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植物(包括木本植物中的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中的大、中粒种籽植物、块茎、块根和宿根植物)多代嫁接为核心的植物多代嫁接繁殖法和一种将植物杂种优势有效生产利用的方法,一种植物杂种优势和三倍体优势的最佳利用选种法与无性快速简易繁殖法的综合开发利用方法。本发明前者属于植物的生产方法,中者属于解决了长期未能解决的植物杂种优势有效利用的难题,后者属于植物选育方法与植物生产方法的相互结合。
公知的植物嫁接繁殖法,已自古延用至今,虽然在嫁接方法上劈接、芽接、芽苗接等种类繁多,在嫁接时间上春接、夏接、秋接都有,但在一年的一个自然生长周期(由春至秋)中确只限于嫁接繁殖一代次,并都使用老的所谓“成熟”芽进行嫁接。因此,木本植物种芽(叶芽)是按算术级数(即每隔2天左右新增长一个叶芽)增长的。而草本植物,只限于一株砧木苗嫁接一株接穗苗,连算术级数的增长都没有。见《植物嫁接的理论与实践》蔡以欣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版。《植物的嫁接》李继华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嫁接的原理与应用》李继华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
公知的植物杂种优势,只有F1代的杂种优势最强,以后到F2代、F3代,则杂种优势逐代下降,到F4代或F5代还会出现负效应。 因此,只有F1代的杂种优势才具有生产利用的价值。但是,绝大多数植物的人工杂交制种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难以经济有效地生产出可供生产使用的大量种籽。只有选育出保持系、不孕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情况下的植物,才能生产出大量杂交种籽,使杂种优势得到有效的生产利用。而植物的三系配套也是特别困难的,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到目前为止,只有禾本科中的高粱、水稻等少量几种植物和甜菜、洋葱等少数蔬菜植物才实现了三系配套,而其余的绝大多数植物都尚未实现三系配套,而致使其杂种优势尚未得到生产利用,使植物产品的生产仍处在一般性的常规水平上。见《现代育种学的发展》王鸣著,农业出版社,1979年版。
公知的植物杂种优势和多倍体优势的利用,都是采用群体(家系)选择法,以种籽繁殖而生产利用的,因此其增产效益是杂种优势或多倍体优势的平均值,约在10-40%左右。见《现代育种学的发展》王鸣著,农业出版社,1979年版。
为生物工程技术中的植物组培高速繁殖法寻找一种代替方法,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以飞跃的速度无性繁殖极其巨量的种苗或种芽,生产蔬菜、果品、林产品、花卉、苗木、药用或其它经济植物的巨量优质产品。
为植物杂种优势的利用寻找一种经济有效的生产方法,以使植物杂种优势充分发挥其大幅度增产的经济效益。
使植物的杂种优势或三倍体优势等得到最高限度的利用,更大幅度的增产品质最优的农产品。或为植物的杂种优势等寻求一种固定方法。
植物多代嫁接繁殖法
本发明在于将一株幼苗或一个种芽在一年的自然生长周期中,通过连续嫁接多代次的方法,将种芽(叶芽)或幼苗数量按算术级数增长,转变为按几何级数增长。
本发明也是以砧木代替了植物组织培养基,以简易的嫁接方法替代了植物组织培养法,并能以每生长一定时间便将组培株一截为二,再扞插培养的快速繁殖法一样,取嫩芽再嫁接,这样就可以实现与组培相等或更高的(千万倍)飞跃繁殖速度。
要实现多代嫁接,获得飞跃繁殖速度。虽然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嫁接方法,在树木萌发前的早春和夏至前后、处署前后的主要时期进行嫁接,但唯有采用2周左右的嫩芽在生长季中的任何时间都进行芽接或劈接,才能取得最优的繁殖效果。
以木本植物为主的多代嫁接繁殖法;首先准备好可供嫁接的砧木,当嫁接的嫩枝生长到有12-15个种芽可供嫁接时,便取芽嫁接12-15株苗,成活10株苗,长成10根条。这样每隔2天左右每根条就增长1个种芽,由于这时经过第2代次的嫁接,已经把原有的1 根条变为10根条了,因此,每隔2天左右实际上就一共增长10个种芽。然后当新嫩枝再生长12-15个种芽时,继续取嫩芽嫁接,循环往复,这样就将种芽的按算术级数增长,转变为按以10为系数的几何级数增长了。
以草本植物为主的多代嫁接繁殖法;将植物品种用5-10厘米长的嫩梢在芽苗、幼苗、块茎、块根或宿根砧木上进行劈接等嫁接,待接穗成活生长几天后,留一片接穗叶片后,再截下5-10厘米长的嫩梢进行第二株次的嫁接。并促使第一株嫁接苗从接穗的叶腋间萌生新梢,并且在新梢上留一片叶片后,截下嫩梢再嫁接,如此循环往复,越接越多,其量无限。这是一种与组培方法更为相似的繁殖方法。
本发明中木本植物的嫁接,在嫁接后要立即将砧木的上梢部分截掉,还要把砧木的叶芽除掉,以集中营养供接芽生长需要,并免除砧木芽的竞争。
本发明的实施,如在足够条件下的温室作业,全年嫁接、全年生长,其繁殖速度极大倍增。
本发明的实施,也可采用截梢萌生二次枝法加代繁殖。
本发明的方法不仅能高速繁殖优种种条,而且也可高速繁殖生产优种苗木和秧苗,高速的将普通树木改接为优良新品种的树木。
本发明所繁殖的植物种苗或种芽(条),遗传基础稳定,可充分利用非加性基因的增产作用。
本发明与原有嫁接方法相比有飞跃发展,可加快繁殖速度千万倍。
本发明与现代植物组织培养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技术发展成熟可靠。
2.繁殖速度相等或更快。
3.产品质量(遗传基础)稳定可靠,可使植物个体的优良特性保持不变。
4.生产方法比较简单易行。
5.无需巨量生产设备和厂房。
6.生产成本低。
总之,本发明是一种投资小,效益大,多、快、好省的植物优种生产方法。
植物杂种优势有效生产利用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植物多代嫁接繁殖法,以其飞跃的繁殖速度,无性繁殖的简易方法,为植物的杂种优势-F1代创造了生产利用的条件,使植物产品的生产上升到非常规的杂种化水平。
其实施方案是:将F1代的杂种植物苗,采用植物多代嫁接繁殖法,进行大规模嫁接繁殖,然后定植于大田进行生产、具体的繁殖方法见本发明的特征一,-植物多代嫁接繁殖法。
本发明是将植物的杂交种籽或多倍体等种籽在大田播种生产,然后以单株无性系选择法,从中选择品质最优、产量最大的特优单株,截其嫩梢,以植物多代嫁接繁殖法进行扩大繁殖,形成特优单株的单株无性系,将杂交种优势由无性繁殖固定下来,再投入大田进行生产。这样的单株无性系,投入大田生产后,就能得到品质最优,质量一致,产量最高的产品。因此,其增产效益是杂交优势的特优值,约在4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