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黄油加油枪,重点改进了空枪的加油效能和枪头的工作方式。 现有的各种黄油枪,由于构造倘不完善,使用起来有许多不便,按使用顺序,首先是往枪筒里填油困难,黄油是有塑性的油脂,而黄油枪枪身是一节底部被活塞封闭的深筒,填油时,由于黄油的塑性,必须成团地往枪筒里塞,因此总要将许多空气封闭在里面,极难加满,以至每次加油,操作人必定弄得遍手油脂,又滑又赋,粘糊糊地到处污染。因枪筒里有空气,既增加了加油的次数,又造成不易打出油来。排除空气的方法是将枪头从黄油咀上拨下来,先打一阵空枪,排掉部份混合了太多空气的黄油,既麻烦又造成许多浪费。而且枪筒内活塞的压力弹簧由于行程过长,终端无力,使勉强加入的黄油有近半数成为无效储存,另外,现有的黄油枪头是直接短固定在抢身上的,枪头与黄油咀的配合主要还是靠双手同时推压,这里有两种要求相反的动作,一种需要稳定,一种需要摆动,不免使双手有力不从心之感。而如果枪头与黄油咀接合不好,便使得许多黄油从枪头与黄油咀的接合处漏出,形成又一种浪费。特别是机动车辆打黄油,由于必须时常钻到车身底下,工作条件极差,更觉得困难,真是又脏又累又浪费。所以许多公车的驾驶人员都不愿打黄油,因此又造成了机械地恶性蘑损。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黄油枪,它能使往枪筒内添油方便可靠,基本不污染,没有空气。它能使枪头的操作与枪身的压油动作分离,使两得其便,互不干扰。并尽量地减少了钻车底的必要。
设计构思是这样实现的,取消枪身后盖上的活塞拉杆,将单向活塞改为双向活塞,用一条拉索将活塞连接在后盖的绞绕滚筒上。滚筒两端用两付方向相反的滚柱式超速离合器,将滚筒与盖体和齿轮交替结合,齿轮则通过一个有扇形齿的杠杆的摇摆做间歇的单向滚转,带动滚筒收拢拉索,盖上设一螺孔,可旋入一调整螺杆,推动活塞式弹簧座,调整弹簧压力。枪头部份采用了现有两种枪头的各一部份,既球面接触枪头的三只卡爪及外管形式,与尖咀式枪头的尖咀。采用了强力弹簧,并把枪头改为长杆手杖式,操作部份都在把柄的手把部,有主把、施压杠杆式副把及定位锁。手杖式枪头与枪身之间以紫铜蛇管连接,或以高压软管连接。
新设计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改革,使枪筒的添油达到了方便可靠,基本无污染,没有空气的效果。枪头与枪身分离,达到了两种操作动作各得其使,互不干扰,减少了钻车底的必要。而打油的压力动作利用单手或单脚压,踩,与地面的相对作用的反推,减轻了人体必须施加的力度。由于增加了弹簧的强度,加长了枪头杆部,增加了施压手柄和定位锁,使枪头与黄油咀的接合能力大增,而手柄压合到一定限度后,可由定位锁定位,使操作的手、仅需轻轻扶持便可。同时因增加了枪身主弹簧的压力调节器;减少了装油的次数,储备油料量也可以适当地增大。综合以上种种,达到了减轻工作强度,减少油料浪费的目地。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装置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中(1)为三只卡爪,图中(2)为杖式枪头的外管,图中(3)为内管油管;图中(4)为强力弹簧;图中(5)为杖式枪头的弹簧施压传力管,图中(6)为油管接头;图中(7)为施压杠杆式手把;图中(8)为杠杆把定位锁释放钩;图中枪头与把手中间省略约50厘米,(头部有明细图在附图第2页上)其中接头(6)与连接枪身的蛇管或软管相接。使用时,单手把持长杆手杖式枪头,伸到黄油咀上,略施压力,使黄油咀头套入三只卡爪(1)之中,同时枪头油管(3)的尖咀插入黄油咀中孔内,然后用力握压杠杆手把(7)及外管上的主把,压迫传力管(5)施压于强力弹簧(4),此时弹簧压迫内管向前逼紧,外管则向后收缩,压到一定限度,定位锁(8)将杠杆手把(7)定位,便可将手放松,转入扶持端正。
枪身部份说明如下:旋转退出主弹簧(21)的调压螺杆(23),将其杆存在枪身压油杠杆(17)的管形体内,将扩张弹簧(25)调换挂装位置,〈图中(27)为扩张簧挂孔〉,使扩张簧将扇形齿(24)的手柄张开。旋紧离合器压紧手把(16)。调整离合器(10、13)的工作间隙。使之处于预备工作状态。然后压动扇形齿的柄,使扇形齿(24)带动齿轮(9)转动,齿轮(9)则通过离合器(10)带转拉索滚筒(11),收绞拉索(22),把双向活塞(20)拉向枪筒(26)后部。待扇形齿转至终点,再放松扇齿手柄,此时滚柱式超速离合器(10)(即单向滚动离合器)退回,另一付超速离合器(13)起作用,把滚筒卡住。但由于滚针轴承〈在附图2上的(28)〉的作用。齿轮(9)仍能随扇齿退回出发位置,供下一轮转动收索用。(两付单向滚柱离合器或称超速离合器,可用两付棘轮装置代替)如2-3次,双向活塞约被拉回约四厘米,这时可以握住枪身压油杠杆(17),将有压油柱塞(19)的前盖旋下,便可往枪筒(26)内装黄油了。由于此时活塞(20)只向筒内退缩了三至四厘,筒前空出的凹陷正适于装油,而不致混入空气。待黄油装满筒前空出的部份后,可再重新压动扇齿手柄,重复前一动作,使活塞继续向内缩,并同时吸动已装填的油料同时内缩,使枪筒(26)前再次空出适宜装填油脂的凹坑,直至加满,加满后重新旋装上前盖,搬转离合器的释放手柄(16),压板(12)后退,使两付离合器都处于分离状态,(或释放棘齿机构),此时滚筒处于自由状态,拉索放松,压油活塞(20)在弹簧(21)的作用下开始向前挤压黄油。(图中(15)为拉索长形孔,(14)为盖体)。
本枪打油动作原则上与现有的黄油枪一样,但由于枪头与枪身为软连接,(以蛇管或高压软管连接枪头的油管接头(6)和枪身的接头(18),故枪身可平放在地上,用单手按压。如黄油咀的位置高时,可手持杖式枪头,站立打油,枪身仍放在地上,只在压油杠杆(17)上加装一绳圈或钢丝圈,便可改为脚钩打油。
附图1是枪身整体各部的主说明图,附图2是枪头部份,及钢索绞筒部份的放大图,图中1-5是枪头部份,9、10、11、16、28是绞筒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