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移动终端及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6366138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4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28990.6

申请日:

2015.06.15

公开号:

CN104932745A

公开日:

2015.09.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6F 3/041申请公布日:20150923|||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G06F 3/041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上海鼎讯电子有限公司变更后:锐嘉科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01799 上海市青浦区沪青平公路3938号变更后:201703 上海市青浦区沪青平公路3938号|||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3/041申请日:20150615|||公开

IPC分类号:

G06F3/041

主分类号:

G06F3/041

申请人:

上海鼎讯电子有限公司

发明人:

侯宝山; 石海宁; 聂宝京; 梁冠前

地址:

201799上海市青浦区沪青平公路393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屏、移动终端及制造方法,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一前壳,所述显示屏包括一显示组件以及一触控组件,所述显示屏还包括一透明屏,所述透明屏、触控组件以及显示组件依次重叠设置,所述透明屏的两侧与所述前壳上表面的边框条相邻,所述显示组件的屏幕内包括一有效显示区域,所述透明屏的上表面在宽度方向上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重合。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具有较大的屏占比,在屏幕尺寸不变的前提下手机的尺寸更小,携带、使用更加方便,另外显示屏发热不会对敏感器件造成影响,而且本发明的移动终端信号接收稳定。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显示屏,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一前壳,所述显示屏包括一显示组件以及一触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一透明屏,所述透明屏、触控组件以及显示组件依次重叠设置,所述透明屏的两侧与所述前壳上表面的边框条相邻,所述显示组件的屏幕内包括一有效显示区域,所述透明屏的上表面在宽度方向上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重合。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屏的上表面在长度方向上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重合,和/或所述透明屏的侧面与上表面垂直。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组件包括一触控屏以及若干信号传输线,所述触控屏包括一用于设置所述信号传输线且设于所述触控屏边缘的布线区域以及一位于所述布线区域中间的透明区域,所述透明屏的上表面在宽度方向上与所述透明区域重合。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一用于传输显示信号的第一连接件以及一背光组件,所述背光组件设于所述屏幕的底端,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屏幕的顶端并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连接,或,
所述背光组件设于所述屏幕的顶端,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屏幕的底端并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连接。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一主天线,触控组件还包括一用于传输触控信号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触控屏的底端,所述主天线设于所述移动终端的顶端,所述触控屏两侧的布线区域中的信号传输线沿所述布线区域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触控组件共用所述屏幕。

7.  一种显示屏,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一前壳,所述显示屏包括一显示组件以及一触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组件包括一触控屏,所述触控屏包括一透明屏以及一第一屏幕,所述透明屏与所述第一屏幕为一体结构,所述透明屏、第一屏幕以及显示组件依次重叠设置,所述透明 屏的两侧与所述前壳上表面的边框条相邻,所述显示组件的屏幕内包括一有效显示区域,所述透明屏的上表面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重合。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屏的侧面与上表面垂直或所述透明屏的侧面为一坡面。

9.  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屏。

10.  一种用于制造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屏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对所述显示组件上电,根据屏幕内的发光区域确定所述有效显示区域;
根据所述有效显示区域制造所述透明屏的上表面;
根据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依次安装所述显示组件、触控组件以及所述透明屏。

说明书

说明书显示屏、移动终端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屏、移动终端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功能的日益强大,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为了使移动终端更加美观、方便手持,生产商会尽量提高提高移动终端的屏占比(用于表示屏幕和手机前面板面积的相对比值)。
现有技术中,由于手机内部的各器件尺寸及布局方式使得手机屏占比很难提高,现有的移动终端中屏幕中都会留有宽度较大黑边,占用了手机较大的面积,手机的尺寸更大,特别地,使手机的侧边过宽,不方便携带和手持。而且现有的布局方式对信号的传输具有较大的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屏占比较低,移动终端的侧边过宽且信号传输不稳定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较大的屏占比,侧边宽度大幅度减少的显示屏、移动终端及制造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显示屏,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一前壳,所述显示屏包括一显示组件以及一触控组件,其特点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一透明屏,所述透明屏、触控组件以及显示组件依次重叠设置,所述透明屏的两侧与所述前壳上表面的边框条相邻,所述显示组件的屏幕内包括一有效显示区域,所述透明屏的上表面在宽度方向上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重合。
本申请中的宽度方向是指正对移动终端屏幕时,一个侧边到另一个侧边的水平方向,同理,长度方向是指正对移动终端屏幕时,顶端到低端或低端到顶端的方向。显示组件的屏幕上有一部分边框是不显示任何内容的,所述 有效显示区域是指显示图像的区域,所述屏幕可以是一透明玻璃,图像透过所述屏幕显示。边框条是指前壳两侧的边框。所述重合是指在宽度方向上透明屏的上表面的长度与有效显示区域的长度相等,而且位置对应一致。
现有移动终端显示屏的设置方式为,显示组件上铺设触控组件,所述移动终端前壳的边框条与所述触控组件相邻,边框条的上表面与所述触控组件的上表面几乎持平。这种设置方式中,边条框与有效显示区域中间留有黑色边框,大幅度增加了手机的宽度。
本申请基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设置显示组件及前壳的边框,所述透明屏的上表面直接与前壳对接,由于上表面的尺寸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尺寸对应,边框条与上表面之间不存在对于的黑框,移动终端的边框宽度大幅度减小。
较佳地,所述透明屏的上表面在长度方向上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重合,和/或所述透明屏的侧面与上表面垂直。
透明屏的上表面在长度方向上与有效显示区域重合,可以减少移动终端的长度,使屏占比进一步提高。与上表面垂直的侧面可以和所述边框条更紧密的贴合,进一步缩短所述前壳的宽度。
较佳地,所述触控组件包括一触控屏以及若干信号传输线,所述触控屏包括一用于设置所述信号传输线且设于所述触控屏边缘的布线区域以及一位于所述布线区域中间的透明区域,所述透明屏的上表面在宽度方向上与所述透明区域重合。
较佳地,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一用于传输显示信号的第一连接件以及一背光组件,所述背光组件设于所述屏幕的底端,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屏幕的顶端并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连接,或,
所述背光组件设于所述屏幕的顶端,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屏幕的底端并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连接。
将背光组件与第一连接件(FPC柔性电路板)分开设置可以减少背光组件的产热对柔性电路板的影像。进一步地,背光组件与柔性电路板分开设置 能够使移动终端内部布线简化,能够使显示屏在屏幕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整体长度减少,从而使移动终端的整机长度减少,在屏幕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屏占比。
较佳地,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一主天线,触控组件还包括一用于传输触控信号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触控屏的底端,所述主天线设于所述移动终端的顶端,所述触控屏两侧的布线区域中的信号传输线沿所述布线区域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
将主天线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顶端能够进一步缩短移动终端的整体长度,提高屏占比。同时将对主天线干扰强度较大的第二连接件设置在触控板的底端以减少对主天线的干扰,所述第二连接件可以为FPC,用于传输触控信号。
较佳地,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触控组件共用所述屏幕。
将触控功能整合在显示组件的屏幕上,即触控组件和显示组件共用一玻璃屏幕,从而使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更加薄,移动终端更加美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屏,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一前壳,所述显示屏包括一显示组件以及一触控组件,其特点在于,所述触控组件包括一触控屏,所述触控屏包括一透明屏以及一第一屏幕,所述透明屏与所述第一屏幕为一体结构,所述透明屏、第一屏幕以及显示组件依次重叠设置,所述透明屏的两侧与所述前壳上表面的边框条相邻,所述显示组件的屏幕内包括一有效显示区域,所述透明屏的上表面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重合。
由于触控组件也包括透明的屏幕,将所述透明的屏幕的上表面制成与有效显示区域重合的形状,也就是说所述透明的屏幕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用作移动终端显示屏的外表面,另一层次是用于布线安装的,两个层次为一体型结构。
较佳地,所述透明屏的侧面与上表面垂直或所述透明屏的侧面为一坡面。
所述垂直侧面和坡面均为了配合所述前壳的安装。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特点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 的显示屏。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用于制造如上所述的显示屏的制造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对所述显示组件上电,根据屏幕内的发光区域确定所述有效显示区域;
根据所述有效显示区域制造所述透明屏的上表面;
根据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依次安装所述显示组件、触控组件以及所述透明屏。
所述制造方法的重点在于找到有效显示区域并根据有效显示区域制造透明屏以及触控屏的尺寸,同时按照有效显示区域来组装所述移动终端能够使移动终端的屏占比大幅度提升。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具有较大的屏占比,在屏幕尺寸不变的前提下手机的尺寸更小,携带、使用更加方便,另外显示屏发热不会对敏感器件造成影响,而且本发明的移动终端信号接收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显示屏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显示屏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显示屏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机,其包括一显示屏1、一前壳2以及一主天线3。
所述显示屏包括一显示组件11、一触控组件12以及一透明屏13。
所述透明屏13、触控组件12以及显示组件11依次重叠设置,所述透明屏13的两侧131与所述前壳2上表面的边框条21相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供分三个层次,从外至内依次为透明屏、触控组件以及显示组,所述边框条与所述透明层处于一个层次,所述前壳的边框侧面22与所述触控组件、显示组处于一个层次。
所述显示组件11的屏幕内包括一有效显示区域111,参见图2,附图标记113为未显示图像的区域,所述透明屏13的上表面132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重合。所述重合是指所述上表面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111形状相同、面积相等且位置相对应。
用户在使用所述手机时透过所述透明屏能够完整的看到完整的所述有效显示区域,而且无法看到除了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以外的边框区域。
所述透明屏的侧面与上表面垂直,所述边框条的侧面与上表面垂直,从而使得边框条与所述透明屏更好地贴合。
所述触控组件12包括一触控屏121以及若干信号传输线,所述触控屏包括一用于设置所述信号传输线且设于所述触控屏边缘的布线区域122以及一位于所述布线区域中间的透明区域123,所述透明屏的上表面与所述透明区域重合。
触控组件还包括一用于传输触控信号的第二连接件124,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触控屏的底端,所述主天线设于所述手机的顶端,所述触控屏两侧的布线区域中的信号传输线沿所述布线区域汇集于所述触控屏的底端并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
所述显示组件11还包括一用于传输显示信号的第一连接件112以及一背光组件,所述背光组件设于所述屏幕的底端,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屏 幕的顶端并与所述手机的主板连接。
本实施例的手机,显示屏中不存在黑色边框,使得手机在显示屏幕尺寸不变的前提下,手机整体尺寸减小,大幅度提高屏幕的屏占比。
参见图4,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制造上述手机的显示屏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步骤100、对所述显示组件上电,根据屏幕内的发光区域确定所述有效显示区域。
步骤101、根据所述有效显示区域制造所述透明屏的上表面。
步骤102、根据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依次安装所述显示组件、触控组件以及所述透明屏。
如果在步骤100中确定了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范围,可以记录有效显示区域的尺寸,并在步骤101、102中根据所述尺寸制造所述透明屏并安装显示组件、触控组件以及所述透明屏。另外,在步骤102中,还可以保持所述显示组件有电,在发光区域上安装显示组件、触控组件以及所述透明屏。
所述制造方法能够更好的确定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范围,使显示屏的制造更加方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
参见图5,本实施例的触控组件包括一触控屏121,所述触控屏121包括一透明屏1211以及一第一屏幕1212,所述透明屏与所述第一屏幕为一体结构,所述透明屏、第一屏幕以及显示组件依次重叠设置,所述透明屏的两侧1213与所述前壳2上表面的边框条21相邻,所述显示组件的屏幕内包括一有效显示区域111,所述透明屏的上表面1214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111重合。
也就是说,将所述触控屏做成一个具有凸起的结构能够更好地配合所述手机前壳的安装,所述透明屏的侧面与上表面垂直,所述透明屏的侧面还可以为一坡面。
所述背光组件设于所述屏幕的顶端,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屏幕的底端并于所述手机的主板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设于所述手机的底端,从而来减少对所述主天线的干扰,通过将主天线设于手机的顶端、背光组件和第一连接件分开设置能够进一步减少所述手机的长度,增高屏占比。
实施例3
参见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
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触控组件共用所述屏幕14,所述屏幕为玻璃屏幕,所述玻璃屏幕包括有效显示区域,所述显示组件的图像信号仅透过所述有效显示区域141显示,附图标记142为未显示图像的区域。所述前壳2与所述屏幕匹配安装,所述边框条21设于所述屏幕上方并与透明屏13的两侧131相邻。
本实施例的触控组件的触控功能做在所述显示组件的屏幕上,使所述手机的厚度更小。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显示屏、移动终端及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显示屏、移动终端及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显示屏、移动终端及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显示屏、移动终端及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显示屏、移动终端及制造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屏、移动终端及制造方法,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一前壳,所述显示屏包括一显示组件以及一触控组件,所述显示屏还包括一透明屏,所述透明屏、触控组件以及显示组件依次重叠设置,所述透明屏的两侧与所述前壳上表面的边框条相邻,所述显示组件的屏幕内包括一有效显示区域,所述透明屏的上表面在宽度方向上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重合。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具有较大的屏占比,在屏幕尺寸不变的前提下手机的尺寸更小,携带、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