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杜仲雄花产量的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杜仲的培育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提高杜仲雄花产量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杜仲的雄花以前仅仅用作传粉授精,大量的雄花在每年春季完成传粉授精后就自然脱落,造成了杜仲雄花资源的大量浪费,发明人针对目前杜仲茶等保健品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998年以杜仲雄花的雄蕊和花芽为主要原料研制生产出杜仲雄花茶,充分利用了杜仲雄花资源,开拓杜仲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向人们提供一种新的健康饮品。杜仲雄花茶研制成功后,将为保健茶的市场开拓一条新路:首先杜仲雄花茶的口感比一般保健茶有了明显改善,口味接近普通茶叶又具有杜仲雄花独有的清香,饮用爽口;其次茶体形状与普通茶叶十分接近且更柔细,外观十分好看,不需要袋泡包装,具有向高档茶方向开发的内在潜力;再者杜仲雄花茶的汤色黄绿透亮,茶香四溢。无论从整体品味和产品品质来看,杜仲雄花茶的国内外市场前景都十分广阔。
但是,杜仲雄花茶原料的严重不足,成了杜仲雄花茶开发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由于杜仲雌雄异株,在实生林中,雄株只占50%左右,且这些雄株开花晚,产花量低而不稳。据调查,全国现有10年生以上杜仲林亩产鲜花量不足5kg。根据目前的现状,如果不经过科学改造,利用现有杜仲林的雄花生产杜仲雄花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杜仲雄花产量低的问题;另外,自然生长的杜仲树体高大,杜仲雄花的采集十分困难,如不进行栽培模式和技术创新,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杜仲雄花茶生产的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地就是针对上述杜仲雄花产量低,采集困难,造成加工的成本高等突出问题,而提供一种提高杜仲雄花产量的培育方法,该方法是选择雄花产量高的良种雄株,利用高接换优、杜仲优良无性系嫁接苗和砧木建园的方法,采用促花、配方施肥等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杜仲雄花产量。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高杜仲雄花产量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措施:选择开花早、产花量高的优良无性系(雄株)做接穗;砧木选用胸径2cm~18cm的幼树或地径0.5cm~2.5cm的实生苗,砧木嫁接前7~10天浇透水1次;嫁接在春季日平均气温5℃~13℃时进行,夏、秋季在日平均气温18℃~30℃时进行,采用带木质嵌芽接或带木质芽片贴接,芽片长1.5cm~4.0cm,用保湿性能好的塑料条进行包扎;春、夏季嫁接的,嫁接后7~15天在接芽以上1.5cm~2.5cm处剪砧,30~40天后当接芽萌条长度达到15cm以上时进行解绑,秋季嫁接的,接芽当年不萌动,嫁接20天后松绑,第2年春季树木萌动前7~15天在接芽以上1.5cm~2.5cm处剪砧,接芽开始萌动后解绑,剪砧后都应及时抹芽,促进接芽萌发生长,建园密度为3m×4m~1m×1m,每667m2栽植或保留56~667株,留干高度为0.5m~1.8m,树形采用自然开心形和圆柱形;对主干和主枝进行环剥和环割处理;每年开花的盛花期,在开花枝条基部以上3~8个芽处短截并采集杜仲雄花;每年对杜仲良种雄花园土壤配方施肥至少3次,叶面喷肥3~5次。
该培育方法可采用高接换优培育方法改造现有杜仲中、低产园,具体措施为:砧木选用胸径2cm~18cm的幼树,通过疏伐改造后的密度为每667m256~667株;砧木在休眠期从地面以上0.5m~1.8m处截干,春季萌芽后选择萌条3~6个,培养成嫁接枝,其余萌条除去,当萌条长达30cm~50cm时,进行摘心,嫁接前7~10天将高接换优的杜仲园浇透1次水;高接换优环剥、环割的时间是:当年在夏季日平均气温23℃~28℃时进行,高接换优第2年开始每年夏季日平均气温18℃~28℃时进行;每年树木萌动前15天、夏季日平均气温18℃~22℃、25℃~28℃时共追施3次杜仲专用复合肥,每次每667m2施肥量15kg~25kg,夏季日平均气温18℃~28℃时叶面喷肥3~5次,每次叶面喷施0.3%~0.5%的杜仲叶面专用肥。
该培育方法也可采用嫁接苗建园法培育良种嫁接苗,新建杜仲良种雄花园,具体措施为:砧木选用地径0.5cm~2.5cm的杜仲实生苗,当砧木高度达到0.5m以上时,进行摘心处理,嫁接时间是:春季嫁接在日平均气温5℃~13℃时进行,夏秋季在日平均气温19℃~30℃时嫁接,造林后,留干高度为0.5m~1.5m,环剥、环割时间从建园第2年开始每年夏季日平均气温18℃~26℃时进行;施肥是在每年树木萌动前15天、夏季日平均气温18℃~22℃、25℃~28℃时共追施3次杜仲专用复合肥。具体施肥量为:造林第1年每次每株施15g~30g,以后每年每株增加15g~25g,从第10年开始每次每株施肥250g~300g。夏季日平均气温18℃~28℃时叶面喷肥3~5次,每次叶面喷施0.3%~0.5%的杜仲叶面专用肥。
该培育方法亦可采用砧木建园法先定植砧木,再用杜仲产花量高的优良无性系嫁接建成杜仲良种雄花园,具体措施为:砧木选择地径0.5cm~2.5cm的杜仲实生苗,在杜仲休眠期造林,造林后在萌芽前10天将所有砧木平茬,平茬部位在地面以上2cm~5cm,萌芽后选留1个生长旺盛的萌条,其余抹去,当砧木高度达到0.4m~0.6m时,进行摘心处理;嫁接时间在夏秋季日平均气温19℃~30℃时进行,嫁接后留干高度为0.5m~1.5m,环剥、环割时间从嫁接第2年开始每年夏季日平均气温18℃~28℃时进行;施肥是在每年树木萌动前15天、夏季日平均气温18℃~22℃、25℃~28℃时共追施3次杜仲专用复合肥。具体施肥量为:造林第1年每次每株施15g~25g,以后每年每株增加15g~25g,从第10年开始每次每株施肥250g~300g。夏季日平均气温18℃~28℃时叶面喷肥3~5次,每次叶面喷施0.3%~0.5%的杜仲叶面专用肥。
以上所有培育方法,还包括对主干和主枝进行环剥,环剥的具体方法是在主干、主枝上环剥长度为2cm~15cm,环剥后在环剥部位喷施50mg/kg的“杜仲增皮灵”,然后用塑料薄膜包扎,10天后解开包扎物;或在主干、主枝上环剥长度为0.3cm~0.8cm,环剥后剥面暴露;或在主干、主枝上环剥长度为1.0cm~2.0cm,在上下两刀口间留一宽0.2cm~0.5cm的树皮带,环剥后剥面暴露。
以上所有培育方法,还包括对主干和主枝进行环割处理,环割的具体方法是将杜仲主干、主枝用环割刀或芽接刀环状割伤2~3圈,刀口间距离1mm~2mm,深达木质部。
以上所有培育方法,杜仲进入初花期后,在每年春季杜仲雄花的盛花期,结合杜仲雄花的采集,在开花枝条基部以上第3~8个芽处将枝条短截,对过密枝条或衰弱枝从该枝条基部疏除,在剪掉的枝条上采集雄花。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的培育方法,可使杜仲开花期提前3~5年。
2、本发明提高了杜仲雄花产量,5~7年后每年每667m2雄花鲜花产量可达300kg以上,比目前杜仲林杜仲雄花产量提高40~50倍。
3、本发明可与杜仲雄花茶产业化生产紧密配套,可大幅度提高杜仲雄花茶产量,使杜仲雄花茶原料和加工成本降低3~5倍。
4、本发明实施后,能够促进我国特有珍贵杜仲雄花茶的产业化进程,促进杜仲综合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通过高接换优改造现有杜仲林的培育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优良无性系的选择
高接换优改造现有杜仲林选择结果早、雄花产量高、大小年不明显的优良无性系做接穗。
2、砧木培育
(1)砧木选择
选择生长较整齐的杜仲中低产园100亩,首先对现有林进行疏伐改造,改造后每667m2保留密度110~333株,砧木胸径3cm~6cm。
(2)砧木嫁接前处理
高接换优的砧木于休眠期从地面以上1.0m~1.5cm处截干。春季萌芽后选择分布均匀、生长旺盛的萌条3~4个,培养成嫁接枝,其余萌条除去。当萌条长达50cm时,进行摘心。嫁接前7~10天将高接换优的杜仲园浇透1次水,或者在下透1次雨后嫁接。
3、嫁接技术
(1)嫁接时间
高接换优的嫁接时间在夏季日平均气温18℃~28℃时进行。
(2)嫁接方法
高接换优嫁接部位在新萌条离主干6cm~15cm处。高接换优采用带木质嵌芽接或带木质芽片贴接。芽片长2.5cm~3.5cm,其中芽下1.0cm~1.5cm,芽上1.5cm~2.0cm。用保湿性能好的塑料条进行包扎,包扎时露芽。
(3)嫁接后的管理
嫁接后7~15天在接芽以上1.5cm~2.0cm处剪砧,30天后当接芽萌条长度达到15cm以上时进行解绑。剪砧后及时抹芽,促进接芽萌发生长。
4、栽植密度
高接换优改造后每667m2密度为56~667株;
5、整形修剪与促花技术
(1)留干高度
高接换优杜仲留干高度0.5m~1.2m。
(2)杜仲良种雄花园高产树形
高接换优改造后的杜仲良种雄花园采用圆柱形树形。
(3)主干、主枝环剥与环割
高接换优改造的杜仲良种雄花园采用以下环剥、环割技术。环剥、环割的时间是:高接换优当年在夏季日平均气温25℃~28℃时进行,高接换优第2年开始每年夏季日平均气温22℃~26℃时进行。环剥的具体方法是:(1)在主干、主枝上环剥长度为5cm~8cm,环剥后在环剥部位喷施50mg/kg的“杜仲增皮灵”,然后用塑料薄膜包扎,10天后解开包扎物。(2)在主干、主枝上环剥长度为1.0cm~1.5cm,在上下两刀口间留一宽0.3cm~0.5cm的树皮带,环剥后剥面暴露。环割的具体方法是:将杜仲主干、主枝用环割刀或芽接刀环状割伤2~3圈,刀口间距离1mm~2mm,深达木质部。
(4)春季修剪
杜仲进入初花期后,在每年春季杜仲雄花开花的盛花期,结合杜仲雄花的采集,在开花枝条基部以上第5~8个芽处将枝条短截,对过密枝条或衰弱枝从该枝条基部疏除,在剪掉的枝条上采集雄花。
6、配方施肥技术
除进行正常的肥水管理外,每年树木萌动前15天、夏季日平均气温18℃~22℃、25℃~28℃时共追施3次杜仲专用复合肥,每次每667m2施肥量20kg。夏季日平均气温18℃~28℃时叶面喷肥3~5次,每次叶面喷施0.5%的杜仲叶面专用肥。
实施例2:通过杜仲嫁接苗建园法的培育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优良无性系的选择
选择开花早、雄花产量高、大小年不明显的优良无性系做接穗。
2、砧木培育
(1)砧木选择
采用嫁接苗建园的方法新建杜仲良种雄花园时,选用地径0.5cm~1.5cm的杜仲实生苗做砧木。
(2)砧木嫁接前处理
用于培育嫁接苗的砧木高度达到0.5m以上时,进行摘心处理。嫁接前8~10天将苗圃浇透1次水,或者在下透1次雨后嫁接。
3、嫁接技术
(1)嫁接时间
春季嫁接在日平均气温7℃~13℃时进行,夏秋季在日平均气温19℃~30℃时嫁接。
(2)嫁接方法
嫁接部位在地面以上3cm~5cm处。采用带木质嵌芽接的方法。芽片长2.0cm~3.0cm,其中芽下0.5cm~1.0cm,芽上1.5cm~2.0cm。用保湿性能好的塑料条进行包扎,包扎时露芽。
(3)嫁接后的管理
春、夏季嫁接的,嫁接后7~15天在接芽以上1.5cm~2.0cm处剪砧,30天后当接芽萌条长度达到15cm以上时进行解绑。秋季嫁接的,接芽当年不萌动,嫁接20~25天后松绑。第2年春季树木萌动前10~15天在接芽以上1.5cm~2.0cm处剪砧,接芽开始萌动后解绑。不论什么时间嫁接,剪砧后都应及时抹芽,促进接芽萌发生长。
4、栽植密度
用优良无性系嫁接苗新建杜仲良种雄花园1000亩,每667m2栽植333株。
5、整形修剪与促花促果技术
(1)留干高度
用优良无性系嫁接苗新建杜仲良种雄花园,留干高度0.5m~1.0m。
(2)杜仲良种雄花园高产树形
用优良无性系嫁接苗新建杜仲良种雄花园采用自然开心形树形。
(3)主干、主枝环剥与环割
用优良无性系嫁接苗新建杜仲良种雄花园采用以下环剥、环割技术。环剥、环割的时间是:从新建园的第2年开始每年夏季日平均气温20℃~26℃时进行。环剥的具体方法是:(1)在主干、主枝上环剥长度为4cm~8cm,环剥后在环剥部位喷施50mg/kg的“杜仲增皮灵”,然后用塑料薄膜包扎,10天后解开包扎物。(2)在主干、主枝上环剥长度为0.5cm~1.5cm,在上下两刀口间留一宽0.3cm~0.5cm的树皮带,环剥后剥面暴露。环割的具体方法是:将杜仲主干、主枝用环割刀或芽接刀环状割伤2~3圈,刀口间距离1mm~2mm,深达木质部。
(4)春季修剪
杜仲进入初花期后,在每年春季杜仲雄花开花的盛花期,结合杜仲雄花的采集,在开花枝条基部以上第4~6个芽处将枝条短截,对过密枝条或衰弱枝从该枝条基部疏除,在剪掉的枝条上采集雄花。
6、配方施肥技术
除进行正常的肥水管理外,每年树木萌动前15天、夏季日平均气温18℃~22℃、25℃~28℃时共追施3次杜仲专用复合肥。具体施肥量为:造林第1年每次每株施20g,以后每年每株增加20g,从第10年开始每次每株施肥250g。夏季日平均气温18℃~22℃时叶面喷肥3~5次,每次叶面喷施0.5%的杜仲叶面专用肥。
实施例3:通过杜仲砧木建园法的培育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优良无性系的选择
用砧木建园法新建杜仲良种雄花园,选择开花早、雄花茶产量高、大小年不明显的优良无性系做接穗。
2、砧木建园
(1)栽植密度与栽后管理
选择地径0.8cm~1.2cm的杜仲实生苗,在杜仲休眠期新建杜仲良种雄花园1000亩,栽植密度1m×2m。栽植后在萌芽前10天将所有砧木平茬,平茬部位在地面以上2cm~4cm。萌芽后选留1个生长旺盛的萌条,其余抹去。
(2)砧木嫁接前处理
砧木建园法新建杜仲良种雄花园,当砧木新萌条高度达到50cm时,进行摘心。嫁接前7~10天将杜仲园浇透1次水,或者在下透1次雨后嫁接。
3、嫁接技术
(1)嫁接时间
砧木建园法新建杜仲良种雄花园嫁接时间在夏、秋季日平均气温19℃~30℃时进行。
(2)嫁接方法
嫁接部位在地面以上7cm~10cm处。采用带木质嵌芽接,芽片长2.0cm~3.0cm,其中芽下0.5cm~1.0cm,芽上1.5cm~2.0cm。用保湿性能好的塑料条进行包扎,包扎时露芽。
(3)嫁接后的管理
春、夏季嫁接的,嫁接后7~15天在接芽以上1.5cm~2.0cm处剪砧,30~40天后当接芽萌条长度达到15cm以上时进行解绑。秋季嫁接的,接芽当年不萌动,嫁接20天后松绑,第2年春季树木萌动前10~15天在接芽以上1.5cm~2.0cm处剪砧,接芽开始萌动后解绑。不论什么时间嫁接,剪砧后都应及时抹芽,促进接芽萌发生长。
4、整形修剪与促花技术
(1)留干高度
砧木建园法新建杜仲良种雄花园留干高度0.5m~1.0m。
(2)杜仲良种雄花园高产树形
砧木建园法新建杜仲良种雄花茶园采用自然开心形和圆柱形树形。
(3)主干、主枝环剥与环割
砧木建园法新建杜仲良种雄花园采用以下环剥、环割技术。良种雄花园嫁接后,第2年开始每年夏季日平均气温18℃~26℃时进行环剥、环割处理。环剥的具体方法是:(1)在主干、主枝上环剥长度为4cm~6cm,环剥后在环剥部位喷施50mg/kg的“杜仲增皮灵”,然后用塑料薄膜包扎,10天后解开包扎物。(2)在主干、主枝上环剥长度为1.0cm~1.5cm,在上下两刀口间留一宽0.3cm~0.5cm的树皮带,环剥后剥面暴露。环割的具体方法是:将杜仲主干、主枝用环割刀或芽接刀环状割伤2~3圈,刀口间距离1mm~2mm,深达木质部。
(4)春季修剪
杜仲进入初花期后,在每年春季杜仲雄花开花的盛花期,结合杜仲雄花的采集,在开花枝条基部以上第4~6个芽处将枝条短截,对过密枝条或衰弱枝从该枝条基部疏除,在剪掉的枝条上采集雄花。
5、配方施肥技术
除进行正常的肥水管理外,每年树木萌动前15天、夏季日平均气温在18℃~22℃、26℃~28℃时共追施3次杜仲专用复合肥,具体施肥量为:造林第1年每次每株施25g,以后每年每株增加20g,从第10年开始每次每株施肥250g。夏季日平均气温18℃~28℃时叶面喷肥3~5次,每次叶面喷施0.5%的杜仲叶面专用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