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2250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37673.6

申请日:

2014.07.15

公开号:

CN104067970A

公开日:

2014.10.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日:20140715|||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句容市福源水产品养殖场

发明人:

王煜; 杜勤根

地址:

212432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后白镇后白良种场内句容市福源水产品养殖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王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池选择;(2)养殖池前处理;(3)培水;(4)种植水藻;(5)投放小龙虾幼苗;(6)投放饲料及后期管理。本发明通过对养殖池的处理、水藻的种植、培水,以及小龙虾幼苗的投放、饲料喂养、后期的管理等的合理设置,使得小龙虾幼苗在成长过程中有效保证了水体的含氧量,建立了良性的生态环境,同时有效降低了小龙虾感染疾病的几率,提高了小龙虾的成活率,进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养殖池选择:小龙虾养殖池为一半埋式长方体,池深1.2-1.5m,且在池底两侧分别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且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防逃网,且所述的养殖池上还设置有溢流口,而在养殖池的四周还设置防逃网,同时在养殖池中该设置用于小龙虾退壳栖息的隐蔽体;
(2)养殖池前处理:对所述的养殖池进行清淤、冲洗、暴晒和消毒处理;
(3)培水:养殖池进水后,向水体中施加复合肥进行培水;
(4)种植水藻:在所述的养殖池中种植水藻,形成有益藻相,形成水藻的覆盖面积大于整个养殖池面积的60%;
(5)投放小龙虾幼苗:挑选未带病原菌、未经过药浴、抗病能力强的小龙虾幼苗,投放到水体中,每亩放养12-15万尾小龙虾;
(6)投放饲料及后期管理:向养殖池中投放小龙虾饲料,饲料分三次投放,早上投放当日投放量的10-15%;下午投放日投放量的40-45%;晚22时投放日投放量的余量,且日投放量为小龙虾体重的60%,此外,需要保证养殖池中氧气量在5.0-6.0mg/L,5-10天换水一次,10-15天杀菌一次,直至捕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隐蔽体为竹筒或塑料筒。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消毒处理过程中用到的消毒水为石灰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复合肥的磷氮比为1:(8-10)。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进水的水体的温度为24-26℃。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进水的水体的pH值为7.5-8。

说明书

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属于水体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小龙虾的营养众所周知,目前小龙虾养殖在我国迅猛发展,而小龙虾在成长过程中,小龙虾容易感染疾病,同时相互之间经常咬伤,造成了小龙虾的产量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同时降低了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小龙虾产量的小龙虾的养殖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养殖池选择:小龙虾养殖池为一半埋式长方体,池深1.2-1.5m,且在池底两侧分别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且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防逃网,且所述的养殖池上还设置有溢流口,而在养殖池的四周还设置防逃网,同时在养殖池中该设置用于校龙虾退壳栖息的隐蔽体;
(2)养殖池前处理:对所述的养殖池进行清淤、冲洗、暴晒和消毒处理;
(3)培水:养殖池进水后,向水体中施加复合肥进行培水;
(4)种植水藻:在所述的养殖池中种植水藻,形成有益藻相,形成水藻的覆盖面积大于整个养殖池面积的60%;
(5)投放小龙虾幼苗:挑选未带病原菌、未经过药浴、抗病能力强的小龙虾幼苗,投放到水体中,每亩放养12-15万尾小龙虾;
(6)投放饲料及后期管理:向养殖池中投放小龙虾饲料,饲料分三次投放,早上投放当日投放量的10-15%;下午投放日投放量的40-45%;晚22时投放日投放量的余量,且日投放量为小龙虾体重的60%,此外,需要保证养殖池中氧气量在5.0-6.0mg/L,5-10天换水一次,10-15天杀菌一次,直至捕获。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的隐蔽体为竹筒或塑料筒。
步骤(2)所述的消毒处理过程中用到的消毒水为石灰水。
步骤(3)中所述的复合肥的磷氮比为1:(8-10)。
且步骤(3)中所述的进水的水体的温度为24-26℃。
此外,步骤(3)中所述的进水的水体的pH值为7.5-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养殖池的处理、水藻的种植、培水,以及小龙虾幼苗的投放、饲料喂养、后期的管理等的合理设置,使得小龙虾幼苗在成长过程中有效保证了水体的含氧量,建立了良性的生态环境,同时有效降低了小龙虾感染疾病的几率,提高了小龙虾的成活率,进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小龙虾的养殖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养殖池选择:小龙虾养殖池为一半埋式长方体,池深1.2m,且在池底两侧分别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且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防逃网,且所述的养殖池上还设置有溢流口,而在养殖池的四周还设置防逃网,同时在养殖池中该设置用于校龙虾退壳栖息的竹筒;
(2)养殖池前处理:对所述的养殖池进行清淤、冲洗、暴晒和消毒处理,消毒处理过程中用到的消毒水为石灰水;
(3)培水:养殖池进水后,向水体中施加复合肥进行培水,复合肥的磷氮比为1:8,且水体的温度为24-26℃,水体的pH值为7.5-8;
(4)种植水藻:在所述的养殖池中种植水藻,形成有益藻相,形成水藻的覆盖面积为整个养殖池面积的65%;
(5)投放小龙虾幼苗:挑选未带病原菌、未经过药浴、抗病能力强的小龙虾幼苗,投放到水体中,每亩放养12万尾小龙虾;
(6)投放饲料及后期管理:向养殖池中投放小龙虾饲料,饲料分三次投放,早上投放当日投放量的10%;下午投放日投放量的45%;晚22时投放日投放量的余量,且日投放量为小龙虾体重的60%,此外,需要保证养殖池中氧气量在5.0-6.0mg/L,5天换水一次,15天 杀菌一次,直至捕获。
实施例2
小龙虾的养殖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养殖池选择:小龙虾养殖池为一半埋式长方体,池深1.5m,且在池底两侧分别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且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防逃网,且所述的养殖池上还设置有溢流口,而在养殖池的四周还设置防逃网,同时在养殖池中该设置用于校龙虾退壳栖息的塑料筒;
(2)养殖池前处理:对所述的养殖池进行清淤、冲洗、暴晒和消毒处理,消毒处理过程中用到的消毒水为石灰水;
(3)培水:养殖池进水后,向水体中施加复合肥进行培水,复合肥的磷氮比为1:10,且水体的温度为24-26℃,水体的pH值为7.5-8;
(4)种植水藻:在所述的养殖池中种植水藻,形成有益藻相,形成水藻的覆盖面积为整个养殖池面积的69%;
(5)投放小龙虾幼苗:挑选未带病原菌、未经过药浴、抗病能力强的小龙虾幼苗,投放到水体中,每亩放养15万尾小龙虾;
(6)投放饲料及后期管理:向养殖池中投放小龙虾饲料,饲料分三次投放,早上投放当日投放量的15%;下午投放日投放量的40%;晚22时投放日投放量的余量,且日投放量为小龙虾体重的60%,此外,需要保证养殖池中氧气量在5.0-6.0mg/L,10天换水一次,10天杀菌一次,直至捕获。
实施例3
小龙虾的养殖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养殖池选择:小龙虾养殖池为一半埋式长方体,池深1.4m,且在池底两侧分别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且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防逃网,且所述的养殖池上还设置有溢流口,而在养殖池的四周还设置防逃网,同时在养殖池中该设置用于校龙虾退壳栖息的竹筒;
(2)养殖池前处理:对所述的养殖池进行清淤、冲洗、暴晒和消毒处理,消毒处理过 程中用到的消毒水为石灰水;
(3)培水:养殖池进水后,向水体中施加复合肥进行培水,复合肥的磷氮比为1:9,且水体的温度为24-26℃,水体的pH值为7.5-8;
(4)种植水藻:在所述的养殖池中种植水藻,形成有益藻相,形成水藻的覆盖面积为整个养殖池面积的68%;
(5)投放小龙虾幼苗:挑选未带病原菌、未经过药浴、抗病能力强的小龙虾幼苗,投放到水体中,每亩放养13万尾小龙虾;
(6)投放饲料及后期管理:向养殖池中投放小龙虾饲料,饲料分三次投放,早上投放当日投放量的15%;下午投放日投放量的40%;晚22时投放日投放量的余量,且日投放量为小龙虾体重的60%,此外,需要保证养殖池中氧气量在5.0-6.0mg/L,8天换水一次,12天杀菌一次,直至捕获。
实施例4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对小龙虾进行的养殖试验
实验分组:实验组用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养殖小龙虾,对照组利用传统的方法养殖小龙虾。二组小龙虾由同一人饲养管理。
养殖效果见表1。
表1小龙虾养殖试验结果

由上表可知,实验组小龙虾的发病率下降,成活率高,养殖的整个过程无污染,提高了小龙虾的免疫能力,降低了疾病的发生。
本发明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阐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但是该阐述没有局限性,如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或研究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采用其它类似组分或者方法,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不经创造性的劳动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67970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1CN104067970A21申请号201410337673622申请日20140715A01K61/0020060171申请人句容市福源水产品养殖场地址212432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后白镇后白良种场内句容市福源水产品养殖场72发明人王煜杜勤根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代理人王云54发明名称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池选择;(2)养殖池前处理;(3)培水;(4)种植水藻;(5)投放小龙虾幼苗;(6)投放饲料及后期管理。本发明通过对养殖池的处理。

2、、水藻的种植、培水,以及小龙虾幼苗的投放、饲料喂养、后期的管理等的合理设置,使得小龙虾幼苗在成长过程中有效保证了水体的含氧量,建立了良性的生态环境,同时有效降低了小龙虾感染疾病的几率,提高了小龙虾的成活率,进而提高了经济效益。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67970ACN104067970A1/1页21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池选择小龙虾养殖池为一半埋式长方体,池深1215M,且在池底两侧分别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且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防逃网,且所。

3、述的养殖池上还设置有溢流口,而在养殖池的四周还设置防逃网,同时在养殖池中该设置用于小龙虾退壳栖息的隐蔽体;(2)养殖池前处理对所述的养殖池进行清淤、冲洗、暴晒和消毒处理;(3)培水养殖池进水后,向水体中施加复合肥进行培水;(4)种植水藻在所述的养殖池中种植水藻,形成有益藻相,形成水藻的覆盖面积大于整个养殖池面积的60;(5)投放小龙虾幼苗挑选未带病原菌、未经过药浴、抗病能力强的小龙虾幼苗,投放到水体中,每亩放养1215万尾小龙虾;(6)投放饲料及后期管理向养殖池中投放小龙虾饲料,饲料分三次投放,早上投放当日投放量的1015;下午投放日投放量的4045;晚22时投放日投放量的余量,且日投放量为小。

4、龙虾体重的60,此外,需要保证养殖池中氧气量在5060MG/L,510天换水一次,1015天杀菌一次,直至捕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隐蔽体为竹筒或塑料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消毒处理过程中用到的消毒水为石灰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复合肥的磷氮比为1(8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进水的水体的温度为242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进水。

5、的水体的PH值为758。权利要求书CN104067970A1/3页3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属于水体养殖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小龙虾的营养众所周知,目前小龙虾养殖在我国迅猛发展,而小龙虾在成长过程中,小龙虾容易感染疾病,同时相互之间经常咬伤,造成了小龙虾的产量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同时降低了经济效益。发明内容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小龙虾产量的小龙虾的养殖方法。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0005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00061养殖池选择小龙虾养殖池为一半埋式长方体,池深1。

6、215M,且在池底两侧分别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且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防逃网,且所述的养殖池上还设置有溢流口,而在养殖池的四周还设置防逃网,同时在养殖池中该设置用于校龙虾退壳栖息的隐蔽体;00072养殖池前处理对所述的养殖池进行清淤、冲洗、暴晒和消毒处理;00083培水养殖池进水后,向水体中施加复合肥进行培水;00094种植水藻在所述的养殖池中种植水藻,形成有益藻相,形成水藻的覆盖面积大于整个养殖池面积的60;00105投放小龙虾幼苗挑选未带病原菌、未经过药浴、抗病能力强的小龙虾幼苗,投放到水体中,每亩放养1215万尾小龙虾;00116投放饲料及后期管理向养殖池中投放小龙虾饲料,饲料。

7、分三次投放,早上投放当日投放量的1015;下午投放日投放量的4045;晚22时投放日投放量的余量,且日投放量为小龙虾体重的60,此外,需要保证养殖池中氧气量在5060MG/L,510天换水一次,1015天杀菌一次,直至捕获。0012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的隐蔽体为竹筒或塑料筒。0013步骤2所述的消毒处理过程中用到的消毒水为石灰水。0014步骤3中所述的复合肥的磷氮比为1810。0015且步骤3中所述的进水的水体的温度为2426。0016此外,步骤3中所述的进水的水体的PH值为758。00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养殖池的处理、水藻的种植、培水,以及小龙虾幼苗的投放、饲料喂养、后期的管理。

8、等的合理设置,使得小龙虾幼苗在成长过程中有效保证了水体的含氧量,建立了良性的生态环境,同时有效降低了小龙虾感染疾病的几率,提高了小龙虾的成活率,进而提高了经济效益。说明书CN104067970A2/3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8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0019实施例10020小龙虾的养殖过程包括以下步骤00211养殖池选择小龙虾养殖池为一半埋式长方体,池深12M,且在池底两侧分别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且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防逃网,且所述的养殖池上还设置有溢流口,而在养殖池的四周还设置防逃网,同时在养殖池中该设置用于校龙虾退壳栖息的竹筒;00222养殖池前处理对所述的养殖池进。

9、行清淤、冲洗、暴晒和消毒处理,消毒处理过程中用到的消毒水为石灰水;00233培水养殖池进水后,向水体中施加复合肥进行培水,复合肥的磷氮比为18,且水体的温度为2426,水体的PH值为758;00244种植水藻在所述的养殖池中种植水藻,形成有益藻相,形成水藻的覆盖面积为整个养殖池面积的65;00255投放小龙虾幼苗挑选未带病原菌、未经过药浴、抗病能力强的小龙虾幼苗,投放到水体中,每亩放养12万尾小龙虾;00266投放饲料及后期管理向养殖池中投放小龙虾饲料,饲料分三次投放,早上投放当日投放量的10;下午投放日投放量的45;晚22时投放日投放量的余量,且日投放量为小龙虾体重的60,此外,需要保证养殖。

10、池中氧气量在5060MG/L,5天换水一次,15天杀菌一次,直至捕获。0027实施例20028小龙虾的养殖过程包括以下步骤00291养殖池选择小龙虾养殖池为一半埋式长方体,池深15M,且在池底两侧分别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且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防逃网,且所述的养殖池上还设置有溢流口,而在养殖池的四周还设置防逃网,同时在养殖池中该设置用于校龙虾退壳栖息的塑料筒;00302养殖池前处理对所述的养殖池进行清淤、冲洗、暴晒和消毒处理,消毒处理过程中用到的消毒水为石灰水;00313培水养殖池进水后,向水体中施加复合肥进行培水,复合肥的磷氮比为110,且水体的温度为2426,水体的PH值为758。

11、;00324种植水藻在所述的养殖池中种植水藻,形成有益藻相,形成水藻的覆盖面积为整个养殖池面积的69;00335投放小龙虾幼苗挑选未带病原菌、未经过药浴、抗病能力强的小龙虾幼苗,投放到水体中,每亩放养15万尾小龙虾;00346投放饲料及后期管理向养殖池中投放小龙虾饲料,饲料分三次投放,早上投放当日投放量的15;下午投放日投放量的40;晚22时投放日投放量的余量,且日投放量为小龙虾体重的60,此外,需要保证养殖池中氧气量在5060MG/L,10天换水一次,10天杀菌一次,直至捕获。说明书CN104067970A3/3页50035实施例30036小龙虾的养殖过程包括以下步骤00371养殖池选择小龙。

12、虾养殖池为一半埋式长方体,池深14M,且在池底两侧分别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且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防逃网,且所述的养殖池上还设置有溢流口,而在养殖池的四周还设置防逃网,同时在养殖池中该设置用于校龙虾退壳栖息的竹筒;00382养殖池前处理对所述的养殖池进行清淤、冲洗、暴晒和消毒处理,消毒处理过程中用到的消毒水为石灰水;00393培水养殖池进水后,向水体中施加复合肥进行培水,复合肥的磷氮比为19,且水体的温度为2426,水体的PH值为758;00404种植水藻在所述的养殖池中种植水藻,形成有益藻相,形成水藻的覆盖面积为整个养殖池面积的68;00415投放小龙虾幼苗挑选未带病原菌、未经过药。

13、浴、抗病能力强的小龙虾幼苗,投放到水体中,每亩放养13万尾小龙虾;00426投放饲料及后期管理向养殖池中投放小龙虾饲料,饲料分三次投放,早上投放当日投放量的15;下午投放日投放量的40;晚22时投放日投放量的余量,且日投放量为小龙虾体重的60,此外,需要保证养殖池中氧气量在5060MG/L,8天换水一次,12天杀菌一次,直至捕获。0043实施例4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对小龙虾进行的养殖试验0044实验分组实验组用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养殖小龙虾,对照组利用传统的方法养殖小龙虾。二组小龙虾由同一人饲养管理。0045养殖效果见表1。0046表1小龙虾养殖试验结果00470048由上表可知,实验组小龙虾的发病率下降,成活率高,养殖的整个过程无污染,提高了小龙虾的免疫能力,降低了疾病的发生。0049本发明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阐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但是该阐述没有局限性,如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或研究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采用其它类似组分或者方法,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不经创造性的劳动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06797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