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治绵羊痘的饲料、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62246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2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36693.1

申请日:

2014.07.16

公开号:

CN104068283A

公开日:

2014.10.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23K 50/10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郝常宝 黄河 李鑫变更后:朱瑞良 胡莉萍 郝常宝 黄河 李鑫|||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K 1/18申请日:20140716|||公开

IPC分类号:

A23K1/18; A23K1/16; A61K36/899; A61P31/20; A61K35/64(2006.01)N

主分类号:

A23K1/18

申请人:

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郝常宝; 黄河; 李鑫

地址: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青大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绵羊痘的饲料,该饲料包括:饲料载体和用于防治绵羊痘的中药组合物,中药组合物包括荆芥、蝉蜕、薄荷、防风、白蒺藜、金银花、连翘、柽柳、竹叶、僵蚕、柴胡、升麻、浮萍、天花粉、黄柏、三颗针、白蔹、玄参、木通、石韦、灯芯草和大腹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含有这种中药组合物的饲料能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中药和西药的各种缺陷,对患有绵羊痘的绵羊的治疗具有清热、解毒、透疹,扶正祛邪,并且可提高绵羊的机体免疫力,有效防治绵羊痘,精选纯天然中药材,无药物残留,疗效好,治疗快速,无毒副作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防治绵羊痘的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饲料载体和用于防治羊痘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荆芥、蝉蜕、薄荷、防风、白蒺藜、金银花、连翘、柽柳、竹叶、僵蚕、柴胡、升麻、浮萍、天花粉、黄柏、三颗针、白蔹、玄参、木通、石韦、灯芯草和大腹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荆芥10-25重量份、蝉蜕12-30重量份、薄荷15-28重量份、防风10-27重量份、白蒺藜15-37重量份、金银花18-36重量份、连翘15-35重量份、柽柳13-34重量份、竹叶12-28重量份、僵蚕15-35重量份、柴胡12-30重量份、升麻15-40重量份、浮萍12-25重量份、天花粉10-35重量份、黄柏12-30重量份、三颗针10-30重量份、白蔹14-32重量份、玄参10-32重量份、木通12-30重量份、石韦15-40重量份、灯芯草15-35重量份和大腹皮10-30重量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荆芥18-25重量份、蝉蜕12-20重量份、薄荷20-28重量份、防风22-27重量份、白蒺藜15-20重量份、金银花30-36重量份、连翘15-25重量份、柽柳13-24重量份、竹叶20-28重量份、僵蚕15-25重量份、柴胡12-20重量份、升麻15-20重量份、浮萍18-25重量份、天花粉10-15重量份、黄柏22-30重量份、三颗针10-18重量份、白蔹14-22重量份、玄参10-22重量份、木通12-20重量份、石韦15-22重量份、灯芯草15-25重量份和大腹皮10-20重量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饲料载体,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添加量为1-8重量份;所述饲料还包括饲料粘合剂,所述饲料载体和所述饲料粘合剂的重量份数比为100重量份:20重量份;所述饲料粘合剂包括高筋面粉、淀粉、蛋氨酸、赖氨酸,所述饲料粘合剂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数比为:高筋面粉为9-20份,淀粉为21-32份,蛋氨酸为10-18份,赖氨酸为18-30份;所述淀粉为玉米淀粉,其中相对于100份淀粉总重量:生淀粉为50份,熟淀粉为50份;所述高筋面粉为蛋白质重量百分比含量大于21%的面粉。

5.
  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原料药按所述比例混合研磨成205-270目细粉,制备成中药组合物;
第二步,将所述饲料粘合剂按比例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饲料粘合剂,25-40重量份的水中开始调质,调质温度为77-81℃,搅拌均匀后倒入喷雾机中;
第三步,将所述饲料载体粉碎,粉碎粒度为284-340mm,使其细粉量达到总料的98%以上;
第四步,将所述第三步粉碎后的所述饲料载体倒入喷雾机中,与第二步调质后的所述饲料粘合剂混合均匀,喷雾机中水温调制在79-92℃,打开喷雾器,搅拌15分钟,继续升温至95℃完成膨化;
第五步,粉碎第四步得到的膨化产物,再加入第一步得到的所述中药组合物,混合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混合物的重量份数14-17份的水,放入制粒机中制粒;
第六步,将第五步得到的颗粒饲料干燥,干燥温度为106-112℃,干燥时间20-35分钟;然后冷却、包装。

6.
  一种用于防治绵羊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荆芥、蝉蜕、薄荷、防风、白蒺藜、金银花、连翘、柽柳、竹叶、僵蚕、柴胡、升麻、浮萍、天花粉、黄柏、三颗针、白蔹、玄参、木通、石韦、灯芯草和大腹皮。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荆芥10-25重量份、蝉蜕12-30重量份、薄荷15-28重量份、防风10-27重量份、白蒺藜15-37重量份、金银花18-36重量份、连翘15-35重量份、柽柳13-34重量份、竹叶12-28重量份、僵蚕15-35重量份、柴胡12-30重量份、升麻15-40重量份、浮萍12-25重量份、天花粉10-35重量份、黄柏12-30重量份、三颗针10-30重量份、白蔹14-32重量份、玄参10-32重量份、木通12-30重量份、石韦15-40重量份、灯芯草15-35重量份和大腹皮10-30重量份。

8.
  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散剂,所述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将所述各原料药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1~3倍的醇浓度为84~95%的乙醇,加热回流2~4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和药渣;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3倍的醇浓度为84~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
第三步,将所述第一提取液和所述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3小时,粉碎,过筛,获得200目~300目的细粉;
第五步,将第四步获得的所述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中搅拌,即获得所述散剂。

9.
  一种用于防治绵羊痘的食品或药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或药品包括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10.
  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绵羊痘的食品和药品中的应用。

说明书

用于防治绵羊痘的饲料、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兽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治疗绵羊痘的饲料、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羊痘病是羊痘病毒所致。这是一种乙醚敏感的DNA病毒。动物的损害进行组织培养有病毒生长。潜伏期5~6天,初起为红色或紫红色的小丘疹、质地坚硬,以后扩大成为顶端扁平的水疱、能发展成出血性大疱或脓疱,中央可有脐凹,大小为3~5cm。在24~48小时内疱破表面覆盖厚的淡褐色焦痂,痂四周有较特殊的灰白色或紫红色晕,其外再绕以红晕,以后变成乳头瘤样结节。最后变平、干燥、结痂而自愈。病程一般为3周,也可长达5~6周,获得永久性免疫。
绵羊痘:病羊体温升高达41~42℃,结膜眼睑红肿,呼吸和脉搏加快,鼻流出黏液,食欲丧失,弓背站立,经1~2天后出现痘疹,痘疹多见于皮肤无毛或少毛处,先出现红斑,后变成丘疹再逐渐形成水疱,最后变成脓疱,脓疱破溃后,若无继发感染逐渐干燥,形成痂皮,经2~3周痊愈。发生在舌和齿龈的痘疹往往形成溃疡。有的羊咽喉、支气管,肺脏和前胃或真胃黏膜上发生痘疹时,病羊因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而死于败血症。有的病羊见痘疹内出血,呈黑色痘:还有的病例痘疹发生化脓和坏疽,形成深层溃疡,发出恶臭,常为恶性经过,病死率高达20%~50%以上。
组织病理:表皮内有明显的细胞内及细胞间水肿,空泡形成及气球样变性,真皮有密集的细胞浸润,中央主要由组织细胞和巨噬细胞,周围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很少见多形核白细胞浸润。整个损害有许多内皮细胞增生和肿胀的小血管。在真皮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里可以见到嗜酸性包涵体。羊痘传染途径为接触性感染,包括人、车子、牧草、饲料、土壤、器具等等,只要碰过羊痘病菌的任何物品,都可能成为媒介。而且羊只感染,死亡率相当高,治疗不及时或不得当时约50%至80%左右。
中医药治疗羊痘病初期不仅具有西医药的抗病毒等作用,并且具有清热、解毒、透疹,扶正祛邪,并且可提高患病羊的机体免疫力,精选纯天然中药材,无药物残留,长期应用无耐药性,成本价格低廉,消费者食用此类羊肉后还可对机体起到一定保健作用等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中医理论,以清热、解毒、透疹为治疗原则,提供一种用于防治绵羊痘的中药组合物和含有所述中药组合物成分的饲料,采用这种中药组合物和饲料防治绵羊痘能够克服西药所产生的耐药性等缺陷,扶正祛邪,提高绵羊的免疫力,具有预防效果好、疗效快、疗效好、治疗时间短、无毒副作用等方面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绵羊痘的饲料,其包括饲料载体和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进一步包括:荆芥、蝉蜕、薄荷、防风、白蒺藜、金银花、连翘、柽柳、竹叶、僵蚕、柴胡、升麻、浮萍、天花粉、黄柏、三颗针、白蔹、玄参、木通、石韦、灯芯草和大腹皮。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荆芥10-25重量份、蝉蜕12-30重量份、薄荷15-28重量份、防风10-27重量份、白蒺藜15-37重量份、金银花18-36重量份、连翘15-35重量份、柽柳13-34重量份、竹叶12-28重量份、僵蚕15-35重量份、柴胡12-30重量份、升麻15-40重量份、浮萍12-25重量份、天花粉10-35重量份、黄柏12-30重量份、三颗针10-30重量份、白蔹14-32重量份、玄参10-32重量份、木通12-30重量份、石韦15-40重量份、灯芯草15-35重量份和大腹皮10-30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荆芥18-25重量份、蝉蜕12-20重量份、薄荷20-28重量份、防风22-27重量份、白蒺藜15-20重量份、金银花30-36重量份、连翘15-25重量份、柽柳13-24重量份、竹叶20-28重量份、僵蚕15-25重量份、柴胡12-20重量份、升麻15-20重量份、浮萍18-25重量份、天花粉10-15重量份、黄柏22-30重量份、三颗针10-18重量份、白蔹14-22重量份、玄参10-22重量份、木通12-20重量份、石韦15-22重量份、灯芯草15-25重量份和大腹皮10-20重量份。
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饲料载体,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添加量为1-8重量份;所述饲料还可以进一步包括饲料粘合剂,所述饲料载体和所述饲料粘合剂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为100重量份:20重量份,所述饲料粘合剂中包括高筋面粉、淀粉、蛋氨酸、赖氨酸,所述饲料粘合剂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数比为:高筋面粉为20份,淀粉为32份,蛋氨酸为18份;赖氨酸为30份;所述淀粉优选为玉米淀粉,其中相对于100份淀粉总重量,生淀粉的重量份数比为50份,熟淀粉的重量份数比为50份;所述高筋面粉为蛋白质重量百分比含量大于21%的面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饲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原料药按所述比例混合研磨成205-270目细粉,制备成所述中药组合物;
第二步,将所述饲料粘合剂按比例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饲料粘合剂,25-40重量份的水中开始调质,调质温度为77-81℃,搅拌均匀后倒入喷雾机中;
第三步,将所述饲料载体粉碎,粉碎粒度为284-340mm,使其细粉量达到总料的98%以上;
第四步,将所述第三步粉碎后的饲料载体倒入喷雾机中,与第二步调质后的饲料粘合剂混合均匀,喷雾机中水温调制在79-92℃,打开喷雾器,搅拌15分钟,继续升温至95℃完成膨化;
第五步,粉碎第四步得到的膨化产物,再加入第一步得到的中药组合物,混合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混合物的重量份数14-17份的水,放入制粒机中制粒;
第六步,将第五步得到的颗粒饲料干燥,干燥温度为106-112℃,干燥时间20-35分钟;然后冷却、包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绵羊痘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包括以下原料药:荆芥、蝉蜕、薄荷、防风、白蒺藜、金银花、连翘、柽柳、竹叶、僵蚕、柴胡、升麻、浮萍、天花粉、黄柏、三颗针、白蔹、玄参、木通、石韦、灯芯草和大腹皮。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荆芥18-25重量份、蝉蜕12-20重量份、薄荷20-28重量份、防风22-27重量份、白蒺藜15-20重量份、金银花30-36重量份、连翘15-25重量份、柽柳13-24重量份、竹叶20-28重量份、僵蚕15-25重量份、柴胡12-20重量份、升麻15-20重量份、浮萍18-25重量份、天花粉10-15重量份、黄柏22-30重量份、三颗针10-18重量份、白蔹14-22重量份、玄参10-22重量份、木通12-20重量份、石韦15-22重量份、灯芯草15-25重量份和大腹皮10-20重量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散剂,所述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将所述各原料药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1~3倍的醇浓度为84~95%的乙醇,加热回流2~4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和药渣;
第二步,过滤第一步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3倍的醇浓度为84~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
第三步,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3小时,粉碎,过筛,获得200目~300目的细粉;
第五步,将第四步获得的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中搅拌,即获得所述散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防治绵羊痘的食品或药品,所述食品或药品包括上述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防治绵羊痘的食品和药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含有这种中药组合物的饲料能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中药和西药的各种缺陷,对患有绵羊痘的绵羊的治疗具有清热、解毒、透疹、扶正祛邪的功效,并且可提高绵羊的机体免疫力,有效防治,精选纯天然中药材,无药物残留,疗效好,治疗快速,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中兽医理论认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宜清气;乍入营分,犹可透热,仍转气分而解,如犀角、元参、羚羊等物是也;至入于血,则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是也。”羊痘病初期宜透疹,脓成期宜破溃消疮,后期宜收敛生肌。
依据上述理论和原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绵羊痘的中药组合物,其包括:荆芥、蝉蜕、薄荷、防风、白蒺藜、金银花、连翘、柽柳、竹叶、僵蚕、柴胡、升麻、浮萍、天花粉、黄柏、三颗针、白蔹、玄参、木通、石韦、灯芯草和大腹皮。
其中,荆芥、蝉蜕、薄荷、防风、白蒺藜、金银花、连翘、柽柳、竹叶、浮萍发汉解表表透疹;柴胡、升麻清热解毒,升举阳气;天花粉、黄柏、三颗针、白蔹、清热泻火、解毒疗疮;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木通、石韦、灯芯草、大腹皮利小便,促使热毒从小便而去。
现将各味中药药理作用分述如下:
荆芥:味辛,微苦,性微湿;入肺、肝经。《日华子本草》:“利五脏,消食下气,醒酒。作菜生热食并煎茶,治头风并汗出;豉汁煎治暴伤寒。”《本草纲目》:“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治项强,目中黑花,及生疮,阴颓,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产后血晕。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本草衍义》:"治目昏翳。又水煎壳汁,治小儿出疮疹不快。"《本草纲目》:"治头风眩运,皮肤风热,痘疹作痒,破伤风及疗肿毒疮,大人失音,小儿噤风天吊,惊哭夜啼,阴肿。"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薄荷:性味辛,凉。入肺经、肝经。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该品辛以发散,凉以清热,清轻凉散,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故可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用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该品轻扬升浮、芳香通窍,功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用治风热上攻,头痛目赤。现代研究表明,薄荷具有抗病毒作用;镇痛、止痒作用;抗刺激、止咳作用;杀菌作用;抗菌作用:薄荷有极强的杀菌抗菌作用,常喝它能预防病毒性感冒、口腔疾病,使口气清新。用薄荷茶汁漱口,可以预防口臭。据说薄荷也有“眼睛草”的别称,可用于治疗眼疾。生理功效:薄荷是治疗感冒的最佳精油,能抑制发烧和粘膜发炎,并促进排汗;清咽润喉、消除口臭具有很好的功效; 清凉镇痛的功效,可减轻头痛、偏头痛和牙痛;此外对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都有很好的作用。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入膀胱经、肺经、脾经、肝经。《日华子本草》:“治三十六般风,男子一切劳劣,补中益神,风赤眼,止泪及瘫缓,通利五脏关脉,五劳七伤,羸损盗汗,心烦体重,能安神定志,匀气脉。”《长沙药解》:“行经络,逐湿淫,通关节,止疼痛,舒筋脉,伸急孪,活肢节,起瘫痪,敛自汗、盗汗,断漏下、崩中。”功用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用于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白蒺藜:苦、辛,平,入肝经。平肝解郁,祛风明目。用于肝阳眩晕头痛,肝郁胁痛,风热头痛,目赤肿痛,皮肤瘙痒等症。
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其对于头昏头晕、口干作渴、多汗烦闷、肠炎、菌痢、麻疹、肺炎、乙脑、流脑、急性乳腺炎、败血症、阑尾炎、皮肤感染、痈疽疔疮、丹毒、腮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病症均有一定疗效。
连翘:味苦,性微寒;入心、肺、小肠经。《药性论》:“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唐本草》:“连翘有两种,大翘、小翘。大翘叶狭长,如水苏,花黄可爱,生下湿地,著子似椿实之未开者,作房翘出众草。其小翘生岗原之上,叶花实皆似大翘而小细,山南人并用之。今京下惟用大翘子,不用茎花也。”有抗菌、强心、利尿、镇吐等药理作用,是清热解毒的中药,主治热病初起,风热感冒、发热、心烦、咽喉肿痛、急性肾炎、痈肿疮毒等症状,其抑菌作用与金银花大体相似。脾胃虚弱,气虚发热,痈疽已溃、脓稀色淡者忌服。本品所含齐墩果酸有强心、利尿及降血压作用,维生素P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及脆性,防止溶血。煎剂有镇吐作用、抗肝损伤作用。
柽柳:味甘、辛、性平;归肺经、胃经、心经。《本草备要》:“治痧疹不出,喘嗽闷乱。”功用疏风,解表,透疹,解毒。主治风热感冒,麻疹初起,疹出不透,风湿痹痛,皮肤瘙痒。治麻疹难透,风疹身痒,感冒,咳喘,风湿骨痛。
竹叶:性味,甘,微寒。《本草纲目》:“去烦热,利小便,除烦止渴,小儿痘毒,外症恶毒。”功效清热除烦,利尿通淋。《草木便方》:“消痰,止渴。治烦热,咳喘,吐血,呕哕,小儿惊痫。”用于热病烦渴,心胃火盛。
僵蚕:咸、辛,平;归肝、肺、胃经。《神农本草经》:“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灭黑,令人面色好,男子阴疡病。”《本草纲目》:“散风痰结核、瘰疬、头风、风虫齿痛,皮肤风疮,丹毒作痒,……一切金疮,疔肿风痔。” 
柴胡:性微寒、味苦、辛、归肝经、胆经,《本草图经》载:“(柴胡)今关、陕、江湖间,近道皆有之,以银州者为胜。二月生苗,甚香,茎青紫,叶似竹叶稍紫……七月开黄花……根赤色,似前胡而强。芦头有赤毛如鼠尾,独窠长者好。二月八月采根。”具疏肝利胆、疏气解郁、散火之功效。功能: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治感冒发热、寒热虚劳发热。小儿痘疹余热,面黄肌瘦腹部膨大,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柴胡挥发油对伤寒、副伤寒疫苗、大肠杆菌液、发酵牛奶、酵母等所致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且能使动物正常体温下降。对多种致炎剂所致踝关节肿和结缔组织增生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
升麻:味辛,甘,性微寒;归肺经、脾经、大肠经、胃经。《药性论》:“治小儿风,惊痫,时气热疾。能治口齿风NI肿疼,牙根浮烂恶臭,热毒脓血。除心肺风毒热壅闭不通,口疮,烦闷。疗痈肿,豌豆疮;水煎绵沾拭疮上。”《本草纲目》:“消斑疹,行瘀血,治阳陷眩运,胸胁虚痛,久泄下痢后重,遗浊,带下,崩中,血淋,下血,阴痿足寒。”功用清热解毒、透疹。用于麻疹透发不畅、热毒斑疹、外感表证,时疫火毒、口疮、咽痛、头痛寒热、痈肿疮毒、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久痢下重、妇女带下、崩中。
浮萍:辛,寒;入肺、小肠经。《唐本草》:“水萍者,有三种:大者名苹;水中又有蒋菜,亦相似而叶圆;水上小浮萍主火疮。”《名医别录》:“主消渴者,以湿热之邪去,则津液自生,而渴自止也。其曰下气,以休浴生毛发者,亦以寒能除热,凉血之验也。”发汗,祛风,行水,清热,解毒。治时行热痈,斑疹不透,风热痛疹,皮肤瘙痒,水肿,经闭,疮癣,丹毒,烫伤。浮萍有利尿作用,其有效成分主要为醋酸钾及氯化钾。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消肿排脓。《本草正义》:“药肆之所谓天花粉者,即以萎根切片用之,有粉之名,无粉之实。其捣细澄粉之法。”《本草求真》:“天花粉,较之栝楼,其性稍平,不似萎性急迫,而有推墙倒壁之功也。至《经》有言安中续绝,似非正说,不过云其热除自安之意。”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可入药,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黄檗分布于中国东北和华北各省等地区,喜生长于山区、杂林之中,适应性强,适合阳光充足的地方栽培,也能抗严寒。黄柏为常用中药,其性寒、味苦,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白带以及热痹、热淋等症。现代研究表明,黄柏含小蘖碱、黄柏酮等主要成分,有抗菌、收敛、消炎的作用,对各种皮肤湿毒、疮疡等症状,功效良好。《本经逢原》曰:“黄柏,生用降实火,酒制治阴火上炎,盐制治下焦之火,姜制治中焦痰火,姜汁炒黑治湿热,盐酒炒黑制虚火,阴虚火盛面赤戴阳,附子汁制”。
三颗针:苦,寒。喜光、耐阴,喜疏松、肥沃土壤,耐瘠薄,适应性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泻痢、黄疸湿疹、咽痛目赤、聤耳流脓、痈肿疮毒。主要含小檗碱(berberine)、巴马亭(掌叶防己碱palmatine)、小檗胺(berbamine)。
白蔹: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生肌敛疮。主治疮疡肿毒,瘰疬,烫伤,湿疮,温疟,惊痫,血痢,肠风,痔漏,白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白蔹煎剂本身无镇痛作用,但可显著增强黑附片和炙川乌的镇痛作用,拮抗黑附片、炙川乌和炙草乌时对离体蛙心的收缩作用。
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本草纲目》:“肾水受伤,真阴失守,孤阳无根,发为火病,法宜壮水以制火,故玄参与地黄同功。其消瘰疬亦是散火,刘守真言结核是火病。”《医学衷中参西录》:“玄参,味甘微苦,性凉多液,原为清补肾经之药。又能入肺以清肺家烁热,解毒消火,最宜于肺病结核,肺热咳嗽。”《日华子本草》:“治头风热毒游风,补虚劳损,心惊烦躁,劣乏骨蒸,传尸邪气,止健忘,消肿毒。”具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的功效,主治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等证。
木通:苦,性寒;入心经、小肠经、膀胱经 。《本草经集注》:“通草,今出近道,绕树藤生,汁白,茎有细孔,两头皆通,含一头吹之,则气出彼头者良。或云即葍藤茎。”《药性论》:“主治五淋,利小便,开关格。治人多睡,主水肿浮大,除烦热。”功用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用于淋证,水肿,心烦尿赤,经闭乳少,湿热痹痛。该品能利水消肿,下利湿热,使湿热之邪下行从小便排出。能上清心经之火,下泄小肠之热。
石韦:性微寒,味甘、苦。气微,味微涩苦。《神农本草经》:“石韦,味苦平,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通,一名石鞔(音蔗),生山谷石上。”《本草从新》:“生石阴处,柔韧如皮。生古瓦上者,名瓦韦,治淋亦佳。”《本草崇原》:“石韦主治劳热邪气者,劳热在骨,邪气在皮,肺肾之所主也。五癃者,五液癃闭,小便不利也。石韦助肺肾之精气,上下相交,水精上濡,则上窍外窍皆通,肺气下化,则水道行而小便利矣。”功用利水通淋,清肺泄热。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石韦能增强机体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并有某些抗癌作用。
灯芯草:微寒、甘、淡;归心、肺、小肠、膀胱经。《本草经疏》:“灯心草,其质轻通,其性寒,味甘淡,故能通利小肠热气,下行从小便出,小肠为心之腑,故亦除心经热也。”功用利水通淋,清心降火。主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尿少涩痛,湿热黄疸、心烦不寐、小儿夜啼,喉痹、口舌生疮,创伤。
大腹皮:味辛,性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开宝本草》:“主冷热气攻心腹,大肠壅毒,痰膈,醋心。并以姜盐同煎,入疏气药良。”《纲目》:“降逆气,消肌肤中水气浮肿,脚气壅逆,瘴疟痞满,胎气恶阻胀闷。”《药性类明》 :“大腹皮,丹溪常用之以治肺气喘促,及水肿药中又多用之,盖亦取其泄肺,以杀水之源也。”下气宽中,行水消肿。用于湿阻气滞,胸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荆芥10-25重量份、蝉蜕12-30重量份、薄荷15-28重量份、防风10-27重量份、白蒺藜15-37重量份、金银花18-36重量份、连翘15-35重量份、柽柳13-34重量份、竹叶12-28重量份、僵蚕15-35重量份、柴胡12-30重量份、升麻15-40重量份、浮萍12-25重量份、天花粉10-35重量份、黄柏12-30重量份、三颗针10-30重量份、白蔹14-32重量份、玄参10-32重量份、木通12-30重量份、石韦15-40重量份、灯芯草15-35重量份和大腹皮10-30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荆芥18-25重量份、蝉蜕12-20重量份、薄荷20-28重量份、防风22-27重量份、白蒺藜15-20重量份、金银花30-36重量份、连翘15-25重量份、柽柳13-24重量份、竹叶20-28重量份、僵蚕15-25重量份、柴胡12-20重量份、升麻15-20重量份、浮萍18-25重量份、天花粉10-15重量份、黄柏22-30重量份、三颗针10-18重量份、白蔹14-22重量份、玄参10-22重量份、木通12-20重量份、石韦15-22重量份、灯芯草15-25重量份和大腹皮10-20重量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羊痘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散剂,所述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将所述各原料药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1~3倍的醇浓度为84~95%的乙醇,加热回流2~4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和药渣;
第二步,过滤第一步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3倍的醇浓度为84~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
第三步,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3小时,粉碎,过筛,获得200目~300目的细粉;
第五步,将第四步获得的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中搅拌,即获得所述散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绵羊痘的饲料,所述饲料包括饲料载体和用于防治绵羊痘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饲料载体,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添加量为1-8重量份;所述饲料还可以进一步包括饲料粘合剂,所述饲料载体和所述饲料粘合剂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为100重量份:20重量份;所述饲料粘合剂中包括高筋面粉、淀粉、蛋氨酸、赖氨酸,所述饲料粘合剂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数比为:高筋面粉为20份,淀粉为32份,蛋氨酸为18份;赖氨酸为30份;所述淀粉优选为玉米淀粉,其中相对于100份淀粉总重量,生淀粉的重量份数比为50份,熟淀粉的重量份数比为50份;所述高筋面粉为蛋白质重量百分比含量大于21%的面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饲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原料药按所述比例混合研磨成205-270目细粉,制备成所述中药组合物;
第二步,将所述饲料粘合剂按比例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饲料粘合剂,25-40重量份的水中开始调质,调质温度为77-81℃,搅拌均匀后倒入喷雾机中;
第三步,将所述饲料载体粉碎,粉碎粒度为284-340mm,使其细粉量达到总料的98%以上;
第四步,将所述第三步粉碎后的饲料载体倒入喷雾机中,与第二步调质后的饲料粘合剂混合均匀,喷雾机中水温调制在79-92℃,打开喷雾器,搅拌15分钟,继续升温至95℃完成膨化;
第五步,粉碎第四步得到的膨化产物,再加入第一步得到的中药组合物,混合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混合物的重量份数14-17份的水,放入制粒机中制粒;
第六步,将第五步得到的颗粒饲料干燥,干燥温度为106-112℃,干燥时间20-35分钟;然后冷却、包装。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防治绵羊痘的食品或药品,所述食品或药品包括上述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防治绵羊痘的食品和药品中的应用。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绵羊的毒性试验
1、试验药物
第一步,将荆芥18g、蝉蜕15g、薄荷23g、防风25g、白蒺藜17g、金银花35g、连翘19g、柽柳18g、竹叶21g、僵蚕17g、柴胡15g、升麻17g、浮萍19g、天花粉12g、黄柏26g、三颗针12g、白蔹16g、玄参18g、木通15g、石韦22g、灯芯草15g和大腹皮16g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倍的醇浓度为88%的乙醇,加热回流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和药渣;
第二步,过滤第一步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倍的醇浓度为88%的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
第三步,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250目的细粉;
第五步,将第四步获得的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中搅拌,即获得所述散剂。
2、试验方法
急性毒性试验
选择20只白鼠,以本发明实施例1的散剂为对象,临床日用量的150倍给白鼠大肠内投药,观察7日。结果20只白鼠健存,其活动、饮食、毛发、排泄物未发现异常,未见毒性反应。对白鼠阴道和破损皮肤进行刺激性试验,未见有刺激性反应和其它不良反应。急性毒性试验证明,该药没有急性致毒性。
蓄积毒性试验         
试验方法:选用20只健康小白鼠,雌、雄各10只,以本发明实施例1的散剂为对象,将散剂混入日常饮食中,剂量设计每5天为一期,每期剂量分别为临床用药量的10倍、20倍、50倍和100倍。每5天观察小白鼠的生命体征一次,逐渐调整给药量。20天后,动物无死亡情况发生。试验结束,按递增剂量给受试物20天后,雌性、雄性动物均无死亡情况发生。受试动物一般状态良好,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进食量和体重增长均无异常变化;血液学检查、血液生化学、尿液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由此判断该散剂没有蓄积毒性。
实施例2实施例2 中药组合物散剂的制备
第一步,将荆芥15g、蝉蜕16g、薄荷20g、防风18g、白蒺藜22g、金银花30g、连翘23g、柽柳20g、竹叶18g、僵蚕23g、柴胡20g、升麻25g、浮萍22g、天花粉25g、黄柏20g、三颗针18g、白蔹25g、玄参22g、木通16g、石韦25g、灯芯草24g和大腹皮20g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和药渣;
第二步,过滤第一步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3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1.5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
第三步,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280目的细粉;
第五步,将第四步获得的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中搅拌,即获得所述散剂。
实施例3饲料的制备
第一步,将荆芥20g、蝉蜕30g、薄荷20g、防风25g、白蒺藜30g、金银花20g、连翘20g、柽柳20g、竹叶20g、僵蚕20g、柴胡25g、升麻20g、浮萍20g、天花粉15g、黄柏20g、三颗针30g、白蔹20g、玄参25g、木通20g、石韦20g、灯芯草30g和大腹皮30g混合研磨成250目细粉,制备成所述中药组合物;
第二步,将饲料粘合剂:高筋面粉为500g,淀粉为800g;蛋氨酸为450g;赖氨酸为750g;其中淀粉为玉米淀粉,其中生淀粉为400g,熟淀粉为400g加入625g的水中开始调质,调质温度为80℃,搅拌均匀后倒入喷雾机中;
第三步,将12.5kg的饲料载体粉碎,粉碎粒度为300mm,使其细粉量达到总料的98%以上;
第四步,将所述第三步粉碎后的饲料载体倒入喷雾机中,与第二步调质后的饲料粘合剂混合均匀,喷雾机中水温调制在85℃,打开喷雾器,搅拌15分钟,继续升温至95℃完成膨化;
第五步,粉碎第四步得到的膨化产物,再加入第一步得到的中药组合物,混合后,加入2500g的水,放入制粒机中制粒;
第六步,将第五步得到的颗粒饲料干燥,干燥温度为108℃,干燥时间25分钟;然后冷却、包装。
临床试验
供试材料
选择绵羊饲养场的一群500 头体重25 kg 左右的绵羊,没有接种过羊痘疫苗。其中,患上绵羊痘的绵羊为200只,接触过患病绵羊并疑似感染羊痘病毒的绵羊为300只,预试7天,在此期间进行驱虫。群饲,每日喂料3次,自由饮水。
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病羊初期体温升高、食欲减少、精神不振、呼吸急促,鼻中有粘液,眼结膜潮红,鼻翼鼻梁两侧张合频繁,继之可见眼睑、鼻孔、唇部、鼻梁两侧、前后腿内侧、会阴部、乳房、腋下、无毛等处有不同程度的20cm左右圆形红斑,无毛部位可见隆起皮肤表面的圆形扁平小丘疹,称之为大红脸,第二天丘疹顶端开始变软,形成水泡,几天后发黄变成脓包,最后呈棕色结痂。有的为发展为水泡,为硬的丘状物,呈脐状,留下浅红色疤痕;
(2)临床解剖:病羊口腔和咽部粘膜增厚水肿,呈暗红色,有红斑点、丘疹和水泡,鼻腔、气管粘膜有少量溃疡,气管内壁有粘性渗出物,食道有数个圆形红斑,瘤胃和皱胃有小片的糜烂区和点状溃疡面,肝脏有淡黄色的干酪样结节,肺有片状的红色区域,淋巴结肿胀、色红;
根据流行情况、及上述临床症状及解剖情况,诊断为羊痘病。
试验方法一:
针对200只患病绵羊进行试验。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100只和西药治疗组100只。
中药治疗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中药组合物散剂进行治疗,将中药组合物散剂混入日常饲料中进行饲喂,中药组合物散剂与饲料的比例为:3:100。一日两次,1天为一个疗程,治疗三个疗程。
西药对照组:首先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沐浴患部皮肤,然后在病灶部位涂抹5%碘酒,一日两次;病毒灵注射液10ml肌肉注射,一日两次;痘克注射液0.1ml/kg肌肉注射,一日一次;上述方法结合同时进行。1天为一个疗程,治疗三个疗程。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痘肿全部消退,症状全部消失,恢复正常;有效:痘肿明显减轻,其他症状都得到很大缓解,基本恢复正常;无效:症状没有任何改善,或死亡。
治疗结果
表1为四组的疗效结果对比

 通过表1可以看出,中药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相比,治愈数和有效数都明显高于西药治疗组。可以得知,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散剂,在治疗绵羊痘上,要比传统药物疗效好,治愈率高,有效率高。
表2各组的治愈数和有效数的总和的治疗时间对比
 
由表2可以看出,中药治疗组的绵羊,在治疗速度上要快于西药治疗组。也就是说,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疗效确切、起效快,疗效好,治愈率高等优点。
试验方法二
针对300只接触过患病绵羊并疑似感染羊痘病毒的绵羊进行试验。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150只和空白治疗组150只。
中药治疗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中药组合物散剂进行治疗,将中药组合物散剂混入日常饲料中进行饲喂,中药组合物散剂与饲料载体的比例为:3:100。一日两次。饲喂进行7天。然后观察。
空白对照组:正常喂养,日常饲料一日两次。饲喂进行7天。然后观察。
实验结果
表3为中药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的绵羊痘发作情况对比

由表3可以看出,中药治疗组的绵羊健康的数目要比空白对照组的绵羊健康的数目多。也就是在,中药组合物散剂能够很好的预防绵羊患上羊痘病。说明,中药组合物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防治绵羊痘上有效预防;在治疗绵羊痘上疗效确切,疗效好,治愈速度快,并且无毒副作用。
举例1:2010年5月李某养羊场养有80头绵羊。其中40头绵羊体表无毛或少毛部皮肤及可视私膜上出现痘疹,随后在全身出现散在或密集的痘疹,进而形成痘肿,根据临床症状确诊为羊痘病。对40头母猪喂食实施例3的饲料,1天为一疗程,连用3个疗程,治愈38头,2头无效死亡,治愈率为95%,在治疗过程和治疗后未出现副作用。对剩余的40头绵羊进行实施例3的饲料饲喂7天,饲喂后40只绵羊未出现绵羊痘的患病情况,均健康。
所有上述的首要实施这一知识产权,并没有设定限制其他形式的实施这种新产品和/或新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利用这一重要信息,上述内容修改,以实现类似的执行情况。但是,所有修改或改造基于本发明新产品属于保留的权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用于防治绵羊痘的饲料、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用于防治绵羊痘的饲料、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用于防治绵羊痘的饲料、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防治绵羊痘的饲料、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防治绵羊痘的饲料、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68283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1CN104068283A21申请号201410336693122申请日20140716A23K1/18200601A23K1/16200601A61K36/899200601A61P31/20200601A61K35/6420060171申请人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地址266061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青大工业园72发明人郝常宝黄河李鑫54发明名称用于防治绵羊痘的饲料、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绵羊痘的饲料,该饲料包括饲料载体和用于防治绵羊痘的中药组合物,中药组合物包括荆芥、蝉蜕、薄荷。

2、、防风、白蒺藜、金银花、连翘、柽柳、竹叶、僵蚕、柴胡、升麻、浮萍、天花粉、黄柏、三颗针、白蔹、玄参、木通、石韦、灯芯草和大腹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含有这种中药组合物的饲料能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中药和西药的各种缺陷,对患有绵羊痘的绵羊的治疗具有清热、解毒、透疹,扶正祛邪,并且可提高绵羊的机体免疫力,有效防治绵羊痘,精选纯天然中药材,无药物残留,疗效好,治疗快速,无毒副作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68283ACN104068283A1/2页21一种用于防治绵羊痘的饲料,其特征在于,。

3、包括饲料载体和用于防治羊痘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荆芥、蝉蜕、薄荷、防风、白蒺藜、金银花、连翘、柽柳、竹叶、僵蚕、柴胡、升麻、浮萍、天花粉、黄柏、三颗针、白蔹、玄参、木通、石韦、灯芯草和大腹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荆芥1025重量份、蝉蜕1230重量份、薄荷1528重量份、防风1027重量份、白蒺藜1537重量份、金银花1836重量份、连翘1535重量份、柽柳1334重量份、竹叶1228重量份、僵蚕1535重量份、柴胡1230重量份、升麻1540重量份、浮萍1225重量份、天花粉1035重量份、黄柏1230重量份、三颗针10。

4、30重量份、白蔹1432重量份、玄参1032重量份、木通1230重量份、石韦1540重量份、灯芯草1535重量份和大腹皮1030重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荆芥1825重量份、蝉蜕1220重量份、薄荷2028重量份、防风2227重量份、白蒺藜1520重量份、金银花3036重量份、连翘1525重量份、柽柳1324重量份、竹叶2028重量份、僵蚕1525重量份、柴胡1220重量份、升麻1520重量份、浮萍1825重量份、天花粉1015重量份、黄柏2230重量份、三颗针1018重量份、白蔹1422重量份、玄参1022重量份、木通1220。

5、重量份、石韦1522重量份、灯芯草1525重量份和大腹皮1020重量份。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饲料载体,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添加量为18重量份;所述饲料还包括饲料粘合剂,所述饲料载体和所述饲料粘合剂的重量份数比为100重量份20重量份;所述饲料粘合剂包括高筋面粉、淀粉、蛋氨酸、赖氨酸,所述饲料粘合剂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数比为高筋面粉为920份,淀粉为2132份,蛋氨酸为1018份,赖氨酸为1830份;所述淀粉为玉米淀粉,其中相对于100份淀粉总重量生淀粉为50份,熟淀粉为50份;所述高筋面粉为蛋白质重量百分比含量大于21的面粉。5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

6、所述的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第一步,将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原料药按所述比例混合研磨成205270目细粉,制备成中药组合物;第二步,将所述饲料粘合剂按比例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饲料粘合剂,2540重量份的水中开始调质,调质温度为7781,搅拌均匀后倒入喷雾机中;第三步,将所述饲料载体粉碎,粉碎粒度为284340MM,使其细粉量达到总料的98以上;第四步,将所述第三步粉碎后的所述饲料载体倒入喷雾机中,与第二步调质后的所述饲料粘合剂混合均匀,喷雾机中水温调制在7992,打开喷雾器,搅拌15分钟,继续升温至95完成膨化;第五步,粉碎第四步得到的膨化产物,再加入第一步得到的所述中。

7、药组合物,混合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混合物的重量份数1417份的水,放入制粒机中制粒;第六步,将第五步得到的颗粒饲料干燥,干燥温度为106112,干燥时间2035分钟;然后冷却、包装。6一种用于防治绵羊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荆芥、蝉蜕、薄权利要求书CN104068283A2/2页3荷、防风、白蒺藜、金银花、连翘、柽柳、竹叶、僵蚕、柴胡、升麻、浮萍、天花粉、黄柏、三颗针、白蔹、玄参、木通、石韦、灯芯草和大腹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荆芥1025重量份、蝉蜕1230重量份、薄荷1528重量份、防风1027重量份。

8、、白蒺藜1537重量份、金银花1836重量份、连翘1535重量份、柽柳1334重量份、竹叶1228重量份、僵蚕1535重量份、柴胡1230重量份、升麻1540重量份、浮萍1225重量份、天花粉1035重量份、黄柏1230重量份、三颗针1030重量份、白蔹1432重量份、玄参1032重量份、木通1230重量份、石韦1540重量份、灯芯草1535重量份和大腹皮1030重量份。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散剂,所述制备方法为第一步,将所述各原料药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13倍的醇浓度为8495的乙醇,加热回流24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和药渣;。

9、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3倍的醇浓度为84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第三步,将所述第一提取液和所述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3小时,粉碎,过筛,获得200目300目的细粉;第五步,将第四步获得的所述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中搅拌,即获得所述散剂。9一种用于防治绵羊痘的食品或药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或药品包括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10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绵羊痘的食品和药品中的应用。权利要求书CN104068283A1/11页4用于防治绵羊痘的饲料。

10、、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中兽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治疗绵羊痘的饲料、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背景技术0002羊痘病是羊痘病毒所致。这是一种乙醚敏感的DNA病毒。动物的损害进行组织培养有病毒生长。潜伏期56天,初起为红色或紫红色的小丘疹、质地坚硬,以后扩大成为顶端扁平的水疱、能发展成出血性大疱或脓疱,中央可有脐凹,大小为35CM。在2448小时内疱破表面覆盖厚的淡褐色焦痂,痂四周有较特殊的灰白色或紫红色晕,其外再绕以红晕,以后变成乳头瘤样结节。最后变平、干燥、结痂而自愈。病程一般为3周,也可长达56周,获得永久性免疫。0003绵羊痘病羊体温升高达4142,结膜。

11、眼睑红肿,呼吸和脉搏加快,鼻流出黏液,食欲丧失,弓背站立,经12天后出现痘疹,痘疹多见于皮肤无毛或少毛处,先出现红斑,后变成丘疹再逐渐形成水疱,最后变成脓疱,脓疱破溃后,若无继发感染逐渐干燥,形成痂皮,经23周痊愈。发生在舌和齿龈的痘疹往往形成溃疡。有的羊咽喉、支气管,肺脏和前胃或真胃黏膜上发生痘疹时,病羊因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而死于败血症。有的病羊见痘疹内出血,呈黑色痘还有的病例痘疹发生化脓和坏疽,形成深层溃疡,发出恶臭,常为恶性经过,病死率高达2050以上。0004组织病理表皮内有明显的细胞内及细胞间水肿,空泡形成及气球样变性,真皮有密集的细胞浸润,中央主要由组织细胞和巨噬细胞,周围有淋巴。

12、细胞和浆细胞,很少见多形核白细胞浸润。整个损害有许多内皮细胞增生和肿胀的小血管。在真皮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里可以见到嗜酸性包涵体。羊痘传染途径为接触性感染,包括人、车子、牧草、饲料、土壤、器具等等,只要碰过羊痘病菌的任何物品,都可能成为媒介。而且羊只感染,死亡率相当高,治疗不及时或不得当时约50至80左右。0005中医药治疗羊痘病初期不仅具有西医药的抗病毒等作用,并且具有清热、解毒、透疹,扶正祛邪,并且可提高患病羊的机体免疫力,精选纯天然中药材,无药物残留,长期应用无耐药性,成本价格低廉,消费者食用此类羊肉后还可对机体起到一定保健作用等优势。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中医理论。

13、,以清热、解毒、透疹为治疗原则,提供一种用于防治绵羊痘的中药组合物和含有所述中药组合物成分的饲料,采用这种中药组合物和饲料防治绵羊痘能够克服西药所产生的耐药性等缺陷,扶正祛邪,提高绵羊的免疫力,具有预防效果好、疗效快、疗效好、治疗时间短、无毒副作用等方面的特点。0007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绵羊痘的饲料,其包括饲料载体和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进一步包括荆芥、蝉蜕、薄荷、防风、白蒺藜、金银花、连翘、柽柳、竹叶、僵蚕、柴胡、升麻、浮萍、天花粉、黄柏、三颗针、白蔹、玄参、木通、石韦、灯说明书CN104068283A2/11页5芯草和大腹皮。0008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

14、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荆芥1025重量份、蝉蜕1230重量份、薄荷1528重量份、防风1027重量份、白蒺藜1537重量份、金银花1836重量份、连翘1535重量份、柽柳1334重量份、竹叶1228重量份、僵蚕1535重量份、柴胡1230重量份、升麻1540重量份、浮萍1225重量份、天花粉1035重量份、黄柏1230重量份、三颗针1030重量份、白蔹1432重量份、玄参1032重量份、木通1230重量份、石韦1540重量份、灯芯草1535重量份和大腹皮1030重量份。0009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荆芥1825重量份、蝉蜕1220重量份、薄荷2028重量份、防风2227。

15、重量份、白蒺藜1520重量份、金银花3036重量份、连翘1525重量份、柽柳1324重量份、竹叶2028重量份、僵蚕1525重量份、柴胡1220重量份、升麻1520重量份、浮萍1825重量份、天花粉1015重量份、黄柏2230重量份、三颗针1018重量份、白蔹1422重量份、玄参1022重量份、木通1220重量份、石韦1522重量份、灯芯草1525重量份和大腹皮1020重量份。0010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饲料载体,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添加量为18重量份;所述饲料还可以进一步包括饲料粘合剂,所述饲料载体和所述饲料粘合剂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为100重量份20重量份,所述饲料粘合剂中包括高筋面粉、淀粉。

16、、蛋氨酸、赖氨酸,所述饲料粘合剂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数比为高筋面粉为20份,淀粉为32份,蛋氨酸为18份;赖氨酸为30份;所述淀粉优选为玉米淀粉,其中相对于100份淀粉总重量,生淀粉的重量份数比为50份,熟淀粉的重量份数比为50份;所述高筋面粉为蛋白质重量百分比含量大于21的面粉。00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饲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第一步,将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原料药按所述比例混合研磨成205270目细粉,制备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第二步,将所述饲料粘合剂按比例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饲料粘合剂,2540重量份的水中开始调质,调质温度为7781,搅拌均匀后倒入喷雾机中。

17、;第三步,将所述饲料载体粉碎,粉碎粒度为284340MM,使其细粉量达到总料的98以上;第四步,将所述第三步粉碎后的饲料载体倒入喷雾机中,与第二步调质后的饲料粘合剂混合均匀,喷雾机中水温调制在7992,打开喷雾器,搅拌15分钟,继续升温至95完成膨化;第五步,粉碎第四步得到的膨化产物,再加入第一步得到的中药组合物,混合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混合物的重量份数1417份的水,放入制粒机中制粒;第六步,将第五步得到的颗粒饲料干燥,干燥温度为106112,干燥时间2035分钟;然后冷却、包装。001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绵羊痘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包括以下原料药荆芥、蝉蜕。

18、、薄荷、防风、白蒺藜、金银花、连翘、柽柳、竹叶、僵蚕、柴胡、升麻、浮萍、天花粉、黄柏、三颗针、白蔹、玄参、木通、石韦、灯芯草和大腹皮。0013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荆芥1825重量份、蝉蜕说明书CN104068283A3/11页61220重量份、薄荷2028重量份、防风2227重量份、白蒺藜1520重量份、金银花3036重量份、连翘1525重量份、柽柳1324重量份、竹叶2028重量份、僵蚕1525重量份、柴胡1220重量份、升麻1520重量份、浮萍1825重量份、天花粉1015重量份、黄柏2230重量份、三颗针1018重量份、白蔹1422重量份、玄参1022重量份、木。

19、通1220重量份、石韦1522重量份、灯芯草1525重量份和大腹皮1020重量份。00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散剂,所述制备方法为第一步,将所述各原料药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13倍的醇浓度为8495的乙醇,加热回流24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和药渣;第二步,过滤第一步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3倍的醇浓度为84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第三步,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3小时,粉。

20、碎,过筛,获得200目300目的细粉;第五步,将第四步获得的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中搅拌,即获得所述散剂。0015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防治绵羊痘的食品或药品,所述食品或药品包括上述的中药组合物。0016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防治绵羊痘的食品和药品中的应用。0017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含有这种中药组合物的饲料能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中药和西药的各种缺陷,对患有绵羊痘的绵羊的治疗具有清热、解毒、透疹、扶正祛邪的功效,并且可提高绵羊的机体免疫力,有效防治,精选纯天然中药材,无药物残留,疗效好,治疗快速,无毒副作用。0018具体实施方式0019中兽医理论认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21、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宜清气;乍入营分,犹可透热,仍转气分而解,如犀角、元参、羚羊等物是也;至入于血,则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是也。”羊痘病初期宜透疹,脓成期宜破溃消疮,后期宜收敛生肌。0020依据上述理论和原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绵羊痘的中药组合物,其包括荆芥、蝉蜕、薄荷、防风、白蒺藜、金银花、连翘、柽柳、竹叶、僵蚕、柴胡、升麻、浮萍、天花粉、黄柏、三颗针、白蔹、玄参、木通、石韦、灯芯草和大腹皮。0021其中,荆芥、蝉蜕、薄荷、防风、白蒺藜、金银花、。

22、连翘、柽柳、竹叶、浮萍发汉解表表透疹;柴胡、升麻清热解毒,升举阳气;天花粉、黄柏、三颗针、白蔹、清热泻火、解毒疗疮;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木通、石韦、灯芯草、大腹皮利小便,促使热毒从小便而去。0022现将各味中药药理作用分述如下荆芥味辛,微苦,性微湿;入肺、肝经。日华子本草“利五脏,消食下气,醒酒。作菜生热食并煎茶,治头风并汗出;豉汁煎治暴伤寒。”本草纲目“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说明书CN104068283A4/11页7疮肿。治项强,目中黑花,及生疮,阴颓,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产后血晕。用于感冒,头痛,麻疹。

23、,风疹,疮疡初起。0023蝉蜕甘,寒;归肺、肝经。本草衍义“治目昏翳。又水煎壳汁,治小儿出疮疹不快。“本草纲目“治头风眩运,皮肤风热,痘疹作痒,破伤风及疗肿毒疮,大人失音,小儿噤风天吊,惊哭夜啼,阴肿。“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0024薄荷性味辛,凉。入肺经、肝经。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该品辛以发散,凉以清热,清轻凉散,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故可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用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该品轻扬升浮、芳香通窍,功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用治风热上攻,头痛目赤。现代研究表明,薄荷具有抗病毒作用;镇痛。

24、、止痒作用;抗刺激、止咳作用;杀菌作用;抗菌作用薄荷有极强的杀菌抗菌作用,常喝它能预防病毒性感冒、口腔疾病,使口气清新。用薄荷茶汁漱口,可以预防口臭。据说薄荷也有“眼睛草”的别称,可用于治疗眼疾。生理功效薄荷是治疗感冒的最佳精油,能抑制发烧和粘膜发炎,并促进排汗;清咽润喉、消除口臭具有很好的功效;清凉镇痛的功效,可减轻头痛、偏头痛和牙痛;此外对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都有很好的作用。0025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入膀胱经、肺经、脾经、肝经。日华子本草“治三十六般风,男子一切劳劣,补中益神,风赤眼,止泪及瘫缓,通利五脏关脉,五劳七伤,羸损盗汗,心烦体重,能安神定志,匀气脉。”长沙药解“。

25、行经络,逐湿淫,通关节,止疼痛,舒筋脉,伸急孪,活肢节,起瘫痪,敛自汗、盗汗,断漏下、崩中。”功用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用于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0026白蒺藜苦、辛,平,入肝经。平肝解郁,祛风明目。用于肝阳眩晕头痛,肝郁胁痛,风热头痛,目赤肿痛,皮肤瘙痒等症。0027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其对于头昏头晕、口干作渴、多汗烦闷、肠炎、菌痢、麻疹、肺炎、乙脑、流脑、急性乳腺炎、败血症、阑尾炎、皮肤感染、痈疽疔疮、丹毒、腮腺炎、化脓性。

26、扁桃体炎等病症均有一定疗效。0028连翘味苦,性微寒;入心、肺、小肠经。药性论“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唐本草“连翘有两种,大翘、小翘。大翘叶狭长,如水苏,花黄可爱,生下湿地,著子似椿实之未开者,作房翘出众草。其小翘生岗原之上,叶花实皆似大翘而小细,山南人并用之。今京下惟用大翘子,不用茎花也。”有抗菌、强心、利尿、镇吐等药理作用,是清热解毒的中药,主治热病初起,风热感冒、发热、心烦、咽喉肿痛、急性肾炎、痈肿疮毒等症状,其抑菌作用与金银花大体相似。脾胃虚弱,气虚发热,痈疽已溃、脓稀色淡者忌服。本品所含齐墩果酸有强心、利尿及降血压作用,维生素P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及脆性,防止溶血。煎剂有镇。

27、吐作用、抗肝损伤作用。0029柽柳味甘、辛、性平;归肺经、胃经、心经。本草备要“治痧疹不出,喘嗽闷乱。”功用疏风,解表,透疹,解毒。主治风热感冒,麻疹初起,疹出不透,风湿痹痛,皮肤瘙痒。治麻疹难透,风疹身痒,感冒,咳喘,风湿骨痛。说明书CN104068283A5/11页80030竹叶性味,甘,微寒。本草纲目“去烦热,利小便,除烦止渴,小儿痘毒,外症恶毒。”功效清热除烦,利尿通淋。草木便方“消痰,止渴。治烦热,咳喘,吐血,呕哕,小儿惊痫。”用于热病烦渴,心胃火盛。0031僵蚕咸、辛,平;归肝、肺、胃经。神农本草经“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灭黑,令人面色好,男子阴疡病。”本草纲目“散风痰结核、瘰。

28、疬、头风、风虫齿痛,皮肤风疮,丹毒作痒,一切金疮,疔肿风痔。”柴胡性微寒、味苦、辛、归肝经、胆经,本草图经载“(柴胡)今关、陕、江湖间,近道皆有之,以银州者为胜。二月生苗,甚香,茎青紫,叶似竹叶稍紫七月开黄花根赤色,似前胡而强。芦头有赤毛如鼠尾,独窠长者好。二月八月采根。”具疏肝利胆、疏气解郁、散火之功效。功能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治感冒发热、寒热虚劳发热。小儿痘疹余热,面黄肌瘦腹部膨大,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柴胡挥发油对伤寒、副伤寒疫苗、大肠杆菌液、发酵牛奶、酵母等所致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且能使动物正常体温下降。对多种致炎剂所致踝关节肿和结缔组织增生。

29、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0032升麻味辛,甘,性微寒;归肺经、脾经、大肠经、胃经。药性论“治小儿风,惊痫,时气热疾。能治口齿风NI肿疼,牙根浮烂恶臭,热毒脓血。除心肺风毒热壅闭不通,口疮,烦闷。疗痈肿,豌豆疮;水煎绵沾拭疮上。”本草纲目“消斑疹,行瘀血,治阳陷眩运,胸胁虚痛,久泄下痢后重,遗浊,带下,崩中,血淋,下血,阴痿足寒。”功用清热解毒、透疹。用于麻疹透发不畅、热毒斑疹、外感表证,时疫火毒、口疮、咽痛、头痛寒热、痈肿疮毒、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久痢下重、妇女带下、崩中。0033浮萍辛,寒;入肺、小肠经。唐本草“水萍者,有三种大者名苹;水中又有蒋菜,亦相似而叶圆;水上小浮萍主火疮。”名医别录“主。

30、消渴者,以湿热之邪去,则津液自生,而渴自止也。其曰下气,以休浴生毛发者,亦以寒能除热,凉血之验也。”发汗,祛风,行水,清热,解毒。治时行热痈,斑疹不透,风热痛疹,皮肤瘙痒,水肿,经闭,疮癣,丹毒,烫伤。浮萍有利尿作用,其有效成分主要为醋酸钾及氯化钾。0034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消肿排脓。本草正义“药肆之所谓天花粉者,即以萎根切片用之,有粉之名,无粉之实。其捣细澄粉之法。”本草求真“天花粉,较之栝楼,其性稍平,不似萎性急迫,而有推墙倒壁之功也。至经有言安中续绝,似非正说,不过云其热除自安之意。”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0035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

31、檗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可入药,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黄檗分布于中国东北和华北各省等地区,喜生长于山区、杂林之中,适应性强,适合阳光充足的地方栽培,也能抗严寒。黄柏为常用中药,其性寒、味苦,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白带以及热痹、热淋等症。现代研究表明,黄柏含小蘖碱、黄柏酮等主要成分,有抗菌、收敛、消炎的作用,对各种皮肤湿毒、疮疡等症状,功效良好。本经逢原曰“黄柏,生用降实火,酒制治阴火上炎,盐制治下焦之火,姜制治中焦痰火,姜汁炒黑治湿热,盐酒炒黑制虚火,阴虚火盛面赤戴阳,附子汁制”。0036三颗针苦,寒。喜光、耐。

32、阴,喜疏松、肥沃土壤,耐瘠薄,适应性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泻痢、黄疸湿疹、咽痛目赤、聤耳流脓、痈肿疮毒。主要含小檗碱(BERBERINE)、巴马亭(掌叶防己碱PALMATINE)、小檗胺(BERBAMINE)。说明书CN104068283A6/11页90037白蔹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生肌敛疮。主治疮疡肿毒,瘰疬,烫伤,湿疮,温疟,惊痫,血痢,肠风,痔漏,白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白蔹煎剂本身无镇痛作用,但可显著增强黑附片和炙川乌的镇痛作用,拮抗黑附片、炙川乌和炙草乌时对离体蛙心的收缩作用。0038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本草纲目“肾水受伤,真阴失守,孤阳无根,发为火。

33、病,法宜壮水以制火,故玄参与地黄同功。其消瘰疬亦是散火,刘守真言结核是火病。”医学衷中参西录“玄参,味甘微苦,性凉多液,原为清补肾经之药。又能入肺以清肺家烁热,解毒消火,最宜于肺病结核,肺热咳嗽。”日华子本草“治头风热毒游风,补虚劳损,心惊烦躁,劣乏骨蒸,传尸邪气,止健忘,消肿毒。”具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的功效,主治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等证。0039木通苦,性寒;入心经、小肠经、膀胱经。本草经集注“通草,今出近道,绕树藤生,汁白,茎有细孔,两头皆通,含一头吹之,则气出彼头者良。或云即葍藤茎。”药性论。

34、“主治五淋,利小便,开关格。治人多睡,主水肿浮大,除烦热。”功用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用于淋证,水肿,心烦尿赤,经闭乳少,湿热痹痛。该品能利水消肿,下利湿热,使湿热之邪下行从小便排出。能上清心经之火,下泄小肠之热。0040石韦性微寒,味甘、苦。气微,味微涩苦。神农本草经“石韦,味苦平,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通,一名石鞔音蔗,生山谷石上。”本草从新“生石阴处,柔韧如皮。生古瓦上者,名瓦韦,治淋亦佳。”本草崇原“石韦主治劳热邪气者,劳热在骨,邪气在皮,肺肾之所主也。五癃者,五液癃闭,小便不利也。石韦助肺肾之精气,上下相交,水精上濡,则上窍外窍皆通,肺气下化,则水道行而小便利矣。”。

35、功用利水通淋,清肺泄热。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石韦能增强机体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并有某些抗癌作用。0041灯芯草微寒、甘、淡;归心、肺、小肠、膀胱经。本草经疏“灯心草,其质轻通,其性寒,味甘淡,故能通利小肠热气,下行从小便出,小肠为心之腑,故亦除心经热也。”功用利水通淋,清心降火。主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尿少涩痛,湿热黄疸、心烦不寐、小儿夜啼,喉痹、口舌生疮,创伤。0042大腹皮味辛,性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开宝本草“主冷热气攻心腹,大肠壅毒,痰膈,醋心。并以姜盐同煎,入疏气药良。”纲目“降逆气,消肌肤中水气浮肿,脚气壅逆,瘴疟痞。

36、满,胎气恶阻胀闷。”药性类明“大腹皮,丹溪常用之以治肺气喘促,及水肿药中又多用之,盖亦取其泄肺,以杀水之源也。”下气宽中,行水消肿。用于湿阻气滞,胸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脚气,小便不利。0043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荆芥1025重量份、蝉蜕1230重量份、薄荷1528重量份、防风1027重量份、白蒺藜1537重量份、金银花1836重量份、连翘1535重量份、柽柳1334重量份、竹叶1228重量份、僵蚕1535重量份、柴胡1230重量份、升麻1540重量份、浮萍1225重量份、天花粉1035重量份、黄柏1230重量份、三颗针1030重量份、白蔹1432重量份、玄参103。

37、2重量份、木通1230重量份、石韦1540重量份、灯芯草1535重量份和大腹皮1030重量份。0044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荆芥1825重量份、蝉蜕1220重量份、薄荷2028重量份、防风2227重量份、白蒺藜1520重量份、金银花3036说明书CN104068283A7/11页10重量份、连翘1525重量份、柽柳1324重量份、竹叶2028重量份、僵蚕1525重量份、柴胡1220重量份、升麻1520重量份、浮萍1825重量份、天花粉1015重量份、黄柏2230重量份、三颗针1018重量份、白蔹1422重量份、玄参1022重量份、木通1220重量份、石韦1522重量份、。

38、灯芯草1525重量份和大腹皮1020重量份。004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羊痘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散剂,所述制备方法为第一步,将所述各原料药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13倍的醇浓度为8495的乙醇,加热回流24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和药渣;第二步,过滤第一步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3倍的醇浓度为84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第三步,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3小时,粉碎,过筛,获得200目300目的细粉;第五步,将第四。

39、步获得的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中搅拌,即获得所述散剂。004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绵羊痘的饲料,所述饲料包括饲料载体和用于防治绵羊痘的中药组合物。0047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饲料载体,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添加量为18重量份;所述饲料还可以进一步包括饲料粘合剂,所述饲料载体和所述饲料粘合剂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为100重量份20重量份;所述饲料粘合剂中包括高筋面粉、淀粉、蛋氨酸、赖氨酸,所述饲料粘合剂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数比为高筋面粉为20份,淀粉为32份,蛋氨酸为18份;赖氨酸为30份;所述淀粉优选为玉米淀粉,其中相对于100份淀粉总重量,生淀粉的重量份数比为50份,熟淀粉的重量份数比为50份;所述。

40、高筋面粉为蛋白质重量百分比含量大于21的面粉。0048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饲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第一步,将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原料药按所述比例混合研磨成205270目细粉,制备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第二步,将所述饲料粘合剂按比例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饲料粘合剂,2540重量份的水中开始调质,调质温度为7781,搅拌均匀后倒入喷雾机中;第三步,将所述饲料载体粉碎,粉碎粒度为284340MM,使其细粉量达到总料的98以上;第四步,将所述第三步粉碎后的饲料载体倒入喷雾机中,与第二步调质后的饲料粘合剂混合均匀,喷雾机中水温调制在7992,打开喷雾器,搅拌15分钟,继续升温至95完成膨化;第五步,粉碎第四步。

41、得到的膨化产物,再加入第一步得到的中药组合物,混合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混合物的重量份数1417份的水,放入制粒机中制粒;第六步,将第五步得到的颗粒饲料干燥,干燥温度为106112,干燥时间2035分钟;然后冷却、包装。0049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防治绵羊痘的食品或药品,所述食品或药品包括上述的中药组合物。说明书CN104068283A108/11页110050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防治绵羊痘的食品和药品中的应用。0051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0052实施例1本发明的中。

42、药组合物对绵羊的毒性试验1、试验药物第一步,将荆芥18G、蝉蜕15G、薄荷23G、防风25G、白蒺藜17G、金银花35G、连翘19G、柽柳18G、竹叶21G、僵蚕17G、柴胡15G、升麻17G、浮萍19G、天花粉12G、黄柏26G、三颗针12G、白蔹16G、玄参18G、木通15G、石韦22G、灯芯草15G和大腹皮16G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倍的醇浓度为88的乙醇,加热回流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和药渣;第二步,过滤第一步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倍的醇浓度为88的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第三步,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

43、干燥,获得干膏;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250目的细粉;第五步,将第四步获得的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中搅拌,即获得所述散剂。00532、试验方法急性毒性试验选择20只白鼠,以本发明实施例1的散剂为对象,临床日用量的150倍给白鼠大肠内投药,观察7日。结果20只白鼠健存,其活动、饮食、毛发、排泄物未发现异常,未见毒性反应。对白鼠阴道和破损皮肤进行刺激性试验,未见有刺激性反应和其它不良反应。急性毒性试验证明,该药没有急性致毒性。0054蓄积毒性试验试验方法选用20只健康小白鼠,雌、雄各10只,以本发明实施例1的散剂为对象,将散剂混入日常饮食中,剂量设计每。

44、5天为一期,每期剂量分别为临床用药量的10倍、20倍、50倍和100倍。每5天观察小白鼠的生命体征一次,逐渐调整给药量。20天后,动物无死亡情况发生。试验结束,按递增剂量给受试物20天后,雌性、雄性动物均无死亡情况发生。受试动物一般状态良好,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进食量和体重增长均无异常变化;血液学检查、血液生化学、尿液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由此判断该散剂没有蓄积毒性。0055实施例2实施例2中药组合物散剂的制备第一步,将荆芥15G、蝉蜕16G、薄荷20G、防风18G、白蒺藜22G、金银花30G、连翘23G、柽柳20G、竹叶18G、僵蚕23G、柴胡20G、升麻。

45、25G、浮萍22G、天花粉25G、黄柏20G、三颗针18G、白蔹25G、玄参22G、木通16G、石韦25G、灯芯草24G和大腹皮20G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和药渣;第二步,过滤第一步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3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15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第三步,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280目的细粉;说明书CN104068283A119/11页12第五步,将第四步获得的细粉投入混。

46、合搅拌机中搅拌,即获得所述散剂。0056实施例3饲料的制备第一步,将荆芥20G、蝉蜕30G、薄荷20G、防风25G、白蒺藜30G、金银花20G、连翘20G、柽柳20G、竹叶20G、僵蚕20G、柴胡25G、升麻20G、浮萍20G、天花粉15G、黄柏20G、三颗针30G、白蔹20G、玄参25G、木通20G、石韦20G、灯芯草30G和大腹皮30G混合研磨成250目细粉,制备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第二步,将饲料粘合剂高筋面粉为500G,淀粉为800G;蛋氨酸为450G;赖氨酸为750G;其中淀粉为玉米淀粉,其中生淀粉为400G,熟淀粉为400G加入625G的水中开始调质,调质温度为80,搅拌均匀后倒入喷雾。

47、机中;第三步,将125KG的饲料载体粉碎,粉碎粒度为300MM,使其细粉量达到总料的98以上;第四步,将所述第三步粉碎后的饲料载体倒入喷雾机中,与第二步调质后的饲料粘合剂混合均匀,喷雾机中水温调制在85,打开喷雾器,搅拌15分钟,继续升温至95完成膨化;第五步,粉碎第四步得到的膨化产物,再加入第一步得到的中药组合物,混合后,加入2500G的水,放入制粒机中制粒;第六步,将第五步得到的颗粒饲料干燥,干燥温度为108,干燥时间25分钟;然后冷却、包装。0057临床试验供试材料选择绵羊饲养场的一群500头体重25KG左右的绵羊,没有接种过羊痘疫苗。其中,患上绵羊痘的绵羊为200只,接触过患病绵羊并疑。

48、似感染羊痘病毒的绵羊为300只,预试7天,在此期间进行驱虫。群饲,每日喂料3次,自由饮水。0058诊断标准(1)临床症状病羊初期体温升高、食欲减少、精神不振、呼吸急促,鼻中有粘液,眼结膜潮红,鼻翼鼻梁两侧张合频繁,继之可见眼睑、鼻孔、唇部、鼻梁两侧、前后腿内侧、会阴部、乳房、腋下、无毛等处有不同程度的20CM左右圆形红斑,无毛部位可见隆起皮肤表面的圆形扁平小丘疹,称之为大红脸,第二天丘疹顶端开始变软,形成水泡,几天后发黄变成脓包,最后呈棕色结痂。有的为发展为水泡,为硬的丘状物,呈脐状,留下浅红色疤痕;(2)临床解剖病羊口腔和咽部粘膜增厚水肿,呈暗红色,有红斑点、丘疹和水泡,鼻腔、气管粘膜有少量。

49、溃疡,气管内壁有粘性渗出物,食道有数个圆形红斑,瘤胃和皱胃有小片的糜烂区和点状溃疡面,肝脏有淡黄色的干酪样结节,肺有片状的红色区域,淋巴结肿胀、色红;根据流行情况、及上述临床症状及解剖情况,诊断为羊痘病。0059试验方法一针对200只患病绵羊进行试验。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100只和西药治疗组100只。0060中药治疗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中药组合物散剂进行治疗,将中药组合物散剂混入日常饲料中进行饲喂,中药组合物散剂与饲料的比例为3100。一日两次,1天为一说明书CN104068283A1210/11页13个疗程,治疗三个疗程。0061西药对照组首先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沐浴患部皮肤,然后在病灶部位涂抹5碘酒,一日两次;病毒灵注射液10ML肌肉注射,一日两次;痘克注射液01ML/KG肌肉注射,一日一次;上述方法结合同时进行。1天为一个疗程,治疗三个疗程。0062疗效评价标准治愈痘肿全部消退,症状全部消失,恢复正常;有效痘肿明显减轻,其他症状都得到很大缓解,基本恢复正常;无效症状没有任何改善,或死亡。0063治疗结果表1为四组的疗效结果对比通过表1可以看出,中药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相比,治愈数和有效数都明显高于西药治疗组。可以得知,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散剂,在治疗绵羊痘上,要比传统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