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装置及其背光组件.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640908 上传时间:2018-03-0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53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005834.2

申请日:

2005.01.27

公开号:

CN1632665A

公开日:

2005.06.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2F1/1335; G02F1/133

主分类号:

G02F1/1335; G02F1/133

申请人: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沈昌和; 董志刚; 林文新

地址:

台湾省新竹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李宗明;杨梧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液晶显示器装置及其背光组件。背光组件包括一光源以及一光源支持部,其中光源支持部与光源抵接,用以支撑光源,且包括一通气孔流道及多个通气孔,而至少一通气孔与通气孔流道相连接,使光源所产生的热气沿着通气孔与通气孔流道自然向外逸散。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背光组件,包括: 一光源;以及 一光源支持部,该光源支持部与该光源抵接,用以支撑该光源,包括一 通气孔流道及多个通气孔,且至少一通气孔与该通气孔流道相连接,使该光 源所产生的热气沿着这些通气孔与该通气孔流道向外逸散。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光源包括多个灯管, 且这些灯管互相平行。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通气孔流道的延伸方 向与这些灯管的延伸方向大致上垂直。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二灯管之间具有 至少一个通气孔。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这些通气孔与该通气孔 流道大致上垂直。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框架,以支撑 该光源支持部,该框架在对应于该通气孔流道的处具有一第一穿孔。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置于该光源 下方的反射板,以及一沿该反射板侧边垂直延伸的突起,该突起并且抵接该 光源支持部两端,且该突起在对应于该通气孔流道的处具有一第二穿孔。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置于该反射 板下方的框架,且该框架在对应于该第二穿孔的处具有一第三穿孔。
9: 如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这些灯 管为冷阴极荧光管。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这些灯管是线形灯管 或U形灯管。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通气孔流道的截面 形状是选自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所组成的族群其中的一或其组 合。
12: 一液晶显示器装置,包括: 一液晶面板,该液晶面板具有一显示面以及一非显示面;以及 一设置于该液晶面板的该非显示面的下方的背光组件,且该背光组件包 括: 一光源;以及 一光源支持部,该光源支持部与该光源抵接,用以支撑该光源,包括一 通气孔流道及多个通气孔,且至少一通气孔与该通气孔流道相连接,使该光 源所产生的热气沿着这些通气孔与该通气孔流道向外逸散。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源包括多 个灯管,且这些灯管互相平行。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通气孔流道 的延伸方向与这些灯管的延伸方向大致上垂直。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二灯管 之间具有至少一个通气孔。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通气孔与 该通气孔流道大致上垂直。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框架, 以支撑该光源支持部,该框架在对应于该通气孔流道的处具有一第一穿孔。
18: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置 于该光源下方的反射板,以及一沿该反射板侧边垂直延伸的突起,该突起并 且抵接该光源支持部两端,且该突起在对应于该通气孔流道的处具有一第二 穿孔。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框架, 设置于该反射板下方,且该框架在对应于该第二穿孔的处具有一第三穿孔。
20: 如权利要求12~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 于:这些灯管为冷阴极荧光管。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灯管是线 形灯管或U形灯管。
22: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通气孔流道 的截面形状是选自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所组成的族群其中的一 或其组合。

说明书


液晶显示器装置及其背光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直下式液晶背光组件,其可有效地增强热自然对流而达到灯管最佳发光效率。

    背景技术

    一般液晶显示器中的背光组件用来提供所需的光源,由于目前背光组件尺寸越来越大,背光组件由于为一密闭空间,因此很容易导致热堆积使得组件温度过高进而影响灯管的使用效率及寿命。然而,直下式背光组件所需的辉度也不断提高,而荧光灯管的数量及供给电力也必须提高,这将使得灯管周围环境温度升高,而导致即使增加了荧光灯管的数量及供给电力,却无法增加辉度的情况。详而言之,由于背光组件内的温度过高,使得其辉度反而会随着操作时间的增加而降低,造成灯管辉度下降的问题。

    为了改善热堆积的问题,目前使用散热贴片(如散热材等)或散热装置(如风扇等)的方式来改善。如图1及2所示,背光组件10、10’分别包括一光扩散板12、光学薄膜层(optical films)13、14、多个荧光灯管(lamps)15、一灯管支持部(lamp holder)16、一框架(frame base)11及多个散热贴片17(如图1所示)、18(如图2所示)。散热贴片17或18分别设置于框架11的下侧面11a或上侧面11b上,用以传递热量到外界。但是这些散热贴片皆属外加的方式,有影响外观及增加成本的缺点。

    因此,如何有效克服背光组件热的问题,且有效提高背光组件的光学表现,使得灯管的发光效率达到最佳化,是目前必须积极解决的问题的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组件,可有效地改善整体散热效率以提高辉度、提高灯管的发光效率。

    本发明地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装置以及其背光组件,背光组件包括一光源以及一光源支持部,其中光源支持部与光源抵接,用以支撑光源,且包括一通气孔流道及多个通气孔,而至少一通气孔与通气孔流道相连接,使光源所产生的热气自然的沿着通气孔与通气孔流道向外逸散。

    又,光源包括多个灯管,且灯管互相平行。

    又,通气孔流道的延伸方向与灯管的延伸方向大致上垂直。

    又,相邻的二灯管之间具有至少一个通气孔。

    又,通气孔与通气孔流道大致上垂直。

    又,背光组件还包括一框架,以支撑光源支持部,框架具有一穿孔,与通气孔流道连通。

    又,灯管为冷阴极荧光管。

    又,灯管是线形灯管。

    又,灯管是U形灯管。

    又,通气孔流道的截面形状是选自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所组成的族群其中的一或其组合。

    又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装置,其包括一液晶面板及一背光组件,液晶面板具有一显示面以及一非显示面。背光组件设置于液晶面板的非显示面的下方,且背光组件包括一光源以及一光源支持部,光源支持部与光源抵接,用以支撑光源,光源支持部包括一通气孔流道及多个通气孔,且至少一通气孔与通气孔流道相连接,使光源所产生的热气沿着通气孔与通气孔流道自然向外逸散。

    为了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为公知的背光组件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是为公知的另一背光组件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A-1是显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一实施例分解立体图;

    图3A-2是显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一实施例组合立体图;

    图3B-1是显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另一实施例分解立体图;

    图3B-2是显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另一实施例组合立体图;

    图4是显示本发明的光源及其光源支撑部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10’~背光组件

    11~框架

    11a~下侧面

    11b~上侧面

    12~光扩散板

    13~光学薄膜层

    14~光学薄膜层

    15~荧光灯管

    16~灯管支持部

    17、18~散热贴片

    30~液晶面板

    30a~显示面

    30b~非显示面

    40、40’~背光组件

    41a、41b~光学薄膜层

    42~光扩散板

    43、43’~反射板

    44、44’~框架

    45~光源

    451~灯管

    46~光源支持部

    461、461’~通气孔流道

    462、462’~通气孔

    465~第一支撑部

    466~第二支撑部

    48~穿孔

    49~穿孔

    50~穿孔

    100、100’~液晶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图3A-1及3A-2分别显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100的分解及组合立体图。液晶显示器100包括一液晶面板30以及一直下式背光组件40。液晶面板30具有一显示面30a以及一非显示面30b。背光组件40设置于液晶面板30的非显示面30b的下方。背光组件40是由多个光学薄膜层41a、41b、一光扩散板42、一光源45、一光源支持部46、一反射板43及一框架44所组成。光学薄膜层41a、41b及光扩散板42设置于光源45上方。光源支持部46与光源45抵接,用以支撑光源45,且光源支持部46具有一通气孔流道461。反射板43设置于光源45的下方,用以将光源45的光反射出背光组件40,且反射板43及光源45设置于框架44的内,如图3A-2所示。另外,框架44具有一穿孔48,与通气孔流道461连通,使光源45所产生的热气沿着通气孔流道461、经过穿孔48而向外逸散。

    图3B-1及3B-2分别显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100’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及组合立体图,其不同的处在于背光组件40的反射板43’及框架44’的结构形状。光源支持部46具有一通气孔流道461。而反射板43’位于框架44’以及光源45之间,用以将光源45的光反射出背光组件40。反射板43’具有一穿孔50,穿孔50设置于反射板43’的侧边,且穿孔50对应于通气孔流道461设置。框架44’也具有一穿孔49,且穿孔49对应于穿孔50所设置。因而,通过上述散热结构,将会使得光源45所产生的热气沿着通气孔流道461透过穿孔50最后由穿孔49向外逸散。

    图4是显示本发明的光源45及其光源支撑部46的放大示意图。光源支持部46包括一第一支撑部465及一第二支撑部466。第一支撑部465及第二支撑部466以相对方式设置于每一光源45的两端。通气孔流道461及通气孔462设置于光源支持部46的第一支撑部465上,而通气孔流道461’及通气孔462’设置于光源支持部46的第二支撑部465上。每一通气孔462与通气孔流道461相连接,相对地每一通气孔462’也与通气孔流道461’相连接,因而使得光源45所产生的热气将会沿着通气孔462及462’与通气孔流道461及461’向外逸散。

    光源45包括多个灯管451,且灯管451互相平行,例如:线形或U形冷阴极荧光管,但并不限于此,灯管也可视情况而改变其形状与类型。通气孔流道461及461’的延伸方向与灯管451的延伸方向大致上垂直。每一通气孔462与通气孔流道461大致上垂直,且每一通气孔462’与通气孔流道461’大致上垂直。相邻的二灯管451之间具有至少一个通气孔462及至少一个通气孔462’。

    通气孔流道461或461’的截面形状可选自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所组成的族群其中的一或其组合。

    再次参见图3A-2及3B-2,通过本发明的通气孔及通气孔流道的相对位置设计,使空气可通过框架44、44’的穿孔48、49(如图3B-1所示)进入通气孔及通气孔流道,进而顺利进入光源45中,以达到增强热对流的目的,故通气孔流道的设计可增加与空气产生热对流的面积,避免因高温造成背光组件发光效率下降,并且提高整体散热效益。与公知的设计相比,如图1及2所示,公知的背光组件10、10’并不具有通气孔及通气孔流道的设计,因此散热效率明显不足。

    如上所述,由于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利用通气孔及通气孔流道的配合,增加热对流机制,可使灯管在最佳的工作温度下操作,而提高背光组件的辉度表现。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然可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以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液晶显示器装置及其背光组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液晶显示器装置及其背光组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液晶显示器装置及其背光组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晶显示器装置及其背光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晶显示器装置及其背光组件.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液晶显示器装置及其背光组件。背光组件包括一光源以及一光源支持部,其中光源支持部与光源抵接,用以支撑光源,且包括一通气孔流道及多个通气孔,而至少一通气孔与通气孔流道相连接,使光源所产生的热气沿着通气孔与通气孔流道自然向外逸散。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