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器.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637404 上传时间:2018-02-2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5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16164.2

申请日:

2003.11.17

公开号:

CN1603697A

公开日:

2005.04.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F24F 3/06申请日:20031117授权公告日:20060927终止日期:2014111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24F3/06

主分类号:

F24F3/06

申请人: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明人:

宋柄河

地址:

韩国京畿道

优先权:

2003.10.02 KR 2003-68842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王新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空气调节器,其具有能减小空气调节器厚度的结构,所述空气调节器的优点在于:简化了制造过程,并且通过简化所述空气调节器的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彼此连接成一体的前板和后板,壳体两个侧壁的上部设有出口,而壳体侧壁的下部设有入口。热交换器安装在壳体中,以沿预定的方向倾斜,并且与壳体侧壁处的入口分离开。空气调节器还包括:吹风单元,所述吹风单元设置在壳体中热交换器的上方;以及入口空气引导单元,所述入口空气引导单元用来分隔壳体的内部空间,并用来将空气从壳体的入口引导至热交换器,从而使空气经过热交换器。入口引导单元与前板集成。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空气调节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彼此连接成一体的前板和后板,壳体两个侧壁中的每个侧壁的上部设有出口,而壳体每个侧壁的下部设有入口;
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安装在壳体中,以沿预定的方向倾斜,并且与壳体侧壁处的入口分离开;
吹风单元,所述吹风单元设置在壳体中热交换器的上方;以及
入口空气引导单元,所述入口空气引导单元用来分隔壳体的内部空间,并用来将空气从壳体的入口引导至热交换器,从而使空气经过热交换器,入口引导单元与前板集成在一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入口空气引导单元从前板两个侧壁中的每个侧壁的内表面延伸至热交换器两个侧面中的每个侧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倾斜地安装在壳体中,使得热交换器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靠近后板和前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吹风单元包括:
吹风扇;
围绕吹风扇的风扇壳体;以及
出口空气引导单元,所述出口空气引导单元用于将空气从风扇壳体的出口引导至壳体的出口。

5.
  一种空气调节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彼此连接形成一体的前板和后板,壳体两个侧壁中的每个侧壁的上部设有出口,而壳体每个侧壁的下部设有入口;
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安装在壳体中,以沿预定的方向倾斜,并且与壳体侧壁处的入口分离开;
吹风单元,所述吹风单元设置在壳体中热交换器的上方;以及
入口空气引导单元,用来分隔壳体的内部空间,并将空气从壳体的入口引导至热交换器,从而使空气经过热交换器,入口引导单元与后板集成在一起。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入口空气引导单元从后板两个侧壁中的每个侧壁的内表面延伸至热交换器两个侧面中的每个侧面。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倾斜地安装在壳体中,使得热交换器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靠近前板和后板。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吹风单元包括:
吹风扇;
围绕吹风扇的风扇壳体;以及
出口空气引导单元,所述出口空气引导单元用于将空气从风扇壳体的出口引导至壳体的出口。

说明书

空气调节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来说涉及空气调节器,尤其涉及这样的空气调节器:其具有能减小空气调节器厚度的结构,所述空气调节器的优点在于:简化了制造过程,并且通过简化所述空气调节器的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背景技术
如在韩国专利公开No.2001-0028971中所提到的一样,传统的空气调节器以直立的状态放置在室内。传统空气调节器具有用于在室内空气与致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和用于吹送空气的吹风器。传统空气调节器还具有设在其壳体前部的上部处用来排出室内空气的出口以及设在其壳体前部的下部处用来接收室内空气的入口。
在上述的传统空气调节器中,当设在壳体中的空气吹风器运行时,通过形成在壳体前部的下部处的入口而被吸入壳体的室内空气经过设在壳体中的热交换器,从而被冷却或加热。其后,室内空气通过形成在壳体前部的上部处的出口而被排放至空气调节器的外部,以便空气调节器控制室内空气的温度。
然而,传统空气调节器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入口和出口形成在壳体的前部,而限定在壳体中入口周围预定位置处的吸气空间是一个相对较宽的空间,以便使抽入到吸气空间的空气容易的流入到热交换器或空气吹风器。限定在壳体中的出口周围的预定位置处的排气空间也是一个相对较宽的空间,从而使从热交换器流出的空气容易地流到形成在壳体前部的上部处的出口处。因此,传统空气调节器存在着壳体厚且体积大的问题。
此外,在传统空气调节器中,有多个部件设置在壳体中,这些多个部件通过隔离壳体的内部空间来限定空气流动通道,以便使空气经过入口被吸入壳体中,进而经过热交换器和吹风器。由此,因为用来在壳体中限定流动通道的多个部件必须单独地生产并且安装在空气调节器的壳体中,所以传统空气调节器存在有这样的问题:它的制造过程复杂,生产率低,并且制造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由此,本发明的一方面内容是提供一种空气调节器,其中通过改进壳体中空气流动通道的结构而使所述空气调节器的壳体厚度减少。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空气调节器,其具有这样的优点:简化了制造过程,并且通过简化壳体中空气流动通道的结构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内容和/或优点将在以下的描述中部分得到阐述,部分从说明书中可以得到显而易见的了解,或者可以通过实施本发明而得知。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以上和/或其他方面内容,提供一种空气调节器,所述空气调节器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彼此连接成一体的前板和后板,壳体两个侧壁中的每个侧壁的上部设有出口,而壳体每个侧壁的下部设有入口;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安装在壳体中,以沿预定的方向倾斜,并且与壳体侧壁处的入口分离开;吹风单元,所述吹风单元设置在壳体中热交换器的上方;以及入口空气引导单元,用来分隔壳体的内部空间,并将空气从壳体的入口引导至热交换器,从而使空气经过热交换器。入口引导单元可以与前板集成在一起。
入口空气引导单元可以从前板两个侧壁中的每个侧壁的内表面延伸至热交换器两个侧面中的每个侧面。
热交换器可以倾斜地安装在壳体中,以便使热交换器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靠近后板和前板。
吹风单元可以包括吹风扇、围绕所述吹风扇的风扇壳体以及出口空气引导单元,所述出口空气引导单元用于将空气从风扇壳体的出口引导至壳体的出口。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以上和/或其他方面内容,提供一种空气调节器,所述空气调节器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彼此连接形成一体地前板和后板,壳体两个侧壁中的每个侧壁的上部设有出口,而壳体两个侧壁中的每个侧壁的下部设有入口;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安装在壳体中,以沿预定的方向倾斜,并且与壳体侧壁处的入口分离开;吹风单元,所述吹风单元设置在壳体中热交换器的上方;以及入口空气引导单元,用来分隔壳体的内部空间,并将空气从壳体的入口引导至热交换器,从而使空气经过热交换器。入口引导单元可以与后板集成在一起。
入口空气引导单元可以从后板两个侧壁中的每个侧壁的内表面延伸至热交换器两个侧面中的每个侧面。
热交换器可以倾斜地安装在壳体中,以便使热交换器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靠近前板和后板。
吹风单元可以包括吹风扇、围绕所述吹风扇的风扇壳体以及出口空气引导单元,所述出口空气引导单元用于将空气从风扇壳体的出口引导至壳体的出口。

附图简述
参照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内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更易于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图1中空气调节器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示出图1中空气调节器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图2中空气调节器的入口空气引导单元的结构的透视图,其中示出吸入图2中空气调节器的壳体中的空气流;以及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附图中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同的元件。对实施例的描述旨在参考附图解释本发明。
如图1和2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前板11和后板12,两个板彼此连接成一体。壳体10以直立的状态放置在室内。壳体10的前板11包括彼此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的上和下前板11a和11b。
出口13分别设置在壳体10两个侧壁的上部。入口14分别设置在壳体10侧壁的预定部分处且在出口13的下面。热交换器15安装在下部空间中,所述下部空间是限定在与出口13对齐的位置之下的空间。吹风单元20安装在上部空间中,所述上部空间是限定在与出口13对齐的位置之上的空间。这时,设在壳体10上部处的出口13分别形成在上前板11a的两个侧壁上,而设在出口13下部处的入口14分别形成在上和下前板11a和11b的两个侧壁以及后板12的两个侧壁上。入口格栅16设在壳体10侧壁的每个入口14处,出口翼17设置在壳体10的侧壁的每个出口13处,以便将从吹风单元20排出的空气引导至壳体10的外部。
热交换器15倾斜地安装在壳体10中,使得热交换器15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靠近后板12和前板11。热交换器15的两侧端分别与壳体10侧壁的入口14分离开。热交换器15支撑在支撑单元18上,所述支撑单元18安装在壳体10的后板12的内表面上。
如图2和4所示,入口空气引导单元19设在上前板11a的每个侧壁的内表面处,以便经过入口14将吸入壳体10中的室内空气引导至热交换器15的后表面。这样,由入口空气引导单元19引导的空气经过热交换器15流至吹风单元20。入口空气引导单元19分别从上前板11a的内表面上与入口14分离开预定间隔(t)的位置处延伸至热交换器15的两侧。这样,入口空气引导单元19将限定在热交换器15后部中的后部空间与限定在热交换器15前部中的前部空间分隔开,以便将经过入口14将吸入壳体10中的空气引导至壳体10中热交换器15的后部空间。
入口空气引导单元19通过塑性注入模塑工艺制成,与上前板11a集成。由于上述的集成结构,其中上前板11a与入口空气引导单元19集成,空气调节器的制造成本降低。此外,因为在壳体10中形成空气流动通道的入口空气引导单元19自动地设置在壳体10中,同时上前板11a与后板12组装在一起形成壳体10,所以在空气调节器制造过程中组装过程被简化。
由于上述结构,通过入口14吸入的室内空气平滑地流到安装在壳体10中的热交换器15的后部空间。此外,通过简化壳体10的结构,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变得比传统空气调节器薄。
设在热交换器15之上的吹风单元20包括:吹风扇21,所述吹风扇是多叶片型的离心扇;驱动电机22,所述驱动电机22安装在壳体10的后板12的内表面上,用来驱动吹风扇21;以及风扇壳体23,它的入口23a设在风扇壳体23的前部,它的出口23b设在风扇壳体23的两侧。风扇壳体23围绕第一吹风扇21。吹风单元20还包括出口空气引导单元24,所述出口空气引导单元24分别将风扇壳体23的出口23b连接到壳体10的出口13,以便将从吹风扇21出来的空气引导至出口13。风扇壳体23安装在后板12的内表面上,而第一风扇壳体23的前部与上前板11a的内表面分离开预定的间隔,如图3所示,这样从热交换器15流来的空气被吸到风扇壳体23的入口23a。由于上述结构,经过热交换器15的空气被吸到风扇壳体23的入口23a,继而被吹风单元20的吹风扇21吹到出口13。
接着,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的操作。
当需要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执行空气冷却或加热功能时,吹风单元21的吹风扇21被驱动。这时,室内空气经过入口14被吸入壳体10中。接着,吸入壳体10中的室内空气由入口空气引导单元19引导到热交换器15的后表面。引导至热交换器15后表面的室内空气经过热交换器15被冷却或被加热。然后,吹风单元20通过壳体10的出口13将冷却或加热的空气排至房间中,以便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排出的冷却或加入空气调节房间的空气。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中,热交换器15a倾斜地安装在壳体10中,它的倾斜方向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15的倾斜方向相反。此外,入口空气引导单元19a安装在壳体10后板12的内表面上。即,热交换器15a倾斜地安装在壳体10中,使得热交换器15a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靠近上前板11a和后板12,而入口空气引导单元19a安装在后板12上。由此,安装在壳体10后板12上的入口空气引导单元19a通过壳体10侧壁上的入口14将吸入壳体10中的室内空气引导至限定在热交换器15a前部中的前部空间。由于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上述结构中,热交换器15a安装在壳体10中并且沿着与第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15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使得经过入口14吸入壳体10中的室内空气在经过热交换器15a之后平滑地流动到吹风单元20。安装在壳体10后板12上的入口空气引导单元19a通过塑性注入模塑过程形成并且与后板12集成。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中,入口和出口设在壳体的每个侧面处。将空气引导入壳体中的入口空气引导单元与壳体的前板或后板集成。由此,与传统空气调节器相比,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有效地减少了壳体的厚度。此外,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的优点在于:壳体中空气流动通道的结构被简化,从而简化了制造过程,降低了制造成本。
尽管对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进行了展示和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改变,其范围也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范围内。

空气调节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空气调节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空气调节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气调节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调节器.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空气调节器,其具有能减小空气调节器厚度的结构,所述空气调节器的优点在于:简化了制造过程,并且通过简化所述空气调节器的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彼此连接成一体的前板和后板,壳体两个侧壁的上部设有出口,而壳体侧壁的下部设有入口。热交换器安装在壳体中,以沿预定的方向倾斜,并且与壳体侧壁处的入口分离开。空气调节器还包括:吹风单元,所述吹风单元设置在壳体中热交换器的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