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变速箱润滑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重型变速箱润滑系统.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61321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61321A21申请号201410251409022申请日20140609F16H57/0420100171申请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地址250002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165号72发明人杨伟玲胡凯王辉魏彦杰陈爱娣蒋娜王婷苗益霖潘亮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5代理人伦文知54发明名称一种重型变速箱润滑系统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型变速箱润滑系统,它包括油泵和油泵,油泵的吸油口与主变速箱相连、出油口通过油管与副变速箱相连,油泵的吸油口与副变速箱相连、出油口通过油管与主变速箱相连。
2、,通过这种结构形式实现了油泵从主变速箱吸油为副变速箱提供强制润滑所需要的润滑油,油泵从副变速箱吸油为主变速箱提供强制润滑所需要的润滑油。该润滑系统与现有变速箱中的润滑系统相比,润滑油的流动速度加快,其润滑效果更好,并且能够更好的降低箱体内零件的温度,其冷却效果也更好,大大提高了变速箱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61321ACN104061321A1/1页21一种重型变速箱润滑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油泵和油泵,所述油泵的吸油口与主变速箱相连、出油口通过油管。
3、与副变速箱相连,所述油泵的吸油口与副变速箱相连、出油口通过油管与主变速箱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变速箱润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吸油口设置在主变速箱前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型变速箱润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吸油口设置在副变速箱的前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型变速箱润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出油口通过油管与箱内管和油管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型变速箱润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油管与箱内管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型变速箱润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吸油口通过油管与油泵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型变速箱润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出油口通过油管与箱内管和油管相连。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型变速箱。
4、润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箱内管通过油管与箱内管相连。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型变速箱润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箱内管的侧壁上加工有径向油孔。权利要求书CN104061321A1/3页3一种重型变速箱润滑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型变速箱,尤其是一种重型变速箱润滑系统。背景技术0002飞溅润滑是靠密封在机箱中的回转零件的旋转速度较大时,将润滑油从油滴溅洒雾化成小滴,并带到摩擦副上形成自动润滑,或者是先集中到集油器中,然后再经过设计好的油沟流入到润滑部位。0003强制润滑是指一个油泵提供压力使润滑油带压循环,然后冷却回到油箱,再进入油泵。0004常规变速箱总成设计时,箱体内的润滑方式有两种,一。
5、是采用飞溅润滑,二是采用飞溅润滑强制润滑。强制润滑一般只设计一个油泵,吸油口从主变速箱前端位置吸油,主要是对副变速箱进行润滑。0005变速箱总成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主变速箱采用飞溅润滑,副变速箱通过油泵进行润滑,二者结合即可实现变速箱内部的润滑。但是,车辆在在爬坡工作时,由于大坡度工况,大量的润滑油位于副变速箱内,经常出现油泵在主变速箱前端吸不到油,此时,副变速箱大部分零件浸没在润滑油里,但是主变速箱内的齿轮已经无法进行飞溅润滑,其润滑效果不理想,影响变速箱的工作可靠性,降低了变速箱的使用寿命,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
6、而提供一种重型变速箱润滑系统,该润滑系统采用双泵润滑,其润滑效果好,有效的提高了变速箱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0007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该重型变速箱润滑系统包括油泵和油泵,所述油泵的吸油口与主变速箱相连、出油口通过油管与副变速箱相连,所述油泵的吸油口与副变速箱相连、出油口通过油管与主变速箱相连。0008上述吸油口设置在主变速箱前部。0009上述吸油口设置在副变速箱的前部。0010上述出油口通过油管与箱内管和油管相连。0011上述油管与箱内管相连。0012上述吸油口通过油管与油泵相连。0013上述出油口通过油管与箱内管和油管相连。0014上述箱内管通过油管与箱内管相连。0015上述。
7、箱内管的侧壁上加工有径向油孔。0016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该重型变速箱润滑系统中,油泵的吸油口与主变速箱相连、出油口通过油管与副变速箱相连,油泵的吸油口说明书CN104061321A2/3页4与副变速箱相连、出油口通过油管与主变速箱相连,通过这种结构形式实现了油泵从主变速箱吸油为副变速箱提供强制润滑所需要的润滑油,油泵从副变速箱吸油为主变速箱提供强制润滑所需要的润滑油。该润滑系统与现有变速箱中的润滑系统相比,润滑油的流动速度加快,其润滑效果更好,并且能够更好的降低箱体内零件的温度,其冷却效果也更好,大大提高了变速箱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
8、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0017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0019图中,A主变速箱,B副变速箱,1油管,2箱内管,3油管,4出油口,5油泵,6吸油口,7吸油口,8油管,9油泵,10出油口,11油管,12箱内管,13箱内管,14油管,15箱内管。具体实施方式0020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0021一种重型变速箱润滑系统,如图所示,它包括油泵5和油泵9,油泵5和油泵9分别安装在左副轴前端和右副轴前端,油泵5的吸油口6安装在主变速箱A前部,油泵9的吸油。
9、口7设置在副变速箱B的前部。该润滑系统为双油泵润滑系统,油泵5主要是为副变速箱B提供强制润滑,具体来说,主要为副变速箱B内的副箱同步器和副箱行星轮系等提供强制润滑;油泵9主要是为主变速箱A提供强制润滑,具体来说,主要为主变速箱A内的主箱齿轮和主轴齿轮隔片等提供强制润滑,特别是爬坡工作时,主变速箱A无法实现飞溅润滑,必须通过增加强制润滑保证齿轮的正常啮合传动,油泵9保证了主变速箱A内强制润滑的实现。0022其中,油泵5的吸油口6与主变速箱A相连、出油口4通过油管与副变速箱B相连,吸油口6设置在主变速箱A前部,出油口4通过油管3与箱内管2和油管1相连,油管1与箱内管13相连。0023油泵9的吸油口。
10、7与副变速箱B相连、出油口10通过油管与主变速箱A相连,吸油口7设置在副变速箱B的前部,吸油口7通过油管8与油泵9相连,出油口10通过油管11与箱内管12和油管14相连,箱内管12通过油管14与箱内管15相连。0024其中,油管3将油泵5中的润滑油输送到箱内管2和油管1;油管1再将润滑油输送到箱内管13;油管14再将润滑油输送到箱内管15;油管11将从油泵9出来的润滑油输送到箱内管12和油管14;油管8为油泵9的进油管,将从副变速箱B吸过来的润滑油输送到油泵9。0025箱内管2用于将油泵5中的润滑油输送到左惰轮轴处,润滑左惰轮轴处的滚针轴承;箱内管15将油泵9中的润滑油输送到输入轴和主轴油孔处。
11、,润滑主轴上装配的隔片;箱内管13安装在主变速箱A上部,用于将油泵5中的润滑油输送到副变速箱说明书CN104061321A3/3页5B内,润滑副变速箱B中的行星轮系;箱内管12安装在主变速箱A上部,用于将油泵9中的润滑油输送到主变速箱A内,且箱内管12的侧壁上加工有径向油孔,对主变速箱A内的齿轮进行喷淋,润滑主变速箱A内的齿轮。0026主变速箱A和副变速箱B均采用传统飞溅润滑双油泵强制润滑的润滑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重型变速箱润滑效果不理想,使用寿命低的问题。同时变速箱内增加润滑油道,需要润滑的部位设置润滑油孔,以增加润滑的可靠性。该润滑系统与现有变速箱中的润滑系统相比,其润滑和冷却效果更好,有效的降低了油温,并大大提高了变速箱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0027本发明中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061321A1/2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61321A2/2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6132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