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工厂化循环水 养鱼池水位自动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国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海水养殖业得到迅猛 发展,成为大农业中发展速度最快、活力最强、经济效益最高的支 柱产业之一。我国现已建成大小海水工厂化养鱼场1000余家,工 厂化养殖水面约400万m2,而养鱼池的进排水系统是海水养殖的 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投资、运行费用和生产管理。
目前,绝大部分海水养殖为粗放式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在养 鱼池外建有一排水池,有一L型排水管,其一端安装在养鱼池中, 另一端安装在排水井中,有一插拔管垂直安装在排水井中的排水管 的管口上。养鱼池的水位控制主要是通过更换池外排水井中不同高 度的插拔管来实现的。按照养鱼池的水位要求,选择合适长度的插 拔管插入排水管中,进行水位控制。当养鱼池的水位超过插拔管的 上端管口时,水就从插拔管流入排水井,再由排水井的出口流入排 水沟排放到海中。当养鱼池的水位不足时,由进水管补充。这种方 式水资源不能循环利用,造成能源浪费,同时,排放水又对海域造 成二次污染。另一方面,为了做到全年养殖和育苗生产,夏季和冬 季均需要对水温进行调控,目前通常的调控方式是,夏季用地下井 水或制冷机进行降温,冬季用地下井水或锅炉进行升温。由于养殖 用水不能循环利用,采用制冷机和锅炉的生产费用较高,大大增加 了生产成本。这就迫切需要对循环水养殖技术进行研究,并尽快提 供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池水位自动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工厂化 循环水养鱼池水位自动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使养鱼池的养殖用水 形成一个完整的封闭式自动循环系统,自动地控制池水水位,避免 水质污染和环境污染,减少能量损耗,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池水位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养鱼池内中部竖直安装一中间排水管,中间排水管从养鱼池池底伸 出端连接一排水横管的一端,排水横管的另一端与一自动溢流排水 竖管连通,排水横管伸入设在养鱼池一旁的排水池中的端口与竖直 安装的排污管活动连接,自动溢流排水竖管的上部与一自动排水横 管连通,自动溢流排水竖管顶部为敞开式,其管口上端高于自动排 水横管,自动排水横管的另一端与总排水管连通,总排水管与水处 理车间的水入口连通,养鱼池进水管与总进水管连通,总进水管与 水处理车间的水出口连通,排水池有一出口与排水沟连通;
经处理后达到鱼类养殖要求的水由水处理车间经过总进水管 和各个养鱼池的进水管进入养鱼池,其进水量可通过两根进水管分 别设在养鱼池侧壁上的2个阀门来调节;当养鱼池内的水位超过自 动排水管设定的水位时,多余的水便通过设在养鱼池当中的中间排 水管、池底的排水横管进入自动溢流排水竖管、自动排水横管,最 后进入总排水管,流回水处理车间进行再处理,从而完成一个循环 周期;养鱼池内的水位是根据养殖鱼类的生理特性来确定的,通过 调节自动排水横管的高低位置来实现水位的自动控制。
在上述养鱼池水位自动控制方法中,每个养鱼池侧壁上的两阀 门相对布置,出口方向相反,两阀门同时向养鱼池内注水,使养鱼 池内形成一定的水流。
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池水位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养鱼池、 进出水管路,其特征在于:在养鱼池内中部竖直安装一中间排水管, 中间排水管从养鱼池池底伸出端连接一排水横管的一端,排水横管 的另一端与一自动溢流排水竖管连通,排水横管伸入设在养鱼池一 旁的排水池中的端口与竖直安装的排污管活动连接,自动溢流排水 竖管的上部与一自动排水横管连通,自动溢流排水竖管顶部为敞开 式,其管口上端高于自动排水横管,自动排水横管的另一端与总排 水管连通,总排水管与水处理车间的水入口连通,养鱼池进水管与 总进水管连通,总进水管与水处理车间的水出口连通,排水池有一 出口与排水沟连通。
所述的每个养鱼池各有两根进水管,每根进水管都有一设在养 鱼池侧壁上阀门,两阀门相对布置,出口方向相反,以使养鱼池内 形成一定的水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许多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池水位自动控制方法和 控制系统,养殖用水只需一次提水,形成一个完整的封闭式循环, 实现自动地控制池水水位。避免了养殖用水受外海水变化的影响, 可有效控制水质,避免环境污染。使养殖生产过程不用药物,实现 安全绿色生产,避免能量损耗,而且本发明可使养鱼池内形成一定 的自然水流,适合被养殖生物的生活习性,有利于被养殖生物的健 康生长。整个系统结构简单,成本底,便于生产管理和维护,实用 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池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 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为本发明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池水位自动 控制系统的实施例:在养鱼池1内中部竖直安装一中间排水管4, 中间排水管4从养鱼池1池底伸出端连接一排水横管5的一端,排 水横管5的另一端与一自动溢流排水竖管6连通,排水横管5伸入 设在养鱼池1一旁的排水池9中的端口与竖直安装的排污管8活动 连接。自动溢流排水竖管6的上部与自动排水横管7连通,自动溢 流排水竖管6顶部为敞开式,其管口上端高于自动排水横管7,自 动排水横管7的另一端与总排水管10连通,总排水管10与水处理 车间的水入口连通。养鱼池进水管2与总进水管11连通,总进水 管11与水处理车间的水出口连通,排水池9有一出口与排水沟12 连通。每个养鱼池1各有两根进水管2,每根进水管2都设有一设 在养鱼池1侧壁上的阀门3,两阀门3相对布置,出口方向相反, 以使养鱼池1内形成一定的水流。
整个系统主要由管路组成,通常采用价格底廉的PVC管。具体 实施数据如下,养鱼池1是直径φ3000mm、深度为1000mm的水泥 池,养鱼池进水管2为φ50mm PVC管,进水阀门3为φ50mmPVC 阀门,中间排水管4为φ110mm PVC管,池底的排水横管5为φ 110mm PVC管,自动溢流排水竖管6为φ90PVC管,自动排水横管 7为φ90PVC管,排污管8为φ110PVC管,排水池9的尺寸为800 (长)×600(宽)×300(深)mm3,总排水管10为φ160mm PVC 管、总进水管11为φ160mm PVC管,排水沟12尺寸为900(宽) ×900(深)mm2。各管件按照图1、图2用PVC胶进行连接。养鱼 池1平均水深为800mm,自动排水横管7中心线比养鱼池1上平 面低150mm,自动溢流排水竖管6的管口上端比自动排水横管7 的中心平面高100mm。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水的循环利用率为91 %,水中细菌含量达到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彻底切断了病源,养殖 的牙鲆、大菱鲆生长状况良好,一年四季均可进行生产,平均单产 为30kg/m2,成活率为93%,其综合经济效益比传统流水养殖提高 30%以上。
本发明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池水位自动控制方法如下:达到养殖 要求的水由水处理车间经过总进水管11和各个养鱼池1的进水管 2进入养鱼池1,其进水量可通过两阀门3来调节,两阀门3相对 布置,出口方向相反,以使养鱼池1内形成一定的水流。当养鱼池 1内的水位超过自动排水管横管7设定的水位时,多余的水便通过 设在养鱼池1当中的中间排水管4、池底的排水横管5进入自动溢 流排水竖管6、自动排水横管7,最后进入总排水管10,流回水处 理车间进行再处理,从而完成一个循环周期。养鱼池1内的水位是 根据被养殖生物的生理特性来确定的,通过自动排水横管7来实现 水位的自动控制。自动溢流排水竖管6顶部为敞开式,以防产生虹 吸现象,其管口上端应高于自动排水横管7一定的距离。中间排水 管4、排污管8均为活动连接,当养鱼池需要消毒及清池时,可将 中间排水管4、排污管8拔出,此时,养鱼池1里的水便通过池底 的排水横管5直接进入排水池9,由排水池9再流入排水沟12进 行后续废水处理。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池水位自动控制系统, 在第一次提水完成后就可以进入自动循环状态,只要养鱼池进水管 2上的阀门3始终开启并调节在适合的开启度,养鱼池内的水就保 持着一定的流动性,整个循环过程不需要人工介入。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 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作 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