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手术调节肢体角度的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外科手术调节肢体角度的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405865.4 (22)申请日 2016.08.04 (62)分案原申请数据 201610631981.9 2016.08.04 (71)申请人 崔娟 地址 272199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邓家窑 街7号 (72)发明人 朱明阳 (51)Int.Cl. A61G 13/12(2006.01) A61B 90/14(201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外科手术调节肢体角度的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科手术调节肢体角度 的装置, 包括包括底板、 第一电动。
2、推杆、 固定套、 罩壳、 腰型孔、 第二电动推杆、 固定板、 第一步进 电机、 转轴、 转动杆、 活动板、 固定座、 第二步进电 机、 固定轴、 肢体托板、 第一行程开关、 第二行程 开关、 约束带, 该外科手术调节肢体角度的装置, 结构巧妙, 操作方便, 功能强大, 通过简单的操 作, 能够对患者四肢进行有效的定位, 并且能够 根据相应手术需要, 对患者手臂进行上下高度以 及多角度的调节, 从而在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患者 四肢进行手术的同时, 也极大的降低了医护人员 的劳动强度以及患者手术的风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108888462 A 2018.11.27 CN 1。
3、08888462 A 1.一种外科手术调节肢体角度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 第一电动推杆、 固定套、 罩壳、 腰型孔、 第二电动推杆、 固定板、 第一步进电机、 转轴、 转动杆、 活动板、 固定座、 第二步 进电机、 固定轴、 肢体托板、 第一行程开关、 第二行程开关、 约束带, 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位 于底板顶部右侧, 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与底板螺纹相连, 所述的固定套位于第一电动推杆 顶部, 所述的固定套与第一电动推杆螺纹相连, 所述的罩壳位于底板顶部左侧, 所述的罩壳 与底板螺纹相连, 所述的腰型孔位于罩壳右侧, 所述的腰型孔与罩壳一体相连, 所述的第二 电动推杆位于罩壳内部右侧下端,。
4、 所述的第二电动推杆与罩壳螺纹相连, 所述的固定板贯 穿腰型孔, 所述的固定板与腰型孔滑动相连, 且所述的固定板与第二电动推杆螺纹相连, 所 述的第一步进电机位于固定板右侧, 所述的第一步进电机与固定板螺纹相连, 所述的转轴 位于第一步进电机右侧, 所述的转轴与第一步进电机紧配相连, 所述的转动杆贯穿固定套, 所述的转动杆与固定套转动相连, 且所述的转动杆贯穿于转轴, 所述的转动杆与转轴紧配 相连, 所述的活动板贯穿于转动杆左侧, 所述的活动板与转动杆紧配相连, 所述的固定座位 于活动板顶部中端, 所述的固定座与活动板螺纹相连, 所述的第二步进电机位于活动板顶 部中端, 所述的第二步进电机与活。
5、动板螺纹相连, 所述的固定轴位于第二步进电机后端, 所 述的固定轴与第二步进电机紧配相连, 且所述的固定轴贯穿固定座, 所述的固定轴与固定 座转动相连, 所述的肢体托板贯穿于固定轴, 所述的肢体托板与固定轴紧配相连, 所述的第 一行程开关位于活动板顶部左侧, 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与活动板螺纹相连, 所述的第二行 程开关位于活动板顶部右侧, 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与活动板螺纹相连, 所述的约束带位于 肢体托板顶部, 所述的约束带与肢体托板螺纹相连, 所述的罩壳顶部还设有固定支架, 所述 的固定支架与罩壳螺纹相连, 所述的固定板右侧底部和固定套左侧底部还设有连接板, 所 述的连接板一端与固定板螺纹相连,。
6、 所述的连接板另一端与固定套螺纹相连。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888462 A 2 一种外科手术调节肢体角度的装置 0001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 2016106319819, 名称为:“一种外科手术调节肢体角度的装 置” 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原案申请日为: 2016年8月4日。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外科手术调节肢体角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3 目前临床在对患者四肢进行开刀手术过程中, 需要对患者四肢角度以及高度进行 有效调整, 使其达到开刀最佳位置, 而目前传统的方式多为医护人员用手去抓住患者四肢 对其进行高度及角度调。
7、整, 但此种方法, 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还无法有效的对 患者四肢角度及高度进行调整, 从而给患者治疗带来极大的隐患, 鉴于以上缺陷, 实有必要 设计一种外科手术调节肢体角度的装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提供一种外科手术调节肢体角度的装置, 来解 决目前传统外科手术调节肢体角度方法, 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无法达到最佳 效果的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外科手术调节肢体角度的装置, 包括底板、 第一电动推杆、 固定套、 罩壳、 腰型孔、 第二电动推杆、 固定板、 第一步进电机、 转 轴、 转动杆、 活动板、。
8、 固定座、 第二步进电机、 固定轴、 肢体托板、 第一行程开关、 第二行程开 关、 约束带, 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位于底板顶部右侧, 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与底板螺纹相 连, 所述的固定套位于第一电动推杆顶部, 所述的固定套与第一电动推杆螺纹相连, 所述的 罩壳位于底板顶部左侧, 所述的罩壳与底板螺纹相连, 所述的腰型孔位于罩壳右侧, 所述的 腰型孔与罩壳一体相连, 所述的第二电动推杆位于罩壳内部右侧下端, 所述的第二电动推 杆与罩壳螺纹相连, 所述的固定板贯穿腰型孔, 所述的固定板与腰型孔滑动相连, 且所述的 固定板与第二电动推杆螺纹相连, 所述的第一步进电机位于固定板右侧, 所述的第一步进 电机。
9、与固定板螺纹相连, 所述的转轴位于第一步进电机右侧, 所述的转轴与第一步进电机 紧配相连, 所述的转动杆贯穿固定套, 所述的转动杆与固定套转动相连, 且所述的转动杆贯 穿于转轴, 所述的转动杆与转轴紧配相连, 所述的活动板贯穿于转动杆左侧, 所述的活动板 与转动杆紧配相连, 所述的固定座位于活动板顶部中端, 所述的固定座与活动板螺纹相连, 所述的第二步进电机位于活动板顶部中端, 所述的第二步进电机与活动板螺纹相连, 所述 的固定轴位于第二步进电机后端, 所述的固定轴与第二步进电机紧配相连, 且所述的固定 轴贯穿固定座, 所述的固定轴与固定座转动相连, 所述的肢体托板贯穿于固定轴, 所述的肢 体。
10、托板与固定轴紧配相连, 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位于活动板顶部左侧, 所述的第一行程开 关与活动板螺纹相连, 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位于活动板顶部右侧, 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与 活动板螺纹相连, 所述的约束带位于肢体托板顶部, 所述的约束带与肢体托板螺纹相连。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8888462 A 3 0006 进一步, 所述的底板底部四角处还均设有万向定位滑轮, 所述的万向定位滑轮与 底板螺纹相连。 0007 进一步, 所述的罩壳内部左侧下端还设有蓄电池, 所述的蓄电池与罩壳螺纹相连。 0008 进一步, 所述的罩壳顶部还设有固定支架, 所述的固定支架与罩壳螺纹相连。 0009 进一。
11、步, 所述的固定支架上端还设有无影灯, 所述的无影灯与固定支架螺纹相连。 0010 进一步, 所述的固定板右侧底部和固定套左侧底部还设有连接板, 所述的连接板 一端与固定板螺纹相连, 所述的连接板另一端与固定套螺纹相连。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该外科手术调节肢体角度的装置, 使用时, 医护人员首先推动该 装置, 通过万向定位滑轮的作用, 使该装置移动到患者左手边, 再关闭万向定位滑轮, 通过 万向定位滑轮自锁的作用, 使得该装置位置固定,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 如患者左手臂需要进 行开刀手术, 便可同时开启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 第一电动推杆推动固定套向上 移动, 第二电动推杆推动固。
12、定板顺着腰型孔向上移动, 通过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二电动推杆 同步右下向上的作用, 使得转动杆带动肢体托板同步向上移动, 当肢体托板高度达到医护 人员需要高度后, 医护人员便可同时关闭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 使得第一电动推 杆与第二电动推杆停止工作并自锁固定, 从而实现肢体托板高度的确定, 然后, 医护人员可 根据实际情况, 如需要对肢体托板纵向角度进行调整时, 便可开启第一步进电机, 使第一步 进电机驱动转轴带动转动杆联动活动板连同肢体托板同步作纵向运动, 当肢体托板旋转到 医护人员需要的纵向角度时, 医护人员便可关闭第一步进电机, 使得第一步进电机停止, 所 述的第一步进电机带有自锁功能。
13、, 使得肢体托板转动后的纵向角度位置得到固定, 然后, 医 护人员便可将患者左手手腕部位放入肢体托板上, 再用约束带对患者左手手腕部位进行约 束固定, 因约束带的材质为弹力棉, 具备一定弹性, 通过调节约束带使约束带自行伸缩, 从 而实现对不同粗细手腕的固定, 避免了患者手臂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移动, 此时, 医护人员便 可对患者手臂进行开刀手术, 同时, 医护人员也可根据手术具体情况, 如需要将患者手臂进 行横向旋转一定角度时, 医护人员可开启第二步进电机, 第二步进电机驱动固定轴带动肢 体托板横向转动, 当肢体托板转动到一定位置后即达到医护人员需要的横向角度时, 医护 人员便可关闭第二步进电机。
14、, 使得第二步进电机停止, 所述的第二步进电机带有自锁功能, 使得肢体托板转动后的横向角度位置得到固定, 从而实现了患者手臂角度的确定, 同时, 肢 体托板向左转动到一定角度会触碰第一行程开关, 使得第二步进电机反向即向右转动, 同 理, 肢体托板向右转动到一定角度会触碰第二行程开关, 使得第二步进电机反向即向左转 动, 从而实现了第二步进电机安全角度的转动, 该外科手术调节肢体角度的装置, 结构巧 妙, 操作方便, 功能强大, 通过简单的操作, 能够对患者四肢进行有效的定位, 并且能够根据 相应手术需要, 对患者手臂进行上下高度以及多角度的调节, 从而在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患 者四肢进行手术的同。
15、时, 也极大的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以及患者手术的风险, 同时, 医护人员可在手术过程中, 打开无影灯, 通过无影灯的作用, 使得医护人员能够清晰的观察 患者治疗部位, 连接板是为了将固定套与固定板连接固定, 蓄电池是为了给第一电动推杆、 第二电动推杆、 第一步进电机、 第二步进电机以及无影灯提供能量供应。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外科手术调节肢体角度的装置主视图;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8888462 A 4 图2是外科手术调节肢体角度的装置剖视图; 图3是固定座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4是肢体托板局部侧视图; 图5是罩壳侧视图。 0013 图1至5中1、 底板, 2、 第一。
16、电动推杆, 3、 固定套, 4、 罩壳, 5、 腰型孔, 6、 第二电动推 杆, 7、 固定板, 8、 第一步进电机, 9、 转轴, 10、 转动杆, 11、 活动板, 12、 固定座, 13、 第二步进电 机, 14、 固定轴, 15、 肢体托板, 16、 第一行程开关, 17、 第二行程开关, 18、 约束带, 101、 万向定 位滑轮, 401、 蓄电池, 402、 固定支架, 403、 无影灯, 701、 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0015 在下文中, 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 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 彻理解, 然而, 。
17、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 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 在其他情况下, 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0016 如图1、 图2、 图3、 图4、 图5所示, 一种外科手术调节肢体角度的装置, 包括底板1、 第 一电动推杆2、 固定套3、 罩壳4、 腰型孔5、 第二电动推杆6、 固定板7、 第一步进电机8、 转轴9、 转动杆10、 活动板11、 固定座12、 第二步进电机13、 固定轴14、 肢体托板15、 第一行程开关16、 第二行程开关17、 约束带18, 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2位于底板1顶部右侧, 所述的第一电动推 杆2与底板1螺纹相连, 。
18、所述的固定套3位于第一电动推杆2顶部, 所述的固定套3与第一电动 推杆2螺纹相连, 所述的罩壳4位于底板1顶部左侧, 所述的罩壳4与底板1螺纹相连, 所述的 腰型孔5位于罩壳4右侧, 所述的腰型孔5与罩壳4一体相连, 所述的第二电动推杆6位于罩壳 4内部右侧下端, 所述的第二电动推杆6与罩壳4螺纹相连, 所述的固定板7贯穿腰型孔5, 所 述的固定板7与腰型孔4滑动相连, 且所述的固定板7与第二电动推杆6螺纹相连, 所述的第 一步进电机8位于固定板7右侧, 所述的第一步进电机8与固定板7螺纹相连, 所述的转轴9位 于第一步进电机8右侧, 所述的转轴9与第一步进电机8紧配相连, 所述的转动杆10贯。
19、穿固定 套3, 所述的转动杆10与固定套3转动相连, 且所述的转动杆10贯穿于转轴9, 所述的转动杆 10与转轴9紧配相连, 所述的活动板11贯穿于转动杆10左侧, 所述的活动板11与转动杆10紧 配相连, 所述的固定座12位于活动板11顶部中端, 所述的固定座12与活动板11螺纹相连, 所 述的第二步进电机13位于活动板11顶部中端, 所述的第二步进电机13与活动板11螺纹相 连, 所述的固定轴14位于第二步进电机13后端, 所述的固定轴14与第二步进电机13紧配相 连, 且所述的固定轴14贯穿固定座12, 所述的固定轴14与固定座12转动相连, 所述的肢体托 板15贯穿于固定轴14, 所述。
20、的肢体托板15与固定轴14紧配相连, 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16位 于活动板11顶部左侧, 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16与活动板11螺纹相连, 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 17位于活动板11顶部右侧, 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17与活动板11螺纹相连, 所述的约束带18 位于肢体托板15顶部, 所述的约束带18与肢体托板15螺纹相连, 所述的底板1底部四角处还 均设有万向定位滑轮101, 所述的万向定位滑轮101与底板1螺纹相连, 所述的罩壳4内部左 侧下端还设有蓄电池401, 所述的蓄电池401与罩壳4螺纹相连, 所述的罩壳4顶部还设有固 定支架402, 所述的固定支架402与罩壳4螺纹相连, 所述的固定支架402。
21、上端还设有无影灯 403, 所述的无影灯403与固定支架402螺纹相连, 所述的固定板7右侧底部和固定套3左侧底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8888462 A 5 部还设有连接板701, 所述的连接板701一端与固定板7螺纹相连, 所述的连接板701另一端 与固定套3螺纹相连。 0017 该外科手术调节肢体角度的装置, 使用时, 医护人员首先推动该装置, 通过万向定 位滑轮101的作用, 使该装置移动到患者左手边, 再关闭万向定位滑轮101, 通过万向定位滑 轮101自锁的作用, 使得该装置位置固定,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 如患者左手臂需要进行开刀 手术, 便可同时开启第一电动推杆2。
22、和第二电动推杆6, 第一电动推杆2推动固定套3向上移 动, 第二电动推杆6推动固定板7顺着腰型孔5向上移动, 通过第一电动推杆2与第二电动推 杆6同步右下向上的作用, 使得转动杆10带动肢体托板15同步向上移动, 当肢体托板15高度 达到医护人员需要高度后, 医护人员便可同时关闭第一电动推杆2和第二电动推杆6, 使得 第一电动推杆2与第二电动推杆6停止工作并自锁固定, 从而实现肢体托板15高度的确定, 然后, 医护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 如需要对肢体托板15纵向角度进行调整时, 便可开启第一 步进电机8, 使第一步进电机8驱动转轴9带动转动杆10联动活动板11连同肢体托板15同步 作纵向运动, 。
23、当肢体托板15旋转到医护人员需要的纵向角度时, 医护人员便可关闭第一步 进电机8, 使得第一步进电机8停止, 所述的第一步进电机带有自锁功能, 使得肢体托板15转 动后的纵向角度位置得到固定, 然后, 医护人员便可将患者左手手腕部位放入肢体托板15 上, 再用约束带18对患者左手手腕部位进行约束固定, 因约束带18的材质为弹力棉, 具备一 定弹性, 通过调节约束带18使约束带18自行伸缩, 从而实现对不同粗细手腕的固定, 避免了 患者手臂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移动, 此时, 医护人员便可对患者手臂进行开刀手术, 同时, 医 护人员也可根据手术具体情况, 如需要将患者手臂进行横向旋转一定角度时, 医护。
24、人员可 开启第二步进电机13, 第二步进电机13驱动固定轴14带动肢体托板15横向转动, 当肢体托 板15转动到一定位置后即达到医护人员需要的横向角度时, 医护人员便可关闭第二步进电 机13, 使得第二步进电机13停止, 所述的第二步进电机13带有自锁功能, 使得肢体托板15转 动后的横向角度位置得到固定, 从而实现了患者手臂角度的确定, 同时, 肢体托板15向左转 动到一定角度会触碰第一行程开关16, 使得第二步进电机13反向即向右转动, 同理, 肢体托 板15向右转动到一定角度会触碰第二行程开关17, 使得第二步进电机13反向即向左转动, 从而实现了第二步进电机13安全角度的转动, 同时,。
25、 医护人员可在手术过程中, 打开无影灯 403, 通过无影灯403的作用, 使得医护人员能够清晰的观察患者治疗部位, 连接板701是为 了将固定套3与固定板7连接固定, 蓄电池401是为了给第一电动推杆2、 第二电动推杆6、 第 一步进电机8、 第二步进电机13以及无影灯403提供能量供应。 0018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 不仅过创造性的劳动, 所做出的种种变换, 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8888462 A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7 CN 108888462 A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8 CN 108888462 A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9 CN 108888462 A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10 CN 108888462 A 10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1 CN 108888462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