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地板有轨电车轮缘润滑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地板有轨电车轮缘润滑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71179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1CN104071179A21申请号201410342503722申请日20140718B61K3/0220060171申请人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地址611430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工业园区72发明人张旭辉董红波骆顺东黄永强程娟娟74专利代理机构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代理人邓瑞钱成岑54发明名称低地板有轨电车轮缘润滑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轮缘润滑装置,包括油箱泵、电控箱和喷射泵,油箱泵和电控箱安装在转向架构架侧梁上方车体内,喷射泵安装在转向架构架侧梁外侧的端部,位于车轮轮缘前方,电控。
2、箱分别与油箱泵和喷射泵电联,喷射泵通过供油管路与油箱泵连接。本发明采用无气喷射方式,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不需要空气压缩机为其提供空气动力就能将润滑剂喷射在车辆轮缘上,达到良好的润滑效果;并且消灭了空气压缩机这一噪音源,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度。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71179ACN104071179A1/1页21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轮缘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泵、电控箱和喷射泵,油箱泵和电控箱安装在转向架构架侧梁上方车体内,喷射泵安装在转向架构架侧梁外侧的端部,位。
3、于车轮轮缘前方,电控箱分别与油箱泵和喷射泵电联,喷射泵通过供油管路与油箱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地板有轨电车轮缘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泵的油箱连接注油软管,注油软管端部设有注油接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地板有轨电车轮缘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管路为高压软管,高压软管通过管路固定架固定在转向架构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地板有轨电车轮缘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泵为自带加热装置的喷射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地板有轨电车轮缘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泵通过连接板固定在转向架构架的侧梁上,该连接板上沿转向架构架纵向开设长条孔,利用螺栓穿过长条孔将喷射泵与连接板固定连。
4、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地板有轨电车轮缘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泵和电控箱安装在转向架构架侧梁上方车体内的乘客座椅靠背的空间中。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地板有轨电车轮缘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泵为双喷嘴式喷射泵,一个喷嘴对应车轮的踏面侧轮缘,另一个对应车轮的轮背侧轮缘。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地板有轨电车轮缘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中安装有弯道传感器,用于检测弯道和判断弯道的方向。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地板有轨电车轮缘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具有四种控制模式对喷射泵的喷射方式进行控制,分别为时间控制模式、距离控制模式、时间加弯道控制模式和距离加弯道控制模式。权利要求书。
5、CN104071179A1/4页3低地板有轨电车轮缘润滑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低地板有轨电车轮缘的润滑装置。背景技术0002低地板轻轨列车是一种在国外广泛运用的新型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具有快捷方便、节能环保、安全舒适、占用道路资源少、造价便宜、建设周期短、运营成本低等优点,目前在国内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100低地板轻轨列车以其无需设置站台、上下乘客方便、舒适性和安全性更好成为轻轨列车发展的重点。轮缘润滑装置可有效的降低轮缘与钢轨的磨耗,延长车轮的使用寿命,延长线路的维护周期及钢轨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运营时因轮缘磨耗而产生的噪音,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度。
6、,同时减少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噪音污染。0003目前,国内低地板有轨电车还处于研发及试运行的起步阶段,为了实现车辆的低地板,使得车辆下部的空间十分的狭小,因此要求安装在车下的设备在满足功能的同时占用空间越小越好,结构越简单越好。0004目前国内有轨电车上采用的湿式轮缘润滑装置一般为自带空气压缩机的结构,主要由空气压缩机,油箱定量泵,油气分配器,喷嘴和管路附件等组成。其工作过程为轮缘润滑装置开启工作后空气压缩机为系统提供压力空气,压力空气进入定量泵与来自油箱的定量润滑剂进行混合,形成油气混合物,再经分配器分配后到达喷嘴,喷嘴在预定控制模式的控制下将油气混合物喷射在轮缘需润滑部位。此系统的不足之处是有。
7、轨电车车体下部空间一般都极为有限,对于100低地板有轨电车更是如此,而安装空气压缩机及其相关的空气干燥滤清设备需要较大的空间,给设计生产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空压机会产生一定的噪音,使乘客的乘坐舒适度降低;再次空气压缩机及其干燥滤清设备使系统结构变得复杂,车辆自重增加,可靠度降低,而制造成本增加。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轮缘润滑装置,无需安装空气压缩机及其相关的空气干燥滤清设备,简化了车辆结构,减轻了车辆自重,从而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0006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轮缘润滑装置,包括油箱泵、电控箱和喷射泵,油箱泵和电控箱安装在。
8、转向架构架侧梁上方车体内,喷射泵安装在转向架构架侧梁外侧的端部,位于车轮轮缘前方,电控箱分别与油箱泵和喷射泵电联,喷射泵通过供油管路与油箱泵连接。0007上述润滑装置采用无气喷射方式,不需要空气压缩机提供空气动力就能将润滑剂喷射到车辆轮缘上,达到良好的润滑效果。并且,简化了车辆结构,减轻了车辆自重,消灭了空气压缩机这一噪音源,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度。0008作为优选,所述油箱泵的油箱连接注油软管,注油软管端部设有注油接头。说明书CN104071179A2/4页40009当油箱泵的油箱中润滑剂不足时,可通过注油接头在车外给油箱添加润滑剂,相比于以前需要在车内进行加油的结构,操作更方便。0010作为。
9、优选,所述供油管路为高压软管,高压软管通过管路固定架固定在转向架构架上。0011这种结构可以防止在车辆行进过程中高压软管晃动过量,接触车辆其他零部件造成磨损。0012作为优选,所述喷射泵为自带加热装置的喷射泵。0013这种喷射泵可以对进入喷射泵中的润滑剂进行加热,使其维持在40的温度,从而保证即使在25的低温环境温度下车辆润滑装置仍能正常使用。0014作为优选,所述喷射泵通过连接板固定在转向架构架的侧梁上,该连接板上沿转向架构架纵向开设长条孔,利用螺栓穿过长条孔将喷射泵与连接板固定连接。0015这种结构方便调整喷射泵与车轮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喷射泵始终与车轮轮缘保持比较合适的喷射距离。0016。
10、作为优选,所述油箱泵和电控箱安装在转向架构架侧梁上方车体内的乘客座椅靠背的空间中。0017这种布置有利于优化整个结构,节省空间,简化车辆结构。0018作为优选,所述喷射泵为双喷嘴式喷射泵,一个喷嘴对应车轮的踏面侧轮缘,另一个对应车轮的轮背侧轮缘。0019这种结构可对嵌于槽型轨的车轮轮缘踏面及轮背两侧同时进行润滑,减少轮缘与轨道的机械磨损,降低噪音的产生,提高乘客的舒适度。0020作为优选,所述电控箱中安装有弯道传感器,用于检测弯道和判断弯道的方向。0021在弯道处可通过电控箱内的弯道传感器判断弯道的方向,从而控制喷射泵只对外轨的踏面侧轮缘和内轨的轮背侧轮缘喷射润滑剂,这样设计的优点是既节省了润。
11、滑剂,又不致因润滑剂喷射过量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解决了有轨电车因弯道多曲线半径小而造成的轮缘磨耗量大的问题,同时降低了轮缘磨损时所产生的噪声,提高了乘坐的舒适度。0022作为优选,所述电控箱具有四种控制模式对喷射泵的喷射方式进行控制,分别为时间控制模式、距离控制模式、时间加弯道控制模式和距离加弯道控制模式。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无气喷射方式,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不需要空气压缩机为其提供空气动力就能将润滑剂喷射在车辆轮缘上,达到良好的润滑效果;并且消灭了空气压缩机这一噪音源,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度。00242、喷射泵带加热装置,可保证25的低温环境温度下车辆润滑装。
12、置仍能正常使用。00253、减少了车辆所需安装的设备,简化了车辆结构,减轻了车辆自重,节约了制造成本。00264、可通过注油接头在车外给油箱添加润滑剂,相比于以前需要在车内进行加油的结构,操作更方便。00275、设有管路固定架防止在车辆行进过程中高压软管晃动过量,接触车辆其他零部件造成磨损。说明书CN104071179A3/4页500286、方便调整喷射泵与车轮之间的距离,喷射泵与车轮轮缘始终保持比较合适的喷射距离。00297、能够对嵌于槽型轨的车轮轮缘踏面及轮背两侧同时进行润滑,减少轮缘与轨道的机械磨损,降低噪音的产生,提高乘客的舒适度。00308、在弯道处可通过电控箱内的弯道传感器判断弯道。
13、的方向,从而控制喷射泵只对外轨的踏面侧轮缘和内轨的轮背侧轮缘喷射润滑剂,其优点是既节省了润滑剂,又不致因润滑剂喷射过量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并解决了有轨电车因弯道多曲线半径小而造成的轮缘磨耗量大的问题。附图说明0031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连接板与转向架构架之间的连接关系图,图中取消了喷射泵;图3是喷射泵与车轮之间的位置关系图;图4是车轮与槽型轨道之间的位置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003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0033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轮缘润滑装置,包括油箱泵1、电控箱2和喷射泵3,油箱泵1和电控箱2安装在转向架构架8侧梁上方车体内乘客座椅靠。
14、背的空间中,在转向架构架8两侧的侧梁端部分别安装自带加热装置的喷射泵3,该喷射泵3位于车轮9轮缘前方,电控箱2分别与油箱泵1和喷射泵3电联,喷射泵3的进油口和出油口通过高压软管5对应与油箱泵1的供油出口和回油口连接,该高压软管5通过管路固定架4固定在转向架构架8上。0034所述喷射泵3中的加热装置为一组功率105W的电阻丝,该电阻丝集成在喷射泵3内部,该轮缘润滑装置开启工作时,加热装置就开始工作,可使进入喷射泵3的润滑剂维持在40的温度,从而可保证即使在25的低温环境温度下车辆润滑装置仍能正常使用。0035所述油箱泵1的油箱连接注油软管6,注油软管6端部设有注油接头7,该注油接头7可固定在车体。
15、上。0036所述喷射泵3通过连接板10固定在转向架构架8的侧梁上,该连接板10上沿转向架构架8纵向开设长条孔11,利用螺栓12穿过长条孔11将喷射泵3与连接板10固定连接,连接板10用螺栓固定在转向架构架8上。0037所述喷射泵3为双喷嘴式喷射泵,一个喷嘴对应车轮9的踏面侧轮缘91,另一个对应车轮9的轮背侧轮缘92,且两个喷嘴距离轮缘的距离A约为30MM。0038所述电控箱2中安装有弯道传感器图中未画出,用于判断弯道的方向。电控箱2可通过预先设定的控制程序对油箱泵1和喷射泵3进行控制。该电控箱2具有四种可选择控制模式对喷射泵3的喷射方式进行控制,分别为时间控制模式、距离控制模式、时间加弯道控制。
16、模式和距离加弯道控制模式。0039时间控制模式是指喷射泵3开启和关闭都是按预先设定的时间段进行控制,例如车辆运行120S,电控箱2则控制喷射泵3对车轮9喷射润滑剂68S,然后车辆再运行说明书CN104071179A4/4页6120S,喷射泵3又对车轮9喷射润滑剂68S,如此循环。0040距离控制模式是指喷射泵3开启和关闭按预先设定的车辆行驶路程进行控制,例如车辆每行驶12KM,车辆继续行驶0203KM的过程中电控箱2则控制喷射泵3对车轮9喷射润滑剂,如此循环。0041时间加弯道组合控制是指在时间控制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弯道传感器检测到车辆通过弯道时,就开启喷射泵3进行喷射,通过弯道后恢复时间控制。
17、模式。0042距离加弯道组合控制模式是指在距离控制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弯道传感器监测到车辆通过弯道时,就开启喷射泵3进行喷射,通过弯道后恢复距离控制模式。以上四种控制方式可任意选择。0043该轮缘润滑装置的工作过程当车辆启动后,车辆行驶速度逐渐增大,当速度达到电控箱2内控制装置预先设定的开启速度(5KM/H时,油箱泵1开启进入工作模式,油箱泵1通过高压软管5输送润滑剂到喷射泵3内,喷射泵3按预先定义的控制模式开启,将润滑剂经喷嘴喷射在车轮轮缘上,轮缘与轨道接触,将润滑剂传递到轨道上,后续未安装润滑装置的车轮通过时同样也可以得到润滑。特别的是在弯道处可通过电控箱2内的弯道传感器判断弯道的方向,从而控制喷射泵3只对外轨的踏面侧轮缘91和内轨的轮背侧轮缘92喷射润滑剂,其优点是既节省了润滑剂,又不致因润滑剂喷射过量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并解决了有轨电车因弯道多曲线半径小而造成的轮缘磨耗量大的问题。004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071179A1/2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71179A2/2页8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07117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