 停止 填充工作, 关闭排水阀。 最后打开排气阀, 筒体内的气体排出完毕后, 打开筒盖, 取出填充好 的混凝土, 回收植生基材与水的混合物或。

11、营养液。 清洗时, 打开排水阀, 用水管直接喷洗, 清 洗废液流入回收容器。 0014 该装置可一次填充多个多孔混凝土块, 最好整齐排列, 克服了只能单个混凝土填 充的缺点, 操作简便, 填充完全, 省时省力, 提高了填充效率。 另外, 植生基材与水的混合物 或营养液, 最好均匀铺开, 在填充时可有效将其填充入多孔混凝土中, 使得填充均匀, 效果 更好, 为了保证多孔混凝土的空隙被完全灌注, 需要平铺植生基材与水的混合物或营养液 的高度一般为多孔混凝土高度的4555, 若一次填充多个多孔混凝土, 则植生基材或 营养液的量累加计算。 0015 由于多孔混凝土是比较粗糙的骨料加工而成, 表面比较粗。

12、糙, 容易对筒体内壁造 成磨损, 且营养液会有一定的腐蚀性。 因此, 所述筒体、 筒盖及网格板最好用耐腐蚀材料, 如 耐腐蚀金属材料或其他耐腐蚀耐磨损的材料。 0016 所述网格板是纵横交错的耐腐蚀金属格状板, 一端与筒体底部上倾斜端连接, 且 水平放置在筒体内; 该结构使得筒体底部与多孔混凝土隔开, 即网格板和筒体底部之间形 成一个空间, 用于储存填充时落入的回收材料或清洗筒体时产生的废液; 筒体底部可水平 设置, 最好倾斜设置, 使得底部形成上倾斜端和下倾斜端, 有利于植生基材或营养液的填 充, 易于完全灌注。 欲回收材料时, 打开排气阀将筒体内的气体排出, 然后打开排水阀, 回收 材料和。

13、清洗筒体时废液沿倾斜底面排出, 流入回收容器, 减少底面残留物。 0017 所述回收容器外表面刻有刻度, 可拆卸的安装在筒体底部侧壁, 例如用卡扣连接 或是螺栓连接, 此种安装方式, 操作方便, 工艺简单。 填充植生基材或营养液时, 可根据回收 容器中回收材料的体积量来判断多孔混凝土是否填充完全, 提高填充的有效性。 0018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 的装置, 工艺简单, 操作方便, 且灌注效果明显, 克服了多孔混凝土填充效果不佳, 且耗时耗 材, 清洗不便的缺点。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本实用。

14、新型整体结构俯视图。 0021 图3是网格板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a是回收容器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b是回收容器与筒体连接示意图。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212783 U 4 0024 图4c是回收容器刻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可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6 如图1、 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用于实验室填充多孔混凝土的装置, 包括筒体3、 筒盖 2和支架8; 筒体固定在支架上, 筒盖与筒体螺纹连接; 筒体内设有放置多孔混凝土的网格板 4, 筒体底部倾斜角度为2040度, 形成上倾斜端和下倾斜端, 下倾斜端外侧壁设置排气阀5 和排。

15、水阀6; 筒盖顶部设置进气阀1; 筒体安装于支架上, 为了增强装置的稳固性, 支架为三 角支架, 进一步可在三角支架上设置连接筋, 加固支架及装置。 0027 图1中装置内放置了上下两层四块多孔混凝土10, 单个多孔混凝土的高度为8cm; 植生基材与水的混合物9均匀平铺在多孔混凝土上, 其中植生基材与水的混合比例为1: 0.8, 混合物平铺高度为8cm。 0028 如图4a和图4b所示, 回收容器7外侧壁有卡扣件, 与筒体外侧壁下端的卡扣件11卡 扣连接, 这种可拆卸的安装方式, 操作方便, 易于回收材料和清洗筒体时废液的回收。 0029 如图4c所示, 回收容器外侧壁刻有刻度, 最大容量为2。

16、50ml, 可根据回收容器中回 收材料的体积量判断多孔混凝土是否填充完全; 若回收材料超过150ml, 则认为植生基材开 始溢出, 多孔混凝土填充完全。 0030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 筒盖与筒体用密封圈密封卡扣连接; 进气阀和排气阀均采用 电磁阀, 进气阀通过管道连接空气压缩机; 该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和电源模块, 且回收容器 上设有重锤式料位传感器, 控制单元通过接收重锤式料位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来控制压缩 机; 即填充过程中, 当回收容器内回收材料的体积量超过150ml, 重锤式料位传感器将信号 传输给控制单元, 由控制单元发出控制信号, 使压缩机停止工作, 同时使电磁阀(进气阀)断 电, 。

17、停止进气, 填充完毕; 控制单元发出信号, 使得电磁阀(排气阀)打开, 排出筒体内的气 体, 取出填充好的多孔混凝土块, 回收剩余的材料; 清洗筒体时, 打开排水阀, 用水管喷洗筒 体内的废液流入回收容器。 这种闭环控制系统, 不需要人的时时监控, 当填充完毕时, 系统 会自动停止工作, 既节省了人力, 有提高了填充效率。 003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做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212783 U 5 图1 图2 图3 图4a 图4b 图4c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6212783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