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装置、悬架支承和缓冲部件.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64145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3.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446827.0

申请日:

2013.09.26

公开号:

CN104070956A

公开日:

2014.10.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G 13/02申请日:20130926|||公开

IPC分类号:

B60G13/02; F16F13/08

主分类号:

B60G13/02

申请人:

株式会社昭和

发明人:

遠藤靖也

地址:

日本埼玉县

优先权:

2013.03.29 JP 2013-071192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代理人:

陈波;吴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悬架装置包括:活塞杆,该活塞杆具有从减震器的缸筒的一端凸出到缸筒的外部的凸出部;下安装橡胶块,该下安装橡胶块设置于活塞杆中;以及盖板,该盖板设置于活塞杆中,并且构造成将活塞杆受到的震动传递到下安装橡胶块。下安装橡胶块包括内周槽,该内周槽构造成在活塞杆未布置于下安装橡胶块和盖板的内部的状态下限制盖板相对于下安装橡胶块位移。在活塞杆布置于盖板的内部的状态下,围绕活塞杆的凸出部固定盖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悬架装置,包括:
缸筒,该缸筒构造成在内部容纳流体;
活塞,该活塞构造成划分所述活塞的内部,并且布置成能够在所述缸筒的内部滑动;
活塞杆,该活塞杆构造成支承所述活塞,并且该活塞杆包括凸出部,该凸出部从所述缸筒的一端凸出到所述缸筒的外部;
弹性部件,围绕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凸出部设置该弹性部件;
传递部件,围绕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凸出部设置该传递部件,并且该传递部件构造成:利用相对于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缸筒侧上的第一部件和跨过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的对置侧上的第二部件,在所述活塞杆的轴向上从两侧保持所述弹性部件,并且将所述活塞杆受到的震动传递到所述弹性部件;以及
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是插入到所述弹性部件内的筒状部件,该支承部件构造成支承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凸出部,该支承部件布置成在所述轴向上被保持于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从而将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在所述轴向上的距离设定为预定距离,并且当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第二部件受到来自所述活塞杆的震动时,该支承部件被所述传递部件挤压,其中,
所述弹性部件和/或所述传递部件包括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构造成:在所述活塞杆未布置于所述弹性部件和所述传递部件内部的状态下限制所述传递部件相对于所述弹性部件位移,并且
在所述活塞杆布置于所述传递部件内部的状态下,所述传递部件围绕所述活塞杆中的所述凸出部固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装置,还包括:
装接部件,该装接部件装接于车体侧,
其中,所述弹性部件包括:第一弹性体,该第一弹性体在所述缸筒侧上布置得比所述装接部件远;以及第二弹性体,该第二弹性体与 所述第一弹性体分离布置,并且跨过所述装接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对置侧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装置,
其中,所述限制机构包括凹槽,该凹槽设置成在周向上在所述弹性部件的内周面上延伸,并且该凹槽构造成保持所述传递部件的所述第一部件的外周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装置,
其中,在所述支承部件插入到所述弹性部件内的状态下,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弹性部件的内周面分离。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部件在其中心包括插入孔,该插入孔用于使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凸出部插入,并且
在所述凸出部插入到所述插入孔内并且所述第二部件未固定于所述活塞杆的状态下,利用所述插入孔将所述第一部件固定于所述活塞杆。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架装置,
其中,所述传递部件的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插入孔包括锥形部,该锥形部的直径在所述活塞杆的所述轴向上朝着由所述活塞杆支承的所述活塞增大。

7.
  一种悬架支承,包括:
弹性部件,围绕活塞杆的凸出部设置该弹性部件,所述凸出部从减震器的缸筒凸出;
传递部件,围绕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凸出部设置该传递部件,并且该传递部件构造成:利用相对于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缸筒侧上的第一部件和跨过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的对置侧上的第二 部件,在所述活塞杆的轴向上从两侧保持所述弹性部件,并且该传递部件将所述活塞杆受到的震动传递到所述弹性部件;以及
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是插入到所述弹性部件内的筒状部件,该支承部件构造成支承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凸出部,该支承部件布置成在所述轴向上被保持于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从而将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在所述轴向上的距离设定为预定距离,并且当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第二部件受到来自所述活塞杆的震动时,该支承部件被所述传递部件挤压,其中,
所述弹性部件和/或所述传递部件包括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构造成:在所述活塞杆未布置于所述弹性部件和所述传递部件内部的状态下限制所述传递部件相对于所述弹性部件位移,并且
在所述活塞杆布置于所述传递部件内部的状态下,所述传递部件围绕所述活塞杆中的所述凸出部固定。

8.
  一种围绕活塞杆的凸出部设置的缓冲部件,所述凸出部从减震器的缸筒凸出,
其中,通过围绕所述活塞的所述凸出部设置的传递部件,将所述活塞杆受到的震动传递到所述缓冲部件,
所述传递部件构造成:利用相对于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所述缸筒侧上的第一部件和跨过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的对置侧上的第二部件,在所述活塞杆的轴向上从两侧保持所述缓冲部件,
所述缓冲部件包括插入孔,支承部件插入到该插入孔内,
所述支承部件是筒状部件,并且构造成支承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凸出部,该支承部件布置成在所述轴向上被保持于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从而将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在所述轴向上的距离设定为预定距离,并且当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第二部件受到来自所述活塞杆的震动时,该支承部件被所述传递部件挤压,并且,
所述缓冲部件包括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构造成在所述活塞杆未布置于所述缓冲部件内部的状态下与所述传递部件接合并且限制所述缓冲部件与所述传递部件的相对位置的变化。

说明书

悬架装置、悬架支承和缓冲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架装置、一种悬架支承和一种缓冲部件。
背景技术
在悬架装置(减振器)中,围绕从缸筒凸出的活塞杆的上端设置悬架支承,以抑制振动(震动)从车轮侧传递到车体侧。
例如,如下所述地构造在专利文献1(JP-A-2004-69018)中描述的安装结构。垫圈插入在活塞杆的外端的外周上,上下一对橡胶套插入在垫圈的外周上,并且车体装接托架的内周端和用于保持上橡胶套的保持器的外周端插入并且夹在橡胶套之间。用于防止车体装接托架和保持器的内周端与垫圈产生接触的弹性体插置在垫圈的外周与相应内周端之间。
例如,如下所述地构造在专利文献2(JP-A-H8-85318)中描述的安装结构。利用由支承部件保持并且设置于杆的端部的螺母,上弹性部件和下弹性部件装接于支承部件之间。在弹性部件中的一个弹性部件中形成环形凸起,以便膨胀,在另一个弹性部件中形成环形槽,并且一个弹性部件的凸起经由托架的通孔嵌合到另一个弹性部件的凹槽中。
发明内容
一种悬架装置,该悬架装置能够构造成围绕从缸筒凸出的活塞杆包括: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构造成吸收来自活塞杆的震动;以及传递部件,该传递部件构造成将来自活塞杆的震动传递到弹性部件。当组装悬架装置时,例如,如果弹性部件和传递部件的位置互相偏移, 则将活塞杆插入弹性部件和传递部件的工作复杂。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抑制弹性部件和传递部件互相偏移的悬架装置等。
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悬架装置,包括:缸筒,该缸筒构造成在内部容纳流体;活塞,该活塞构造成划分所述活塞的内部,并且布置成能够在所述缸筒的内部滑动;活塞杆,该活塞杆构造成支承所述活塞,并且该活塞杆包括凸出部,该凸出部从所述缸筒的一端凸出到所述缸筒的外部;弹性部件,围绕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凸出部设置该弹性部件;传递部件,围绕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凸出部设置该传递部件,并且该传递部件构造成:利用相对于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缸筒侧上的第一部件和跨过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的对置侧上的第二部件,在所述活塞杆的轴向上从两侧保持所述弹性部件,并且将所述活塞杆受到的震动传递到所述弹性部件;以及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是插入到所述弹性部件内的筒状部件,该支承部件构造成支承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凸出部,该支承部件布置成在所述轴向上被保持于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从而将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在所述轴向上的距离设定为预定距离,并且当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第二部件受到来自所述活塞杆的震动时,该支承部件被所述传递部件挤压,其中,所述弹性部件和/或所述传递部件包括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构造成:在所述活塞杆未布置于所述弹性部件和所述传递部件内部的状态下限制所述传递部件相对于所述弹性部件位移,并且在所述活塞杆布置于所述传递部件内部的状态下,所述传递部件围绕所述活塞杆中的所述凸出部固定。
所述悬架装置还可以包括:装接部件,该装接部件装接于车体侧,其中,所述弹性部件包括:第一弹性体,该第一弹性体在所述缸筒侧上布置得比所述装接部件远;以及第二弹性体,该第二弹性体与所述第一弹性体分离布置,并且跨过所述装接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体 的对置侧上。
所述限制机构可以包括凹槽,该凹槽设置成在周向上在所述弹性部件的内周面上延伸,并且该凹槽构造成保持所述传递部件的所述第一部件的外周部。
在所述支承部件插入到所述弹性部件内的状态下,所述支承部件可以与所述弹性部件的内周面分离。
所述第一部件可以在其中心包括插入孔,该插入孔用于使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凸出部插入,并且在所述凸出部插入到所述插入孔内并且所述第二部件未固定于所述活塞杆的状态下,利用所述插入孔将所述第一部件固定于所述活塞杆。
所述传递部件的第一部件的插入孔可以包括锥形部,该锥形部的直径在所述活塞杆的所述轴向上朝着由所述活塞杆支承的所述活塞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悬架支承,包括:弹性部件,围绕活塞杆的凸出部设置该弹性部件,所述凸出部从减震器的缸筒凸出;传递部件,围绕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凸出部设置该传递部件,并且该传递部件构造成:利用相对于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缸筒侧上的第一部件和跨过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的对置侧上的第二部件,在所述活塞杆的轴向上从两侧保持所述弹性部件,并且该传递部件将所述活塞杆受到的震动传递到所述弹性部件;以及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是插入到所述弹性部件内的筒状部件,该支承部件构造成支承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凸出部,该支承部件布置成在所述轴向上被保持于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从而将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在所述轴向上的距离设定为预定距离,并且当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第二部件受到来自所述活塞杆的震动时,该支承部件 被所述传递部件挤压,其中,所述弹性部件和/或所述传递部件包括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构造成:在所述活塞杆未布置于所述弹性部件和所述传递部件内部的状态下限制所述传递部件相对于所述弹性部件位移,并且在所述活塞杆布置于所述传递部件内部的状态下,所述传递部件围绕所述活塞杆中的所述凸出部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围绕活塞杆的凸出部设置的缓冲部件,所述凸出部从减震器的缸筒凸出,其中,通过围绕所述活塞的所述凸出部设置的传递部件,将所述活塞杆受到的震动传递到所述缓冲部件,所述传递部件构造成:利用相对于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所述缸筒侧上的第一部件和跨过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的对置侧上的第二部件,在所述活塞杆的轴向上从两侧保持所述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包括插入孔,支承部件插入到该插入孔内,所述支承部件是筒状部件,并且构造成支承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凸出部,该支承部件布置成在所述轴向上被保持于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从而将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在所述轴向上的距离设定为预定距离,并且当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第二部件受到来自所述活塞杆的震动时,该支承部件被所述传递部件挤压,并且,所述缓冲部件包括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构造成在所述活塞杆未布置于所述缓冲部件内部的状态下与所述传递部件接合并且限制所述缓冲部件与所述传递部件的相对位置的变化。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抑制弹性部件和传递部件互相偏移的悬架装置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悬架装置的示意性构造的图示;
图2A和2B是用于说明悬架支承的图示;
图3是用于说明悬架装置的组装过程的图示;
图4是示出活塞杆插入到装甲组件的状态的图示;
图5是示出在不同于该实施例的比较性实例中的装甲组件的示意性构造的图示;
图6A至6C是示出下部安装橡胶块和盖板的变形的示意性构造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悬架装置1>
图1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悬架装置1的示意性构造的图示;
如图1所示,悬架装置1包括:缸筒10,该缸筒10并入了减振装置(在图中未示出);以及活塞杆20,该活塞杆20构造成支承容纳于缸筒10中的活塞25。活塞杆20是大致柱状和/或大致筒状部件。在该杆或者缸筒的轴向上,活塞25装接于一端侧。垫片(传递部件(第二部件))21和螺母23在轴向上装接于另一端侧。
在活塞杆20中,与轴向上一端(活塞一侧)的直径相比,轴向上的另一端(垫片21和螺母23一侧)的直径较小。活塞杆20在轴向上的另一端侧包括肩部(锥形部)20A,该肩部20A在径向上的直径沿着轴向缩小。
在下面的说明中,在某些情况下,将活塞杆20的杆或者缸筒的轴向简称为“轴向”,并且将活塞杆20的圆柱体的径向简称为“径向”。
悬架装置1包括设置于缸筒10下面的车轮侧装接部40。悬架装置1包括:大致筒状的缓冲橡胶块51,该缓冲橡胶块51布置于活塞杆20中的从缸筒10凸出的部分(凸出部)的外周中;以及缓冲橡胶碗52,该缓冲橡胶碗52布置于缓冲橡胶块51的外周部中。形成该图中未示出的缓冲橡胶块(环形件)51,使得其外径在轴向上从一端侧(车 体100侧)朝着另一端侧(车轮侧)逐步减小。悬架装置1包括罩53,该罩53的上端装接于缓冲橡胶块51的外周,该罩53构造成覆盖缸筒10和活塞杆20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
悬架装置1包括悬架支承60,该悬架支承60布置于活塞杆20的上端侧,并且构造成将活塞杆20弹性连结到车体100。将悬架支承60利用紧固件70固定到车体100。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悬架装置1中,当活塞杆20在轴向上相对于缸筒10移动到一端侧(图1中向下)时,由并入缸筒10中的减振装置(在图中未示出)产生压缩冲程中的减振力。
当活塞杆20在轴向上相对于缸筒10移动到另一端侧(图1中向上)时,并入缸筒10的减振装置(该图中未示出)产生膨胀冲程中的减振力。
如上所述,悬架装置1执行缓冲装置的功能,当在压缩状态与膨胀状态之间转换时,该缓冲装置使并入缸筒10的减振装置产生减振力并且防止路面的不平坦传递到车体100。悬架装置1改善了车辆的驾驶舒适度和操作稳定性。
<悬架支承60>
图2A和2B是用于说明悬架支承60的图示。更具体地,图2A是示出悬架支承60的示意性构造的图示,而图2B是示出图2A所示圆圈2b中的下部安装橡胶块69的示意性构造的原理图。
如图2A和2B所示,悬架支承60包括:垫圈61,通过经过活塞杆20的上端侧插入来设置该垫圈61;以及盖板63,该盖板63在轴向上与垫圈61在轴向上的一端(车轮侧)邻接并且通过插入到活塞杆20的上端侧上来设置该盖板63。
悬架支承60是环状弹性部件,并且包括包围垫圈61和盖板63的外周固定的安装橡胶块(缓冲部件,弹性部件)65。安装橡胶块65包括上安装橡胶块67(弹性部件(第一弹性体))和下安装橡胶块(第二弹性体)69,该上安装橡胶块67和下安装橡胶块69构造成在轴向上将上托架73(下面说明)和车体装接托架77(下面说明)夹在其间。
在轴向上的一端侧(图2A中的上侧)被垫片21和螺母23夹在其间并且另一端侧(图2A中的下侧)被嵌合到活塞杆20中的盖板63夹在其间的情况下,如下所述地固定安装橡胶块65。在此说明包括多个(两个)构件(上安装橡胶块67和下安装橡胶块69)的安装橡胶块65。然而,当然,安装橡胶块65可以由单一构件构成。
悬架支承60包括托架71,该托架71构造成围绕下安装橡胶块69在轴向上的一端(图2A和2B中的下端)的外周。托架71包括设置于车体100上的上托架(装接部件)73和设置于车轮侧上的下托架75。
在图中所示的实例中,悬架支承60包括用于将悬架支承60装接到车体100的车体装接托架77。车体装接托架77是向上开口的碗状件。用于插入下安装橡胶块69的小直径部69a的中心孔77A形成于车体装接托架77的中心。
图中所示的悬架支承60设置有设定在上下方向上的活塞杆20的轴。
垫圈(支承部件)61是大致筒状部件,并且支承插入到垫圈61内的活塞杆20的上端。当将螺母23紧固到活塞杆20时,垫圈61设定(调节)垫片21与盖板63之间在轴向上的距离。因此,垫圈61设定夹在垫片21与盖板63之间的安装橡胶块65在轴向上的压缩比。
盖板(传递部件(第一部件))63是大致盘状件。用于插入活塞杆20的上端侧的中心孔(插入孔)63A形成于圆盘的中心。在中心孔63A中,形成锥形部63B,该锥形部63B的直径在轴向上朝着车轮侧(缸筒侧)增大。如下所具体说明的,活塞杆20的肩部20A与中心孔63A的锥形部63B嵌合,从而将活塞杆20固定到盖板63。盖板63将活塞杆20在活塞杆20从缸筒10凸出的方向上受到的振动传递到安装橡胶块65的较宽范围(区域)。
盖板63的外径d1大于缓冲橡胶块51的内径d2。
在图中所示的实例中,上安装橡胶块67和下安装橡胶块69分别是大致筒状部件。在下安装橡胶块69中,形成小直径部69A,在轴向上,与一端相比,该小直径部69A的另一端的直径小。
如图2A所示,下安装橡胶块69的小直径部69A插入到上安装橡胶块67内。垫圈61和盖板63插入到下安装橡胶块69内。
如图2B所示,在下安装橡胶块69的轴向上的一端侧(车轮侧和下端)上,在轴向上延伸的环状内周槽69C形成于内周面69B上。作为限制机构的实例的内周槽69C具有对应于盖板63的截面形状,以保持盖板63的外周部(参见图2A)。盖板63布置于内周槽69C中。此外,盖板63的外周部嵌合到内周槽69C中,从而在轴向上和径向上抑制盖板63相对于下安装橡胶块69的运动。
在图中所示的实例中,能够夹紧下安装橡胶块69,因为该下安装橡胶块69构造成包括凸出部69D,成该凸出部69D构造成在轴向上从形成为沿着盖板63的外周部延伸的内周槽69C的表面凸出到内侧,并且限制盖板63的运动。
下托架75是向上开口的碗状件。上托架73是覆盖下托架75的上 表面上的开口的构件。在图中所示的实例中,在上托架73中,用于插入下安装橡胶块69的小直径部69A的中心孔73A形成于中心。上托架73和下托架75是例如通过压制形成的金属件。
在上托架73和下托架75将下安装橡胶块69夹在其间的状态下,下托架75嵌合到上托架73中,从而使下安装橡胶块69在轴向上的一端(图2A中的下端)容纳于托架71(上托架73和下托架75)中。此时,容纳于托架71中的下安装橡胶块69的小直径部69A从上托架73的中心孔73A凸出。
下安装橡胶块69布置成在下安装橡胶块69与另一个构件之间形成间隙,从而确保当受到活塞杆20传递的振动时发生弹性变形的空间。具体地,下安装橡胶块69的内周面69B布置成与垫圈61的外周面61A隔开。下安装橡胶块69的外周面69E布置成与上托架73的中心孔73A的内周面73B隔开。下安装橡胶块69的外周面69E布置成与下托架75的内周面75A隔开。
如上所述,由于下安装橡胶块69的内周面69B与垫圈61的外周面61A隔开,所以垫圈61在轴向上(在图2A中的上下方向上)可移动。另一方面,如上所述,限制嵌合到下安装橡胶块69的内周槽69C中的盖板63在轴向上运动。在轴向上,与垫圈61邻接设置盖板63。因此,由于抑制在垫圈61的轴向上的运动,所以能够夹紧下安装橡胶块69。
<组装悬架装置1>
将参考图2A至4说明悬架装置1的组装过程。图3是用于说明组装悬架装置1的过程的图示。图4是示出活塞杆20插入到装甲组件80内的状态的图示。
当组装悬架装置1时,首先,组装图2A所示的悬架支承60。具 体地,通过压制分别形成上托架73和下托架75。
将分别形成的车体装接托架77固定到上托架73。具体地,在将上托架73的中心孔73A与车体装接托架77的中心孔77A对齐时,利用众所周知的诸如粘合或者焊接的方法固定车体装接托架77。同样地,将分别形成的缓冲橡胶碗52固定到下托架75。
将下安装橡胶块69的小直径部69A插入到上托架73的中心孔73A和车体装接托架77的中心孔77A内。
随后,将垫圈61插入到下安装橡胶块69内,将盖板63嵌合到下安装橡胶块69的内周槽69C中,并且将下托架75嵌合(压入)到上托架73中。因此,组装了不包括上安装橡胶块67的悬架支承60。
随后,将缓冲橡胶块51嵌合到(压入)缓冲橡胶碗52中,并且将罩53固定到缓冲橡胶块51的外周。如上所述组装的包括悬架支承60(不包括上安装橡胶块67)、缓冲橡胶块51、缓冲橡胶碗52、以及罩53的组件是装甲组件80(参见图3)。
随后,如图3所示,组装包括缸筒10、活塞杆20和车轮侧装接部40的活塞组件90。将所组装的活塞组件90插入到装甲组件80内。将从托架71和车体装接托架77凸出的下安装橡胶块69的小直径部69A插入到上安装橡胶块67内。此外,将垫片21和螺母23固定到贯穿装甲组件80的活塞杆20。因此,组装了悬架装置1。
悬架装置1经由包括螺栓70A和螺母70B的紧固件固定到车体100。
如图4所示,根据插入到装甲组件80内的活塞组件90,活塞组件90的活塞杆20插入到盖板63内。肩部20A嵌合到盖板63的锥形 部63B中,从而由盖板63保持插入的活塞杆20。
因此,例如,在将活塞组件90的活塞杆20插入到装甲组件80内之后,当装接了上安装橡胶块67、垫片21以及螺母23时,抑制活塞杆20(活塞组件90)从装甲组件80脱落。因此,能够有助于组装工作。
在上面的说明中,将活塞杆20嵌合到盖板63中,从而固定活塞杆20和盖板63。然而,当然,可以利用诸如焊接或者粘接的形式固定活塞杆20和盖板63。
<比较例>
参考图4和5,与和该实施例不同的实例做比较地说明该实施例的悬架装置1的组装工作。图5是示出在不同于该实施例的比较例中的装甲组件800的示意性构造的图示;
在图5所示的比较例中,与该实施例不同,将通过经过活塞杆20的上端侧插入而设置的垫板610和布置于活塞杆20的肩部20A中的推入板630分别设置为分离体。
在垫板610中,一体地形成筒状部610A和盘状部610B,筒状部610A是大致筒状部,并且盘状部610B是大致盘状部、与筒状部610A同轴并且在轴向上与筒状部610A接续。在图中所示的实例中,垫板610的筒状部610A的外径形成为大于未施加张力的下安装橡胶块69的内径。因此,当嵌合垫板610时,下安装橡胶块69被压缩。
推入板630是大致盘状件。用于插入活塞杆20的上端侧的中心孔630A形成于圆盘的中心。推入板630的外径d10大于缓冲橡胶块51的内径d2。
将说明活塞组件90的活塞杆20到图5所示的装甲组件800内的插入。
在图5所示的实例中,将垫板610和推入板630分别形成为分离体,并且垫板610和推入板630不构造成互相固定。因此,在未插入活塞杆20的状态下,不能使垫板610和推入板630对准中心。垫板610和推入板630的相对位置可能互相偏移(可能不对齐)。因此,当在图5所示的实例中执行组装工作时,可以想象,在事先将活塞杆20组装到推入板630的状态下,将活塞杆20插入到垫板610内。
另一方面,由于推入板630的外径d10大于缓冲橡胶块51的内径d2,所以不能将事先与推入板630组装的活塞杆20插入到缓冲橡胶块51内。
因此,在图中所示的实例中,首先,垫板610插入(压入)到布置于上托架73中的下安装橡胶块69内,并且下托架75嵌合到上托架73中。事先利用诸如粘接或者焊接的众所周知的方法将缓冲橡胶碗52固定于下托架75。
事先经过活塞杆20插入缓冲橡胶块51,并且将推入板630组装到活塞杆20。随后,将活塞杆20插入垫板610(参见图中的箭头A1)。事先经过活塞杆20插入的缓冲橡胶块51嵌合到缓冲橡胶碗52(参见图中的箭头A2)。
以这种方式,在图中所示的实例中,在将活塞杆20插入到垫板610和推入板630内之后,需要将缓冲橡胶块51嵌合到缓冲橡胶碗52中。
正如参考图4等所说明地,在该实施例中,将活塞组件90插入到装甲组件80内,如上所述。换句话说,在缓冲橡胶块51装接到缓冲 橡胶碗52的状态下,能够将活塞组件90的活塞杆20插入到装甲组件80内。
因此,在该实施例中,与图5所示的实例相比,能够进一步简化组装过程。此外,在该实施例中,与图5所示的实例相比,能够降低悬架装置1的制造成本。
在该实施例中,与图5所示的使用垫板610和推入板630的构造不同,悬架装置1包括:垫圈61,该垫圈61是大致筒状部件;以及盖板63,该盖板是大致盘状件。因此,简化了该构造。
此外,当将图5所示的包括筒状部610A和盘状部610B的垫板610与图4等所示的构造为分离体的垫圈61和盖板63进行比较时,垫圈61和盖板63的构造更简单并且容易制造。
<变形例>
将参考图6A至6C说明下安装橡胶块69和盖板63的变形。图6A至6C是示出下部安装橡胶块69和盖板63的变形的示意性构造的图示。
在上面的说明中,参考图2A和2B等说明形成了内周槽69C的下安装橡胶块69。然而,只要下安装橡胶块69和盖板63互相接合并且抑制下安装橡胶块69和盖板63互相偏移,下安装橡胶块69就可以具有与图中所示的实例不同的形式。
例如,如图6A所示,在车轮侧的端面69F上,下安装橡胶块69可以包括构造成保持盖板63的爪式保持部69G。此外,在下安装橡胶块69的端面69F上,可以在周向上设置多个保持部69G。
可选择地,如图6B所示,盖板63可以包括构造成保持下安装橡胶块69的凸出部63D。更具体地,将盖板63构造为具有比下安装橡 胶块69的直径大的直径的碗式件。盖板63包括从在径向上内周面63C向凸出到内侧的凸出部63D。在图中所示的实例中,下安装橡胶块69在外周面69E上包括容纳部69H,该容纳部69H构造成容纳盖板63的凸出部63D的是凹槽。
此外,如图6C所示,盖板63可以包括在轴向上从与下安装橡胶块69对置的一侧上的表面凸出的凸出部63E。在图中所示的实例中,将凸出部63E的末端的直径形成得大,以进一步抑制盖板63相对于下安装橡胶块69的位置偏移。在车轮侧上的端面69F上,下安装橡胶块69包括容纳部69I,该容纳部69I是构造成容纳盖板63的凸出部63E的凹槽。
尽管上面未说明,但是在图6A中,下安装橡胶块69和保持部69G一体地形成。然而,当然,可以将下安装橡胶块69和保持部69G形成为分离体并且互相固定。同样地,盖板63与凸出部63D(参见图6B)或者凸出部63E(参见图6C)一体地形成,也可以将盖板63形成为分离体并且互相固定。
<其它实施例>
可以将该实施例作为悬架装置的制造方法,该悬架装置包括:活塞杆,该活塞杆包括从减震器的缸筒凸出的凸出部;弹性部件,围绕活塞杆的凸出部设置该弹性部件;以及传递部件,该传递部件围绕活塞杆的凸出部设置,并且构造成将活塞杆受到的震动传递到弹性部件,该制造方法包括:利用限制机构限制传递部件相对于弹性部件发生位移,该限制机构包括在弹性部件和/或者传递部件中,该限制机构构造成在活塞杆未位于弹性部件和传递部件中的状态下限制传递部件相对于弹性部件位移;并且将活塞杆插入到利用限制机构限制其相对于弹性部件发生位移的传递部件内,并且围绕活塞杆中的凸出部固定传递部件。
可以将该实施例作为悬架支承的制造方法,该悬架支承包括:弹性部件,围绕活塞杆的凸出部设置该弹性部件,该凸出部从减震器的缸筒凸出;以及传递部件,该弹性部件构造成将围绕活塞杆的凸出部设置的活塞杆受到的震动传递到弹性部件,该制造方法包括:利用限制机构限制传递部件相对于弹性部件发生位移,该限制机构包括在弹性部件和/或者传递部件中,该限制机构构造成在活塞杆未布置于弹性部件和传递部件中的状态下限制传递部件相对于弹性部件位移;并且将活塞杆插入到利用限制机构限制其相对于弹性部件发生位移的传递部件内,并且围绕活塞杆中的凸出部固定传递部件。

悬架装置、悬架支承和缓冲部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悬架装置、悬架支承和缓冲部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悬架装置、悬架支承和缓冲部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悬架装置、悬架支承和缓冲部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悬架装置、悬架支承和缓冲部件.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70956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1CN104070956A21申请号201310446827022申请日20130926201307119220130329JPB60G13/02200601F16F13/0820060171申请人株式会社昭和地址日本埼玉县72发明人遠藤靖也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8代理人陈波吴立54发明名称悬架装置、悬架支承和缓冲部件57摘要一种悬架装置包括活塞杆,该活塞杆具有从减震器的缸筒的一端凸出到缸筒的外部的凸出部;下安装橡胶块,该下安装橡胶块设置于活塞杆中;以及盖板,该盖板设置于活塞杆中,并且构造成将活塞杆。

2、受到的震动传递到下安装橡胶块。下安装橡胶块包括内周槽,该内周槽构造成在活塞杆未布置于下安装橡胶块和盖板的内部的状态下限制盖板相对于下安装橡胶块位移。在活塞杆布置于盖板的内部的状态下,围绕活塞杆的凸出部固定盖板。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8页附图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8页附图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70956ACN104070956A1/2页21一种悬架装置,包括缸筒,该缸筒构造成在内部容纳流体;活塞,该活塞构造成划分所述活塞的内部,并且布置成能够在所述缸筒的内部滑动;活塞杆,该活塞杆构造成支承所述活塞,并且该活塞杆包。

3、括凸出部,该凸出部从所述缸筒的一端凸出到所述缸筒的外部;弹性部件,围绕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凸出部设置该弹性部件;传递部件,围绕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凸出部设置该传递部件,并且该传递部件构造成利用相对于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缸筒侧上的第一部件和跨过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的对置侧上的第二部件,在所述活塞杆的轴向上从两侧保持所述弹性部件,并且将所述活塞杆受到的震动传递到所述弹性部件;以及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是插入到所述弹性部件内的筒状部件,该支承部件构造成支承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凸出部,该支承部件布置成在所述轴向上被保持于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从而将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在所述轴向上的距。

4、离设定为预定距离,并且当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第二部件受到来自所述活塞杆的震动时,该支承部件被所述传递部件挤压,其中,所述弹性部件和/或所述传递部件包括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构造成在所述活塞杆未布置于所述弹性部件和所述传递部件内部的状态下限制所述传递部件相对于所述弹性部件位移,并且在所述活塞杆布置于所述传递部件内部的状态下,所述传递部件围绕所述活塞杆中的所述凸出部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装置,还包括装接部件,该装接部件装接于车体侧,其中,所述弹性部件包括第一弹性体,该第一弹性体在所述缸筒侧上布置得比所述装接部件远;以及第二弹性体,该第二弹性体与所述第一弹性体分离布置,并且跨过所述装接部件设置。

5、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对置侧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装置,其中,所述限制机构包括凹槽,该凹槽设置成在周向上在所述弹性部件的内周面上延伸,并且该凹槽构造成保持所述传递部件的所述第一部件的外周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装置,其中,在所述支承部件插入到所述弹性部件内的状态下,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弹性部件的内周面分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部件在其中心包括插入孔,该插入孔用于使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凸出部插入,并且在所述凸出部插入到所述插入孔内并且所述第二部件未固定于所述活塞杆的状态下,利用所述插入孔将所述第一部件固定于所述活塞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架装置,其中,所述传递部。

6、件的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插入孔包括锥形部,该锥形部的直径在所述活塞杆的所述轴向上朝着由所述活塞杆支承的所述活塞增大。权利要求书CN104070956A2/2页37一种悬架支承,包括弹性部件,围绕活塞杆的凸出部设置该弹性部件,所述凸出部从减震器的缸筒凸出;传递部件,围绕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凸出部设置该传递部件,并且该传递部件构造成利用相对于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缸筒侧上的第一部件和跨过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的对置侧上的第二部件,在所述活塞杆的轴向上从两侧保持所述弹性部件,并且该传递部件将所述活塞杆受到的震动传递到所述弹性部件;以及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是插入到所述弹性部件内的筒状部件,该支承部件。

7、构造成支承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凸出部,该支承部件布置成在所述轴向上被保持于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从而将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在所述轴向上的距离设定为预定距离,并且当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第二部件受到来自所述活塞杆的震动时,该支承部件被所述传递部件挤压,其中,所述弹性部件和/或所述传递部件包括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构造成在所述活塞杆未布置于所述弹性部件和所述传递部件内部的状态下限制所述传递部件相对于所述弹性部件位移,并且在所述活塞杆布置于所述传递部件内部的状态下,所述传递部件围绕所述活塞杆中的所述凸出部固定。8一种围绕活塞杆的凸出部设置的缓冲部件,所述凸出部从减震器的缸筒凸出,其中,通过。

8、围绕所述活塞的所述凸出部设置的传递部件,将所述活塞杆受到的震动传递到所述缓冲部件,所述传递部件构造成利用相对于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所述缸筒侧上的第一部件和跨过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的对置侧上的第二部件,在所述活塞杆的轴向上从两侧保持所述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包括插入孔,支承部件插入到该插入孔内,所述支承部件是筒状部件,并且构造成支承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凸出部,该支承部件布置成在所述轴向上被保持于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从而将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在所述轴向上的距离设定为预定距离,并且当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第二部件受到来自所述活塞杆的震动时,该支承部件被所述传递部件挤压,并且,所。

9、述缓冲部件包括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构造成在所述活塞杆未布置于所述缓冲部件内部的状态下与所述传递部件接合并且限制所述缓冲部件与所述传递部件的相对位置的变化。权利要求书CN104070956A1/8页4悬架装置、悬架支承和缓冲部件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架装置、一种悬架支承和一种缓冲部件。背景技术0002在悬架装置(减振器)中,围绕从缸筒凸出的活塞杆的上端设置悬架支承,以抑制振动(震动)从车轮侧传递到车体侧。0003例如,如下所述地构造在专利文献1(JPA200469018)中描述的安装结构。垫圈插入在活塞杆的外端的外周上,上下一对橡胶套插入在垫圈的外周上,并且车体装接托架的内周端和用于保。

10、持上橡胶套的保持器的外周端插入并且夹在橡胶套之间。用于防止车体装接托架和保持器的内周端与垫圈产生接触的弹性体插置在垫圈的外周与相应内周端之间。0004例如,如下所述地构造在专利文献2(JPAH885318)中描述的安装结构。利用由支承部件保持并且设置于杆的端部的螺母,上弹性部件和下弹性部件装接于支承部件之间。在弹性部件中的一个弹性部件中形成环形凸起,以便膨胀,在另一个弹性部件中形成环形槽,并且一个弹性部件的凸起经由托架的通孔嵌合到另一个弹性部件的凹槽中。发明内容0005一种悬架装置,该悬架装置能够构造成围绕从缸筒凸出的活塞杆包括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构造成吸收来自活塞杆的震动;以及传递部件,该传。

11、递部件构造成将来自活塞杆的震动传递到弹性部件。当组装悬架装置时,例如,如果弹性部件和传递部件的位置互相偏移,则将活塞杆插入弹性部件和传递部件的工作复杂。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抑制弹性部件和传递部件互相偏移的悬架装置等。0007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悬架装置,包括缸筒,该缸筒构造成在内部容纳流体;活塞,该活塞构造成划分所述活塞的内部,并且布置成能够在所述缸筒的内部滑动;活塞杆,该活塞杆构造成支承所述活塞,并且该活塞杆包括凸出部,该凸出部从所述缸筒的一端凸出到所述缸筒的外部;弹性部件,围绕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凸出部设置该弹性部件;传递部件,围绕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凸出部设。

12、置该传递部件,并且该传递部件构造成利用相对于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缸筒侧上的第一部件和跨过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的对置侧上的第二部件,在所述活塞杆的轴向上从两侧保持所述弹性部件,并且将所述活塞杆受到的震动传递到所述弹性部件;以及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是插入到所述弹性部件内的筒状部件,该支承部件构造成支承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凸出部,该支承部件布置成在所述轴向上被保持于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从而将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在所述轴向上的距离设定为预定距离,并且当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第二部件受到来自所述活塞杆的震动时,该支承部件被所述传递部件挤压,其中,所述弹性部件和/或所述传递部件包。

13、括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构造成在所述活塞杆未布置于所述弹性部件和所述传递部件内部的状态下限制所述传递部件相对于所述弹性部件位移,说明书CN104070956A2/8页5并且在所述活塞杆布置于所述传递部件内部的状态下,所述传递部件围绕所述活塞杆中的所述凸出部固定。0008所述悬架装置还可以包括装接部件,该装接部件装接于车体侧,其中,所述弹性部件包括第一弹性体,该第一弹性体在所述缸筒侧上布置得比所述装接部件远;以及第二弹性体,该第二弹性体与所述第一弹性体分离布置,并且跨过所述装接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对置侧上。0009所述限制机构可以包括凹槽,该凹槽设置成在周向上在所述弹性部件的内周面上延伸,并。

14、且该凹槽构造成保持所述传递部件的所述第一部件的外周部。0010在所述支承部件插入到所述弹性部件内的状态下,所述支承部件可以与所述弹性部件的内周面分离。0011所述第一部件可以在其中心包括插入孔,该插入孔用于使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凸出部插入,并且在所述凸出部插入到所述插入孔内并且所述第二部件未固定于所述活塞杆的状态下,利用所述插入孔将所述第一部件固定于所述活塞杆。0012所述传递部件的第一部件的插入孔可以包括锥形部,该锥形部的直径在所述活塞杆的所述轴向上朝着由所述活塞杆支承的所述活塞增大。001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悬架支承,包括弹性部件,围绕活塞杆的凸出部设置该弹性部件,所述凸出部从。

15、减震器的缸筒凸出;传递部件,围绕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凸出部设置该传递部件,并且该传递部件构造成利用相对于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缸筒侧上的第一部件和跨过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的对置侧上的第二部件,在所述活塞杆的轴向上从两侧保持所述弹性部件,并且该传递部件将所述活塞杆受到的震动传递到所述弹性部件;以及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是插入到所述弹性部件内的筒状部件,该支承部件构造成支承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凸出部,该支承部件布置成在所述轴向上被保持于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从而将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在所述轴向上的距离设定为预定距离,并且当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第二部件受到来自所述活塞杆的震动时,该。

16、支承部件被所述传递部件挤压,其中,所述弹性部件和/或所述传递部件包括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构造成在所述活塞杆未布置于所述弹性部件和所述传递部件内部的状态下限制所述传递部件相对于所述弹性部件位移,并且在所述活塞杆布置于所述传递部件内部的状态下,所述传递部件围绕所述活塞杆中的所述凸出部固定。0014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围绕活塞杆的凸出部设置的缓冲部件,所述凸出部从减震器的缸筒凸出,其中,通过围绕所述活塞的所述凸出部设置的传递部件,将所述活塞杆受到的震动传递到所述缓冲部件,所述传递部件构造成利用相对于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所述缸筒侧上的第一部件和跨过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的对置侧上的。

17、第二部件,在所述活塞杆的轴向上从两侧保持所述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包括插入孔,支承部件插入到该插入孔内,所述支承部件是筒状部件,并且构造成支承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凸出部,该支承部件布置成在所述轴向上被保持于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从而将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在所述轴向上的距离设定为预定距离,并且当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第二部件受到来自所述活塞杆的震动时,该支承部件被所述传递部件挤压,并且,所述缓冲部件包括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构造成在所述活塞杆未布置于所述缓冲部件内部的状态下与所述传递部件接合并且限制所述缓冲部件与所述传递部件的相说明书CN104070956A3/8页6对位置的变化。00。

18、15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抑制弹性部件和传递部件互相偏移的悬架装置等。附图说明0016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悬架装置的示意性构造的图示;0017图2A和2B是用于说明悬架支承的图示;0018图3是用于说明悬架装置的组装过程的图示;0019图4是示出活塞杆插入到装甲组件的状态的图示;0020图5是示出在不同于该实施例的比较性实例中的装甲组件的示意性构造的图示;0021图6A至6C是示出下部安装橡胶块和盖板的变形的示意性构造的图示。具体实施方式0022下面将参考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00230024图1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悬架装置1的示意性构造的图示;0025如图1所示,悬架装置1包括缸筒。

19、10,该缸筒10并入了减振装置(在图中未示出);以及活塞杆20,该活塞杆20构造成支承容纳于缸筒10中的活塞25。活塞杆20是大致柱状和/或大致筒状部件。在该杆或者缸筒的轴向上,活塞25装接于一端侧。垫片(传递部件(第二部件)21和螺母23在轴向上装接于另一端侧。0026在活塞杆20中,与轴向上一端(活塞一侧)的直径相比,轴向上的另一端(垫片21和螺母23一侧)的直径较小。活塞杆20在轴向上的另一端侧包括肩部(锥形部)20A,该肩部20A在径向上的直径沿着轴向缩小。0027在下面的说明中,在某些情况下,将活塞杆20的杆或者缸筒的轴向简称为“轴向”,并且将活塞杆20的圆柱体的径向简称为“径向”。。

20、0028悬架装置1包括设置于缸筒10下面的车轮侧装接部40。悬架装置1包括大致筒状的缓冲橡胶块51,该缓冲橡胶块51布置于活塞杆20中的从缸筒10凸出的部分(凸出部)的外周中;以及缓冲橡胶碗52,该缓冲橡胶碗52布置于缓冲橡胶块51的外周部中。形成该图中未示出的缓冲橡胶块(环形件)51,使得其外径在轴向上从一端侧(车体100侧)朝着另一端侧(车轮侧)逐步减小。悬架装置1包括罩53,该罩53的上端装接于缓冲橡胶块51的外周,该罩53构造成覆盖缸筒10和活塞杆20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0029悬架装置1包括悬架支承60,该悬架支承60布置于活塞杆20的上端侧,并且构造成将活塞杆20弹性连结到车体10。

21、0。将悬架支承60利用紧固件70固定到车体100。0030在如上所述构造的悬架装置1中,当活塞杆20在轴向上相对于缸筒10移动到一端侧(图1中向下)时,由并入缸筒10中的减振装置(在图中未示出)产生压缩冲程中的减振力。0031当活塞杆20在轴向上相对于缸筒10移动到另一端侧(图1中向上)时,并入缸筒10的减振装置(该图中未示出)产生膨胀冲程中的减振力。0032如上所述,悬架装置1执行缓冲装置的功能,当在压缩状态与膨胀状态之间转换时,该缓冲装置使并入缸筒10的减振装置产生减振力并且防止路面的不平坦传递到车体说明书CN104070956A4/8页7100。悬架装置1改善了车辆的驾驶舒适度和操作稳定。

22、性。00330034图2A和2B是用于说明悬架支承60的图示。更具体地,图2A是示出悬架支承60的示意性构造的图示,而图2B是示出图2A所示圆圈2B中的下部安装橡胶块69的示意性构造的原理图。0035如图2A和2B所示,悬架支承60包括垫圈61,通过经过活塞杆20的上端侧插入来设置该垫圈61;以及盖板63,该盖板63在轴向上与垫圈61在轴向上的一端(车轮侧)邻接并且通过插入到活塞杆20的上端侧上来设置该盖板63。0036悬架支承60是环状弹性部件,并且包括包围垫圈61和盖板63的外周固定的安装橡胶块(缓冲部件,弹性部件)65。安装橡胶块65包括上安装橡胶块67(弹性部件(第一弹性体)和下安装橡。

23、胶块(第二弹性体)69,该上安装橡胶块67和下安装橡胶块69构造成在轴向上将上托架73(下面说明)和车体装接托架77(下面说明)夹在其间。0037在轴向上的一端侧(图2A中的上侧)被垫片21和螺母23夹在其间并且另一端侧(图2A中的下侧)被嵌合到活塞杆20中的盖板63夹在其间的情况下,如下所述地固定安装橡胶块65。在此说明包括多个(两个)构件(上安装橡胶块67和下安装橡胶块69)的安装橡胶块65。然而,当然,安装橡胶块65可以由单一构件构成。0038悬架支承60包括托架71,该托架71构造成围绕下安装橡胶块69在轴向上的一端(图2A和2B中的下端)的外周。托架71包括设置于车体100上的上托架。

24、(装接部件)73和设置于车轮侧上的下托架75。0039在图中所示的实例中,悬架支承60包括用于将悬架支承60装接到车体100的车体装接托架77。车体装接托架77是向上开口的碗状件。用于插入下安装橡胶块69的小直径部69A的中心孔77A形成于车体装接托架77的中心。0040图中所示的悬架支承60设置有设定在上下方向上的活塞杆20的轴。0041垫圈(支承部件)61是大致筒状部件,并且支承插入到垫圈61内的活塞杆20的上端。当将螺母23紧固到活塞杆20时,垫圈61设定(调节)垫片21与盖板63之间在轴向上的距离。因此,垫圈61设定夹在垫片21与盖板63之间的安装橡胶块65在轴向上的压缩比。0042盖。

25、板(传递部件(第一部件)63是大致盘状件。用于插入活塞杆20的上端侧的中心孔(插入孔)63A形成于圆盘的中心。在中心孔63A中,形成锥形部63B,该锥形部63B的直径在轴向上朝着车轮侧(缸筒侧)增大。如下所具体说明的,活塞杆20的肩部20A与中心孔63A的锥形部63B嵌合,从而将活塞杆20固定到盖板63。盖板63将活塞杆20在活塞杆20从缸筒10凸出的方向上受到的振动传递到安装橡胶块65的较宽范围(区域)。0043盖板63的外径D1大于缓冲橡胶块51的内径D2。0044在图中所示的实例中,上安装橡胶块67和下安装橡胶块69分别是大致筒状部件。在下安装橡胶块69中,形成小直径部69A,在轴向上,。

26、与一端相比,该小直径部69A的另一端的直径小。0045如图2A所示,下安装橡胶块69的小直径部69A插入到上安装橡胶块67内。垫圈61和盖板63插入到下安装橡胶块69内。0046如图2B所示,在下安装橡胶块69的轴向上的一端侧(车轮侧和下端)上,在轴向说明书CN104070956A5/8页8上延伸的环状内周槽69C形成于内周面69B上。作为限制机构的实例的内周槽69C具有对应于盖板63的截面形状,以保持盖板63的外周部(参见图2A)。盖板63布置于内周槽69C中。此外,盖板63的外周部嵌合到内周槽69C中,从而在轴向上和径向上抑制盖板63相对于下安装橡胶块69的运动。0047在图中所示的实例中。

27、,能够夹紧下安装橡胶块69,因为该下安装橡胶块69构造成包括凸出部69D,成该凸出部69D构造成在轴向上从形成为沿着盖板63的外周部延伸的内周槽69C的表面凸出到内侧,并且限制盖板63的运动。0048下托架75是向上开口的碗状件。上托架73是覆盖下托架75的上表面上的开口的构件。在图中所示的实例中,在上托架73中,用于插入下安装橡胶块69的小直径部69A的中心孔73A形成于中心。上托架73和下托架75是例如通过压制形成的金属件。0049在上托架73和下托架75将下安装橡胶块69夹在其间的状态下,下托架75嵌合到上托架73中,从而使下安装橡胶块69在轴向上的一端(图2A中的下端)容纳于托架71(。

28、上托架73和下托架75)中。此时,容纳于托架71中的下安装橡胶块69的小直径部69A从上托架73的中心孔73A凸出。0050下安装橡胶块69布置成在下安装橡胶块69与另一个构件之间形成间隙,从而确保当受到活塞杆20传递的振动时发生弹性变形的空间。具体地,下安装橡胶块69的内周面69B布置成与垫圈61的外周面61A隔开。下安装橡胶块69的外周面69E布置成与上托架73的中心孔73A的内周面73B隔开。下安装橡胶块69的外周面69E布置成与下托架75的内周面75A隔开。0051如上所述,由于下安装橡胶块69的内周面69B与垫圈61的外周面61A隔开,所以垫圈61在轴向上(在图2A中的上下方向上)可。

29、移动。另一方面,如上所述,限制嵌合到下安装橡胶块69的内周槽69C中的盖板63在轴向上运动。在轴向上,与垫圈61邻接设置盖板63。因此,由于抑制在垫圈61的轴向上的运动,所以能够夹紧下安装橡胶块69。00520053将参考图2A至4说明悬架装置1的组装过程。图3是用于说明组装悬架装置1的过程的图示。图4是示出活塞杆20插入到装甲组件80内的状态的图示。0054当组装悬架装置1时,首先,组装图2A所示的悬架支承60。具体地,通过压制分别形成上托架73和下托架75。0055将分别形成的车体装接托架77固定到上托架73。具体地,在将上托架73的中心孔73A与车体装接托架77的中心孔77A对齐时,利用。

30、众所周知的诸如粘合或者焊接的方法固定车体装接托架77。同样地,将分别形成的缓冲橡胶碗52固定到下托架75。0056将下安装橡胶块69的小直径部69A插入到上托架73的中心孔73A和车体装接托架77的中心孔77A内。0057随后,将垫圈61插入到下安装橡胶块69内,将盖板63嵌合到下安装橡胶块69的内周槽69C中,并且将下托架75嵌合(压入)到上托架73中。因此,组装了不包括上安装橡胶块67的悬架支承60。0058随后,将缓冲橡胶块51嵌合到(压入)缓冲橡胶碗52中,并且将罩53固定到缓冲橡胶块51的外周。如上所述组装的包括悬架支承60(不包括上安装橡胶块67)、缓冲橡胶块51、缓冲橡胶碗52、。

31、以及罩53的组件是装甲组件80(参见图3)。说明书CN104070956A6/8页90059随后,如图3所示,组装包括缸筒10、活塞杆20和车轮侧装接部40的活塞组件90。将所组装的活塞组件90插入到装甲组件80内。将从托架71和车体装接托架77凸出的下安装橡胶块69的小直径部69A插入到上安装橡胶块67内。此外,将垫片21和螺母23固定到贯穿装甲组件80的活塞杆20。因此,组装了悬架装置1。0060悬架装置1经由包括螺栓70A和螺母70B的紧固件固定到车体100。0061如图4所示,根据插入到装甲组件80内的活塞组件90,活塞组件90的活塞杆20插入到盖板63内。肩部20A嵌合到盖板63的锥。

32、形部63B中,从而由盖板63保持插入的活塞杆20。0062因此,例如,在将活塞组件90的活塞杆20插入到装甲组件80内之后,当装接了上安装橡胶块67、垫片21以及螺母23时,抑制活塞杆20(活塞组件90)从装甲组件80脱落。因此,能够有助于组装工作。0063在上面的说明中,将活塞杆20嵌合到盖板63中,从而固定活塞杆20和盖板63。然而,当然,可以利用诸如焊接或者粘接的形式固定活塞杆20和盖板63。00640065参考图4和5,与和该实施例不同的实例做比较地说明该实施例的悬架装置1的组装工作。图5是示出在不同于该实施例的比较例中的装甲组件800的示意性构造的图示;0066在图5所示的比较例中,。

33、与该实施例不同,将通过经过活塞杆20的上端侧插入而设置的垫板610和布置于活塞杆20的肩部20A中的推入板630分别设置为分离体。0067在垫板610中,一体地形成筒状部610A和盘状部610B,筒状部610A是大致筒状部,并且盘状部610B是大致盘状部、与筒状部610A同轴并且在轴向上与筒状部610A接续。在图中所示的实例中,垫板610的筒状部610A的外径形成为大于未施加张力的下安装橡胶块69的内径。因此,当嵌合垫板610时,下安装橡胶块69被压缩。0068推入板630是大致盘状件。用于插入活塞杆20的上端侧的中心孔630A形成于圆盘的中心。推入板630的外径D10大于缓冲橡胶块51的内径。

34、D2。0069将说明活塞组件90的活塞杆20到图5所示的装甲组件800内的插入。0070在图5所示的实例中,将垫板610和推入板630分别形成为分离体,并且垫板610和推入板630不构造成互相固定。因此,在未插入活塞杆20的状态下,不能使垫板610和推入板630对准中心。垫板610和推入板630的相对位置可能互相偏移(可能不对齐)。因此,当在图5所示的实例中执行组装工作时,可以想象,在事先将活塞杆20组装到推入板630的状态下,将活塞杆20插入到垫板610内。0071另一方面,由于推入板630的外径D10大于缓冲橡胶块51的内径D2,所以不能将事先与推入板630组装的活塞杆20插入到缓冲橡胶块。

35、51内。0072因此,在图中所示的实例中,首先,垫板610插入(压入)到布置于上托架73中的下安装橡胶块69内,并且下托架75嵌合到上托架73中。事先利用诸如粘接或者焊接的众所周知的方法将缓冲橡胶碗52固定于下托架75。0073事先经过活塞杆20插入缓冲橡胶块51,并且将推入板630组装到活塞杆20。随后,将活塞杆20插入垫板610(参见图中的箭头A1)。事先经过活塞杆20插入的缓冲橡胶块51嵌合到缓冲橡胶碗52(参见图中的箭头A2)。0074以这种方式,在图中所示的实例中,在将活塞杆20插入到垫板610和推入板630说明书CN104070956A7/8页10内之后,需要将缓冲橡胶块51嵌合到。

36、缓冲橡胶碗52中。0075正如参考图4等所说明地,在该实施例中,将活塞组件90插入到装甲组件80内,如上所述。换句话说,在缓冲橡胶块51装接到缓冲橡胶碗52的状态下,能够将活塞组件90的活塞杆20插入到装甲组件80内。0076因此,在该实施例中,与图5所示的实例相比,能够进一步简化组装过程。此外,在该实施例中,与图5所示的实例相比,能够降低悬架装置1的制造成本。0077在该实施例中,与图5所示的使用垫板610和推入板630的构造不同,悬架装置1包括垫圈61,该垫圈61是大致筒状部件;以及盖板63,该盖板是大致盘状件。因此,简化了该构造。0078此外,当将图5所示的包括筒状部610A和盘状部61。

37、0B的垫板610与图4等所示的构造为分离体的垫圈61和盖板63进行比较时,垫圈61和盖板63的构造更简单并且容易制造。00790080将参考图6A至6C说明下安装橡胶块69和盖板63的变形。图6A至6C是示出下部安装橡胶块69和盖板63的变形的示意性构造的图示。0081在上面的说明中,参考图2A和2B等说明形成了内周槽69C的下安装橡胶块69。然而,只要下安装橡胶块69和盖板63互相接合并且抑制下安装橡胶块69和盖板63互相偏移,下安装橡胶块69就可以具有与图中所示的实例不同的形式。0082例如,如图6A所示,在车轮侧的端面69F上,下安装橡胶块69可以包括构造成保持盖板63的爪式保持部69G。

38、。此外,在下安装橡胶块69的端面69F上,可以在周向上设置多个保持部69G。0083可选择地,如图6B所示,盖板63可以包括构造成保持下安装橡胶块69的凸出部63D。更具体地,将盖板63构造为具有比下安装橡胶块69的直径大的直径的碗式件。盖板63包括从在径向上内周面63C向凸出到内侧的凸出部63D。在图中所示的实例中,下安装橡胶块69在外周面69E上包括容纳部69H,该容纳部69H构造成容纳盖板63的凸出部63D的是凹槽。0084此外,如图6C所示,盖板63可以包括在轴向上从与下安装橡胶块69对置的一侧上的表面凸出的凸出部63E。在图中所示的实例中,将凸出部63E的末端的直径形成得大,以进一步。

39、抑制盖板63相对于下安装橡胶块69的位置偏移。在车轮侧上的端面69F上,下安装橡胶块69包括容纳部69I,该容纳部69I是构造成容纳盖板63的凸出部63E的凹槽。0085尽管上面未说明,但是在图6A中,下安装橡胶块69和保持部69G一体地形成。然而,当然,可以将下安装橡胶块69和保持部69G形成为分离体并且互相固定。同样地,盖板63与凸出部63D(参见图6B或者凸出部63E(参见图6C)一体地形成,也可以将盖板63形成为分离体并且互相固定。00860087可以将该实施例作为悬架装置的制造方法,该悬架装置包括活塞杆,该活塞杆包括从减震器的缸筒凸出的凸出部;弹性部件,围绕活塞杆的凸出部设置该弹性部。

40、件;以及传递部件,该传递部件围绕活塞杆的凸出部设置,并且构造成将活塞杆受到的震动传递到弹性部件,该制造方法包括利用限制机构限制传递部件相对于弹性部件发生位移,该限制说明书CN104070956A108/8页11机构包括在弹性部件和/或者传递部件中,该限制机构构造成在活塞杆未位于弹性部件和传递部件中的状态下限制传递部件相对于弹性部件位移;并且将活塞杆插入到利用限制机构限制其相对于弹性部件发生位移的传递部件内,并且围绕活塞杆中的凸出部固定传递部件。0088可以将该实施例作为悬架支承的制造方法,该悬架支承包括弹性部件,围绕活塞杆的凸出部设置该弹性部件,该凸出部从减震器的缸筒凸出;以及传递部件,该弹性。

41、部件构造成将围绕活塞杆的凸出部设置的活塞杆受到的震动传递到弹性部件,该制造方法包括利用限制机构限制传递部件相对于弹性部件发生位移,该限制机构包括在弹性部件和/或者传递部件中,该限制机构构造成在活塞杆未布置于弹性部件和传递部件中的状态下限制传递部件相对于弹性部件位移;并且将活塞杆插入到利用限制机构限制其相对于弹性部件发生位移的传递部件内,并且围绕活塞杆中的凸出部固定传递部件。说明书CN104070956A111/7页12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70956A122/7页13图2A说明书附图CN104070956A133/7页14图2B说明书附图CN104070956A144/7页15图3说明书附图CN104070956A155/7页16图4说明书附图CN104070956A166/7页17图5说明书附图CN104070956A177/7页18图6A图6B图6C说明书附图CN104070956A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