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片再生装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235726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DF 页数:37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818879.1

申请日:

2003.07.25

公开号:

CN1675694A

公开日:

2005.09.2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G11B 7/09申请日:20030725授权公告日:20070307终止日期:2009082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11B7/09

主分类号:

G11B7/09

申请人: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荒木孝子

地址:

日本国大阪府

优先权:

2002.08.06 JP 228978/2002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李香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所涉及的盘片再生装置具备,根据跟踪从光学头(5)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或RF信号的振幅值,求出针对聚焦误差信号的补偿最适值,并根据该最适值对补偿实施调整的控制电路(7)。控制电路(7),当信号再生时,用3个不同的补偿值及各补偿值上的3个振幅值,将补偿值与振幅值的关系用2次曲线进行近似,并将对应该2次曲线的顶点的补偿值作为最适补偿值而重复进行计算处理。作为上述3个不同的第1至第3补偿值,分别设定由上次最适补偿值计算处理得到的最适补偿值、由上次最适补偿值计算处理设定的第2及第3补偿值。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盘片再生装置,具备:根据与光学头的聚焦或跟踪的偏离对 应的误差信号的振幅值、或光学头的输出信号的振幅值,求取对应误差信 号的补偿最适值,并根据该最适值实施补偿调整的运算处理电路,其特征 在于: 上述运算处理电路,当信号再生时,将补偿值与振幅值的关系用2次 曲线进行近似,并重复根据该2次曲线计算出最适补偿值的处理,具备: 用3个不同的补偿值及各补偿值上的3个振幅值,将补偿值与振幅值 的关系用2次曲线进行近似,将对应该2次曲线顶点的补偿值作为最适补 偿值计算出来的运算处理模块;和, 作为上述3个不相同的补偿值,设定:第1补偿值;比第1补偿值小, 振幅值比第1补偿值上的振幅值低给定大小以上的第2补偿值;以及,比 第1补偿值大,振幅值比第1补偿值上的振幅值低给定大小以上的第3补 偿值,同时设定第1至第3补偿值上的3个振幅值作为上述3个振幅值的 值设定模块, 上述值设定模块,将由上次最适补偿值的计算处理得到的最适补偿值 设定作为第1补偿值,同时将由上次最适补偿值计算处理中设定的第2及 第3补偿值、分别设定作为第2及第3补偿值。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运算处理电路,具备: 判断上次的第2补偿值上的振幅值是否比上次的最适补偿值上的振 幅值低给定大小以上的、第1判断模块;和, 判断上次的第3补偿值上的振幅值是否比上次的最适补偿值上的振 幅值低给定大小以上的、第2判断模块, 上述值设定模块,具备: 当判断为上次的第2补偿值上的振幅值没有比上次的最适补偿值上 的振幅值低给定大小以上时,探索振幅值比上次最适补偿值上的振幅值低 给定大小以上的补偿值,并将上述探索到的补偿值设定作为第2补偿值的 第2补偿值设定模块; 当判断为上次的第3补偿值上的振幅值没有比上次的最适补偿值上 的振幅值低给定大小以上时,探索振幅值比上次最适补偿值上的振幅值低 给定大小以上的补偿值,并将上述探索到的补偿值设定作为第3补偿值的 第3补偿值设定模块。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盘片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检 测出盘片温度的温度检测模块;运算处理电路,每当盘片温度刚发生给定 的温度变化时,进行最适补偿值的计算动作。

说明书


盘片再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光学头向盘片照射激光,并从该盘片将信号再生的盘片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盘片记录再生装置的记录媒体而开发的可改写、存储容量大、而且可靠性高的光磁盘,作为电脑、视听机器的外部存储器被广泛应用。

    特别是近几年开发出了:在如图12所示在光磁盘(1)的信号面上,交替形成凸起(11)和凹槽(12),在凸起(11)和凹槽(12)上均记录信号,从而提高记录密度的技术。凸起(11)及凹槽(12),如图示进行蛇行(wobbling),将蛇行的频率FM调制为给定的中心频率,通过信号再生,检测出这个摆动信号,通过调整光磁盘的旋转以令摆动信号通常保持为中心频率,实现恒定线速度地控制。另外,进行了如上所述的FM调制后,摆动信号中包含有地址信息等各种信息(摆动信息),当信号再生时,根据这个摆动信息实现各种控制动作。

    然而,在盘片记录再生装置中,在信号的再生或记录中,虽然是根据聚焦(focus)误差(FE)信号和跟踪(tracking)误差(TE)信号,对组装在光学头的执行机构实施聚焦伺服和跟踪伺服,但是为了以高精度进行相关的聚焦伺服及跟踪伺服,在盘片记录再生装置启动时,根据TE信号和RF信号对聚焦及跟踪的补偿(offset)进行调整。

    在根据TE信号求取对聚焦误差的最适补偿值的处理中,如图19所示,首先将聚焦补偿值,以初始值P0为中心依次设定至少5个不同值P0~P4,并测量各补偿值的TE信号的振幅值,在这至少5个测定点内,将振幅值最大的点作为第1点;将补偿值为比第1点上的补偿值P0小的值、振幅值为小于从第1点上的振幅值T0中减去给定大小后的值(T0-5)的点作为第2点;将补偿值为比第1点上的补偿值P0大的值、振幅值为小于从第1点上的振幅值T0中减去给定大小后的值(T0-5)的点作为第3点。然后,用这3个点的各点上的补偿值P0、P1、P4及振幅值T0、T1、T4,求出表示补偿值与振幅值的关系的2次曲线,并将对应该2次曲线顶点的补偿值作为最适补偿值Popt1求出。根据RF信号求最适补偿值的顺序,也采用相同的顺序。

    图13至图15表示的是,当盘片记录再生装置启动时,根据TE信号实施的聚焦补偿调整过程。首先,在图13的步骤S91~94中,依次设定聚焦补偿值为初始值P0、比初始值仅小8个步幅量的值P1、仅小4个步幅量的值P2、仅大4个步幅量的值P3,以及仅大8个步幅量的值P4。在测定出各补偿值上的振幅值T0~T4以后,在这5个测定点内,将振幅值最大的点作为第1点、并设定第1点上的补偿值为第1补偿值Pmax、设定第1点上的振幅值为第1振幅值Tmax。

    接着在步骤S95,判断在除去设作上述第1点之外的4个测定点中,是否包含有补偿值Px比第1补偿值Pmax小、且振幅值Tx为小于等于第1振幅值Tmax减去5个步幅量后的值的第2点。这里,当判断为是的时候,转移到步骤S96,将上述第2点上的补偿值Px设定为第2补偿值PA、并将上述第2点上的振幅值Tx设定为第2振幅值TA。同时,将表示能否获得第2补偿值PA的是否取得第2补偿值标志PA_flag设定为“TRUE”之后,转移到步骤S97。

    在步骤S97,判断在除去设作上述第1点之外的4个测定点中,是否包含有补偿值Px比第1补偿值Pmax大、且振幅值Tx为小于等于第1振幅值Tmax减去5个步幅量以后的值的第3点。这里,当判断为是的时候,转移到步骤S98,将上述第3点的补偿值Px设定为第3补偿值PB、将上述第3点的振幅值Tx设定为第3振幅值TB。同时,将表示能否获得第3补偿值PB的是否取得第3补偿值标志PB_flag设定为“TRUE”之后,转移到图14的步骤S99。

    当在除去设作第1点之外的4个测定点中,同时包含第2点及第3点时,由图14的步骤S99及图15的步骤S106都判断为是后,转移到步骤S113,并使用用包含在5个测定点内的第1至第3点数据(Pmax,Tmax)、(PA,TA)、及(PB,TB),将补偿值与振幅值的关系用2次曲线进行近似,并将对应该2次曲线的顶点的补偿值作为最适补偿值Popt计算出来,之后结束过程。

    与此相对,当在除去设作第1点的4个测定点中不包含第2点时,由图14的步骤S99判断为否,并由步骤S100~105,通过将补偿值P从比初始值P0仅小12个步幅量的值起逐4个步幅量降低以令补偿值变化,直到使振幅值T成为小于等于第1振幅值Tmax减去5个步幅量后的值为止,并将这一点上的补偿值及振幅值分别设定为第2补偿值PA及第2振幅值TA。这样来探索第2点,之后,当由图15的步骤S113,将补偿值与振幅值的关系用2次曲线进行近似的时候,使用探索到的第2点数据(PA,TA)。但是,在第2点探索处理中,当补偿值P变成比初始值P0小20个步幅量以上的值后并由步骤S101判断为是的时候、以及当振幅值T低于下限值TL并由步骤S103判断为是的时候,由于偏离了聚焦伺服,所以结束过程。

    另外,当在除去设作第1点的4个测定点中不包含第3点的时候,由图15的步骤S106判断为否,并由步骤S107~112,通过将补偿值P从比初始值P0仅大12个步幅量的值起逐4个步幅量提高以令补偿值变化,直到使振幅值T成为小于等于第1振幅值Tmax减去5个步幅量后的值为止,并将这一点上的补偿值及振幅值分别设定为第3补偿值PB及第3振幅值TB。这样来探索第3点,之后,当由步骤S113将补偿值与振幅值的关系用2次曲线进行近似的时候,使用探索到的第3点数据(PB,TB)。但是,在第3点探索处理中,当补偿值P成为比初始值P0大20个步幅量以上的值后并由步骤S108判断为是的时候,以及当振幅值T低于下限值TL并由步骤S110判断中为是的时候,由于偏离了聚焦伺服,所以结束过程。

    通过上述过程,根据TE信号求出有关聚焦误差的最适补偿值Popt,并根据补偿值对聚焦的补偿进行调整。另外,通过同样的过程,根据RF信号求出有关聚焦误差的最适补偿值,并根据该补偿值对聚焦的补偿进行调整。在盘片记录再生装置中,如此对聚焦的补偿进行调整之后,开始进行信号的再生或记录。

    然而,在用于进行信号再生及信号记录的平常工作时,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发生光学头的外壳(housing)或零部件的倾斜、光传感器的位置的偏离、激光波长的变化等,由于这些因素会使补偿值偏离最适值,其结果,就是使聚焦伺服的精度下降。若补偿值从最适值偏离得较远,再生信号的比特误差率就会超过规定值,导致难以进行正常的再生动作及记录动作。

    因此,在平常工作中,当盘片温度发生给定温度以上的温度变化时,就要进行聚焦的补偿调整。

    在平常工作时,根据TE信号求出有关聚焦误差的最适补偿值处理中,如图20所示,首先将聚焦补偿值,以用上次补偿调整处理所求出的最适补偿值Popt1、即那个时刻的设定值为中心,依次设定至少5个不同值Popt1、P1’~P4’,并测量各补偿值的TE信号的振幅值,在这至少5个测定点内,将振幅值最大的点作为第1点;将补偿值为比第1点上的补偿值Popt1小的值、振幅值为小于从第1点上的振幅值Topt1中减去给定大小后的值(Topt1-5)的点作为第2点;将补偿值为比第1点上的补偿值Popt1大的值、振幅值为小于从第1点上的振幅值Topt1中减去给定大小后的值(Topt1-5)的点作为第3点。然后,用这3个点各点上的补偿值Popt1、P1’、P4’及振幅值Topt1、T1’、T4’,求出表示补偿值与振幅值的关系的2次曲线,并将对应该2次曲线顶点的补偿值作为最适补偿值Popt2求出。根据RF信号求最适补偿值的顺序,也采用相同的顺序。

    图16至图18表示的是,当在系统启动后的平常工作中,发生超过给定温度(=5℃)的温度变化时,根据TE信号进行的聚焦补偿调整过程。首先在步骤S121~124中,将聚焦补偿值依次设定为那个时刻的设定值P0’、比该设定值仅小8个步幅量的值P1’、仅小4个步幅量的值P2’、仅大4个步幅量的值P3’、以及仅大8个步幅量的值P4’,并在测定出各补偿值的振幅值T0’~T4’以后,在这5个测定点内,将振幅值最大的点作为第1点,并设定第1点的补偿值为第1补偿值Pmax’、第1点的振幅值为第1振幅值Tmax’。

    接着在步骤S125中,判断在除去上述第1点之外的4个测定点内,是否包含补偿值Px’比第1补偿值Pmax’还小,且振幅值Tx’为小于等于第1振幅值Tmax’减去5个步幅量后的值的第2点。这里,当判断为是的时候,转移到步骤S126,将上述第2点的补偿值Px’设定为第2补偿值PA、并将上述第2点的振幅值Tx’设定为第2振幅值TA。同时,将表示能否获得第2补偿值PA的是否取得第2补偿值标志PA_flag设定为“TRUE”之后后,转移到步骤S127。

    在步骤S127,判断在除去设作上述第1点之外的4个测定点中,是否含有补偿值Px’比第1补偿值Pmax’大,且振幅值Tx’为小于等于第1振幅值Tmax’减去5个步幅量后的值的第3点。这里,当判断为是的时候,转移到步骤S128,将上述第3点的补偿值Px’设定为第3补偿值P3、并将上述第3点的振幅值Tx’设定为第3振幅值TB。同时,将表示能否获得第3补偿值PB的是否取得第3补偿值标志PB_flag设定为“TRUE”之后,转移到图17的步骤S129。

    当在除去设作第1点的4个测定点中,同时包含第2点及第3点时,由图17的步骤S129及图18的步骤S136判断为是后,转移到步骤S143,并使用包含在5个的测定点内的第1至第3点的数据(Pmax’,Tmax’)、(PA,TA)及(PB,TB),将补偿值与振幅值的关系用2次曲线进行近似,并将对应该2次曲线顶点的补偿值作为最适补偿值Popt’计算出来,之后结束过程。

    与此相对,当在除去设作第1点的另外4个的测定点中不包含第2点时,由图17的步骤S130~135所示,通过与启动时的过程相同的过程探索第2点,之后,当由图18的步骤S143将补偿值与振幅值的关系用2次曲线进行近似的时候,使用探索到的第2点数据(PA,TA)。

    另外,当在除去设作第1点的另外4个测定点中不包含第3点时,由图18的步骤S137~142所示,通过与启动时的过程相同的过程探索第3点,之后,当由步骤S143将补偿值与振幅值的关系用2次曲线进行近似的时候,使用探索到的第3点数据(PB,TB)。

    通过上述过程,根据TE信号求出有关聚焦误差的最适补偿值Popt’,并根据该补偿值对聚焦的补偿进行调整。另外,通过同样的过程,根据RF信号求出有关聚焦误差的最适补偿值,并根据该补偿值对聚焦的补偿进行调整。在盘片记录再生装置平常工作时,如此进行聚焦的补偿调整,其结果,可以摆脱光磁盘温度变化的影响,实现的高精度聚焦伺服。

    然而,在上述盘片记录再生装置中,当在平常工作时的补偿调整中将补偿值与振幅值的关系用2次曲线进行近似的时候,为了提高相关曲线的精度,使用了如图20所示的上次最适补偿值Popt1、以及振幅值比该补偿值Popt1中的振幅值Topt1低了给定大小以上的第2及第3补偿值P1’、P4’,但为了得到这第2及第3补偿值P1’、P4’,就必须测定至少5个不同的补偿值Popt1、P1’~P4’上的振幅值,从而延长了用于求出2次曲线所需要的时间。上述为了算出最适补偿值而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正是问题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平常工作时以较短时间求出对误差信号的最适补偿值的盘片再生装置。

    本发明中的盘片再生装置,具备:根据与光学头的聚焦或跟踪的偏离对应的误差信号的振幅值、或光学头的输出信号的振幅值,求取对应误差信号的补偿最适值,并根据该最适值实施补偿调整的运算处理电路。该运算处理电路,当信号再生时,将补偿值与振幅值的关系用2次曲线进行近似,并重复根据该2次曲线计算出最适补偿值的处理,具备:

    用3个不同的补偿值及各补偿值上的3个振幅值,将补偿值与振幅值的关系用2次曲线进行近似,将对应该2次曲线顶点的补偿值作为最适补偿值计算出来的运算处理模块;和,

    作为上述3个不相同的补偿值,设定:第1补偿值;比第1补偿值小,振幅值比第1补偿值上的振幅值低给定大小以上的第2补偿值;以及,比第1补偿值大,振幅值比第1补偿值上的振幅值低给定大小以上的第3补偿值,同时设定第1至第3补偿值上的3个振幅值作为上述3个振幅值的值设定模块,上述值设定模块,将由上次最适补偿值的计算处理得到的最适补偿值设定作为第1补偿值,同时将由上次最适补偿值计算处理中设定的第2及第3补偿值、分别设定作为第2及第3补偿值。

    在本发明的正常再生时的补偿值计算处理中,设定通过上次最适补偿值计算处理得到的最适补偿值作为第1补偿值,同时分别设定由上次的最适补偿值计算处理设定的第2及第3补偿值作为第2及第3补偿值。

    这里,由上次的最适补偿值计算处理设定的第2及第3补偿值,是振幅值比第1补偿值上的振幅值低给定大小以上的值。另外,由于对应2次曲线顶点的补偿值被作为最适补偿值求出,因此通过上次最适补偿值计算处理得到的最适补偿值,是振幅值大于上述第1补偿值上的振幅值的值。因此,上述第2及第3补偿值,是振幅值比上述最适补偿值的振幅值低给定大小以上的值。

    另外,在盘片再生装置的正常再生时,表示补偿值与振幅值关系的2次曲线的弯曲度几乎不变化。因此,上次的第2及第3补偿值的振幅值,在当前的补偿值计算处理中,极有可能也比上次最适补偿值的振幅值低给定大小以上,因此用上次的最适补偿值、第2补偿值及第3补偿值和各补偿值的振幅值,能够求出高精度的2次曲线。

    在本发明的补偿值计算处理中,由于只要测定上次的最适补偿值、上次的第2补偿值及第3补偿值这至少3个补偿值上的振幅值,用这3个补偿值及3个振幅值就可以求出高精度的2次曲线,因此与至少需要测定5个不同的补偿值上的振幅值的现有盘片记录再生装置相比,缩短了用于求取2次曲线所需要的时间,由此能够缩短算出最适补偿值的时间。

    具体来说,上述运算处理电路,具备:

    判断上次的第2补偿值上的振幅值是否比上次的最适补偿值上的振幅值低给定大小以上的、第1判断模块;和,

    判断上次的第3补偿值上的振幅值是否比上次的最适补偿值上的振幅值低给定大小以上的、第2判断模块,

    上述值设定模块,具备:

    当判断为上次的第2补偿值上的振幅值没有比上次的最适补偿值上的振幅值低给定大小以上时,探索振幅值比上次最适补偿值上的振幅值低给定大小以上的补偿值,并将上述探索到的补偿值设定作为第2补偿值的第2补偿值设定模块;

    当判断为上次的第3补偿值上的振幅值没有比上次的最适补偿值上的振幅值低给定大小以上时,探索振幅值比上次最适补偿值上的振幅值低给定大小以上的补偿值,并将上述探索到的补偿值设定作为第3补偿值的第3补偿值设定模块。

    如上所述,上次的第2及第3补偿值上的振幅值,在此次的补偿值计算处理中,也极有可能比上次最适补偿值的振幅值低给定大小以上,但根据不同情况,有时也可能不低于给定大小以上。在这种情况下,用上次的最适补偿值和上次的第2及第3补偿值求取2次曲线时,2次曲线的精度就会降低,与该2次曲线顶点对应的最适补偿值的精度就会降低。

    因此,在上述具体结构中,当判断上次的第2补偿值上的振幅值没有比上次的最适补偿值的振幅值低给定大小以上的时候,探索振幅值比该最适补偿值上的振幅值低给定大小以上的补偿值,并将探索到的补偿值作为第2补偿值求出2次曲线。另外,当判断上次的第3补偿值的振幅值没有比上次的最适补偿值的振幅值低给定大小以上的时候,探索振幅值比该最适补偿值上的振幅值低给定大小以上的补偿值,并将探索到的补偿值作为第3补偿值求出2次曲线。从而,总能求出高精度的2次曲线,如此便总能获得高精度的最适补偿值。

    另外,具体来说,具备检测出盘片温度的温度检测模块;运算处理电路,每当盘片温度刚发生给定的温度变化时,便进行最适补偿值的计算动作。

    在上述具体结构中,每当盘片温度刚变化给定温度时,就能获得最适补偿值,并根据该最适补偿值对补偿进行调整。其结果,根据温度来再生实施了最适补偿调整的误差信号,根据该误差信号,能对光学头聚焦或跟踪高精度地进行控制。

    如上所述,通过本发明中的盘片再生装置,能够在平常工作时以较短时间求出对应误差信号补偿最适值。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中的盘片记录再生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在上述盘片记录再生装置启动时所实施的过程流程图。

    图3是表示启动时实施聚焦补偿调整处理的具体过程的第1部分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上述过程的第2部分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上述过程的第3部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上述盘片记录再生装置平常工作时所实施的过程流程图。

    图7是表示平常工作时实施的聚焦补偿调整处理的具体过程的第1部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上述过程的第2部分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上述过程的第3部分的流程图。

    图10是对启动时实施的聚焦补偿调整处理的顺序进行说明的曲线图。

    图11是对平常工作时实施的补偿调整处理的顺序进行说明的曲线图。

    图12是表示光磁盘上形成的凸起与沟槽的放大斜视图。

    图13是表示在现有的盘片记录再生装置中启动时实施的聚焦补偿调整处理的具体过程的第1部分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上述过程的第2部分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上述过程的第3部分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在上述盘片记录再生装置平常工作时实施的聚焦补偿调整处理的具体过程的第1部分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上述过程的第2部分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上述过程的第3部分的流程图。

    图19是对启动时实施的聚焦补偿调整处理的顺序进行说明的曲线图。

    图20是对平常工作时实施的聚焦补偿调整处理的顺序进行说明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依照附图,通过实施为将光磁盘作为记录媒体的盘片记录再生装置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在本发明中的盘片记录再生装置中,如图1所示,配备磁头(3)与光学头(5)为上下夹持着由主轴电动机(2)旋转驱动的光磁盘(1),磁头(3)连接磁头驱动电路(4),另一方面光学头(5)连接激光驱动电路(6)。在磁头驱动电路(4)与激光驱动电路(6)上连接控制电路(7),通过该控制电路(7)控制信号的记录/再生动作。然后,将光学头(5)的输出信号供给到控制电路(7),在实施了放大、再生信号的检测、误差修正等处理之后,作为再生数据向后段电路输出。

    另外,在主轴电动机(2)及光学头(5)上连接有伺服电路(9)。从光学头(5)的输出信号中得到的FE信号及TE信号,被从控制电路(7)供给到伺服电路(9),根据FE信号及TE信号,实施针对装配在光学头(5)上的执行机构(省略图示)的聚焦伺服及跟踪伺服。另外,从控制电路(7)向伺服电路(9)供给外部同步信号,并根据该信号控制主轴电动机(2)的旋转。

    再有,冲着光磁盘(1),设置用于测量光磁盘(1)温度的温度传感器(8),该温度传感器(8)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7)连接。在控制电路(7)中,根据从温度传感器(8)得到的温度数据,实施后述的补偿调整过程,求出分别针对FE信号及TE信号的最适补偿值,再根据各个最适补偿值,对FE信号及TE信号实施补偿调整。实施了补偿调整后的FE信号及TE信号,输入到伺服电路(9)后,供给到聚焦伺服及跟踪伺服。

    图2表示的是,在盘片记录再生装置启动时,通过上述控制电路(7)实施的过程。装置主体的电源设定为ON后,首先由步骤S1,将伺服电路(9)的各种增益设定在初始值,由步骤S2,根据TE信号对聚焦的补偿值进行调整。

    然后由步骤S3,根据TE信号对跟踪的补偿值进行调整,之后,由步骤S4,分别将记录功率及再生功率设定为初始值,再由步骤S5,将用于读出光磁盘中记录的地址信息所必要的增益(地址增益)、及用于读出FCM((fine clock mark)精确时间标志)所必要的增益(FCM增益)设定为初始值。

    接着在步骤S6,根据RF信号对聚焦的补偿值进行调整,之后,由步骤S7对再生功率进行调整。再由步骤S8,对聚焦的伺服增益及跟踪的伺服增益进行调整,之后,由步骤S9,对上述地址增益及FCM增益进行调整。再者,这些步骤S6~步骤S9的一连串的调整处理,对预先设置于光磁盘上的试验道的凸起及凹槽分别进行。

    再由步骤S10,对于试验道的各个凸起及凹槽进行记录功率的调整,并由步骤S11,对经过上述调整后的参数的当前值进行检查。由最后的步骤S12,将这些参数的当前值存放到内置存储器中之后,由步骤S13将当前的盘片温度T0存放到内置存储器内中,结束过程。

    在上述步骤S2及步骤S6的聚焦补偿调整处理中,如图10所示,将聚焦补偿值依次设定为以初始值P0为中心、包含该初始值的至少5个不同的值P0~P4,并测定各补偿值上的TE信号或RF信号的振幅值。在这至少5个测定点内,将振幅值最大的点作为第1点;将补偿值为比第1点上的补偿值P0小的值、振幅值为小于等于从第1点的振幅值T0中减去给定大小后的值(T0-5)的点作为第2点;将补偿值为比第1点上的补偿值P0大的值、振幅值为小于等于从第1点的振幅值T0中减去给定大小后的值(T0-5)的点作为第3点。然后,用这3个点各点上的补偿值P0、P1、P4及振幅值T0、T1、T4,求出表示补偿值与振幅值的关系的2次曲线,并将对应该2次曲线顶点的补偿值作为最适补偿值Popt1求出。与此相关的顺序,与在现有的盘片记录再生装置中启动时所进行的补偿调整处理相同。

    图3至图5表示的是,由上述步骤S2实施的补偿调整处理的具体过程。图3的步骤S21~图5的步骤S43,与图13~图15所示的现有的过程相同,在上述5个测定点内,当除了作为第1点的点之外的4个测定点中包含有第2点及第3点时,由图5的步骤S43,使用包含于5个测定点中的第1至第3点的数据(Pmax,Tmax)、(PA,TA)及(PB,TB),将补偿值与振幅值的关系用2次曲线进行近似,并将对应该2次曲线顶点的补偿值作为最适补偿值Popt计算出来。

    与此相此,若在除去作为第1点的点以外的4个测定点中,不包含第2点,由图4的步骤S30~35探索第2点,当由图5的步骤S43将补偿值与振幅值的关系用2次曲线进行近似时,使用探索到的第2点数据(PA,TA)。

    另外,若在除去作为第1点的点以外的4个测定点中,不包含第3点,由图5的步骤S37~42探索第3点,当由步骤S43将补偿值与振幅值的关系用2次曲线进行近似时,使用探索到的第3点数据(PB,TB)。

    如上所述,由步骤S43求出最适补偿值之后,由步骤S44,将第2点上的补偿值PA及第3点的补偿值PB存放于内置存储器储内,结束过程。

    如此,根据TE信号求出针对聚焦误差的最适补偿值Popt,并根据该补偿值对聚焦的补偿进行调整。另外,在由图2的步骤S6所实施的补偿调整处理中,也实施与图3至图5所示的过程相同的过程,根据RF信号求出针对聚焦误差的最适补偿值,并根据该补偿值对聚焦的补偿进行调整。

    在上述盘片记录再生装置中,如上所述在根据TE信号对聚焦的补偿进行调整的同时,根据RF信号对聚焦的补偿进行调整,之后,开始信号的再生或记录。

    图6表示的是,在系统启动后、在用于信号再生及信号记录的平常工作中,由控制电路(7)所实施的过程。平常工作一开始,首先由步骤S51,将如上所述在装置主体启动时存放于内置存储器中的温度T0,设定作为过去的盘片温度Told。由步骤S52,在等待一定的时间以后,测定当前盘片温度Tnow。

    接着由步骤S53,判断当前的盘片温度Tnow是否是大于等于在过去的盘片温度Told上加上给定温度Tthr后得到的温度(Told+Tthr),当判断为否时返回到步骤S52,重复同样的过程。这里,给定温度Tthr,可设定为例如5℃。

    当盘片温度产生上述给定温度Tthr以上的变化、并由步骤S53判断为是后,转移到步骤S54,判断是否设定为装置主体可根据盘片的温度变化对各种参数进行调整的状态,当判断为否时就返回到步骤S52;当判断为是时就转移到步骤S55,调整再生功率之后,由步骤S56对记录功率进行调整。

    再由步骤S57,根据RF信号对聚焦补偿值进行调整之后,由步骤S58,根据TE信号对聚焦补偿值进行调整。最后由步骤S59,将经过上述调整后的参数的当前值存放于内置存储器中后,由步骤S60,将过去的盘片温度Told,设定成当前的盘片温度Tnow,并返回到步骤S52。通过上述过程,每当盘片温度产生给定温度以上的温度变化时,重复进行聚焦的补偿调整处理。

    然而,在上次的补偿调整处理中,例如,如图10所示第2及第3补偿值P1、P4,是振幅值比第1补偿值P0上的振幅值T0低了给定大小以上的值。另外,最适补偿值Topt1,是振幅值比第1补偿值P0上的振幅值T0大的值。因此,第2及第3补偿值P1、P4,是振幅值比最适补偿值Popt1上的振幅值Topt1低了给定大小以上的值。

    另外,在盘片记录再生装置正常再生时,表示补偿值与振幅值的关系的2次曲线的弯曲度几乎不发生变化。因此,通过上次的补偿调整处理得到的第2及第3补偿值P1、P4上的振幅值T1、T4,如图11所示,在此次的补偿调整处理中,也比上次最适补偿值Popt1的振幅值Topt1低给定大小以上的可能性极高。

    因此,在图6的步骤S57及步骤S58的聚焦补偿调整处理中,如图11所示,将聚焦补偿值,依次设定为由上次补偿调整处理所求出的最适补偿值Popt1即在那个时刻的设定值、上次的第2补偿值P1及第3补偿值P4,并测定各补偿值上的测量TE信号或RF信号的振幅值。然后,当第2补偿值P1及第3补偿值P4上的振幅值为从最适补偿值Popt1中减去给定大小后的值(Topt1-5)以下时,就用这3个测定点上的补偿值Popt1、P1、P4及振幅值Topt1、T1、T4,求出表示补偿值与振幅值的关系的2次曲线,并将对应该2次曲线顶点的补偿值作为最适补偿值Popt2而求出。

    在图7至图9表示的是,由上述步骤S57实施的聚焦补偿调整处理的具体过程。首先,由图7的步骤S61,将表示是否已经分别取得第2及第3补偿值PA、PB的是否取得第2补偿值标志及是否取得第3补偿值标志PA_flag、PB_flag设定为“FALSE”,由步骤S62,将聚焦补偿值作为那个时刻的设定值P0’、即上次的最适补偿值,对RF信号的振幅值T0’进行测定。

    然后在步骤S63中,设定上述设定值P0’作为第1补偿值Pmax’、设定上述测定后的振幅值T0’作为第1振幅值Tmax’。在步骤S64中,将补偿值,依次设定为存放于内置存储器内的2种值PA、PB,即在上次补偿调整处理中求2次曲线时用过的第2补偿值及第3补偿值,并测定各补偿值上的振幅值TA、TB。

    接着在步骤S65中,判断上述测定后的振幅值TA是否为小于等于第1振幅值Tmax’减去5个步幅量后的值。当判断为是的时候,转移到步骤S66,并将是否取得第2补偿值标志PA_flag设定为“TRUE”后,转移到步骤S67。

    在步骤S67中,判断上述测定后的振幅值TB是否为小于等于第1振幅值Tmax’减去5个步幅量后的值。当判断为是的时候,转移到步骤S68,并将是否取得第3补偿值标志PB_flag设定为“TRUE”后,转移到图8的步骤S69。

    当上次的第2补偿值PA与第3补偿值PB的振幅值TA、TB,都是小于等于上述第1振幅值Tmax’减去5个步幅量后的值的时候,由图8的步骤S69及图9的步骤S76判断为是后转移到步骤S83,使用上述3个测定点的数据(Pmax’,Tmax’)、(PA,TA)及(PB,TB),将补偿值与振幅值的关系用2次曲线进行近似,将对应该2次曲线顶点的补偿值作为最适补偿值Popt算出后,最后用步骤S84将上述第2补偿值PA及第3补偿值PB存放于内置存储器内,结束过程。如此,使用上次补偿调整处理中取得的最适补偿值、第2及第3补偿值、和各补偿值上的振幅值,求出新的最适补偿值Popt。

    与此相对,当上次的第2补偿值PA上的振幅值TA不是小于等于上述第1振幅值Tmax’减去5个步幅量后的值时,由图8的步骤S69判断为否,由步骤S70~75,通过将补偿值、从比上述补偿值PA小4个步幅量的值起降低以令补偿值发生变化,直到振幅值T小于等于第1振幅值Tmax’减去5个步幅量后的值,将在这一点上的补偿值及振幅值分别设定作为第2补偿值PA及第2振幅值TA。如此探索第2点,之后,当由图9的步骤S83将补偿值与振幅值的关系用2次曲线进行近似的时候,使用探索到的第2点数据(PA,TA)。但是,当补偿值是比上次最适补偿值小了20个步幅量以上的值、并由步骤S71判断为是的时候,以及当振幅值T是小于等于下限值TL的值、并由步骤S73判断为是的时候,由于聚焦伺服偏离,结束过程。

    另外,当上次的第3补偿值PB上的振幅值TB不是小于等于上述第1振幅值Tmax’减去5个步幅量后的值的时候,由图9的步骤S76判断为否,并由步骤S77~82,通过将补偿值、从比上述补偿值PB大4个步幅量的值起提高以令补偿值发生变化,直到振幅值T小于等于第1振幅值Tmax’减去5个步幅量后的值,将这一点上的补偿值及振幅值分别设定作为第3补偿值PB及第3振幅值TB。如此探索第3点,之后,当由步骤S83将补偿值与振幅值的关系用2次曲线进行近似的时候,使用探索到的第3点的数据(PB,TB)。但是,当补偿值是比上次最适补偿值小了20个步幅量以上的值,并由步骤S78中判断为是的时候,以及当振幅值T是小于等于下限值TL的值,并由步骤S80判断为是的时候,由于聚焦伺服偏离,结束过程。

    通过这样,根据RF信号求出针对聚焦误差的最适补偿值Popt,并根据该补偿值对聚焦的补偿进行调整。另外,由图6的步骤S58实施的补偿调整处理,也是通过与图7至图9所示的过程相同的过程,根据TE信号求出针对聚焦误差的最适补偿值,并根据该补偿值对聚焦的补偿进行调整。其结果是,能避免受到光磁盘温度变化的影响,实现的高精度聚焦伺服。

    在本发明中的盘片记录再生装置平常工作时实施的聚焦补偿调整处理中,如图11所示,测定上次最适补偿值Popt1、上次的第2及第3补偿值P1、P4上的振幅值,当第2及第3补偿值P1、P4上的振幅值,都是比最适补偿值Popt1的振幅值小5个步幅量以上的值时,就用这3个测定点上的补偿值及振幅值求出表示补偿值与振幅值的关系的2次曲线。因此,与以往至少需要测定5个点上的振幅值的盘片记录再生装置相比,缩短了用于求取2次曲线所必须的时间,由此缩短了导出最适补偿值所需的时间。

    另外,如图8所示,当上次的第2补偿值上的振幅值,不为小于等于从上次的最适补偿值上的振幅值减去5个步幅量的值时,探索振幅值比上次最适补偿值的振幅值小5个步幅量以上的新补偿值。另外,如图9所示,当上次的第3补偿值上的振幅值,不为小于等于从上次最适补偿值的振幅值中减去5个步幅量的值时,探索振幅值比上次最适补偿值的振幅值小5个步幅量以上的新补偿值,之后,用如此探索到的补偿值求出2次曲线。从而,能够求出高精度的2次曲线,由此能取得高精度的最适补偿值。

    再者,本发明的各部结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专利申请的范围内所述的技术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可以采用在平常工作时对跟踪的补偿进行调整处理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求出最适补偿值的顺序,可以采用图11所表示的顺序。

盘片再生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盘片再生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盘片再生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盘片再生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盘片再生装置.pdf(3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所涉及的盘片再生装置具备,根据跟踪从光学头(5)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或RF信号的振幅值,求出针对聚焦误差信号的补偿最适值,并根据该最适值对补偿实施调整的控制电路(7)。控制电路(7),当信号再生时,用3个不同的补偿值及各补偿值上的3个振幅值,将补偿值与振幅值的关系用2次曲线进行近似,并将对应该2次曲线的顶点的补偿值作为最适补偿值而重复进行计算处理。作为上述3个不同的第1至第3补偿值,分别设定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信息存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