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运动器材有关,特别是指一种运动器材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跑步机是供使用者在室内也可以行走或跑步,以进行运动或健身。走 路或跑步时,地面的反作用力会造成人体膝关节与踝关节的负荷,长时间的反复 运动,容易造成肌肉骨骼伤害。因此,部分跑步机设置有减震装置,以降低走路 或跑步时人体膝关节与踝关节的负荷。
美国专利第5,072,928号(Steams et al.)与美国专利第6,872,168号(Wang et al.) 提供一种跑步机,在跑台与基座之间设有减震器(弹簧或油压缸),以吸收人员在跑 带上行走或跑步时所产生的振动。
美国专利第6,117,053号(Chiu)提供的一种跑步机,其在跑带的下方装设减震 垫,以吸收震动。类似的发明有美国专利第5,542,892号(Buhler)与美国专利第 5,441,468号等。
其它减震结构有:美国专利第6,053,848号(Eschenbach),其利用一绳索作为 减震媒介。美国专利第6,821,230号(Dalebout et al.)提供了一减震块,其上具有大 小不一的孔洞,通过转动减震块可调整弹力的大小。
以上所述的减震装置,主要是吸收相对于减震装置的正向震动,对于非正向 的震动,这些减震装置的吸收效果较差。以弹簧为减震器为例:弹簧可轻易吸收 平行于弹簧轴向的震动,但非平行于弹簧轴向的震动则会对弹簧产生剪力(shear force),此剪力可能会造成弹簧的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器材的减震装置,其可 吸收不同方向的震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运动器材的减震装置,用于吸收运动 器材所产生的震动;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连杆,所述连杆一端枢设于运动器材, 在所述运动器材的震动下产生偏摆运动;一弹性体,一端抵靠于所述连杆,因所 述连杆的偏摆而产生弹性变形;所述连杆与地面间的夹角小于90度。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一支座,所述支座固定于所述运动器材,其 具有一轴杆,穿过所述连杆的孔,所述轴杆外端旋有一螺帽,所述弹性体设置于 所述轴杆上。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一轮子,枢设于所述连杆上,与地面接 触。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杆具有二平行的臂部以及一连接所述 二臂部的板片。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还包含有一轮子位于所述二臂部之间并枢设 于其上。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杆与地面间的夹角小于45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由于设置有连杆结构,任何方向所产生的震动都 会传递至连杆,使垂直于地面的力由地面所承受,并造成连杆偏摆,当连杆偏摆 后,会造成弹簧变形,即被压缩,以吸收震动。当外力消失后,弹簧的回复力会 推回连杆,回复原状。因此本发明不仅可以吸收垂直于地面的震动力,也可以化 解其它方向的震动力,弥补了现有装置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显示减震器未受力的状态;
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显示减震器受力后的状态;
图5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显示减震器的弹簧调整为较大预 压缩量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造及特点所在,现举以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 说明如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运动器材为一跑步机,其主要具有一基座 10、一跑台12,跑台12前端连接基座10,且其上设置有一跑带14以及二减震器 18(图中仅显示其中一个),装设于跑台12的底端接近后端的位置。
各减震器18具有一连杆20(如图3所示)、一轮子22、一弹性体24,弹性体 24在本实施例为一弹簧24,以及一支座26。连杆20具有二平行的臂部28以及一 固定在二臂部28上的板片30,板片30上还具有一孔32。二臂部28的内端枢设 于跑台12的底端,且轮子22枢设于二臂部28的外端。轮子22抵靠于地面上, 并可自由转动。支座26固定于跑台12的底端,其上具有一轴杆34穿过板片30 的孔32,其外端还旋有一螺帽36。弹簧24套设于轴杆34上,一端抵靠于支座26, 另一端抵靠在连杆20的板片30上。
如图3所示,当使用者在跑带14上行走或跑步时(图中未示),所产生的任何 方向的震动会传递至连杆20,而此震动的力量在力学分析上可分解成一垂直地面 的力Fn与平行地面的力Fs。垂直力Fn由地面所承受,并造成连杆20偏摆。当连 杆20偏摆后,会造成弹簧24压缩(如图4所示)。当外力消失后,弹簧24的回复 力会推回连杆20,回到图2所示的状态。
垂直力Fn与水平力Fs的比例基本上与连杆20与地面的角度θ有关,当角度 θ愈大时,垂直力Fn会较大,角度θ愈小时,水平力Fs会较大。角度θ最好小 于45度,而较佳的角度为25度至35度。
使用时,使用者可旋转螺帽36,以调整弹簧24的预压缩量,图3显示弹簧 24的预压缩量较小的状态,图5显示弹簧24的预压缩量较大的状态。如此可调整 减震器18的吸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