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530449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8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963573.9

申请日:

20151218

公开号:

CN105475040B

公开日:

201902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9/22

主分类号:

A01G9/22

申请人:

上海都市绿色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谢全,丁国祥,陆乐

地址:

200040 上海市静安区康定路1147号2幢2027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常宝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其包括可折叠架体以及设置在架体上的幕布,所述可折叠架体由两对支撑杆依次相间铰接而成,其中至少一对的支撑杆为可折叠支撑杆。根据上述方案所提供的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可在水平和/或竖直方向上进行折叠伸缩,从而能够随意调节支架的展开尺寸,继而可根据间隙大小来展开,再配合幕布能够很好的起到密封的作用;同时使用和运输都非常的方便,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支架包括可折叠架体以及设置在架体上的幕布,所述可折叠架体由两对支撑杆依次相间铰接而成,其中至少一对的支撑杆为可折叠支撑杆;所述可折叠支架中还包括一套自动调节系统,该系统由一控制主机、若干传感器、四套伺服电机和四根驱动丝杆配合构成;其中,四根驱动丝杆分别与可折叠支架中的两对支撑杆螺接,通过旋转驱动支撑杆的折叠和伸缩;而四套伺服电机分别驱动连接四根驱动丝杆,分别带动四根驱动丝杆进行转动;若干传感器包括距离传感器和感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相对于可折叠支架的支撑杆设置,测量每个支撑杆的折叠或伸缩距离;感光传感器用于检测遮光结果,以调节可折叠支架的折叠变形;控制主机分别控制连接若干的传感器和伺服电机,根据其中的感光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测得的距离,分别控制四套伺服电机,并由四套伺服电机分别带动相应的驱动丝杆来驱动调节可折叠支架的折叠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支撑杆由至少两根连接杆铰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支架至少一端进行固定。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室结构,具体涉及温室的遮光装置。

背景技术

温室,又称暖房,指有防寒、加温和透光等设施,供冬季培育喜温植物的房间。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

玻璃温室指以玻璃作采光材料的温室,属于温室大棚的一种,在栽培设施中,玻璃温室作为使用寿命最长的一种形式,适合于多种地区和各种气候条件下使用。

温室遮阳系统分为内遮阳和外遮阳。遮阳的目的除了特别的目的(比如有些植物是遮阴休眠)外,大多数是为了夏季降温,所以判断遮阳效果主要是看能否有效降低温度。

外遮阳主要是指在温室外部覆盖遮阳网,这种方式直接把太阳辐射遮挡在温室外,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温室内温度。同时,外遮阳系统最好能活动,以便阴雨天气提供足够的太阳光。但外遮阳系统需要安装相应的骨架、抗风雨系统等,对外界荷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而且遮阳网耗材较大,因此外遮阳成本比较高。

其中,温室立面常用到卷幕来遮光,但是由于相匹配的问题,卷幕端头和结构之间都会存在间隙。如何来密封这些间隙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不同的温室立面的结构特点都不尽相同,无法通过配置尺寸完全吻合的卷幕来避免间隙,一直以来本领域都是采用固定幕来对卷幕端头和结构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这不仅造成施工麻烦和提高施工成本,还造成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非常麻。但是由于一直没有有效的手段来密封卷幕端头和结构之间的间隙,该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温室立面遮光需采用固定幕对卷幕端头和结构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卷幕支架,以此配合卷幕对卷幕端头和结构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所述折叠支架包括可折叠架体以及设置在架体上的幕布,所述可折叠架体由两对支撑杆依次相间铰接而成,其中至少一对的支撑杆为可折叠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可折叠支撑杆由至少两根连接杆铰接而成。

优选的,所述折叠支架至少一端进行固定。

根据上述方案所提供的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可在水平和/或竖直方向上进行折叠伸缩,从而能够随意调节支架的展开尺寸,继而可根据间隙大小来展开,再配合幕布能够很好的起到密封的作用;同时使用和运输都非常的方便,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另外,本方案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实例中温室立面的卷幕结构;

图2为本实例中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例中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例中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的最大展开状态图;

图5为本实例中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其所示为本实例中涉及到的温室立面采用的卷幕遮光结构。由图可知,该遮光结构主要包括卷幕100、卷幕杆200。

其中卷幕100的自由端与卷幕杆200连接,并由卷幕杆200进行卷曲操作,并据此相对于温室立柱300设置,通过卷幕杆200控制卷幕100完成遮光。

但是在实际设置过程中,卷幕端头和立柱结构之间始终存在间隙400,无法通过卷幕100来实现遮光。

对此,本实例提供一种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500来对间隙400进行密封,从而摈弃现有采用的固定幕方案。

参见图2,其所示为本实例中提供的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500的结构示意图。

由图可知,该可折叠支架500通过在水平和/或竖直方向上进行折叠伸缩,从而能够随意调节支架的展开尺寸,继而可根据间隙大小来展开,再配合幕布能够很好的起到密封的作用。

为此,该可折叠支架500在组成结构上主要包括可折叠架体501以及设置在架体上的幕布(图中未示出)。为能够实现折叠伸缩,可折叠架体501由四根支撑杆502、503、504、505依次铰接而成。其中支撑杆502与支撑杆504两者结构尺寸相同为一对;支撑杆503与支撑杆505两者结构尺寸相同为另一对;连接时,支撑杆502的一端与支撑杆503的一端铰接,支撑杆503的另一端与支撑杆504的一端铰接,支撑杆504的另一端与支撑杆505的一端铰接,支撑杆505的另一端与支撑杆502的另一端铰接。

在此基础上,支撑杆502、503、504、505中至少一对采用可折叠的支撑杆结构;即支撑杆502与支撑杆504采用可折叠的支撑杆结构,或者支撑杆503与支撑杆505采用可折叠的支撑杆结构,或者都采用可折叠的支撑杆结构。

为了提高可折叠支架500的实用性和易用性,本实例中的支撑杆都采用可折叠的支撑杆结构。

其中,支撑杆502与支撑杆504采用相同的可折叠的支撑杆结构,此处以支撑杆502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3,支撑杆502由三段连接杆502a、502b以及502c依次铰接而成,其中,连接杆502a与连接杆502c长度一直。

由此构成的支撑杆502可进行多级的折叠调节。

而支撑杆503与支撑杆505采用相同的可折叠的支撑杆结构,此处以支撑杆503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2,支撑杆503由两段连接杆503a和502b铰接而成,其中连接杆503a和502b两者长度相同。

根据上述方案构成的可折叠架体501沿水平和竖直方向上都可进行折叠伸缩:

若沿水平方向折叠时,保持竖直方向上的支撑杆不折叠,将水平方向上两个支撑杆分别以铰接点为折叠点同时向内或者向外折叠,形成条状;

若沿竖直方向折叠时,保持水平方向上的支撑杆不折叠,将竖直方向上两个支撑杆分别以铰接点为折叠点同时向内或者向外折叠,形成条状;

若需要展开时,根据实际要求,分别将水平方向的折叠支撑杆调节到所需的尺寸,同时将竖直方向的折叠支撑杆调节到所需的尺寸,再进行固定;当可折叠架体501达到最大展开状态时,其为一方形结构(参见图4)。

在此结构的可折叠架体501上配合设置相应的幕布,即构成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500。

参见图5,本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500在具体使用时,首先通过折叠将可折叠支架500形成相应的条状,这样便于运输。

到达安装位置后进行安装,安装时也可根据间隙400大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来展开支架;

最后,在展开后将幕布固定在支架上,且可折叠支架500的一端或二端与立柱结构300连接,由此起到密封的作用。

通过该可折叠支架500来代替现有固定幕遮光的方案,有效的解决了长期困扰本领域如有有效遮光的问题,达到了意向不到的效果。

另外,在此基础上本实例还提供一种自动化遮光的改进方案:

该方案上述可折叠支架500的基础上,增加一套自动调节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一控制主机、若干传感器、四套伺服电机和四根驱动丝杆配合构成。

其中,四根驱动丝杆分别与可折叠支架500中的四根支撑杆螺接,通过旋转驱动支撑杆的折叠和伸缩。

而四套伺服电机分别驱动连接四根驱动丝杆,分别带动四根驱动丝杆进行转动。

若干传感器包括距离传感器和感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相对于可折叠支架500的支撑杆设置,测量每个支撑杆的折叠或伸缩距离;感光传感器用于检测遮光结果,以调节可折叠支架500的折叠变形。

控制主机分别控制连接若干的传感器和伺服电机,根据其中的感光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测得的距离,分别控制四个伺服电机,并由四个伺服电机分别带动相应的驱动丝杆来驱动调节可折叠支架500的折叠变形,从而实现自动化的遮光调节,并达到最佳的遮光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一种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10963573.9 (22)申请日 2015.12.18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47504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04.13 (73)专利权人 上海都市绿色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200040 上海市静安区康定路1147号2 幢2027室 (72)发明人 谢全 丁国祥 陆乐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24 代理人 刘常宝 (51)Int.Cl. A01G 9/22(2006.01) (56)对比。

2、文件 CN 202990546 U,2013.06.12, CN 205357415 U,2016.07.06, CN 201401042 Y,2010.02.10, CN 204762492 U,2015.11.18, CN 203888601 U,2014.10.22, CN 201021522 Y,2008.02.13, US 7243990 B1,2007.07.17, 审查员 张春玲 (54)发明名称 一种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 架, 其包括可折叠架体以及设置在架体上的幕 布, 所述可折叠架体由两对支撑杆依次相间铰接 而成, 其中至。

3、少一对的支撑杆为可折叠支撑杆。 根据上述方案所提供的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 架可在水平和/或竖直方向上进行折叠伸缩, 从 而能够随意调节支架的展开尺寸, 继而可根据间 隙大小来展开, 再配合幕布能够很好的起到密封 的作用; 同时使用和运输都非常的方便, 有效解 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105475040 B 2019.02.12 CN 105475040 B 1.一种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折叠支架包括可折叠架体以及 设置在架体上的幕布, 所述可折叠架体由两对支撑杆依次相间铰接而成, 其中至少一对的 支撑杆为可折叠支撑杆; 所述。

4、可折叠支架中还包括一套自动调节系统, 该系统由一控制主机、 若干传感器、 四套 伺服电机和四根驱动丝杆配合构成; 其中, 四根驱动丝杆分别与可折叠支架中的两对支撑杆螺接, 通过旋转驱动支撑杆的 折叠和伸缩; 而四套伺服电机分别驱动连接四根驱动丝杆, 分别带动四根驱动丝杆进行转动; 若干传感器包括距离传感器和感光传感器, 距离传感器相对于可折叠支架的支撑杆设 置, 测量每个支撑杆的折叠或伸缩距离; 感光传感器用于检测遮光结果, 以调节可折叠支架 的折叠变形; 控制主机分别控制连接若干的传感器和伺服电机, 根据其中的感光传感器和距离传感 器测得的距离, 分别控制四套伺服电机, 并由四套伺服电机分别。

5、带动相应的驱动丝杆来驱 动调节可折叠支架的折叠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折叠支撑 杆由至少两根连接杆铰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折叠支架 至少一端进行固定。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475040 B 2 一种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室结构, 具体涉及温室的遮光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温室, 又称暖房, 指有防寒、 加温和透光等设施, 供冬季培育喜温植物的房间。 在不 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 能提供生育期和增加产量, 多用。

6、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 花卉、 林木等 植物栽培或育苗等。 0003 玻璃温室指以玻璃作采光材料的温室, 属于温室大棚的一种, 在栽培设施中,玻璃 温室作为使用寿命最长的一种形式,适合于多种地区和各种气候条件下使用。 0004 温室遮阳系统分为内遮阳和外遮阳。 遮阳的目的除了特别的目的(比如有些植物 是遮阴休眠)外, 大多数是为了夏季降温, 所以判断遮阳效果主要是看能否有效降低温度。 0005 外遮阳主要是指在温室外部覆盖遮阳网, 这种方式直接把太阳辐射遮挡在温室 外, 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温室内温度。 同时, 外遮阳系统最好能活动, 以便阴雨天气提供足够 的太阳光。 但外遮阳系统需要安装相应的骨架。

7、、 抗风雨系统等, 对外界荷载有一定的承受能 力, 而且遮阳网耗材较大, 因此外遮阳成本比较高。 0006 其中, 温室立面常用到卷幕来遮光, 但是由于相匹配的问题, 卷幕端头和结构之间 都会存在间隙。 如何来密封这些间隙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不同的温室立面的结 构特点都不尽相同, 无法通过配置尺寸完全吻合的卷幕来避免间隙, 一直以来本领域都是 采用固定幕来对卷幕端头和结构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这不仅造成施工麻烦和提高施工成 本, 还造成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非常麻。 但是由于一直没有有效的手段来密封卷幕端头和 结构之间的间隙, 该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发明内容 0007 针对现有。

8、温室立面遮光需采用固定幕对卷幕端头和结构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所 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卷幕支架, 以此配合卷幕对卷幕端头和结构之间的 间隙进行密封, 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0008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 一种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 所述折叠支架包括可折叠架体以及设置在架体上 的幕布, 所述可折叠架体由两对支撑杆依次相间铰接而成, 其中至少一对的支撑杆为可折 叠支撑杆。 0010 优选的, 所述可折叠支撑杆由至少两根连接杆铰接而成。 0011 优选的, 所述折叠支架至少一端进行固定。 0012 根据上述方案所提供的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

9、可在水平和/或竖直方向上进行 折叠伸缩, 从而能够随意调节支架的展开尺寸, 继而可根据间隙大小来展开, 再配合幕布能 够很好的起到密封的作用; 同时使用和运输都非常的方便, 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 题。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5475040 B 3 0013 另外, 本方案结构简单, 易于实现, 成本低, 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4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15 图1为本实例中温室立面的卷幕结构; 0016 图2为本实例中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的主视图; 0017 图3为本实例中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的侧视图; 0018 图4为本实例中温室立。

10、面遮光可折叠支架的最大展开状态图; 0019 图5为本实例中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 合具体图示,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21 参见图1, 其所示为本实例中涉及到的温室立面采用的卷幕遮光结构。 由图可知, 该遮光结构主要包括卷幕100、 卷幕杆200。 0022 其中卷幕100的自由端与卷幕杆200连接, 并由卷幕杆200进行卷曲操作, 并据此相 对于温室立柱300设置, 通过卷幕杆200控制卷幕100完成遮光。 0023 但是在实际设置过程中, 卷幕端头和立柱结构之间始终存在。

11、间隙400, 无法通过卷 幕100来实现遮光。 0024 对此, 本实例提供一种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500来对间隙400进行密封, 从而 摈弃现有采用的固定幕方案。 0025 参见图2, 其所示为本实例中提供的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500的结构示意图。 0026 由图可知, 该可折叠支架500通过在水平和/或竖直方向上进行折叠伸缩, 从而能 够随意调节支架的展开尺寸, 继而可根据间隙大小来展开, 再配合幕布能够很好的起到密 封的作用。 0027 为此, 该可折叠支架500在组成结构上主要包括可折叠架体501以及设置在架体上 的幕布(图中未示出)。 为能够实现折叠伸缩, 可折叠架体501由四根。

12、支撑杆502、 503、 504、 505依次铰接而成。 其中支撑杆502与支撑杆504两者结构尺寸相同为一对; 支撑杆503与支 撑杆505两者结构尺寸相同为另一对; 连接时, 支撑杆502的一端与支撑杆503的一端铰接, 支撑杆503的另一端与支撑杆504的一端铰接, 支撑杆504的另一端与支撑杆505的一端铰 接, 支撑杆505的另一端与支撑杆502的另一端铰接。 0028 在此基础上, 支撑杆502、 503、 504、 505中至少一对采用可折叠的支撑杆结构; 即支 撑杆502与支撑杆504采用可折叠的支撑杆结构, 或者支撑杆503与支撑杆505采用可折叠的 支撑杆结构, 或者都采用。

13、可折叠的支撑杆结构。 0029 为了提高可折叠支架500的实用性和易用性, 本实例中的支撑杆都采用可折叠的 支撑杆结构。 0030 其中, 支撑杆502与支撑杆504采用相同的可折叠的支撑杆结构, 此处以支撑杆502 为例进行说明: 0031 参见图3, 支撑杆502由三段连接杆502a、 502b以及502c依次铰接而成, 其中, 连接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5475040 B 4 杆502a与连接杆502c长度一直。 0032 由此构成的支撑杆502可进行多级的折叠调节。 0033 而支撑杆503与支撑杆505采用相同的可折叠的支撑杆结构, 此处以支撑杆503为 例进行说明。

14、: 0034 参见图2, 支撑杆503由两段连接杆503a和502b铰接而成, 其中连接杆503a和502b 两者长度相同。 0035 根据上述方案构成的可折叠架体501沿水平和竖直方向上都可进行折叠伸缩: 0036 若沿水平方向折叠时, 保持竖直方向上的支撑杆不折叠, 将水平方向上两个支撑 杆分别以铰接点为折叠点同时向内或者向外折叠, 形成条状; 0037 若沿竖直方向折叠时, 保持水平方向上的支撑杆不折叠, 将竖直方向上两个支撑 杆分别以铰接点为折叠点同时向内或者向外折叠, 形成条状; 0038 若需要展开时, 根据实际要求, 分别将水平方向的折叠支撑杆调节到所需的尺寸, 同时将竖直方向的。

15、折叠支撑杆调节到所需的尺寸, 再进行固定; 当可折叠架体501达到最大 展开状态时, 其为一方形结构(参见图4)。 0039 在此结构的可折叠架体501上配合设置相应的幕布, 即构成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 支架500。 0040 参见图5, 本温室立面遮光可折叠支架500在具体使用时, 首先通过折叠将可折叠 支架500形成相应的条状, 这样便于运输。 0041 到达安装位置后进行安装, 安装时也可根据间隙400大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来 展开支架; 0042 最后, 在展开后将幕布固定在支架上, 且可折叠支架500的一端或二端与立柱结构 300连接, 由此起到密封的作用。 0043 通过该可折叠支架。

16、500来代替现有固定幕遮光的方案, 有效的解决了长期困扰本 领域如有有效遮光的问题, 达到了意向不到的效果。 0044 另外, 在此基础上本实例还提供一种自动化遮光的改进方案: 0045 该方案上述可折叠支架500的基础上, 增加一套自动调节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一控 制主机、 若干传感器、 四套伺服电机和四根驱动丝杆配合构成。 0046 其中, 四根驱动丝杆分别与可折叠支架500中的四根支撑杆螺接, 通过旋转驱动支 撑杆的折叠和伸缩。 0047 而四套伺服电机分别驱动连接四根驱动丝杆, 分别带动四根驱动丝杆进行转动。 0048 若干传感器包括距离传感器和感光传感器, 距离传感器相对于可折叠支架。

17、500的 支撑杆设置, 测量每个支撑杆的折叠或伸缩距离; 感光传感器用于检测遮光结果, 以调节可 折叠支架500的折叠变形。 0049 控制主机分别控制连接若干的传感器和伺服电机, 根据其中的感光传感器和距离 传感器测得的距离, 分别控制四个伺服电机, 并由四个伺服电机分别带动相应的驱动丝杆 来驱动调节可折叠支架500的折叠变形, 从而实现自动化的遮光调节, 并达到最佳的遮光效 果。 005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5475040 B 5 发明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5475040 B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7 CN 105475040 B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8 CN 105475040 B 8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9 CN 105475040 B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