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半自动输入法及其键盘.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34216 上传时间:2018-02-28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53245.4

申请日:

2003.08.11

公开号:

CN1581038A

公开日:

2005.02.1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视为放弃IPC(主分类):G06F 3/023放弃生效日:20050216|||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G06F 3/023收件人:扶良文文件名称:视为放弃取得专利权通知书|||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扶良文文件名称:办理登记手续通知书、授予发明专利权通知书|||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6F3/023

主分类号:

G06F3/023

申请人:

扶良文

发明人:

扶良文; 潘秀娟

地址:

100083北京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住宅30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文输入法及其键盘技术范畴,提出了一种中文半自动打字法及其键盘的技术解决方案,适用于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PC机、机顶盒遥控器、电子词典、游戏机、电子教学设备、触摸屏等用。提出“定位迎鹄”选字法,可使拼音输入中的同音字词选用速度提高十数乃至数十倍。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中文半自动输入法及键盘,其特征在于,采用多个自动循环的软性键盘来模拟一个一键多义的硬件键盘,借以提示硬件键盘上当前的键义,辅助在硬件键盘上的输入运作。

2、
  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中文半自动输入法及键盘,其特征在于,采用国际通用的数字与字母共键的数码键盘,分设为自动循环的4个声盘,3个韵盘,多个字盘,多个联想盘;

3、
  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中文半自动输入法及键盘,其特征在于,采用国家推荐的数字与字母共键的数码键盘,分设为自动循环的3个声盘,3个韵盘,多个字盘,多个联想盘;

4、
  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中文半自动输入法及键盘,其特征在于,采用国际通用的PC键盘,分设为自动循环的1个左声右韵盘,多个字盘,多个联想盘;

5、
  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中文半自动输入法及键盘,其特征在于,采用国际通用的PC键盘,分设为自动循环的1个声介韵调盘,多个字盘,多个联想盘;

6、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说的中文半自动输入法及键盘,其特征在于“定位迎鹄”;

7、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说的中文半自动输入法及键盘,其特征在于采用注音符号或国罗或北拉或通拼或双拼或耶鲁式或威妥玛式或邮电式或利马窦式或金尼阁式等中文拼音方案;

8、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说的中文半自动输入法及键盘,其特征在于采用触摸屏;

9、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所说的中文半自动输入法及键盘,其特征在于用在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电子字典、智能电话、手机、电视机、机顶盒、遥控器、电子玩具、电子游戏机、电子教学设备、简易终端、电子打字机、电子写字机等。

说明书

中文半自动输入法及其键盘
本发明属于中文输入法及其键盘设计技术领域
电脑、手机、电话机、遥控器、掌上电脑、PDA、机顶盒、个人电脑、笔记本、电子字典、点播器、商务通、双向寻呼机……等等电子信息工具,都需要利用键盘来输入中文。
国内郑易里、王永民、陈一凡、王立建、王颜尊、王欣、禹业茂、王颂平、冯天岳、栗兴民……等许许多多的学者专家,以及联想、汉王、中文之星、四通利方、恒基伟业、中山名人、平治东方……等众多公司,都已对此作了杰出的重大贡献。
美国Motolola公司的CKE中文键盘智能拼音输入法和笔画式中文输入法,则可谓是当前手机中文输入法的代表。美国微软、美国在线、特捷通讯有限公司和加拿大字源公司,也各有其杰出的技术贡献。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为中文字输入法及键盘,提出一种效率更高、使用更方便的新设计方案,以使中文输入技术更臻完美适用。
本发明的基本技术特征在于,在现有通用的PC字符键盘或手机数字—字母键盘硬件兼容的基础上,为中文字因语制宣地设计了一种人工智能式的软性输入键盘及其输入操作方法,从而使中文的输入,能够利用模拟一个硬件键盘的多个软性键盘,实现了硬件键盘可一键多义,软性模拟键盘可分盘自动循环,从而使系统可半自动化循环运作,输入能具有一定的人工智能,能显著地提高输入效率,能显著地减少操作劳动了。
兹为叙述方便起见,下面分别就如何具体实现上述特征的技术细节方面,用几个实施例来加以详细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中文在国际通用数码配拉丁字母的键盘上的智能半自动输入法及键盘
本输入法键盘,分声盘、韵盘、字盘、联想盘四类,都是定义在现有手机国际通用数码键盘硬件上的中文盘,华人一看就能懂,一用就能通,绝无记忆量,毫无疑惑处,完全符合国际标准,并且兼容社会习惯,虽似曾相识,却绝非旧酒,而是发明人五十年日思夜想美梦成真的最近创造,是先贤们两千年呕心沥血上下求索的最新结晶,是中国人在信息大洋矫健冲浪的冲浪板,是中文字在信息时代重放异彩的输入法。

声盘表中:ji qi xi表示输入的信息既可能是ji qi xi,也可能是j q x。究竟是什么,以其能与其后面的韵母拼音成一个汉字音节为准,例如,用声盘1中的ji与韵盘2中的uan或韵盘2中的ian相拼时的ji都取值j,而与韵盘1中的an相拼时则取值ji。之所以做此灵活规定的原因,是想借以
为对汉语拼音规则不很熟悉的用户(例如虽然懂得拼音方法却因年长或在海外求学而无机会接受严格汉语拼音教育的用户),提供一点方便,让他们能仅凭着一点“急读拼音”的直觉,就能应用本发明来输入汉字。○是零声母。功能键“暂停”是用于暂时停止系统当前正在执行的操作任务的功能键(在录音和放音状态时为暂停录放功能,在良拼的自动循环状态则为暂时停止自动循环,并使系统进入手动操作状态,直到从新启用自动循环功能为止)。进入“暂停”自动循环状态后,所有自动循环运作都可手动操作,此时,声盘4上的功能键“暂停”被改写成“快慢”,在“快慢”功能字样显现时,按此键一次,能使系统从新进入自动循环状态,且立刻将此次按住“快慢”键时间的长短,定为新循环周期的时间值,而声盘4上“快慢”键位上的“快慢”两字,则被改写为“暂停”,以供用户再次需要应用“暂停”功能或需要改变循环周期的快慢时用。声盘4上的功能键“复制”和“粘贴”,用于正文编辑,其用法与一般编辑习惯相同。
在声盘中输入一个拼音信息后,系统自动将键盘设置为韵盘,按规定的顺序自动循环。

韵盘1中的韵母i或uo分别与运盘2和3中的韵母i或uo、韵盘2中的韵母ei或ou分别与运盘3中的韵母ei或ou音质等价;韵盘1中的韵母er是韵盘3中的韵母er的输入捷径;韵盘1中的韵母u与韵盘3中的韵母u在声母j q x y后音质等价,但在声母n l后则不可混同;韵盘3中的韵母“ue”在声母j q x y后乃是汉语拼音中形式韵母ue的正身,可直接做形式韵母ue用。
在声盘1~4中输入声母信息后,系统应按下述规定循环:
1、输入声母b p m f后,在韵盘1、2循环;
2、输入声母d t n l、y后,在韵盘1、2、3循环;
3、输入声母g k h、zh ch sh r、z c s、w后,在韵盘1、3循环;
4、输入声母j q x后,在韵盘2、3、1循环;
5、输入零声母○后,在韵盘1、2、3循环,此时:i=y或yi;u=w或wu;iang=yang;……;
6、输入元音字母a、e、o后,程序分别解释为输入的是音节○a、○e或○er、○o;
7、在韵盘输入任何韵母后,系统即根据已输入的音节提供按调分排的字盘循环,示例如下:


在字盘选用一个汉字后,系统自动进入联想盘循环。示例如下:

联想盘中的双字词,按该词第二字的声母排键位,频用优先,见字时按相应的数字键即可选用。多字词另立一行,用“ok”键选用。在联想循环状态中按一次“回前页”功能键“”则联想页面翻回一页,在联想盘2中按一次或虽不在联想盘2页面但快速连按两次以上或按了任何一个没有联想信息的键位一下或选用了任何一个联想信息后,系统都退出当前的联想循环运作,并同时进入声盘的循环运作状态,联想页面上的多字词提示行当然同时消失。
实施例二  中文在国标GB18031-2000数码配拉丁字母的键盘上的智能半自动输入法及键盘
本实施例输入法的键盘,其拼音信息的键位分配,遵循国家推荐标准GB/T 18031-2000。标准中没有规定的则根据人体功效学、统计语言学、汉语语音学、系统工程学、国际及社会历史习惯等等各方面的要求,经过系统分析、综合权衡、统筹兼顾、全面优化而设计的。具体方案见声盘5~8、韵盘4~6。表中地符号意义、运作中的字盘和联想盘的构造原理与生成方法均与实施例一同。


实施例三 中文在PC电脑上的半自动输入法及键盘
如何在PC键盘上匹配中文信息,以使中文电脑完美适应中文信息的民族性需求,在输入中文信息时轻松高速、得心应手、经济适用、自然自由。是本发明的关键技术之一。
全球通用的PC键盘的字母信息键位安排都采用“QWERTY”配位。这种键盘及其打字方法,是美国Christopher Sholes等三人1868年为解决当时的机械式英文字母打字机“卡键”故障而设计的,现已成为国际通用的标准键盘。全世界每时每刻都有有千千万万的人在使用它。它的每一个优点,每时每刻都会在千千万万的用户手中为人们增进财富,同样,它的每一个缺点,则每时每刻都会给千千万万的用户造成损失。可见,对它的优点的点滴增进,对它的缺点的点滴改良,都是价值连城的。为此,135年以来,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大量的研究改进设计。其中,华盛顿大学教授August Dvorak博士1934年提出的键盘字母布局理论,及其结合英文字母使用频度设计出来Dvorak键盘,键盘键位的字母信息布局,最为考究,经测试,比“QWERTY”键盘的输入速度能快35%,而熟练掌握这种键盘的时间只是“QWERTY”的1/2或1/3(参见《文字改革》1963年第10期)。但Dvorak键盘却至今仍未能被广泛采用,这是历史的遗憾,更是社会的损失。
几年前,微软公司接受Linda Lewis和Randy Cassingham两位先生的热情推荐,将Dvorak键盘配在了微软的Windows上,使优秀的Dvorak键盘,已经能够随着微软公司的Windows而无偿地走向了用户,再加上许多热心于宣传Dvorak键盘的优越性及其巨大的社会意义的志愿者们开办的十多个网站的大力推荐,从而使Dvorak键盘,在其与缺陷重重的“QWERTY”键盘苦苦争斗了六十多年之后,好像枯木逢春了似的,突然便生机勃勃起来了。
但是,几年的时间已经过去,采用Dvorak输入法的用户却至今还不算多。为什么操作更轻松、打字更快、而且已随着Windows送到广大用户手里的Dvorak输入法,却竟然不能凭着自己的技术优越性而把大量的QWERTY用户争取过来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QWERTY”的社会惯性非常巨大,让世界上已经学会并习惯“QWERTY”指法的广大用户放弃他们已经花费了很多时间才掌握的“QWERTY”习惯,而且还要再次拿出不少时间去学习并熟练掌握Dvorak打字技术,社会成本非常巨大,个人代价也很不小,加以Dvorak技术能给打字量并不很大的广大人群带来的效益回报并非很大,其对这些人的吸引力,似乎也还不足以让这些人愿意下定决心去吃转学Dvorak语言的“苦头”,所以,Dvorak键盘的推广,仍非易事;第二是,Dvorak键盘本身也还存在着许多不利于争取“QWERTY”用户的严重缺点,如不设法克服,还会使很多“QWERTY”用户,对之望而却步,或者中途放弃。而且,Dvorak键盘,虽然远比“QWERTY”键盘科学合理,但它究竟也是半个多世纪之前的设计了,该键盘的好些技术指标,也都已很是陈旧落后、很不合乎时宜了。例如,作为与电脑密不可分的键盘,它与人工智能,理应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但事实却不然,配置在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上的Dvorak键盘驱动器,还好像半个世纪以前的机械附件那样,仍旧是个与智能绝缘的东西。总之,我们认为,Dvorak键盘,虽然优点很多、很大,但若不给予根本性的优化与现代化的改造,也还是很难有希望取已经拥有一百三十多年历史、二三十亿用户的“QWERTY”键盘的“事实标准”之地位而代之,从此迅速推广应用,而成为一个新的事实上的世界标准的。
为了让远远落后了的“QWERTY”键盘不再继续使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的广大用户为之而继续付出功能和效率等损失的重大代价,为了使信息时代的信息创造者们获得一种缺陷更少一点效率更高一些更新换代的代价更低一点操作的舒适性更高一些的信息生产工具,我们已经进行了许多年的探讨和研究。研究的经验和教训使我们深知,只有从传统键盘所在的“一键一义,一义一符,符符靠手,别无它途”的独木桥式的单符古道上走出来,走上“一键多义,一义多符,智能匹配,定位迎鹄”的智能高速公路,才能使信息时代的信息输入技术,走出低谷,走上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新天地。
“定位迎鹄”的“鹄”,亦名“鸿鹄”,俗叫“天鹅”,是一种侯鸟,总是按时飞到其故土来产卵繁殖,非常守信,绝无差误。在本说明书中,我们用“鹄”来比喻汉字,用“定位迎鹄”来比喻操作者在输入当前欲输入的汉字的声母作为引导信息后不必动手输入该字的韵母就可以按规律在该字必然会按本发明所设定的信息规律出现在其必然守信出现在其韵位来供用户迎选了。采用这种“定位迎鹄”输入方法及其键盘来打字时,可使中文输入的按键次数减省过半、打字效率成倍提高、打字操作倍感轻松,错字别字得以根除。
国内外当前通用的中文输入法机器键盘,是从西文机械打字机QWERTY键盘演变出来,因而也都沿袭了QWERTY键位布局及其输入方法习惯的。
QWERTY键盘的键位信息布局,是为了解决早期打字机的“卡键”故障而调整字母在键盘键位上的布局调整出来的。所谓“卡键”故障,就是当打字打得较快时,几根打字机杠杆,在它们的运动轨迹交点附近,因时空协调失控,互相“干涉”,以致相互“卡住”的故障。为了解除“卡键”故障,QWERTY键盘的始作俑者Christopher Sholes等三人,“把最常用的键安置在相反的方向,从而放慢了击键的速度”,治标性地缓解了当时严重影响打字机应用的主要障碍——“卡键”问题,对早期打字机的推广应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其历史功绩应当肯定;但他们并没有从治本的要求出发,找出“卡键”故障发生的动力学原因,予以根治,而却采取了“挖肉补疮”、“饮鸩止渴”的措施,不惜以“放慢击键速度”和降低操作舒适性为代价,去谋求“卡键”故障的减少。“挖肉补疮”的结果是“毁容”,“毁容”的结果是键盘键面信息布局的杂乱无章,难学难记;“饮鸩止渴”的结果是“中毒”,“中毒”的结果是键盘操作效率的降低和操作劳动强度的增加,以及击键肌腱劳损(RSI——repetitivestress injury)的痛苦和伤害。
这“挖肉补疮”、“饮鸩止渴”的后果,十分严重:给社会造成的生产力损失,难以计算,至今还在继续;给操作者增加的操作困难,无法估量,至今未能避免;给键盘设计的“拨乱反正”,带来了习惯势力的巨大障碍,至今无法超越。
1934年,华盛顿大学教授August Dvorak博士,提出了一套键盘字母布局理论,并结合英文字母的使用频度,设计出来了一种Dvorak键盘,其键盘键位的字母信息布局,比较科学合理,经测试,比QWERTY键盘快35%,熟练掌握这种键盘的时间,只是QWERTY的1/2或1/3(参见《文字改革》1963年第10期)。但Dvorak键盘却至今仍未能被广泛采用,成为历史的遗憾。
为什么设计更其科学合理的Dvorak键盘,经过六十多年的竞争,却仍未能取缺点相对较多的QWERTY键盘而代之呢?我们认为,主要原因,的确是“市场失灵”。
经济学家们在说到“市场失灵”时,常举QWERTY键盘与Dvorak键盘的竞争为例,是很有道理的。Dvorak键盘比QWERTY键盘优越,主要的事实根据,是Dvorak键盘的键位信息布局,比较符合人体工效学和统计语言学的要求,因此,击键操作比较轻松、舒适、高速,而QWERTY键盘则否。这些都有无可争辩的科学依据、是谁也否定不了的事实。
但是,为什么设计比较科学合理的Dvorak键盘,在其与QWERTY键盘的市场竞争中,却未能取胜呢?这是因为,QWERTY键盘垄断市场已久,已经成为千百万人的打字习惯,已经成为大批设备上的既成事实,因此,其社会的惯性积累,已经异常巨大,所以,改革的启动,便特别艰难。因为,键盘市场的垄断者只有维持其垄断地位,才能维持其市场利益,当然不会希望有他人的新型键盘出来竞争市场,也不会愿意拿出钱来购买新型键盘的专利和制造新型键盘来与自己的垄断产品竞争,所以,键盘的使用者便不能从市场上方便地买到新型键盘,加以改用新型键盘还会需要操作者付出学习这种新型键盘的时间和辛苦,因此,新型键盘便失去了投入社会性推广应用的渠道,这样,新型键盘取代垄断键盘的通道便被堵死了。这就是Dvorak的新型键盘与早已形成垄断局面的QWERTY键盘在竞争初期一直处于困境的原因所在。但是,凭着新型键盘的优点,加上发明者的努力,经过多年的艰难奋斗,Dvorak键盘还是逐渐得到了社会的了解和欢迎。特别是在1944年举行的速度对比竞赛中,所有的测试结果“似乎”都倾向于Dvorak,更是为Dvorak键盘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线生机。但是,事情的发展一波三折,1956年美国公共服务事业局的研究,“表明QWERTY打字法与Dvorak打字法速度差不多,甚至更快”的结论,以及1944年两种键盘对比测试是否得到过恰如其分的监控的所谓“真相大白”(即测试是由海军上尉August Dvorak主持的,他正是此项专利的持有人)等消息的宣传,使公司和政府机关对Dvorak键盘刚刚产生的兴趣便随之消褪了。此后,Dvorak键盘便逐渐进入了个漫长的“冬眠”期,消声蹑迹四十多年。一项优秀的发明,险遭湮灭。
值得庆幸的是,几年前微软公司接受Linda Lewis和Randy Cassingham两位先生的热情推荐,将Dvorak键盘配在了微软的Windows上,使优秀的Dvorak键盘,随着微软公司的Windows,走近了用户。再加上许多热心于宣传Dvorak键盘的优越性及其巨大社会意义的志愿者开办的十多个网站的大力推荐,现在,Dvorak键盘,在其与缺陷重重的“QWERTY”键盘苦苦争斗了六十多年之后,终于枯木逢春,从技术历史博物馆里走了出来,来到了广大用户手中,逐渐开始推广于应用了。
平心而论,“QWERTY”键盘及其打字方法,应用于西方拼音文字的输入,虽有缺点,但却也还是基本能够满足广大用户的一般要求的,所以,革新的呼声虽已不绝于耳,革新的行动却至今尚未能形成波纹;在我国,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汉字如何驶入信息高速公路奔腾驰骋,中国人怎样克服汉字难用的缺点、如何将我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历史精炼铸成的汉字文化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如何研制出一种能让我中华民族的十数亿人民,不分男女,无论老幼,不但无需培训学习,甚至能够无师自通,无需有人指点,只要自己玩玩试试,就能迅速掌握的汉字输入法来,已经成了我中华文化如何在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的一道关卡。为此,经过成千上万的有识之士的呕心沥血甚至倾家荡产之忘我攻关,30多年来,已有1000多个解决方案涌现出来,其中不少精心之作,非同凡响,已促使汉字输入的问题,从汉字能不能输入电脑的初始探索研究阶段,发展进入到了有1000多个方案能够输入汉字、有几百各方案已经在电脑上的到了规模不同的实际应用、有几十个方案已经受到了用户的欢迎、有十几个方案已经在国际国内举办的汉字输入法评测或竞赛中不断打破了各项技术指标记录的评比选择阶段,汉字输入的基础技术问题,可以说已经基本解决了。
但是,“汉字输入法,好学的不好用,好用的难学”,“真正好的中文输入法还没有诞生”等评论仍是社会各界对中文输入法当前状况的共识。我们认为,这些评论意见很有道理。事实上说都知道,在所有的输入法方案中,最好学的是汉语拼音输入法,因为,汉语拼音是国民的基础知识,受过初等教育的国民,谁都会,无需再学习,再好学的没有了。但是,用过汉语拼音“QWERTY”键盘打字法输入法的人谁都知道,很多音节的输入,击键次数太多,击键过程不符合人体功效学的原理,效率较低,操作累人,声调信息的输入键与同音字的选字键有冲突,不能兼顾,不用声调信息时则同音字词数量激增,重码现象非常严重,选字选词非常费时费事,而且很容易漏选错选,使输入质量低劣,给编辑校改增加很多麻烦。
为了避免使用拼音输入汉字时上述缺点,我们设计了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左声右韵式的中文信息键盘。如表1所示:

表1左声右韵式的中文双拼键盘键位信息表
表中的表示介母“i u v”之一,v表示“ü”。表示它前面的声母可能需要它携带一个介母“i”,也可能不需要,需带与否,取决于其后输入的韵母是否需要它携带该介母而定。例如:输入后,如果接着输入的韵母是“a”则需要它携带个介母来,才能形成一个规范的汉语拼音音节“jia”,此时,系统中的人工智能将认定“已将形成一个汉语拼音规范音节所需要的介母带来了;如果接着输入的韵母是呢,则并不需要它携带个介母来,就能形成一个规范的汉语拼音音节“jia”了,所以,此时,系统中的人工智能将认定,前此按击键位只带来了声母J,而不是声介信息因为,否则的话,由声介信息而与介韵信所能形成的音节,无论是“Jiia”或是“Jua”还是“Jva”都不是规范的汉语拼音音节了。表示韵母e与韵母er共键,v ui表示韵母u与韵母ui共键,ve uai表示韵母uai与韵母ue或形式韵母ue共键。
切入本实施例的中文输入系统后,表1将在屏幕设定的提示区持续提示一个循环周期,供用户输入中文信息之用。
循环周期的长短,可由用户随时设定货改设,方法是:先按住“Ctrl+左Shift”不放,接着按住右“Shift”键一段时间,系统即将此次按住右“Shift”的时间值设为此后的循环周期。用户在一个循环周期之内按击任何操作建后,循环周期即重新开始计算,但除非重新设定,循环周期的循环时值不变。
具体操作,以设用户欲输入的是“研究实验要有创造精神”8个字为例,说明如下:
输入开始时,当然应输入“研”字的拼音“yan”,但在表1左声右韵式的中文双拼键盘键位信息表中没有“y”和“w”。怎么是好?我们曾为此而设想过很多个解决方案,其中的“音似兼容”解决方案,即:分别用介韵母“i、ia、ie、iao、iu、ian、in、iang、ing、iong;u、ua、uo、uai、ui、uan、un、uang、ueng”来代替拼音音节“yi、ya、ye、yao、you、yan、yin、yang、ying、yong、wu、wa、wo、wai、wei、wan、wen、wang、weng”,比较经济、简单、音似、兼容,便采纳了。此时,为输入“研”字的拼音“yan”,只需在表1中的第一周期内在显示着介韵母“ian”的键位上按击一下,表1即变成表2,显示在左声右韵式的中文双拼键盘上输入ian后的选字页面(第1页),如果在该页显示时用户按键选用了某个正在显示着的字,则被选中的字进入正文,输入系统进入相应的联想页面;如果在该页显示的1个周期时间内用户没有按击任何按键,则表示该页面内没有用户当前需要的字,于是输入系统立即提供下一选字页面给用户选字;输入系统将在所有符合输入要求的选字页面中安用户设定的周期循环显示,知道用户选用了某个汉字,在转入所选字的联想页面,供用户选联想字词或输入显示出来的声母或韵母而进入新的音节输入操作,但如果用户在任何页面按击了一下任何没有显示信息的键位(即页面上的任何空白键位),则放弃现有音节信息,返回左声右韵式的中文双拼键盘键位信息表的操作状态,从新循环。

表2在左声右韵式的中文双拼键盘上输入ian后的选字页面(第1页)

表3在左声右韵式的中文双拼键盘上输入ian后的选字页面(第2页)
在表2或表3中对音节同音字的配位安排规律是按中分线以镜面对称的方式按汉字的降频序先左后右安排的,如表4所示:

                     表4音节同音字的配位安排规律表
表中“字mn”两个下标的定义为:
1、前下标m表示字的声调信息,1 2 3 4分别表示1 2 3 4四声,轻声与4声共键;
2、后下标n表示字的起笔信息,1 2 3 4 5分别表示横竖撇点折五种笔形。
在表2表3中选用任何一个汉字后,本输入操作系统将立即进入联想选字状态,立即在模拟键盘表1上循环显示联想选字页面,如表4所示:(以输入了“研”字为例):

         表4覆盖在左声右韵式的中文双拼键盘键位上的联想选字页面
在表4中选用一个联想字后则提供后续联想选字页面如表5所示(以输入“研究”后为例),循环显示,供用户选择:

表5覆盖在左声右韵式的中文双拼键盘键位上的后续联想选字页面(第1页)

表6覆盖在左声右韵式的中文双拼键盘键位上的后续联想选字页面(第2页)

表7覆盖在左声右韵式的中文双拼键盘键位上的后续联想选字页面(第3页)
如上面表2~7所示,为输入“研究实验”4个字,用户只需在开始输入时在表1的韵母键位“ian”上按一下,就能以“定位迎鹄”方式分别从自动飞来的表2表3和表5中“迎”得所需要的“研究实验”4个字了。
接着需要输入的“要有”两字则只需在表1的韵母键位“iao”上按一下,即可“迎鹄”得到,无需赘述。
接着需要输入的“创造精神”4个字也类似,先需输入的当然首先是“创”字的声母“Ch”。可喜的是,在用户输入完“要有”两字后,所有的声韵信息都已经飞到它们在表1中的固有键位上等待着操作者了的选击了。但选击输入“Ch”后,首先飞到韵母键位上来的却是个“床”字,而不是当前需要的“创”字,这是因为,根据统计,“床”字的使用率为0.4733‰,是音节“Chuang”中最常用的字,而“创”字的使用率为则为0.2953‰,居于第二位,所以“床”字理应占先到位,这是合理的等到第二周期时间来到时,“创“字自然就会守信到位,供操作者选迎,这是无疑的(参见表8表9及表10)。“创”字被“迎鹄”进入正文后,其联想字“造”便已守信自动来到其“鹄”位,等候操作者的“迎鹄”令了,“造”字进入正文后为,用户当前所需要输入的“精神”2字亦将“守信”地及时飞到其“鹄位”来等待操作者的“迎鹄”令,只要操作者的联想词语库里已经存有该词语。
倘若用户当前所用的的词库中尚未存有当前所欲输入的“创造精神”这一联想词时,则可由操作者自己输入该词语来完成其当前的输入任务,好在,为此需要操作者按击的输入键位,恰好如同当前的联想词语库中已经存有当前欲输入的词语的联想输入键位相同,所运用的思维方式也完全一样,所不同的仅仅在于,在当前词库中已经存有当前所欲输入的某联想词时,为输入该联想词语,用户仅需按击相关的联想键位一下,而在当前词库中尚未存有当前所欲输入的该联想词时,为输入该联想词语,用户就不仅需按击该待输入的字的声母键位(与词库中已经存有当前所欲输入字的联想词语的联想键位是同一个键位),而且还需要在该字的韵母键位上出现该字时的循环周期内按击一下,以输入该字。
在用户输入该字后,本发明的智能输入操作系统就会认识到,刚才用户的输入操作,不但表明了用户需要将刚输入的字词送入正文,而且还似乎也意味着该用户有将刚才输入的字词其前面已输入的字词连接应用之倾向,因此,我们的智能输入操作系统就会将该用户对刚才输入的这几个“连接起来应用”之倾向的字词,设为一个字串,作为该用户的个性化语汇之一,记入该用户的个性语汇库中,当成该用户的一组新的“联想字串”,来为该用户增加这字串的“联想”服务,以求方便该用户今后的使用,并在这项服务中,自动为该用户统计其个性词语库中的个性语汇的应用频度,据以逐步优化该用户个性语汇库中诸语汇的个性应用频度,从而帮助该用户逐步完善其个性语汇库的构造,以便逐步为该用户的中文输入操作建造出个日益完善的中文输入操作环境来了。
从上述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中文拼音“定位迎鹄”输入法及其“左声右韵式的中文双拼键盘”及其输入法,确实可以说是一种能让我中华民族的十数亿人民,不分男女,无论老幼,不但无需培训学习,甚至无需有人指点,真能无师自通,只要自己玩玩试试,就能迅速掌握的汉字输入法了。

            表8输入声母Ch后的韵位降频选字表(第1页)

            表9输入声母Ch后的韵位降频选字表(第2页)
如用户没有在1个周期之内选字,则换下1页。每页显示1个周期,每3页后插入表xx3一次,以供用户需要时调用整页的同音字之用。这样做的根据在于,汉字有415个音节,在每个音节按降频选用3个汉字,即有1245个最频用字集中在前3页,这些频用字的文章覆盖率已高达90%左右,未包含在前3个频用字页内的字,其总覆盖率已不到10%,但对于这未包含在前3个频用字页内的字,由于字的个数很多,如果仍然只靠在一个韵位键上按降频逐字检视的选字法等待某些字来到时再选用,对于常用字较多的一些音节来说,有时是可能会需要用户等待许多页才能等来所需要的那个字的,为了不浪费用户的这类等待时间,我们便在本输入法中设计了每过3个选字周期便插入1个韵母输入周期,让用户可以改用一种简便有效的按“同音、同调、同起笔”的检索法来选检所欲输入的汉字,方法是:在韵母出现的周期时间内点按所欲输入的字的韵位键一下,这时,本输入法操作系统的人工智能就会理解用户当前欲输入的字属于哪一个音节,并即可生成一个按“同音、同调、同起笔”的降频检索字表,并即刻将该表按其降频页序逐页循环显示在模拟键盘的韵母键区,每页显示一个循环周期,供用户检索选用。该“同音、同调、同起笔”降频检索字表的结构如表10所示:

                               表10降频检索字表
表中“字mn”的两个下标定义为:前下标m表示字的声调信息,后下标n表示字的起笔信息。例如:如果用户在输入声母“Ch”后没有选字,而当循环中在韵位上出现拼音韵母时按了所在的键位一下,这当然表明了用户此时需要输入韵母“iang或uang”,本输入系统就会根据其人工智能中设置的汉字拼音对照表立刻判明用户此时所输入的只能是韵母“uang”,而不可能是韵母“iang”,于是,便立刻生成音节“Chuang”的“同音、同调、同起笔”降频检索字表,周期地按降频页序逐页显示在如表xx所示的韵区,供用户拣选。

  窗  创  疮Tab  床  幢  噇Cap  怆  创   EnterShift  闯     Shift

表11输入声母Ch后接着输入韵介所得到的“同音、同调、同起笔”降频检索选字表(第1页)
测试表明,对于所含字数不多的音节,无论是采用如表xx所示的韵位降频选字表或是如表8表9所示的“韵位降频选字表”还是如表10表11所示的“同音、同调、同起笔”降频检索字表来选字,都不但是很方便的,并且还都是具有很高的效率的。
表10~表11所示的“同音、同调、同起笔”降频检索字表,是专为解决拥有大量同音字的音节而设计的,是用来辅助“韵位降频选字表”消除该表在所含字数较多的音节中仅用1个韵位来预报和选字时输入某些应用频度较低的字时需要等待的时间较长之缺陷而设计的。为此,我们利用汉字的4种声调和5种起笔,将同一个音节中的汉字,分布在4×5=20个键位上,以便于采用“定位迎鹄”的方式来选字,并可借以十分有效地避免在包含汉字较多的音节中用“韵位降频选字表”选取次常用字或不常用字时需要等待汉字到位的时间浪费。
为了再进一步减少中文输入的平均击键次数,对于极常用的字,我们还提供一击一字的的输入操作方式。方法是,当进入左声右韵输入状态后,如果用户未在第1周期内输入任何声韵信息,系统即按降频连续提供3个如表xx~xx所示的极常用字选字页面给用户选字(每3个选字页面后插入一个声韵页面,以便让操作者能够随时进入声韵输入操作方式)。所提供的字都是定位在该字的迎鹄键位上的,用户可以目不旁鹜地在模拟键盘上一瞥而知当前所需之极常用字是否正在其应在的键位上待键,是则击键选用,否则任其飞走,或则待到目标字到达时选用,或则待到声母和韵母出现时击键,利用拼音选字来实现该字的输入。这种操作方式的速度虽然因需“待鹄”而不会特快,但“待鹄”就是休息,在紧张的击键输入中频繁地插入这种“待鹄”式的短暂休息,就像在马拉松的赛跑中插入许多许多片刻的散步那样,对于减轻输入操作中的疲劳,是操作倍感轻松,相信还是会有其实实质性的贡献的。TabCap    EnterShift    Shift

表12在左声右韵式的中文双拼键盘上直接提取极常用字的选字表(1)TabCap       EnterShift              Shift

表13在左声右韵式的中文双拼键盘上直接提取极常用字的选字表(2)TabCap    EnterShift    Shift

表14在左声右韵式的中文双拼键盘上直接提取极常用字的选字表(3)TabCap    EnterShift    Shift

表15在左声右韵式的中文双拼键盘上直接提取极常用字的选字表(4)Tab线Cap    EnterShift        Shift

表16在左声右韵式的中文双拼键盘上直接提取极常用字的选字表(5)TabCap    EnterShift          Shift

表17在左声右韵式的中文双拼键盘上直接提取极常用字的选字表(6)Tab耀Cap    EnterShift         Shift

表18在左声右韵式的中文双拼键盘上直接提取极常用字的选字表(7)TabCap    EnterShift          Shift

表19在左声右韵式的中文双拼键盘上直接提取极常用字的选字表(8)沿  阅TabCap    EnterShift          Shift

表20在左声右韵式的中文双拼键盘上直接提取极常用字的选字表(9)  岳Tab使Cap    EnterShift         Shift

表21在左声右韵式的中文双拼键盘上直接提取极常用字的选字表(10)实施例三、中文带调双拼输入法及其键盘(表22~表25,以输入“创造”两字为例)

表22设置在PC硬件键盘上的带调双拼输入法之声介信息的键位布局(用户用的软键盘)

表23设置在PC硬件键盘上的带调双拼输入法之韵调信息的键位布局(操作系统内部用)

表24输入声介信息后循环显示的定位预报字之首页(供用户点字用)

表25输入“创”字后得到的联想字定位循环预报信息首页(用户点联想字或声介信息用)
1、表中有用方框框住的字母的键位是复用键位,它表示该键位上设置的键位信息有两组,即:带方框字母的为一组,不带的为另一组。例如:表22键位是个复用键位,它上面设置有两组信息:“zhu”和“zu”。这类设置,很有利于方言地区的用户使用。
2、在表22中输入声介信息可通过其与表23中的韵调信息逐一拼音而导出的全部汉字,按降频逐页定位循环显示在韵调键位上(表24),显现时点按即可实现输入。
3、在表24点按当前所要的“创”字后,立即进入“创”字的联想字循环之首页(表25)。
4、在表25点按当前所要的“造”字后,立即进入“创造”的继续联想字页。
5、继续联想字页是将继续联想字覆盖在表22的相应声介键位上生成的,可直接点按选用。
6、点按显示在键盘上的任何声介或中断键位,都导使操作进入新一论的字词输入状态。
实施例五  其它拼音方案在本发明中的转换设计
人们为中文拼音而研究讨论甚至推行应用过的方案虽多,但以国家法定的《汉语拼音方案》最为完善。本发明是遵循《汉语拼音方案》而设计的。一切中文拼音方案都可以转换为《汉语拼音方案》,所以也都可以在本发明中转换应用。转换的方法非常简单,直接将其声母和韵母写到本发明中相应的键位上去,就可以在本发明中应用该拼音方案了。
例如,对习惯于注音符号的用户,只需根据《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声母韵母对照表,将注音符号写到本发明中的声韵键位上去,就可以在本发明的输入法及其键盘中直接应用自己习惯的注音符号来输入中文了。

中文半自动输入法及其键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文半自动输入法及其键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文半自动输入法及其键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文半自动输入法及其键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文半自动输入法及其键盘.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中文输入法及其键盘技术范畴,提出了一种中文半自动打字法及其键盘的技术解决方案,适用于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PC机、机顶盒遥控器、电子词典、游戏机、电子教学设备、触摸屏等用。提出“定位迎鹄”选字法,可使拼音输入中的同音字词选用速度提高十数乃至数十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