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10332465.7
2014.07.11
CN104996603A
2015.10.28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IPC(主分类):A23F 3/06申请公布日:2015102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F 3/06申请日:20140711|||公开
A23F3/06
安徽祁乡园红茶有限公司
张国良
247240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葛公镇联塘村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冯子玲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茶叶的萎凋、揉捻、解块、二次揉捻、发酵、一次干燥、二次干燥得到成品,同时在一次干燥步骤之后还进行摊凉步骤,在二次摊凉之后进行摊凉步骤和提香步骤,采用本发明制备的红茶营养价值高,得到红茶无污染、无添加剂,茶叶汤色鲜红明亮、香气清香持久、味道香醇浓厚。
权利要求书1. 一种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如下,1)萎凋,采摘大小相当鲜叶按6~8cm的厚度摊放在竹席上,并将竹席置于阴凉处晾晒,晾晒时间为20~30h,凋萎的含水量为50~60%;2)揉捻,将晾晒后的茶叶送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处理并且揉捻成条状,适度揉捻出茶汁,直至茶汁出现而不成滴珠流出,揉捻时间为0.5~0.8h;3)解块,将揉捻好的茶叶送入解块机进行解块;4)二次揉捻,将解块好的茶叶再次送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10~20min;5)发酵,将二次揉捻后的茶叶送入发酵室里进行发酵,将茶叶摊放在竹席上,摊放厚度为6~8cm,发酵室温度为24~26℃,相对湿度为90%,发酵时间为6~8h;6)干燥,将发酵后的茶叶送入干燥机进行干燥处理,采用二次干燥处理,第一次干燥的温度为115~125℃,时间为10~15min,第二次干燥温度为85~95℃,时间为3~5min,将第二次干燥后的茶叶收集起来即可得到成品。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揉捻时间为0.5h,揉捻方式先采用稳定压力,随后加压15min,减压10min,加压15min,减压10min。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之后设有摊开步骤,将解块的茶叶摊开放置,摊开放置的时间为10~15min。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第一次干燥后还进行摊凉处理,摊凉时间为30min。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第二次干燥后还进行摊凉处理,摊凉时间为20min,然后进行提香处理。
说明书一种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脏功能。预防疾病方面:红茶的抗菌力强,用红茶漱口可防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感冒,并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降低血糖值与高血压。美国心脏学会曾经得出红茶是“富含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的饮料之一,能够使心肌梗塞的发病率降低”的结论。为此研制出一种营养价值高、味道醇厚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营养价值高、味道醇厚的红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1)萎凋,采摘大小相当鲜叶按6~8cm的厚度摊放在竹席上,并将竹席置于阴凉处晾晒,晾晒时间为20~30h,凋萎的含水量为50~60%; 2)揉捻,将晾晒后的茶叶送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处理并且揉捻成条状,适度揉捻出茶汁,直至茶汁出现而不成滴珠流出,揉捻时间为0.5~0.8h; 3)解块,将揉捻好的茶叶送入解块机进行解块; 4)二次揉捻,将解块好的茶叶再次送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10~20min; 5)发酵,将二次揉捻后的茶叶送入发酵室里进行发酵,将茶叶摊放在竹席上,摊放厚度为6~8cm,发酵室温度为24~26℃,相对湿度为90%,发酵时间为6~8h; 6)干燥,将发酵后的茶叶送入干燥机进行干燥处理,采用二次干燥处理,第一次干燥的温度为115~125℃,时间为10~15min,第二次干燥温度为85~95℃,时间为3~5min,将第二次干燥后的茶叶收集起来即可得到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揉捻时间为0.5h,揉捻方式先采用稳定压力,随后加压15min,减压10min,加压15min,减压10min。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之后设有摊开步骤,将解块的茶叶摊开放置,摊开放置的时间为10~15min。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的第一次干燥后还进行摊凉处理,摊凉时间为30min。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的第二次干燥后还进行摊凉处理,摊凉时间为20min,然后进行提香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营养价值高,得到红茶无污染、无添加剂,茶叶汤色鲜红明亮、香气清香持久、味道香醇浓厚。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采摘大小相当鲜叶50kg按6cm的厚度摊放在竹席上,并将竹席置于阴凉处晾晒,晾晒时间为20h,凋萎的含水量为55~60%;将晾晒后的茶叶送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处理并且揉捻成条状,适度揉捻出茶汁,直至茶汁出现而不成滴珠流出,揉捻时间为0.5h,揉捻方式先采用稳定压力,随后加压15min,减压10min,加压 15min,减压10min,最后得出揉捻好的茶叶;将揉捻好的茶叶送入解块机进行解块;将解块好的茶叶再次送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10min,然后将解块的茶叶摊开放置,摊开放置的时间为10min;将二次揉捻后的茶叶送入发酵室里进行发酵,将茶叶摊放在竹席上,摊放厚度为6cm,发酵室温度为24℃,相对湿度为90%,发酵时间为6~8h;将发酵后的茶叶送入干燥机进行干燥处理,采用二次干燥处理,第一次干燥的温度为115℃,时间为10min,第一次干燥之后还进行摊凉处理,摊凉时间为30min,第二次干燥温度为85℃,时间为3min,第二次干燥之后还进行摊凉处理,摊凉时间为20min,随后进行提香处理,将第二次干燥后的茶叶收集起来即可得到成品。 实施例2 采摘大小相当鲜叶60kg按7cm的厚度摊放在竹席上,并将竹席置于阴凉处晾晒,晾晒时间为25h,凋萎的含水量为50~60%;将晾晒后的茶叶送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处理并且揉捻成条状,适度揉捻出茶汁,直至茶汁出现而不成滴珠流出,揉捻时间为0.5h,揉捻方式先采用稳定压力,随后加压15min,减压10min,加压15min,减压10min,最后得出揉捻好的茶叶;将揉捻好的茶叶送入解块机进行解块;将解块好的茶叶再次送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15min,然后将解块的茶叶摊开放置,摊开放置的时间为15min;将二次揉捻后的茶叶送入发酵室里进行发酵,将茶叶摊放在竹席上,摊放厚度为7cm,发酵室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90%,发酵时间为7h;将发酵后的茶叶送入干燥机进行干燥处理,采用二次干燥处理,第一次干燥的温度为120℃,时间为12min,第一次干燥之后还进行摊凉处理,摊凉时间为30min,第二次干燥温度为90℃,时间为4min,第二次干燥之后还进行摊凉处理,摊凉时间为20min,随后进行提香处理,将第二次干燥后的茶叶收集起来即可得到成品。 实施例3 采摘大小相当鲜叶按8cm的厚度摊放在竹席上,并将竹席置于阴凉处晾晒,晾晒时间为30h,凋萎的含水量为50~60%;将晾晒后的茶叶送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处理并且揉捻成条状,适度揉捻出茶汁,直至茶汁出现而不成滴珠流出,揉捻时间为0.5h,揉捻方式先采用稳定压力,随后加压15min,减压10min,加压15min,减压10min,最后得出揉捻好的茶叶;将揉捻好的茶叶送入解块机进行解块;将解块好的茶叶再次送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10~20min,然后将解块的茶叶摊开放置,摊开放置的时间为10~15min;将二次揉捻后的茶叶送入发酵室里进行发酵,将茶叶摊放在竹席上,摊放厚度为8cm,发酵室温度为26℃,相对湿度为90%,发酵时间为8h;将发酵后的茶叶送入干燥机进行干燥处理,采用二次干燥处理,第一次干燥的温度为125℃,时间为15min,第一次干燥之后还进行摊凉处理,摊凉时间为30min,第二次干燥温度为95℃,时间为5min,第二次干燥之后还进行摊凉处理,摊凉时间为20min,随后进行提香处理,将第二次干燥后的茶叶收集起来即可得到成品。 以上对本发明的三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
《一种红茶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红茶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茶叶的萎凋、揉捻、解块、二次揉捻、发酵、一次干燥、二次干燥得到成品,同时在一次干燥步骤之后还进行摊凉步骤,在二次摊凉之后进行摊凉步骤和提香步骤,采用本发明制备的红茶营养价值高,得到红茶无污染、无添加剂,茶叶汤色鲜红明亮、香气清香持久、味道香醇浓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