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2350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95.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70629.8

申请日:

2014.06.18

公开号:

CN104056131A

公开日:

2014.09.2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36/90申请公布日:201409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申请日:20140618|||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 A61K36/8966; A61P31/06

主分类号:

A61K36/90

申请人:

合肥瑾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罗捷华

地址: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黄山路602号国家大学科技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方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连翘10-12、橘络20-25、夏枯草3-5、威灵仙3-4、茯苓2-4、金银花10-15、蒲公英3-5、木通2-4、当归4-6、川贝母3-5、陈皮2-4、薄荷1-3、昆布2-4、马齿苋4-6、没药3-5、石榴皮2-4、王不留行2-3、算盘子根1-2、金刚藤1-2、白头翁3-5和虎掌草2-4;本发明的外用中药具有化痰去瘀,软坚散结,活血通络,兼以清热解毒的功效,对治疗瘰疬病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本发明具有疗程短、见效快、费用低的显著优点,有效率达99%以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连翘10-12、橘络20-25、夏枯草3-5、威灵仙3-4、茯苓2-4、金银花10-15、蒲公英3-5、木通2-4、当归4-6、川贝母3-5、陈皮2-4、薄荷1-3、昆布2-4、马齿苋4-6、没药3-5、石榴皮2-4、王不留行2-3、算盘子根1-2、金刚藤1-2、白头翁3-5和虎掌草2-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连翘11、橘络22、夏枯草4、威灵仙3.5、茯苓3、金银花12、蒲公英4、木通3、当归5、川贝母4、陈皮3、薄荷2、昆布3、马齿苋5、没药4、石榴皮3、王不留行2.5、算盘子根1.5、金刚藤1.5、白头翁4和虎掌草3。

说明书

一种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瘰疬的发病部分多数患者是在颈部,是一种慢性的化脓性疾病,因局部表现桔核累累的串珠,因形状而称为瘰疬,本病好发于颈部及耳后,起病缓慢,初起时桔核如豆,不红不痛,逐渐增大串生,成脓时皮色暗红,淡后脓水清稀,每夹取絮样物质,往往此愈彼溃,形成窦通;现代医学称为颈部淋巴桔核,祖国医学认为该病病机多系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横逆侮土、脾气健运、痰浊内生结于颈项而成,此病日久郁而化热、热盛腐烂血肉而成脓,痰火凝集而成此病。中医在辩正治疗中多采用化毒散结,但效果往往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连翘10-12、橘络20-25、夏枯草3-5、威灵仙3-4、茯苓2-4、金银花10-15、蒲公英3-5、木通2-4、当归4-6、川贝母3-5、陈皮2-4、薄荷1-3、昆布2-4、马齿苋4-6、没药3-5、石榴皮2-4、王不留行2-3、算盘子根1-2、金刚藤1-2、白头翁3-5和虎掌草2-4。
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连翘11、橘络22、夏枯草4、威灵仙3.5、茯苓3、金银花12、蒲公英4、木通3、当归5、川贝母4、陈皮3、薄荷2、昆布3、马齿苋5、没药4、石榴皮3、王不留行2.5、算盘子根1.5、金刚藤1.5、白头翁4和虎掌草3。
算盘子根为大戟科植物算盘子的根,具有清热利湿、活血解毒等功效;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金刚藤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葜的根茎,有祛风,活血,解毒的功效;虎掌草是一种双子叶药毛茛科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舒筋的功效。
用法: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于患处,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一般涂敷2-3个疗程即可治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外用中药具有化痰去瘀,软坚散结,活血通络,兼以清热解毒的功效,对治疗瘰疬病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本发明具有疗程短、见效快、费用低的显著优点,有效率达99%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连翘11、橘络22、夏枯草4、威灵仙3.5、茯苓3、金银花12、蒲公英4、木通3、当归5、川贝母4、陈皮3、薄荷2、昆布3、马齿苋5、没药4、石榴皮3、王不留行2.5、算盘子根1.5、金刚藤1.5、白头翁4和虎掌草3。用3倍量陈醋浸泡10天,取液即可。
用法: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于患处,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一般涂敷2-3个疗程即可治愈。
典型病例:
病例1:黄某,男,48岁,颈部患有瘰疬,颈部核块如黄豆大小,有数个,皮色不变,质稍硬,表面光滑,不热不痛,推之能活动,涂敷几种西药治疗无效,后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每日一次,涂敷一周后,核块明显变小,继续涂敷两个疗程后,治愈,无瘰疬,至今未复发。
病例2:苏某,男,59岁,颈部长有三处瘰疬,核块渐增大,与表皮粘连,推之不能活动,有疼痛感,随后液化成脓,按之复指,舌苔薄黄,脉弦数,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每日一次,涂敷三个疗程后,核块消失,治愈,皮肤无疤痕。
病例3:周某,女,49岁,颈部长有一处瘰疬,前期有核块,皮色不变,推之可活动,后期结核溃破,脓水清稀,伴有低热盗汗、咳嗽等症状,舌红少苔,脉细数,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每日一次,涂敷一个疗程后,结核脓包变小,皮肤慢慢愈合,继续涂敷两个疗程后,痊愈,皮肤光滑如初。

一种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56131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56131A21申请号201410270629822申请日20140618A61K36/90200601A61K36/8966200601A61P31/0620060171申请人合肥瑾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30088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黄山路602号国家大学科技园72发明人罗捷华74专利代理机构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代理人方峥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连翘1012、橘络2025、夏枯草35、威灵仙34、茯苓24、金银花101。

2、5、蒲公英35、木通24、当归46、川贝母35、陈皮24、薄荷13、昆布24、马齿苋46、没药35、石榴皮24、王不留行23、算盘子根12、金刚藤12、白头翁35和虎掌草24;本发明的外用中药具有化痰去瘀,软坚散结,活血通络,兼以清热解毒的功效,对治疗瘰疬病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本发明具有疗程短、见效快、费用低的显著优点,有效率达99以上。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56131ACN104056131A1/1页21一种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连翘1012、橘络20。

3、25、夏枯草35、威灵仙34、茯苓24、金银花1015、蒲公英35、木通24、当归46、川贝母35、陈皮24、薄荷13、昆布24、马齿苋46、没药35、石榴皮24、王不留行23、算盘子根12、金刚藤12、白头翁35和虎掌草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连翘11、橘络22、夏枯草4、威灵仙35、茯苓3、金银花12、蒲公英4、木通3、当归5、川贝母4、陈皮3、薄荷2、昆布3、马齿苋5、没药4、石榴皮3、王不留行25、算盘子根15、金刚藤15、白头翁4和虎掌草3。权利要求书CN104056131A1/2页3一种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

4、及一种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属于中药领域。背景技术0002瘰疬的发病部分多数患者是在颈部,是一种慢性的化脓性疾病,因局部表现桔核累累的串珠,因形状而称为瘰疬,本病好发于颈部及耳后,起病缓慢,初起时桔核如豆,不红不痛,逐渐增大串生,成脓时皮色暗红,淡后脓水清稀,每夹取絮样物质,往往此愈彼溃,形成窦通;现代医学称为颈部淋巴桔核,祖国医学认为该病病机多系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横逆侮土、脾气健运、痰浊内生结于颈项而成,此病日久郁而化热、热盛腐烂血肉而成脓,痰火凝集而成此病。中医在辩正治疗中多采用化毒散结,但效果往往不明显。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0004本发明采用如下技。

5、术方案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连翘1012、橘络2025、夏枯草35、威灵仙34、茯苓24、金银花1015、蒲公英35、木通24、当归46、川贝母35、陈皮24、薄荷13、昆布24、马齿苋46、没药35、石榴皮24、王不留行23、算盘子根12、金刚藤12、白头翁35和虎掌草24。0005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连翘11、橘络22、夏枯草4、威灵仙35、茯苓3、金银花12、蒲公英4、木通3、当归5、川贝母4、陈皮3、薄荷2、昆布3、马齿苋5、没药4、石榴皮3、王不留行25、算盘子根15、金刚藤15、白头翁4和虎掌草3。0006算盘子根为大戟科植物算盘子的根,具有清。

6、热利湿、活血解毒等功效;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金刚藤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葜的根茎,有祛风,活血,解毒的功效;虎掌草是一种双子叶药毛茛科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舒筋的功效。0007用法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于患处,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一般涂敷23个疗程即可治愈。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外用中药具有化痰去瘀,软坚散结,活血通络,兼以清热解毒的功效,对治疗瘰疬病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本发明具有疗程短、见效快、费用低的显著优点,有效率达99以上。具体实施方式0009实施例1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连翘11、橘络22、夏枯草4、威灵仙35、茯苓3、金银花12、蒲公。

7、英4、木通3、当归5、川贝母4、陈皮3、薄荷2、昆布3、马齿苋5、没药4、石榴皮3、王不留行25、算盘子根15、金刚藤15、白头翁4和虎掌草3。用3倍量陈醋浸泡10天,取液即可。说明书CN104056131A2/2页40010用法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于患处,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一般涂敷23个疗程即可治愈。0011典型病例病例1黄某,男,48岁,颈部患有瘰疬,颈部核块如黄豆大小,有数个,皮色不变,质稍硬,表面光滑,不热不痛,推之能活动,涂敷几种西药治疗无效,后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每日一次,涂敷一周后,核块明显变小,继续涂敷两个疗程后,治愈,无瘰疬,至今未复发。0012病例2苏某,男,59岁,颈部长有三处瘰疬,核块渐增大,与表皮粘连,推之不能活动,有疼痛感,随后液化成脓,按之复指,舌苔薄黄,脉弦数,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每日一次,涂敷三个疗程后,核块消失,治愈,皮肤无疤痕。0013病例3周某,女,49岁,颈部长有一处瘰疬,前期有核块,皮色不变,推之可活动,后期结核溃破,脓水清稀,伴有低热盗汗、咳嗽等症状,舌红少苔,脉细数,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每日一次,涂敷一个疗程后,结核脓包变小,皮肤慢慢愈合,继续涂敷两个疗程后,痊愈,皮肤光滑如初。说明书CN10405613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