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热泵空调装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35701 上传时间:2018-02-2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45018.X

申请日:

2004.07.12

公开号:

CN1595003A

公开日:

2005.03.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24F 12/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湖南大学变更后权利人:湖南中辐空调净化设备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410082 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山变更后权利人:410200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高星(钢铁)物流园16栋114号登记生效日:2014123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24F12/00

主分类号:

F24F12/00

申请人:

湖南大学;

发明人:

龚光彩; 曾巍; 胡湘峰

地址:

410082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山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颜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水热泵空调装置,设有输入管(10)和输出管(13)的热回收装置(12)串联在所述的压缩机(1)出口与四通阀(8)高压侧入口(9)之间,旁路流体控制管(3)一端与所述的压缩机(1)出口联通,另一端与所述的四通阀(8)之辅助电磁阀高压侧气动控制管入口联通或与所述的四通阀(8)的高压侧入口(9)联通。本发明是一种实现在空调制冷制热效果良好的同时能将冷凝热回收利用,并保证空调各元器件稳定运行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的热水热泵空调装置。

权利要求书

1、  热水热泵空调装置,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8)及其气动控制管(14)、冷凝器(7),其特征是:设有输入管(10)和输出管(13)的热回收装置(12)串联在所述的压缩机(1)出口与四通阀(8)高压侧入口(9)之间,旁路流体控制管(3)一端与所述的压缩机(1)出口联通,另一端与所述的四通阀(8)之辅助电磁阀高压侧气动控制管入口联通或与所述的四通阀(8)的高压侧入口(9)联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冷凝的热水热泵空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热回收装置(12)为水热回收装置。

说明书

热水热泵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各类的大、中、小型空调热泵制冷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将冷凝热回收利用的热水热泵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装置是人们生活和工作当中很重要的设施,特别是在办公场所、宾馆商场大量采用大型中央空调装置。目前国内大量存在的各类容量大小热泵/空调制冷设备如户型空调,大中容量制冷/热泵装置等,其结构是由压缩机、四通阀、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蒸发器、储液器组成,在四通阀内部设有用来控制四通阀阀芯换向的气动控制管,该气动控制管的入口与四通阀的入口联通后与压缩机出口联通,空调装置的冷凝器大都是采用单一空气冷却或水冷却,采用这些方式冷却时大量的热量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但污染了环境(热污染),而且浪费了能源,不能将释放到空气中的冷凝热回收利用。国内外同类产品存在制冷流程改造复杂,元器件更换频繁,不利于生产和加工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在空调制冷制热效果良好的同时能将冷凝热回收利用,并保证空调各元器件稳定运行的热水热泵空调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水热泵空调装置,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及其气动控制管、冷凝器,设有输入管和输出管的热回收装置串联在所述地压缩机出口与四通阀的高压侧入口之间;旁路流体控制管一端与所述的压缩机出口联通,另一端与所述的四通阀之辅助电磁阀高压侧气动控制管入口联通或与四通阀高压侧入口联通。
所述的热回收装置为水热回收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的热水热泵空调装置,设有输入管和输出管的热回收装置串联在压缩机出口与四通阀高压侧入口之间,而旁路流体控制管一端与压缩机出口联通,其另一端与四通阀之辅助电磁阀高压侧气动控制管入口联通或与四通阀高压侧入口联通,在设有输入管和输出管的热回收装置内注入冷水,在冷凝器可采用风冷,在冷凝端还可同时采用水冷+风冷,或水冷+水冷复合冷凝技术,结构简单,保持了原有阀件的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将释放到空气中的冷凝热回收来加热卫生或生活热水或提高第一级水冷温度以制成卫生或生活热水。旁路流体(气动)控制技术使得整个制冷流程的压力分布稳定、合理,保持各类热泵/空调装置内各元器件如四通阀等稳定运行,各种工况间转化灵活。实现在空调制冷制热效果良好的同时,一年四季为用户提供充足的生活卫生热水,并保证空调各元器件稳定运行。该项发明成功克服了国内外同类产品所存在的制冷流程改造复杂,元器件更换频繁,不利于生产和加工等缺点,采用先进简便的制冷流程,元器件改动较少,易于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成功实现了风冷和水冷的复合冷凝,并对两种冷凝模式进行灵活的转换。发明中所采用的旁路流体(气动)控制技术,使得整个制冷流程的压力分布稳定、合理,制冷-热泵-热水各种工况间转化灵活。此项技术的节能效果显著,回收热量占整个装置冷凝热量的80%-95%以上,加热速度快,以家用大三P的空调装置为例,将储水箱中的120升水加热到55℃只需要10分钟时间,是家用热水器加热时间的四分之一。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一种实现在空调制冷制热效果良好的同时能将冷凝热回收利用,并保证空调各元器件稳定运行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的热水热泵空调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结构制冷工况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结构制热工况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种结构制冷工况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种结构制热工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设有输入管10和输出管13的水热回收装置12串联在压缩机1出口与四通阀8高压侧入口9之间,旁路流体控制管3一端与压缩机1出口联通,另一端与四通阀8之辅助电磁阀高压侧气动控制管入口联通,四通阀8的其他接口与冷凝器7、干燥过滤器6、蒸发器5、消声器4、储液器2按制冷工艺、制热工艺联接。
参见图1,采用上述技术的热水热泵空调装置,在制冷工况下,水热回收装置12、四通阀8、四通阀高压侧旁路流体控制管3和冷凝器7组成复合冷凝模块11;参见图2,而在制热工况下,复合冷凝模块11是由水热回收装置12、四通阀8、四通阀高压侧旁路流体控制管3和冷凝器5组成。通过输入管10向水热回收装置12内注入冷水,冷水在水热回收装置12内与压缩机1出口出来的热冷凝剂进行热量交换,冷却水被加热后从输出管13输出供用户使用,达到了回收冷凝热的效果。
在水热回收装置12可采用水冷,在冷凝器7(制热工况下为蒸发器5)可采用风冷或水冷,这样,在冷凝端可同时采用水冷+风冷,或水冷+水冷联合冷凝技术,适用各类热水热泵空调装置(此处以小型装置为例),结构简单,保持了原有阀件的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将冷凝热回收来加热卫生或生活热水或提高第一级水冷温度以制成卫生或生活热水。旁路控制管流体控制技术使得整个制冷流程的压力分布稳定、合理,保持各类热泵/空调装置内各元器件如四通阀等稳定运行,各种工况间转化灵活。实现在空调制冷制热效果良好的同时,一年四季为用户提供充足的生活卫生热水,并保证空调各元器件稳定运行。该项发明成功克服了国内外同类产品所存在的制冷流程改造复杂,元器件更换频繁,不利于生产和加工等缺点,采用先进简便的制冷流程,元器件改动较少,易于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成功实现了风冷和水冷的复合冷凝,并对两种冷凝模式进行灵活的转换。发明中所采用的旁路控制管流体控制技术,使得整个制冷流程的压力分布稳定、合理,制冷-热泵-热水各种工况间转化灵活。
参见图3和图4,水热回收装置12串联在压缩机1出口与四通阀8高压侧入口9之间,在四通阀8本体内部气动控制管入口14与四通阀高压侧入口9联通,旁路流体控制管3一端与压缩机1出口联通,另一端与四通阀8高压侧入口9联通,四通阀8的其他接口与冷凝器7、干燥过滤器6、蒸发器5、消声器4、储液器2按制冷、制热工艺联接。
采用上述技术的热水热泵空调装置,参见图3,在制冷工况下,水热回收装置12、四通阀8、旁路控制管3和冷凝器7组成复合冷凝模块11;参见图4,而在制热工况下,复合冷凝模块11是由水热回收装置12、四通阀8、旁路流体控制管3和冷凝器5组成。在冷凝端可同时采用水冷+风冷,或水冷+水冷联合冷凝技术,适应于功率较大的热水热泵空调装置,结构简单,保持了原有阀件的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将释放到空气中的冷凝热回收来加热卫生或生活热水或提高第一级水冷温度以制成卫生或生活热水。

热水热泵空调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热水热泵空调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热水热泵空调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水热泵空调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水热泵空调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水热泵空调装置,设有输入管(10)和输出管(13)的热回收装置(12)串联在所述的压缩机(1)出口与四通阀(8)高压侧入口(9)之间,旁路流体控制管(3)一端与所述的压缩机(1)出口联通,另一端与所述的四通阀(8)之辅助电磁阀高压侧气动控制管入口联通或与所述的四通阀(8)的高压侧入口(9)联通。本发明是一种实现在空调制冷制热效果良好的同时能将冷凝热回收利用,并保证空调各元器件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