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阀.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623209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4.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39032.X

申请日:

2014.04.08

公开号:

CN104100732A

公开日:

2014.10.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K 11/06申请日:20140408|||公开

IPC分类号:

F16K11/06

主分类号:

F16K11/06

申请人:

SMC株式会社

发明人:

深野喜弘; 村井贵行

地址:

日本国东京都千代田区外神田四丁目14番1号

优先权:

2013.04.08 JP 2013-080458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代理人:

梅高强;崔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滑阀(10),该滑阀装备有:阀体(22);阀芯(28),该阀芯被布置在阀室(24)中从而阀芯(28)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位移,第一位置允许入口(40)和出口(42)之间的连通,第二位置阻断入口(40)和出口(42)之间的连通;先导阀机构(14),该先导阀机构被配置在阀体(22)中,并且使阀芯在作用在阀芯(28)的一端表面上的先导流体的压力下沿着轴线方向位移;和弹簧(30),该弹簧沿轴线方向朝向一侧偏压阀芯(28)。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滑阀(10),其特征在于,包含:
阀体(22),所述阀体(22)形成有阀室(24)、入口(40)和出口(42),所述入口(40)和所述出口(42)在所述阀室(24)的壁表面上开口,并且压力流体流经所述入口(40)和所述出口(42);
阀芯(28),所述阀芯(28)布置在所述阀室(24)中,从而所述阀芯(28)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位移,所述第一位置允许所述入口(40)和所述出口(42)之间的连通,所述第二位置阻断所述入口(40)和所述出口(42)之间的连通;
先导阀机构(14),所述先导阀机构(14)配置在所述阀体(22)中,并且使所述阀芯(28)在作用在所述阀芯(28)的一端表面上的先导流体的压力下沿着轴线方向位移;和
弹簧(30),所述弹簧(30)沿着所述轴线方向朝向一侧偏压所述阀芯(28)。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阀(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阀机构(14)包括:
先导流体导入通道(94),所述先导流体导入通道(94)将所述先导流体引导到所述阀芯(28)的所述一端表面;
先导流体排出通道(96),所述先导流体经由所述先导流体排出通道(96)被排出;和
比例阀(88),所述比例阀(88)配置在所述先导流体导入通道(94)中;并且
所述阀芯(28)与所述比例阀(88)的开度对应地位移。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阀(10),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第一压力获取装置(80),所述第一压力获取装置(80)用于获取作用在所述阀芯(28)的所述一端表面上的所述先导流体的压力;
第二压力获取装置(84),所述第二压力获取装置(84)用于获取从所述出口(42)导出的所述压力流体的压力;和
比例阀控制单元(132),所述比例阀控制单元(132)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压力获取装置(80)获取的所述压力和通过所述第二压力获取装置(84)获取的所述压力,控制所述比例阀(88)的所述开度。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阀(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阀机构(14)包括:
先导流体导入通道(94),所述先导流体导入通道(94)将所述先导流体引导到所述阀芯(28)的所述一端表面;
先导流体排出通道(96),所述先导流体经由所述先导流体排出通道(96)被排出;
导入阀(90),所述导入阀(90)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先导流体导入通道(94);
排出阀(92),所述排出阀(92)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先导流体排出通道(96);
导入阀控制单元(134),所述导入阀控制单元(134)控制所述导入阀(90);和
排出阀控制单元(136),所述排出阀控制单元(136)控制所述排出阀(92)。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阀(10),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打开时间设置单元(138),所述打开时间设置单元(138)设置所述导入阀(90)的打开时间;
其中,所述导入阀控制单元(134)基于通过所述打开时间设置单元(138)设置的所述打开时间,打开和闭合所述导入阀(90)。

6.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滑阀(10),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等待时间设置单元(140),所述等待时间设置单元(140)设置从所述导入阀(90)由所述打开状态到所述闭合状态的切换开始到所述排出阀(92)被打开的等待时间;
其中,所述排出阀控制单元(136)将所述排出阀(92)保持在所述闭合状态,直到从所述导入阀(90)由所述打开状态到所述闭合状态的切换开始经过所述等待时间,所述等待时间通过所述等待时间设置单元(140)设置。

7.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滑阀(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阀控制单元(134)连续多次打开和闭合所述导入阀(90)。

8.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滑阀(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阀控制单元(136)连续多次打开和闭合所述排出阀(92)。

9.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滑阀(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阀控制单元(136)在所述导入阀(90)处于所述打开状态下打开所述排出阀(92)。

10.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阀(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先导阀机构(14)进一步包括比例阀(88),所述比例阀(88)配置在所述先导流体导入通道(94)中;
所述导入阀控制单元(134)在所述比例阀(88)被打开的状态下打开和闭合所述导入阀(90);并且
所述排出阀控制单元(136)在所述比例阀(88)被打开的状态下打开和闭合所述排出阀(92)。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阀(10),其特征在于,其中,
排出口(44)形成在所述阀体(22)中,所述排出口(44)在所述阀室(24)的壁表面上开口;并且
在所述阀芯(28)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出口(42)和所述排出口(44)之间的连通被建立;在所述阀芯(28)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出口(42)和所述排出口(44)之间的连通被阻断。

说明书

滑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阀,在该滑阀中,阀芯被配置在阀体的阀室内,在阀体中形成有入口和出口。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例如,在织物通过压缩空气的喷射而飞出的喷气织机中,双向阀被广泛使用。对于这类喷气织机,希望使用具有大的流量的高速阀。然而,在使用双向阀的情况下,因为瞬间需要很大的力,导致构成双向阀的螺线管线圈的尺寸大并且电力消耗相应地增加的不利情况。进一步,对于上述双向阀,排出流量和压力不被控制。
在一种已知的滑阀中,排出流量和压力能够被控制。在这样的滑阀中,阀芯被布置在阀体的阀室内,多个端口形成在该阀体中,并且设置成各个端口通过阀芯沿轴线方向的位移被打开和闭合的结构。关于这类滑阀,已知的技术原理是,通过控制供应到配置在阀体内的比例电磁铁的电流,阀芯被直接位移,并且在阀芯的次级侧上的压力被稳定地控制(例如,见日本特开平专利公报No.08-285123)。
发明内容
如日本特开平专利公报No.08-285123公开的滑阀采用螺线管式,在该螺线管式滑阀中电磁力被用于移动阀芯。为此,在具有大流量的压力流体被从滑阀引出的情况下,导致螺线管线圈的尺寸必须制得很大同时电力消耗相应地增加的不利情况。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滑阀,即使具有大流量的压力流体被从滑阀引出,该滑阀也能够控制排出流量和压力,并且能够最小化滑阀的尺寸和降低电力消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滑阀包含:阀体,该阀体形成有阀室、入口和出口,该入口和出口在阀室的壁表面上开口,并且压力流体流经该入口和出口;阀芯,该阀芯布置在阀室内从而阀芯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位移,第一位置允许入口和出口之间的连通,第二位置阻断入口和出口之间的连通;先导阀机构,该先导阀机构被配置在阀体 内,并且在作用在阀芯的一端表面上的先导流体的压力下沿着轴线方向位移;和弹簧,该弹簧沿轴线方向朝向一侧偏压阀芯。
根据本发明的滑阀,因为阀芯利用先导流体的压力沿轴线方向位移,所以引出流量和压力能够被控制,并且即使具有大流量的压力流体从滑阀被引出,与传统的螺线管式滑阀比较,该滑阀的尺寸也能够被制造得较小并且电力消耗能够减少。进一步,因为能够使先导流体的压力直接作用于阀芯的一端表面上,所以能够实现滑阀的高速响应和小型化,而不需要与阀芯连接的接收先导流体的压力的活塞等等。
在上述滑阀中,先导阀机构可以包括:先导流体导入通道,该先导流体导入通道将先导流体引导到阀芯的一端表面;先导流体排出通道,先导流体经由该先导流体排出通道被排出;和比例阀,该比例阀被配置在先导流体导入通道中,并且阀芯与比例阀的开度对应地位移。
根据上述结构,因为阀芯能够对应于比例阀的开度位移,所以利用简化的结构,从出口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能够受到比例控制。
上述描述滑阀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压力获取装置,该第一压力获取装置用于获取作用在阀芯的一端表面上的先导流体的压力;第二压力获取装置,该第二压力获取装置获取从出口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和比例阀控制单元,该比例阀控制单元,基于通过第一压力获取装置获取的压力和通过第二压力获取装置获取的压力,控制比例阀的开度。
根据上述结构,从出口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能够被控制到期望的压力(流量)。
上述先导阀机构可以包括:先导流体导入通道,该先导流体导入通道将先导流体引导到阀芯的一端表面;先导流体排出通道,先导流体经由该先导流体排出通道被排出;导入阀,该导入阀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先导流体导入通道;排出阀,该排出阀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先导流体排出通道;导入阀控制单元,该导入阀控制单元控制导入阀;和排出阀控制单元,该排出阀控制单元控制排出阀。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控制导入阀和排出阀的打开和闭合,利用简单结构能够使先导流体的压力作用于阀芯的一端表面。
上述滑阀可以进一步包含打开时间设置单元,该打开时间设置单元设置导入阀的打开时间,其中,导入阀控制单元,基于通过打开时间设置单元设置的打开时间,打开和闭合导入阀。
根据上述结构,因为阀芯能够与在打开时间设置单元中设置的导入阀的打开时间对应地位移,所以利用简单结构,从出口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能够被自由地控制。
上述滑阀可以进一步包含等待时间设置单元,该等待时间设置单元设置从导入阀由打开状态到闭合状态的切换开始到排出阀被打开的等待时间,其中,排出阀控制单元将排出阀保持在闭合状态,直到从导入阀由打开状态到闭合状态的切换开始经过了该等待时间,该等待时间通过等待时间设置单元设置。根据上述结构,因为从导入阀闭合直到排出阀打开的等待时期能够在等待时间设置单元中被设置,所以利用简单结构,压力流体被从出口引出期间的时间能够被自由地控制。
在上述滑阀中,导入阀控制单元可以连续多次打开和闭合导入阀。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简单结构,从出口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能够被逐步地升高。
在上述滑阀中,排出阀控制单元可以连续多次打开和闭合排出阀。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简单结构,从出口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能够被逐步地降低。
在上述滑阀中,排出阀控制单元可以在导入阀处于打开状态时打开排出阀。根据该结构,与在导入阀处于闭合状态时打开排出阀的情况相比,从出口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能够被逐渐地减小。
在上述滑阀中,先导阀机构可以进一步包括比例阀,该比例阀配置在先导流体导入通道中,导入阀控制单元可以在比例阀被打开的状态下打开和闭合导入阀,并且排出阀控制单元可以在比例阀被打开的状态下打开和闭合排出阀。
根据上述结构,从出口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能够被有效地控制到期望的压力(流量)。
在上述滑阀中,排出口被形成在阀体中,该排出口在阀室的壁表面上开口,并且在阀芯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出口和排出口之间的连通被建立,而在阀芯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出口和排出口之间的连通被阻断。
根据该结构,因为在入口和出口之间的连通被阻断的状态下出口和排出口处于连通中,来自出口的压力流体能够从排出口被排出到外部。因而,与不设置排出口的情况相比,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能够迅速地减小。
根据本发明,因为利用先导流体的压力,阀芯沿轴线方向位移,所以引出流量和压力能够被控制,并且即使具有大流量的压力流体被从滑阀引出,与传统的螺线管式滑阀比较,该滑阀的尺寸也能够被制造得较小并且电力消耗能够减少。进一步,因为能够使先导流体 的压力直接作用于阀芯的一端表面上,所以能够实现滑阀的高速响应和小型化,而不需要与阀芯连接的接收先导流体的压力的活塞等等。
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点和优势在结合附图的以下说明中将更加明显,其中,本发明的较优实施例经由说明性实例展示。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滑阀的立体图;
图2是滑阀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沿图1中III-III线的截面图;
图4是沿图1中IV-IV线的截面图;
图5是沿图1中V-V线的截面图;
图6是滑阀的电路图的视图;
图7是显示构成如图3所示滑阀的阀芯被位移到第一位置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8是滑阀的控制方法的说明图;
图9是根据第一修改例的滑阀的控制方法的说明图;
图10是根据第二修改例的滑阀的控制方法的说明图;
图11是根据第三修改例的滑阀的控制方法的说明图;
图12是根据第四修改例的滑阀的控制方法的说明图;以及
图13是根据第五修改例的滑阀的控制方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滑阀的优选实施例及其控制方法。
如图1和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滑阀10配备有滑阀主体12、配置在滑阀主体12内的先导阀机构14、包围先导阀机构14的盖构件18和控制器20。
如图3所示,滑阀主体12包括:块状阀体22;筒形套筒26,该筒形套筒26被布置在阀室24内,该阀室24在阀体22的一端表面上开口;阀芯(主阀)28,该阀芯28被布置在套筒26的内部从而阀芯28能够沿着套筒26的轴线方向被位移(可滑动地位移);弹簧30,该弹簧30朝向一端侧偏压阀芯28;一对环形端板32、34,该对环形端板在套筒26的轴线方向上的两侧;和固定板36,该固定板36被配置在阀体22的一端表面上。阀 体22具有通气口38,该通气口38在构成阀室24的壁表面的抵接表面37上开口,抵接表面37向着阀芯28的一端,其中,端板32抵靠抵接表面37。通气口38在阀芯28的另一端侧上吸入和排出空气。进一步,在阀体22中,在构成阀室24的壁表面上开口的入口40、出口42和排出口(排气口)44,沿着阀芯28的轴线方向以等间隔依次连续地被形成。更具体地,出口42位于入口40和排出口44之间。
从图6可知,入口40与压力流体导入通道48连通,该压力流体导入通道48被连接到压力流体供应源46,并且出口42与压力流体引出通道52连通,该压力流体引出通道52被连接到喷嘴50。更具体地,根据本实施例的滑阀10可用于喷气织机,在该喷气织机中,压力流体从喷嘴50被排出以便使织物能够被排出。
第一孔54、第二孔56和第三孔58分别被形成在套筒26中,第一孔54与入口40连通,第二孔56与出口42连通,第三孔58与排出口44连通。由于套筒26被夹在一对端板32、34之间,套筒26沿轴线方向的位移被限制。多个环槽64(在本说明性实例中是四个)被形成在套筒26的外周表面上,并且密封件60被配置在其中。环槽64分别位于第一至第三孔54、56、58的两侧上。
阀芯28被形成为其长度短于套筒26的总长度,并且形成为环形凹部66形成在圆筒形构件的轴线方向上的大致中间的形状。更具体地,阀芯28的形状为两个大直径部分68、70经由窄中间部分72被连接。各个大直径部分68、70的外周表面被布置成与套筒26的内表面滑动接触。
对于本实施例,在阀芯28的另一端表面位于套筒26的另一端的状态下(即当阀芯28位于第一位置时),入口40和出口42经由环形凹部66彼此连通,而出口42和排出口44之间的连通被阻断。进一步,在阀芯28的一端表面位于套筒26的一端的状态下(即当阀芯28位于第二位置时),入口40和出口42之间的连通被阻断,而出口42和排出口44经由环形凹部66彼此连通(见图7)。
例如,螺旋压缩弹簧或盘簧能被用作弹簧30。弹簧30的一端被布置在凹部71中,该凹部71被形成在阀芯28的另一端表面中,并且弹簧30的另一端被布置在凹部73中,该凹部73被形成在阀室24的抵接表面37中。因而,阀芯28通过弹簧30朝向一端侧被偏压或推动。
在端板34被安装在其上的状态下,固定板36通过螺钉74被固定到阀体22上(见图2和5)。连通通道78被形成在固定板36中,该连通通道78经由在端板34中的中心孔76 与套筒26(阀室24)的内部连通。
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获取装置)80被配置在固定板36中,该第一压力传感器80用于获取作用在阀芯28的一端表面上的先导流体的压力。第一压力传感器80能够接触先导流体,该先导流体从套筒26(阀室24)的内部经由形成在端板34上的穿透孔82被引导。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获取装置)84被配置在压力流体引出通道52中,该第二压力传感器84用于获取在阀芯28的次级侧上的压力(见图6)。
如图2至6所示,先导阀机构14是使先导流体的压力作用于阀芯28的一端表面上的机构。先导阀机构14包括适配板86、比例阀88、导入阀90和排出阀92。
适配板86被固定到固定板36的一端表面。先导流体导入通道94和先导流体排出通道96被形成在适配板86中(见图6),先导流体导入通道94用于将先导流体导入到阀芯28的一端表面,先导流体排出通道96用于将先导流体排出。先导流体导入通道94与压力流体导入通道48连接。稍后将详细描述先导流体导入通道94和先导流体排出通道96的结构。
比例阀88用来打开和闭合先导流体导入通道94,并且包括比例阀主体98、第一端口100和第二端口102,其中,先导流体被导入到第一端口100,先导流体经由第二端口102被引出(见图3)。
从图6可知,导入阀90被配置为与比例阀88平行,并且作为打开和闭合先导流体导入通道94的双向阀。导入阀90包括导入阀主体104、第一端口106和第二端口108,其中,先导流体被导入到第一端口106,先导流体经由第二端口108被引出(见图4)。
排出阀92被构成为打开和闭合先导流体排出通道96的双向阀。排出阀92包括排出阀主体110、第一端口112和第二端口114,其中,先导流体被导入到第一端口112,先导流体经由第二端口114被引出(见图5)。
先导流体导入通道94包括第一导入通道116、第二导入通道118、第三导入通道120和第四导入通道122,其中,第一导入通道116将压力流体从压力流体导入通道48向比例阀88的第一端口100引导,第二导入通道118将压力流体向导入阀90的第一端口106引导,第三导入通道120将已经被从比例阀88的第二端口102引出的先导流体向阀芯28的一端表面引导,第四导入通道122将已经被从导入阀90的第二端口108引出的先导流体向阀芯28的一端表面引导。第一导入通道116和第二导入通道118彼此连通,第三导入通道120和第四导入通道122彼此连通。
先导流体排出通道96包括第一排出通道124和第二排出通道,其中,第一排出通道124将已经被导向阀芯28的一端表面的先导流体向排出阀92的第一端口112引导,第二排出通道将已经被从排出阀92的第二端口114引出的先导流体排出到外部。第一排出通道124与第三导入通道120和第四导入通道122连通。
控制器20包括:多个布线板127、128、129(本说明性实例中为三个)和连接端130,其中,这些布线板127、128、129电连接到第一压力传感器80、比例阀88、导入阀90和排出阀92,连接端130被配置在布线板129上并且连接到未图示的外部装置。
如图6所示,控制器20包括比例阀控制单元132、导入阀控制单元134、排出阀控制单元136、打开时间设置单元138和等待时间设置单元140,该控制器20由来自外部装置的信号控制。更具体地,信号(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在控制器20和外部装置之间的传输和接收可以经由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被执行。进一步,控制器20接收例如从外部装置输出的信号(压力波形信号),并且基于该信号,控制比例阀88、导入阀90和排出阀92的打开和闭合。此时,控制器20接收从第一压力传感器8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84中的至少一个输出的信号,并且能够实现对比例阀88、导入阀90和排出阀92的反馈控制。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比例阀控制单元132、导入阀控制单元134、排出阀控制单元136、打开时间设置单元138和等待时间设置单元140被配置在多个布线板127、128、129上,但是控制单元可以被设置在上述外部装置上。在比例阀控制单元132、导入阀控制单元134、排出阀控制单元136、打开时间设置单元138和等待时间设置单元140被配置在外部装置上的情况下,因为布线板127、128、129的结构能够被简化(例如,布线板127、128、129中的一些可以被除去),所以能够进一步缩小滑阀10的尺寸。
比例阀控制单元132基于从第一压力传感器8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84中的至少一个输出的输出信号而控制比例阀88的开度。导入阀控制单元134控制导入阀90的打开和闭合,排出阀控制单元136控制排出阀92的打开和闭合。打开时间设置单元138设置导入阀90的打开时间,等待时间设置单元140设置从导入阀90由打开状态到闭合状态的切换开始到排出阀92被打开的等待时间。
根据本实施例的滑阀10基本上如上所述地被构造。接下来,将描述控制滑阀10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的初始状态中,比例阀88、导入阀90和排出阀92中的每一个被闭合。更具体地,因为先导流体不被供应到滑阀主体12,阀芯28被弹簧30按压并且处于第二位置 (见图7)。换句话说,因为入口40和出口42之间的连通被阻断,所以压力流体从喷嘴50的排出被停止。
对于根据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首先,打开时间设置单元138将导入阀90的打开时间设置为时间t1,等待时间设置单元140将等待时间设置为时间t2。例如,时间t1和t2基于压力流体从喷嘴50排出所需的必要的压力或流量等等被决定,并且被预先存储在控制器20中。
接下来,如图8所示,导入阀控制单元134打开导入阀90持续时间t1,时间t1由打开时间设置单元138设置。当导入阀90被打开时,先导流体经由第四导入通道122、固定板36的连通通道78和端板34的孔76被引导到阀芯28的一端表面,该先导流体从导入阀90的第二端口108被引出。更具体地,先导流体的压力作用在阀芯28的一端表面上,由此阀芯28在挤压弹簧30的同时被位移向另一端侧。在本实施例中,阀芯28被从第二位置位移到第一位置。此时,作用在阀芯的一端表面上的先导流体的压力(以下简称为“第一压力”)达到压力P1a。
进一步,因为当阀芯28位移到第一位置时入口40和出口42处于连通中,来自入口40的压力流体经由阀芯28的环形凹部66流入出口42。此外,被引导向出口42的压力流体经过压力流体引出通道52并且从喷嘴50被排出。此时,流经压力流体引出通道52的压力流体的压力(以下简称为“第二压力”)达到压力P1b。
另外,根据导入阀90的闭合,第一压力被维持在压力P1a,同时第二压力被维持在压力P1b。更具体地,压力流体以恒压从喷嘴50排出。
接下来,在导入阀90闭合后,排出阀控制单元136保持排出阀92的闭合状态直到经过了时间t2。在这样的关闭状态期间,压力流体持续从喷嘴50排出。此时,第二压力被维持在压力P1b。
进一步,在导入阀90闭合后经过了时间t2之后,排出阀控制单元136打开和闭合排出阀92。当排出阀92被打开时,先导流体经由第一排出通道124、排出阀92的第一端口112、排出阀92的第二端口114和第二排出通道126被排出到外部。当这些被完成时,因为第一压力被降低,阀芯28被弹簧30按压并且恢复到第二位置。
当阀芯恢复到第二位置时,入口40和出口42之间的连通被中断,而出口42和排出口44处于连通中。
因而,来自压力流体引出通道52的压力流体经由出口42、阀芯28的环形凹部66和 排出口44被排出到外部。因此,压力流体从喷嘴50的排出被停止。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因为,阀芯28利用先导流体的压力沿轴线方向位移,所以从出口42流出的压力流体的流量(引出流量)和压力可以被控制,此外,与传统的螺线管式滑阀比较,滑阀10的尺寸也能够被制造得较小并且电力消耗能够减少。进一步,因为能够使先导流体的压力直接作用于阀芯28的一端表面上,所以能够实现滑阀10的高速响应和小型化,而不需要与阀芯28连接的接收先导流体的压力的活塞等等。
进一步,因为在入口40和出口42之间的连通被阻断的状态下出口42和排出口44处于连通中,来自出口42的压力流体可以从排出口44排出到外部。因而,与不设置排出口44的情况相比,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可以被迅速地减小。
更进一步,根据本实施例,通过控制导入阀90和排出阀92的打开和闭合,利用简单结构,可以使先导流体的压力作用于阀芯28的一端表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控制以上述方式被执行,比例阀88和比例阀控制单元132可以被省去。在这种情况下,滑阀10的结构的尺寸可以进一步被减小。这也适用于如下所述的第一修改例和第三修改例。
(修改例1)
接下来,参考图9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修改例的滑阀10的控制方法。
对于本修改例,如图9所示,首先,打开时间设置单元138将导入阀90的打开时间设置为时间t3,等待时间设置单元140将等待时间设置为时间t4。在这种情况下,时间t3是时间t1的一半,时间t4是时间t2的一半。例如,时间t3和t4基于压力流体从喷嘴50排出所需的压力或流量等等被设置,并且被预先存储在控制器20中。
接下来,导入阀控制单元134打开导入阀90持续时间t3,时间t3通过打开时间设置单元138被设置。根据导入阀90的打开,阀芯28在压挤弹簧30的同时位移到另一端侧。此时,因为第一压力达到压力P2a(P2a是压力P1a的一半),阀芯28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当这些被完成时,与第一压力是压力P1a的情况相比,因为在入口40和出口42之间的连通通道的开度较小(即为压力P1a的情况时的一半),压力流体引出通道52中的压力流体的压力(第二压力)达到压力P2b(压力P1b的一半)。此外,当导入阀90闭合时,第一压力被维持在压力P2a,同时第二压力被维持在压力P2b。
接下来,在导入阀90闭合后,排出阀控制单元136维持排出阀92的闭合状态直到经过了时间t4。这样做,在这样的闭合状态期间,压力流体持续从喷嘴50排出。此时,第 二压力被维持在压力P2b。
进一步,排出阀控制单元136在从导入阀90闭合后经过了时间t4之后打开和闭合排出阀92。当排出阀92被打开时,因为阀芯28恢复到第二位置,压力流体从喷嘴50的排出被停止。
从本修改例可以理解,对于本实施例,通过控制导入阀90的打开时间(时间t1、t3),从出口42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可以被控制。进一步,通过控制从导入阀90将打开状态切换到闭合状态直到排出阀92被打开的等待时间(时间t2、t4),压力流体从出口42排出的时刻也可以被控制。
更具体地,根据本实施例,因为阀芯28可以与导入阀90的打开时间对应地位移,该导入阀90的打开时间通过打开时间设置单元138被设置,所以利用简单结构,从出口42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可以被自由地控制。
进一步,根据本实施例,因为在导入阀90闭合后直到排出阀92打开的等待时期可以在等待时间设置单元140中被设置,所以利用简单结构,从出口42引出压力流体的时刻可以被自由地控制。
(修改例2)
接下来,参考图10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修改例的滑阀10的控制方法。
对于本修改例,如图10所示,排出阀控制单元136打开排出阀92,同时比例阀控制单元132打开比例阀88。当比例阀88被打开时,从比例阀88的第二端口102被引出的先导流体经由第三导入通道120、固定板36的连通通道78和端板34的孔76被引导到阀芯28的一端表面。更具体地,先导流体的压力作用在阀芯28的一端表面上。当被先导流体作用时,阀芯28在压挤弹簧30时位移到另一端侧。根据阀芯28到另一端侧的位移,因为入口40和出口42处于连通中,从出口42引出的压力流体从喷嘴50被排出。
此时,排出阀92被打开。由于从比例阀88的流入流量超过从排出阀92的排出流量,作用在阀芯28的一端表面上的先导流体的压力和从出口42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能够被控制。进一步,比例阀控制单元132基于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80获取的压力和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84获取的压力控制比例阀88的开度。利用本修改例,比例阀控制单元132逐渐地增加比例阀88的开度。这样做,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逐渐地上升。更进一步,比例阀控制单元132逐渐地降低比例阀88的开度。这样做,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逐渐地被降低。对于本修改例,在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后,比例阀控制单元132闭合比例阀88,并且排 出阀控制单元136闭合排出阀92。
根据本修改例,因为阀芯28能够对应于比例阀88的开度位移,所以利用简单结构,从出口42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能够受到比例控制。
进一步,因为比例阀控制单元132,基于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80获取的压力和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84获取的压力,控制比例阀88的开度,所以从出口42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能够被控制到期望的压力(流量)。
本修改例并不严格地局限于如上所述执行控制。例如,比例阀控制单元132能够以逐步的方式增加比例阀88的开度。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能够以逐步的方式被升高。进一步,比例阀控制单元132可以逐渐地(连续地)或以逐步的方式减小比例阀88的开度。
在实施本修改例的情况下,导入阀90和导入阀控制单元134可以被省去。在这种情况下,滑阀10的结构的尺寸可以进一步被减小。进一步,排出阀92和排出阀控制单元136可以被省去。在这种情况下,先导流体总是以恒定的排出流量从先导流体排出通道96被排出。此外,通过使先导流体以大于上述排出流量的量从比例阀88的第二端口102引出,能够使先导流体的压力作用于阀芯28的一端表面上。因而,可以使滑阀10的结构的尺寸更小。
(修改例3)
接下来,参考图11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三修改例的滑阀10。利用本修改例,如图11所示,在导入阀控制单元134已经连续多次(本说明性实例中为两次)打开和闭合导入阀之后,排出阀控制单元136连续多次(本说明性实例中为两次)打开排出阀92。在这些被完成时,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被逐步地升高。其后,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被逐步地降低。用这样的方式,根据本修改例,利用简单结构,从出口42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能够以逐步的方式被升高以及以逐步的方式被降低。
(修改例4)
接下来,参考图12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第四修改例的滑阀10。利用本修改例,如图12所示,在导入阀控制单元134将导入阀90保持在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排出阀控制单元136也打开排出阀92。这样做,在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被升高并且已经达到恒压之后,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以相对缓和的方式减小。用这样的方式,根据本修改例,与在导入阀90已经闭合的状态下打开排出阀92的情况相比,从出口42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 能够更加逐渐地减小。
(修改例5)
接下来,参考图13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第四修改例的滑阀10。利用本修改例,如图13所示,在比例阀控制单元132将比例阀88保持在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导入阀控制单元134打开和闭合导入阀90,并且排出阀控制单元136打开和闭合排出阀92。在这样做时,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首先被逐渐地升高,其后以更大的速度升高。进一步,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在以较大的速度减小后,较缓和地减小。
根据本修改例,因为导入阀90和排出阀92在比例阀保持打开的状态下被打开和闭合,利用简单结构,从出口42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能够有效地被控制到期望的压力(流量)。
本修改例不局限于如上所述执行控制。例如,在比例阀88处于打开状态时,导入阀控制单元134可以多次打开和闭合导入阀90,并且排出阀控制单元136可以多次打开和闭合排出阀92。
虽然以上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较优实施例,但是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滑阀不局限于该实施例,在不背离以下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

滑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滑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滑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滑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阀.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00732A43申请公布日20141015CN104100732A21申请号201410139032X22申请日20140408201308045820130408JPF16K11/0620060171申请人SMC株式会社地址日本国东京都千代田区外神田四丁目14番1号72发明人深野喜弘村井贵行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31210代理人梅高强崔巍54发明名称滑阀57摘要一种滑阀(10),该滑阀装备有阀体(22);阀芯(28),该阀芯被布置在阀室(24)中从而阀芯(28)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位移,第一位置允许入口(40)和出口(42)之间的连通,第二位置。

2、阻断入口(40)和出口(42)之间的连通;先导阀机构(14),该先导阀机构被配置在阀体(22)中,并且使阀芯在作用在阀芯(28)的一端表面上的先导流体的压力下沿着轴线方向位移;和弹簧(30),该弹簧沿轴线方向朝向一侧偏压阀芯(28)。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9页附图1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9页附图1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00732ACN104100732A1/2页21一种滑阀(10),其特征在于,包含阀体(22),所述阀体(22)形成有阀室(24)、入口(40)和出口(42),所述入口(40)和所述出口(42)在。

3、所述阀室(24)的壁表面上开口,并且压力流体流经所述入口(40)和所述出口(42);阀芯(28),所述阀芯(28)布置在所述阀室(24)中,从而所述阀芯(28)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位移,所述第一位置允许所述入口(40)和所述出口(42)之间的连通,所述第二位置阻断所述入口(40)和所述出口(42)之间的连通;先导阀机构(14),所述先导阀机构(14)配置在所述阀体(22)中,并且使所述阀芯(28)在作用在所述阀芯(28)的一端表面上的先导流体的压力下沿着轴线方向位移;和弹簧(30),所述弹簧(30)沿着所述轴线方向朝向一侧偏压所述阀芯(2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阀(10),其特征在。

4、于,所述先导阀机构(14)包括先导流体导入通道(94),所述先导流体导入通道(94)将所述先导流体引导到所述阀芯(28)的所述一端表面;先导流体排出通道(96),所述先导流体经由所述先导流体排出通道(96)被排出;和比例阀(88),所述比例阀(88)配置在所述先导流体导入通道(94)中;并且所述阀芯(28)与所述比例阀(88)的开度对应地位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阀(10),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第一压力获取装置(80),所述第一压力获取装置(80)用于获取作用在所述阀芯(28)的所述一端表面上的所述先导流体的压力;第二压力获取装置(84),所述第二压力获取装置(84)用于获取从所述出口(4。

5、2)导出的所述压力流体的压力;和比例阀控制单元(132),所述比例阀控制单元(132)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压力获取装置(80)获取的所述压力和通过所述第二压力获取装置(84)获取的所述压力,控制所述比例阀(88)的所述开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阀(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阀机构(14)包括先导流体导入通道(94),所述先导流体导入通道(94)将所述先导流体引导到所述阀芯(28)的所述一端表面;先导流体排出通道(96),所述先导流体经由所述先导流体排出通道(96)被排出;导入阀(90),所述导入阀(90)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先导流体导入通道(94);排出阀(92),所述排出阀(92。

6、)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先导流体排出通道(96);导入阀控制单元(134),所述导入阀控制单元(134)控制所述导入阀(90);和排出阀控制单元(136),所述排出阀控制单元(136)控制所述排出阀(9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阀(10),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打开时间设置单元(138),所述打开时间设置单元(138)设置所述导入阀(90)的打开时间;其中,所述导入阀控制单元(134)基于通过所述打开时间设置单元(138)设置的所述打开时间,打开和闭合所述导入阀(90)。权利要求书CN104100732A2/2页3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滑阀(10),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等待时间。

7、设置单元(140),所述等待时间设置单元(140)设置从所述导入阀(90)由所述打开状态到所述闭合状态的切换开始到所述排出阀(92)被打开的等待时间;其中,所述排出阀控制单元(136)将所述排出阀(92)保持在所述闭合状态,直到从所述导入阀(90)由所述打开状态到所述闭合状态的切换开始经过所述等待时间,所述等待时间通过所述等待时间设置单元(140)设置。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滑阀(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阀控制单元(134)连续多次打开和闭合所述导入阀(90)。8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滑阀(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阀控制单元(136)连续多次打开和闭合所述排出阀(92)。9如权利要求。

8、4或5所述的滑阀(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阀控制单元(136)在所述导入阀(90)处于所述打开状态下打开所述排出阀(92)。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阀(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阀机构(14)进一步包括比例阀(88),所述比例阀(88)配置在所述先导流体导入通道(94)中;所述导入阀控制单元(134)在所述比例阀(88)被打开的状态下打开和闭合所述导入阀(90);并且所述排出阀控制单元(136)在所述比例阀(88)被打开的状态下打开和闭合所述排出阀(92)。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阀(10),其特征在于,其中,排出口(44)形成在所述阀体(22)中,所述排出口(44)在所述阀室(24)的。

9、壁表面上开口;并且在所述阀芯(28)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出口(42)和所述排出口(44)之间的连通被建立;在所述阀芯(28)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出口(42)和所述排出口(44)之间的连通被阻断。权利要求书CN104100732A1/9页4滑阀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滑阀,在该滑阀中,阀芯被配置在阀体的阀室内,在阀体中形成有入口和出口。背景技术0002迄今为止,例如,在织物通过压缩空气的喷射而飞出的喷气织机中,双向阀被广泛使用。对于这类喷气织机,希望使用具有大的流量的高速阀。然而,在使用双向阀的情况下,因为瞬间需要很大的力,导致构成双向阀的螺线管线圈的尺寸大并且电力消耗。

10、相应地增加的不利情况。进一步,对于上述双向阀,排出流量和压力不被控制。0003在一种已知的滑阀中,排出流量和压力能够被控制。在这样的滑阀中,阀芯被布置在阀体的阀室内,多个端口形成在该阀体中,并且设置成各个端口通过阀芯沿轴线方向的位移被打开和闭合的结构。关于这类滑阀,已知的技术原理是,通过控制供应到配置在阀体内的比例电磁铁的电流,阀芯被直接位移,并且在阀芯的次级侧上的压力被稳定地控制(例如,见日本特开平专利公报NO08285123)。发明内容0004如日本特开平专利公报NO08285123公开的滑阀采用螺线管式,在该螺线管式滑阀中电磁力被用于移动阀芯。为此,在具有大流量的压力流体被从滑阀引出的情。

11、况下,导致螺线管线圈的尺寸必须制得很大同时电力消耗相应地增加的不利情况。0005本发明考虑到上述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滑阀,即使具有大流量的压力流体被从滑阀引出,该滑阀也能够控制排出流量和压力,并且能够最小化滑阀的尺寸和降低电力消耗。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滑阀包含阀体,该阀体形成有阀室、入口和出口,该入口和出口在阀室的壁表面上开口,并且压力流体流经该入口和出口;阀芯,该阀芯布置在阀室内从而阀芯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位移,第一位置允许入口和出口之间的连通,第二位置阻断入口和出口之间的连通;先导阀机构,该先导阀机构被配置在阀体内,并且在作用在阀芯的一端表面上的先导流体的压力下。

12、沿着轴线方向位移;和弹簧,该弹簧沿轴线方向朝向一侧偏压阀芯。0007根据本发明的滑阀,因为阀芯利用先导流体的压力沿轴线方向位移,所以引出流量和压力能够被控制,并且即使具有大流量的压力流体从滑阀被引出,与传统的螺线管式滑阀比较,该滑阀的尺寸也能够被制造得较小并且电力消耗能够减少。进一步,因为能够使先导流体的压力直接作用于阀芯的一端表面上,所以能够实现滑阀的高速响应和小型化,而不需要与阀芯连接的接收先导流体的压力的活塞等等。0008在上述滑阀中,先导阀机构可以包括先导流体导入通道,该先导流体导入通道将先导流体引导到阀芯的一端表面;先导流体排出通道,先导流体经由该先导流体排出通道被排出;和比例阀,该。

13、比例阀被配置在先导流体导入通道中,并且阀芯与比例阀的开度对应说明书CN104100732A2/9页5地位移。0009根据上述结构,因为阀芯能够对应于比例阀的开度位移,所以利用简化的结构,从出口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能够受到比例控制。0010上述描述滑阀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压力获取装置,该第一压力获取装置用于获取作用在阀芯的一端表面上的先导流体的压力;第二压力获取装置,该第二压力获取装置获取从出口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和比例阀控制单元,该比例阀控制单元,基于通过第一压力获取装置获取的压力和通过第二压力获取装置获取的压力,控制比例阀的开度。0011根据上述结构,从出口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

14、)能够被控制到期望的压力(流量)。0012上述先导阀机构可以包括先导流体导入通道,该先导流体导入通道将先导流体引导到阀芯的一端表面;先导流体排出通道,先导流体经由该先导流体排出通道被排出;导入阀,该导入阀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先导流体导入通道;排出阀,该排出阀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先导流体排出通道;导入阀控制单元,该导入阀控制单元控制导入阀;和排出阀控制单元,该排出阀控制单元控制排出阀。0013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控制导入阀和排出阀的打开和闭合,利用简单结构能够使先导流体的压力作用于阀芯的一端表面。0014上述滑阀可以进一步包含打开时间设置单元,该打开时间设置单元设置导入阀的打开时间。

15、,其中,导入阀控制单元,基于通过打开时间设置单元设置的打开时间,打开和闭合导入阀。0015根据上述结构,因为阀芯能够与在打开时间设置单元中设置的导入阀的打开时间对应地位移,所以利用简单结构,从出口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能够被自由地控制。0016上述滑阀可以进一步包含等待时间设置单元,该等待时间设置单元设置从导入阀由打开状态到闭合状态的切换开始到排出阀被打开的等待时间,其中,排出阀控制单元将排出阀保持在闭合状态,直到从导入阀由打开状态到闭合状态的切换开始经过了该等待时间,该等待时间通过等待时间设置单元设置。根据上述结构,因为从导入阀闭合直到排出阀打开的等待时期能够在等待时间设置单元中被设置。

16、,所以利用简单结构,压力流体被从出口引出期间的时间能够被自由地控制。0017在上述滑阀中,导入阀控制单元可以连续多次打开和闭合导入阀。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简单结构,从出口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能够被逐步地升高。0018在上述滑阀中,排出阀控制单元可以连续多次打开和闭合排出阀。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简单结构,从出口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能够被逐步地降低。0019在上述滑阀中,排出阀控制单元可以在导入阀处于打开状态时打开排出阀。根据该结构,与在导入阀处于闭合状态时打开排出阀的情况相比,从出口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能够被逐渐地减小。0020在上述滑阀中,先导阀机构可以进一步包括比例阀,该。

17、比例阀配置在先导流体导入通道中,导入阀控制单元可以在比例阀被打开的状态下打开和闭合导入阀,并且排出阀控制单元可以在比例阀被打开的状态下打开和闭合排出阀。0021根据上述结构,从出口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能够被有效地控制到期望的压力(流量)。说明书CN104100732A3/9页60022在上述滑阀中,排出口被形成在阀体中,该排出口在阀室的壁表面上开口,并且在阀芯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出口和排出口之间的连通被建立,而在阀芯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出口和排出口之间的连通被阻断。0023根据该结构,因为在入口和出口之间的连通被阻断的状态下出口和排出口处于连通中,来自出口的压力流体能够从排出口被排。

18、出到外部。因而,与不设置排出口的情况相比,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能够迅速地减小。0024根据本发明,因为利用先导流体的压力,阀芯沿轴线方向位移,所以引出流量和压力能够被控制,并且即使具有大流量的压力流体被从滑阀引出,与传统的螺线管式滑阀比较,该滑阀的尺寸也能够被制造得较小并且电力消耗能够减少。进一步,因为能够使先导流体的压力直接作用于阀芯的一端表面上,所以能够实现滑阀的高速响应和小型化,而不需要与阀芯连接的接收先导流体的压力的活塞等等。0025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点和优势在结合附图的以下说明中将更加明显,其中,本发明的较优实施例经由说明性实例展示。附图说明0026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19、的滑阀的立体图;0027图2是滑阀的分解立体图;0028图3是沿图1中IIIIII线的截面图;0029图4是沿图1中IVIV线的截面图;0030图5是沿图1中VV线的截面图;0031图6是滑阀的电路图的视图;0032图7是显示构成如图3所示滑阀的阀芯被位移到第一位置的状态的说明图;0033图8是滑阀的控制方法的说明图;0034图9是根据第一修改例的滑阀的控制方法的说明图;0035图10是根据第二修改例的滑阀的控制方法的说明图;0036图11是根据第三修改例的滑阀的控制方法的说明图;0037图12是根据第四修改例的滑阀的控制方法的说明图;以及0038图13是根据第五修改例的滑阀的控制方法的说明图。

20、。具体实施方式0039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滑阀的优选实施例及其控制方法。0040如图1和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滑阀10配备有滑阀主体12、配置在滑阀主体12内的先导阀机构14、包围先导阀机构14的盖构件18和控制器20。0041如图3所示,滑阀主体12包括块状阀体22;筒形套筒26,该筒形套筒26被布置在阀室24内,该阀室24在阀体22的一端表面上开口;阀芯(主阀)28,该阀芯28被布置在套筒26的内部从而阀芯28能够沿着套筒26的轴线方向被位移(可滑动地位移);弹簧30,该弹簧30朝向一端侧偏压阀芯28;一对环形端板32、34,该对环形端板在套筒26的轴线方向上的两侧;和固定板3。

21、6,该固定板36被配置在阀体22的一端表面上。阀体22具有通气口38,该通气口38在构成阀室24的壁表面的抵接表面37上开口,抵接表面37向着阀芯28说明书CN104100732A4/9页7的一端,其中,端板32抵靠抵接表面37。通气口38在阀芯28的另一端侧上吸入和排出空气。进一步,在阀体22中,在构成阀室24的壁表面上开口的入口40、出口42和排出口(排气口)44,沿着阀芯28的轴线方向以等间隔依次连续地被形成。更具体地,出口42位于入口40和排出口44之间。0042从图6可知,入口40与压力流体导入通道48连通,该压力流体导入通道48被连接到压力流体供应源46,并且出口42与压力流体引出。

22、通道52连通,该压力流体引出通道52被连接到喷嘴50。更具体地,根据本实施例的滑阀10可用于喷气织机,在该喷气织机中,压力流体从喷嘴50被排出以便使织物能够被排出。0043第一孔54、第二孔56和第三孔58分别被形成在套筒26中,第一孔54与入口40连通,第二孔56与出口42连通,第三孔58与排出口44连通。由于套筒26被夹在一对端板32、34之间,套筒26沿轴线方向的位移被限制。多个环槽64(在本说明性实例中是四个)被形成在套筒26的外周表面上,并且密封件60被配置在其中。环槽64分别位于第一至第三孔54、56、58的两侧上。0044阀芯28被形成为其长度短于套筒26的总长度,并且形成为环形。

23、凹部66形成在圆筒形构件的轴线方向上的大致中间的形状。更具体地,阀芯28的形状为两个大直径部分68、70经由窄中间部分72被连接。各个大直径部分68、70的外周表面被布置成与套筒26的内表面滑动接触。0045对于本实施例,在阀芯28的另一端表面位于套筒26的另一端的状态下(即当阀芯28位于第一位置时),入口40和出口42经由环形凹部66彼此连通,而出口42和排出口44之间的连通被阻断。进一步,在阀芯28的一端表面位于套筒26的一端的状态下(即当阀芯28位于第二位置时),入口40和出口42之间的连通被阻断,而出口42和排出口44经由环形凹部66彼此连通(见图7)。0046例如,螺旋压缩弹簧或盘簧。

24、能被用作弹簧30。弹簧30的一端被布置在凹部71中,该凹部71被形成在阀芯28的另一端表面中,并且弹簧30的另一端被布置在凹部73中,该凹部73被形成在阀室24的抵接表面37中。因而,阀芯28通过弹簧30朝向一端侧被偏压或推动。0047在端板34被安装在其上的状态下,固定板36通过螺钉74被固定到阀体22上(见图2和5)。连通通道78被形成在固定板36中,该连通通道78经由在端板34中的中心孔76与套筒26(阀室24)的内部连通。0048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获取装置)80被配置在固定板36中,该第一压力传感器80用于获取作用在阀芯28的一端表面上的先导流体的压力。第一压力传感器80能够接触。

25、先导流体,该先导流体从套筒26(阀室24)的内部经由形成在端板34上的穿透孔82被引导。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获取装置)84被配置在压力流体引出通道52中,该第二压力传感器84用于获取在阀芯28的次级侧上的压力(见图6)。0049如图2至6所示,先导阀机构14是使先导流体的压力作用于阀芯28的一端表面上的机构。先导阀机构14包括适配板86、比例阀88、导入阀90和排出阀92。0050适配板86被固定到固定板36的一端表面。先导流体导入通道94和先导流体排出通道96被形成在适配板86中(见图6),先导流体导入通道94用于将先导流体导入到阀芯28的一端表面,先导流体排出通道。

26、96用于将先导流体排出。先导流体导入通道94与压说明书CN104100732A5/9页8力流体导入通道48连接。稍后将详细描述先导流体导入通道94和先导流体排出通道96的结构。0051比例阀88用来打开和闭合先导流体导入通道94,并且包括比例阀主体98、第一端口100和第二端口102,其中,先导流体被导入到第一端口100,先导流体经由第二端口102被引出(见图3)。0052从图6可知,导入阀90被配置为与比例阀88平行,并且作为打开和闭合先导流体导入通道94的双向阀。导入阀90包括导入阀主体104、第一端口106和第二端口108,其中,先导流体被导入到第一端口106,先导流体经由第二端口108。

27、被引出(见图4)。0053排出阀92被构成为打开和闭合先导流体排出通道96的双向阀。排出阀92包括排出阀主体110、第一端口112和第二端口114,其中,先导流体被导入到第一端口112,先导流体经由第二端口114被引出(见图5)。0054先导流体导入通道94包括第一导入通道116、第二导入通道118、第三导入通道120和第四导入通道122,其中,第一导入通道116将压力流体从压力流体导入通道48向比例阀88的第一端口100引导,第二导入通道118将压力流体向导入阀90的第一端口106引导,第三导入通道120将已经被从比例阀88的第二端口102引出的先导流体向阀芯28的一端表面引导,第四导入通道。

28、122将已经被从导入阀90的第二端口108引出的先导流体向阀芯28的一端表面引导。第一导入通道116和第二导入通道118彼此连通,第三导入通道120和第四导入通道122彼此连通。0055先导流体排出通道96包括第一排出通道124和第二排出通道,其中,第一排出通道124将已经被导向阀芯28的一端表面的先导流体向排出阀92的第一端口112引导,第二排出通道将已经被从排出阀92的第二端口114引出的先导流体排出到外部。第一排出通道124与第三导入通道120和第四导入通道122连通。0056控制器20包括多个布线板127、128、129(本说明性实例中为三个)和连接端130,其中,这些布线板127、1。

29、28、129电连接到第一压力传感器80、比例阀88、导入阀90和排出阀92,连接端130被配置在布线板129上并且连接到未图示的外部装置。0057如图6所示,控制器20包括比例阀控制单元132、导入阀控制单元134、排出阀控制单元136、打开时间设置单元138和等待时间设置单元140,该控制器20由来自外部装置的信号控制。更具体地,信号(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在控制器20和外部装置之间的传输和接收可以经由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被执行。进一步,控制器20接收例如从外部装置输出的信号(压力波形信号),并且基于该信号,控制比例阀88、导入阀90和排出阀92的打开和闭合。此时,控制器20接收从第一压力传感器。

30、8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84中的至少一个输出的信号,并且能够实现对比例阀88、导入阀90和排出阀92的反馈控制。0058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比例阀控制单元132、导入阀控制单元134、排出阀控制单元136、打开时间设置单元138和等待时间设置单元140被配置在多个布线板127、128、129上,但是控制单元可以被设置在上述外部装置上。在比例阀控制单元132、导入阀控制单元134、排出阀控制单元136、打开时间设置单元138和等待时间设置单元140被配置在外部装置上的情况下,因为布线板127、128、129的结构能够被简化(例如,布线板127、128、129中的一些可以被除去),所以能够进一步缩小滑阀。

31、10的尺寸。0059比例阀控制单元132基于从第一压力传感器8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84中的至少一说明书CN104100732A6/9页9个输出的输出信号而控制比例阀88的开度。导入阀控制单元134控制导入阀90的打开和闭合,排出阀控制单元136控制排出阀92的打开和闭合。打开时间设置单元138设置导入阀90的打开时间,等待时间设置单元140设置从导入阀90由打开状态到闭合状态的切换开始到排出阀92被打开的等待时间。0060根据本实施例的滑阀10基本上如上所述地被构造。接下来,将描述控制滑阀10的方法。0061在本实施例的初始状态中,比例阀88、导入阀90和排出阀92中的每一个被闭合。更具体地,因。

32、为先导流体不被供应到滑阀主体12,阀芯28被弹簧30按压并且处于第二位置(见图7)。换句话说,因为入口40和出口42之间的连通被阻断,所以压力流体从喷嘴50的排出被停止。0062对于根据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首先,打开时间设置单元138将导入阀90的打开时间设置为时间T1,等待时间设置单元140将等待时间设置为时间T2。例如,时间T1和T2基于压力流体从喷嘴50排出所需的必要的压力或流量等等被决定,并且被预先存储在控制器20中。0063接下来,如图8所示,导入阀控制单元134打开导入阀90持续时间T1,时间T1由打开时间设置单元138设置。当导入阀90被打开时,先导流体经由第四导入通道122、固。

33、定板36的连通通道78和端板34的孔76被引导到阀芯28的一端表面,该先导流体从导入阀90的第二端口108被引出。更具体地,先导流体的压力作用在阀芯28的一端表面上,由此阀芯28在挤压弹簧30的同时被位移向另一端侧。在本实施例中,阀芯28被从第二位置位移到第一位置。此时,作用在阀芯的一端表面上的先导流体的压力(以下简称为“第一压力”)达到压力P1A。0064进一步,因为当阀芯28位移到第一位置时入口40和出口42处于连通中,来自入口40的压力流体经由阀芯28的环形凹部66流入出口42。此外,被引导向出口42的压力流体经过压力流体引出通道52并且从喷嘴50被排出。此时,流经压力流体引出通道52的。

34、压力流体的压力(以下简称为“第二压力”)达到压力P1B。0065另外,根据导入阀90的闭合,第一压力被维持在压力P1A,同时第二压力被维持在压力P1B。更具体地,压力流体以恒压从喷嘴50排出。0066接下来,在导入阀90闭合后,排出阀控制单元136保持排出阀92的闭合状态直到经过了时间T2。在这样的关闭状态期间,压力流体持续从喷嘴50排出。此时,第二压力被维持在压力P1B。0067进一步,在导入阀90闭合后经过了时间T2之后,排出阀控制单元136打开和闭合排出阀92。当排出阀92被打开时,先导流体经由第一排出通道124、排出阀92的第一端口112、排出阀92的第二端口114和第二排出通道126。

35、被排出到外部。当这些被完成时,因为第一压力被降低,阀芯28被弹簧30按压并且恢复到第二位置。0068当阀芯恢复到第二位置时,入口40和出口42之间的连通被中断,而出口42和排出口44处于连通中。0069因而,来自压力流体引出通道52的压力流体经由出口42、阀芯28的环形凹部66和排出口44被排出到外部。因此,压力流体从喷嘴50的排出被停止。0070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因为,阀芯28利用先导流体的压力沿轴线方向位移,所说明书CN104100732A7/9页10以从出口42流出的压力流体的流量(引出流量)和压力可以被控制,此外,与传统的螺线管式滑阀比较,滑阀10的尺寸也能够被制造得较小并且电力。

36、消耗能够减少。进一步,因为能够使先导流体的压力直接作用于阀芯28的一端表面上,所以能够实现滑阀10的高速响应和小型化,而不需要与阀芯28连接的接收先导流体的压力的活塞等等。0071进一步,因为在入口40和出口42之间的连通被阻断的状态下出口42和排出口44处于连通中,来自出口42的压力流体可以从排出口44排出到外部。因而,与不设置排出口44的情况相比,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可以被迅速地减小。0072更进一步,根据本实施例,通过控制导入阀90和排出阀92的打开和闭合,利用简单结构,可以使先导流体的压力作用于阀芯28的一端表面上。0073在本实施例中,如果控制以上述方式被执行,比例阀88和比例阀控。

37、制单元132可以被省去。在这种情况下,滑阀10的结构的尺寸可以进一步被减小。这也适用于如下所述的第一修改例和第三修改例。0074(修改例1)0075接下来,参考图9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修改例的滑阀10的控制方法。0076对于本修改例,如图9所示,首先,打开时间设置单元138将导入阀90的打开时间设置为时间T3,等待时间设置单元140将等待时间设置为时间T4。在这种情况下,时间T3是时间T1的一半,时间T4是时间T2的一半。例如,时间T3和T4基于压力流体从喷嘴50排出所需的压力或流量等等被设置,并且被预先存储在控制器20中。0077接下来,导入阀控制单元134打开导入阀90持续时间T3,时间。

38、T3通过打开时间设置单元138被设置。根据导入阀90的打开,阀芯28在压挤弹簧30的同时位移到另一端侧。此时,因为第一压力达到压力P2A(P2A是压力P1A的一半),阀芯28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当这些被完成时,与第一压力是压力P1A的情况相比,因为在入口40和出口42之间的连通通道的开度较小(即为压力P1A的情况时的一半),压力流体引出通道52中的压力流体的压力(第二压力)达到压力P2B(压力P1B的一半)。此外,当导入阀90闭合时,第一压力被维持在压力P2A,同时第二压力被维持在压力P2B。0078接下来,在导入阀90闭合后,排出阀控制单元136维持排出阀92的闭合状态直到经过。

39、了时间T4。这样做,在这样的闭合状态期间,压力流体持续从喷嘴50排出。此时,第二压力被维持在压力P2B。0079进一步,排出阀控制单元136在从导入阀90闭合后经过了时间T4之后打开和闭合排出阀92。当排出阀92被打开时,因为阀芯28恢复到第二位置,压力流体从喷嘴50的排出被停止。0080从本修改例可以理解,对于本实施例,通过控制导入阀90的打开时间(时间T1、T3),从出口42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可以被控制。进一步,通过控制从导入阀90将打开状态切换到闭合状态直到排出阀92被打开的等待时间(时间T2、T4),压力流体从出口42排出的时刻也可以被控制。0081更具体地,根据本实施例,因。

40、为阀芯28可以与导入阀90的打开时间对应地位移,该导入阀90的打开时间通过打开时间设置单元138被设置,所以利用简单结构,从出口42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可以被自由地控制。0082进一步,根据本实施例,因为在导入阀90闭合后直到排出阀92打开的等待时期可说明书CN104100732A108/9页11以在等待时间设置单元140中被设置,所以利用简单结构,从出口42引出压力流体的时刻可以被自由地控制。0083(修改例2)0084接下来,参考图10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修改例的滑阀10的控制方法。0085对于本修改例,如图10所示,排出阀控制单元136打开排出阀92,同时比例阀控制单元132打。

41、开比例阀88。当比例阀88被打开时,从比例阀88的第二端口102被引出的先导流体经由第三导入通道120、固定板36的连通通道78和端板34的孔76被引导到阀芯28的一端表面。更具体地,先导流体的压力作用在阀芯28的一端表面上。当被先导流体作用时,阀芯28在压挤弹簧30时位移到另一端侧。根据阀芯28到另一端侧的位移,因为入口40和出口42处于连通中,从出口42引出的压力流体从喷嘴50被排出。0086此时,排出阀92被打开。由于从比例阀88的流入流量超过从排出阀92的排出流量,作用在阀芯28的一端表面上的先导流体的压力和从出口42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能够被控制。进一步,比例阀控制单元132基于通过。

42、第一压力传感器80获取的压力和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84获取的压力控制比例阀88的开度。利用本修改例,比例阀控制单元132逐渐地增加比例阀88的开度。这样做,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逐渐地上升。更进一步,比例阀控制单元132逐渐地降低比例阀88的开度。这样做,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逐渐地被降低。对于本修改例,在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后,比例阀控制单元132闭合比例阀88,并且排出阀控制单元136闭合排出阀92。0087根据本修改例,因为阀芯28能够对应于比例阀88的开度位移,所以利用简单结构,从出口42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能够受到比例控制。0088进一步,因为比例阀控制单元132,基于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8。

43、0获取的压力和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84获取的压力,控制比例阀88的开度,所以从出口42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能够被控制到期望的压力(流量)。0089本修改例并不严格地局限于如上所述执行控制。例如,比例阀控制单元132能够以逐步的方式增加比例阀88的开度。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能够以逐步的方式被升高。进一步,比例阀控制单元132可以逐渐地(连续地)或以逐步的方式减小比例阀88的开度。0090在实施本修改例的情况下,导入阀90和导入阀控制单元134可以被省去。在这种情况下,滑阀10的结构的尺寸可以进一步被减小。进一步,排出阀92和排出阀控制单元136可以被省去。在这种情况下,先导流体。

44、总是以恒定的排出流量从先导流体排出通道96被排出。此外,通过使先导流体以大于上述排出流量的量从比例阀88的第二端口102引出,能够使先导流体的压力作用于阀芯28的一端表面上。因而,可以使滑阀10的结构的尺寸更小。0091(修改例3)0092接下来,参考图11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三修改例的滑阀10。利用本修改例,如图11所示,在导入阀控制单元134已经连续多次(本说明性实例中为两次)打开和闭合导入阀之后,排出阀控制单元136连续多次(本说明性实例中为两次)打开排出阀92。在这些被完成时,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被逐步地升高。其后,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被逐步地降低。用这样的方式,根据本修改例,利用简单结构。

45、,从出口42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能够以说明书CN104100732A119/9页12逐步的方式被升高以及以逐步的方式被降低。0093(修改例4)0094接下来,参考图12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第四修改例的滑阀10。利用本修改例,如图12所示,在导入阀控制单元134将导入阀90保持在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排出阀控制单元136也打开排出阀92。这样做,在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被升高并且已经达到恒压之后,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以相对缓和的方式减小。用这样的方式,根据本修改例,与在导入阀90已经闭合的状态下打开排出阀92的情况相比,从出口42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能够更加逐渐地减小。0095(修改例5)。

46、0096接下来,参考图13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第四修改例的滑阀10。利用本修改例,如图13所示,在比例阀控制单元132将比例阀88保持在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导入阀控制单元134打开和闭合导入阀90,并且排出阀控制单元136打开和闭合排出阀92。在这样做时,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首先被逐渐地升高,其后以更大的速度升高。进一步,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在以较大的速度减小后,较缓和地减小。0097根据本修改例,因为导入阀90和排出阀92在比例阀保持打开的状态下被打开和闭合,利用简单结构,从出口42引出的压力流体的压力(流量)能够有效地被控制到期望的压力(流量)。0098本修改例不局限于如上所述执行控制。例如,在比。

47、例阀88处于打开状态时,导入阀控制单元134可以多次打开和闭合导入阀90,并且排出阀控制单元136可以多次打开和闭合排出阀92。0099虽然以上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较优实施例,但是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滑阀不局限于该实施例,在不背离以下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说明书CN104100732A121/11页13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00732A132/11页14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00732A143/11页15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00732A154/11页16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00732A165/11页17图5说明书附图CN104100732A176/11页18图6说明书附图CN104100732A187/11页19图7说明书附图CN104100732A198/11页20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4100732A209/11页21图10说明书附图CN104100732A2110/11页22图11图12说明书附图CN104100732A2211/11页23图13说明书附图CN104100732A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