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泌尿科用尿检取尿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泌尿科用尿检取尿装置。
背景技术
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分析、尿液中有形成分检测(如尿红细胞、白细胞等)、蛋白成分定量测定、尿酶测定等。尿液检查对临床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1、尿常规检查时,留取尿液不少于10毫升。2、一般要求女性留取尿标本时应避开经期,以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影响检查结果。3、最好留取中段尿。因前段尿和后段尿容易被污染,因此,做尿常规和尿细菌学检查时,一般都留取中段尿。4、所留尿液应尽快送实验室检查,因为时间过长会有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管型破坏,细胞溶解等问题出现,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在做尿常规检查时,注意收集尿液标本的正确规范,是保证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的关键。
目前取尿一般是采用手持一次性尿杯进行取尿,一方面不容易控制取量,很容易造成取量过多;再者不方便把握中段尿,另外容易溅手,非常的不方便。
如何实现更规范的尿液取样,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泌尿科用尿检取尿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泌尿科用尿检取尿装置,包括上腔室、中腔室以及下腔室;所述中腔室一侧的侧壁有一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一平台,所述平台上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一端设置有尿杯架,所述滑板的另一端设置有齿条,所述平台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齿条相配合的齿轮;
所述尿杯架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尿杯架侧壁铰接轴铰接的筛网盖,所述筛网盖的下方设置有感应装置I;
所述下腔室的底部设置有感应装置II;
所述下腔室的侧壁设置有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感应装置I和所述感应装置II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其中,所述感应装置I为:包括位于所述筛网盖下部的立杆,所述立杆上设置有电极片A,所述立杆由胶贴与所述电极片A连接,所述立杆的下端端部由胶贴设置有电极片B,所述电极片A和电极片B由线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
其中,所述感应装置II为:在所述下腔室的底板上设置有电极片架,所述电极片架从上而下设置有电极片A′和电极片B′,所述电极片A′和电极片B′由线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
其中,所述开口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下端以及位于所述开口上下方的所述侧壁内侧各设置有磁铁片I,所述尿杯架一侧壁外与所述挡板贴合并设置有磁铁片II。
其中,所述立杆的上部设置有半圆形挡片。
其中,所述立杆上设置有容量刻度。
其中,所述尿杯架内设置有弧形弹性固定片。
其中,所述上腔室的外侧设置有手柄。
其中,所述下腔室的底板与所述下腔室的侧壁螺纹套接。
其中,所述上腔室与所述中腔室、所述中腔室与所述下腔室之间由螺纹连接。
其中,半圆形挡片是为了防止在取尿的过程排出的尿液流到立杆上去,影响感应装置I的准确性。
其中,尿杯架用来夹持一次性尿杯,在立杆上根据尿杯来设置容量刻度,也可以在尿杯上设置有容量,通常尿检需要的尿液标本容量是10ml,因此,可以将电极片A放置在10ml的刻度处,当取尿液达到10ml时,电极片A和电极片B由尿液连通闭合,即而将信号传给控制器,从而控制电机运转。
其中,由于底板是螺纹套接的,使用完该装置后,将底板旋下即可进行清洁。
其中,各部分可以拆下,从而可以将各部分进行分别拆洗清洁。
本发明中各部分的原理是,感应装置II:人体排尿,连续排尿约1-2S后即为中段尿,当人开始排尿,即前尿经由尿道排出,到达下腔室的感应装置I,此时,电极片A′和电极片B′在尿液导电的作用下形成闭合,继而传输给控制器,计时1-2S后控制器传输信号给电机,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条相互作用,从而使得滑板从平台向中腔室滑出,此时人体排出的中段尿就可以排入尿杯架内的尿杯中。
感应装置I:尿杯架的筛网盖打开,将尿杯置于尿杯架内,此时立杆在尿杯中,立杆的底端与尿杯的底部接触,此时人体排出的中段尿不断的排入到尿杯中,当中段尿排出量达到约10ml的时候,此时中段尿的液面达到10ml达到电极片A处,从而电极片A和电极片B形成闭合,从而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发出指令给电机,电机反转从而齿轮带动齿条复位滑动。
挡板在取尿前与上下壁磁铁片I贴合,因此,人体排尿的前端尿不会排出装置外。当电机转动带动滑板滑出时,挡板与尿杯架的一侧是磁铁片II贴合的,并保持胶贴状态,当滑板复位后,由于侧壁的阻挡,挡板又重新与上下壁的磁铁片I贴合从而防止接完中段尿后的后段尿泄露,尿杯架的另一侧也有一侧挡板,可以保证滑出以后尿液不会排到装置外。
本装置各个部分可以拆下分别进行消毒清洗,方便使用,使用的取尿杯使用一次性尿杯即可,塞入尿杯架内,并使用弧形弹性固定片固定。接完尿液之后,筛网盖打开,将一次性尿杯取出即可。筛网盖可以过滤尿液中的杂质,方便医务人员取来进行试验杂质分析研究。
由于取尿过程方便,病人无需憋尿,可以顺畅自如的进行排尿,为病人带来很大的便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实现对病人进行中段尿的接取,取样精准,并且量材取量,便于控制,改变了以往取尿溅手,不好控制的难题,为尿检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法发明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B-B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底板以及感应装置II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装置的电路控制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上腔室;2、中腔室;3、下腔室;4、挡板;5、磁铁片I;6、平台;7、滑板;8、滑轨;9、滑槽;10、尿杯架;11、磁铁片II;12、齿条;13、电机;14、齿轮;15、筛网盖;16、立杆;17、电极片A;18、电极片B;19、底板;20、电极片架;21、电极片A′;22、电极片B′;23、半圆形挡片;24、容量刻度;25、弧形弹性固定片;26、手柄;27、控制器;28、蓄电池;29、侧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6,本发明是一种泌尿科用尿检取尿装置,包括上腔室1、中腔室2以及下腔室3;中腔室2一侧的侧壁有一开口,开口处设置有一平台6,平台6上设置有滑板7,滑板7的一端设置有尿杯架10,滑板7的另一端设置有齿条12,平台6上设置有电机13,电机13的驱动轴上设置有与齿条12相配合的齿轮14;
尿杯架10的上方设置有与尿杯架10侧壁铰接轴铰接的筛网盖15,筛网盖15的下方设置有感应装置I;
下腔室3的底部设置有感应装置II;
下腔室3的侧壁设置有控制器27和蓄电池28,感应装置I和感应装置II分别与控制器27的输入端连接。
其中,感应装置I为:包括位于筛网盖15下部的立杆16,立杆16上设置有电极片A17,立杆16由胶贴与电极片A17连接,立杆16的下端端部由胶贴设置有电极片B18,电极片A17和电极片B18由线路连接控制器27的输入端。
其中,感应装置II为:在下腔室3的底板19上设置有电极片架20,电极片架20从上而下设置有电极片A′21和电极片B′22,电极片A′21和电极片B′22由线路连接控制器27的输入端。
其中,开口处设置有挡板4,挡板4上下端以及位于开口上下方的侧壁内侧各设置有磁铁片I5,尿杯架10一侧壁外与挡板4贴合并设置有磁铁片II11。
其中,立杆16的上部设置有半圆形挡片23。
其中,立杆16上设置有容量刻度24。
其中,尿杯架10内设置有弧形弹性固定片25。
其中,上腔室1的外侧设置有手柄26。
其中,下腔室3的底板19与下腔室3的侧壁螺纹套接。
其中,上腔室1与中腔室2、中腔室2与下腔室3之间由螺纹连接。
其中,尿杯架10的另一侧还设置有一侧挡板29。
其中,滑板7下部设置有滑轨8,平台6上设置有与滑轨8相配合的滑槽9。
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