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浸膏熏蒸贴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中药浸膏熏蒸贴剂.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5852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3.05 CN 203458520 U (21)申请号 201320557051.5 (22)申请日 2013.09.10 A61F 7/03(2006.01) A61H 39/06(2006.01) A61M 37/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李应杰 地址 561000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建新路 2 号 6 栋 1 单元 2 号 (72)发明人 李应杰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中药浸膏熏蒸贴剂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浸膏熏蒸贴剂, 其特征在于 : 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浸膏释放层和。
2、自 发热包 ; 所述浸膏释放层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隔离 层、 皮肤接触贴膜、 中药浸膏保持层、 背面薄膜层。 所述自发热包依次包括自发热包粘结层、 自发热 包填充体和自发热包透气层。本实用新型使用中 药浸膏熏蒸比使用原药材熏蒸的含药量大, 设计 合理, 方便携带, 同时, 使用自发热包的化学反应 放热, 不需要电源, 温度恒定, 不会有电源伤害和 烫伤等事故。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58520 U CN 203458。
3、520 U 1/1 页 2 1. 一种中药浸膏熏蒸贴剂, 其特征在于 : 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浸膏释放层和自发热包 ; 所述浸膏释放层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隔离层、 皮肤接触贴膜、 中药浸膏保持层、 背面薄膜层。 2. 根据权利要求 1 中所述的中药浸膏熏蒸贴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皮肤接触贴膜是由 厚度为 0.1-2mm 的无纺布或吸水纸或打孔的透气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制成的薄膜制成的皮 肤接触贴膜。 3. 根据权利要求 1 中所述的中药浸膏熏蒸贴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背面薄膜层是由不 透液性的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薄膜材料制成的背面薄膜层。 4. 根据权利要求 1 中所述的中药浸膏熏蒸贴剂, 其特征在于。
4、 : 所述中药浸膏保持层是 由吸水材料及中药浸膏组成的、 厚度为 2-8mm 的中药浸膏保持层。 5. 根据权利要求 1 中所述的中药浸膏熏蒸贴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自发热包依次包括 自发热包粘结层、 自发热包填充体和自发热包透气层。 6. 根据权利要求 5 中所述的中药浸膏熏蒸贴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自发热包粘结层是 由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制成的塑膜以及均匀涂抹在塑膜上的压敏胶制成的、 厚度为 0.1-1mm 的自发热包粘结层。 7. 根据权利要求 5 中所述的中药浸膏熏蒸贴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自发热包透气层是 由无纺布制成的自发热包透气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458。
5、520 U 2 1/2 页 3 一种中药浸膏熏蒸贴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领域, 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中药浸膏熏蒸贴剂。 背景技术 0002 熏蒸疗法属于中医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 它是用煮沸中药后产生的气雾进行熏 蒸, 借药力、 热力直接作用于所熏部位, 达到扩张局部血管、 促进血液循环、 温通血脉、 祛毒 杀菌、 止痒、 清洁伤口、 消肿止痛, 最后达到治病、 防病、 保健、 美容的目的。 0003 现有的熏蒸疗法使用的是熏蒸治疗仪器、 熏蒸护理床、 熏蒸护理桶、 熏蒸理疗仓等 设备, 由于以上设备仪器存在笨重、 需要电源、 固定场地等缺陷, 使得熏蒸疗法不便于患者 日。
6、常的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方便携 带、 不需要外接热源和固定场地并且可进行熏蒸治疗的中药浸膏熏蒸贴剂。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0006 一种中药浸膏熏蒸贴剂, 其特征在于 : 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浸膏释放层和自发热包 ; 所述浸膏释放层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隔离层、 皮肤接触贴膜、 中药浸膏保持层、 背面薄膜层。 0007 所述皮肤接触贴膜是由厚度为 0.1-2mm 的无纺布或吸水纸或打孔的透气聚乙烯 或聚氯乙烯制成的薄膜制成的皮肤接触贴膜。 0008 所述背面薄膜层是由不透液性的聚乙。
7、烯或聚氯乙烯薄膜材料制成的背面薄膜层。 0009 所述中药浸膏保持层是由吸水材料及中药浸膏组成的、 厚度为 2-8mm 的中药浸膏 保持层。 0010 所述自发热包依次包括自发热包粘结层、 自发热包填充体和自发热包透气层。 0011 所述自发热包粘结层是由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制成的塑膜以及均匀涂抹在塑膜上 的压敏胶制成的、 厚度为 0.1-1mm 的自发热包粘结层。 0012 所述自发热包透气层是由无纺布制成的自发热包透气层。 0013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使用中药浸膏熏蒸比使 用原药材熏蒸的含药量大, 设计合理, 方便携带, 同时, 使用自发热包的化学反应放热,。
8、 不需 要电源, 温度恒定, 不会有电源伤害和烫伤等事故。另外, 本实用新型可直接贴敷于特定穴 位和关节处, 不需要固定场地和仪器设备的限制。 0014 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203458520 U 3 2/2 页 4 0016 实施例 : 0017 如图 1 所示, 一种中药浸膏熏蒸贴剂, 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浸膏释放层和自发热包。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浸膏释放层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隔离层 1、 皮肤接触贴膜 2、 中药浸膏保 持层 3、 背面薄膜层 4。 0018 。
9、其中, 所述皮肤接触贴膜 2 是由厚度为 0.1-2mm 的无纺布或吸水纸或打孔的透气 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制成的薄膜制成的皮肤接触贴膜。所述背面薄膜层 4 是由不透液性的聚 乙烯或聚氯乙烯薄膜材料制成的背面薄膜层。所述中药浸膏保持层 3 是由吸水材料及中药 浸膏组成的、 厚度为 2-8mm 的中药浸膏保持层。 0019 另外,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自发热包依次包括自发热包粘结层 5、 自发热包填充体 6 和自发热包透气层 7。 0020 其中, 所述自发热包粘结层 5 是由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制成的塑膜以及均匀涂抹在 塑膜上的压敏胶制成的、 厚度为 0.1-1mm 的自发热包粘结层。所述自发热包透气。
10、层 7 是由 无纺布制成的自发热包透气层。 自发热包填充体是由可与空气中氧发生化学反应放热的组 合物, 主要是按比例混合的铁粉、 碳粉、 氯化钠、 蛭石等化学物质。 0021 使用中药浸膏熏蒸贴剂时, 将贴敷部位皮肤擦洗干净, 揭去隔离层, 将皮肤接触贴 膜向皮肤侧, 通过胶贴贴敷在人体皮肤上, 自发热包透气层能够充分接触到空气, 不能封 闭。 0022 本实用新型使用中药浸膏熏蒸比使用原药材熏蒸的含药量大, 设计合理, 方便携 带, 同时, 使用自发热包的化学反应放热, 不需要电源, 温度恒定, 不会有电源伤害和烫伤等 事故。 另外, 本实用新型可直接贴敷于特定穴位和关节处, 不需要固定场地和仪器设备的限 制。 0023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 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 做出的结构变化, 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 均属于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203458520 U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58520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