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线方便的核电蒸发器传热管内孔探伤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线方便的核电蒸发器传热管内孔探伤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2806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16 CN 103928067 A (21)申请号 201410199276.7 (22)申请日 2014.05.09 G21C 17/017(2006.01) (71)申请人 常州市常超电子研究所有限公司 地址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武 宜北路 2 号 (72)发明人 周南岐 (74)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 务所 ( 普通合伙 ) 32258 代理人 王美华 (54) 发明名称 排线方便的核电蒸发器传热管内孔探伤装置 (57) 摘要 一种排线方便的核电蒸发器传热管内孔探伤 装。
2、置, 包括座体和安装在座体上的探头 ; 所述的 座体为圆柱体侧面上开有第一凹台面和第二凹台 面, 所述的第一凹台面与第二凹台面平行, 形成两 端为圆柱端面, 中间具有两平行凹台面的结构, 所 述的两个平行的凹台面上开设有五个通孔, 分别 为两个用于安装所述探伤点聚焦探头的通孔一、 两个用于安装所述线聚焦探头的通孔二和一个用 于安装所述测厚点聚焦探头的通孔三, 所述的探 头发射端位于第二凹台面上 ; 所述的第一凹台面 上具有与座体一端的圆柱端面相贯通的排线孔。 本发明排线方便的核电蒸发器传热管内孔探伤装 置探伤时位于传热管内部, 将五个探头的引线穿 过排线孔接到外部, 这样避免了引线对探测的干 。
3、扰。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28067 A CN 103928067 A 1/1 页 2 1. 一种排线方便的核电蒸发器传热管内孔探伤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座体 (1) 和安 装在座体 (1) 上的探头 ; 所述的探头包括两个探伤点聚焦探头 (7)、 两个线聚焦探头 (8) 和 一个测厚点聚焦探头 (9) ; 所述的座体 (1) 为一直径小于 12mm 的圆柱体, 其中圆柱体侧面 上开有第一凹台面 (5) 。
4、和第二凹台面 (6), 所述的第一凹台面 (5) 与第二凹台面 (6) 平行, 形成两端为圆柱端面 (10), 中间具有两平行凹台面的结构, 所述的两个平行的凹台面上开 设有五个通孔, 分别为两个用于安装所述探伤点聚焦探头 (7) 的通孔一 (2)、 两个用于安装 所述线聚焦探头 (8) 的通孔二 (3) 和一个用于安装所述测厚点聚焦探头 (9) 的通孔三, 所 述的探头发射端位于第二凹台面 (6) 上 ; 其中所述的两个通孔一 (2) 的轴线相交于第一凹台面 (5) 一侧, 且两个通孔一 (2) 的 轴线均与座体 (1) 轴线相交, 两个通孔一 (2) 轴线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凹台面 (5) 垂。
5、直 ; 所述的两个通孔二 (3) 的轴线位于座体 (1) 轴线的两侧, 且两个通孔二 (3) 的轴线在 同一平面内, 两个通孔二 (3) 的轴线所在平面与第一凹台面 (5) 垂直 ; 所述的通孔三的轴线与通孔一 (2) 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且通孔三轴线垂直于座体 (1) 轴线 ; 所述的第一凹台面(5)上具有与座体(1)一端的圆柱端面(10)相贯通的排线孔(11)。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排线方便的核电蒸发器传热管内孔探伤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座体 (1) 一端连接有牵引座体 (1) 在传热管内旋转和前行的牵引器。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排线方便的核电蒸发器传热管内孔。
6、探伤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座体 (1) 两端圆柱端面 (10) 直径为 11.5mm, 其中第一凹台面 (5) 凹陷深度为 2mm, 第二凹台面 (6) 凹陷深度为 4.5mm。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排线方便的具有测厚功能的核电蒸发器传热管内孔探伤装 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两个通孔一 (2) 的轴线与座体 (1) 轴线夹角都为 7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28067 A 2 1/3 页 3 排线方便的核电蒸发器传热管内孔探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线方便的核电蒸发器传热管内孔探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核电作为一种高效、 清洁和。
7、可持续发展的能源, 再次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和广泛关注。根据环境现状和可持续发展需要, 核能已成为目前我国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调整电力结构最具现实意义的重要替代能源之一, 是我国现代能源产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 分。 0003 蒸汽发生器是压水堆核电站一、 二回路的枢纽, 一回路系统的关键设备, 主要作用 是通过管束的换热作用产生高品质干燥蒸汽, 通过主蒸汽管道来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由于一回路冷去剂流经堆芯带有放射性, 因此核汽发生器也是一回路压力边界的一部分, 用于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根据国外报道, 压水堆核电厂的非计划停堆次数中约有四分之 一是因为有关蒸汽发生器问题造成的, 因此它对核电厂。
8、的安全运行十分重要。核电蒸发器 用传热管均选用 U 型管, 以倒U 形式密集排列, 它起着隔离和传热的双重作用, 即在内表面 流通的是带放射性的热量较高的一回路工质水, 在外表面流通的是提取自自然界的海水或 河水经必要处理的用来产生蒸汽的二回路工质水, 通过它将一回路水的热能传导给二回路 水并使其变成蒸汽, 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核电厂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因此对于传热管探伤 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传热管内孔直径较小只有12mm, 因此对其探伤检测较困难。 而且进 行超声波探伤的探头需要有引线接出, 且进行探伤的探头往往有很多以提高探测准确性, 因此, 如何对引线进行排布, 防止探头引线对探伤有不利。
9、影响, 是不容忽略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热管探伤较困难的不足, 提供一 种核电蒸发器传热管内孔探伤装置。 0005 一种排线方便的核电蒸发器传热管内孔探伤装置, 包括座体和安装在座体上的探 头 ; 所述的探头包括两个探伤点聚焦探头、 两个线聚焦探头和一个测厚点聚焦探头 ; 所述 的座体为一直径小于 12mm 的圆柱体, 其中圆柱体侧面上开有第一凹台面和第二凹台面, 所 述的第一凹台面与第二凹台面平行, 形成两端为圆柱端面, 中间具有两平行凹台面的结构, 所述的两个平行的凹台面上开设有五个通孔, 分别为两个用于安装所述探伤点聚焦探头的 通。
10、孔一、 两个用于安装所述线聚焦探头的通孔二和一个用于安装所述测厚点聚焦探头的通 孔三, 所述的探头发射端位于第二凹台面上 ; 0006 其中所述的两个通孔一的轴线相交于第一凹台面一侧, 且两个通孔一的轴线均与 座体轴线相交, 两个通孔一轴线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凹台面垂直 ; 0007 所述的两个通孔二的轴线位于座体轴线的两侧, 且两个通孔二的轴线在同一平面 内, 两个通孔二的轴线所在平面与第一凹台面垂直 ; 0008 所述的通孔三的轴线与通孔一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且通孔三轴线垂直于座体轴 说 明 书 CN 103928067 A 3 2/3 页 4 线 ; 0009 所述的第一凹台面上具有与座体。
11、一端的圆柱端面相贯通的排线孔。 0010 本发明排线方便的核电蒸发器传热管内孔探伤装置探伤时位于传热管内部, 将五 个探头的引线穿过排线孔接到外部, 这样避免了引线对探测的干扰, 同时利用两个倾斜设 置的探伤点聚焦探头, 其波束聚焦于接近管外壁处, 避免波束与裂痕平行, 从而来检测传热 管壁周向缺陷、 利用一个测厚点聚焦探头测量传热管壁厚, 另外, 利用两个中心偏离座体轴 线的线聚焦探头, 其波束与轴向裂痕呈一定角度, 从而检测传热管轴向缺陷, 这样管壁轴 向、 周向及厚度都能够同时检测, 提高了探头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 使得探头更可靠。 0011 进一步地, 为使探伤探头能够在传热管内顺利旋。
12、转和前行, 所述的座体一端连接 有牵引座体在传热管内旋转和前行的牵引器。 0012 作为优选, 所述的座体两端圆柱端面直径为 11.5mm, 其中第一凹台面凹陷深度为 2mm, 第二凹台面凹陷深度为4.5mm。 点聚焦探头与线聚焦探头与传热管非直接接触, 探头与 传热管内壁之间具有一定厚度的水膜, 经过控制台面凹陷深度能够有效控制水膜厚度, 提 高探头探伤稳定性、 准确性。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的两个通孔一的轴线与座体轴线夹角 都为 70, 使得探伤点聚 焦探头与传热管管壁内周向的裂痕成一定的角度, 使得探伤更准确。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排线方便的核电蒸发器传热管内孔探。
13、伤装置探伤时 位于传热管内部, 将五个探头的引线穿过排线孔接到外部, 这样避免了引线对探测的干扰, 同时利用两个倾斜设置的探伤点聚焦探头来检测传热管壁周向缺陷、 利用一个测厚点聚焦 探头测量传热管壁厚, 另外, 利用线聚焦探头检测传热管轴向缺陷, 这样管壁轴向、 周向及 厚度都能够同时检测, 提高了探头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 使得探头更可靠。 附图说明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6 图 1 为本发明核电蒸发器传热管内孔探伤装置主视图 ; 0017 图 2 为本发明核电蒸发器传热管内孔探伤装置俯视图 ; 0018 图 3 为本发明探伤装置在核电蒸发器传热管内示意图 。
14、; 0019 图中 : 1. 座体, 2. 通孔一, 3. 通孔二, 4. 通孔三, 5. 第一凹台面, 6. 第二凹台面, 7. 探伤点聚焦探头, 8. 线聚焦探头, 9. 测厚点聚焦探头, 10. 圆柱端面, 11. 排线孔, 12. 传 热管, 13. 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 仅以 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 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0021 实施例 1 0022 如图 1 和 2 所示, 一种排线方便的核电蒸发器传热管内孔探伤装置, 包括座体 1 和 安装在座体 1 上的探头 ; 所述的探头包括两个。
15、探伤点聚焦探头 7、 两个线聚焦探头 8 和一个 测厚点聚焦探头 9 ; 所述的座体 1 为一直径小于 12mm 的圆柱体, 其中圆柱体侧面上开有第 一凹台面 5 和第二凹台面 6, 所述的第一凹台面 5 与第二凹台面 6 平行, 形成两端为圆柱端 说 明 书 CN 103928067 A 4 3/3 页 5 面 10, 中间具有两平行凹台面的结构, 所述的两个平行的凹台面上开设有五个通孔, 分别为 两个用于安装所述探伤点聚焦探头 7 的通孔一 2、 两个用于安装所述线聚焦探头 8 的通孔 二 3 和一个用于安装所述测厚点聚焦探头 9 的通孔三, 所述的探头发射端位于第二凹台面 6 上 ; 0。
16、023 其中所述的两个通孔一 2 的轴线相交于第一凹台面 5 一侧, 且两个通孔一 2 的轴 线均与座体 1 轴线相交, 两个通孔一 2 轴线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凹台面 5 垂直 ; 0024 所述的两个通孔二 3 的轴线位于座体 1 轴线的两侧, 且两个通孔二 3 的轴线在同 一平面内, 两个通孔二 3 的轴线所在平面与第一凹台面 5 垂直 ; 0025 所述的通孔三的轴线与通孔一 2 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且通孔三轴线垂直于座体 1 轴线 ; 0026 所述的第一凹台面 5 上具有与座体 1 一端的圆柱端面 10 相贯通的排线孔 11。 0027 本发明排线方便的核电蒸发器传热管内孔探伤装置探。
17、伤时位于传热管内部, 将五 个探头的引线穿过排线孔接到外部, 这样避免了引线对探测的干扰, 同时利用两个倾斜设 置的探伤点聚焦探头, 其波束聚焦于接近管外壁处, 避免波束与裂痕平行, 从而来检测传热 管壁周向缺陷、 利用一个测厚点聚焦探头测量传热管壁厚, 另外, 利用两个中心偏离座体轴 线的线聚焦探头, 其波束与轴向裂痕呈一定角度, 从而检测传热管轴向缺陷, 这样管壁轴 向、 周向及厚度都能够同时检测, 提高了探头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 使得探头更可靠。 0028 如图 3 所示, 本发明排线方便的核电蒸发器传热管内孔探伤装置探伤时位于传热 管 12 内部, 将五个探头的引线穿过排线孔 11 接。
18、到外部, 这样避免了引线对探测的干扰, 同 时利用两个倾斜设置的探伤点聚焦探头 7, 其波束聚焦于接近管外壁处, 从而检测传热管壁 周向缺陷、 利用一个测厚点聚焦探头 9 测量传热管壁厚, 另外, 利用两个中心偏离座体轴线 的线聚焦探头 8, 其波束与轴向裂痕呈一定角度, 从而检测传热管 12 轴向缺陷, 这样管壁轴 向、 周向及厚度都能够同时检测, 提高了探头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 使得探头更可靠。 0029 进一步地, 所述的座体 1 一端连接有牵引座体 1 在传热管 12 内旋转和前行的牵引 器。 0030 如图 3 所示, 探伤点聚焦探头 7 与线聚焦探头 8 和测厚点聚焦探头 9 与传。
19、热管 12 非直接接触, 探头与传热管12内壁之间具有一定厚度的水13膜, 经过控制台面凹陷深度能 够有效控制水 13 膜厚度, 提高探头探伤稳定性、 准确性, 因此, 进一步尺寸设计如下, 所述 的座体 1 两端圆柱端面 10 直径为 11.5mm, 其中第一凹台面 5 凹陷深度 d 为 2mm, 第二凹台 面 6 凹陷深度 d1 为 4.5mm。 0031 进一步地, 所述的两个通孔一2的轴线与座体1轴线夹角都为70, 使得探伤点聚 焦探头 7 与传热管 12 管壁内周向的裂痕成一定的角度, 使得探伤更准确。 说 明 书 CN 103928067 A 5 1/2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28067 A 6 2/2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28067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