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计算技术中的数字计算机、数字数据处理装置,是一种将所要处理的数据转变成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形式的输入装置,具体地说,是手动输入中将零散信息项目转换成为代码形式的装置,例如:产生字母数字代码、操作数代码、指令代码的键盘。 目前的汉字编码法大致分为拼音码、形码和音形码三类。虽各有千秋,但弊端不少。拼音码由于重码多、速度低,且汉语拼音未被广泛掌握,实用性不好,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形码和音形码,如王码、李码和支码。这些方法虽较实用,但复杂繁琐,规定的代码或定根、字形需要背诵记忆(王码有二百多个需要记忆的字根),而且拆字难、易出错,加上码长与键盘设计不理想,一般单字输入要按四个键,码元与键位缺少内在的联系,规律性不强,因此给操作应用带来难度。所谓形码,即根据笔形来进行编码,在众多的运用数字为汉字进行编码的方法中,数码只是代表一个单笔或折笔划,如“横、竖、撇、点、折”五笔,数码的内涵与外延显得机械而狭窄,同时,因为这种数码纯粹是人为规定的一个输入信号,笔码之间缺少内在的可比性,故难以掌握和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观、形象、将汉字笔划或笔形与阿拉伯数字直接象形,方便记忆、减少重码,代码排列合理,规律性好,易于掌握和操作的首尾结构形码几何法汉字编码方法和键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首尾结构形码几何法汉字编码方法,与现有技术不同点:首先将汉字笔划或笔形划分为线形、角形,框形(线角形)和线叉形四类,并与“0-9”十个阿拉伯数字代码联系起来;然后将汉字按其结构和书写顺序进行首尾编码并依次排列,再利用重新定义的国际通用标准键盘进行输入。
本发明的形码方法分为:(1)整体象形。如:口-0、丨-1、-7等。(2)末部象形。如:一-2、十-4、丁-5等。
本发明中的汉字笔划或笔形地线形为直笔划,包括:竖、点、捺用代码“1”表示,横提用代码“2”表示,撇用代码“3”表示;角形为折笔划及笔顺相连且不平行两直笔划构成的角状笔形,包括:左上角形用代码“5”表示,右角形用代码“6”表示,左下角形用代码“7”表示;线叉形为直笔划相交的笔形,包括:横叉用码“4”表示,纵叉用代码“8”表示;框形(线角形)为线形与角形在端处连接形成的封闭或不封闭框笔形,包括:封闭框用代码“0”表示,不封闭框用代码“9”表示。
本发明中的封闭框代码分为“小0”、“大0”、“长腰0”三种。
本发明中的汉字按结构和书写顺序进行首尾编码排列的原则是:
(1)、左右、上下或外里结构的汉字,按笔顺依次选取左或上、处字形的起笔两码作前首码,再取右或下、里字形的起笔两码作后首码,最后取右或下、里字形的末尾两码作尾码,各首、尾码若不足则取一码或空缺。
(2)、含左右字形又成上下结构的汉字,取第一个字形的起笔两码作前首码,余下的字形的起笔两码作后首码,余下的字形的未尾两码作尾码,各首、尾码若不足则取一码或空缺。
(3)、不可分成两个形体的汉字,依笔顺取起笔四码作首码,未尾两码作尾码,首、尾码若不足,则取一码或空缺。
(4)、除一码字外,都应分首尾,只有两个数码的字,按笔顺各取一个数码作首码尾。
本发明利用重新定义的国际通用标准键盘输入时,按顺序输入“前首码”、“后首码”、“尾码”;上述三组码中缺少一组或两组,输完后加输一空格码。
一种根据首尾结构几何法汉字编码方法设计的键盘,包括国际通用标准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是:在数字键和字母键上,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定义了1-99,及0、00、01-09代码;字母键除定义为“长腰0”和“大0”的键外所定义的均为两位数码,数字键则为一位数码或两位数码;每个键分别定义了一个一位数码或一~十个两位码、或一个一位数码加一~十个两位数码。
本发明中的数字键上分别对应定义了1和10-15、2和20-24、3和30-34、4和40与41、5和50与51、6和60与61、7、8和80-89、9和92、小0和小00;在第一排字母键上分别定义了16、25、35、42和43、52和53、62和64、70和特定71、93-96、小01-小09、长腰0和长腰00-长腰09;在第二排字母键上分别定义了17和18、26-29、36和37、44-46、54-56、66和68、特定71、90和91及97-99、大0和大00-大09;第三排字母键上分别定义了19、空格码、38和39、47-49、57-59、63和65及67和69、71-79。
本发明中的各数字代码定义键上,分别标有1个或几个代表性笔划或笔形,其笔形本射是汉字的,该字与该键直接对应,不分首尾。
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充分利用形象思维,将汉字笔划或笔形与阿拉伯数字直接“象形”或“会意”,直观形象容易理解和记忆,如数字“1”与竖(1)几乎一致,“2”的底下为横(一),“3”尾为撇(丿),故1、一、丿的代码分别用1、2、3表示。捺()、点(丶)书写方向向下,与竖(丨)相似,也用“丨”表示,同理,提()与横(一)致,也用“2”表示。
横叉(十等)任何象形为“4”,纵叉(王等)象形为“8”,左上角形(亅、等)象形为“5”,右角形(、乚等)象形为“6”,左下角形(、乛等)象形为7,封闭框形(口)象形为“0”,不封闭框(刀等)象形为“9”等。从而减少人们的机械记忆困难。方便掌握和使用,同时也使键盘上的定义键排列更趋合理,具有良好的规律性。实现了真正形码同一,见形如见码。
由于采用首尾码结构,不但减少了重码,而且只要按三键就可以输入一个一般单字、输入速度快。
以下结合图表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表1为本发明的一种首尾结构形码几何法汉字编码方法的笔形代码表。
图1为本发明方法中帮助理三种角形的方向的“米”字形角形区间图。
表2为根据图1归纳的三种角形与有关笔形的分解对应关系。
图2为本发明中的键盘的各键位数码组合分布图。
表1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笔形代码表。其将汉字笔形与阿拉伯数字直接进行象形联系。
图1描述了一个类似几何上的象限图的“米”字结构,主要是为了帮助理解“5”、“6”、“7”三个数码所表示的三种角形的方向,例如:左上角形“5”码的区间位于几何象限中的Ⅰ、Ⅱ、Ⅲ象限,在该区间的角形相应有丷、、亠、丄、冫等几种。“6”、“7”数码所对应的角形笔划可类推。表2描述了与图1的分解及对应关系。
图2描述了本发明的一种键盘铵键。该键盘对现有国际通用标准键盘进行了重新定义。
对数字键:原“1”键定义了数字代码(表示1、10-15),并标注了典型笔形(氵、刂);原“2”键定义了数字代码(表示)2、20-24),并标注了典型笔形(一、干);原“3”键定义了数字代码(代表3、30-34),并标注了典型笔形(丿、千);原“4”键定义了数字代码(表示4、40、41),标注了典型笔形(十、大、);“5”键定义了数字代码(表示5、50、51),标注了典型笔形(亅、阝);原“6”键定义了数字代码(表示6、60、61),标注了典型笔形(、乂);原“7”键定义了数字代码7,标注了典型笔形(、亻、人、灬)原“8”键定义了数字代码8(表示8、80-89),标注了典型笔形(、王);原“9”键定义了数字代码92,标注了典型笔形(冂、彐、月);原“0”键定义了数字代码00(表示小0、小00),标注了典型笔形(口);
对字母键:原“Q”键定义了数字代码16,标注了典型笔形(讠)和特定笔形(心);原“W”键定义了数字代码25,标注了典型笔形(扌、丁);原“E”键定义了数字代码35,标注了典型笔形(犭、勹)和特定笔形(力);原“R”键定义了数字代码(表示42、43),标注了典型笔形(土);原“T”键定义了数字代码(表示52、53),标注了典型笔形(广);原“Y”键定义了数字代码(表示62、64),标注了典型笔形(钅、攵);原“U”键定义了数字代码7(表示70、特定71),标注了特定笔形(廴、辶);“I”键定义了数字代码(表示93-96),标注了典型笔形(己);“O”键定义了数字代码(表示小01-小09),标注了典型笔形(日);“P”键定义了数字代码(表示长腰0、长腰01-长腰02),标注了典型笔形(口、、目);“A”键定义了数字代码(表示17、18),标注了典型笔形(、主);“S”键定义了数字代码(表示26-29,标注了典型笔形(、廿);“D”键定义了数字代码(表示36、37),标注了典型笔形(儿、、彳);“F”键定义了数字代码(表示44-46),标注了典型笔形(艹、丈);“G”键定义了数字代码(表示54-56),标注了典型笔形(、文、);“H”键定义了数字代码(表示66-68),标注了典型笔形();“J”键定义了数字代码71(表示另一个特定71),标注了特定笔形(小);“K”键定义了数字代码(表示90、91、97-99),标注了典型笔形(同、贝);“L”键定义了数字代码(表示大0、大01-大09),标注了典型笔形(、田、);“Z”键定义了数字代码19,标注了典型笔形(宀、山);“X”键定义为空格码;“C”键定义了数字代码(表示38、39),标注了典型笔形(牛);“V”键定义了数字代码(表示47-49),标注典型笔形(木);“B”键定义了数字化码(表示57-59),标注了典型笔形(火、);“N”键定义了数字代码(表示63、65、67、69)标注了典型笔形()和特定笔型匕;“M”键定义了数字代码(表示71-79),标注了典型笔形(又、兀)。上述各定义键仍有原键功能。
本发明的编码基本原则如下:
1、按字的结构,拆分成左右,上下或外里两字形。取两字形的起笔两码,取后字形的末笔两码,依次编码,首尾不足,可只编一码或空缺。
2、字形多结构,或有几种划分时,按以下规则:
(1)、参照偏旁部首,(参见例10、11、12)
(2)、前形为小。(参见例9、12、28)
本发明的键盘使用基本原则如下:
1、输入汉字时,顺序按“前首-后首-尾”码最多三键,只有“首”或“首、尾”的字,按完一键或两键后,加一个空格键“/”(X)。(参见例1、6、19)
2、同一字形在不同首尾结构情况下,因取码不同,键位不一定相同。(参见例5、25中的“寸”;16、17中的“女”)
3、键位除标有代码外,还有一个或几个典型笔形,左上角的为单位数码笔形,右上角的为两位数码笔形(参见例5、14)。
键面字形作单字输入时,不分首尾码,直接按该键加“X”键。这样就可区分单字。(例18、19;20、21、22、23)
几个键位的说明:
(1)、数码“71”的键位有三个:“U、J、M”,“U”键仅用于“廴”、“辶”笔形,“J”键只用于“忄”形,其余如“又”、“”……都用M键。(参见例10、25、30)
(2)、“月”、“日”作尾字形时,同样只按一键,如相=47-02-/、不作47-02-2。
(3)、不同的“口”(框)要用不同的“0”码键。(参见例24、25、26、27、29)另外,由于“由”“甲”“申”三字编码都是021、特规定:“由”用021;“甲”用021;“申”用021。例如输入单字:由=0-21-/;甲=0-21-/;申=0-21-/。作首尾时,如鸭=0-35-52;畅=02-53-3。注意:第二位数码的0都作“小0”(参见例7、32)
(4)、特定笔形“力”作“35”,“匕”作“63”
“心”与“灬”省点定为“16”、“7”。(参见例13、31)
采用本发明的二首一尾结构编码形象直观,实际上增加了中间结构的码元信息,同时,数码相同,排列规律不同如:53741可组合成:53-74-1,53-7-41,5-37-41等,可表达不同结构的汉字,大大减少了重码。
以下进一步描述编码及利用键盘输入的实例:
例5:
本发明可以用于字、辞典等工具书的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