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可帮助机械再启动的制动系统.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57362 上传时间:2018-03-0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7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0101704.3

申请日:

1990.03.26

公开号:

CN1045158A

公开日:

1990.09.0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F03G1/00; F03G3/00

主分类号:

F03G1/00; F03G3/00

申请人:

陈建国

发明人:

陈建国

地址:

河北省石家庄市体育南大街省地震局研究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专利发明的是两种可帮助运转机械再启动的制动系统。它们分别是把机械制动前的惯性动能通过传动装置转化为弹性能或重力势能储存起来,随后再释放出去帮助机械启动,使机械不用输入新的能量即可重新运转起来。因此具有重要的节能效果。这两种节能型制动系统可被一切需要频繁制动、启动的运转机械采用。尤其可为汽车等机动车辆节约大量的燃料,可使自行车等人力车的启动不再费力。总之,可为一切运转机械节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帮助机械再启动的制动系统,它是在机械的运转部位与一弹簧装置间联接一互相传动装置,使运转部位与弹簧装置可以互相带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动系统,其特征是互相传动装置具有分别对应机械正反两个运转方向并传递相反扭矩的两条可逆传递途径,并由操纵机构控制两条传递途径的通断。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制动系统,其特征是附设一种能防止弹簧变形恢复的止动装置,这一止动装置在必要时起作用。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制动系统,其特征是附设有弹簧变形达到一定限度时工作的报警器或使变形不再增加的保护性超越离合器或自动启动摩擦制动器的传动件。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动系统,其特征是传动途径中串接受控的离合器,由操纵机构控制它实现接通或隔断传动途径。
6: 一种可帮助运转机械再启动的制动系统,它是在机械的运转部位与重物之间联接一互相传动装置,使运转部位可通过传动装置将重物升高,而重物回落时又可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运转部位。
7: 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制动系统,其特征是互相传动装置具有分别对应机械正反两个运转方向并传递相反扭矩的两条可逆传动途径,并由操纵机构控制两条传动途径的通断。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制动系统,其特征是附设有能防止重物下落的单向止动装置在必要时起作用。
9: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制动系统,其特征是附设有重物升高到一定限度时工作的报警器或使重物不再升高的保护性超越离合器或自动启动摩擦制动器的传动件。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制动系统,其特征是传动途径中串接受控的离合器,由操纵机构控制它实现接通或隔断传动途径。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两种用于频繁制动、启动的运转机械(如车辆、机床等)的制动系统,它们是同一思路下的两种不同方式。

    通常运转机械的制动方案,是由操纵机构控制一摩擦块(闸瓦)正压于运转机械的运转部位上,利用摩擦产生的阻力使机械减速或停止。这样机械原来的动能就转化为摩擦热能白白地丧失掉了,只有输入新的能量才能使机械重新运转起来。

    此两种发明的目的是为利用机械制动前的惯性动能提供两种简单易行的制动系统,它们可以在制动时储存运转机械的动能,随后再释放出来,用于帮助机械再启动(以下简称助动)。这样不用再输入新的能量就能使机械重新运转起来,因此具有节能效果。

    第一种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在运转机械的运转部位与一弹簧装置间联接一互相传动装置,使运转部位与弹簧装置可以互相带动。当运转机械需要制动时,让运转着地部位(如车轮、机床传动轮等)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弹簧变形,这样运转的动能就转化成弹性能储存起来,机械随之刹车减速。而在弹簧装置的变形恢复时,弹簧的恢复力矩又可逆向带动传动装置使机械的运转部位受动力的作用,因此实现帮助机械启动,节约启动能量的目的。

    上述互相传动装置如果是一种单流可逆传动装置,那么,运转部位通过传动装置使弹簧变形而受阻后,在弹簧装置再恢复时给运转部位的助动力一定是使运转部位朝相反方向运转。因此这种具有单流传动装置的制动系统仅适用于正向运转中刹车随后帮助反向启动,或反向运转中刹车随后帮助正向启动的机械(如往复机械)的应用。

    为克服单流互相传动装置的局限性,可采用具有分别对应机械正、反两个运转方向并传递相反扭矩的两条可逆传动途径的互相传动装置,并且由操纵机构根据对机械两个运转方向的制动及助动需要控制两条传动途径的通断。这样通过选择不同的传动途径,就可使用一个弹簧或弹簧组储存或积累机械正反两个方向的刹车能,并可随意产生正反两个方向的助动,此时正向刹车能量可再用于正向助动,反向刹车的能量也可用于反向助动。

    上述各制动系统中可安装一种能防止弹簧恢复的单向止动装置,它可以在必要时工作,使弹簧暂时不能恢复,如果又有新的制动发生却可以使新的弹簧变形累加上去,一直到需要帮助机械启动时,才由操纵机构放开,允许弹簧恢复。这样就可以实现刹车能量的延时储存或积累。

    为了安全可靠,上述各系统中还可以附设有直接对运转部位产生刹车作用的摩擦制动器在应急时投入工作。还可附有弹簧变形达到一定限度时工作的报警器,或使变形不再累加的保护性超越离合器,或自动启动摩擦制动器的传动件。

    由于这一发明以传动装置为途径,弹簧装置为储能体,可以在制动时把运转机械的动能储存起来,然后再通过传动装置送给机械帮助其启动,省去了使机械再运转起来需要做的功,所以可以节约大量的能源。

    第二种发明实质上是采用了另外一种储能体,即具有一定重量的物体。它是这样实现的,在机械的运转部位与重物之间联接一互相传动装置,使运转部位可通过传动装置将重物升高,而重物回落时又可通过传动装置去带动运转部位。这样在需要制动时,让运转部位带动传动装置把重物升高,运转机械随之受阻刹车,机械的动能即转化为重物的位能储存起来;当重物往回下降时,重力矩又会逆向带动传动装置使机械的运转部位受动力的作用,因此实现帮助机械启动的目的。显然具有一定速度的车辆用这一系统刹车时,带动车身的某一偏置部位或货物的抬高,也可起到卸货的作用。

    这一发明使用的互相传动装置同第一种发明的互相传动装置一样,可以是单流可逆传动装置,也可以采用具有分别对应机械正反两个运转方向并传递相反扭矩的两条可逆传动途径的互相传动装置,并且由操纵机构根据对机械两个运转方向的制动及助动需要控制两条传动途径的通断。这一发明中的重物可以是一般物体,也可是机械自身(如自卸车)。这一发明中同样可以安装一种能防止重物下落的单向止动装置在必要时起作用,使刹车能量可以延时储存或积累。还可附设有重物升高到一定限度时的报警器或使重物不能断续升高的保护性超越离合器,或自动启动摩擦制动器的传动件。

    第二种制动系统与第一种制动系统一样具有节能效果,因不用弹簧系统可使整个系统体积减小。如用于自卸车,可省去其原有的气压或液压系统,使车辆的惯性用于卸货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上述两种发明可使用的部分非限定性结构形式及其受控状态。

    图1是第一种发明所使用的弹簧装置的一种非限定性结构示例图。其中,(1)为弹簧装置与传动装置的联接轴,机械的运转部位通过传动装置带动(1)转动,经过(2)、(3)、(5)、(4)使弹簧(6)变形;而(6)恢复时弹力矩定会带动(1)反转,通过传动装置又可使机械的运转部位受动。棘爪(7)和棘轮(8)组成能在必要时防止弹簧(6)恢复的单向止动装置,由操纵机构驱动棘爪,使止动装置只在机械需要时才放开弹簧使其恢复,而一般情况维持弹簧变形或使其变形积累加大。

    图2是弹簧装置中使用盘状扭屈弹簧时的结构图。

    图3是图1和图2中止动装置的A-A面的剖视图。

    图4是第二种发明中使车身或其它重物升高的一种非限定性结构示例,图5是其B-B面的剖视图。其中,(10)是与传动装置输出端连接的传动轮,(10)和(11)构成的轮杆传动可使传动的结果是使重物(12)(或机械自身)升高,棘爪(9)受控工作,必要时使(12)能维持在某一高度或累积升高。一旦将(9)放开,(12)在重力作用下回落,通过(11)带动(10)转动,再通过传动装置使运转部位受动,实现助动目的。

    两种发明的传动装置本质相同,只要是两端能互相传动的即可。单流可逆传动装置比较简单,容易实现,不作详述。下面以第一种发明为例具体说明两种发明的几种由传递相反扭矩的两条可逆传动途径组成的传动装置的非限定性结构图例:

    例一:如图6、图7所示,(13)表示机械的运转部位,也可是由运转部位带动的联动轮;(14)是通过单向超越离合器(18)与弹簧装置中的(1)连接的传动轮,图7是(14)的右视图,(13)与(14)之间可通过(15)传动(实线位置),也可通过(16)、(17)传动(虚线位置),这是两条传递相反扭矩的传递途径,它们的通断是由操纵机构控制(15)、(16)、(17)发生位置转换而实现的。假设(13)在机械的正向运转时是顺时针转动,而单向超越离合器(18)只允许(14)在顺时针转动时才输出动力使弹簧变形,那么在正向运转的机械需要刹车时,只要由操纵机构驱动(15)、(16)、(17)进入实线位置,(13)通过(15)使(14)顺时针转动,结果是使弹簧变形而(13)受阻,达到正向刹车的目的;在(13)逆时针转动即机械反向运转中刹车时,只要驱动(15)、(16)、(17)进入虚线位置,这时(13)通过(16)、(17)传动,同样可使(14)顺时针转动,迫使弹簧变形,结果(13)受阻,达到反向刹车的目的。

    而如果在机械前进中需要释放刹车积累的弹性能,只要放开弹簧装置中的单向止动装置使弹簧恢复,弹簧装置必然反过来通过超越离合器(18)带动(14)逆时针转动,根据需要,由操纵机构驱动(15)、(16)、(17)进入实线位置,(14)通过(15)带动(13)逆转即可帮助机械后退或反向启动;而驱动(15)、(16)、(17)进入虚线位置即可帮助机械前进或正向启动。

    可见通过控制两条传递相反扭矩的传动途径的通断,即可随意选择正、反向刹车,又可随意选择帮助机械正向或反向启动。

    例二是另一种两流传动装置机构。

    如图8、图9所示,外切轮(19)和(20)在实线位置时,(13)与(14)之间仅是通过(19)传动;(19)和(20)进入虚线位置时,(13)与(14)之间是通过(20)、(19)传动,由此构成两条传递相反扭矩的传递途径。图9是(19)、(20)、(14)的右侧视图。

    同样假设(13)顺时针转动是机械正转状态,(18)只允许(14)顺时针转动时才使弹簧装置变形,与例1中的道理一样,控制机构使(19)、(20)进入实线位置,机械的运转部位(13)经(19)、(14)、(18)与弹簧装置传动的结果,可以实现机械的正向(前进)刹车及反向(后退)助动;而驱使(19)、(20)进入虚线位置时,(13)经(20)、(19)、(14)、(18)与弹簧装置传动的结果将可实现反向刹车及正向助动。

    例三是由受控的离合器控制选择传动路径的例子:

    如图10所示,图11是其右侧视示意图,(13)与(14)可通过(21)传动,也可通过(22)、(23)传动,只要由操纵机构控制离合器(24)、(25)的接合与分离,即可实现这种选择。同样假设(13)顺转是机械的正转状态,(18)只允许(14)顺时针转动时带动弹簧装置变形。同上述两个例子中的分析一样,(25)结合并使(24)分离时,运转部位(18)经(22)、(26)、(23)、(14)、(18)与弹簧装置传动的结果,可实现正向刹车和反向助动;而(24)结合(25)分离时可实现反向刹车和正向助动。

    上述传动装置的传动轮可以是齿轮或摩擦轮,传动方式还可采用其它方式,如链传动或皮带传动等,传动过程中还可以设置一变速环节以调整两端力矩以及弹簧装置的变形范围。总之,只要通过两端可互相传动的装置把机械的运转部位与弹簧装置连接,就可实现本发明。

    作为第二种发明的互相传动装置,上述几种传动结构完全适用,只要使其动力输出端与图4中的(10)连接,也就是以重物的升高,代替弹簧的变形,以重物的下降代替了弹簧的恢复,道理一样。

    关于两种制动系统受到的控制动作,例如使一些传动轮之间切合或分离,拨动离合器的啮合原件,拨动止动器的棘爪等动作,都可由人通过连杆或液压管路组成的操纵机构直接产生。一般情况最好使这些动作与机械的其它控制动作联动。

    比如以例三中的传动装置以例,对于应用于机动车辆的制动系统而言,其操纵机构可以如图12所示,(31)是油门连动杆,(34)是刹车连动杆,(28)是换向器连动杆。假设(28)在实线位置是换向器的前进状态,(31)、(34)分别在油门、刹车板踩下时向右运动,而松开时向左复位;(26)、(30)可以在(28)上向右滑动,如C-C剖视图所示,并在不受推动时向左复位,假设车辆正在前进,这时如踩下刹车板,使(34)向右运动,通过(36)、(30)即可推动(26)的拔爪(27)使(25)结合,而(24)常态分离,可见正好实现正向刹车;同理在车辆后退状态即(28)在虚线位置时踩下刹车板,使(34)向右运动,通过(35)、(29)即可推动(24)的拨爪(26)使(24)结合,而(25)常态分离正好实现反向刹车。在前进中需要加速或车辆助动时,随着踩下油门使(31)向右运动,止动器的棘爪(7)受动使弹簧装置恢复或重物回落,同时通过(32)和实线位置的(29)即可推动(24)的拔爪(26)使(24)结合,(25)常态分离,实现正向助动;在后退中需要加速或反向助动时,随着踩下油门(31)向右运动,止动器的棘爪(7)照样受动使弹簧装置恢复或重物下降,同时通过(33)和虚线位置的(30)推动(25)的拔爪(27)使(25)接合,而(24)常态分离,实现反向助动。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传动途径的接通或隔离状态,仅取决于启动、制动开关以及运转方向的状态,完全可以由这些开关联动产生制动系统的受控动作。

    关于两种发明的整个系统的工作和关闭状态的控制,可直接通过接通和隔断它们的整个传动装置的所有传动来实现。

两种可帮助机械再启动的制动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两种可帮助机械再启动的制动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两种可帮助机械再启动的制动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种可帮助机械再启动的制动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种可帮助机械再启动的制动系统.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专利发明的是两种可帮助运转机械再启动的制动系统。它们分别是把机械制动前的惯性动能通过传动装置转化为弹性能或重力势能储存起来,随后再释放出去帮助机械启动,使机械不用输入新的能量即可重新运转起来。因此具有重要的节能效果。这两种节能型制动系统可被一切需要频繁制动、启动的运转机械采用。尤其可为汽车等机动车辆节约大量的燃料,可使自行车等人力车的启动不再费力。总之,可为一切运转机械节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力机械或液力发动机;风力、弹力或重力发动机;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产生机械动力或反推力的发动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