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饭石保温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麦饭石保温杯.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543395.9 (22)申请日 2017.05.16 (73)专利权人 李志纯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镇江支 路7号 (72)发明人 李志纯 (74)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37241 代理人 袁晓玲 万桂斌 (51)Int.Cl. A47G 19/2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麦饭石保温杯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杯, 特别涉及一种包含 麦饭石内胆的保温杯, 包括: 压盖, 上端外侧设有 与杯盖配合。
2、的外螺纹, 下端内侧设有内螺纹, 内 侧壁上设有固定过滤网的凸圈; 真空保温层, 上 端外侧向内凹陷形成环形凹槽, 凹槽的深度与压 盖下端的厚度一致, 并且凹槽内设有螺纹; 以及 麦饭石内胆; 真空保温层套在麦饭石内胆的外 面, 两者的开口处高度一致, 两者之间设有密封 圈; 压盖的内螺纹与真空保温层的螺纹配合, 以 便压盖固定设置到保温层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公 开的麦饭石保温杯, 兼具保健功能和保温效果; 组装方便, 结合紧密; 麦饭石内胆不易损坏, 便于 推广和应用; 麦饭石内胆可以做的很薄, 大大减 轻了保温杯的重量, 方便使用和携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8。
3、176450 U 2018.12.04 CN 208176450 U 1.一种麦饭石保温杯,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压盖, 纵向剖面整体呈形, 其上端外侧设有与杯盖配合的外螺纹, 下端内侧设有内 螺纹, 内侧壁上设有固定过滤网的凸圈; 真空保温层, 上端外侧向内凹陷形成环形凹槽, 凹槽的深度与压盖下端的厚度一致, 并 且凹槽内设有螺纹; 以及麦饭石内胆; 真空保温层套在麦饭石内胆的外面, 两者的开口处高度一致, 两者之间设有密封圈; 压 盖的内螺纹与真空保温层的螺纹配合, 以便压盖固定设置到保温层的外侧; 真空保温层和麦饭石内胆的边沿均设置在压盖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饭石保温杯,。
4、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圈设置在真空保温层和 麦饭石内胆的上端, 与压盖的下端对应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麦饭石保温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盖为不锈钢一体成型, 其 内部设有真空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麦饭石保温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杯的底部固定设置减震 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麦饭石保温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圈的材质为食品级硅橡 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麦饭石保温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麦饭石内胆的厚度为1-3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麦饭石保温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麦饭石保温杯为无尾真空保 温杯。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5、 208176450 U 2 麦饭石保温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杯, 特别涉及一种包含麦饭石内胆的保温杯。 背景技术 0002 麦饭石含有人体所必需的钾、 钠、 钙、 镁、 磷常量元素和锌、 铁、 硒铜、 锶、 碘、 氟、 偏 硅酸等十八种微量元素。 在通常条件下, 麦饭石溶出液中四种微量元素( 偏硅酸、 Sr、 Zn、 F) 含量达到或接近国家饮料矿泉水标准。 麦饭石能够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Pb、 Hg、 Cr、 Cd、 As, 有机质、 病菌等有毒有害物质, 具有双向调节pH值的作用, 能使酸性或碱性水调节呈中 性, 使水质醇化, 活性化, 甘甜味美。 0003 正是基于。
6、以上特性, 麦饭石被用于制作成水杯。 常见的一种为麦饭石整体制作的 水杯, 由于麦饭石脆性大, 整体制作的水杯在受到外力挤压或撞击时易于损坏, 并且杯盖与 麦饭石杯体的配合不好, 容易漏水; 另一种是将麦饭石加工成内胆, 在外面设置加固层, 外 侧与麦饭石内层之间结合不紧密, 缝隙不好清理, 上述两种水杯均不具有保温功能。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麦饭石水杯保温性能差、 易漏 水、 重量大、 易损坏的缺陷, 提供一种麦饭石保温杯, 具有压盖设计, 组装方便, 保温效果好, 密封性好、 质量轻、 便于使用。 0005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
7、0006 一种麦饭石保温杯, 包括: 0007 压盖, 上端外侧设有与杯盖配合的外螺纹, 下端内侧设有内螺纹, 内侧壁上设有固 定过滤网的凸圈; 0008 真空保温层, 上端外侧向内凹陷形成环形凹槽, 凹槽的深度与压盖下端的厚度一 致, 并且凹槽内设有螺纹; 0009 以及麦饭石内胆; 0010 真空保温层套在麦饭石内胆的外面, 两者的开口处高度一致, 两者之间设有密封 圈; 压盖的内螺纹与真空保温层的螺纹配合, 以便压盖固定设置到保温层的外侧。 0011 上述技术方案, 进一步地, 所述密封圈设置在真空保温层和麦饭石内胆的上端, 与 压盖的下端对应的高度。 0012 上述技术方案, 进一步地。
8、, 所述压盖为不锈钢一体成型, 其内部设有真空空腔。 0013 上述技术方案, 进一步地, 所述保温杯的底部固定设置减震垫。 0014 上述技术方案, 进一步地, 所述密封圈的材质为食品级硅橡胶。 0015 上述技术方案, 进一步地, 所述麦饭石内胆的厚度为1-3mm。 0016 上述技术方案, 进一步地, 所述麦饭石保温杯为无尾真空保温杯。 0017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麦饭石保温杯, 不仅具有麦饭石水杯的保健功能, 而且具有非 常好的保温效果; 保温层与麦饭石内胆的组装方便, 结合紧密; 麦饭石内胆不易损坏, 便于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8176450 U 3 推广和应用; 麦。
9、饭石内胆可以做的很薄, 大大减轻了保温杯的重量, 方便使用和携带。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实施例麦饭石保温杯的半剖视图; 0019 图2是实施例麦饭石保温杯半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0020 以上各图中: 1、 压盖; 11、 外螺纹; 12、 内螺纹; 13、 凸圈; 2、 真空保温层; 21、 凹槽; 22、 螺纹; 3、 麦饭石内胆; 31、 密封圈; 4、 杯把; 5、 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 特征和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及 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申请的实施例及 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
10、相互组合。 0022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 但是, 本实用 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 因此,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 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 0023 图1提供了一种麦饭石保温杯, 包括杯体, 杯体由上部的压盖1, 中间的真空保温层 2和内部的麦饭石内胆3组成。 0024 压盖1的纵向剖面整体呈形, 压盖1的上端外侧设有外螺纹11, 用于与杯盖配 合连接, 杯盖为现有设计, 只要杯体配合即可, 故省略其结构示意图。 压盖1的下端内侧设有 内螺纹12, 用于与保温层2配合, 压盖1的内侧壁上还设有固定凸圈13, 用于安装过滤网。 0。
11、025 为了提高压盖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压盖1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 0026 为了增强保温杯的保温效果, 压盖1为不锈钢一体成型, 其内部设有真空空腔。 0027 压盖1也可以采用食品级塑料制作, 如PP, 能够与真空保温层结合更加紧密。 0028 真空保温层2的上端外侧向内凹陷形成环形凹槽21, 凹槽21的深度与压盖1的下端 的厚度一致, 并且凹槽21内设有螺纹22。 0029 压盖1的内螺纹12与真空保温层2的螺纹22配合, 以便压盖1固定设置到保温层2的 外侧。 压盖1的内螺纹12处的厚度与真空保温层的凹槽的深度相同, 可以使压盖1与真空保 温层2配合后表面平整、 美观。 00。
12、30 压盖与真空保温层的分体式设计, 便于麦饭石内胆与真空保温层的组装。 0031 麦饭石内胆3为麦饭石原石整块雕刻而成, 其外壁光滑, 内壁略粗糙, 有助于矿物 质的溶出。 0032 真空保温层2套在麦饭石内胆3的外面, 两者的开口处高度一致, 并且两者之间设 有密封圈31。 密封圈31便于真空保温层套2在麦饭石内胆3紧密结合, 并且提供一定的缓冲 作用, 防止装配时内胆损坏。 密封圈31的材质为食品级硅橡胶, 无毒、 无气味、 弹性好、 耐高 低温、 耐老化。 0033 在真空保温层及密封圈的保护下, 麦饭石内胆可以制作的很薄, 最薄可达1mm, 能 够大大减轻保温杯的重量, 同时还提供较。
13、好的抗冲击性能, 便于携带和使用。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176450 U 4 0034 为了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 延长保温杯的使用寿命, 该保温杯可以采用无尾真空 技术成型。 0035 为了便于使用, 杯体上设有杯把4。 0036 为了减缓放置保温杯时与桌面的碰撞, 同时防止保温杯杯底沾有水渍时滑动, 杯 底设有减震垫5, 减震垫5可以采用弹性和防滑性较好的硅橡胶。 0037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连接” 、“相连” 等术语均应做 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 可以使直接连接, 也可 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 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8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并非对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 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 围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176450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8176450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8176450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