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状色谱仪 发明涉及环状色谱仪,相对于一个固定的基座和一个带有贯穿着供给管道的供给头部,在一个带有洗提液管路的旋转盘上,带有旋转的微粒基质,微粒基质设置在内柱体和柱体外壳之间。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实现一种环状色谱仪的结构,此结构对于需解决的任务不仅仅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微粒基质材料来确定,而且涉及构造,特别是微粒基质的高度,以及微粒基质的厚度是多少。
此任务根据本发明通过一类堆砌式结构实现,其中,不同的、首先是不同高度的、内柱体/壳柱体一对,彼此之间可移动和/或一同应用。为此在旋转盘上设置一个中心柱,所有在旋转盘上半部分的部件可以说都在它上面穿过。
与此相应,一个符合本发明的色谱仪,与此相应,首先其特征在于,一个中心柱设置在旋转盘上,它向上延伸至穿过供给头部并且设置在用于将供给头压在柱体外壳上的压紧装置上。
在优选的实施形式中,或者压紧装置有一个距离套,或者中心柱有用于适应柱体外壳不同长度的加长段。两种情况下,符合本发明的色谱仪都可以无困难地配备不同高度的柱体外壳。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彼此分立的柱体外壳,优选地设置有不同的内径和/或内柱体/柱体外壳-对,它们尤其被制成联接体结构。由此更多的微粒基质可以重叠地或彼此包围地,同时被色层分离。
此种联接体优选包括一固定的微粒基质注入器,特别是其形式为一个经过整个预聚合微粒的聚合过程与内柱体和柱体外壳保持接触地多孔矩阵。一个此种预制的矩阵在使用后易于被清理/冲洗并且紧接着被再次使用,这就显著降低了对微粒基质材料的要求,以及对于多次相继的环状色层分离的时间花费,因为柱无需在每次分离操作后重新充满,大量的分离操作能够相继地连续进行,并且不同微粒基质材料的环状色谱仪的重新调整可以最迅速地顺利实施。
在一个优选的符合本发明的环状色谱仪中,可以设置两个或更多的同心柱体外壳,在它们之间均设置有微粒基质,其中旋转盘有相应阵列的洗提液管路。由此更多的环状色层分离操作可以同时导入一个单独的设备并且达到高得多的环状色谱仪的实施数量。
符合本发明的环状色谱仪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应用形式具有一个用于供给管路的供给头通路,供给管路从核心-壳装置的内部空间进入此通路内并贯穿它。
一个符合本发明的环状色谱仪可以附加地包括一个温控装置,例如设置在用于洗提液和/或供给的热交换器内,在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它与内柱体和/或柱体外壳绝缘设置。这使得,用于分离过程的微粒基质可被带至较高的工作温度以及同样自吸收和解吸过程游离出的热量可以散失。用于升高温度的热交换器因此可以是现有的加热装置,并且用于温度降低众所周知的根据流动原理工作的冷却器。
接下来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图1至4均是概略的侧视图。其中图1和4是全图,图2和3是符合本发明的环状色谱仪的部分视图,其中在图1和2中的环状色谱仪的头部结构与在图3和4中的相应结构有区别。
在图1中可以看出,基板1,例如可用螺纹拧在一个实验台上并且一个驱动轴2旋转支承在其内。一个旋转盘3套在驱动轴2上,它有一个沿着周向未详细显示出的洗提液排出通道,在此通道下面,在和基板1成一体结构的用于驱动轴2的轴承支承4上,设置了一个不能旋转的洗提液接受杯5。
在旋转盘3上用螺钉7紧固了一个中空柱体6作为外壳柱体,它有一个缩口的在图1和图2中平行于旋转盘3运转的顶板8,顶板8通过一个球轴承9和一个供给套10相联,供给套10在运转时相对于基板1不运动并且由导入通道向用于供给的中空柱体6的内部空间灌入洗提液,向供料器装入微粒基质材料等,这两个导入通道用序号11和12表示。
在中空柱体6的内部空间内,在驱动轴2上设置了一个内柱体13并且落在旋转盘3上,其中在中空柱体6和内柱体13之间留出一个柱体外壳形的微粒基质空间14,它同样用微粒形的基质材料充满到所希望的高度。内柱体13在背向旋转盘3的上面有一个带有向上设置的导向法兰15的顶板,利用法兰15,顶板套在驱动轴2上并且在其上嵌入一个螺旋弹簧16,弹簧将内柱体13压在旋转盘3上。
用于弹簧16的轴承座是一个压紧套17,它被螺栓反拧在驱动轴2上,直到力连接地靠紧套17的旋转法兰18,后者支承着球轴承19,利用它,活动的轴承环以力连接方式靠在供给套10上。因此存在一个供给套10的支承,既朝向中空柱体6的顶板8也朝向压紧套17,则供给套10相对于环状色谱仪的旋转着的部分可轻而易举地固定。
通过图1和图2的比较可以看出,通过所属部分,它具有彼此调整的压紧套17,内柱体13和中空柱体6,微粒基质空间的高度可以变化。同样微粒基质空间的厚度可以通过中空柱体6和内柱体13的直径的调整而变化。
由图1和2只看出,导入通道11和12在内柱体13上部的一定位置注入;在图3中,还以实例示出的方式,涉及了另一种头部结构,导入管20通过导入通道,而由环状色谱仪的内部空间向外穿出。为此,在供给套10上,用螺纹拧上一个分配块21,它具有与导入通道相对应的孔,具有用于放置在导入管20的末端上设置的环形法兰的凸肩。导入管20在色谱仪组合之前向上推入分配头内,直到它利用它的环状法兰靠到分配头21内的孔的凸肩上;然后一个密封套管22被拧入,通过一个辊花螺母23,一个分配管24固定在密封套管22上,分配管24突入中空柱体6和内柱体13之间的环状空隙14内并且在未显示出的微粒基质的上部终止。在运转时,微粒基质也相对于分配管24旋转。在导入管20由供给套10伸出的位置,设置了一个分开的塞子25,它仅具有将导入管20对中的意义。利用26表示一个用于排放环状色谱仪内部空间中的空气的螺栓。
对于在图3中显示的结构,内柱体13和中空柱体6都由旋转盘的下部用螺栓拧上。
另外,图4显示了一个与图3类似的环状色谱仪的结构,但是在此实施形式中,驱动轴以分成两部分实现,其中,轴上部2’以一个较小的直径插入轴的下部2内并且在重叠部分27内,例如通过螺纹或键固定在上面。轴上部2’以轴全长的一部分插入下部,以便轴的长度可以适合外壳柱体/内柱体-对6,13的不同的高度并且由此适合不同的微粒基质的高度。
另外,在图4中显示了在此实施形式中设置的流动-温控系统的流动路径。温控液体(即加热或冷却液体)在入口管28处进入驱动轴2的下部(箭头A),在轴内流向出口29,在此处从轴内流出并进入内柱体13的内部空间(箭头B),以便在这里实现微粒基质的温度控制(加热或冷却)。另一个流动路径通过出口30由柱体内部空间流出并重新进入轴内-在此种情况下进入轴上部2’-(箭头C),直到温控液体最终在出口31离开环状色谱仪(箭头D)。
优选的是,温控液体导入一个封闭的循环流动过程,在此过程内,在从31处的出口流出后,流经一个(未显示的)热交换器并-进行相应的温度调节-在28重新进入色谱仪。
尽管根据具体的实施形式说明了本发明,但可以理解,可以由专业人士实现足够数量的变种和更正,它们全部包含在由后附权利要求定义的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