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场用水加温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养殖场用水加温系统.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045748.8 (22)申请日 2018.09.07 (71)申请人 珠海市斗门区长丰水产种苗科技有 限公司 地址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鹤洲北垦区办 公大院侧 (72)发明人 叶振彪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202 代理人 卢泽明 (51)Int.Cl. A01K 63/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养殖场用水加温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殖场用水加温系统, 包 括底座, 所述底座两侧均设有支撑杆,。
2、 所述底座 顶部设锅炉, 所述锅炉内部设有加热腔, 所述加 热腔内部设有助燃管, 所述助燃管端部设有鼓风 机, 所述锅炉端部设有进料管, 所述进料管上设 有阀门, 所述进料管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 温度传感器一侧设有水位监测器, 所述锅炉底壁 连接有排水管, 所述锅炉顶部设有进水管, 所述 锅炉一侧出水管和回流管, 所述出水管上连接有 出水泵, 所述出水管端部设有第一连接管, 所述 第一连接管一端设有热水管。 本发明对养殖池内 的水体进行加热时可以最大化的减少对养殖池 内的生物体造成的损伤, 在锅炉和管道结构出现 水体泄露时, 不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危害。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
3、页 CN 108835023 A 2018.11.20 CN 108835023 A 1.一种养殖场用水加温系统, 包括底座(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两侧均设有支撑 杆(2), 所述底座(1)顶部设锅炉(3), 所述锅炉(3)内部设有加热腔(4), 所述加热腔(4)内部 设有助燃管(5), 所述助燃管(5)端部设有鼓风机(6), 所述锅炉(3)端部设有进料管(7), 所 述进料管(7)上设有阀门(8), 所述进料管(7)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9), 所述温度传感器(9) 一侧设有水位监测器(10), 所述锅炉(3)底壁连接有排水管(11), 所述锅炉(3)顶部设有进 水管(12), 。
4、所述锅炉(3)一侧出水管(13)和回流管(14), 所述出水管(13)上连接有出水泵 (15), 所述出水管(13)端部设有第一连接管(16), 所述第一连接管(16)一端设有热水管 (17), 所述回流管(14)上连接有回水泵(18), 所述回流管(14)端部设有第二连接管(19), 所 述第二连接管(19)一端设有冷却水管(20), 所述热水挂管和冷却水管(20)之间连接有多个 加热U形管(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场用水加温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2)顶端 设有连接板(22), 所述支撑杆(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多个所述支撑杆(2)之间设有还有加 强筋(23)。
5、, 所述加强筋(23)呈 “X” 字形设置于支撑杆(2)之间, 所述连接板(22)上设有多个 螺钉, 所述支撑杆(2)通过连接板(22)和螺钉与锅炉(3)侧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场用水加温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鼓风机(6)设置 于底座(1)一侧, 所述助燃管(5)设置为 “L” 形, 所述助燃管(5)底端贯穿锅炉(3)和底座(1) 且延伸至底座(1)一侧与鼓风机(6)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场用水加温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门(8)上还设 有密封圈, 所述阀门(8)与进料管(7)端部铰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9)和水位监测器(10)均设 置于。
6、锅炉(3)端部的侧壁上, 所述排水管(11)设置为 “L” 形, 所述排水管(11)底端贯穿锅炉 (3)和底座(1)且延伸至底座(1)一侧, 所述排水管(11)端部设有截止阀(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场用水加温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水管(13)设置 于锅炉(3)顶部一侧, 所述回流管(14)设置于锅炉(3)底部一侧, 所述第一连接管(16)内壁 设有螺纹, 所述出水管(13)端部和热水管(17)端部均通过螺纹与第一连接管(16)可拆卸连 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场用水加温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管(19) 内壁设有螺纹, 所述回流管(14)端部和。
7、冷却水管(20)端部均通过螺纹与第二连接管(19)可 拆卸连接, 所述加热U形管(21)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所述锅炉(3)热源设置为木炭、 煤或燃油 中的一种, 所述锅炉(3)内部水温为65-7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场用水加温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U形管(21) 包括长管(25)和短管(26), 所述长管(25)和短管(26)一体化设置, 所述长管(25)顶端与热 水管(17)连接, 所述短管(26)顶端与冷却水管(20)连接, 所述加热U形管(21)由耐高温导热 材质制成。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835023 A 2 一种养殖场用水加温系统 。
8、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养殖器械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养殖场用水加温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养虾时幼苗的水温不宜太低, 所以需要对于养殖池的水温进行加热, 传统的 都是用加热棒直接放在水池加热, 这样的话对虾的幼苗造成损失很大。 0003 因此, 发明一种养殖场用水加温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殖场用水加温系统, 通过利用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 锅炉内部水体的温度, 使得锅炉内部的水温控制在65-75, 同时使用耐高温导热材质制成 的加热U形管对养殖池内的水体进行加热, 可以对养殖池内的水体进行加热的同时, 最大化 的减少对养殖池内的生。
9、物体造成的损伤, 在锅炉和管道结构出现水体泄露时, 不会对人体 造成较大的危害,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养殖场用水加温系统, 包括底 座, 所述底座两侧均设有支撑杆, 所述底座顶部设锅炉, 所述锅炉内部设有加热腔, 所述加 热腔内部设有助燃管, 所述助燃管端部设有鼓风机, 所述锅炉端部设有进料管, 所述进料管 上设有阀门, 所述进料管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一侧设有水位监测器, 所述 锅炉底壁连接有排水管, 所述锅炉顶部设有进水管, 所述锅炉一侧出水管和回流管, 所述出 水管上连接有出水泵, 所述出水管端部设有第。
10、一连接管, 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设有热水管, 所述回流管上连接有回水泵, 所述回流管端部设有第二连接管, 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设有 冷却水管, 所述热水挂管和冷却水管之间连接有多个加热U形管。 0006 优选的, 所述支撑杆顶端设有连接板, 所述支撑杆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多个所述支 撑杆之间设有还有加强筋, 所述加强筋呈 “X” 字形设置于支撑杆之间, 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多 个螺钉, 所述支撑杆通过连接板和螺钉与锅炉侧壁固定连接。 0007 优选的, 所述鼓风机设置于底座一侧, 所述助燃管设置为 “L” 形, 所述助燃管底端 贯穿锅炉和底座且延伸至底座一侧与鼓风机输出端连接。 0008 优选的, 所。
11、述阀门上还设有密封圈, 所述阀门与进料管端部铰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 和水位监测器均设置于锅炉端部的侧壁上, 所述排水管设置为 “L” 形, 所述排水管底端贯穿 锅炉和底座且延伸至底座一侧, 所述排水管端部设有截止阀。 0009 优选的, 所述出水管设置于锅炉顶部一侧, 所述回流管设置于锅炉底部一侧, 所述 第一连接管内壁设有螺纹, 所述出水管端部和热水管端部均通过螺纹与第一连接管可拆卸 连接。 0010 优选的, 所述第二连接管内壁设有螺纹, 所述回流管端部和冷却水管端部均通过 螺纹与第二连接管可拆卸连接, 所述加热U形管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所述锅炉热源设置为木 炭、 煤或燃油中的一种, 所述。
12、锅炉内部水温为65-75。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8835023 A 3 0011 优选的, 所述加热U形管包括长管和短管, 所述长管和短管一体化设置, 所述长管 顶端与热水管连接, 所述短管顶端与冷却水管连接, 所述加热U形管由耐高温导热材质制 成。 0012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 1、 本发明中, 利用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锅炉内部水体的温度, 使得锅炉内部的水 温控制在65-75, 同时使用耐高温导热材质制成的加热U形管对养殖池内的水体进行加 热, 可以对养殖池内的水体进行加热的同时, 最大化的减少对养殖池内的生物体造成的损 伤, 在锅炉和管道结构出现水体泄露时。
13、, 不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危害; 0014 2、 通过启动鼓风机工作, 利用助燃管将外部富含氧气的空气注入至加热腔内部, 提升加热腔内部燃料的燃烧速度, 提升锅炉内部水源的加热速度; 0015 3、 采用带有螺纹的第一连接管、 第二连接管将本发明中的热水管、 冷却水管和加 热U形管进行连接, 便于对其进行安装和拆卸, 降低维修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发明锅炉部分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发明锅炉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发明加热U形管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 1底座、 2支撑杆、 3锅炉、 4加热腔、 5助燃管、 6。
14、鼓风机、 7进料管、 8阀门、 9温度 传感器、 10水位监测器、 11排水管、 12进水管、 13出水管、 14回流管、 15出水泵、 16第一连接 管、 17热水管、 18回水泵、 19第二连接管、 20冷却水管、 21加热U形管、 22连接板、 23加强筋、 24 截止阀、 25长管、 26短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
15、保护的范围。 0022 实施例1 0023 如图1-4所示的一种养殖场用水加温系统, 包括底座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两 侧均设有支撑杆2, 所述底座1顶部设锅炉3, 所述锅炉3内部设有加热腔4, 所述加热腔4内部 设有助燃管5, 所述助燃管5端部设有鼓风机6, 所述锅炉3端部设有进料管7, 所述进料管7上 设有阀门8, 所述进料管7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9, 所述温度传感器9一侧设有水位监测器10, 所述锅炉3底壁连接有排水管11, 所述锅炉3顶部设有进水管12, 所述锅炉3一侧出水管13和 回流管14, 所述出水管13上连接有出水泵15, 所述出水管13端部设有第一连接管16, 所述第 。
16、一连接管16一端设有热水管17, 所述回流管14上连接有回水泵18, 所述回流管14端部设有 第二连接管19, 所述第二连接管19一端设有冷却水管20, 所述热水挂管和冷却水管20之间 连接有多个加热U形管21。 0024 所述支撑杆2顶端设有连接板22, 所述支撑杆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多个所述支撑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8835023 A 4 杆2之间设有还有加强筋23, 所述加强筋23呈 “X” 字形设置于支撑杆2之间, 所述连接板22上 设有多个螺钉, 所述支撑杆2通过连接板22和螺钉与锅炉3侧壁固定连接。 0025 该实施例通过启动鼓风机6工作, 利用助燃管5将外部富。
17、含氧气的空气注入至加热 腔4内部, 提升加热腔4内部燃料的燃烧速度, 提升锅炉3内部水源的加热速度, 设置加强筋 23和螺钉使得锅炉3可以很好的固定在底座1上, 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 便于安装。 0026 实施例2 0027 所述鼓风机6设置于底座1一侧, 所述助燃管5设置为 “L” 形, 所述助燃管5底端贯穿 锅炉3和底座1且延伸至底座1一侧与鼓风机6输出端连接, 所述阀门8上还设有密封圈, 所述 阀门8与进料管7端部铰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9和水位监测器10均设置于锅炉3端部的侧壁 上, 所述排水管11设置为 “L” 形, 所述排水管11底端贯穿锅炉3和底座1且延伸至底座1一侧, 所述排水管。
18、11端部设有截止阀24, 利用调节截止阀24的工作状态对锅炉3内部的水源进行 更换。 0028 所述出水管13设置于锅炉3顶部一侧, 所述回流管14设置于锅炉3底部一侧, 所述 第一连接管16内壁设有螺纹, 所述出水管13端部和热水管17端部均通过螺纹与第一连接管 16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管19内壁设有螺纹, 所述回流管14端部和冷却水管20端部均 通过螺纹与第二连接管19可拆卸连接, 采用带有螺纹的第一连接管16、 第二连接管19将本 发明中的热水管17、 冷却水管20和加热U形管21进行连接, 便于对其进行安装和拆卸, 降低 维修的成本, 所述加热U形管21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所述锅。
19、炉3热源设置为木炭、 煤或燃油中 的一种, 所述锅炉3内部水温为65-75。 0029 所述加热U形管21包括长管25和短管26, 所述长管25和短管26一体化设置, 所述长 管25顶端与热水管17连接, 所述短管26顶端与冷却水管20连接, 所述加热U形管21由耐高温 导热材质制成。 0030 该实施例中的热水进入至加热U形管21内部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对池内的水体进 行加热, 对水体加热后的热水冷却后通过短管26进入至冷却水管20内部, 利用回水泵18将 冷却水管20内的冷却水回收至锅炉3内部, 重新进行加热, 整个水源循环过程中, 锅炉3内部 的水温控制在65-75, 这个水温可以对养殖池。
20、内的水体进行加热的同时, 最大化的减少对 养殖池内的生物体造成的损伤, 同时在锅炉3和管道结构出现水体泄露时, 不会对人体造成 较大的危害。 0031 本发明工作原理: 工作时, 通过进水管12对锅炉3内部注入水源, 关注水位监测器 10的显示控制注入水源的量, 打开阀门8, 将燃料通过进料管7投掷于加热腔4内部进行燃 烧, 为锅炉3提供热源, 对锅炉3内部的水进行加热, 同时启动鼓风机6工作, 利用助燃管5将 外部富含氧气的空气注入至加热腔4内部, 提升加热腔4内部燃料的燃烧速度, 提升锅炉3内 部水源的加热速度, 启动出水泵15, 将出水管13将锅炉3内部的热水进行传输, 热水从出水 管1。
21、3经过第一连接管16和热水管17进行入至加热U形管21的长管25内部, 且本发明中的加 热U形管21设置于养殖池内部, 热水进入至加热U形管21内部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对池内的 水体进行加热, 对水体加热后的热水冷却后通过短管26进入至冷却水管20内部, 利用回水 泵18将冷却水管20内的冷却水回收至锅炉3内部, 重新进行加热, 整个水源循环过程中, 锅 炉3内部的水温控制在65-75, 这个水温可以对养殖池内的水体进行加热的同时, 最大化 的减少对养殖池内的生物体造成的损伤, 同时在锅炉3和管道结构出现水体泄露时, 不会对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8835023 A 5 人体造成。
22、较大的危害。 0032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8835023 A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7 CN 108835023 A 7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8 CN 108835023 A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9 CN 108835023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