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6165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13 CN 102961657 A *CN102961657A* (21)申请号 201210358655.7 (22)申请日 2012.09.25 A61K 36/904(2006.01) A61P 11/14(2006.01) (71)申请人 荣成市崖头美全口腔诊所 地址 264300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荷塘北区 91 号楼门市 11 号 (72)发明人 柳晖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其 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 : 防风 4。
2、-12 份, 荆芥 4-12 份, 连翘 5-15 份, 金银花 4-12 份, 百部 3-11 份, 甘草 3-9 份, 紫苑 4-10 份, 桑白皮 4-10 份, 川贝 1-5 份, 太子参 9-15 份, 枇杷叶 2-8 份, 桔梗 5-15 份, 芦根 2-8 份, 射干 2-8 份, 前胡 5-15 份, 陈皮 5-15 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 毒、 宣肺止咳、 润肺下气、 化痰平喘的功效, 其治疗 咳嗽疗效显著, 作用可靠, 其组分药源广、 配制简 便、 无毒副作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
3、)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1 页 2 1.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 成 : 防风 4-12 份, 荆芥 4-12 份, 连翘 5-15 份, 金银花 4-12 份, 百部 3-11 份, 甘草 3-9 份, 紫 苑 4-10 份, 桑白皮 4-10 份, 川贝 1-5 份, 太子参 9-15 份, 枇杷叶 2-8 份, 桔梗 5-15 份, 芦根 2-8 份, 射干 2-8 份, 前胡 5-15 份, 陈皮 5-15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其是由下列重量。
4、 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 防风 8 份, 荆芥 8 份, 连翘 10 份, 金银花 8 份, 百部 7 份, 甘草 6 份, 紫苑 7 份, 桑白皮 7 份, 川贝 3 份, 太子参 12 份, 枇杷叶 5 份, 桔梗 10 份, 芦根 5 份, 射干 5 份, 前胡 10 份, 陈皮 10 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61657 A 2 1/3 页 3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 尤其是一种治疗咳嗽的中 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我们知道, 喉部或气管的黏膜受刺激时迅速吸气, 随即强烈地呼气, 声带振动发。
5、 声, 这种现象叫咳嗽。 以咳嗽、 咯痰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 如咳嗽 无痰或痰量很少为干咳, 常见于急性咽喉炎、 支气管炎的初期 ; 急性骤然发生的咳嗽, 多见 于支气管内异物 ; 长期慢性咳嗽, 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 肺结核等。咳嗽可把气管病变扩散 到邻近的小支气管, 使病情加重。 另外, 持久剧烈的咳嗽可影响休息, 还易消耗体力, 并可引 起肺泡壁弹性组织的破坏, 诱发肺气肿, 故咳嗽需及时治疗。而西医治咳嗽多使用抗菌素, 但整个呼吸道都可遭受各种外来因素侵袭而发生病理变化, 这些外来因素, 并不单纯是病 毒, 细菌, 还可以是各种微生物, 也可以是各种理化因素,。
6、 环境因素等, 或者是由于病毒, 细 菌和各种因素导致呼吸道黏膜发生的病变, 不能随着病毒, 细菌和各种微生物的消亡而改 善, 导致呼吸道黏膜自身功能的损伤, 就形成了经久不愈的咳嗽, 必须改善呼吸道黏膜本身 的功能, 才能根治咳嗽。 0003 中医认为咳嗽是因邪客肺系, 肺失宣肃, 肺气不清所致。根据中医理论, 针对咳嗽 的发病机理, 以清热解毒、 润肺化痰、 止咳平喘为治疗原则, 进行辩证配伍组方, 以达到标本 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方便、 药源广、 成本低、 疗效显著、 作用可靠、 无副作用的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0005 本。
7、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 征在于 : 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 防风4-12份, 荆芥4-12份, 连翘5-15份, 金银花 4-12 份, 百部 3-11 份, 甘草 3-9 份, 紫苑 4-10 份, 桑白皮 4-10 份, 川贝 1-5 份, 太子 参 9-15 份, 枇杷叶 2-8 份, 桔梗 5-15 份, 芦根 2-8 份, 射干 2-8 份, 前胡 5-15 份, 陈皮 5-15 份。 0006 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 :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其是由下列 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 防风 8 。
8、份, 荆芥 8 份, 连翘 10 份, 金银花 8 份, 百部 7 份, 甘草 6 份, 紫苑 7 份, 桑白皮 7 份, 川贝 3 份, 太子参 12 份, 枇杷叶 5 份, 桔梗 10 份, 芦根 5 份, 射 干 5 份, 前胡 10 份, 陈皮 10 份。 0007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 精选药物组方。本发 明中药组合物中 : 防风具有祛风解表、 胜湿止痛、 止痉定搐的功效 ; 荆芥具有解表散风、 透 疹、 消疮、 止血的功效 ; 连翘具有清热解毒、 散结消肿的功效 ;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 凉散风 热的功效 ; 百部具有润肺下气、 止咳的功效 ; 甘草具。
9、有补脾益气、 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调和 说 明 书 CN 102961657 A 3 2/3 页 4 诸药的功效 ; 紫苑花具有润肺下气、 化痰止咳的功效 ; 桑白皮具有泻肺平喘、 利水消肿的功 效 ; 川贝具有润肺止咳、 化痰平喘、 清热化痰的功效 ; 太子参具有益气健脾、 生津润肺的功 效 ; 枇杷叶具有清肺和胃、 降气化痰的功效 ; 桔梗具有宣肺祛痰、 养气补血、 利五脏、 补五劳 的功效 ; 芦根具有清热生津、 除烦、 止呕、 利尿的功效 ; 射干具有清热解毒、 利喉消痰的功 效 ; 前胡具有疏散风热、 宣肺祛痰、 降气止咳的功效 ; 陈皮具有理气健脾、 调中利水、 燥湿化 痰的功。
10、效。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 在作用上相辅相成, 具有协同作用, 共 奏清热解毒、 宣肺止咳、 润肺下气、 化痰平喘之功效, 对咳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0008 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 其配制简便、 药源广、 成本低。其遵 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 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 其疗效显著, 作用 可靠, 药性平和, 未出现毒副作用, 总有效率 92.9%, 治愈率达 75.9%。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10 实施例 1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 防 。
11、风 8g, 荆芥 8g, 连翘 10g, 金银花 8g, 百部 7g, 甘草 6g, 紫苑 7g, 桑白皮 7g, 川贝 3g, 太子参 12g, 枇杷叶 5g, 桔梗 10g, 芦根 5g, 射干 5g, 前胡 10g, 陈皮 10g。 0011 实施例 2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 防 风4g, 荆芥12g, 连翘5g, 金银花12g, 百部3g, 甘草9g, 紫苑4g, 桑白皮10g, 川贝1g, 太子参 15g, 枇杷叶 2g, 桔梗 15g, 芦根 2g, 射干 8g, 前胡 5g, 陈皮 15g。 0012 实施例 3 一种治。
12、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 防 风 12g, 荆芥 4g, 连翘 15g, 金银花 4g, 百部 11g, 甘草 3g, 紫苑 10g, 桑白皮 4g, 川贝 5g, 太子 参 9g, 枇杷叶 8g, 桔梗 5g, 芦根 8g, 射干 2g, 前胡 15g, 陈皮 5g。 0013 实施例 4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 防 风 5g, 荆芥 11g, 连翘 7g, 金银花 10g, 百部 4g, 甘草 8g, 紫苑 5g, 桑白皮 9g, 川贝 2g, 太子参 14g, 枇杷叶 3g, 桔梗。
13、 13g, 芦根 3g, 射干 7g, 前胡 6g, 陈皮 13g。 0014 实施例 5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 防 风11g, 荆芥6g, 连翘14g, 金银花6g, 百部10g, 甘草4g, 紫苑9g, 桑白皮5g, 川贝4g, 太子参 11g, 枇杷叶 6g, 桔梗 6g, 芦根 6g, 射干 3g, 前胡 14g, 陈皮 7g。 0015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 : 将组方 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 加冷水漫过药面, 浸泡 15 20 分钟, 再加水没过药面约 8 厘米, 进 行第一次煎煮。
14、。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 沸后用文火煎煮 20 30 分钟 ; 第二次煎煮, 加水没 过药面约 6 厘米, 水沸后煎煮 15 20 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 合并。 0016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临床疗效总结 : 一、 一般性资料 : 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观察病例112例, 其中男72例, 女40例, 年龄6 说 明 书 CN 102961657 A 4 3/3 页 5 30 岁。病程 2 15 天。 0017 二、 诊断依据 : (1)、 咳逆有声, 或伴咽痒咳痰 ; (2)、 外感咳嗽, 起病急, 可伴有寒热等表证 ; (3)、 内伤咳嗽, 每因外感反复发作, 病程较长, 可咳而伴喘 。
15、; (4)、 急性期查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 (5)、 两肺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增粗, 或伴散在干湿性罗音 ; (6)、 肺部 X 线摄片检查, 正常或肺纹理增粗。 0018 三、 用法用量 : 临床应用时, 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 年龄及症状酌 情增减。5 天为一疗程, 一天一剂, 水煎两遍取汁约 300ml, 分早、 晚两次温热服用。 0019 四、 疗效标准 : (1)、 治愈 : 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 ; (2)、 好转 : 咳嗽减轻, 痰量减少 ; (3)、 未愈 : 症状无明显改变。 0020 五、 治疗效果 : 该临床观察病例中, 服药 1 5 个疗程, 痊愈 85 例, 好转 19 例, 无效 8 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0021 六、 典型病例 : 病例 1 : 李某, 女, 35 岁, 咳嗽气粗, 咯痰粘白或黄, 咽痛, 有发热, 微恶风寒。服用本发明的中药 组合物制备的药剂 1 个疗程, 咳嗽、 咽痛、 发热症状减轻 ; 继续服用 1 个疗程后, 治愈。 0022 病例 2 : 梁某, 男, 8岁, 咳嗽声重, 咯痰稀薄色白, 恶寒, 有发热, 无汗。 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 制备的药剂 1 个疗程后, 咳嗽症状消失, 为巩固疗效继续服用 3 天, 停药后检查, 确认痊愈。 说 明 书 CN 102961657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