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热气化供油法及其设备高新汽化器.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55640 上传时间:2018-03-0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9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1111333.9

申请日:

1991.12.03

公开号:

CN1072994A

公开日:

1993.06.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F02M31/18; F01N5/02

主分类号:

F02M31/18; F01N5/02

申请人:

胡天祐;

发明人:

胡天祐

地址:

652400云南省泸西县中枢镇小巷口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燃油热气化供油法及其设备高新汽化器,本发明方法及其设备高新汽化器属于一种使燃油气化与空气均质混合的装置。它由汽化器壳体、汽化室、加热的气化板、输油管(多孔)、油膜及膜罩网、回火保险阀、分流板(有孔)、进水口、出水口、进油口、出油口、进气口、进气阀、出气口、出气阀、管构成。本装置的温度可使燃油分子激活、气化,油气与空气形成均质混合气体进入气缸,使之燃烧完全、彻底以最佳方式供油,达到降低油耗,高效节能(可比传统化油器节油(15—30%),减少污染之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燃油热气化供油法及其设备高新汽化器,由汽化器壳体(上、下夹层)、气化室、加热的气化板(夹层)、输油管(多孔)、油膜及膜罩网、回火保险阀、进水口、出水口、进气口、出气口、进油口、出油口、进气阀、出气阀、分流板(多孔)、不锈钢丝网构成,其特征在于空气通过进气阀经分流板进入汽化室,在汽化室内与从油膜上被气化板温度激活由液态变成气态的油气形成均质混合气体经出气管阀从出气口供入气缸,亦可用型腔式或热管式或盘管式或其他形式利用发动机的水温将燃油加热气化利用发动机气缸吸空气进入产生的负压及流体力学的原理从空气进气管将油气代入混合室,采用涡流技术与空气混合后形成均质混合可燃气体供入气缸。
2: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热气化供油法及其设备高新汽化器其特征在于将燃油气化以均质混合可燃气体供入气缸。
3: 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燃油热气化供油法及其设备高新汽化器其特征在可用附图1结构形式。
4: 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燃油热气化供油法及其设备高新汽化器其特征在于可用型腔式或热管式或盘管式或其他形式将燃油加热气化与空气形成均质混合可燃气体供入气缸。
5: 据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燃油热气化供油法及其设备高新汽化器其特征在于混合室利用涡流技术使油气与空气形成均质混合可燃气体供入气缸。
6: 据权利要求1、2、3、4、5所述的燃油热气化供油法及其设备高新汽化器其特征在于外壳由上、下两部分、出气口、 进气口、出油口、进油口、出水口、进水口、回火保险阀组成。
7: 据权利要求1、2、3、4、5、6所述的燃油热气化供油法及其设备高新汽化器其特征在于汽化室内由加热的气化板,输油管(多孔)、油膜及膜罩网、不锈钢丝网、空气分流板(多孔)。进气阀、出气阀组成。
8: 据权利要求1、2、3、4、5、6、7所述的燃油热气化供油法及其设备高新汽化器其特征在于进气管上装有自动的进气阀和出气管上装有自动的出气阀。
9: 据权利要求1、2、3、4、5、6、7、8所述的燃油热气化供油法及其设备高新汽化器其特征在于出气管和上盖装有回火保险阀。
10: 据权利要求1、2、3、4、5、6、7、8、9所述的燃油热气化供油法及其设备高新汽化器其特征在于空气、油气、混合气在汽化室中曲线和直线通过。
11: 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所述的燃油热气化供油法及其设备高新汽化器其特征在于汽化的余油由汽化室底部的出油口经单向阀流回油箱。
12: 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所述的燃油热气化供油法及其设备高新汽化器其特征在于较长时间停车时将进入汽化器的油和水放完。

说明书


本发明方法及其高新汽化器涉及一种改进的汽化器,特别是一种使燃油气化与空气形成均质混合气体的汽化器。适用于供给发动机工作,可用其来降低油耗,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污染。

    传统的汽化器为利用文丘利管原理制成的负压喷射式。喷射的汽油颗粒较大,因而燃烧不完全,浪费大,油耗高,污染大。根据国际专利分类号FO2M中关于汽化器的报导,国内外都作了大量改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这些改进都没有脱出传统化油器的框框套套,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节油仍不理想的问题。

    现有的各种磁化节油器,由于油不属于磁激性物质,因此不能产生较好的节油效果。

    91年6月12日授权的最新专利90217480·0号汽油节油器,事实上不但不能节油反而相当费油。原因在于:由于强劲的空气由进气管12进入油面以下,在油中吹大泡,又由于气缸的吸力致使油室里汽油兴风作浪,大颗粒的汽油大量被吸入气缸。台架试验时节油器至发动机胶管几分钟即全部潮湿,大量积油,测试结果比传统化油器耗油多一倍,名不符实,且存在很多问题,根本实施不了。

    91年10月30日经济日报刊登的湖北天门市横林机械厂推出的高效减污节能器于91年10月25日在北京通过专家鉴定,在国内外居领先水平,比美国生产的同类产品相比节油率高50%的最新科研产品,用于汽油机车节油率也只3-8%。仍没有较大的突破,节油效果仍不够理想。

    本发明方法及其高新汽化器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全新的方法、结构、原理;提供一种高新的燃油气化装置。提高燃油的气化效果,使混合燃气中油分子尽量变小,油气、空气充分混合形成均质混合气体进入气缸,使其燃烧完全,彻底,从而降低油耗达到高效节能和减少污染的效果。

    本发明方法及其设备高新汽化器的实现结构为:

    1、它由汽化器壳体、汽化室、加热的气化板、输油管(多孔)油膜及膜罩网、回火保险阀、分流板、进水口、出水口、进油口、出油口、进气口、进气阀、出气口、出气阀、管构成。当吸气时空气由进气管阀进入汽化室,经分流板与气化板蒸发气化的油气充分混合形成均质混合气体由出气管供入发动机气缸。

    2、亦可用型腔式或热管式或盘管式三种或其他型式用发动机的水温将油加热气化利用气缸吸空气进入产生地负压及流体力学的原理将油气代入混合室,采用涡流技术与空气混合后形成均质混合气体供入气缸。

    附图1为本发明方法及其设备高新汽化器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依法表示:回火保险阀1、上盖2、连接法兰3、器芯上固定卡4、汽化室壳体(夹层)5、减压管6、出油口7和12、出水口8和10,器芯支脚9、进气管11、进气窗口13、进气阀14、汽化室15、分流板(有孔)16、气化板(夹层)17、输油管(多孔)18、油膜及膜罩网19、进热水口20、进油口21、出气口22、回火保险阀23、24、不锈丝网25、排气窗26、回火保险阀27。

    依照附图提供本发明方法及其设备高新汽化器的一种实施例详细描述:

    马达代动发动机转动,气缸吸气时高新气化器进气管11的进气阀14便自动开启,空气进入汽化室15经分流板16流向汽化器上盖2,在汽化室内有加热的气化板17和紧贴汽化板的燃油输油管(多孔)18和油膜及膜罩网19,由于气化板的温度使燃油分子被激活,分子结构由液态变成气态,进气口空气流经器芯时代走大量蒸发成气态的燃油分子,经过不锈钢丝网的切割、混合形成均质混合气体通过阀24由出气口22供入发动机气缸。为了防止混合燃气由气缸回火至气化室引起爆炸,在出气管22上装有保险阀23、24。当发生回火时保险阀24即自动关闭,保险阀23自动开启,燃气排到大气中。保险阀24为单向阀,当发动机正常运转时此阀即自动张开,混合气即通过该阀进入气缸。

    万一还有回火燃气进入汽化室,保险阀27即自动开启,燃气即释放到大气中,以此同时进气管阀14即自动关闭。由于汽化室内瞬间失压和气缸的吸力保险阀27及时自动关闭,同时进气阀14及时自动开启,发动机瞬间即恢复正常工作。

    本发明方法及其设备高新汽化器的优点是:(1)结构、原理与传统化油器截然不同,采用新结构、新原理、新技术;(2)由于采用气化板加热或型腔式或热管式或盘管式法和其他法将油加热强制气化,燃油分子被激活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因此燃油分子最细小,油气与空气达到均质混合供入气缸,使之燃烧完全、彻底,耗油可比传统化油器节约率高达15-30%。并能自动满足发动机全工况特性的要求;(3)可使汽车排出废气的毒性几乎降低一半;(4)本装置和实现结构的其他几种方法都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故障少,经久耐用等特点。

燃油热气化供油法及其设备高新汽化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燃油热气化供油法及其设备高新汽化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燃油热气化供油法及其设备高新汽化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燃油热气化供油法及其设备高新汽化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油热气化供油法及其设备高新汽化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燃油热气化供油法及其设备高新汽化器,本发明方法及其设备高新汽化器属于一种使燃油气化与空气均质混合的装置。它由汽化器壳体、汽化室、加热的气化板、输油管(多孔)、油膜及膜罩网、回火保险阀、分流板(有孔)、进水口、出水口、进油口、出油口、进气口、进气阀、出气口、出气阀、管构成。本装置的温度可使燃油分子激活、气化,油气与空气形成均质混合气体进入气缸,使之燃烧完全、彻底以最佳方式供油,达到降低油耗,高效节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发动机;热气或燃烧生成物的发动机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