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62910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80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98957.6

申请日:

2014.08.14

公开号:

CN104188758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F 13/10申请公布日:2014121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F 13/10申请日:20140814|||公开

IPC分类号:

A61F13/10

主分类号:

A61F13/10

申请人:

杭州市中医院

发明人:

楼晓敏

地址:

310003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45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代理人:

赵红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其特征在于:该异形敷贴采用符合手指的指环部位生理结构的异形结构,所述异形结构如下:异形敷贴包括基层,基层包括呈矩形的基层本体以及从基层本体的右侧边沿向右侧延伸的基层延伸部,基层延伸部呈矩形,基层延伸部位于基层本体的右侧边沿的中部位置,基层延伸部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为基层本体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的1/4-1/2,本发明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合理,采用符合手指形状特点的异形结构,不仅包扎简单、省时、方便,而且贴合牢固,密闭性好,降低了伤口的感染的风险。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其特征在于:该异形敷贴采用符合手指的指环部位生理结构的异形结构,所述异形结构如下:异形敷贴包括基层(2),基层(2)包括呈矩形的基层本体(21)以及从基层本体(21)的右侧边沿向右侧延伸的基层延伸部(22),基层延伸部(22)呈矩形,基层延伸部(22)位于基层本体(21)的右侧边沿的中部位置,基层延伸部(22)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为基层本体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的1/4-1/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其特征在于:基层(2)正面设置有吸水垫层(1),基层本体(21)正面上的位于吸水垫层(1)上下两侧的位置以及基层延伸部(22)的正面设置有黏胶层(3)。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其特征在于:吸水垫层(1)的上侧边沿距离基层(2)的上侧边沿的长度与吸水垫层(1)的下侧边沿距离基层(2)的下侧边沿的长度相同,吸水垫层(1)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与基层本体(21)左右方向上的长度相同,吸水垫层(1)上下方向上的宽度与基层延伸部(22)上下方向上的宽度相同。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其特征在于:吸水垫层(1)由从正面至背面依次设置的导流网面和纯棉纤维吸收垫芯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其特征在于:吸水垫层(1)的正面设置有隔离纸层,隔离纸层包括第一隔离纸(41)、第二隔离纸(42),第二隔离纸(42)的一端设置有翻边(421),第一隔离纸(41)的一端覆盖在第二隔离纸(42)的一端的翻边(421)上。

6.
  一种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其特征在于:该异形敷贴采用符合手指的指端部位生理结构的异形结构,所述异形结构如下:异形敷贴包括基层(201),其中基层(201)由矩形的基层本体(211)、从基层本体(211)的上侧边沿向外延伸出的第一基层延伸部(222)以及从基层本体(211)的下侧边沿向外延伸出的第二基层延伸部(233)构成,第一基层延伸部(222)和第二基层延伸部(233)分别位于基层本体对称轴的左侧以及右侧,所述基层本体对称轴为通过基层本体(211)的上侧边沿中点与下侧边沿中点的直线。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其特征在于:基层本体(211)的中部正面设置有吸水垫层(101),基层本体(211)的两端的正面、第一基层延伸部(222)的正面以及第二基层延伸部(233)的正面均设置有黏胶层(3)。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其特征在于:第一基层延伸部(222)、第二基层延伸部(233)均呈矩形结构,吸水垫层(101)的宽度与基层本体(211)的宽度相同,第一基层延伸部(222)的右侧边沿与第二基层延伸部(233)的左侧边沿同在一条直线上。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其特征在于:吸水垫层(101)由从正面至背面依次设置的导流网面和纯棉纤维吸收垫芯构成。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其特征在于:吸水垫层(101)的上方设置有隔离纸层,隔离纸层包括第一隔离纸(411)和第二隔离纸(422),第二隔离纸(422)的一端设置有向上翻的翻边(4211),第一隔离纸(41)的一端端覆盖在第二隔离纸(422)的一端的翻边上(4211)。

说明书

一种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敷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
背景技术
手指的指环、指端等部位发生破损或者手术后具有创口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包扎,现有包扎的材料多采用无菌纱布块,包扎时通常需要采取以下操作步骤,首先将折叠成三角形状的纱布块顶部一角向下折返并固定于手指伤口处,然后再并将三角形状的纱布块的左右两端依次包裹在手指伤口处,最后用胶带固定纱布块。由此可见,现有的这种包扎方式,其操作非常繁琐,费事费力,并且纱布块在折叠的过程中,手指的伤口暴露过久,考虑到非无菌操作情况下纱布块被污染的隐患,这会导致一定的医源性的感染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符合手指形状特点,包扎手指部位的操作简单、密闭性好的的异形敷贴。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无纺布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该异形敷贴采用符合手指的指环部位生理结构的异形结构,所述异形结构如下:异形敷贴包括基层,基层包括呈矩形的基层本体以及从基层本体的右侧边沿向右侧延伸的基层延伸部,基层延伸部呈矩形,基层延伸部位于基层本体的右侧边沿的中部位置,基层延伸部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为基层本体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的1/4-1/2。
使用时,将基层绕在手指上,包裹住受伤处,基层延伸部通过固定在基层本体的背面,本结构采用符合手指形状特征的异形设计,可直接贴合在指环上,避免了复杂的操作过程,降低了操作过程中的感染风险,可以方便撕开,方便了敷贴的拆除。
作为优选,基层正面设置有吸水垫层,基层本体正面上的位于吸水垫层上下两侧的位置以及基层延伸部的正面设置有黏胶层。
使用时,吸水垫层用于绕在手指上,包裹住受伤处,基层本体正面上的位于吸水垫层两侧的部分粘合在手指上,基层延伸部通过黏胶层粘合在基层本体的背面,并且位于基层本体上位于吸水垫层两侧的部分可以扩大包覆面积,并且由于基层延伸部相对基层本体较窄,因此保证了将伤口处的吸水垫层粘合牢固,并且密闭性好,进一步降低了伤口的感染。
作为优选,吸水垫层的上侧边沿距离基层的上侧边沿的长度与吸水垫层的下侧边沿距离基层的下侧边沿的长度相同,吸水垫层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与基层本体左右方向上的长度相同,吸水垫层上下方向上的宽度与基层延伸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相同。
作为优选,吸水垫层由从正面至背面依次设置的导流网面和纯棉纤维吸收垫芯构成。采用这种结构,纯棉纤维吸收垫芯的吸液效果好,导流网面与创口不易粘结,换药时易撕揭,不易造成创面二次损伤。
作为优选,吸水垫层的正面设置有隔离纸层,隔离纸层包括第一隔离纸、第二隔离纸,第二隔离纸的一端设置有翻边,第一隔离纸的一端覆盖在第二隔离纸的一端的翻边上。
使用时,第一隔离纸和第二隔离纸分别向两侧撕开,第二隔离纸的翻边不仅可以方便找到第一隔离纸的边沿,并且方便拉动第二隔离纸的边沿,从而方便了分别向两侧撕开的过程。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其特征在于:该异形敷贴采用符合手指的指端部位生理结构的异形结构,所述异形结构如下:异形敷贴包括基层,其中基层由矩形的基层本体、从基层本体的上侧边沿向外延伸出的第一基层延伸部以及从基层本体的下侧边沿向外延伸出的第二基层延伸部构成,第一基层延伸部和第二基层延伸部分别位于基层本体对称轴的左侧以及右侧,所述基层本体对称轴为通过基层本体的上侧边沿中点与下侧边沿中点的直线。
使用时,敷贴对折并覆盖在受伤的手指的正面和背面,同时将第一基层延伸部、第二基层延伸部固定在基层本体的背面上,基层本体两端固定贴合在手指的正面和背面,从而将敷贴牢牢包扎在指端,由于敷贴的造型采用复合手指指端结构特点的异形的形状,使得整个包扎过程,简单方便,省时省力,降低了包扎过程中被感染的风险。
作为优选,基层本体的中部正面设置有吸水垫层,基层本体的两端的正面、第一基层延伸部的正面以及第二基层延伸部的正面均设置有黏胶层。
吸水垫层对折并覆盖在受伤的手指的正面和背面,将第一基层延伸部、第二基层延伸部通过黏胶层贴合在基层本体的背面上,基层本体两端通过黏胶层贴合在手指的正面和背面,从而将敷贴牢牢包扎在指端。
作为优选,第一基层延伸部、第二基层延伸部均呈矩形结构,吸水垫层的宽度与基层本体的宽度相同,第一基层延伸部的右侧边沿与第二基层延伸部的左侧边沿同在一条直线上。
采用这种结构,包扎更加密合,更加有效地隔绝了外界有菌环境,进一步降低了伤口感染风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合理,采用符合手指形状特点的异形结构,不仅包扎简单、省时、方便,而且贴合牢固,密闭性好,降低了伤口的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去除隔离纸层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撕开隔离纸层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去除隔离纸层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去除隔离纸层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4,本实施例用于指环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该异形敷贴采用符合手指的指环部位生理结构的异形结构,所述异形结构如下:异形敷贴包括从正面至背面依次设置的隔离纸层、吸水垫层1以及基层2,基层2包括呈矩形的基层本体21以及从基层本体21的右侧边沿向右侧延伸的基层延伸部22,基层延伸部22也呈矩形,基层延伸部22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为基层本体21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的1/4-1/2。吸水垫层1粘合在基层2的中部,吸水垫层1的上侧边沿距离基层2的上侧边沿的长度与吸水垫层1的下侧边沿距离基层2的下侧边沿的长度相同,吸水垫层1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与基层本体21左右方向上的长度相同,吸水垫层1上下方向上的宽度与基层延伸部22上下方向上的宽度相同,基层本体21正面上的位于吸水垫层1上下两侧的位置以及基层延伸部22的正面设置有黏胶层3,隔离纸层包括第一隔离纸41、第二隔离纸42,第二隔离纸42的一端设置有翻边421,第一隔离纸41的一端覆盖在第二隔离纸42的一端的翻边421上。吸水垫层1由从正面至背面依次设置的导流网面和纯棉纤维吸收垫芯构成。纯棉纤维吸收垫芯的吸液效果好,导流网面与创口不易粘结,换药时易撕揭,不易造成创面二次损伤。基层本体21的长度L1为 5cm-9cm,基层本体21的宽度L2为4cm-8cm。基层2采用网孔水刺无纺布制成。
使用时,吸水垫层用于绕在手指上,包裹住受伤处,基层本体正面上的位于吸水垫层两侧的部分粘合在手指上,基层延伸部通过黏胶层粘合在基层本体的背面,并且位于基层本体上位于吸水垫层两侧的部分可以扩大包覆面积,并且由于基层延伸部相对基层本体较窄,因此保证了将伤口处的吸水垫层粘合牢固,并且密闭性好,进一步降低了伤口的感染。
实施例2
参见图5~图8,本实施例用于指端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该异形敷贴采用符合手指的指端部位生理结构的异形结构,所述异形结构如下:异形敷贴包括从正面至背面依次设置的隔离纸层、吸水垫层101以及基层201,其中基层201由矩形的基层本体211、从基层本体211的上侧边沿向外延伸出的第一基层延伸部222以及从基层本体21的下侧边沿向外延伸出的第二基层延伸部233构成,第一基层延伸部222和第二基层延伸部233分别位于基层本体对称轴的左侧以及右侧,所述基层本体对称轴为通过基层本体211的上侧边沿中点与下侧边沿中点的直线,吸水垫层101覆盖在基层本体211的中部,基层本体211的两端的正面、第一基层延伸部222的正面以及第二基层延伸部233的正面均设置有黏胶层3。第一基层延伸部222、第二基层延伸部233均呈矩形结构,吸水垫层1的宽度与基层本体211的宽度相同,第一基层延伸部222的右侧边沿与第二基层延伸部233的左侧边沿同在一条直线上。吸水垫层101由从正面至背面依次设置的导流网面和纯棉纤维吸收垫芯构成。吸水垫层101的上方设置有隔离纸层,隔离纸层包括第一隔离纸411和第二隔离纸422,第二隔离纸422的一端设置有向上翻的翻边4211,第一隔离纸411的一端端覆盖在第二隔离纸422的一端的翻边上4211。基层本体211的长度L1为 8cm-13cm,基层本体211的宽度L2为2.5cm-4cm。基层2采用网孔水刺无纺布制成。
使用时,敷贴对折覆盖在受伤的手指的正面和背面,吸水垫层对折并覆盖在受伤的手指的正面和背面,同时将第一基层延伸部、第二基层延伸部固定在基层本体的背面上,基层本体两端固定贴合在手指的正面和背面,从而将敷贴牢牢包扎在指端,由于敷贴的造型采用复合手指指端结构特点的异形的形状,使得整个包扎过程,简单方便,省时省力,降低了包扎过程中被感染的风险。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8758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88758A21申请号201410398957622申请日20140814A61F13/1020060171申请人杭州市中医院地址310003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453号72发明人楼晓敏74专利代理机构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代理人赵红英54发明名称一种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其特征在于该异形敷贴采用符合手指的指环部位生理结构的异形结构,所述异形结构如下异形敷贴包括基层,基层包括呈矩形的基层本体以及从基层本体的右侧边沿向右侧延伸的基层延伸部,。

2、基层延伸部呈矩形,基层延伸部位于基层本体的右侧边沿的中部位置,基层延伸部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为基层本体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的1/41/2,本发明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合理,采用符合手指形状特点的异形结构,不仅包扎简单、省时、方便,而且贴合牢固,密闭性好,降低了伤口的感染的风险。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8758ACN104188758A1/1页21一种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其特征在于该异形敷贴采用符合手指的指环部位生理结构的异形结构,所述异形结构如下异形敷贴包括基层(2)。

3、,基层(2)包括呈矩形的基层本体(21)以及从基层本体(21)的右侧边沿向右侧延伸的基层延伸部(22),基层延伸部(22)呈矩形,基层延伸部(22)位于基层本体(21)的右侧边沿的中部位置,基层延伸部(22)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为基层本体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的1/4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其特征在于基层(2)正面设置有吸水垫层(1),基层本体(21)正面上的位于吸水垫层(1)上下两侧的位置以及基层延伸部(22)的正面设置有黏胶层(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其特征在于吸水垫层(1)的上侧边沿距离基层(2)的上侧边沿的长度与吸水垫层(1)。

4、的下侧边沿距离基层(2)的下侧边沿的长度相同,吸水垫层(1)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与基层本体(21)左右方向上的长度相同,吸水垫层(1)上下方向上的宽度与基层延伸部(22)上下方向上的宽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其特征在于吸水垫层(1)由从正面至背面依次设置的导流网面和纯棉纤维吸收垫芯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其特征在于吸水垫层(1)的正面设置有隔离纸层,隔离纸层包括第一隔离纸(41)、第二隔离纸(42),第二隔离纸(42)的一端设置有翻边(421),第一隔离纸(41)的一端覆盖在第二隔离纸(42)的一端的翻边(421)上。6一种用于手指。

5、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其特征在于该异形敷贴采用符合手指的指端部位生理结构的异形结构,所述异形结构如下异形敷贴包括基层(201),其中基层(201)由矩形的基层本体(211)、从基层本体(211)的上侧边沿向外延伸出的第一基层延伸部(222)以及从基层本体(211)的下侧边沿向外延伸出的第二基层延伸部(233)构成,第一基层延伸部(222)和第二基层延伸部(233)分别位于基层本体对称轴的左侧以及右侧,所述基层本体对称轴为通过基层本体(211)的上侧边沿中点与下侧边沿中点的直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其特征在于基层本体(211)的中部正面设置有吸水垫层(101),基层本。

6、体(211)的两端的正面、第一基层延伸部(222)的正面以及第二基层延伸部(233)的正面均设置有黏胶层(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其特征在于第一基层延伸部(222)、第二基层延伸部(233)均呈矩形结构,吸水垫层(101)的宽度与基层本体(211)的宽度相同,第一基层延伸部(222)的右侧边沿与第二基层延伸部(233)的左侧边沿同在一条直线上。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其特征在于吸水垫层(101)由从正面至背面依次设置的导流网面和纯棉纤维吸收垫芯构成。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其特征在于吸水垫层(101)的上方设。

7、置有隔离纸层,隔离纸层包括第一隔离纸(411)和第二隔离纸(422),第二隔离纸(422)的一端设置有向上翻的翻边4211,第一隔离纸(41)的一端端覆盖在第二隔离纸(422)的一端的翻边上(4211)。权利要求书CN104188758A1/4页3一种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医用敷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背景技术0002手指的指环、指端等部位发生破损或者手术后具有创口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包扎,现有包扎的材料多采用无菌纱布块,包扎时通常需要采取以下操作步骤,首先将折叠成三角形状的纱布块顶部一角向下折返并固定于手指伤口处,然后再并将三角形状的纱布块的左。

8、右两端依次包裹在手指伤口处,最后用胶带固定纱布块。由此可见,现有的这种包扎方式,其操作非常繁琐,费事费力,并且纱布块在折叠的过程中,手指的伤口暴露过久,考虑到非无菌操作情况下纱布块被污染的隐患,这会导致一定的医源性的感染风险。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符合手指形状特点,包扎手指部位的操作简单、密闭性好的的异形敷贴。0004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无纺布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该异形敷贴采用符合手指的指环部位生理结构的异形结构,所述异形结构如下异形敷贴包括基层,基层包括呈矩形的基层本体以及从基层本体的右侧边沿。

9、向右侧延伸的基层延伸部,基层延伸部呈矩形,基层延伸部位于基层本体的右侧边沿的中部位置,基层延伸部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为基层本体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的1/41/2。0005使用时,将基层绕在手指上,包裹住受伤处,基层延伸部通过固定在基层本体的背面,本结构采用符合手指形状特征的异形设计,可直接贴合在指环上,避免了复杂的操作过程,降低了操作过程中的感染风险,可以方便撕开,方便了敷贴的拆除。0006作为优选,基层正面设置有吸水垫层,基层本体正面上的位于吸水垫层上下两侧的位置以及基层延伸部的正面设置有黏胶层。0007使用时,吸水垫层用于绕在手指上,包裹住受伤处,基层本体正面上的位于吸水垫层两侧的部分粘合在手。

10、指上,基层延伸部通过黏胶层粘合在基层本体的背面,并且位于基层本体上位于吸水垫层两侧的部分可以扩大包覆面积,并且由于基层延伸部相对基层本体较窄,因此保证了将伤口处的吸水垫层粘合牢固,并且密闭性好,进一步降低了伤口的感染。0008作为优选,吸水垫层的上侧边沿距离基层的上侧边沿的长度与吸水垫层的下侧边沿距离基层的下侧边沿的长度相同,吸水垫层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与基层本体左右方向上的长度相同,吸水垫层上下方向上的宽度与基层延伸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相同。0009作为优选,吸水垫层由从正面至背面依次设置的导流网面和纯棉纤维吸收垫芯构成。采用这种结构,纯棉纤维吸收垫芯的吸液效果好,导流网面与创口不易粘结,换药时易。

11、撕揭,不易造成创面二次损伤。说明书CN104188758A2/4页40010作为优选,吸水垫层的正面设置有隔离纸层,隔离纸层包括第一隔离纸、第二隔离纸,第二隔离纸的一端设置有翻边,第一隔离纸的一端覆盖在第二隔离纸的一端的翻边上。0011使用时,第一隔离纸和第二隔离纸分别向两侧撕开,第二隔离纸的翻边不仅可以方便找到第一隔离纸的边沿,并且方便拉动第二隔离纸的边沿,从而方便了分别向两侧撕开的过程。0012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手指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其特征在于该异形敷贴采用符合手指的指端部位生理结构的异形结构,所述异形结构如下异形敷贴包括基层,其中基层由矩形的基层本体、从基层本体的上侧。

12、边沿向外延伸出的第一基层延伸部以及从基层本体的下侧边沿向外延伸出的第二基层延伸部构成,第一基层延伸部和第二基层延伸部分别位于基层本体对称轴的左侧以及右侧,所述基层本体对称轴为通过基层本体的上侧边沿中点与下侧边沿中点的直线。0013使用时,敷贴对折并覆盖在受伤的手指的正面和背面,同时将第一基层延伸部、第二基层延伸部固定在基层本体的背面上,基层本体两端固定贴合在手指的正面和背面,从而将敷贴牢牢包扎在指端,由于敷贴的造型采用复合手指指端结构特点的异形的形状,使得整个包扎过程,简单方便,省时省力,降低了包扎过程中被感染的风险。0014作为优选,基层本体的中部正面设置有吸水垫层,基层本体的两端的正面、第。

13、一基层延伸部的正面以及第二基层延伸部的正面均设置有黏胶层。0015吸水垫层对折并覆盖在受伤的手指的正面和背面,将第一基层延伸部、第二基层延伸部通过黏胶层贴合在基层本体的背面上,基层本体两端通过黏胶层贴合在手指的正面和背面,从而将敷贴牢牢包扎在指端。0016作为优选,第一基层延伸部、第二基层延伸部均呈矩形结构,吸水垫层的宽度与基层本体的宽度相同,第一基层延伸部的右侧边沿与第二基层延伸部的左侧边沿同在一条直线上。0017采用这种结构,包扎更加密合,更加有效地隔绝了外界有菌环境,进一步降低了伤口感染风险。001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合理,采用符合手指形状特点的异形结构,不。

14、仅包扎简单、省时、方便,而且贴合牢固,密闭性好,降低了伤口的感染的风险。附图说明0019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正面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背面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去除隔离纸层的正面结构示意图。0022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撕开隔离纸层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0023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正面的结构示意图。0024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背面的结构示意图。0025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去除隔离纸层的正面结构示意图。0026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去除隔离纸层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4188758A3/4页5具体实施方式0027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

15、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0028实施例1参见图1图4,本实施例用于指环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该异形敷贴采用符合手指的指环部位生理结构的异形结构,所述异形结构如下异形敷贴包括从正面至背面依次设置的隔离纸层、吸水垫层1以及基层2,基层2包括呈矩形的基层本体21以及从基层本体21的右侧边沿向右侧延伸的基层延伸部22,基层延伸部22也呈矩形,基层延伸部22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为基层本体21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的1/41/2。吸水垫层1粘合在基层2的中部,吸水垫层1的上侧边沿距离基层2的上侧边沿的长度与吸水垫层1的下侧边沿距离基层2的下侧边沿的长度相同,吸水垫层1左。

16、右方向上的长度与基层本体21左右方向上的长度相同,吸水垫层1上下方向上的宽度与基层延伸部22上下方向上的宽度相同,基层本体21正面上的位于吸水垫层1上下两侧的位置以及基层延伸部22的正面设置有黏胶层3,隔离纸层包括第一隔离纸41、第二隔离纸42,第二隔离纸42的一端设置有翻边421,第一隔离纸41的一端覆盖在第二隔离纸42的一端的翻边421上。吸水垫层1由从正面至背面依次设置的导流网面和纯棉纤维吸收垫芯构成。纯棉纤维吸收垫芯的吸液效果好,导流网面与创口不易粘结,换药时易撕揭,不易造成创面二次损伤。基层本体21的长度L1为5CM9CM,基层本体21的宽度L2为4CM8CM。基层2采用网孔水刺无纺。

17、布制成。0029使用时,吸水垫层用于绕在手指上,包裹住受伤处,基层本体正面上的位于吸水垫层两侧的部分粘合在手指上,基层延伸部通过黏胶层粘合在基层本体的背面,并且位于基层本体上位于吸水垫层两侧的部分可以扩大包覆面积,并且由于基层延伸部相对基层本体较窄,因此保证了将伤口处的吸水垫层粘合牢固,并且密闭性好,进一步降低了伤口的感染。0030实施例2参见图5图8,本实施例用于指端伤口包扎的异形敷贴,该异形敷贴采用符合手指的指端部位生理结构的异形结构,所述异形结构如下异形敷贴包括从正面至背面依次设置的隔离纸层、吸水垫层101以及基层201,其中基层201由矩形的基层本体211、从基层本体211的上侧边沿向。

18、外延伸出的第一基层延伸部222以及从基层本体21的下侧边沿向外延伸出的第二基层延伸部233构成,第一基层延伸部222和第二基层延伸部233分别位于基层本体对称轴的左侧以及右侧,所述基层本体对称轴为通过基层本体211的上侧边沿中点与下侧边沿中点的直线,吸水垫层101覆盖在基层本体211的中部,基层本体211的两端的正面、第一基层延伸部222的正面以及第二基层延伸部233的正面均设置有黏胶层3。第一基层延伸部222、第二基层延伸部233均呈矩形结构,吸水垫层1的宽度与基层本体211的宽度相同,第一基层延伸部222的右侧边沿与第二基层延伸部233的左侧边沿同在一条直线上。吸水垫层101由从正面至背面。

19、依次设置的导流网面和纯棉纤维吸收垫芯构成。吸水垫层101的上方设置有隔离纸层,隔离纸层包括第一隔离纸411和第二隔离纸422,第二隔离纸422的一端设置有向上翻的翻边4211,第一隔离纸411的一端端覆盖在第二隔离纸422的一端的翻边上4211。基层本体211的长度L1为8CM13CM,基层本体211的宽度L2为说明书CN104188758A4/4页625CM4CM。基层2采用网孔水刺无纺布制成。0031使用时,敷贴对折覆盖在受伤的手指的正面和背面,吸水垫层对折并覆盖在受伤的手指的正面和背面,同时将第一基层延伸部、第二基层延伸部固定在基层本体的背面上,基层本体两端固定贴合在手指的正面和背面,从而将敷贴牢牢包扎在指端,由于敷贴的造型采用复合手指指端结构特点的异形的形状,使得整个包扎过程,简单方便,省时省力,降低了包扎过程中被感染的风险。0032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188758A1/3页7图1图2图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4188758A2/3页8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4188758A3/3页9图8说明书附图CN10418875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