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6384670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493304.0

申请日:

2015.08.12

公开号:

CN105110452A

公开日:

2015.12.0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2F 3/02申请日:20150812|||公开

IPC分类号:

C02F3/02; C02F7/00

主分类号:

C02F3/02

申请人:

深圳市清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淑杰; 陈福明; 刘旭; 芦嵩林; 张其殿

地址: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科技产业园南区清华大学研究院C718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71

代理人:

满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该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筒形壳体,筒形壳体上腔轴向设有凸伸出筒形壳体的导流组件,筒形壳体上端凸伸出平面的外侧壁构成溢流堰,筒形壳体下侧壁设有进水口;筒形壳体下端设有曝气组件。污水处理方法:污水从筒形壳体进水口流入筒形壳体内腔,经筒形壳体底部的曝气组件曝气,使污水和空气在筒形壳体下端内腔充分混合,污水和空气混合液环流上升,经第一延伸筒进入第一导流筒,升流至顶后,由第一导流筒壁面的导流孔进入第一导流筒和第二导流筒之间的导流通道向下流动,然后进入第二导流筒外的沉淀区域,经沉淀后,从筒形壳体上端的溢流堰排出净水,沉淀的污泥由筒形壳体内壁与第一之间的回流缝返回主反应区。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筒形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壳体上腔轴向设有凸伸出筒形壳体的导流组件,所述筒形壳体上端凸伸出平面的外侧壁构成溢流堰;所述筒形壳体下端设有曝气组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第一导流筒、第二导流筒,所述第二导流筒同轴心套设于所述第一导流筒,第一导流筒和第二导流筒之间的腔体构成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导流筒上端壁面设有导流孔,所述第一导流筒下端的筒口经扩径成型的第一延伸筒。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组件设置在所述筒形壳体的外部并经管道接入所述筒形壳体底部的接口。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组件设置在所述筒形壳体内腔的底部;所述曝气组件由筒形壳体内腔底端设置的锥形筒、锥形筒口端设置的曝气器、曝气器连接贯通于所述第一导流筒腔体的曝气管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壳体的上端沿径向扩设与伸出于所述筒形壳体的第一导流筒和第二导流筒顶端等高的腔体,所述腔体位于筒形壳体溢流堰底部的外圆周壁开设有出水口。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筒下方的筒形壳体内壁径向环设有挡板,所述第一延伸筒筒口与所述挡板之间形成回流缝。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壳体、第一导流筒、第一延伸筒和第二导流筒的形状或圆形或方形;所述曝气组件的锥形筒的形状或圆形或方形。

8.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污水从筒形壳体下端的进水口引入,经筒形壳体底部的曝气组件曝气,使污水和空气在筒形壳体下腔充分混合,污水和空气混合液环流上升;
⑵混合液经第一延伸筒流入第一导流筒并升流至顶部后,由第一导流筒壁面的导流孔流入第一导流筒和第二导流筒之间的导流通道后向下流动并流入第二导流筒外的沉淀区域;
⑶混合液经沉淀后,净水从筒形壳体上腔的溢流堰排出,沉淀的污泥由筒形壳体内壁、第一延伸筒和挡板之间形成回流缝返回主反应区;
⑷净水从腔体的出水口流出。

说明书

说明书污水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CN200620015372.2公开了一种反应-沉淀一体式矩形环流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它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反应、沉淀、曝气环流于一体,气、液、固三相混合充分,内外环流区交替曝气的情况下形成振荡环流,提高了溶氧效率和污水处理效率,方型池体、底部曝气,整个反应器的长度不限,因而其更易于放大;将沉淀池与反应池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省去污泥回流系统,可以进一步减少能耗的反应-沉淀一体式矩形环流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该技术方案:该反应-沉淀一体式矩形环流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器壳体及设置于该反应器壳体内的曝气器等,所述反应器壳体构成水平截面为矩形、垂直截面自上而下依次为矩形、倒梯形、矩形、锥形腔体,上述几个腔体又被四个沿纵向设置的内、外导流板依次分隔为沉淀区、外环流区、内环流区、外环流区、沉淀区五个连通腔体,与壳体相邻且下部设有折射缓冲板的两块板为外导流板,外导流板与反应器壳壁之间构成沉淀区,两外导流板之间沿纵向设有构成内环流区的两平行设置的内导流板,内导流板与外导流板之间构成外环流区,沉淀区底部与外环流区连通,若干曝气器安装在内导流板低端偏上的位置,污泥斗底部连接排泥管。其不足之处是:该反应-沉淀一体式矩形环流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在大型污水、废水处理方面优势显著,但是,对于零散、不集中、流动场合的污水处理则显得力不从心,加之设备庞大,也不方便运输和携带,致使其在小型、分散的污水处理领域难以发挥其效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加工、便于管理、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适用于小型、分散,移动的废水处理领域的污水处理装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快净化反应过程的污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筒形壳体,其特殊 之处在于,所述筒形壳体上腔轴向设有凸伸出筒形壳体的导流组件,所述筒形壳体上端凸伸出平面的外侧壁构成溢流堰;所述筒形壳体下端设有曝气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第一导流筒、第二导流筒,所述第二导流筒同轴心套设于所述第一导流筒,第一导流筒和第二导流筒之间的腔体构成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导流筒上端壁面设有导流孔,所述第一导流筒下端的筒口经扩径成型的第一延伸筒。
作为优选:所述曝气组件设置在所述筒形壳体的外部并经管道接入所述筒形壳体底部的接口。
作为优选:所述曝气组件设置在所述筒形壳体内腔的底部;所述曝气组件由筒形壳体内腔底端设置的锥形筒、锥形筒口端设置的曝气器、曝气器连接贯通于所述第一导流筒腔体的曝气管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筒形壳体的上端沿径向扩设与伸出于所述筒形壳体的第一导流筒和第二导流筒顶端等高的腔体,所述腔体位于筒形壳体溢流堰底部的外圆周壁开设有出水口。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延伸筒下方的筒形壳体内壁径向环设有挡板,所述第一延伸筒筒口与所述挡板之间形成回流缝。
作为优选:所述筒形壳体、第一导流筒、第一延伸筒和第二导流筒的形状或圆形或方形;所述曝气组件的锥形筒的形状或圆形或方形。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污水处理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污水从筒形壳体下端的进水口引入,经筒形壳体底部的曝气组件曝气,使污水和空气在筒形壳体下腔充分混合,污水和空气混合液环流上升;
⑵混合液经第一延伸筒流入第一导流筒并升流至顶部后,由第一导流筒壁面的导流孔流入第一导流筒和第二导流筒之间的导流通道后向下流动并流入第二导流筒外的沉淀区域;
⑶混合液经沉淀后,净水从筒形壳体上腔的溢流堰排出,沉淀的污泥由筒形壳体内壁、第一延伸筒和挡板之间形成回流缝返回主反应区;
⑷净水从腔体的出水口流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⑴针对分散型的有机污水处理,具有降低成本、提高净化效率、简化管理的效果。
⑵在筒形壳体内腔底部曝气组件设置的锥形筒,并在该锥形筒上端设置曝气元件,可使得筒形壳体下端进水口流入的污水从锥形筒内上升,再曝气,可使污水与空气的混合更充分,且污水与空气的充分混合液较快进入第一延伸筒,更易加快净化反应。
⑶由于结构简单,设备小型化,使得运输、携带都很方便,广泛适用于分散的农村、矿山、海岛等非城市区域对于污水处理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污水处理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污水处理装置第二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筒形壳体1,溢流堰11,进水口12,挡板13,导流组件2,第一导流筒21,导流孔211,第二导流筒22,导流通道23,第一延伸筒24,曝气组件3,锥形筒31,曝气器32,曝气管33,腔体4,出水口41,回流缝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图1、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所示,该小型分散有机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所述筒形壳体1上腔轴向设有凸伸出筒形壳体1的导流组件2,所述筒形壳体1上端凸伸出平面的外侧壁构成溢流堰11,所述筒形壳体1下端的侧壁设置有进水口12;所述筒形壳体下端设有曝气组件。
本实施例中,该导流组件2包括第一导流筒21、第二导流筒22,所述第二导流筒22同轴心套设于所述第一导流筒21,第一导流筒21和第二导流筒22之间的腔体构成导流通道23,所述第一导流筒21上端壁面设有导流孔211,所述第一导流筒21下端的筒口经扩径成型的第一延伸筒24。
本实施例中,所述曝气组件3设置在所述筒形壳体1内腔的底部;所述曝气组件3由筒形壳体1内腔底端设置的锥形筒31、锥形筒31口端设置的曝气器32、曝气器32连接贯通于所述第一导流筒21腔体的曝气管33组 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筒形壳体1的上端沿径向扩设与伸出于所述筒形壳体1的第一导流筒21和第二导流筒22顶端等高的腔体4,所述腔体4位于筒形壳体溢流堰11底部的外圆周壁开设有出水口41。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伸筒24下方的筒形壳体1内壁径向环设有挡板13,所述第一延伸筒24筒口与所述挡板13之间形成回流缝5。
本实施例中,所述筒形壳体1、第一导流筒21、第一延伸筒24和第二导流筒22的形状是圆形;所述曝气组件3的锥形筒31的形状是圆形。
请参阅附图所示,该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污水从筒形壳体1下端的进水口12引入,经筒形壳体1底部的曝气组件3曝气,使污水和空气在筒形壳体1下腔充分混合,污水和空气混合液环流上升;
⑵混合液经第一延伸筒24流入第一导流筒21并升流至顶部后,由第一导流筒21壁面的导流孔211流入第一导流筒21和第二导流筒22之间的导流通道23后向下流动并流入第二导流筒22外的沉淀区域;
⑶混合液经沉淀后,净水从筒形壳体1上腔的溢流堰11排出,沉淀的污泥由筒形壳体1内壁、第一延伸筒21和挡板13之间形成回流缝5返回主反应区;
⑷净水从腔体4的出水口41流出。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
请参阅图3所示,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是:筒形壳体1、第一导流筒21和第二导流筒22均为方柱,第一延伸筒24和锥形筒31均为方台。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此处省略。当然,该小型分散有机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中筒形壳体1、第一导流筒21和第二导流筒22的形状不局限于圆柱和方柱,第一延伸筒24和锥形筒31也不局限于圆台和方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污水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污水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污水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该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筒形壳体,筒形壳体上腔轴向设有凸伸出筒形壳体的导流组件,筒形壳体上端凸伸出平面的外侧壁构成溢流堰,筒形壳体下侧壁设有进水口;筒形壳体下端设有曝气组件。污水处理方法:污水从筒形壳体进水口流入筒形壳体内腔,经筒形壳体底部的曝气组件曝气,使污水和空气在筒形壳体下端内腔充分混合,污水和空气混合液环流上升,经第一延伸筒进入第一导流筒,升流至顶后,由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