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导尿装置.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6535266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1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1033711.4

申请日:

20170817

公开号:

CN208049080U

公开日:

201811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1/00

主分类号:

A61M1/00

申请人:

李碧君

发明人:

李碧君,李瑞宝,王在盛,林伟明

地址:

524001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民有路12号6栋706房

优先权:

CN201721033711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泌尿外科导尿装置,涉及泌尿外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包括三腔导尿管;三腔导尿管由引流管、注水管、清洗管和球囊组成;还包括腿部绑带;腿部绑带上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引流管前端固定有引导头;引导头为半椭球形;引导头上均匀分布有通孔;引流管内壁固定有导管;导管前端与引导头连通,末端密封穿过引流管后部外壁;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若干均匀分布的套板;套板与腿部绑带固定;左端的套板外侧封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能够减小对患者行动的约束性,能够减轻插管过程中患者的不适感,使用简单方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泌尿外科导尿装置,包括三腔导尿管;三腔导尿管由引流管(1)、注水管(2)、清洗管(3)和球囊(4)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腿部绑带(5);腿部绑带(5)上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引流管(1)前端固定有引导头(6);引导头(6)为半椭球形;引导头(6)上均匀分布有通孔(7);引流管(1)内壁固定有导管(8);导管(8)前端与引导头(6)连通,末端密封穿过引流管(1)后部外壁;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若干均匀分布的套板(9);套板(9)与腿部绑带(5)固定;左端的套板(9)外侧封口;右端的套板(9)外侧通过扭簧轴(10)转轴连接有挡板(11);所述挡板(11)长度小于套板(9)长度;套板(9)内配合放置有储液袋(12);所述引流管(1)末端穿过挡板(11)前方且与储液袋(12)密封插接;左端的套板(9)外侧壁固定有存放盒(13);存放盒(13)前端连通有注入口(14);注入口(14)上安装有封盖(15);存放盒(13)内滑动连接有活塞(16);活塞(16)上连通有推杆(17);所述推杆(17)密封穿过存放盒(13)后端;存放盒(13)前端连通有出液口(18);套板(9)前端固定有定位环(19);导管(8)穿过定位环(19)且导管(8)末端与出液口(18)密封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泌尿外科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腿部绑带(5)下侧固定有硅胶垫(20);硅胶垫(20)上均匀分布有透气孔(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泌尿外科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注水管(2)末端和清洗管(3)末端均转动连接有螺纹管内接头(22);套板(9)上分别固定有螺纹管外接头(23);螺纹管内接头(22)和螺纹管外接头(23)一一对应螺纹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泌尿外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外科引流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外科治疗方式,对各种感染性、出血性疾病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体的泌尿系统器官的特点是中空的尿液引流系统,一旦在创伤、疾病或手术后状态下,尿液引流出现障碍,将会大大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机会,严重时甚至影响患者肾功能,因此,术后引流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现有的导尿引流装置存在缺陷,比如为了保证引流顺畅,对患者的卧床姿势要求严格,患者在休息时常常因为翻身挤压引流管,导致引流不畅,影响引流效果;除此以外,在插入导尿管的过程中,传统做法是在导尿管前端涂抹润滑液,以减小摩擦,方便插管,然而由于导尿管与患者尿道接触,常常导致插管一段距离后,润滑液缺失,使得患者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泌尿外科导尿装置,其能够减小对患者行动的约束性,能够减轻插管过程中患者的不适感,使用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泌尿外科导尿装置,包括三腔导尿管;三腔导尿管由引流管、注水管、清洗管和球囊组成;还包括腿部绑带;腿部绑带上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引流管前端固定有引导头;引导头为半椭球形;引导头上均匀分布有通孔;引流管内壁固定有导管;导管前端与引导头连通,末端密封穿过引流管后部外壁;

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若干均匀分布的套板;套板与腿部绑带固定;左端的套板外侧封口;右端的套板外侧通过扭簧轴转轴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长度小于套板长度;套板内配合放置有储液袋;所述引流管末端穿过挡板前方且与储液袋密封插接;左端的套板外侧壁固定有存放盒;存放盒前端连通有注入口;注入口上安装有封盖;存放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上连通有推杆;所述推杆密封穿过存放盒后端;存放盒前端连通有出液口;套板前端固定有定位环;导管穿过定位环且导管末端与出液口密封插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泌尿外科导尿装置的腿部绑带下侧固定有硅胶垫;硅胶垫上均匀分布有透气孔。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泌尿外科导尿装置的注水管末端和清洗管末端均转动连接有螺纹管内接头;套板上分别固定有螺纹管外接头;螺纹管内接头和螺纹管外接头一一对应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引流管能够排尿引流,储液袋能够将引流出的尿液储存;清洗管能够对膀胱灌注清洗,有效的清理出血或分泌物;注水管能够向球囊内注水;球囊注水膨胀能够将三腔导尿管固定在膀胱,防止滑脱;引导头能够引导引流管插入患者尿道;引导头为半椭球形,方便插管过程,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腿部绑带能够与患者腿部固定,结合均匀分布的套板,能够使定位装置适应不同患者,适用性强;通过定位装置能够将储液袋定位,储液袋能够弯曲,能够根据套板的位置改变形状,以适应不同的患者;套板能够保护储液袋,避免患者翻身时压迫储液袋。

2、通过注入口能够向存放盒内注入润滑液;导管与出液口密封插接,通过推杆带动活塞运动,能够使存放盒内的润滑液进入到导管;导管与引导头连通,引导头上均匀分布有通孔,润滑液能够从通孔流出,方便随时对引导头的润滑;腿部绑带下侧固定有硅胶垫,硅胶垫能够使患者穿戴更舒适;硅胶垫上均匀分布有透气孔,通风透气,增强舒适性;螺纹管内接头和螺纹管外接头螺纹连接,方便对注水管和清洗管的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三腔导尿管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结构图;

图4为定位装置的局部分解结构图;

图5为存放盒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管;2、注水管;3、清洗管;4、球囊;5、腿部绑带;6、引导头;7、通孔;8、导管;9、套板;10、扭簧轴;11、挡板;12、储液袋;13、存放盒;14、注入口;15、封盖;16、活塞;17、推杆;18、出液口;19、定位环;20、硅胶垫;21、透气孔;22、螺纹管内接头;23、螺纹管外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泌尿外科导尿装置,包括三腔导尿管;三腔导尿管由引流管1、注水管2、清洗管3和球囊4组成;还包括腿部绑带5;腿部绑带5上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引流管1前端固定有引导头6;引导头6为半椭球形;引导头6上均匀分布有通孔7;引流管1内壁固定有导管8;导管8前端与引导头6连通,末端密封穿过引流管1后部外壁。

如图3-5所示,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若干均匀分布的套板9;套板9与腿部绑带5固定;左端的套板9外侧封口;右端的套板9外侧通过扭簧轴10转轴连接有挡板11;所述挡板11长度小于套板9长度;套板9内配合放置有储液袋12;所述引流管1末端穿过挡板11前方且与储液袋12密封插接;左端的套板9外侧壁固定有存放盒13;存放盒13前端连通有注入口14;注入口14上安装有封盖15;存放盒13内滑动连接有活塞16;活塞16上连通有推杆17;所述推杆17密封穿过存放盒13后端;存放盒13前端连通有出液口18;套板9前端固定有定位环19;导管8穿过定位环19且导管8末端与出液口18密封插接。

腿部绑带5下侧固定有硅胶垫20;硅胶垫20上均匀分布有透气孔21;注水管2末端和清洗管3末端均转动连接有螺纹管内接头22;套板9上分别固定有螺纹管外接头23;螺纹管内接头22和螺纹管外接头23一一对应螺纹连接。

首先,打开挡板11,将未使用的储液袋12放入到套板9内,插上引流管1,打开封盖15,通过注入口14向存放盒13内注入润滑液,之后盖上封盖15,将导管8依次穿过定位环19,然后将导管8与出液口18插接;之后即可将腿部绑带5绑在患者的大腿部位。在绑上腿部绑带5时,使定位装置处于患者大腿内侧,能够减小患者卧床时压迫定位装置的情况发生,一方面减少患者腿部受到压迫,另一方面保护了储液袋12。

之后,进行插管操作,在引流管1逐渐插入患者尿道时,推动推杆17,通过活塞16挤压的作用,存放盒13内的润滑液不断地通过导管8进入到引导头6,再通过通孔7流出,通过此过程保证了插管过程中的持续润滑效果,减少了患者的不适感;插管完成后,通过注水管2,向球囊4内注水,注水完毕后,将注水管2末端和清洗管3末端的螺纹管内接头22分别与对应的螺纹管外接头23螺纹连接固定,此时即完成了外科引流的全部过程。

本实施例中,储液袋12可以随时更换,保证了清洁;通过腿部绑带5、定位装置、定位环19、螺纹管内接头22和螺纹管外接头23等一系列的定位部件,使得患者卧床时不必再担心因为姿势问题导致引流不畅的问题,甚至使患者能够在行走时,依旧保持引流导尿过程,患者因此受到的行动约束大大减小,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和医护人员。

泌尿外科导尿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泌尿外科导尿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泌尿外科导尿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泌尿外科导尿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泌尿外科导尿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033711.4 (22)申请日 2017.08.17 (73)专利权人 李碧君 地址 524001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民有路 12号6栋706房 (72)发明人 李碧君 李瑞宝 王在盛 林伟明 (51)Int.Cl. A61M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泌尿外科导尿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泌尿外科导尿装置, 涉及泌尿外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它包括三腔导 尿管; 三腔导尿管由引流管、 注水管、 清洗管和球 囊组成; 还包括腿部绑。

2、带; 腿部绑带上设置有定 位装置; 所述引流管前端固定有引导头; 引导头 为半椭球形; 引导头上均匀分布有通孔; 引流管 内壁固定有导管; 导管前端与引导头连通, 末端 密封穿过引流管后部外壁; 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 若干均匀分布的套板; 套板与腿部绑带固定; 左 端的套板外侧封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其能够减小对患者行动的约束性, 能够减轻插管 过程中患者的不适感, 使用简单方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208049080 U 2018.11.06 CN 208049080 U 1.一种泌尿外科导尿装置, 包括三腔导尿管; 三腔导尿管由引流管 (1) 、 注水管 。

3、(2) 、 清 洗管 (3) 和球囊 (4) 组成;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腿部绑带 (5) ; 腿部绑带 (5) 上设置有定位装 置; 所述引流管 (1) 前端固定有引导头 (6) ; 引导头 (6) 为半椭球形; 引导头 (6) 上均匀分布有 通孔 (7) ; 引流管 (1) 内壁固定有导管 (8) ; 导管 (8) 前端与引导头 (6) 连通, 末端密封穿过引 流管 (1) 后部外壁; 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若干均匀分布的套板 (9) ; 套板 (9) 与腿部绑带 (5) 固定; 左端的套 板 (9) 外侧封口; 右端的套板 (9) 外侧通过扭簧轴 (10) 转轴连接有挡板 (11) ; 所述。

4、挡板 (11) 长度小于套板 (9) 长度; 套板 (9) 内配合放置有储液袋 (12) ; 所述引流管 (1) 末端穿过挡板 (11) 前方且与储液袋 (12) 密封插接; 左端的套板 (9) 外侧壁固定有存放盒 (13) ; 存放盒 (13) 前端连通有注入口 (14) ; 注入口 (14) 上安装有封盖 (15) ; 存放盒 (13) 内滑动连接有活塞 (16) ; 活塞 (16) 上连通有推杆 (17) ; 所述推杆 (17) 密封穿过存放盒 (13) 后端; 存放盒 (13) 前 端连通有出液口 (18) ; 套板 (9) 前端固定有定位环 (19) ; 导管 (8) 穿过定位环 (。

5、19) 且导管 (8) 末端与出液口 (18) 密封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泌尿外科导尿装置, 其特征在于: 腿部绑带 (5) 下侧固定有硅 胶垫 (20) ; 硅胶垫 (20) 上均匀分布有透气孔 (21)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泌尿外科导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注水管 (2) 末端和清洗管 (3) 末端均转动连接有螺纹管内接头 (22) ; 套板 (9) 上分别固定有螺纹管外接头 (23) ; 螺纹管内 接头 (22) 和螺纹管外接头 (23) 一一对应螺纹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049080 U 2 泌尿外科导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

6、用新型涉及泌尿外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外科引流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外科治疗方式, 对各种感染性、 出血性疾病有不可 替代的作用。 人体的泌尿系统器官的特点是中空的尿液引流系统, 一旦在创伤、 疾病或手术 后状态下, 尿液引流出现障碍, 将会大大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机会, 严重时甚至影响患者肾 功能, 因此, 术后引流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3 然而现有的导尿引流装置存在缺陷, 比如为了保证引流顺畅, 对患者的卧床姿势 要求严格, 患者在休息时常常因为翻身挤压引流管, 导致引流不畅, 影响引流效果; 除此以 外, 在插入导尿管的过程中, 传统做法是在导尿管前端涂抹润滑液, 以减小。

7、摩擦, 方便插管, 然而由于导尿管与患者尿道接触, 常常导致插管一段距离后, 润滑液缺失, 使得患者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 提供一种泌尿外 科导尿装置, 其能够减小对患者行动的约束性, 能够减轻插管过程中患者的不适感, 使用简 单方便。 0005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泌尿外科导尿装置, 包括三腔导尿管; 三 腔导尿管由引流管、 注水管、 清洗管和球囊组成; 还包括腿部绑带; 腿部绑带上设置有定位 装置; 所述引流管前端固定有引导头; 引导头为半椭球形; 引导头上均匀分布有通孔; 引流 管内壁固定有导管; 导管。

8、前端与引导头连通, 末端密封穿过引流管后部外壁; 0006 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若干均匀分布的套板; 套板与腿部绑带固定; 左端的套板外 侧封口; 右端的套板外侧通过扭簧轴转轴连接有挡板; 所述挡板长度小于套板长度; 套板内 配合放置有储液袋; 所述引流管末端穿过挡板前方且与储液袋密封插接; 左端的套板外侧 壁固定有存放盒; 存放盒前端连通有注入口; 注入口上安装有封盖; 存放盒内滑动连接有活 塞; 活塞上连通有推杆; 所述推杆密封穿过存放盒后端; 存放盒前端连通有出液口; 套板前 端固定有定位环; 导管穿过定位环且导管末端与出液口密封插接。 0007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 泌尿外科导尿装置的。

9、腿部绑带下侧固定有硅胶垫; 硅胶 垫上均匀分布有透气孔。 0008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 泌尿外科导尿装置的注水管末端和清洗管末端均转动连 接有螺纹管内接头; 套板上分别固定有螺纹管外接头; 螺纹管内接头和螺纹管外接头一一 对应螺纹连接。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 1、 引流管能够排尿引流, 储液袋能够将引流出的尿液储存; 清洗管能够对膀胱灌 注清洗, 有效的清理出血或分泌物; 注水管能够向球囊内注水; 球囊注水膨胀能够将三腔导 尿管固定在膀胱, 防止滑脱; 引导头能够引导引流管插入患者尿道; 引导头为半椭球形, 方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8049080。

10、 U 3 便插管过程, 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腿部绑带能够与患者腿部固定, 结合均匀分布的套板, 能够使定位装置适应不同患者, 适用性强; 通过定位装置能够将储液袋定位, 储液袋能够弯 曲, 能够根据套板的位置改变形状, 以适应不同的患者; 套板能够保护储液袋, 避免患者翻 身时压迫储液袋。 0011 2、 通过注入口能够向存放盒内注入润滑液; 导管与出液口密封插接, 通过推杆带 动活塞运动, 能够使存放盒内的润滑液进入到导管; 导管与引导头连通, 引导头上均匀分布 有通孔, 润滑液能够从通孔流出, 方便随时对引导头的润滑; 腿部绑带下侧固定有硅胶垫, 硅胶垫能够使患者穿戴更舒适; 硅胶垫上均。

11、匀分布有透气孔, 通风透气, 增强舒适性; 螺纹 管内接头和螺纹管外接头螺纹连接, 方便对注水管和清洗管的定位。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三腔导尿管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结构图; 0015 图4为定位装置的局部分解结构图; 0016 图5为存放盒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 1、 引流管; 2、 注水管; 3、 清洗管; 4、 球囊; 5、 腿部绑带; 6、 引导头; 7、 通孔; 8、 导管; 9、 套板; 10、 扭簧轴; 11、 挡板; 12、 储液袋; 13、 存放盒; 14、 注入口; 15、 封盖。

12、; 16、 活塞; 17、 推杆; 18、 出液口; 19、 定位环; 20、 硅胶垫; 21、 透气孔; 22、 螺纹管内接头; 23、 螺纹管外接 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 如图1-2所示, 泌尿外科导尿装置, 包括三腔导尿管; 三腔导尿管由引流管1、 注水 管2、 清洗管3和球囊4组成; 还包括腿部绑带5; 腿部绑带5上设置有定位装置; 所述引流管1 前端固定有引导头6; 引导头6为半椭球形; 引导头6上均匀分布有通孔7; 引流管1内壁固定 有导管8; 导管8前端与引导头6连通, 末端密封穿过引流管1后部外壁。 0。

13、020 如图3-5所示, 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若干均匀分布的套板9; 套板9与腿部绑带5固 定; 左端的套板9外侧封口; 右端的套板9外侧通过扭簧轴10转轴连接有挡板11; 所述挡板11 长度小于套板9长度; 套板9内配合放置有储液袋12; 所述引流管1末端穿过挡板11前方且与 储液袋12密封插接; 左端的套板9外侧壁固定有存放盒13; 存放盒13前端连通有注入口14; 注入口14上安装有封盖15; 存放盒13内滑动连接有活塞16; 活塞16上连通有推杆17; 所述推 杆17密封穿过存放盒13后端; 存放盒13前端连通有出液口18; 套板9前端固定有定位环19; 导管8穿过定位环19且导管8末端。

14、与出液口18密封插接。 0021 腿部绑带5下侧固定有硅胶垫20; 硅胶垫20上均匀分布有透气孔21; 注水管2末端 和清洗管3末端均转动连接有螺纹管内接头22; 套板9上分别固定有螺纹管外接头23; 螺纹 管内接头22和螺纹管外接头23一一对应螺纹连接。 0022 首先, 打开挡板11, 将未使用的储液袋12放入到套板9内, 插上引流管1, 打开封盖 15, 通过注入口14向存放盒13内注入润滑液, 之后盖上封盖15, 将导管8依次穿过定位环19,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049080 U 4 然后将导管8与出液口18插接; 之后即可将腿部绑带5绑在患者的大腿部位。 在绑上腿。

15、部绑 带5时, 使定位装置处于患者大腿内侧, 能够减小患者卧床时压迫定位装置的情况发生, 一 方面减少患者腿部受到压迫, 另一方面保护了储液袋12。 0023 之后, 进行插管操作, 在引流管1逐渐插入患者尿道时, 推动推杆17, 通过活塞16挤 压的作用, 存放盒13内的润滑液不断地通过导管8进入到引导头6, 再通过通孔7流出, 通过 此过程保证了插管过程中的持续润滑效果, 减少了患者的不适感; 插管完成后, 通过注水管 2, 向球囊4内注水, 注水完毕后, 将注水管2末端和清洗管3末端的螺纹管内接头22分别与对 应的螺纹管外接头23螺纹连接固定, 此时即完成了外科引流的全部过程。 0024。

16、 本实施例中, 储液袋12可以随时更换, 保证了清洁; 通过腿部绑带5、 定位装置、 定 位环19、 螺纹管内接头22和螺纹管外接头23等一系列的定位部件, 使得患者卧床时不必再 担心因为姿势问题导致引流不畅的问题, 甚至使患者能够在行走时, 依旧保持引流导尿过 程, 患者因此受到的行动约束大大减小, 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和医护人员。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049080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6 CN 208049080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7 CN 208049080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8 CN 208049080 U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9 CN 208049080 U 9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0 CN 208049080 U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