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生长期止心条接穗两削面嫁接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桑树生长期止心条接穗两削面嫁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现行桑树嫁接所用接穗采于桑树休眠期的1年生冬条,并与此形成了袋接、腹接、芽接等三大嫁接技术种类。因受接穗用量大且需贮藏和贮藏期温湿度难于控制的影响,桑树嫁接的有效时间受到局限,此前业内人士认为止心条纤细芽小、营养不足、发育不充分而被忽视。至今尚未见桑树生长期止心条接穗与嫁接方法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探索了桑树生长期止心条作为接穗资源利用途径的可行性,研制了与此相配套的单芽枝条两削面嫁接方法,解决了冬条作接穗嫁接结束后桑树生长期较长时间内的嫁接技术问题。
根据桑树的生长特性、遗传性状和嫁接中形成层的作用原理,采用以下步骤:
采穗:采摘桑树止心条;
削接穗:
第一削面——在叶痕底部以下转90°的部位,削成20°~45°的斜面,削面长1~2.0cm;
第二削面——在第一削面的反面削成第二削面,见木不伤木;
切穗头——在芽尖上部横切一刀,切下穗头;
剪砧:在嫁接部位以上剪去砧木;
切砧皮:切皮深度见木不伤木,自上而下削成长度为1.5~2.5cm的砧皮,再对砧皮横切一刀,保留砧皮长度与穗头第一削面基本吻合,形成切皮开口;
插接穗:接穗第一削面面向砧木切皮,第二削面面向砧木木质部插入砧木切皮开口基部;
捆扎:用薄膜从砧皮开口基部以下0.8~1.2cm处环绕捆扎包至整个穗头上部0.8~1.2cm处,露芽而不露穗头顶;
栽培管理:待嫁接成活接穗新梢长至25~35cm时,剥去捆扎薄膜,齐嫁接部位剪去上部砧木。及时去砧芽、防虫害、施肥。
止心条接穗受桑树顶端优势的抑制作用而停止生长的三眼叶枝和其他纤细枝或通过人为止心(摘心)枝条及满足枝条已半木质化;叶色浓绿;腋芽饱满,芽鳞形成,剪去叶片,可直接使用或装入塑料袋中5~8℃短期保存。
采用两削面嫁接方法后,接穗一般于15天左右脱苞萌发,萌发较齐,新梢假活现象极少,新梢在6片叶前生长较快,6~10片叶之间有一缓慢生长期,此间,嫁接部位进一步膨大,10片叶以后进入旺盛生长期。若是果桑品种,穗芽萌发初期就有明显的挂果现象。嫁接时间越早,生长期越长,新梢生长量也相应提高。
小区试验:以6个品种(其中:叶用桑品种为“嘉陵20号”、“陕305”1株、“油桑”、“北桑1号”;果桑品种为“大十”、“红果2号”)为1区,每个品种接10株,重复1区,共嫁接120株,成活116株,成活率为96.67%。未成活4株,其中“嘉陵20号”1株、“陕305”1株,“北桑1号”1株,“红果2号”1株。可见该方法适用于任意品种的桑树。
小规模生产实用试验:5至9月(5月8~10日、6月6~10日、7月2日、9月9日、9月22~24日)不同时间内共嫁接9655穗,其中有一砧单穗接和一砧多穗接,成活8880穗,平均成活率达91.97%。
两削面嫁接方法的创新在于:接穗采用了桑树生长期的止心条和嫁接技术是一个穗头具有两个削面与砧木切皮所形成地两个愈伤组织面。
以前的袋接、腹接、芽接其接穗采用的是桑树休眠期的1年生冬条,且穗头或穗芽只有1个削面。而本方法接穗采用的是桑树生长期的止心条及其特性的利用方法,与此相配套的嫁接技术是一个穗头具有两个削面分别与砧木切皮开口的两面接触,所形成的两个愈伤组织面,既提高了成活率,又弥补了若只用1个削面,因止心条细、嫁接接触面小的缺陷。
桑枝大体为圆柱形,桑芽着生于叶痕上方基部,因叶痕的突出,桑枝在叶痕的反面一般都有一弧形弯曲,叶痕转90°的正反两侧面,一般都较平直,在此形成的2个互为180°的削面,有利于削面紧贴砧木。另一方面,采用单芽枝接,分别在叶痕和芽两侧基部下刀,只会削掉正削面叶痕一侧突出的很小部分,不伤芽,与芽接相比,可不需选芽并解决了削芽时芽心不易取全的难题,提高了单芽利用率和削穗成功率。
以前的嫁接要求砧木苗根颈部直径为1cm以上,按接苗的繁育周期一般为2~3年,即头年育苗,第2年嫁接,对于小于苗根颈部直径为1cm的则需要再用1年时间补育苗杆,第3年才能嫁接。两削面嫁接方法的接穗条径小,嫁接时间机动性大,故可采用桑种肥球温室育苗、提早排栽技术,使幼苗在当年6月底前后的苗根颈部直径达0.5cm及以上,于7月进行两削面嫁接,在水肥保障的前提下,当年就可育成嫁接苗。此外,可对年底苗径为0.5~1cm的小苗进行分类排栽,于第2年4~5月采用两削面嫁接方法,同样可缩短1年的成苗周期。
本发明技术具有接穗采集容易、随采随接、不需贮藏、用量省、嫁接技术操作简单、工效高、成活率高和不影响当年产叶、产果,可缩短嫁接苗木繁育周期,提高繁育系数,降低生产成本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接穗第一削面示意图。
图2为接穗第二削面示意图。
图3砧木切皮开口示意图。
实施例
实施例一
在嫁接日前3天,在嫁接部位以上8cm处剪去砧木4,采用条径0.3cm的止心条作接穗,接穗用四刀削成,第一刀在叶痕底部以下0.3cm转90°的部位削成30°的削面1,第二刀将此削面1横切一刀,形成长度1.1cm的削面1,第三刀在削面1的反面即芽基另一侧缓缓下刀,深度见木不伤木,削成削面2;第四刀在芽尖上部0.5cm处横切一刀,切下穗头3。在砧木4上选择嫁接部位光滑平直的一面,切皮深度见木不伤木,砧木木质的切皮开口长度比穗头削面2略长,长度为2cm,再对砧皮5横切一刀,保留砧皮5长度与穗头削面1吻合,为1.1cm,形成砧木切皮开口。削面2面向砧木4木质部,削面1面向砧皮5插入砧木切皮开口基部;用1.0cm宽的薄膜从砧皮5开口基部以下0.8cm处环绕捆扎包至整个穗头3上部0.8cm处,露芽而不露穗头顶。待嫁接成活接穗新梢长至30cm时,剥去捆扎薄膜,齐嫁接部位剪去上部砧木4。及时去砧芽、防虫害、施肥。
实施例二
在嫁接日前5天,在嫁接部位以上12cm处剪去砧木4,在砧木4上选择嫁接部位光滑平直的一面,切皮深度见木不伤木,再对砧皮横切一刀,形成砧木切皮开口,砧皮长度为2.5cm。采用条径0.8cm的止心条作接穗,接穗用四刀削成,第一刀在芽基转90°一侧缓缓下刀,深度见木不伤木,削成削面2,削面2长度比砧木木质的切皮开口略短,第二刀在叶痕底部以下0.3cm转90°的即削面2对面削成35°的削面1,第三刀将此削面横切一刀,形成长度2cm的削面1,第四刀在芽尖上部0.5cm处横切一刀,切下穗头3。削面2面向砧木4木质部,削面1面向砧皮5插入砧木4切皮开口基部;用1.0cm宽的薄膜从砧皮5开口基部以下1cm处环绕捆扎包至整个穗头上部1cm处,露芽而不露穗头顶。待嫁接成活接穗新梢长至30cm时,剥去捆扎薄膜,齐嫁接部位剪去上部砧木4。及时去砧芽、防虫害、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