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装置.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655132 上传时间:2018-03-01 格式:PDF 页数:37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13079.5

申请日:

1997.04.11

公开号:

CN1168498A

公开日:

1997.12.2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G06F 3/02申请日:19970411授权公告日:20040421终止日期:20140411|||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G06F3/02; G06F1/16

主分类号:

G06F3/02; G06F1/16

申请人:

夏普公司;

发明人:

羽田勇; 矶江俊雄

地址:

日本大阪市

优先权:

1996.05.17 JP 123039/96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叶恺东;萧掬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在主体和盖体上设置了由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部和上述显示部上的透明触板构成的输入部,盖体可以切换到关闭状态、重叠状态、双屏状态及反转状态中的任一状态。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部通过传感器等检测出盖体处于一种状态时,根据检测出的盖体状态,控制在显示部的屏幕上进行适当的显示。而且,上述控制部根据盖体的状态,适当地控制对显示部进行照明的照明部。由此,提供了根据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使用形态进行正确的显示并且易于操作、易于使用的信息处理装置。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分别具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部和对上述显 示部进行照明的照明部的主体和盖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上述盖体连接到上述主体上以使盖体可以切换到其显示部向下盖到主体 上的关闭状态,其显示部向上重叠到主体上的重叠状态和能看到两个显示部的 双屏状态这3种状态之一的连接部; 检测到上述盖体处于上述3种状态中的哪一种状态的盖体检测部;以及 根据上述盖体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控制主体及盖体侧各照明部照明状态的 控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盖体检测装置检测出上述盖体处于重叠状态时,上述控制装置控制 主体侧照明部处于熄灭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盖体检测装置检测出上述盖体切换到双屏状态时,上述控制装置控 制主体侧显示部的照明部处于点亮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部为液晶 显示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主体侧及盖体侧 的显示部上设置了由透明触板构成的输入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盖体检测装置检测出上述盖体切换到双屏状态时,上述控制装置控 制主体侧显示部的照明部处于点亮状态。 7·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分别具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部的主体和盖 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上述盖体连接到上述主体上以使盖体可以切换到其显示部向下盖到主体 上的关闭状态,其显示部向上重叠到主体上的重叠状态和能看到两个显示部的 双屏状态这3种状态之一的连接部; 检测到上述盖体处于上述3种状态中的哪一种状态的盖体检测部;以及 根据上述盖体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控制主体及盖体侧各显示部的显示状态 的控制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盖体检测装置检测出上述盖体切换到重叠状态时,上述控制装置控 制将显示在主体侧显示部的信息显示在盖体侧显示部的一部分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设计了检测光标位置的光标位置检测装置,在上述盖体检测装置检测出 上述盖体处于重叠状态时,上述控制装置控制将上述光标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出 的光标所在的显示部的信息显示在盖体侧显示部上。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盖体检测装置检测出上述盖体处于重叠状态时,上述控制装置控制 在盖体侧显示部上显示可以进行字符输入的字符识别区。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部为液晶 显示装置。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主体侧及盖体侧 的显示部上设置了由透明触板构成的输入装置。 13·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分别具有显示信息的显示部的主体和盖体, 其特征在于包括: 为了能看到上述主体侧显示部,并可切换到将上述盖体侧显示部反转到上 述主体后方的反转状态而将上述盖体连接到上述主体上的连接装置; 检测出上述盖体处于反转状态的盖体检测装置;和 在上述盖体检测装置检测出盖体处于反转状态时,为了在上述主体和盖体 的各显示部显示相同的信息并使上述盖体侧显示部的信息上下翻转显示而进 行控制的控制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主体侧及盖体 侧的显示部上设置了由透明触板构成的输入装置。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计了用于检测 出被输入到上述各输入装置的指示位置的位置检测装置;控制装置控制在另 显示部上对在任一显示部上输入的指示位置的相应位置进行特殊显示。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计了用于将第 一种语言翻译成第二种语言的翻译装置,在不同的显示部分别显示第一种语言 和第二种语言,控制装置控制在另一显示部上对在任一显示部上输入的指示位 置上的单词的相应单词进行特殊显示。 17·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分别具有显示信息的显示部的主体和盖体, 其特征在于包括: 为了能看到上述主体侧显示部,并可切换到将上述盖体侧显示部反转到,上 述主体后方的反转状态而将上述盖体连接到上述主体上的连接装置; 由透明触板构成的、可以从主体侧及盖体侧的显示部进行笔式输入及触摸 式输入的输入装置; 检测出被输入到上述各输入装置的指示位置的位置检测装置;以及 在上述盖体处于反转状态时,控制在另一显示部上对在任一显示部上输入 的指示位置的相应位置进行特殊显示的控制装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计了用于将第 一种语言翻译成第二种语言的翻译装置,在不同的显示部分别显示第一种语言 和第二种语言,控制装置控制在另一显示部上对在任一显示部上输入的指示位 置上的单词的相应单词进行特殊显示。

说明书


信息处理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个包含笔式输入及触摸式输入等输入功能的屏幕的信息处理装置。

    在现有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具备2个包含显示信息功能和用于信息输入的触板功能的屏幕的显示装置已为公众所知,如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2-127714中所公开的装置,它将现有的个人微机等电子装置的固定输入键盘变成了利用液晶显示装置等的触板,特别是将1个屏幕的触板增加到了2个屏幕。

    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5-165547中,记载了具有兼用主体侧的键盘和盖体内侧的触板的显示部地装置,盖体从关闭到打开的状态并将盖体上翻切换到与主体重叠的状态,在此重叠状态下能够在盖体的触板上进行笔式或触摸式输入。

    但是,现有的带有LCD等输入功能的显示部必须使用背光等的照明部。因此,在盖体重合到主体上时,如上述特开平5-165547号公报中所示的装置那样,在主体具有同样显示部的情况下,在主体侧显示部中蓄积了热量而增加了对液晶屏幕的不良影响,而且即使在不能看到主体侧显示部时,也要进行照明,使用了不必要的电力,从而,需要根据盖体的状态来熄灭或点亮主体侧显示部的背光,使操作变得很复杂。

    在将盖体重叠到主体上,从2个屏幕变成1个屏幕时,各显示部的显示状态没有变化。从而,不能看到显示在主体侧显示部上的信息。而且在从主体侧进行输入时,还必须进行将显示在主体侧显示部的信息显示到盖体侧显示部上的操作,从而使操作变得很复杂。

    可是,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在展示中使用的机会很多,此时,为了使对方能够看到显示部的屏幕,必须转动装置主体,变换屏幕方向或者让对方站到使用者的后面来看屏幕,使用很不方便。而且,在使用者向对方指示屏幕位置时,变成了使用者站在对方的后面向下看屏幕的状态,使用很不方便。因此,在特开平6-161600号公报中示出了不用变换主体方向,只将屏幕反转到对侧,而且屏幕显示上下反转的装置。但在上述装置中存在两个屏幕变成了一个,两个人必须看一个屏幕,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有效利用多个显示部进行多种显示时,能够防止发热、抑制电力浪费的信息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分别具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部和对上述显示部进行照明的照明部的主体和盖体,为达到上述目的,包括将上述盖体连接到上述主体上以使盖体可以切换到其显示部向下盖到主体上的关闭状态、其显示部向上重叠到主体上的重叠状态和能看到两个显示部的双屏状态这3种状态之一的连接部,检测到上述盖体处于上述3种状态中的哪一种状态的盖体检测部和根据上述盖体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控制主体及盖体侧各照明部点灯状态的控制部。

    上述信息处理装置通过由盖体检测部检测出盖体的状态并根据上述盖体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由控制部控制主体侧及盖体侧各照明部的照明状态来得到适当的照明状态。

    例如,在盖体处于重叠状态时,主体侧显示部的照明熄灭,而在盖体处于双屏状态时,能够自动点亮主体侧显示部的照明,由此,能够谋求本信息处理装置的低耗电,而且防止了在主体侧显示部中蓄积热量,保护主体侧显示部及盖体侧显示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有效利用多个显示部进行多种显示时,能够根据盖体的使用状态适当地变换显示状态,易于操作和易于使用的信息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分别具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部的主体和盖体,为达到上述目的,包括将上述盖体连接到上述主体上以使盖体可以切换到其显示部向下盖到主体上的关闭状态、其显示部向上重叠到主体上的重叠状态和能看到两个显示部的双屏状态这3种状态之一的连接部,检测到上述盖体处于上述3种状态中的哪一种状态的盖体检测部和根据上述盖体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控制主体及盖体侧各显示部的显示状态的控制部。

    上述信息处理装置通过由盖体检测部检测出盖体的状态并根据上述盖体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由控制部控制主体侧及盖体侧各照明部的照明状态来得到适当的照明状态。  

    例如,在盖体处于重叠状态时,能够将光标所在的主体侧显示部或盖体侧显示部的信息全部优先而自动地显示在盖体侧显示部。由此,在主体侧显示部中进行输入时,不需要将输入位置的光标上卷到盖体侧显示部来进行显示的操作,从而,即使是在主体侧显示部和盖体侧显示部的显示不同时,也能很容易地区分输入位置,为使用者提供了易于使用的显示环境。

    作为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最佳实施例,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为了能看到上述主体侧显示部,并可切换到将上述盖体侧显示部反转到上述主体后方的反转状态而将上述盖体连接到上述主体上的连接部、检测出上述盖体处于反转状态的盖体检测部和在上述盖体检测部检测出盖体处于反转状态时,为了在上述主体和盖体的各显示部显示相同的信息并使上述盖体侧显示部的信息上下反转显示而进行控制的控制部。

    由于在上述信息处理装置中,盖体处于反转状态时,盖体侧显示部中显示与主体侧显示部相同的内容,并且盖体侧显示部的显示上下反转,所以位于对面的对方也能很容易地看到和了解所显示的内容,而且,使用者只要进行使盖体处于反转状态的操作即可,使用者可以更简单地面对对方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在下列说明中得以了解,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将参照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态,是信息处理装置的主要部分构成方框图。

    图2是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主体和盖体的主要部分构成方框图。

    图3是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双屏幕状态下的外观透视图。

    图4是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关闭状态下的外观透视图。

    图5是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重叠状态下的外观透视图。

    图6是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反转状态下的外观透视图。

    图7(a)是利用对向型光传感器时的主体侧传感器的透视图。

    图7(b)是利用反射型光传感器时的主体侧传感器的透视图。

    图7(c)是利用微型开关时的主体侧传感器的透视图。

    图8(a)是关闭状态下的盖体与主体的位置关系示意侧面图和盖体侧传感器的放大图。

    图8(b)是双屏幕状态下的盖体与主体的位置关系示意侧面图和盖体侧传感器的放大图。

    图8(c)是重叠状态下的盖体与主体的位置关系示意侧面图和盖体侧传感器的放大图。

    图8(d)是反转状态下的盖体与主体的位置关系示意侧面图和盖体侧传感器的放大图。

    图9是检测转动臂位置时的处理操作流程图。

    图10是检测盖体转动时的处理操作流程图。

    图11(a)是双屏幕时的一个显示屏幕的平面图。

    图11(b)是将图11(a)所示的状态切换到重叠状态时的一个显示屏幕的平面图。

    图12是图3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盖体被移动途中的状态示意透视图。

    图13是盖体处于重叠状态时的控制流程图。

    图14是设定照明的点灯模式时的处理操作流程图。

    图15是从单屏幕变成双屏幕时的控制流程图。

    图16是盖体处于反转状态时的控制流程图。

    图17是将日语翻译成英语并显示在各显示部,及进行特殊显示时的控制流程图。

    图18(a)是使用日语和英语在反转状态进行显示时的主体侧显示部的显示屏幕平面图。

    图18(b)是使用日语和英语在反转状态进行显示时的盖体侧显示部的显示屏幕平面图。

    图19(a)是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其他实施形态,是信息处理装置的外观透视图。

    图19(b)是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反转状态下的外观示意侧面图。

    图19(c)是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双屏幕状态下的外观示意侧面图。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本实施例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如图3所示,其结构是通过安装在主体1后部的接连装置转动臂9对盖体2进行开合,上述盖体2相对于转动臂9万向转动安装时,如下所述,可以切换到关闭状态、双屏状态、重叠状态和反转状态中的任一种状态,上述主体1和盖体2具有显示各自信息的主体侧显示部3和盖体侧显示部4、对上述主体侧显示部3和盖体侧显示部4进行照明的主体侧照明部5(参照图1)和盖体侧照明部6(参照图1)、以及作为从主体侧表示部3及盖体侧表示部4进行输入的输入装置的主体侧输入部7和盖体侧输入部8。

    上述主体侧显示部3和盖体侧显示部4是等离子显示装置和LCD(1iquidcrysta1 display)等平面型显示装置,这里使用的是LCD。主体侧显示部3配置在主体1的上面,而盖体显示部4配置在盖体2的内面(在后述的关闭状态下)。为上述主体侧显示部3和盖体侧显示部4照明的主体侧照明部5和盖体侧照明部6是设计在主体1和盖体2内部的背光,主体侧输入部7和盖体侧输入部8是将透明的输入板贴在主体侧显示部3和盖体侧显示部4表面的触板,可以进行笔式输入和触摸式输入。

    转动臂9的基端可万向转动地连接在主体1左右侧面的后端,另一端可万向转动地连接在嵌入盖体2左右侧面的滑槽2a中的可自由滑动的扣合体(图中未示)上。从而,转动臂9可相对于主体1万向转动,盖体2可相对于转动臂9自由滑动和转动,突出设置在转动臂9两端的轴14(参照图7(a))和轴15(参照图8(a))在通过轴承嵌入主体1或盖体2的扣合体中时,利用轴14、15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力可将转动臂9保持在任意的角度。

    上述盖体2可以相对于转动臂9滑动的结构是为了在盖体2转动时,防止盖体2和主体1相互干扰,当上述转动臂9为自由伸缩的结构时,上述的用于使转动臂9滑动的结构就不需要了。为了使盖体2和主体1在盖体2转动时不互相干扰,也可以在主体1的后部形成切槽,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再需要使转动臂9滑动的结构了。

    由此,盖体2可以切换到如图4所示的盖体侧显示部4向下成为主体1的盖子的关闭状态、如图5所示盖体侧显示部4向上与主体1重叠的重叠状态、如图3所示的能够看到主体侧显示部3和盖体侧显示部4的双屏状态以及如图6所示的盖体侧显示部4反转到主体1后方的反转状态中的任何一种状态。而且在主体1中除电源开关30外,还设置了用于放置在主体侧输入部7及盖体侧输入部8的触板上进行手写式输入的笔的搁笔槽31。

    在主体1的内部,如图1所示,容纳了由主控制部32、ROM33、RAM34、RTC(real time clock)35、I/O板等组成的控制装置,接口、显示部5、6和照明部7、8等各电路以及向控制装置提供稳压电源的电源部。而且连接主体1电路和盖体2电路的电缆配线通过转动臂9的内部。

    在本信息处理装置中还设计了用于检测盖体2处于那种状态的盖体检测装置。该盖体检测装置由如图7(c)所示的用于检测转动臂9相对于主体1转动的主体侧传感器16和如图8(d)所示的用于检测盖体2相对于转动臂9转动的盖体侧传感器17组成。

    作为主体侧传感器16,如图(a)所示,光斩波器等对向型光传感器18被设置在靠近转动臂9基端的主体1上。通过设在转动臂9基端的突起19是否遮断上述对向型光传感器8的光来通断。即盖体2为重叠状态或关闭状态时,转动臂9的突起19遮断了光,对向型光传感器18感应导通。

    作为主体侧传感器16的其他例子,是如图7(b)所示的由LED(LightEmitting Diode)20和光电晶体管21组合而成的反射型光传感器。此时,将反射剂涂在转动臂9的突起19上,LED照射的光被反射到该突起上,光电晶体管21检测并感知这个反射光而导通。

    上述例中的主体侧传感器16可以是任一种非接触式开关,但在图7(c)中示出了一种使用微型开关22的接触式开关。此情况下是在转动臂9的突起19接触到微型开关22时导通。

    盖体侧传感器17,如图8(d)所示,由嵌合在转动臂9另一端的轴15周围的圆盘状绝缘体23、沿着绝缘体23外周而设置在盖体2的连接体上的A开关24和B开关25,以及分别贴在绝缘体23外周的前侧上部和前侧下部的导电体26、27构成。B开关25被设置在靠近盖体2的盖体侧显示部4处,A开关24位于自B开关25起逆时针旋转90度的位置。而且A开关24和B开关25通过接触到导电体26、27而接通。

    A开关24如图8(d)所示,在盖体2处于反转状态时接触到导体26而接通或如图8(a)所示,在处于关闭状态时接触到导体27而接通。B开关25如图8(b)所示,在盖体2处于双屏状态时接触导体26而接通。处于重叠状态时,如图8(c)所示,A开关24和B开关25都接通。

    由此,根据以上述两个传感器16、17的输出能够检测出盖体2的状态。即在关闭状态下主体侧的开关接通,A开关24接通,在双屏状态下,主体侧开关断开,B开关25接通,在重叠状态下,主体侧开关接通,A开关24和B开关25断开,在反转状态下,主体侧开关断开,A开关24接通。

    虽然在本实施例的盖体侧传感器17中将绝缘体23设在转动臂13上,将A开关24和B开关25设置在盖体2上,但是也可以将绝缘体23设在盖体2上,将A开关24和B开关25设置在转动臂13上。

    图1示出了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图。由CPU构成的主控制部32除了具有处理、加工通过触摸式输入、手写式输入等方式输入的信息,并将其结果作为信息显示在主体侧显示部3或盖体侧显示部4上的功能、操纵光标位置功能和将第一种语言翻译成第二种语言的功能等基本功能以外,还具有根据盖体2的状态控制显示状态及照明状态的功能。由此,上述控制部32具有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控制装置和光标位置检测装置。

    RTC35记录时钟信号的时间,输出现在的时间。ROM33包括用于存储由主控制部32控制各部操作的各种程序的程序区40、用于存储手写体识别用字典的手写体识别用字典区41、用于存储显示在主体侧显示部3和盖体侧显示部4中的字符图片的字根信息区42以及翻译字典区43。

    RAM34由存储使用者输入的信息的输入数据存储区(图中未示)、在主体1和盖体2重叠时预先存储主体侧显示部3和盖体侧显示部4的显示内容的主体显示位映象信息存储区45和盖体显示位映象信息存储区46、管理现在使用的功能的信息管理区47、保存光标位置信息的位置存储区48、保存使用中的功能标题的标题存储区49、保存使用中的功能的数据种类的个别数据存储区50、表示转动臂9的位置的转动臂位置标记51、表示双屏显示时的盖体位置的双屏标记52、表示盖体2处于反转状态时的盖体位置的反面标记53、存储数据的数据存储区54、坐标存储区55、翻译缓冲存储器56以及点灯模式标记57构成。

    权利要求所记载的翻译装置由主控制部32、ROM33及RAM34构成。

    图2示出了主体1和盖体2的详细结构。触板控制部36用于从主体侧输入部7和盖体侧输入部8的透明触板12取得坐标信息。在设置在触板12一边的透明片的透明电极部和设置在另一边透明片的透明电极部相连接时,上述触板控制部36在两个透明电极部在笔或手指指示的位置接触时检测到坐标信息。上述触板控制部36相当于权利要求所记载的位置检测装置。

    液晶显示电路37用于进行通用电路38及区段电路39的控制。上述液晶显示电路37将点亮为液晶显示装置的主体侧显示部3或盖体侧显示部4的点阵的点位置作为位映象存储,将该位映象信息发送到通用电路38和区段电路39,并显示主体侧显示部3或盖体侧显示部4的液晶点阵。背光控制部29用于控制主体侧照明部5或盖体侧照明部6所用的背光的点亮和熄灭。主体侧1和盖体侧2中具有上述相同的结构。

    下面说明盖体2转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的盖体状态的检测处理。首先关于转动臂9的位置,如图9所示,在步骤(以下称ST)1主体侧传感器16检测转动臂9的突起19的移动,在ST2判断主体侧开关接通或断开。通过转动臂9转动,如上所述,在主体侧传感器16检测到突起19的移动时开关接通,在ST3转动臂位置标志51被设置为“1”。在没有检测到突起19的移动时,即开关断开时,在ST4转动臂位置标志51被设置为“0”。根据主体侧传感器16的输出判断处于双屏状态或反转状态还是处于关闭状态或重叠状态。

    关于盖体2的位置,在上述转动臂位置标志51为“0”时进行以下处理。如图10所示,首先在ST1检测盖体侧传感器17的A开关24及B开关25的状态,在ST2判断上述A开关24及B开关25的接通/断开。在处于双屏状态时,由于B开关25接通,所以在ST3,将双屏标志52设置为“1”,在ST4将反面标志53设置为“0”。

    在将盖体2转动到面向对方时的反转状态下,通过盖体2的转动使导电体26与A开关24接触,A开关24接通。此时,在ST5将反面标志53设置为“1”,在ST6将双屏标志52设置为“0”。根据盖体侧传感器17的输出判断处于双屏状态或反转状态。

    只有在转动臂位置标志51为“0”时不进行上述处理,理由如下:在上述转动臂位置标志51为“1”时,盖体2虽然处于关闭状态或重叠状态中的一种,但在关闭状态下不能使用本信息处理装置,从而,如果上述转动臂位置标志51为“1”,则不会妨碍判断盖体2处于重叠状态。

    利用盖体侧传感器17的输出,能够判别盖体2处于关闭状态还是重叠状态。即,在转动臂位置标志51为“1”时,如果A开关接通时则处于关闭状态,如果A·B开关24·25都断开则处于重叠状态。

    接着说明对应于盖体2状态的显示状态和照明状态的控制。这里以〖电话簿〗的输入、编辑操作为例。首先,如图3所示,在盖体2打开的双屏状态下〖电话簿〗。选择了〖电话簿〗之后,在盖体侧显示部4显示出全部作为电话簿被存储的信息。

    最初,盖体侧显示部4最上面的数据项的颜色与屏幕底色相反,通过用笔触摸显示在盖体侧显示部4上的姓名项〖山田一郎〗,检测被触摸的区域,即显示〖山田一郎〗的位置的颜色变为与屏幕底色相反,如图11(a)所示。接着,从RAM34检索与〖山田一郎〗相关的详细信息并在主体侧显示部3上〖山田一郎〗的个人数据。例如,在变更〖住所〗项时,用笔触摸主体侧显示部3的〖住所〗项输入栏,被触摸的区域的颜色同样变成与屏幕底色相反,为了输入变更数据,主体侧输入部7的输入区显示在主体侧显示部3上。

    下面说明将盖体侧显示部4作为上侧移置到主体1的上面而成为重叠状态时的操作。首先,如图12所示,拿住盖体2的下端上翻,盖体2以水平状态隔着转动臂9移置到主体1的上面,变成如图5所示的重叠状态。此时,根据表示转动臂9的转动位置的转动臂位置标志51及表示盖体2位置的双屏标志52的状态,主控制部32进行对变成单屏幕的控制。

    利用图13的流程图说明盖体2处于重叠状态的检测和检测后的控制。首先,在ST1,为了检测主体1和盖体2的重叠,读出转动臂位置标志51。在ST2,判断转动臂位置标志51的内容,转动臂位置标志51为“1”时进入下一步骤ST3,转动臂位置标志51为“0”时返回ST1。

    在ST3,检测光标位置,在下一步骤ST4判断光标位于主体侧显示部3还是盖体侧显示部4。上述光标位于主体侧显示部3时进入到ST5。在ST5,判断光标所在项目的行数是否超过了主体侧显示部3的字符显示设定行数。在本实施例中,例如上述设定行数为5行。如果光标所在项目超过了5行,则进入ST6,将比光标所在行数小1的行数代入位置存储区48的存储器中。即例如,如果光标位于第7行的项目,则将“6”代入位置存储区48的存储器中。如果光标位于第1行的项目,则仍将“1”代入位置存储区48的存储器中。

    如果光标所在项的行数在主体侧显示部3为5行以下,则进入ST7,将光标所在项的起始行号代入位置存储区48的存储器中,这样,在可以全部显示光标所在的项时,全部显示该项,而在不能显示该项的全部内容时,则从前1行进行显示以便于明了其前后关系。

    在ST8将从代入位置存储区48的存储器中的行开始的5行位映象信息存入主体显示位映象信息存储区45中。在ST9,在盖体2上进行显示时,为了易于了解正在显示哪个数据而将显示在盖体侧显示部4上的标题部分60存入RAM34的标题存储区49中。在ST10,将正在显示的数据的最前项,此时为〖姓名〗项存入个别数据存储区50中。

    接着在ST11,首先将盖体侧显示部4清屏,然后如图11(b)所示,在ST12将从标题存储区49读出的标题部分60显示在盖体侧显示部4上,在ST13显示从个别数据存储区50读出的个别数据61,在ST14显示从主体显示位映象信息存储区45读出的显示数据62。显示这些数据的同时进入到下一步骤ST15。如果在ST4判断光标在盖体侧显示部4上时,则依原样显示并进入下一步骤ST15。

    由此,在光标位于主体侧显示部3时,将主体侧显示部3的信息显示到盖体侧显示部4上,而在光标位于盖体侧显示部4时,原样显示盖体侧显示部4的内容,从而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可以优先显示光标所在的显示画面。而且还可以将与光标位置无关的盖体侧显示部4的一半作为对应于重叠前的盖体侧显示部4的显示区,另一半作为对应于重叠前的主体侧显示部3的显示区。

    在ST15,在字符显示行的下面显示可以进行字符输入的字符识别区63。由此,不再需要再次显示输入区的操作,使输入变得很容易,在ST16,主体1的显示被清除,在ST17,主体1的主体侧照明部5被熄灭。

    在盖体2从重叠状态回到双屏状态时,如图12所示,向上抬起盖体2,从正面来看其下端向下、上端向上设置。此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主体侧显示部3的照明状态。即,想点亮主体侧照明部5时,如图14所示,在ST1使用者选择在打开盖体2时自动点亮的模式或用笔接触主体侧显示部3时点亮模式。在ST2判断选择了哪种模式,如果选择了打开盖体2时自动点亮的模式,则在ST3将点亮模式标志57设为“1”,如果选择了笔接触时点亮的模式,则在ST4将点亮模式标志57设为“0”。在不想点亮主体侧照明部5时,不选择上述任一种模式即可。

    在控制照明状态的同时控制显示状态。为了在盖体2从重叠状态变成双屏状态时,根据点亮模式点亮主体侧显示部3的主体侧照明部5,利用图15的流程图来说明照明控制时的显示控制。

    首先,在ST1读出转动臂位置标志51,在ST2判断转动臂位置标志51的内容。如果上述转动臂位置标志51为“1”,则返回ST1处理,如果转动臂位置标志为“0”,则进入下一步骤ST3。在ST3,存储盖体侧显示部4上正在显示的功能的种类,在ST4存储该功能中正在显示的数据。此实施例中在ST3存储〖电话簿〗功能,在ST4存储〖山田一郎〗的个人信息。

    在ST5,盖体侧显示部4被清屏,在ST6显示用于在盖体侧显示部4上显示电话簿内容的标题部分。在ST7,在标题部分下面显示电话簿的数据内容列表。在ST8,读出点亮模式标志57,在ST9判断点亮模式标志57的内容为“1”还是为“0”。

    如果点亮模式标志57为“0”,则在ST10检测有无笔接触,ST11判断是否为笔接触,重复上述ST10和ST11直到有笔接触为止。判断有笔接触时进入下一步骤ST12。如果在ST11判断有笔接触或点亮模式标志为“1”,则在ST12将〖山田一郎〗的个人信息显示在主体侧显示部3,在ST13点亮主体侧照明部5。

    在电源开关30仍旧接通而盖体2为关闭状态时,主体1中蓄积了热量。从而,在此情况下检测到盖体2已处于关闭状态时自动熄灭主体侧照明部5及盖体侧照明部6。当为了看到屏幕而再次打开盖体2时,主体侧照明部5及盖体侧照明部6被同时点亮。从而防止了发热并抑制了电力的浪费。

    下面说明为了与对面的对方进行讨论等而使盖体2成为反转状态时的使用方法,首先将对方想看的画面显示在盖体侧显示部4上,然后从图3所示的双屏状态通过只转动盖体2而成为图6所示的反转状态。盖体2的转动动作:为了将盖体侧显示部4旋转到面向对方而拿住盖体2的下端向上转动。此时,根据主体侧传感器16及盖体侧传感器17的输出来控制改变主体侧显示部3及盖体侧显示部4的显示。

    在反转状态下,盖体2位于对面的对方可以看到的位置。图16的流程图示出本信息处理装置检测出为反转状态时的控制操作。首先在ST1读出反面标志53,在ST2判断其内容,在上述ST2,RAM34的反面标志53为“1”时进入ST3,反面标志53为“0”时返回ST1处理。接着在ST3检测光标位置,在ST4判断光标位于主体侧显示部3还是盖体侧显示部4。

    光标位于盖体侧显示部4时,首先在ST5将盖体显示位映象存入RAM34的盖体显示位映象信息存储区46。接着,在ST6主体侧显示部3被清屏,在ST7将盖体显示位映象信息存储区46的内容显示在主体侧显示部3上。在ST8,盖体侧显示部4被清屏,在ST9将图6所示的盖体坐标基点从X转动180度到Y,在ST10,将盖体显示位映象信息存储区46的内容显示在盖体侧显示部4上。

    在ST4光标位于主体侧显示部3时,在ST11将主体显示位映象存入RAM34的主体显示位映象信息存储区45。接着,在ST12盖体侧显示部4被清屏,在ST13将盖体坐标基点从X变到Y,在ST14,将主体显示位映象信息存储区45的内容显示在盖体侧显示部4上。

    由此,盖体2变为反转状态时,主体侧显示部3和盖体侧显示部4上显示相同的内容,并且盖体侧显示部4上的显示内容上下翻转以便于对方观看。

    下面说明不同语种,如英语和日语等的使用者利用翻译功能相互进行讨论时的使用方法。首先盖体2变成上述反转状态,然后将光标移到对方想看的画面上。此控制如图17所示,ST1-ST7与图16所示的流程图顺序相同。

    接着在ST8将盖体显示内容保存到RAM34的翻译缓冲存储器56中,光标位于主体侧显示部3时,在ST9将主体显示内容保存到RAM34翻译缓冲存储器56中,进入从ST10开始的翻译子程序。

    在ST10,翻译翻译缓冲存储器56的内容中的一句。此时,同时生成一个与原句各单词相对应的译文各单词的显示坐标表。如图18(a)所示,用日文显示〖これはペンてす。〗时,如果译成英文就成为图18(b)所示的〖This is apen.〗。

    在ST11,日语坐标被保存到RAM34的坐标存储区55。在ST12,对应于日语显示坐标的英语显示坐标被保存到RAM34的坐标存储区55中。接着在ST13,翻译结果被保存到盖体显示位映象信息存储区46中。通过重复ST10至ST13的操作来翻译全文并保存对应于各个单词的全部坐标。

    上述翻译子程序结束后,在ST14盖体侧显示部4被清屏,在ST15将坐标基点从X变到Y,在ST16将盖体显示位映象信息存储区46的内容显示在盖体侧显示部4上,从而,在主体侧显示部3上显示日文,而在盖体侧显示部4上显示经翻译的日文的英译文。

    此后,从ST17开始进行在用笔接触到主体侧显示部3或盖体侧显示部4时的处理。首先在ST17,检测笔接触,例如,如果检测到的接触位置是〖ペン〗的位置,则在ST18将主体侧显示部3上的〖ペン〗块64(参照图18(a))用反白或明暗对比等方式进行特殊显示,接着在ST19,从RQM34的坐标存储区55检索〖ペン〗的块坐标,在ST20读出相应的盖体侧显示部4上的坐标位置。此例中由于相应的盖体侧显示部4上的坐标位置为〖a pen〗块65,所以在ST21将盖体侧显示部4的〖a pen〗块65以反白或明暗对比的方式进行特殊显示。如果用笔接触的是盖体侧显示部4上的〖a pen〗块65,则同样能使主体侧显示部3上的〖ペン〗块64进行反白等特殊显示。

    如上所述,利用与本实施例相关的信息处理装置,能够根据盖体2的状态得到适当的显示状态和照明状态。即,盖体2处于重叠状态时,主体侧显示部3的照明被熄灭,盖体2处于双屏状态时,打开盖体2或触摸到主体侧显示部3能使主体侧显示部3的照明自动点亮。从而,本信息处理装置谋求低耗电,不需要从照明熄灭也看得见的主体侧显示部3进行输入,提高了操作性。而日防止了在主体侧显示部3蓄积热量,使主体侧显示部3及盖体侧显示部4受到保护。

    盖体2处于重叠状态时,可以自动地将光标所在的主体侧显示部3或盖体侧显示部4的信息全部优先显示在盖体侧显示部4上。由此,在主体侧显示部3进行输入时,不需要将输入位置处的光标上卷到盖体侧显示部4进行显示,从而,即使主体侧显示部3及盖体侧显示部4的显示内容不同,也能很明白地表示出输入位置,为使用者提供了易于使用的显示环境。

    在此例中,由于不能全部显示光标所在的主体侧显示部3或盖体侧显示部4上的信息,所以只能在盖体侧显示部4上显示光标附近的信息,盖体侧显示部4的剩余部分了可以显示原显示在盖体侧显示部4上的信息的一部分。由此,即使从双屏幕变为单屏幕,也能够识别出主体侧的显示内容,不会导致混淆。通过在盖体侧显示部4上显示字符识别区,可能很容易地进行输入。

    在盖体2处于反转状态时,在盖体侧显示部4显示与主体侧显示部3内容相同的信息,由于盖体侧显示部4上的显示内容上下翻转。故坐在对面的对方也可以很容易地看明白所显示的内容。而且使用者只需进行将盖体2置于反转状态的操作,即可更简单地向对方进行说明。而且在主体侧显示部3和盖体侧显示部4中的任一方进行指示输入时,在另一方的盖体侧显示部4或主体侧显示部3上的上述指示位置的相应位置进行特殊显示,从而双方可以一边看着各自屏幕上的正确显示,一边交谈讨论,使使用变得很方便。

    而且在象日语和英语的语法不同的情况下,即使在使用者侧和对方侧显示相同的内容,也不能在同一位置显示翻译前的单词和翻译后的单词,从而对理解产生影响。因此,在以使用者侧和对方侧中一方的显示为日语,另一方为其它语言的情况下,在各自的显示部显示语言不同而内容相同的信息,通过将从一方输入的指示位置特殊显示在另一方的对应位置上,可以使理解日语以外的语言的对方理解并显示。由此,母语不同的人之间能够简便地进行通信,使用更方便。

    作为连接装置,如图19(C)所示,用象圈线一样的可伸缩软线70将主体1和盖体2可拆装地连接在一起即可。此时,由于盖体2可以相对于主体1自由变换位置,所以在如图19(B)所示的反转状态下使用时,只需要反转盖体2就能使对面的对方看到屏幕而不需要上下翻转屏幕上的显示内容。当然,也可以不反转盖体2而只控制翻转屏幕上的显示内容。

    在双屏状态下,如图19(C)所示,转动安装在主体1上的支撑台71,使其外移,将盖体2安装在这个支撑台上,使盖体2可以直立放置。在重叠状态下,为了将盖体2固定主体1上,可以将其设计成所谓的突起和钩爪那样的扣合装置。而且,本实施例中是以具有2个屏幕的信息处理装置为例进行说明的,但本发明也适用于具有3个以上屏幕的信息处理装置。

    从以上说明可以理解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不应仅限于上述实施例的解释,在不偏离本发明构思且在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作出各种改进、修改是可能的。

信息处理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信息处理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信息处理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处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处理装置.pdf(3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在主体和盖体上设置了由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部和上述显示部上的透明触板构成的输入部,盖体可以切换到关闭状态、重叠状态、双屏状态及反转状态中的任一状态。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部通过传感器等检测出盖体处于一种状态时,根据检测出的盖体状态,控制在显示部的屏幕上进行适当的显示。而且,上述控制部根据盖体的状态,适当地控制对显示部进行照明的照明部。由此,提供了根据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使用形态进行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