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发动机用机油滤清器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滤清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用机油滤清器。
背景技术
发动机工作过程中,金属磨屑、尘土、高温下被氧化的积碳和胶状沉淀物、水等不断混入机油中,柴油发动机用机油滤清器的作用就是滤掉这些机械杂质和胶质,保持润滑油的清洁,延长其使用期限。
目前,柴油发动机用机油滤清器过滤的杂质一般有金属磨屑、尘土、高温下被氧化的积碳和胶状沉淀物以及水,这些杂质的粒径差距很大,一般将其分为大粒径杂质以及小粒径杂质,而现有的柴油发动机用机油滤清器,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被堵塞,且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滤清效率降低,这均是由于滤纸被大粒径杂质堵塞后导致的,由于滤纸被大粒径滤纸堵住后,假如继续使用的话,随着压力不断增大,滤纸结构被破坏,导致杂质能够通过滤纸,总之目前的柴油发动机用机油滤清器的过滤效果差,且容易堵塞,故而需要一定的改进。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创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柴油发动机用机油滤清器,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柴油发动机用机油滤清器,包括外壳、滤芯以及粗滤单元,所述滤芯与所述粗滤单元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粗滤单元包括外管以及管壁上带有多孔过滤结构的内滤管,所述外管的上管口封闭设置,其下管口与所述滤芯的入口连接,所述内滤管设置在所述外管内,并且所述内滤管的上管口为进油口,其下管口与所述内滤管的上端连接从而形成循环。
较佳的,所述内滤管的上管口外径与所述外管的上管口内径相同,从而使所述内滤管的上端堵住所述外管的上端。
较佳的,所述内滤管上管口的外壁与所述外管上管口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内滤管上设置有增压部,用于增幅流入所述内滤管内机油的压力。
较佳的,所述增压部为漏斗状,其由所述内滤管上端的内径逐渐减小形成。
较佳的,所述内滤管的上管口上还设置有单向阀。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过滤时,其过滤效果好,不容易堵塞;使内滤管的上端堵住外管的上端,够使内滤管滤出后的机油顺着外管流入滤芯,并且结构简单合理;将内滤管上端固定连接在外管内,能够防止其脱落;增压部能够提高管内压力,从而提高内滤管的过滤效果以及过滤的效率;加装了单向阀后,能够防止机油逆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柴油发动机用机油滤清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滤芯;21-第一侧壁;22-第二侧壁;23-第三侧壁;3-外管;4-内滤管;5-增压部;6-单向阀;81-第一安装柱;82-第二安装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柴油发动机用机油滤清器,包括外壳1、滤芯2以及粗滤单元,滤芯2为普通的纸质滤芯2,其与普通的柴油发动机用机油滤清器的滤芯2结构类似,当机油进入滤芯2后,粗滤单元是安装在滤芯2上的单元,用于首先将大粒径的杂质给过滤掉,由于大粒径的杂质其数量最多,最容易引起堵塞,所以粗滤单元是一种特殊的结构,能够在过滤大粒径杂质的基础上,防止堵塞,所述滤芯2与所述粗滤单元均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并且外壳1是密封的,防止机油泄露,所述粗滤单元包括外管3以及管壁上带有多孔过滤结构的内滤管4,这种管道与管式过滤器的过滤管类似,均是由多孔中空纤维材料制成,其正好能够过滤大粒径的杂质,在过滤时,机油被管内压力压出管壁外,类似于机油从透过了内滤管4的管壁而流到外管3内,所述外管3的上管口封闭设置,其下管口与所述滤芯2的入口连接,所述内滤管4设置在所述外管3内,并且所述内滤管4的上管口为进油口,其下管口与所述内滤管4的上端连接从而形成循环,这样就能防止机油从内滤管4流入外管3内时,只从外管3的下管口流入滤芯2内,而不是从上管口流出,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管路;其在工作时,机油进入内滤管4,由于其带有一定的压力,并且不断的在内滤管4中循环,会对内滤管4的管壁产生较大的压力,机油中的大粒径的杂质被内滤管4给过滤掉,并从内滤管4的管壁中流出,然后进入外管3内,接着从外管3流入滤芯2中进行过滤,由于此时机油中占绝大多数的大粒径的杂质已经被过滤掉了,所以大大降低了滤芯2的工作负荷,提高了整体的过滤效果,避免了容易堵塞的缺点。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内滤管4的上管口外径与所述外管3的上管口内径相同,从而使所述内滤管4的上端堵住所述外管3的上端,其实就是由内滤管4的上管口塞住外管3的上管口,这样能够使内滤管4滤出后的机油顺着外管3流入滤芯2,并且结构简单合理。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内滤管4上管口的外壁与所述外管3上管口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这样能够更好的封堵住外管3的上端,并且防止其脱落。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由于内滤膜需要一定的管内压力才能进行过滤,所以首先要将内滤管4中的管内压力提高上来,内滤管4上设置有增压部5,用于增幅流入所述内滤管4内机油的压力,并且所述增压部5可以优选为漏斗状,其由所述内滤管4上端的内径逐渐减小至一定的尺寸后形成,当机油从内滤管4上管口流入时,由于其管径逐渐减小,所以管内压力逐渐增大,而管内压力增大,则能够更好提高内滤管4的过滤效果,提高过滤的效率。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内滤管4的上管口上还设置有单向阀6,由于内滤管4是在管内进行循环过滤的,所以内滤管4的下管口与内滤管4的上端连接,将其内部的机油进行多次循环过滤,而在其上管口加装了单向阀6后,能够防止其逆流。
在使用时,机油首选进入内滤管4中,经过增压部5提高压力后,一部分机油从内滤管4中流出,由于内滤管4是采用管式膜的过滤方式,其不存在堵塞的问题,另一部分机油继续在内滤管4中循环过滤,而流出内滤管4的机油进入外管3中,然后再流入滤芯2,这样就能够实现防止堵塞已经提高过滤效果的目的了。
其中,如图1所示,滤芯2由所述第一侧壁21、第二侧壁22、第三侧壁23围绕而成,所述第一侧壁21的左侧设有第一安装柱81,所述第三侧壁23的右侧设有第二安装柱82。所述第一安装柱81、第二安装柱82具体为螺栓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