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卸船机的差动减速箱外循环强制润滑系统.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645230 上传时间:2018-03-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15239.2

申请日:

2003.01.29

公开号:

CN1521442A

公开日:

2004.08.1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视为放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16N7/38; F16N29/04

主分类号:

F16N7/38; F16N29/04

申请人:

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建国

地址:

200125上海市浦东南路347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常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差动卸船机的差动减速箱外循环强制润滑系统,减速器为差动减速箱,从差动减速箱出油口通过管道连接球阀P4,从球阀P4连接到热敏元件,再到电动气泵,经电动气泵分成两路,一路经溢流阀D返回到电动气泵进油管,另一路接到压力开关P2,再与滤油器P3相接,并通向压力开关P1到达测压点,在测压点处分成两路,一路连接到电磁阀DA通向减速箱进油管路,另一路通过电磁阀DA2后进入风冷换热器,换热器出口与双金属温度计P9相连,经测压点连接到电磁阀DA1,回到减速箱进油口。本发明采用外置式全自动散热系统,可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散热,经冷却的润滑油循环回减速箱后,通过润滑油分配器直接润滑到产生热量较大的运动副上,起到了润滑及散热的作用,有效地解决了特大功率差动减速箱的散热难题,满足了作业要求。本发明的系统还具有自动故障检测功能,自动化程度高,性能可靠,维修量少。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差动卸船机的差动减速箱外循环强制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减速器 为差动减速箱,从差动减速箱出油口通过管道连接球阀P4,从球阀P4连接到热敏 元件,再到电动气泵,经电动气泵分成两路,一路经溢流阀D返回到电动气泵进 油管,另一路接到压力开关P2,再与滤油器P3相接,并通向压力开关P1到达测压 点,在测压点处分成两路,一路连接到电磁阀DA通向减速箱进油管路,另一路通 过电磁阀DA2后进入风冷换热器,换热器出口与双金属温度计P9相连,经测压点 连接到电磁阀DA1,回到减速箱进油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卸船机的差动减速箱外循环强制润滑系统,其 特征在于,所述球阀P4、热敏元件、压力开关P2、压力开关P1、滤油器P3、电磁 阀DA1、电磁阀DA、电磁阀DA2、双金属温度计P9、风冷换热器分别与可编程序 控制器相连,并接受控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卸船机的差动减速箱外循环强制润滑系统,其 特征在于,所述热敏元件带有温度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卸船机的差动减速箱外循环强制润滑系统,其 特征在于,所述滤油器配有旁通阀和堵塞发讯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卸船机的差动减速箱外循环强制润滑系统,其 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箱出油口安装可视温度计。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卸船机的差动减速箱外循环强制润滑系统,其 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换热器出油口安装可视温度计。

说明书


差动卸船机的差动减速箱外循环强制润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卸船机,特别涉及一种差动卸船机的差动减速箱外循环强制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卸船机大功率减速箱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使减速箱能正常工作,均采取一定措施以增加减速箱的散热性。常用的方法有减速器加散热风扇、外部加强制散热油泵等。但现有的外循环强制润滑系统仍无法满足特大功率行星减速器的安全可靠的散热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差动卸船机的差动减速箱外循环强制润滑系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满足特大功率行星减速器的散热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差动卸船机的差动减速箱外循环强制润滑系统,减速器为差动减速箱,从差动减速箱出油口通过管道连接球阀P4,从球阀P4连接到热敏元件,再到电动气泵,经电动气泵分成两路,一路经溢流阀D返回到电动气泵进油管,另一路接到压力开关P2,再与滤油器P3相接,并通向压力开关P1到达测压点,在测压点处分成两路,一路连接到电磁阀DA通向减速箱进油管路,另一路通过电磁阀DA2后进入风冷换热器,换热器出口与双金属温度计P9相连,经测压点连接到电磁阀DA1,回到减速箱进油口。

    本发明采用外置式全自动散热系统,可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散热,经冷却的润滑油循环回减速箱后,通过润滑油分配器直接润滑到产生热量较大地运动副上,起到了润滑及散热的作用,有效地解决了特大功率差动减速箱的散热难题,满足了作业要求。本发明的系统还具有自动故障检测功能,自动化程度高,性能可靠,维修量少。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一种差动卸船机的差动减速箱外循环强制润滑系统的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本发明是一种差动卸船机的差动减速箱外循环强制润滑系统,减速器为差动减速箱,从差动减速箱出油口通过管道连接球阀P4,从球阀P4连接到热敏元件,再到电动气泵,经电动气泵分成两路,一路经溢流阀D返回到电动气泵进油管,另一路接到压力开关P2,再与滤油器P3相接,并通向压力开关P1到达测压点;在测压点处分成两路,一路连接到电磁阀DA通向减速箱进油管路,另一路通过电磁阀DA2后进入风冷换热器,换热器出口与双金属温度计P9相连,经测压点连接到电磁阀DA1,回到减速箱进油口。

    球阀P4、热敏元件、压力开关P2、压力开关P1、滤油器P3、电磁阀DA1、电磁阀DA、电磁阀DA2、双金属温度计P9、风冷换热器分别与可编程序控制器相连,并接受控制。热敏元件带有温度表。

    本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差动减速箱大功率输入,大扭矩输出,极其繁忙地进行工作,其润滑油的发热量显然很高,尤其在夏季气温高的时候发热量更高,为了有效地降低油温,提高润滑效率,本发明对每个差动减速箱均安装一套由滤油器、泵站、散热器、管路等组成的外循环散热系统,散热后的油经油管送到减速箱轴承、齿轮等位置加强润滑。

    当卸船机起升/开闭及小车机构启动时,中央可编程序控制器传信息给润滑系统,润滑系统开始自我诊断并进入工作状态。若润滑系统无故障则传信息给中央可编程序控制器,允许起升/开闭及小车机构工作。起升/开闭及小车机构切断电源,润滑系统停止工作。

    润滑系统电动气泵开启前必须首先开启球阀P4,球阀P4上装有微动开关,若球阀P4处于关闭状态或开启不完全,则微动开关不动作,将无法启动电动气泵。系统故障。

    当差动减速箱内油温低于65℃(温度控制器的设定值)时,启动电动气泵时,泵电机与相关电磁阀同时得电,减速箱内的润滑油经球阀P4、温度控制器组件及磁性过滤器进入电动气泵组,然后再经滤油器P3、相关电磁阀,由减速箱顶部进入,起到润滑其内部零件的功效。

    当差动减速箱内油温高于65℃时,温度控制器发出信号,泵电机与相关边路电磁阀同时得电,风冷换热器开动,润滑油经电动气泵组,再经滤油器P3、相关边路电磁阀、风冷换热器,进入减速箱顶部,起到润滑、冷却的功效。

    当差动减速箱内油温高于90℃时,双金属温度计P9发出信号,并向中央可编程序控制器发出高温报警信号。双金属温度计装在换热器后的测温点上。减速箱出油口及风冷换热器出油口分别安装可视温度计。

    滤油器P3配有旁通阀和堵塞发讯器,当滤芯堵塞时向中央可编程序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电动气泵和减速箱停机,润滑油经旁通阀回减速箱。维护人员定时更换滤芯。

    高压压力开关P2的作用是:当前方发生堵塞故障时,此压力开关发出信号,向中央可编程序控制器报警,电动气泵和减速箱停机,待故障排除后方可重新开机。

    低压压力开关P1的作用是:当润滑系统发生故障而使油压下降并下降到设定值时,此压力开关向中央可编程序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电动气泵和减速箱必须停机,待故障排除后方可重新开机。低压压力开关值设计应合理,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不发生频繁关机等误动作。

    测压点为用专用测压接头对管道内的油压进行检测。

差动卸船机的差动减速箱外循环强制润滑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差动卸船机的差动减速箱外循环强制润滑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差动卸船机的差动减速箱外循环强制润滑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差动卸船机的差动减速箱外循环强制润滑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差动卸船机的差动减速箱外循环强制润滑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差动卸船机的差动减速箱外循环强制润滑系统,减速器为差动减速箱,从差动减速箱出油口通过管道连接球阀P4,从球阀P4连接到热敏元件,再到电动气泵,经电动气泵分成两路,一路经溢流阀D返回到电动气泵进油管,另一路接到压力开关P2,再与滤油器P3相接,并通向压力开关P1到达测压点,在测压点处分成两路,一路连接到电磁阀DA通向减速箱进油管路,另一路通过电磁阀DA2后进入风冷换热器,换热器出口与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