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健凉茶.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6363205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12044.2

申请日:

2015.06.09

公开号:

CN104982600A

公开日:

2015.10.2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23F 3/34申请公布日:2015102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F 3/34申请日:20150609|||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34; A61K36/752; A61K36/898; A61P11/00; A61P29/00; A61P11/04; A61P1/00; A61P1/04; A61P1/12; A61P19/02; A61P9/12; A61P3/06; A61P3/10

主分类号:

A23F3/34

申请人:

雷忠兴

发明人:

雷忠兴

地址:

410000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中意二路79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市和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115

代理人:

王培苓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健凉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健凉茶,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绞股蓝6~10份、金银花10~15份、野菊花12~18份、陈皮10~15份、夏枯草20~30份、葛花8~12份、金线莲4~6份、半边莲15~25份、鬼针草15-25份、冰糖25~35份。本保健凉茶可配置成水剂、袋泡茶剂、颗粒剂、胶囊剂、糖浆剂。本保健凉茶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生津止渴、除燥安神、强心健体的功效,更对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肠炎胃炎、支气管炎、泄泻痢疾、风湿关节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口感清甜,适宜男女老少饮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保健凉茶,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绞股蓝6~10份、金银花10~15份、野菊花12~18份、陈皮10~15份、夏枯草20~30份、葛花8~12份、金线莲4~6份、半边莲15~25份、鬼针草15-25份、冰糖25~35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凉茶,其特征在于:上述凉茶可配置成水剂、袋泡茶剂、颗粒剂、胶囊剂、糖浆剂。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保健凉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凉茶,尤其涉及一种保健凉茶。
背景技术
凉茶是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通称。现代医学证明,凉茶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清火明目、治疗疔疮肿毒等功效,其药理功效多,作用广。用中草药制成凉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现代全球气候变暖,天气多变,人们会因为冷热交替明显的天气而得热感冒。本保健凉茶结合饮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于一体,既可以当饮料饮用又可以治疗多种疾病。温寒协调的中草药成分搭配,有效防止了目前市场上的凉茶共同具有的寒败性,对人体机能的保健和免疫力的提升有巨大的益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健凉茶,该保健凉茶除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生津止渴、除燥安神、强心健体的功效外,更对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肠炎胃炎、支气管炎、泄泻痢疾、风湿关节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症状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口感清甜,适宜男女老少饮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保健凉茶,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绞股蓝6~10份、金银花10~15份、野菊花12~18份、陈皮10~15份、夏枯草20~30份、葛花8~12份、金线莲4~6份、半边莲15~25份、鬼针草15-25份、冰糖25~35份。
所述凉茶可配置成水剂、袋泡茶剂、颗粒剂、胶囊剂、糖浆剂。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保健凉茶,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生津止渴、除燥安神、强心健体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肠炎胃炎、支气管炎、泄泻痢疾、风湿关节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症状,有良好的效果。口感清甜,适宜男女老少饮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健凉茶,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绞股蓝6~10份、金银花10~15份、野菊花12~18份、陈皮10~15份、夏枯草20~30份、葛花8~12份、金线莲4~6份、半边莲15~25份、鬼针草15-25份、冰糖25~35份。
所述凉茶可配置成水剂、袋泡茶剂、颗粒剂、胶囊剂、糖浆剂。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保健凉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绞股蓝8份、金银花12份、野菊花15份、陈皮12份、夏枯草25份、葛花10份、金线莲5份、半边莲20份,鬼针草20份、冰糖30份。
将上述凉茶加800份水浸泡10分钟,然后投料入紫砂壶中高温熬制30~40分钟,过滤后即得水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保健凉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绞股蓝6份、金银花10份、野菊花12份、陈皮10份、夏枯草20份、葛花8份、金线莲4份、半边莲15份,鬼针草15份、冰糖25份。
将上述凉茶进行消毒、烘干、粉碎,装入滤纸袋中制备成袋泡茶剂,饮用时只需将茶包用沸水冲泡即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保健凉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绞股蓝10份、金银花15份、野菊花18份、陈皮15份、夏枯草30份、葛花12份、金线莲6份、半边莲25份,鬼针草25份。
将上述凉茶运用现代提取技术提取为浸膏状,加适量的药用赋形剂混合,制成每克产品相当于原生药材1克的颗粒即可。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保健凉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绞股蓝7份、金银花11份、野菊花13.5份、陈皮11份、夏枯草22份、葛花9份、金线莲4份、半边莲17份,鬼针草17份。
将上述凉茶进行消毒、烘干、粉碎,装入胶囊中制作成胶囊剂。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保健凉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绞股蓝9份、金银花14份、野菊花16.5份、陈皮14份、夏枯草28份、葛花11份、金线莲5.5份、半边莲23份,鬼针草23份、冰糖35份。
将上述凉茶运用现代提取技术提取为浓缩液,加蜂蜜制成糖浆剂。
上述实施例制备的保健凉茶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生津止渴、除燥安神、强心健体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肠炎胃炎、支气管炎、泄泻痢疾、风湿关节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症状,已有数百例患者服用,均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应用案例:
案例1
雷先生,36岁,事业单位业务员,家住长沙市开福区湘江世纪城,因业务需要经常喝酒抽烟导致咽喉炎慢性支气管炎肠胃炎心火重,经常口舌生疮,每天早上起来后咽喉炎引起慢性支气管炎都要咳嗽半个多小时,一喝凉水就拉肚子。戒酒后,服用本实施例1所述的凉茶水剂,每天一剂,每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服用三天后口舌生疮状况症状消失,七天后心火慢慢降了下来,连续喝一个月后咽喉炎及慢性支气管炎肠胃炎症状大大改善,早上喝冰水都再也不拉肚子了,消化系统炎症基本痊愈。
案例2
石紫晴,3岁,家住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降生后从不喝牛奶饮料,从一岁开始就非常喜欢服用本发明实施例5所述的保健凉茶糖浆剂,一感冒就喝,每天服半剂,一天分两次服用,不吃药不打针,两天后感冒痊愈。
案例3
刘先生,62岁,教师退休,家住湖南省祁东县黄土铺镇上福村,多年严重肠胃炎及风湿关节炎,去过大医院检查吃药治疗,一直没有治疗好,后尝试服用本发明实施例4所述的保健凉茶胶囊剂,每天一剂,每剂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服用半个月后肠胃炎风湿关节炎症状大大改善,基本痊愈。
案例4
肖女士,81岁,家庭主妇,家住长沙市岳麓区咸嘉新村,多年高血压,长期晕车,去过大医院住院治疗,但是高血压和晕车症状一直没有改善,后尝试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保健凉茶袋泡茶剂,每天一剂,每剂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喝本发明保健凉茶十天后高血压症状大大改善,再也没有晕车。
案例5
石先生,56岁,公务员退休,家住湖南省祁东县,多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曾去各大医院住院治疗,长期与糖尿病斗争,忌食多种鱼肉营养品,苦不堪言,后尝试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的保健凉茶颗粒剂,每天一剂,每剂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喝本发明保健凉茶一个月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症状大大改善,糖尿病仪器测量指标值从之前的空腹95-100下降到稳定在指标值55-60的正常水平。
本发明组分的来源及药用性质如下:
1、绞股蓝:绞股蓝为葫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绞股蓝,又称:天堂草、福音草、超人参、公罗锅底、遍地生根、七叶胆、五叶参和七叶参等,葫芦科、绞股蓝属草质攀援植物;茎细弱,具分枝,具纵棱及槽,无毛或疏被短柔毛。绞股蓝喜阴湿温和的气候, 多野生在林下、小溪边等荫蔽处,多年生攀援草本。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陕西平利、甘肃康县、湖南、湖北,云南、广西等省,号称“南方人参”,生长在南方的绞股蓝药用含量比较高,民间称其为神奇的“不老长寿药草”。绞股蓝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脾、肾经。补虚,清热,解毒。用于体虚乏力,虚劳失精,白细胞减少症,高脂血症,病毒性肝炎,慢性胃肠炎,慢性气管炎。
2、金银花:金银花,为中药材和植物的统称。植物金银花又名忍冬,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植物。“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在我国,北起东三省,南到广东、海南,东从山东,西到喜马拉雅山均有分布金银花茶味甘,性寒,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均效果显著。
3、野菊花:野菊花呈类球形,直径0.3~lcm,棕黄色。总苞由4~5层苞片组成,外层苞片卵形或条形,外表面中部灰绿色或淡棕色,通常被有白毛,边缘膜质;内层苞片长椭圆形,膜质,外表面无毛。总苞基部有的残留总花梗。舌状花1轮,黄色,皱缩卷曲;管状花多数,深黄色。体轻。气芳香,味甘微寒,广泛分布于全国各省。野菊花可以清热解毒,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消除眼睛劳损、治疗头痛、高血压,可广泛用于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证。同时又有很好的降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
4、陈皮: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橘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区,主产四川、浙江、福建。此外,江西、湖南等地亦产。味辛、苦,性温。温;辛、苦,归脾、肺经。具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之功。主治脾胃气滞湿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秽逆、二便不利、肺气阻滞、咳嗽痰多,亦治乳痈初起。
5、夏枯草:别名:麦穗夏枯草、铁线夏枯草(云南丛书),麦夏枯、铁线夏枯(滇南本草),夕句、乃东(本经)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根茎,节上生须根。茎高达30厘米,基部多分枝,浅紫色。花萼钟形,花丝略扁平,花柱纤细,先端裂片钻形,外弯。花盘近平顶。小坚果黄褐色,花期4-6月,果期7-10月。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以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等省为主要产地。性寒味苦、辛,归肝、胆经。主治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粘。
6、葛花:葛花为豆科植物葛的干燥花。解酒醒脾。用于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呕吐酸水等伤及胃气之症。呈不规则的扁长圆形或略成扁肾形,长5~15mm,宽2~6mm,厚2~3mm。萼片灰绿色,基部连合,先端5齿裂,裂片披针形,其中2齿合生,表面密被黄白色毛茸。基部有两片批针钻形的小苞片。花瓣5片等长,突出于萼外或被花萼包被,蓝紫色,外部颜色较浅,呈淡紫色,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葛花性甘味凉。主要用于饮酒过度、头痛、头晕、烦渴、胸膈饱胀、不思饮食、呕吐酸水等。
7、金线莲:福建金线莲,陆生植物,全株高10~18cm。根茎肉质匍匐状。叶互生,茎下部具2~4叶;叶柄长4~10mm,基部扩展呈鞘状抱茎;形成节状;叶片卵状椭圆形,长1.5~3.5cm,宽1~3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上表面黄绿色有细密金黄色脉网,下表面淡紫红色,凸出弧形脉5~7条。总状花序,疏生2~6朵花,花序轴被柔毛;花苞片卵状披针形,淡紫色,长6~8mm,约为子房长的2/3,先端尾尖;花淡紫色,外面被短柔毛;中萼片卵形,向内凹陷,长6mm,先端钝;侧萼片长圆状椭圆形,稍偏斜,较长而稍狭,先端稍尖,花瓣近镰刀形,短于萼片并和中萼片靠合成兜;唇瓣2裂,呈"丫"字形,裂片舌状条形,先端钝,长约6mm,宽1.5mm,爪长5mm,两侧各具6条流苏状细条,基部具距,距长6~7mm,末端指向唇瓣,中部生有胼胝体。花期9~10月。福建金线莲为兰科开唇兰属植物花叶开唇兰的全草,福建金线莲生长于人迹罕至的原始生态深山老林,性喜阴凉、潮湿,尤喜生长在常绿阔叶树木的沟边、石壁、土质松散、腐殖质丰富的潮湿地;要求温度18~20℃,光照约为正常日照的1/3,最忌阳光直射,海拔600~800米。金线莲全草均可入药,其味平、甘。金线莲有清热凉血、祛风利湿、解毒、止痛、镇咳等功效,用于治疗小儿急惊风高热、风湿性关节炎、肝炎、肾炎水肿、膀胱炎、乳糜尿、血尿、支气管炎、肺热咳血;肺结核咯血等疑难杂症;现代用于提高免疫力抗肿瘤、保肝护肝、降血脂、降压、降高尿酸、降血糖、辅助抗动脉硬化及脑血栓、抗病毒、治重症肌无力、祛除青春痘和雀斑等。
8、半边莲:半边莲为桔梗科多年生小草本植物,高约10cm。茎为圆形状,全株光滑无毛,呈平卧,长约5~15cm。叶互生无柄狭窄、全缘或有疏齿、呈披针形或条长形。花瓣5片类如莲花瓣,长8~10mm,因花瓣均偏向一侧而得名。果实倒锥状。花期在5月至8月、果期在8月至10月。全草入药,具备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大腹水肿、面足浮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等。生于水田边、沟旁、路边等湿处。半边莲性淡寒,产于华东、华南、西南、中南各地。半边莲的主要功效是利水,消肿,解毒,治黄疸,水肿,臌胀,泄泻,痢疾,蛇伤,疔疮,肿毒,湿疹,癣疾,跌打扭伤肿痛。
9、鬼针草:草本,地生。茎直立,钝四棱形,无毛或上部被极稀疏的柔毛。茎下部叶较小,中部叶具无翅的柄,边缘有锯齿、顶生小叶较大,长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头状花序, 总苞基部被短柔毛,条状匙形,上部稍宽,开黄色花。瘦果黑色,条形,略扁,具棱,上部具稀疏瘤状突起及刚毛,顶端芒刺3-4枚,具倒刺毛。分布于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各省区多有分布,常生长于村旁、路边及荒地中。鬼针草性味:味苦;性微寒。归经:肝经、肺经、大肠经。鬼针草为中国民间常用草药,有清热解毒、散瘀活血的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急性阑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胃肠炎、风湿关节疼痛、疟疾,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一种保健凉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保健凉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保健凉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保健凉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保健凉茶.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健凉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健凉茶,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绞股蓝610份、金银花1015份、野菊花1218份、陈皮1015份、夏枯草2030份、葛花812份、金线莲46份、半边莲1525份、鬼针草15-25份、冰糖2535份。本保健凉茶可配置成水剂、袋泡茶剂、颗粒剂、胶囊剂、糖浆剂。本保健凉茶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生津止渴、除燥安神、强心健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