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茱萸的栽培方法.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6471208 上传时间:2019-08-3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25105.9

申请日:

20150612

公开号:

CN106258289A

公开日:

201701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宋维成

发明人:

宋维成

地址:

730060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西固东路253号602室

优先权:

CN201510325105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茱萸的栽培方法,包括步骤:1)选地整地:选地、施基肥、深翻后用甲基异柳磷1000倍液喷施,然后晒田2~3天,再整平、耙细,并作1.2~1.8米宽的畦;2)育苗移栽:种子先经越冬沙藏,次年取出并采用超声处理后开沟下播,播后第三年春季发芽前,选合格苗木进行移栽;3)田间管理:除做好中耕除草、灌溉追肥、修剪树形外,还要进行树盘覆草和培土垒蔸;4)病虫害防治:病害发生时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防治即可。本发明的栽培方法通过严格选地,并在深翻后喷施甲基异柳磷1000倍液,杀灭藏于地下的虫害,促使树体旺盛、快速生长,还降低了发病率,提高产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山茱萸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整地选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向阳的微酸性砂质壤土地块,每亩施入腐熟厩肥2800~3000公斤,并在深翻后用甲基异柳磷1000倍液喷施,然后晒田2~3天,再整平、耙细,并作1.2~1.8米宽的畦;2)育苗移栽①播种:入冬前选无病且饱满种子进行沙藏,次年取出沙藏种子,经超声处理后,按条距25~32厘米,沟深2厘米开沟下播,播后覆土、浇水,以保持畦面湿润;待苗高15厘米时,按株距10~15厘米定苗并追肥;②移栽:播种后第三年春季发芽前,选生长健壮、无病害苗木进行移栽,移栽行距为2.5~3米,株距为1.7~2.5米,穴深为50厘米,移栽后回填拌有氮磷钾肥的壤土,并要边填土边浇水,以稳固根系,提高苗木成活;3)田间管理①中耕除草:苗木移栽成活后至封行前,每年于春、夏、秋各松土除草一次,以促进根系生长,迅速扩大树冠;②追肥:移栽成活后,结合中耕除草追肥3次,视树龄大小,每株施入腐熟厩肥20~3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1~2公斤和过磷酸钙1~2公斤,于树旁开环状沟施入;成年结果后,除以上追肥外,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的生理落果期,每株追施0.2公斤的尿素;在盛花期喷施赤霉素水2次,幼果期叶面喷施0.2%硼酸2~3次,以提高坐果率;③灌溉:移栽成活的当年或成年树在花期、幼果期及夏季干旱时,要及时灌水保苗和防止干旱;④修剪:树高l米左右时进行修剪整形,使其形成低干矮冠,枝条分布均匀,通风透气的自然圆头形,修剪除了拉枝、环剥、摘心外,还做好串花枝的回缩,促长枝的重截和疏除;树冠交接后,还注意对交接主枝的回缩和换头改向,以保持强健的树势,培养更多的结果枝;⑤树盘覆草:在3月初,将麦秸铡成20厘米小段覆盖于树盘,每树覆盖20千克,厚度10~15厘米,覆盖范围从干周到枝展外缘,以促进树体生长发育,使枝条增粗伸长,叶浓绿、肥厚,叶营养面积增大,扩大光合面积,增强光合效能和营养面积;⑥培土垒蔸:山茱萸根系分布浅,易倒伏,因此冬季施肥后培土垒克,以加深加固土层,保水保墒,防止倒伏;4)病虫害防治山茱萸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叶斑病、角斑病、灰色膏药病、蛀果蛾、山茱萸尺蠖、天牛等,对于病害发生时,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防治,对于虫害发生时,除了人工捕杀外,还可提前摘果以降低损失。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山茱萸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山茱萸,别名枣皮、药枣等,产于我国山西、陕西、甘肃等省。是常用中药材,以干燥成熟果肉入药,含山茱萸苷、鞣质、熊果酸、没食子酸、苹果酸、没食子酸甲酯等成分,性微温,味酸;归肝、肾经。有补益肝肾、涩精止汗之功效。主治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自汗盗汗、遗精尿频、月经过多等症,现代研究证明,它还有抗癌,抗艾滋病毒的新功能。也可制作多种保健食品。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落叶灌木或乔木,高达10米,树皮淡褐色,成薄片剥落,枝条灰棕色,单叶卵形或椭圆形。春季先花后叶,花期3~4月,伞形花序,果熟期9~10月,核果成熟时深红色。喜温暖、湿润、凉爽气候,喜阳光但也较耐寒,对土壤要求不高,能耐瘠薄,但在肥沃疏松、湿润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腐殖质土中生长良好。山茱萸一般多生于阴凉、湿润、背风的深山区,常见于山沟、壤窝、溪边、路旁等腐殖质土层厚的地方。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山区游人逐年增加,严重破坏了深山区的生态环境,野生山茱萸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为此,专利CN 102461406 A公开了题为《山茱萸的栽培方法》的报道,披露了包括“选地、整地、播种、移栽、中耕除草、追肥、控水、整枝修剪”步骤的栽培方法,但该方法在整地时,单纯施入磷肥作基肥,因起效快而导致肥效时间短,对于后续追肥来说,过于麻烦,不仅会增加人工费用,还会增加化学肥料的施入,从而导致土壤板结,失活,造成肥力下降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体生长旺盛,人工栽培成本低,坐果率高,药用品质好的山茱萸的栽培方法,满足中药材市场的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山茱萸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整地

选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向阳的微酸性砂质壤土地块,每亩施入腐熟厩肥2800~3000公斤,并在深翻后用甲基异柳磷1000倍液喷施,然后晒田2~3天,再整平、耙细,并作1.2~1.8米宽的畦。

2)育苗移栽

①播种:入冬前选无病且饱满种子进行沙藏,次年取出沙藏种子,经超声处理后,按条距25~32厘米,沟深2厘米开沟下播,播后覆土、浇水,以保持畦面湿润;待苗高15厘米时,按株距10~15厘米定苗并追肥;

②移栽:播种后第三年春季发芽前,选生长健壮、无病害苗木进行移栽,移栽行距为2.5~3米,株距为1.7~2.5米,穴深为50厘米,移栽后回填拌有氮磷钾肥的壤土,并要边填土边浇水,以稳固根系,提高苗木成活。

3)田间管理

①中耕除草:苗木移栽成活后至封行前,每年于春、夏、秋各松土除草一次,以促进根系生长,迅速扩大树冠;

②追肥:移栽成活后,结合中耕除草追肥3次,视树龄大小,每株施入腐熟厩肥20~3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1~2公斤和过磷酸钙1~2公斤,于树旁开环状沟施入;成年结果后,除以上追肥外,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的生理落果期,每株追施0.2公斤的尿素;在盛花期喷施赤霉素水2次,幼果期叶面喷施0.2%硼酸2~3次,以提高坐果率;

③灌溉:移栽成活的当年或成年树在花期、幼果期及夏季干旱时,要及时灌水保苗和防止干旱;

④修剪:树高l米左右时进行修剪整形,使其形成低干矮冠,枝条分布均匀,通风透气的自然圆头形,修剪除了拉枝、环剥、摘心外,还做好串花枝的回缩,促长枝的重截和疏除;树冠交接后,还注意对交接主枝的回缩和换头改向,以保持强健的树势,培养更多的结果枝;

⑤树盘覆草:在3月初,将麦秸铡成20厘米小段覆盖于树盘,每树覆盖20千克,厚度10~15厘米,覆盖范围从干周到枝展外缘,以促进树体生长发育,使枝条增粗伸长,叶浓绿、肥厚,叶营养面积增大,扩大光合面积,增强光合效能和营养面积;

⑥培土垒蔸:山茱萸根系分布浅,易倒伏,因此冬季施肥后培土垒克,以加深加固土层,保水保墒,防止倒伏。

4)病虫害防治

山茱萸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叶斑病、角斑病、灰色膏药病、蛀果蛾、山茱萸尺蠖、天牛等,对于病害发生时,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防治,对于虫害发生时,除了人工捕杀外,还可提前摘果以降低损失。

与现有山茱萸栽培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由于山茱萸在盐碱地中生长不良,本发明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向阳的微酸性砂质壤土地块,对种植地土壤条件更为严格,有利于山茱萸的生长;并在选好地后,施入腐熟厩肥,与化学肥料相比,其肥效时间更久,且不会出现烧苗等现象,还对土壤有保护作用;深翻后用甲基异柳磷1000倍液喷施,这样就杀死了藏于地下的虫害,降低了地下虫害的发病率,提高产量。

2)本发明在移栽成活后,除做好中耕除草、追肥灌水、修剪树形外,还进行树盘覆草、培土垒蔸,不仅促进树体生长发育,使枝条增粗伸长,叶浓绿、肥厚,叶营养面积增大,扩大光合面积,增强光合效能和营养面积,还加深加固土层,保水保墒,防止树体倒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以便于同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

实施例1

一种山茱萸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整地

选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向阳的微酸性砂质壤土地块,每亩施入腐熟厩肥2800~3000公斤,并在深翻后用甲基异柳磷1000倍液喷施,然后晒田2~3天,再整平、耙细,并作1.2~1.8米宽的畦。

2)育苗移栽

①播种:入冬前选无病且饱满种子进行沙藏,次年取出沙藏种子,经超声处理后,按条距25~32厘米,沟深2厘米开沟下播,播后覆土、浇水,以保持畦面湿润;待苗高15厘米时,按株距10~15厘米定苗并追肥;

②移栽:播种后第三年春季发芽前,选生长健壮、无病害苗木进行移栽,移栽行距为2.5~3米,株距为1.7~2.5米,穴深为50厘米,移栽后回填拌有氮磷钾肥的壤土,并要边填土边浇水,以稳固根系,提高苗木成活。

3)田间管理

①中耕除草:苗木移栽成活后至封行前,每年于春、夏、秋各松土除草一次,以促进根系生长,迅速扩大树冠;

②追肥:移栽成活后,结合中耕除草追肥3次,视树龄大小,每株施入腐熟厩肥20~3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1~2公斤和过磷酸钙1~2公斤,于树旁开环状沟施入;成年结果后,除以上追肥外,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的生理落果期,每株追施0.2公斤的尿素;在盛花期喷施赤霉素水2次,幼果期叶面喷施0.2%硼酸2~3次,以提高坐果率;

③灌溉:移栽成活的当年或成年树在花期、幼果期及夏季干旱时,要及时灌水保苗和防止干旱;

④修剪:树高l米左右时进行修剪整形,使其形成低干矮冠,枝条分布均匀,通风透气的自然圆头形,修剪除了拉枝、环剥、摘心外,还做好串花枝的回缩,促长枝的重截和疏除;树冠交接后,还注意对交接主枝的回缩和换头改向,以保持强健的树势,培养更多的结果枝;

⑤树盘覆草:在3月初,将麦秸铡成20厘米小段覆盖于树盘,每树覆盖20千克,厚度10~15厘米,覆盖范围从干周到枝展外缘,以促进树体生长发育,使枝条增粗伸长,叶浓绿、肥厚,叶营养面积增大,扩大光合面积,增强光合效能和营养面积;

⑥培土垒蔸:山茱萸根系分布浅,易倒伏,因此冬季施肥后培土垒克,以加深加固土层,保水保墒,防止倒伏。

4)病虫害防治

山茱萸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叶斑病、角斑病、灰色膏药病、蛀果蛾、山茱萸尺蠖、天牛等,对于病害发生时,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防治,对于虫害发生时,除了人工捕杀外,还可提前摘果以降低损失。

5)采收

移栽后第四年便开花结果,当果皮由青色变为鲜红色时采收。

一种山茱萸的栽培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山茱萸的栽培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山茱萸的栽培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山茱萸的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山茱萸的栽培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325105.9 (22)申请日 2015.06.12 A01G 1/00(2006.01) (71)申请人 宋维成 地址 730060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西固东路 253 号 602 室 (72)发明人 宋维成 (54) 发明名称 一种山茱萸的栽培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茱萸的栽培方法, 包括 步骤 : 1) 选地整地 : 选地、 施基肥、 深翻后用甲基 异柳磷 1000 倍液喷施, 然后晒田 2 3 天, 再整 平、 耙细, 并作1.21.8米宽的畦 ; 2)育苗移栽 : 种子先经越冬沙藏, 次年取出并采用。

2、超声处理后 开沟下播, 播后第三年春季发芽前, 选合格苗木 进行移栽 ; 3) 田间管理 : 除做好中耕除草、 灌溉追 肥、 修剪树形外, 还要进行树盘覆草和培土垒蔸 ; 4) 病虫害防治 : 病害发生时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防 治即可。 本发明的栽培方法通过严格选地, 并在深 翻后喷施甲基异柳磷 1000 倍液, 杀灭藏于地下的 虫害, 促使树体旺盛、 快速生长, 还降低了发病率, 提高产量。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6258289 A 2017.01.04 CN 106258289 A 1/1 页 。

3、2 1.一种山茱萸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以下步骤 : 1) 选地整地 选土层深厚、 肥沃疏松、 排水良好、 向阳的微酸性砂质壤土地块, 每亩施入腐熟厩肥 28003000公斤, 并在深翻后用甲基异柳磷1000倍液喷施, 然后晒田23天, 再整平、 耙 细, 并作 1.2 1.8 米宽的畦 ; 2) 育苗移栽 播种 : 入冬前选无病且饱满种子进行沙藏, 次年取出沙藏种子, 经超声处理后, 按条 距 25 32 厘米, 沟深 2 厘米开沟下播, 播后覆土、 浇水, 以保持畦面湿润 ; 待苗高 15 厘米 时, 按株距 10 15 厘米定苗并追肥 ; 移栽 : 播种后第三年春季发芽前, 。

4、选生长健壮、 无病害苗木进行移栽, 移栽行距为 2.53米, 株距为1.72.5米, 穴深为50厘米, 移栽后回填拌有氮磷钾肥的壤土, 并要边 填土边浇水, 以稳固根系, 提高苗木成活 ; 3)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 : 苗木移栽成活后至封行前, 每年于春、 夏、 秋各松土除草一次, 以促进根系 生长, 迅速扩大树冠 ; 追肥 : 移栽成活后, 结合中耕除草追肥 3 次, 视树龄大小, 每株施入腐熟厩肥 20 30 公斤、 氮磷钾复合肥 1 2 公斤和过磷酸钙 1 2 公斤, 于树旁开环状沟施入 ; 成年结果后, 除以上追肥外, 在 3 月中旬至 4 月中旬的生理落果期, 每株追施 0.2 公斤。

5、的尿素 ; 在盛花期 喷施赤霉素水 2 次, 幼果期叶面喷施 0.2硼酸 2 3 次, 以提高坐果率 ; 灌溉 : 移栽成活的当年或成年树在花期、 幼果期及夏季干旱时, 要及时灌水保苗和防 止干旱 ; 修剪 : 树高 l 米左右时进行修剪整形, 使其形成低干矮冠, 枝条分布均匀, 通风透气 的自然圆头形, 修剪除了拉枝、 环剥、 摘心外, 还做好串花枝的回缩, 促长枝的重截和疏除 ; 树冠交接后, 还注意对交接主枝的回缩和换头改向, 以保持强健的树势, 培养更多的结果 枝 ; 树盘覆草 : 在 3 月初, 将麦秸铡成 20 厘米小段覆盖于树盘, 每树覆盖 20 千克, 厚度 10 15 厘米,。

6、 覆盖范围从干周到枝展外缘, 以促进树体生长发育, 使枝条增粗伸长, 叶浓 绿、 肥厚, 叶营养面积增大, 扩大光合面积, 增强光合效能和营养面积 ; 培土垒蔸 : 山茱萸根系分布浅, 易倒伏, 因此冬季施肥后培土垒克, 以加深加固土层, 保水保墒, 防止倒伏 ; 4) 病虫害防治 山茱萸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 褐斑病、 叶斑病、 角斑病、 灰色膏药病、 蛀果蛾、 山茱萸尺 蠖、 天牛等, 对于病害发生时, 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防治, 对于虫害发生时, 除了人工捕杀外, 还可提前摘果以降低损失。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6258289 A 2 1/3 页 3 一种山茱萸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

7、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栽培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山茱萸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山茱萸, 别名枣皮、 药枣等, 产于我国山西、 陕西、 甘肃等省。是常用中药材, 以干 燥成熟果肉入药, 含山茱萸苷、 鞣质、 熊果酸、 没食子酸、 苹果酸、 没食子酸甲酯等成分, 性微 温, 味酸 ; 归肝、 肾经。有补益肝肾、 涩精止汗之功效。主治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 自汗盗汗、 遗精尿频、 月经过多等症, 现代研究证明, 它还有抗癌, 抗艾滋病毒的新功能。 也可制作多种 保健食品。 0003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落叶灌木或乔木, 高达 10 米, 树皮淡褐色, 成薄片剥落, 枝条灰 棕色, 单叶卵形。

8、或椭圆形。春季先花后叶, 花期 3 4 月, 伞形花序, 果熟期 9 10 月, 核果 成熟时深红色。喜温暖、 湿润、 凉爽气候, 喜阳光但也较耐寒, 对土壤要求不高, 能耐瘠薄, 但在肥沃疏松、 湿润深厚、 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腐殖质土中生长良好。山茱萸一般多生于阴 凉、 湿润、 背风的深山区, 常见于山沟、 壤窝、 溪边、 路旁等腐殖质土层厚的地方。近年来, 随 着经济的发展, 山区游人逐年增加, 严重破坏了深山区的生态环境, 野生山茱萸的生存受到 严重威胁。为此, 专利 CN 102461406 A 公开了题为 山茱萸的栽培方法 的报道, 披露了包 括 “选地、 整地、 播种、 移栽、 。

9、中耕除草、 追肥、 控水、 整枝修剪” 步骤的栽培方法, 但该方法在 整地时, 单纯施入磷肥作基肥, 因起效快而导致肥效时间短, 对于后续追肥来说, 过于麻烦, 不仅会增加人工费用, 还会增加化学肥料的施入, 从而导致土壤板结, 失活, 造成肥力下降 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 提供一种树体生长旺盛, 人工栽培成本低, 坐果率高, 药用品 质好的山茱萸的栽培方法, 满足中药材市场的需求。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0006 一种山茱萸的栽培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07 1) 选地整地 0008 选土层深厚、 肥沃疏松、 排水良好、 。

10、向阳的微酸性砂质壤土地块, 每亩施入腐熟厩 肥28003000公斤, 并在深翻后用甲基异柳磷1000倍液喷施, 然后晒田23天, 再整平、 耙细, 并作 1.2 1.8 米宽的畦。 0009 2) 育苗移栽 0010 播种 : 入冬前选无病且饱满种子进行沙藏, 次年取出沙藏种子, 经超声处理后, 按条距 25 32 厘米, 沟深 2 厘米开沟下播, 播后覆土、 浇水, 以保持畦面湿润 ; 待苗高 15 厘 米时, 按株距 10 15 厘米定苗并追肥 ; 0011 移栽 : 播种后第三年春季发芽前, 选生长健壮、 无病害苗木进行移栽, 移栽行距 为 2.5 3 米, 株距为 1.7 2.5 米,。

11、 穴深为 50 厘米, 移栽后回填拌有氮磷钾肥的壤土, 并 说 明 书 CN 106258289 A 3 2/3 页 4 要边填土边浇水, 以稳固根系, 提高苗木成活。 0012 3) 田间管理 0013 中耕除草 : 苗木移栽成活后至封行前, 每年于春、 夏、 秋各松土除草一次, 以促进 根系生长, 迅速扩大树冠 ; 0014 追肥 : 移栽成活后, 结合中耕除草追肥 3 次, 视树龄大小, 每株施入腐熟厩肥 20 30 公斤、 氮磷钾复合肥 1 2 公斤和过磷酸钙 1 2 公斤, 于树旁开环状沟施入 ; 成 年结果后, 除以上追肥外, 在 3 月中旬至 4 月中旬的生理落果期, 每株追施 。

12、0.2 公斤的尿素 ; 在盛花期喷施赤霉素水 2 次, 幼果期叶面喷施 0.2硼酸 2 3 次, 以提高坐果率 ; 0015 灌溉 : 移栽成活的当年或成年树在花期、 幼果期及夏季干旱时, 要及时灌水保苗 和防止干旱 ; 0016 修剪 : 树高 l 米左右时进行修剪整形, 使其形成低干矮冠, 枝条分布均匀, 通风 透气的自然圆头形, 修剪除了拉枝、 环剥、 摘心外, 还做好串花枝的回缩, 促长枝的重截和疏 除 ; 树冠交接后, 还注意对交接主枝的回缩和换头改向, 以保持强健的树势, 培养更多的结 果枝 ; 0017 树盘覆草 : 在3月初, 将麦秸铡成20厘米小段覆盖于树盘, 每树覆盖20千。

13、克, 厚 度1015厘米, 覆盖范围从干周到枝展外缘, 以促进树体生长发育, 使枝条增粗伸长, 叶浓 绿、 肥厚, 叶营养面积增大, 扩大光合面积, 增强光合效能和营养面积 ; 0018 培土垒蔸 : 山茱萸根系分布浅, 易倒伏, 因此冬季施肥后培土垒克, 以加深加固 土层, 保水保墒, 防止倒伏。 0019 4) 病虫害防治 0020 山茱萸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 褐斑病、 叶斑病、 角斑病、 灰色膏药病、 蛀果蛾、 山茱 萸尺蠖、 天牛等, 对于病害发生时, 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防治, 对于虫害发生时, 除了人工捕杀 外, 还可提前摘果以降低损失。 0021 与现有山茱萸栽培方法相比, 本发明的。

14、有益效果在于 : 0022 1) 由于山茱萸在盐碱地中生长不良, 本发明选择土层深厚、 肥沃疏松、 排水良好、 向阳的微酸性砂质壤土地块, 对种植地土壤条件更为严格, 有利于山茱萸的生长 ; 并在选好 地后, 施入腐熟厩肥, 与化学肥料相比, 其肥效时间更久, 且不会出现烧苗等现象, 还对土壤 有保护作用 ; 深翻后用甲基异柳磷 1000 倍液喷施, 这样就杀死了藏于地下的虫害, 降低了 地下虫害的发病率, 提高产量。 0023 2) 本发明在移栽成活后, 除做好中耕除草、 追肥灌水、 修剪树形外, 还进行树盘覆 草、 培土垒蔸, 不仅促进树体生长发育, 使枝条增粗伸长, 叶浓绿、 肥厚, 叶。

15、营养面积增大, 扩 大光合面积, 增强光合效能和营养面积, 还加深加固土层, 保水保墒, 防止树体倒伏。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以便于同领域技术人员 的理解。 0025 实施例 1 0026 一种山茱萸的栽培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27 1) 选地整地 说 明 书 CN 106258289 A 4 3/3 页 5 0028 选土层深厚、 肥沃疏松、 排水良好、 向阳的微酸性砂质壤土地块, 每亩施入腐熟厩 肥28003000公斤, 并在深翻后用甲基异柳磷1000倍液喷施, 然后晒田23天, 再整平、 耙细, 并作 1.2 1.8 米宽的。

16、畦。 0029 2) 育苗移栽 0030 播种 : 入冬前选无病且饱满种子进行沙藏, 次年取出沙藏种子, 经超声处理后, 按条距 25 32 厘米, 沟深 2 厘米开沟下播, 播后覆土、 浇水, 以保持畦面湿润 ; 待苗高 15 厘 米时, 按株距 10 15 厘米定苗并追肥 ; 0031 移栽 : 播种后第三年春季发芽前, 选生长健壮、 无病害苗木进行移栽, 移栽行距 为 2.5 3 米, 株距为 1.7 2.5 米, 穴深为 50 厘米, 移栽后回填拌有氮磷钾肥的壤土, 并 要边填土边浇水, 以稳固根系, 提高苗木成活。 0032 3) 田间管理 0033 中耕除草 : 苗木移栽成活后至封。

17、行前, 每年于春、 夏、 秋各松土除草一次, 以促进 根系生长, 迅速扩大树冠 ; 0034 追肥 : 移栽成活后, 结合中耕除草追肥 3 次, 视树龄大小, 每株施入腐熟厩肥 20 30 公斤、 氮磷钾复合肥 1 2 公斤和过磷酸钙 1 2 公斤, 于树旁开环状沟施入 ; 成 年结果后, 除以上追肥外, 在 3 月中旬至 4 月中旬的生理落果期, 每株追施 0.2 公斤的尿素 ; 在盛花期喷施赤霉素水 2 次, 幼果期叶面喷施 0.2硼酸 2 3 次, 以提高坐果率 ; 0035 灌溉 : 移栽成活的当年或成年树在花期、 幼果期及夏季干旱时, 要及时灌水保苗 和防止干旱 ; 0036 修剪 。

18、: 树高 l 米左右时进行修剪整形, 使其形成低干矮冠, 枝条分布均匀, 通风 透气的自然圆头形, 修剪除了拉枝、 环剥、 摘心外, 还做好串花枝的回缩, 促长枝的重截和疏 除 ; 树冠交接后, 还注意对交接主枝的回缩和换头改向, 以保持强健的树势, 培养更多的结 果枝 ; 0037 树盘覆草 : 在3月初, 将麦秸铡成20厘米小段覆盖于树盘, 每树覆盖20千克, 厚 度1015厘米, 覆盖范围从干周到枝展外缘, 以促进树体生长发育, 使枝条增粗伸长, 叶浓 绿、 肥厚, 叶营养面积增大, 扩大光合面积, 增强光合效能和营养面积 ; 0038 培土垒蔸 : 山茱萸根系分布浅, 易倒伏, 因此冬季施肥后培土垒克, 以加深加固 土层, 保水保墒, 防止倒伏。 0039 4) 病虫害防治 0040 山茱萸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 褐斑病、 叶斑病、 角斑病、 灰色膏药病、 蛀果蛾、 山茱 萸尺蠖、 天牛等, 对于病害发生时, 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防治, 对于虫害发生时, 除了人工捕杀 外, 还可提前摘果以降低损失。 0041 5) 采收 0042 移栽后第四年便开花结果, 当果皮由青色变为鲜红色时采收。 说 明 书 CN 106258289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