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减压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压装置,可适当降低燃烧室压力,从而减轻发动机起动运转时的工作负载,其中,发动机气门开关凸轮与曲轴减速驱动的从动定时齿轮一个端面连成整体。特别是本发明致力于改进发动机的减压装置,包括从动定时齿轮另一端面构成的环形槽;设置的减压凸轮轴伸出环形槽到凸轮,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第一位置,凸轮基准面上形成一很小升起部分,在第二位置,该很小升起部分缩回。环形槽内所装的离心重块底端有一枢轴,该枢轴插入从动定时齿轮上的枢轴孔。在离心重块顶端有一操作销,与减压凸轮轴结合,致使减压凸轮轴通过离心重块的离心操作,从第一位置转到第二位置。减压弹簧连接离心重块,使离心重块偏移到第一位置。
人们已经知道,在以前的工艺中,如日本专利出版物No.6-6889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减压装置。这种减压装置的离心重块用钢板制成,枢轴与操作销,用铆接或焊接方法连到离心重块的底端和顶端。因而采用了许多零件,另外制造减压装置相当麻烦,很难降低成本。
本发明考虑到这种情况,故本发明的目的是推出一种发动机减压装置,其零件减少,结构简单,价格低廉。
为达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第一种情况和特征,减压装置有一环形槽位于从动定时齿轮端面。发动机气门开关凸轮连接从动定时齿轮另一端面。减压凸轮轴伸出环形槽到凸轮,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第一位置,凸轮基准面上形成一很小升起部分,在第二位置,该很小升起部分缩回。环形槽离心重块底端有一枢轴,该枢轴插入从动定时齿轮上的枢轴孔。在离心重块顶端有一操作销,与减压凸轮轴结合,致使减压凸轮轴通过离心重块的离心操作,从第一位置转到第二位置。减压弹簧连接离心重块,使离心重块偏移到第一位置,这里,离心重块,离心重块一端侧向弯曲的枢轴和离心重块另一端侧向弯曲的操作销系为单根钢丝构成的整体。因此,弯曲单根钢丝将离心重块,枢轴和操作销制成一个整体件。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种情况和特征,至少有一限壁件在从动定时齿轮上形成整体,紧靠离心重块,限制枢轴进入枢轴孔的深度。因此,即使在弯曲过程中,离心重块与枢轴之间弯头内留有周角部分,但仍可防止周角部分被限壁件压入枢轴孔。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装有减压装置的发动机主要部分垂直剖面正视图。
图2为图1 2-2线剖面图。
图3为图4 3-3线装有减压装置的从动定时齿轮垂直剖面图。
图4为图3 4-4线剖面图。
图5视图与图4一样,但用于说明操作。
图6为减压装置主要部分透视图。
图7为剖面图,与图3一样,但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
图8为图7 8-8线剖面图。
现以附图所示实施例,对实现本发明的模式加以阐述。
首先参照图1-6描述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在图1和2中,发动机机体1为四循环发动机。气门操作装置6布置在发动机机体1一侧的气门操作室2,与曲轴3转动结合操作,开关进气门和排气门4和5(发动机气门)。
气门操作装置6由主动定时齿轮7和从动定时齿轮8组成,前者固定在曲轴3上,后者装在中间轴9,由主动定时齿轮7,以减速比1/2驱动。凸轮10与从动定时齿轮8一端连成整体,另一对凸轮从动件12和13装在凸轮从动件轴11上,通过凸轮10进行摆动。一对摇臂15和16装在摇臂轴14上,有一端紧靠进气门和排气门4和5头部。一对推杆17和18分别连接凸轮从动件12和13与摇臂15和16另一端,而气门弹簧19和20则分别朝闭合方向偏移进气门和排气门4和5。当凸轮10升起面,通过凸轮从动件12和13推动推杆17和18时,则打开进气门和排气门4和5。当凸轮10底面碰到凸轮从动件12和13时,气门弹簧19和20的偏移力便将进气门和排气门4和5关闭。
在图3和4中,在从动定时齿轮8凸台8a和凸轮10上有一连串支承孔21,中间轴9转动装在支承孔21中。在凸轮10对面,从动定时齿轮8端面形成一环形槽22,该槽包围齿轮8凸台8a。减压装置M布置在环形槽22内。该装置说明如下。
小凸台23伸出从动定时齿轮8环形槽22内端面,贴近环形槽22内周面。离心重块26枢轴27转动装在小凸台23枢轴孔25中,再伸进与支承孔21平行。
环形槽22内端壁的轴孔28延长,与支承孔21平行,靠近从动定时齿轮8凸台8a。轴孔28开始伸出环形槽22内端面,终止在凸轮10中间。凸轮10底面10a有一孔口29。减压凸轮轴30转动装在轴孔28中。减压凸轮轴30的外周面有一凹槽32,还有一在其一端形成整体的杠杆31,布置在环形槽22内。杠杆31在第一位置A与第二位置B之间摆动,第二位置B与第一位置A隔开成预定角度(图示实施例90°),朝着小凸台23方向,围绕支承孔21轴线。杠杆31在第一位置A时,减压凸轮轴30周边部分伸出凸轮10底面外部的孔口29,形成一个很小升起部分33。杠杆31在第二位置B时,很小升起部分33缩回,减压凸轮轴30的凹槽32面向孔口29(见图5)。杠杆31紧靠止动壁34,伸出环形槽22内端面,确定杠杆31第一位置A。如何确定第二位置B,下面阐述。
杠杆31设有细长孔31a,朝杠杆31纵长方向延伸,离心重块26顶端有一操作销35,插入细长孔31a内。
离心重块26,枢轴27和操作销35为单根钢丝制成的整体件。更准确地说,离心重块系弯曲钢丝制成,其曲度大于环形槽22内周面曲度,从制成的离心重块26两端,朝一个侧向,弯曲钢丝制成枢轴27和操作销35。
这样,枢轴27便插入从动定时齿轮8上的枢轴孔25;操作销35插入杠杆31上的细长孔31a,离心重块26,沿环形槽22内周面布置。杠杆31处于第一位置A时,离心重块26便与环形槽22内周面对置在规定距离,但在离心重块26围绕枢轴27回转,紧靠环形槽22内周面时,导致杠杆31操作,通过操作销35到达第二位置B。离心重块26紧靠环形槽22内周面,确定杠杆31第二位置B。
减压弹簧36连接离心重块26,使离心重块26偏移到杠杆31第一位置A。减压弹簧36为扭转盘簧。在该实施例中,支臂部分36b伸出弹簧36卷绕部分36a一端,缠在离心重块26上,而支臂部分36c弯曲顶端伸出卷绕部分36a另一端,则固定在环形槽22内端臂的小孔37中。如上所述,把支臂部分36b缠到离心重块26上,离心重块26便与减压弹簧36形成整体组合件。
周角部分38形成离心重块26和枢轴27以及操作销35之间的弯曲部分,需要限制枢轴27和操作销35插入枢轴孔25和细长孔31a的深度,以便防止该周角部分38压入枢轴孔25和细长孔31a。为了限制深度,限壁件39伸出环形槽22内端面,紧靠枢轴27和操作销凸出侧离心重块26面,使相应滑动。
盖40用钢板制成,装入环形槽22,盖住环形槽22开口面。盖40内表面紧靠从动定时齿轮8端面,来限制盖40安装深度。盖40有一整体锁定件41或多个锁定件41,伸出盖40外周边缘。锁定件41插入从动定时齿轮8上的锁定孔42,再弯曲锁定件41顶端,把盖40固定在齿轮8上。盖40上有一小突出部43和一凹入/凸起部44,以防止离心重块26和减压凸轮轴30脱落。
现对本实施例的操作描述如下。
发动机在停止运转状态,离心重块26所处位置,在减压弹簧36偏移力的作用下,是在与从动定时齿轮8环形槽22内周面相隔开的地方。如图4和5所示,所以,杠杆31靠操作销35,保持在第一位置A。因此,减压凸轮轴30部分外周面伸出孔口29,到达凸轮10底面,形成很小升起部分33。
所以,如要起动发动机,手动操作反冲起动器,使曲轴3转动时,很小升起部分,即减压凸轮10部分外周面,通过凸轮从动件12和13,轻微向上推动推杆17和18,形成发动机压缩行程,这时,凸轮10底面10a经过凸轮从动件12和13。致使进气门和排气门4和5稍微开启,发动机燃烧室部分压力向外释放,减轻曲柄转动负载,从而有可能平滑起动运转。
发动机起动,从动定时齿轮8转速提高到预定值或超过时,离心重块26围绕枢轴27回转,由于作用在离心重块26上的离心力增加,而克服减压弹簧36的预定负载。从而通过操作销35把杠杆31偏转到第二位置B,如图5所示。于是,减压凸轮轴30导致很小升起部分33缩回,使凹槽32面向凸轮10上的孔口29。因此,凸轮10使进气门和排气门4和5,按照凸轮本身外形能正确开关,不受减压凸轮轴30的干扰。
在减压装置M中,弯曲单根钢丝,把离心重块26,枢轴27和操作销35制成整体件,从而有可能用少量零件轻而易举制成减压装置M,以此降低减压装置的成本。
此外,由于枢轴27和操作销35插入枢轴孔25和细长孔31a的深度受限壁件39伸出环形槽22内端面的限制,可相应避免离心重块26和枢轴27以及操作销35之间弯头内周角部分38压入枢轴孔25和细长孔31a,其结果使重块26总能平滑运行。
另外,由于有盖40盖住环形槽22,避免离心重块26和减压凸轮轴30脱落,象一些专门用于防止脱落的零件,如簧环,开口销等不再需要,这就进一步简化了结构。
图7和8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减压凸轮轴30比前述实施例中的要长,致使杠杆31贴近盖40内表面。这样,有可能靠盖40小突出部分45,防止减压凸轮轴30脱落。在这种情况下,离心重块26沿从动定时齿轮8轴向,弯成曲柄形,而操作销35则从枢轴27相反方向伸出,自杠杆31内部插入细长孔31a。其他构造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所以,在图7和8中,与前述实施例相对应的部分和零件,用同一参考符号表示。
在所示实施例中,用减压凸轮轴30操作进排气系统中的凸轮从动件12和13。换句话说,只有排气系统中的凸轮从动件13可以操作。如上所述,离心重块,离心重块一端侧向弯曲的枢轴和离心重块另一端侧向弯曲的操作销系为单根钢丝构成的整体。所以,只要弯曲单根钢丝,便可将离心重块,枢轴和操作销制成一个整体件,从而,非常容易地制成减压装置,减少零件数量,真正有助于降低成本。
限壁件在从动定时齿轮上形成整体,紧靠离心重块,限制枢轴插入枢轴孔的深度。所以,即使周角部分保留在离心重块与枢轴之间弯头内,也能靠限壁件防止周角部分压入枢轴孔,从而保证离心重块的平滑摆动。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违反本发明主题条件下,可对结构进行各种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