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质猕猴桃的培育方法.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6455139 上传时间:2019-08-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040226.2

申请日:

20180116

公开号:

CN108157048A

公开日:

201806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7/00,A01G7/06

主分类号:

A01G17/00,A01G7/06

申请人:

成都泰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欣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鹤山镇工业大道上段3号

优先权:

CN201810040226A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杜朗宇;苟铭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质猕猴桃的培育方法,所述培育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对授粉后进行幼果疏除的猕猴桃树的主干进行第一次环割;(2)待第一次环割部位长愈后,在与第一次环割不同的位置处再对主干进行第二次环割。由本发明培育得到的猕猴桃树整体生长能力强,得到的果实品质优良,果径大,果实甜度高。 1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优质猕猴桃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1)对授粉后进行幼果疏除的猕猴桃树的主干进行第一次环割;(2)待第一次环割部位长愈后,在与第一次环割不同的位置处再对主干进行第二次环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质猕猴桃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内容:对猕猴桃树春季萌发的枝条使用外力向上牵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优质猕猴桃树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冬季时,将被牵引的枝条放下,摆布于棚架上,所述棚架的高度低于主干上从下自上第一枝条的离地高度0~10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优质猕猴桃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力沿着枝条方向延伸,牵引后枝条与其生长处的主干或支干的竖直夹角为45~7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优质猕猴桃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力沿着枝条方向延伸,其大小F与受牵引枝条的原始长度L及第一次环割高度H1、第二次环割高度H2、及两次环割的平均宽度D满足以下计算式:F=10L+5.7H1+3.8H2+110D,其中力的单位为N,长度单位为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质猕猴桃树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环割的深度为5~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质猕猴桃树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环割与所述第二次环割相距5~7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质猕猴桃树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环割的深度为5~1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质猕猴桃树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环割的位置位于第一次环割位置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质猕猴桃树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环割的宽度D1为2~5mm,所述第二次环割的宽度为3~5m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猕猴桃栽培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猕猴桃树属于藤本攀缘性果树,现有技术中为获得优质猕猴桃,常见的两种培育方式包括:将猕猴桃枝条进行向上牵引,以增加果树叶片数量,促进不同层次叶片光合效率,从而提高果实品质;对猕猴桃树进行环割,以阻断叶片养分向下传输至根部,从而增加果实养分积累。其中环割多为单次环割,且只针对生长强壮的果树,不能用于生长平庸的猕猴桃树。且现有技术通常不能同时使用上述两种培育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在生长较为平庸的猕猴桃树上使用的,能有效增加果实及果树品质、提高果树生长能力、增强其抗病性、增加花芽数量及分布均匀性的优质猕猴桃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优质猕猴桃的培育方法,其包括以下内容:

(1)对授粉后进行幼果疏除的猕猴桃树的主干进行第一次环割;

(2)待第一次环割部位长愈后,在与第一次环割不同的位置处再对主干进行第二次环割。

优选的是:还包括以下内容:对猕猴桃树春季萌发的枝条使用外力向上牵引。

进一步优选的是:在冬季时,将被牵引的枝条放下,摆布于棚架上,所述棚架的高度低于主干上从下自上第一枝条的离地高度0~10cm。

或,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牵引力沿着枝条方向延伸,牵引后枝条与其生长处的主干或支干的竖直夹角为45~70°。

其更进一步的优选是:所述牵引力沿着枝条方向延伸,其大小F与受牵引枝条的原始长度L及第一次环割高度H1、第二次环割高度H2、及两次环割的平均宽度D满足以下计算式:F=10L+5.7H1+3.8H2+110D,其中力的单位为N,长度单位为cm。

或,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次环割的深度为5~10mm。

或,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次环割与所述第二次环割相距5~7cm。

或,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次环割的深度为5~10mm。

或,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次环割的位置位于第一次环割位置的上方。

或,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次环割的宽度D1为2~5mm,所述第二次环割的宽度为3~5mm。

本发明的两次环割均在猕猴桃树的主干上进行,针对授粉谢花后的猕猴桃树,此时猕猴桃幼果处于快速膨大期,对水分及养分需求旺盛,环割可阻断叶片制造的养分向下传输,而积累在幼果上,促进果实变大,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两次环割的距离为5~7cm,第二次环割位于第一次环割上方,可进一步促进猕猴桃养分及水分的积累,同时可保证两次环割间的主干部分健康生长,避免其产生病虫害及树皮萎缩。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将猕猴桃树的环割与其枝条的牵引相结合,一方面环割产生的养料、水分在果树上部的积累效应可促进枝条、叶片的增多、增大,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和强度,使其反过来促进养分在果实中的积累,增加果实甜度,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进一步研究了牵引力方向,牵引力大小F、受牵引枝条的原始长度L、第一次环割高度H1、第二次环割高度H2、两次环割的平均宽度D间的最佳协同效果,不仅可最优化上述良性循环的效果,同时避免了两种方法同时使用时可能带来的不当后果,如果树上、下养分输送能力失调,难以满足整体生长情况,导致果树下部萎缩,上部叶片/枝条生长过量、果实养分积累少,或果树根部吸收能力不足,导致大量由牵引产生的多的叶片、枝条等生产状况差,出现整株的病虫害等。

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中对牵引后的枝条冬季进行了下放,可保证果树整体养分的积累,减少不必要的水分及养分消耗,同时可增加冬季修剪效率。

由本发明培育得到的猕猴桃树整体生长能力强,植株由中庸植株或弱势植株变为强壮植株的比率大于90%,得到的果实品质优良,果径大,果实甜度高,植株及果实生长过程中可不施用化学肥料,植株及果实生长中均不出现病虫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优质猕猴桃的培育方法,其包括以下内容:

(1)对授粉后进行幼果疏除的猕猴桃树的主干进行第一次环割,第一次环割自表皮到树干内部的深度为5mm,环割上下切口间的宽度为2mm,环割位置距离地面40cm;

(2)待第一次环割部位长愈后,在高于第一次环割5cm处对主干进行第二次环割,第二次环割自表皮到树干内部的深度为5mm,环割上下切口间的宽度为3mm;

(3)在环割的过程中维持猕猴桃树的牵引,该牵引自春季萌发的枝条长势较强旺时开始,本实施例中自春季萌发的枝条生长至10cm时开始,所述牵引力沿着枝条方向延伸,牵引后枝条与其生长处的主干或支干的竖直夹角为45°,其大小F与受牵引枝条的原始长度L及第一次环割高度H1、第二次环割高度H2、及两次环割的平均宽度D满足以下计算式:F=10L+5.7H1+3.8H2+110D,为 526.5N;

(4)在猕猴桃生长过程中进行常规管理;

(5)在冬季时,将被牵引的枝条放下,摆布于棚架上,所述棚架的高度低于主干上从下自上第一枝条的离地高度0~10cm;

(6)猕猴桃果实成熟后进行采摘即可;

由本实施例培育得到的猕猴桃树整体生长能力强,植株由中庸植株或弱势植株变为强壮植株的比率为92%,得到的果实品质优良,果径较未进行环割及牵引的果树的果径平均大2.5~4倍,果实甜度较未进行环割及牵引的果树的果实显著更高,植株及果实生长过程中可不施用化学肥料,植株及果实生长中均不出现病虫害。

实施例2

一种优质猕猴桃的培育方法,其包括以下内容:

(1)对授粉后进行幼果疏除的猕猴桃树的主干进行第一次环割,第一次环割自表皮到树干内部的深度为8mm,环割上下切口间的宽度为4mm,环割位置距离地面45cm;

(2)待第一次环割部位长愈后,在高于第一次环割6cm处对主干进行第二次环割,第二次环割自表皮到树干内部的深度为9mm,环割上下切口间的宽度为4mm;

(3)在环割的过程中维持猕猴桃树的牵引,该牵引自春季萌发的枝条长势较强旺时开始,本实施例中自春季萌发的枝条生长至15cm时开始,所述牵引力沿着枝条方向延伸,牵引后枝条与其生长处的主干或支干的竖直夹角为60°,其大小F与受牵引枝条的原始长度L及第一次环割高度H1、第二次环割高度H2、及两次环割的平均宽度D满足以下计算式:F=10L+5.7H1+3.8H2+110D,为 644.3N;

(4)在猕猴桃生长过程中进行常规管理;

(5)在冬季时,将被牵引的枝条放下,摆布于棚架上,所述棚架的高度低于主干上从下自上第一枝条的离地高度0~10cm;

(6)猕猴桃果实成熟后进行采摘即可;

由本实施例培育得到的猕猴桃树整体生长能力强,植株由中庸植株或弱势植株变为强壮植株的比率为92%,得到的果实品质优良,果径较未进行环割及牵引的果树的果径平均大2.5~4倍,果实甜度较未进行环割及牵引的果树的果实显著更高,植株及果实生长过程中可不施用化学肥料,植株及果实生长中均不出现病虫害。

实施例3

一种优质猕猴桃的培育方法,其包括以下内容:

(1)对授粉后进行幼果疏除的猕猴桃树的主干进行第一次环割,第一次环割自表皮到树干内部的深度为10mm,环割上下切口间的宽度为5mm,环割位置距离地面70cm;

(2)待第一次环割部位长愈后,在高于第一次环割7cm处对主干进行第二次环割,第二次环割自表皮到树干内部的深度为10mm,环割上下切口间的宽度为5mm;

(3)在环割的过程中维持猕猴桃树的牵引,该牵引自春季萌发的枝条长势较强旺时开始,本实施例中自春季萌发的枝条生长至18cm时开始,所述牵引力沿着枝条方向延伸,牵引后枝条与其生长处的主干或支干的竖直夹角为70°,其大小F与受牵引枝条的原始长度L及第一次环割高度H1、第二次环割高度H2、及两次环割的平均宽度D满足以下计算式:F=10L+5.7H1+3.8H2+110D,为 926.6N;

(4)在猕猴桃生长过程中进行常规管理;

(5)在冬季时,将被牵引的枝条放下,摆布于棚架上,所述棚架的高度低于主干上从下自上第一枝条的离地高度0~10cm;

(6)猕猴桃果实成熟后进行采摘即可;

由本实施例培育得到的猕猴桃树整体生长能力强,植株由中庸植株或弱势植株变为强壮植株的比率为92%,得到的果实品质优良,果径较未进行环割及牵引的果树的果径平均大2.5~4倍,果实甜度较未进行环割及牵引的果树的果实显著更高,植株及果实生长过程中可不施用化学肥料,植株及果实生长中均不出现病虫害。

一种优质猕猴桃的培育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优质猕猴桃的培育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优质猕猴桃的培育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优质猕猴桃的培育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优质猕猴桃的培育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040226.2 (22)申请日 2018.01.16 (71)申请人 成都泰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鹤山镇 工业大道上段3号 (72)发明人 杨欣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51223 代理人 杜朗宇 苟铭 (51)Int.Cl. A01G 17/00(2006.01) A01G 7/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优质猕猴桃的培育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质猕猴桃的培育方法,。

2、 所述培育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 对授粉后进行 幼果疏除的猕猴桃树的主干进行第一次环割; (2) 待第一次环割部位长愈后, 在与第一次环割 不同的位置处再对主干进行第二次环割。 由本发 明培育得到的猕猴桃树整体生长能力强, 得到的 果实品质优良, 果径大, 果实甜度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8157048 A 2018.06.15 CN 108157048 A 1.一种优质猕猴桃的培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内容: (1) 对授粉后进行幼果疏除的猕猴桃树的主干进行第一次环割; (2) 待第一次环割部位长愈后, 在与第一次环割不同的位置处再对主干进行第二次环 割。 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质猕猴桃的培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以下内容: 对猕 猴桃树春季萌发的枝条使用外力向上牵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优质猕猴桃树的培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冬季时, 将被牵引 的枝条放下, 摆布于棚架上, 所述棚架的高度低于主干上从下自上第一枝条的离地高度0 10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优质猕猴桃的培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引力沿着枝条方 向延伸, 牵引后枝条与其生长处的主干或支干的竖直夹角为4570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优质猕猴桃的培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引力沿着枝条方 向延伸, 其大小F与受牵引枝条的原始长度L及第一次环割高度H。

4、1、 第二次环割高度H2、 及两 次环割的平均宽度D满足以下计算式: F=10L+5.7H1+3.8H2+110D, 其中力的单位为N, 长度单 位为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质猕猴桃树的培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次环割的深 度为5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质猕猴桃树的培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次环割与所 述第二次环割相距57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质猕猴桃树的培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次环割的深 度为51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质猕猴桃树的培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次环割的位 置位于第一次环割位置的上方。 10.根据权。

5、利要求1所述的优质猕猴桃树的培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次环割的 宽度D1为25mm, 所述第二次环割的宽度为35mm。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157048 A 2 一种优质猕猴桃的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猕猴桃栽培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猕猴桃树属于藤本攀缘性果树, 现有技术中为获得优质猕猴桃, 常见的两种培育 方式包括: 将猕猴桃枝条进行向上牵引, 以增加果树叶片数量, 促进不同层次叶片光合效 率, 从而提高果实品质; 对猕猴桃树进行环割, 以阻断叶片养分向下传输至根部, 从而增加 果实养分积累。 其中环割多为单次环割, 且只针对生。

6、长强壮的果树, 不能用于生长平庸的猕 猴桃树。 且现有技术通常不能同时使用上述两种培育方式。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在生长较为平庸的猕猴桃树上使用的, 能有效增加 果实及果树品质、 提高果树生长能力、 增强其抗病性、 增加花芽数量及分布均匀性的优质猕 猴桃的培育方法。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优质猕猴桃的培育方法, 其包括以下内容: (1) 对授粉后进行幼果疏除的猕猴桃树的主干进行第一次环割; (2) 待第一次环割部位长愈后, 在与第一次环割不同的位置处再对主干进行第二次环 割。 0005 优选的是: 还包括以下内容: 对猕猴桃树春季萌发的枝条使用外力向上。

7、牵引。 0006 进一步优选的是: 在冬季时, 将被牵引的枝条放下, 摆布于棚架上, 所述棚架的高 度低于主干上从下自上第一枝条的离地高度010cm。 0007 或, 进一步优选的是: 所述牵引力沿着枝条方向延伸, 牵引后枝条与其生长处的主 干或支干的竖直夹角为4570 。 0008 其更进一步的优选是: 所述牵引力沿着枝条方向延伸, 其大小F与受牵引枝条的原 始长度L及第一次环割高度H1、 第二次环割高度H2、 及两次环割的平均宽度D满足以下计算 式: F=10L+5.7H1+3.8H2+110D, 其中力的单位为N, 长度单位为cm。 0009 或, 另外优选的是: 所述第一次环割的深度为。

8、510mm。 0010 或, 另外优选的是: 所述第一次环割与所述第二次环割相距57cm。 0011 或, 另外优选的是: 所述第二次环割的深度为510mm。 0012 或, 另外优选的是: 所述第二次环割的位置位于第一次环割位置的上方。 0013 或, 另外优选的是: 所述第一次环割的宽度D1为25mm, 所述第二次环割的宽度为3 5mm。 0014 本发明的两次环割均在猕猴桃树的主干上进行, 针对授粉谢花后的猕猴桃树, 此 时猕猴桃幼果处于快速膨大期, 对水分及养分需求旺盛, 环割可阻断叶片制造的养分向下 传输, 而积累在幼果上, 促进果实变大, 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 两次环割的距离为5。

9、7cm,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8157048 A 3 第二次环割位于第一次环割上方, 可进一步促进猕猴桃养分及水分的积累, 同时可保证两 次环割间的主干部分健康生长, 避免其产生病虫害及树皮萎缩。 0015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将猕猴桃树的环割与其枝条的牵引相结合, 一方面环割产生 的养料、 水分在果树上部的积累效应可促进枝条、 叶片的增多、 增大, 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 和强度, 使其反过来促进养分在果实中的积累, 增加果实甜度, 另一方面, 在本发明的优选 方案中, 进一步研究了牵引力方向, 牵引力大小F、 受牵引枝条的原始长度L、 第一次环割高 度H1、 第二次环割高度H2。

10、、 两次环割的平均宽度D间的最佳协同效果, 不仅可最优化上述良 性循环的效果, 同时避免了两种方法同时使用时可能带来的不当后果, 如果树上、 下养分输 送能力失调, 难以满足整体生长情况, 导致果树下部萎缩, 上部叶片/枝条生长过量、 果实养 分积累少, 或果树根部吸收能力不足, 导致大量由牵引产生的多的叶片、 枝条等生产状况 差, 出现整株的病虫害等。 0016 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中对牵引后的枝条冬季进行了下放, 可保证果树整体养分 的积累, 减少不必要的水分及养分消耗, 同时可增加冬季修剪效率。 0017 由本发明培育得到的猕猴桃树整体生长能力强, 植株由中庸植株或弱势植株变为 强壮植株。

11、的比率大于90%, 得到的果实品质优良, 果径大, 果实甜度高, 植株及果实生长过程 中可不施用化学肥料, 植株及果实生长中均不出现病虫害。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实施例1 一种优质猕猴桃的培育方法, 其包括以下内容: (1) 对授粉后进行幼果疏除的猕猴桃树的主干进行第一次环割, 第一次环割自表皮到 树干内部的深度为5mm, 环割上下切口间的宽度为2mm, 环割位置距离地面40cm; (2) 待第一次环割部位长愈后, 在高于第一次环割5cm处对主干进行第二次环割, 第二 次环割自表皮到树干内部的深度为5mm, 环割上下切口间的宽度为3mm; (3) 在环割的过程中维持猕猴桃树的牵引, 该牵引。

12、自春季萌发的枝条长势较强旺时开 始, 本实施例中自春季萌发的枝条生长至10cm时开始, 所述牵引力沿着枝条方向延伸, 牵引 后枝条与其生长处的主干或支干的竖直夹角为45 , 其大小F与受牵引枝条的原始长度L及 第一次环割高度H1、 第二次环割高度H2、 及两次环割的平均宽度D满足以下计算式: F=10L+ 5.7H1+3.8H2+110D, 为 526.5N; (4) 在猕猴桃生长过程中进行常规管理; (5) 在冬季时, 将被牵引的枝条放下, 摆布于棚架上, 所述棚架的高度低于主干上从下 自上第一枝条的离地高度010cm; (6) 猕猴桃果实成熟后进行采摘即可; 由本实施例培育得到的猕猴桃树整。

13、体生长能力强, 植株由中庸植株或弱势植株变为强 壮植株的比率为92%, 得到的果实品质优良, 果径较未进行环割及牵引的果树的果径平均大 2.54倍, 果实甜度较未进行环割及牵引的果树的果实显著更高, 植株及果实生长过程中可 不施用化学肥料, 植株及果实生长中均不出现病虫害。 0019 实施例2 一种优质猕猴桃的培育方法, 其包括以下内容: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8157048 A 4 (1) 对授粉后进行幼果疏除的猕猴桃树的主干进行第一次环割, 第一次环割自表皮到 树干内部的深度为8mm, 环割上下切口间的宽度为4mm, 环割位置距离地面45cm; (2) 待第一次环割部位长愈。

14、后, 在高于第一次环割6cm处对主干进行第二次环割, 第二 次环割自表皮到树干内部的深度为9mm, 环割上下切口间的宽度为4mm; (3) 在环割的过程中维持猕猴桃树的牵引, 该牵引自春季萌发的枝条长势较强旺时开 始, 本实施例中自春季萌发的枝条生长至15cm时开始, 所述牵引力沿着枝条方向延伸, 牵引 后枝条与其生长处的主干或支干的竖直夹角为60 , 其大小F与受牵引枝条的原始长度L及 第一次环割高度H1、 第二次环割高度H2、 及两次环割的平均宽度D满足以下计算式: F=10L+ 5.7H1+3.8H2+110D, 为 644.3N; (4) 在猕猴桃生长过程中进行常规管理; (5) 在冬。

15、季时, 将被牵引的枝条放下, 摆布于棚架上, 所述棚架的高度低于主干上从下 自上第一枝条的离地高度010cm; (6) 猕猴桃果实成熟后进行采摘即可; 由本实施例培育得到的猕猴桃树整体生长能力强, 植株由中庸植株或弱势植株变为强 壮植株的比率为92%, 得到的果实品质优良, 果径较未进行环割及牵引的果树的果径平均大 2.54倍, 果实甜度较未进行环割及牵引的果树的果实显著更高, 植株及果实生长过程中可 不施用化学肥料, 植株及果实生长中均不出现病虫害。 0020 实施例3 一种优质猕猴桃的培育方法, 其包括以下内容: (1) 对授粉后进行幼果疏除的猕猴桃树的主干进行第一次环割, 第一次环割自表。

16、皮到 树干内部的深度为10mm, 环割上下切口间的宽度为5mm, 环割位置距离地面70cm; (2) 待第一次环割部位长愈后, 在高于第一次环割7cm处对主干进行第二次环割, 第二 次环割自表皮到树干内部的深度为10mm, 环割上下切口间的宽度为5mm; (3) 在环割的过程中维持猕猴桃树的牵引, 该牵引自春季萌发的枝条长势较强旺时开 始, 本实施例中自春季萌发的枝条生长至18cm时开始, 所述牵引力沿着枝条方向延伸, 牵引 后枝条与其生长处的主干或支干的竖直夹角为70 , 其大小F与受牵引枝条的原始长度L及 第一次环割高度H1、 第二次环割高度H2、 及两次环割的平均宽度D满足以下计算式: 。

17、F=10L+ 5.7H1+3.8H2+110D, 为 926.6N; (4) 在猕猴桃生长过程中进行常规管理; (5) 在冬季时, 将被牵引的枝条放下, 摆布于棚架上, 所述棚架的高度低于主干上从下 自上第一枝条的离地高度010cm; (6) 猕猴桃果实成熟后进行采摘即可; 由本实施例培育得到的猕猴桃树整体生长能力强, 植株由中庸植株或弱势植株变为强 壮植株的比率为92%, 得到的果实品质优良, 果径较未进行环割及牵引的果树的果径平均大 2.54倍, 果实甜度较未进行环割及牵引的果树的果实显著更高, 植株及果实生长过程中可 不施用化学肥料, 植株及果实生长中均不出现病虫害。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8157048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