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辨识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辨识方法及其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动态辨识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按使用辨识方法或辨识装置的场合多有所见,举例而而言,如现有的磁卡,密码锁等。
这种辨识方法,基本上,所采用的原理,是经由一预设的密码,其可为文字、数字或文数字的组合,而此密码是为辨识方与被辨识方双方共同的协定,因此,当两组密码核对无误时,则容许该被辨识方进入或操作辨识方内的系统,如门禁管理,进而使被辨识方可为后续的作业;而辨识方与被辨识方的连结,则可为直接接触,光学读取,乃至于信号的远端传输,唯此是为现有技术,且存在于目前的磁卡,遥控锁…等,故不拟赘述。
这种方式的主要缺点在于,其供辨识的密码是为一成不变,自然存在着被截取或盗拷的风险,对于数字化或电子化的系统而言,固然设置有可供再行设定新密码的机制,唯基本上,若须透过使用者的储存密码,亦有忘却的可能,而密码改变频繁,自然增加了忘却密码的机率;或许可以说,以目前的辨识系统,在防范他人时,亦增加自己的困扰或负担,更重要地是,这些辨识系统仍可为他人破解,因此,由破解密码以犯罪的新闻,仍时有所闻,相信人人皆有此体验。
另方面,由于在传统的科学或统计学中,所惯常思考与采行的方式,是为“线性思考”或“线性逻辑”,亦即研究“可推测”或“可预知”的常态逻辑,“可掌控”的用于生活事物,这种逻辑与思考,用于正常运作的操作上固然可行,唯用于防弊,则有待商榷,实有跳脱的必要。
有监于此,申请人乃本于长年来从事非线性(Non-lnear)技术的研究的经验,潜心研究,期能克服现行辨识系统的缺点,经再三实验,始发明本发明的“动态辨识方法及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态辨识方法及其装置,其可有效地防范他人盗拷的可能,按键的指纹辨织的附加,可完全有效防止该遗失的被辨识装置为他人使用。
本发明一种动态辨识装置,尤指可辨识一组或以上的密码的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接收单元,其具天线用以接收由被辨识装置传送的信号;并由一解调器解码该信号成数字信号;
一储存与控制单元,其具一逻辑运算器用以依预设的非线性方程式运算密码,并用以比对该接收且解码后的密码,并于符合时容许该被辨识装置进入为后续的操作。
其中的接收单元进一步包括一高频放大器及一混波器,而该储存与控制单元则进一步包括一程序存储器连结于逻辑运算器及一连结于逻辑运算器的暂存器,且该储存与控制单元的密码是为相邻两依计算而得的密码,各取部份以混合而成的混合码,该密码是依混合运算而得。
其进一步包括一按键及一计时电路,其中,该按键是连结于程序存储器,并具身份码设定,而该计时电路是连结于程序存储器,以便可为预设时间使逻辑运算器依预设的非线性方程式运算以得新密码。
本发明一种被辨识装置,尤指一可发射信号供辨识装置为收发的被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控制单元,是具逻辑运算器依预设的非线性数学方程式运算以得密码;一暂存器连结于该逻辑运算器,一程序存储器用以储存储存的资讯;
一发送单元,具一调变器连结于控制单元,以将密码转换至发射信号,由一天线用以将该调变后的信号发射以供辨识装置接收。
其中的逻辑运算器是以按键为控制者且该按键是为具图形辨识并具身份码设定,或是以计时电路为预设时间起动运算一次,而该控制单元的密码是可为由前后相邻的密码,各取部份以组成复合码。
其中的发送单元进一步包含一混波器及高频放大器,以便调变后的信号可因之而为天线发射。
本发明一种辨识方法,其是由一辨识装置及一被辨识装置以执行,并具互相对应的逻辑运算器及非线性数学方程式,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起始值设定步骤
是以相同的起始值分别设定于辨识装置及被辨识装置;
(B)运算步骤
是被辨识装置依预设的时间或按压按键以使逻辑运算器依预设的非线性数学方程式,根据该起始值为运算,并得一更新的密码;
(C)发送步骤
是被辨识装置以更新的密码经调变器转化成可传送的信号,并经由天线发射;
(D)接收步骤
是由辨识装置接收该被发射的信号后,经解调器解码并输入储存与控制单元的暂存器内;
(E)核算步骤
是辨识装置依解码后的密码,经逻辑运算器为相同的起始值及非线性方程式下方运算,并于产生相同于该密码后,容许被辨识装置进入。
其中的被辨识装置的定时运算是由一计时电路连结于程序储存而连结于逻辑运算器,为预设时间的自动运算以产生新密码,而该被辨识装置的按键是具图形辨识,且该辨识装置的运算,得为预设次数,而其中的密码是可为两或以上相邻密码间各取部份以组成复合码。
其中该非线性数学方程式是为
Xn+1=C·Xn(1-Xn)
C=4
0<Xo<1
而发送信号得为由被辨识装置所产生的数字码,经调变、混波及高频放大。
其得加置一可供辨识的身份码。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揭示本发明的具体技术内容,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于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辨识装置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被辨识装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的作动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本上,本发明所采行的供为辨识的码,其一为辨识身份的身份码,另一则为可动态非线性方程式计算而得的密码,而该密码的非线性计算,可以时间,如6秒一次,或按压按键而计算更新。且该密码,可由计算所得的单一密码为之,亦可为如混合前后两次或两次以上计算所得的各取部份而得的数字为混合密码,而得复合码,唯各该计算,是依相同的非线性数学方程式为之。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辨识系统,是由一辨识装置1或称主机及至少一被辨识装置2或称子机所组成,亦即一辨识装置1可供多只被辨识装置2的连结对应使用,而各被辨识装置2间其可为相同的辨识码,或为不同的辨识码,且辨识装置1与被辨识装置2的辨识码的产生,可为同步或由被辨识装置2产生,于被辨识装置2发出信号要求辨识时,辨识装置1始开始产生可供比对的辨识码。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辨识装置是由一接收单元11,一储存与控制单元12所组合而成。
其中,接收单元11其目的在于接收由被辨识装置2所传送的信号,供后续的作业,是以,其可由一天线111连结一高频放大器112,而至混波器113及解调器114,以便其可以产生供储存与控制单元12辨识的数字信号,该混波器113则可连结并供一本地振荡器115的输入而为混频。
储存与控制单元12其主要是由一逻辑运算器121分别连结于暂存器122及程序存储器123,而该暂存器122即是用以连结于前述接收单元11的解调器114,且其可进一步分别连结一外部存储器124及一显示屏幕125,以便为资料的显示。
逻辑运算器121其是具运算功能,亦即其可为依预设时间自行依一预设数学方程式为运算,是以,其具一程序存储器123,而该程序存储器123则可为连结一计时电路126及/或一按键127,该按键127的操作,可驱动逻辑运算单元121以程序存储器123内的值为起始,而依预设数学方程式为运算,以产生新的辨识码。
储存与控制单元12于实际实施时,是连结于外部装置的控制电路,亦即,辨识装置1是设于如汽车、门禁的控制电路,并用以为开启或闭合的控制。
被辨识装置2如图2所示,是由一控制单元21及一发送单元22所组成。
其中,控制单元21其具有与前述辨识装置1对应的元件,亦即其具有一依预设数学方程式自动依预设时间及/或按键该数运算的逻辑运算器211,且其分别连结一暂存器212及一程序存储器213,而该暂存器212则进一步分别连结于一外部存储器214及一显示屏幕215,且程序存储器213则再分别连结一计时电路216及一按键217,该按键217可为一般的按压键,唯亦可为如可进一步为图像如指纹读取的按键,为输入时使用者身份的进一步辨识。
发送单元22的目的,在于将被辨识装置2的信号送出,故是具一发射天线221,一高频放大器222,混波器223,调变器224及一本地振荡器225,是以,当被辨识装置2其所发出的数字信号,可经由调变器224转换成可发射的信号,而后混波,放大,并由天线221送出,并为前述的辨识装置1的接收单元11的天线111接收。
于实施时,被辨识单元2其可为晶片方式实施,故可如卡片,或其他的方式,如配合锁具方式如挂于锁匙链为之。
如图3所示,是为本发明的操作流程,配合该流程,举一实施例以说明,唯此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发明范畴。
如图所示,基本上,于系统初始化时,则该辨识装置1亦即主机业已储存至少一组被辨识装置2的初始值,亦即被辨识装置2的原始密码及身份码业已储存于辨识器1的储存与控制单元12内,若未储存,则予以重新储存,前已述及者,由于本发明的单一辨识装置1可对应多组被辨识装置2亦即子机,而各被辨识装置2间的设定初始值是以不同为佳,以便可为区别。
而该密码,前已述及,是可依时间为定时,或依按键为逐次的计算更新,尤其是在一预设的非线性数学式下的设定值,该数学公式可为如下:
Xn+1=C·Xn(1-Xn)
C=4
0<Xo<1
而此初始,是为辨识装置1及被辨识装置2相同,是以,即使被辨识装置2依预设时间或按键的数开始计算后,将来辨识装置1于接收到被辨识装置2的信号时,亦循相同的方式进行运算与比对。
是以,被辨识装置2于设定后,即开始以定时,如6秒一次,自动依前述公式计算,并得到一新密码以取代该旧有的密码;而如为非采时间控制而采按键控制的场合,则当每次按键,逻辑运算器211则计算一次,并得到新密码,而此新密码则可显示于显示屏幕215。如前所述者,当使用复合码的场合,则可取前后两密码的部份组成传送密码。
当按键217具先行辨识的场合,如指纹辨识,则该计算必须于通过辨识,确定为使用者本人的指使时,始为作动。
对于定时变换密码的作动,则当使用者按下按键217时,该密码即暂时被定位,并将该密码值经调变器224的转换成传送信号,经放大后由天线221发射。
另方面,辨识装置1由天线111接收后于核对身份码符合后,即经调解器114解码为数字码并传送至储存与控制单元12,此时其逻辑运算器121即开始以该共同约定的储存密码及方程式进行运算并进行比对,由于其运算的数学公式是为与前述的被辨识装置2相同,且起始值亦相同,故其可于若干运算次数内,得到与此接收到的密码符合的数字,因此,使其呈可操作条件,而可进一步起动外接装置的开关电路,进而为如开门、开锁…等作动。对被辨识装置2而言,于被辨识符合并于辨识装置1作动后,随即又以该新密码为起始值,回复每隔6秒或按键后以原最后一次所得的密码,计算并变换新密码,是以,复合码的作用,只是传送供辨识,并非下次密码计算的起始值。
对于以按键方式改变密码的场合,由于该按键的次数可能是接收距离外的误按,或如孩童的把玩而为多次按压,故此时若使用者于可接收距离内并正式控压时,则辨识装置1内的逻辑运算器121则可为设定次数如1000次的运算,并比对其间是否符合于该由被辨识装置2发射并为辨识装置1接收请求辨识的密码,若符合,即允许进入,而辨识装置1则起动外接的控制。
前已述及者,本发明的辨识装置1可对应多组的被辨识装置2,因此,在实际用途上,本发明可用于如家庭门禁保全,汽车锁,电子现金卡,银行金库区,办公场所门禁,公共场所行李房,乃至于网际网路的漫游管理…等。
所以,经由本发明的实施,其较的于现有的辨识系统而言,差异所在及所获致的功效,计有如下数端:
(一)动态变换的非线性可变密码较现有的固定密码而言,业已杜绝了盗拷的可能,即使被辨识装置2为他人取得,亦无法破解内部的程序,因此,无法大量复制,尤其是以定时变换密码时,则即使欲盗拷亦无法得知方程式或推知下一次密码,可谓无从盗拷。
(二)将密码区分成数种不同形式,更有效地防范盗拷,尤其是本发明具一供辨识接收信号的身份码,以及密码中又可为复合码,而只传送组合后的复合码,所以,即使为截取,亦因密码的不明,而无从复制或盗拷。
(三)按键的指纹辨织的附加,可完全有效防止该遗失的被辨识装置2为他人使用,尤其是本发明的被辨识装置2其具有事先辨识的该单一且真正使用者的功能,因此,他人即使取得该被辨识装置,亦无法通过辨识,如此可有效防止非真正持有人的使用。
本发明所揭示的,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凡是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为熟悉该项技艺的人所易于推知的,俱不脱本发明的专利权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