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材线虫疫木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松材线虫,尤其是涉及一种灭杀疫木上的松材线虫的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松树萎蔫病,被称为“无烟的森林火灾”或“松树癌症”。因为松材线虫繁殖速度快,并且通过天牛等媒介昆虫传播,所以很快蔓延成灾,使大片大片松树迅速死亡。而禁止病区木材移动是防止该病扩散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松材线虫病疫木主要采取药物除害和加工板材两种方法处理。前者是以溴甲烷或硫酰氟或磷化铝等药物熏蒸处理疫木;后者要求板材厚度不得超过2.5厘米,而且须经过80~90℃条件下热烘4小时以上,或将板材含水率降低到16%以下。不过,药物熏蒸有毒,特别是磷化铝剧毒;而热烘处理需要建设烘房,且圆木不能利用,使疫木的经济价值大大降低。更主要的是,两者处理成本都比较高,而且处理时间较长,还会产生一些环保问题。此外,有一些地方采取疫木切成薄片后运去造纸的方法,这种方法只能切死天牛成虫和幼虫,不能切死天牛的卵和松材线虫,因此无法彻底消除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在处理疫木上的松材线虫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利用真空泵造成负压,使廉价的杀虫消毒剂快速渗入疫木,使其中的松材线虫和其他病原线虫及其传播媒介天牛等昆虫被彻底消灭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本发明所说的处理装置设有抽吸筒,抽吸筒为一端封闭的管体,直径4~15cm,高10~20cm,近封闭端的管壁及近筒口端的管壁上各钻设一小孔并固设一细管,细管上装一阀门,筒口呈刀锋状边缘;真空泵,真空泵与抽吸筒的近封闭端的细管相连接。抽吸筒采用金属、玻璃钢或工程塑料制成。
本发明所说的处理方法如下:
1)将疫木的一端锯平;
2)把待处理地疫木之一端浸没于装有杀虫消毒液的药槽中,杀虫消毒液选自工业福尔马林、工业酒精,或其他杀虫消毒液;
3)将抽滤筒呈刀锋状的边缘契入待处理的疫木之一端平整的横截面上;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类似,其不同的是,疫木之一端是浸没于70%的工业酒精溶液中。
用这种方法处理疫木,经取样用贝尔曼漏斗法分离24小时后镜检,分离出的线虫全部都是死的,无一活虫。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类似,其不同的是,疫木之一端是浸没于4%的工业福尔马林和70%的工业酒精等量混合的溶液中。
用这种方法处理疫木,经取样用贝尔曼漏斗法分离24小时后镜检,分离出的线虫全部都是死的,无一活虫。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类似,其不同的是,疫木之一端是浸没于70%的工业酒精、工业福尔马林和工业冰醋酸按90∶5∶5比例混合的溶液中。
用这种方法处理疫木,经取样用贝尔曼漏斗法分离24小时后镜检,分离出的线虫全部都是死的,无一活虫。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类似,其不同的是,疫木之一端是浸没于95%的工业酒精、5%工业福尔马林和工业甘油按3∶2∶1比例混合的溶液中。
用这种方法处理疫木,经取样用贝尔曼漏斗法分离24小时后镜检,分离出的线虫全部都是死的,无一活虫。
4)启动真空泵,让药槽内的杀虫消毒液被抽入疫木中的维管组织里;
5)关闭真空泵,然后打开抽吸筒近筒口端的细管的阀门,让抽滤筒里剩余的药液流出,最后从疫木上拔出抽吸筒。
为了防止抽气时水分进入真空泵,可在真空泵与抽吸筒之间连接一个装有干燥剂的抽滤瓶。
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疫木,能够彻底地杀灭疫木里所有的病原线虫及其传播媒介,连心材里的线虫也能被全部杀死,不留后患。同时使疫木能够以整棵圆木加以利用,使松木不致于因松材线虫而贬值。另外,用这种方法处理疫木成本较低,不必建造大规模的热处理设备(例如烘房等),处理的速度也比较快,使原先需要几个小时的处理时间缩短至10~20分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松材线虫疫木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抽滤筒1为内径10厘米,外径11厘米,高18厘米的镀锌管,抽滤筒上端经焊接一块约1厘米厚的铁板2使顶部封闭,距顶部1厘米和距底部1厘米处的管壁上各钻设一个小孔并各焊上一小段细管11和12,细管的直径以能够套入耐压塑料管(或硬质橡皮管)为宜。细管11上装一阀门,并通过耐压管与真空泵相连,细管12则套上一截乳胶管,并用止水夹夹住,或直接在细管上装一阀门。抽滤筒筒口磨削成刀锋状边缘21。
为防止抽气时水分进入真空泵,可在真空泵与抽吸筒之间连接一个装有干燥剂的抽滤瓶。
准备疫木,把其一端锯平(如果其横截面不平)。然后疫木之一端浸没于4%的工业福尔马林溶液41中,药槽31必须耐酸碱防腐蚀。把抽吸筒呈刀锋状的边缘嵌入待处理的疫木51之一端平整的横截面上,嵌入的深度约为0.2~0.5厘米,使待处理的疫木和抽吸筒之间成为密闭状态,务必不漏气。摆放妥当后,启动真空泵,药槽内的福尔马林溶液在几分钟之内便便被抽入疫木内的维管组织里。
当抽吸筒里有少量液体时,关闭真空泵的电源,然后开启抽吸筒下面细管12的阀门,让液体流入一个带盖的器皿中。最后从疫木上拔出抽吸筒。
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疫木,经取样用贝尔曼漏斗法分离24小时后镜检,分离出的线虫全部都是死的,无一活虫;而且线虫数量只及对照疫木(不经处理)的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