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55761 上传时间:2018-03-02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60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0101733.7

申请日:

1990.03.26

公开号:

CN1055227A

公开日:

1991.10.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F16H37/00

主分类号:

F16H37/00

申请人:

刘建堂;

发明人:

刘建堂

地址:

811601河南省濮阳市第一机械厂技术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变速器,其输入轴上装有可调偏心距的滚轮,偏心距通过摆动件交替推动装在输出轴上的超越离合器,从而输出转速。改变偏心距即可改变速比。本发明可以实现自动无级或他动无级变速。本发明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传动链短,提高了机构效率,实现节能。可以广泛应用在与发动机、电动机匹配的变速场所。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变速器,由输入轴①,输出轴⑧等组成,其特征是输入轴①上装有可调偏心距e的圆盘④,圆盘④的外周装有滚轮或滑块⑤,圆盘④与输入轴①的联接处装有调速键③,调速键③的轴向位移由离心调速器②,调速弹簧⑦自动控制,滚轮或滑块⑤装在摆动件⑥的直线或弧线型槽中,旋转件与输出轴⑧一体,旋转件⑧与摆动件⑥之间装有单向或可控双向超越离合器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是输入轴①与输出轴⑧不在同一轴线上,在输出轴⑧的轴线上,并排装有三个摆动件⑥,每个摆动件⑥的直线或弧线型槽中装有一个可调偏心距e的滚轮或滑块⑤,中间的和两边的滚轮或滑块⑤通常是以输入轴①的轴线对称分布,三个摆动件⑥公用一个旋转件⑧。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是圆盘④与输入轴①的偏心距e是固定的,圆盘④可以沿输入轴①移动。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是在两根输出轴⑧上各装有一个可控双向超越离合器⑨,装在两个离合器⑨上的摆动件⑥轮流对旋转件⑧作用。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是在两根输出轴⑧上各装有一个可控双向超越离合器⑨,两个离合器⑨只有一个公用的摆动件⑥。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是在两根输出轴⑧上,分别套装两个可控双向超越离合器⑨,两组套装的离合器⑨的中间有一个公用的传力件 ,两个摆动件⑥轮流对传力件 作用。
7: 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是装有与输入轴①的转速成一定比例关系的自动调速装置。
8: 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是装有与输入轴①的转速无关的他动式调速装置。
9: 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是无调速装置。

说明书


本发明是涉及变速器,特别是自动无级、他动无级或有级变速器。

    公知的自动无级变速器中,较为理想的是液力机械式,由增速装置,液力偶合器或变矩器、齿轮变速器及液压元件组成。它的结构复杂,传动效率低,制造成本高,维修困难,节能性差,不能广泛应用。公知的无级变速器中,应用最多的是机械摩擦式,由摩擦轮与摩擦元件等组成。它传动效率低,寿命短也不宜广泛应用。

    公知的减速器中,应用最多的是齿轮式,它工艺复杂,体积大,传动比小,应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克服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效率高,维修操纵简便的、能够普遍应用在多种领域的变速器。

    本发明的变速器原理是“变径法”,即改变主动轮的回转半径或从动轮的往复摆动半径,或同时改变主动轮的回转半径、从动轮的往复摆动半径的所谓“复合变径”。

    改变主动轮的回转半径即“调距式”是:在输入轴上装有一个或若干个偏心距e可调的滚轮或滑块,改变偏心距e,就改变了与滚轮或滑块相配合的摆动件的摆动角β,通过离合器,也就改变了摆动件对旋转件即输出轴的作用角,单个或若干个摆动件对旋转轴的轮流交替作用,输出轴的单向旋转速比也就得到改变,从而达到变速的目地。

    改变从动件往复摆动半径即“调径式”是:在输入轴上装有一个或若干个偏心距固定的滚轮或滑块,滚轮或滑块可以沿输入轴轴线移动,即从动轮的往复摆动半径在变化,摆动角也随之变化,同前所述就达到变速的目的。

    复合变径法是:主动轮的回转半径,从动轮的往复摆动半径同时在变化。

    其中调距式较佳。

    偏心距e的变化可以从零到最大,偏心距e等于零时,即摆动角β也等于零,则输入轴在空转,e变大,β随之变大,输出轴转速n亦随之变大,反之则相反。

    偏心距e的变化由调速键的轴向位移来控制。调速键的轴向位移,由离心调速器产生的作用在调速键上的轴向分力,调速弹簧作用在调速键上的与调速器轴向分力相反的力来决定。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装置结构简单,零部件少,且精度要求不高,因而降低了制造成本,使用维修简便,由于传动链短从而提高了机械效率,节能性好,工作无噪音,能够广泛的应用在多种领域。

    本发明有以下附图。

    图1,调距式自动无级变速器结构示意图。其中:①输入轴,②离心式调速器,③调速键,④可调偏心距圆盘,⑤滚轮(自动调心轴承式),⑥摆动件,⑦调速弹簧,⑧输出轴,⑨可控双向超越离合器,N-配重式调速器,β-摆动角,e-可调偏心距。

    图2,调径式自动无级变速器结构示意图。其中:E-固定偏心距。

    图3,轴距式自动无级变速器结构示意图。其中:h-轴线距,W-平衡式调速装置,⑩支架。

    图4,鸭式自动无级变速差速器结构示意图。其中:W-平衡式调速装置,6.3摆动槽。

    图5,蛙式自动无级变速差速器结构示意图。

    图6,马式自动无级变速差速器结构示意图。其中:中间传力件。

    图7,连杆式自动无级变速器结构示意图。其中:连杆。

    图8,框架式自动无级变速器结构示意图。其中:框架,拨轮。

    图9,铰框式自动无级变速器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支承在箱体上的输入轴①上装有离心式调速器②,可调偏心距e圆盘④,圆盘④随输入轴①一起旋转,并在联结处装有调速键③,圆盘④外周装有自动调心轴承的滚轮⑤,滚轮⑤装在摆动件的直线型槽中,旋转件与输出轴⑧一体,旋转件⑧与摆动件⑥之间装有可控双向超越离合器⑨,离合器⑨由于可控,输出轴⑧在单向转动时,便成为单向超越离合器。

    圆盘④与输入轴①有偏心距e的存在,圆盘④随输入轴①旋转时,摆动件⑥在平面内作2β角的往复摆动,通过离合器⑨使输出轴⑧呈脉冲性的单方向旋转,若输出轴⑧的系统转动惯量足够大时,则输出轴⑧的转动均匀性也就在许可范围内。

    摆动角β的变化决定着速比的变化。β角的变化依靠调速键③的轴向位移来控制,而调速键③的轴向位移又由调速器②产生的作用在调速键③上的轴向分力与调速弹簧⑦对调速键③的弹力来决定,调速器②对调速键③产生的轴向分力企图使键③右移,而调速弹簧⑦的弹力企图使键③左移,二力之差再减去键的摩擦力,就是使键③产生移动的力,调速器对键的轴向分力,是与输入轴①的转速的平方成正比变化,同时作用于键③上的弹力是按照虎克定律来变化,这样键就顺着大力指示的方向移动,直到二力平衡为至。

    输入轴①未旋转时,由于调速器②的离心力等于零,则调速键③在调速弹簧⑦弹力的作用下,左移至使圆盘④的偏心距e等于零的极限位置,即圆盘④与输入轴①同心。

    输入轴①开始转动后,但转速低于某一所需数值时,即离心调速器②作用在调速键③的轴向分力小于或等于调速弹簧⑦对键③的预紧弹力时,偏心距e仍等于零,摆动角β也等于零,即输入轴①在空转。

    由于离心调速器②作用于调速键③上的轴向分力是按输入轴①的转速的平方成正比增长,所以,当输入轴①的转速高于某一所需数值时,离心调速器②作用在调速键③上的轴向力大于调速弹簧⑦对键③的弹力和键的摩擦力之和时,调速键③便右移,偏心距e由零开始变大,摆动角亦由零开始变大,输出轴⑧的转速亦由零开始变大,输入轴①的转速越高,输出轴⑧的转速也就越大,反之相反。由于键③的位移是自动无级的,所以摆动角β,输出轴的转速n等的变化也是自动无级的。

    当离心调速器②作用在调速键③上的轴向力,等于调速弹簧⑦作用在调速键③上的弹力时,就出现瞬时平衡,输出轴⑧的转速也就出现瞬时稳定。

    整个调速过程遵循P=FV;其中:P-发动机功率。F-外负荷作用于输出轴上的阻力。V-输出轴旋转线速度。在同一功率下,外阻力F越大,则输出轴的转速即转动线速度V也就越低,反之相反,功率变化时,其余两参数亦随之变化,但不论怎样变化,总是FV=P。

    由于靠调节偏心距来变速,故名调距式。

    实施例2,如图2所示,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变速原理与实施例1相类似,不同处是圆盘④与输入轴①的偏心距e是固定不变的,圆盘④随输入轴①一起旋转,变速是靠离心调速器②与调速弹簧⑦来推动圆盘④在输入轴①上产生位移,即改变摆动件⑥的摆动半径来实现,滚轮⑤的径向中心平面B1B1愈靠近摆动中心O1,则输出轴转速愈高,反之相反。当B1B1左移至A1A1线以外,就成了空转。

    由于靠改变摆动件半径来变速,故名调径式。

    实施例3,如图3所示,工作原理,变速过程与实施例1相类似,结构上的不同处是输入轴①与输出轴⑧的轴线相距h,称为轴线距。在输出轴⑧的轴线上并排有三个摆动件⑥,每个摆动件⑥外周都有一个可控双向超越离合器⑨,三个离合器⑨公用一个旋转件也即输出轴⑧,三个可调偏心距e的圆盘④通过滚轮⑤动配合的装在三个摆动件⑥的直线型槽中,通常情况下,三个圆盘以输入轴①的轴线为轴对称分布,即中间的圆盘中心线在输入轴①的轴线的一侧,两边的圆盘中心线在输入轴①的轴线的另一侧,由公用的调速键③控制其偏心距e保持相等。

    此结构的显著优点是平衡性好,当量重迭系数大于1,选取适当的轴线距h,偏心距e,则可得到所需的当量重迭系数。

    由于输入轴与输出轴间有轴线距,故名轴距式。

    上述的自动无级变速器,主要适用于以发动机为动力的机动车辆和器械,用于机动车辆时,实施例1、2中的输出轴就是差速器的壳体。实施例3则适用于所有变速器械。

    实施例4,如图4所示,工作原理,变速过程与实施例1相类似,实质是实施例1中两个机构的组合,不同的是自动调心轴承的自动调心,不是靠球面轴承来实现,而是靠常用轴承联结摆动槽与摆动件⑥来实现,调速装置成了平衡式,两个摆动件⑥轮流交替对所属的输出轴⑧作用,似鸭子走路样,故名鸭式。

    实施例5,如图5所示,工作原理,变速过程与实施例1相类似。两根输出轴⑧上,各装一个可控双向超越离合器⑨,两个离合器⑨公用一个摆动件⑥,在输入轴①上装有配重式调速器N,由输入轴①传来的转动,经过上述机构就变成了两根输出轴⑧的单向脉冲旋转,似青蛙跳跃,故名蛙式,同理当系统的转动惯量足够大时,两根输出轴⑧的转动均匀性就可在许可范围内。

    实施例6,如图6所示,工作原理,变速过程与实施例1相类似,不同处为两根输出轴⑧上,分别套装有两个可控双向超越离合器⑨,两根输出轴⑧上的四个离合器⑨的中间有一个公用的中间传力件,两个摆动件⑥中的任一个摆动件的摆动,通过中间传力件都同时传给两根输出轴⑧,两个摆动件⑥的轮流交替作用,则两根输出轴⑧就同时得到单方向的连续转动,类似马走路,故名马式。

    上述实施例4、5、6中,两根输出轴⑧的转速有差异时,转速较快的输出轴就通过所属的超越离合器自动超越,从而达到自动无级变速又自动差速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4、5、6中,用于以发动机为动力的机动车辆时,则输出轴⑧就是后桥中的半轴。

    图7、图8、图9是图3的派生形式,利用前述原理可以演化出许许多多的不同结构的形式。

    实施例7,把图3所示的结构形式,取掉以输入轴①的转速成一定比例关系的自动调速装置,改为与输入轴①的转速无关系的他动式调速装置,如用机械、手动、液气、电磁及其组合等方式来控制调速键的轴向位移,以达变速的目的,即成为他动式无级变速器。

    这类变速器主要用于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器械中,且转动均匀系数要求较高的场所,如机床、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石油机械等领域。它的显著特点是可以实现负载下的不停车变速。

    实施例8,把图4结构形式中的两根输出轴,改为串联两个离合器的一根输出轴,把自动调速装置改为前述的他动式调速装置,也成为他动式无级变速器。

    这类变速器主要用于以电动机为动力,且输出轴转动均匀系数要求一般的领域,如某些机床、破碎机械、搅拌机械等。这类变速器也同样可实现负载下的不停车变速。

    实施例9,把图1、图2所示的结构,如前述,变自动调速装置为他动调速装置,也成为他动式无级变速器。

    这类变速器适用于以发动机为动力,且输出轴转动惯量大而转动均匀性要求较低的领域,如自行车、摩托车、舰船、火车、农业机械等。同样具有在负载下不停车变速的特点。

    实施例10,把实施例7、8、9中所述的他动式无级变速器,取掉所有调速装置,使圆盘④的偏心距e保持不变,图2中的摆动半径不变,则成为定比减速器,适用于以电动机为动力,且输出轴转速不需改变的场所。如某些农业机械、制砖机、抽油机、卷扬机、吊车、缆车等。

变速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变速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变速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速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速器.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变速器,其输入轴上装有可调偏心距的滚轮,偏心距通过摆动件交替推动装在输出轴上的超越离合器,从而输出转速。改变偏心距即可改变速比。本发明可以实现自动无级或他动无级变速。本发明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传动链短,提高了机构效率,实现节能。可以广泛应用在与发动机、电动机匹配的变速场所。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