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稠油分段隔热注汽工艺管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层稠油分段隔热注汽工艺管柱.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33141A43申请公布日20140910CN104033141A21申请号201410292154222申请日20140626E21B43/24200601E21B23/0020060171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地址100728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72发明人安申法盖平原贾庆升杨斌刘承杰栾智勇逯国成陈玉丽刘明尚跃强何亭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1代理人戴武军54发明名称深层稠油分段隔热注汽工艺管柱57摘要一种深层稠油分段隔热注汽工艺管柱,下隔热油管下入下套管内,伸。
2、缩管连接在下隔热油管的下部,悬挂管悬挂在伸缩管上,热敏封隔器连接在悬挂管的下部,上套管下部连接下套管,变径悬挂器悬挂在上套管与下套管的连接处的变径台肩上,变径悬挂器下部与下隔热油管的上部连接,变径悬挂器的上部连接密封座,上隔热油管处于上套管内,上隔热油管的下部悬挂在井口装置上,上隔热油管的下部与插入接头的上部连接,插入接头的下部插入密封座内,插入接头的下端面处于悬挂状态,下隔热油管的重量悬挂在上套管与下套管的连接处的变径台肩上,全井的隔热油管分段悬挂,可以使井深超过2000M的深层稠油井能全井筒隔热注汽,提高深层稠油井的注汽效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
3、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33141ACN104033141A1/1页21一种深层稠油分段隔热注汽工艺管柱,包括下隔热油管(7)、伸缩管(8)、悬挂管(9)、热敏封隔器(10)、下套管(11)、井口装置(12),下隔热油管(7)下入下套管(11)内,伸缩管(8)连接在下隔热油管(7)的下部,悬挂管(9)悬挂在伸缩管(8)上,热敏封隔器(10)连接在悬挂管(9)的下部,热敏封隔器(10)与下套管(11)配套,其特征是还包括上套管(1)、上隔热油管(2)、插入接头(3)、密封环(4)、密封座(5)、变径悬挂器(13),上套管(1)上部与。
4、井口装置(12)连接,上套管(1)下部连接下套管(11),上套管(1)的内径大于下套管(11)的内径,上套管(1)与下套管(11)的连接处有变径台肩,变径悬挂器(13)的外径大于下套管(11)的内径,变径悬挂器(13)悬挂在上套管(1)与下套管(11)的连接处的变径台肩上,变径悬挂器(13)下部与下隔热油管(7)的上部连接,使下隔热油管(7)的重量悬挂在上套管(1)与下套管(11)的连接处的变径台肩上,变径悬挂器(13)的上部连接密封座(5),上隔热油管(2)处于上套管(1)内,上隔热油管(2)的下部悬挂在井口装置(12)上,上隔热油管(2)的下部与插入接头(3)的上部连接,插入接头(3)的下。
5、部插入密封座(5)内,插入接头(3)的下端面处于悬挂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层稠油分段隔热注汽工艺管柱,其特征是插入接头(3)与密封座(5)之间安装密封环(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层稠油分段隔热注汽工艺管柱,其特征是变径悬挂器(13)上设置联通孔槽(6),联通孔槽(6)的上端与上套管(1)联通,联通孔槽(6)的下端与下套管(11)联通。权利要求书CN104033141A1/2页3深层稠油分段隔热注汽工艺管柱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是石油工业热采井用的管柱,是一种深层稠油分段隔热注汽工艺管柱。背景技术0002深层稠油的注汽特点是注汽压力高,井筒热损失大,为了减少深层稠油井注汽的井筒热损。
6、失,必须全井筒隔热注汽,全井筒隔热注汽就是将隔热油管下入井筒内(套管内),注入的蒸汽从隔热油管内向下流动进入地层,在蒸汽从井口到地层间全部是隔热油管,这样才能减少热损失。为了克服注汽时高温引起的热胀伸长,只能将隔热油管的上端悬挂在井口上,由于隔热油管的强度有限,41/2IN高真空隔热油管在井口最多只能悬挂1400M,也就是说目前只能在井深小于1400M的稠油井注汽时能实现全井筒隔热注汽。因此,对于井深超过2000M的深层稠油井目前不能进行全井筒隔热注汽,造成井深超过2000M的深层稠油井注汽热损失大,注汽效果差,经济效益低。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层稠油分段隔热注汽工艺管柱,克。
7、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其井深超过2000M的深层稠油井能进行全井筒隔热注汽,减少热损失,提高注汽效果,增加经济效益。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下隔热油管、伸缩管、悬挂管、热敏封隔器、下套管、井口装置,下隔热油管下入下套管内,伸缩管连接在下隔热油管的下部,悬挂管悬挂在伸缩管上,热敏封隔器连接在悬挂管的下部,热敏封隔器与下套管配套,还包括上套管、上隔热油管、插入接头、密封环、密封座、变径悬挂器,上套管上部与井口装置连接,上套管下部连接下套管,上套管的内径大于下套管的内径,上套管与下套管的连接处有变径台肩,变径悬挂器的外径大于下套管的内径,变径悬挂器悬挂在上套管与下套管的连接处的变径台肩。
8、上,变径悬挂器下部与下隔热油管的上部连接,使下隔热油管的重量悬挂在上套管与下套管的连接处的变径台肩上,变径悬挂器的上部连接密封座,上隔热油管处于上套管内,上隔热油管的下部悬挂在井口装置上,上隔热油管的下部与插入接头的上部连接,插入接头的下部插入密封座内,插入接头的下端面处于悬挂状态。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上隔热油管的重量悬挂在井口装置上,下隔热油管的重量悬挂在上套管与下套管的连接处的变径台肩上,因此,全井的隔热油管分段悬挂,能达到发明目的,可以使井深超过2000M的深层稠油井能进行全井筒隔热注汽,减少热损失,提高了井深超过2000M的深层稠油井的注汽效果,大大增加井深超过2000M的深层稠油。
9、井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0006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图。说明书CN104033141A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07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0008由图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上套管1、上隔热油管2、插入接头3、密封环4、密封座5、下隔热油管7、伸缩管8、悬挂管9、热敏封隔器10、下套管11、井口装置12、变径悬挂器13,下隔热油管7下入下套管11内,伸缩管8连接在下隔热油管7的下部,悬挂管9悬挂在伸缩管8上,热敏封隔器10连接在悬挂管9的下部,热敏封隔器10与下套管11配套,上套管1上部与井口装置12连接,上套管1下部连接下套管11,上套管1的内径大于下套管11的内径,上套。
10、管1与下套管11的连接处有变径台肩,变径悬挂器13的外径大于下套管11的内径,变径悬挂器13悬挂在上套管1与下套管11的连接处的变径台肩上,变径悬挂器13下部与下隔热油管7的上部连接,使下隔热油管7的重量悬挂在上套管1与下套管11的连接处的变径台肩上,变径悬挂器13的上部连接密封座5,上隔热油管2处于上套管1内,上隔热油管2的下部悬挂在井口装置12上,上隔热油管2的下部与插入接头3的上部连接,插入接头3的下部插入密封座5内,插入接头3的下端面处于悬挂状态,插入接头3与密封座5之间安装密封环4,密封环4实际安装在插入接头3内壁上部的槽孔里,密封环4用耐高温材料加工而成,耐温高于350,保证注蒸汽。
11、时不漏汽。如此处不安装密封环,则要求插入接头3与密封座5之间的配合间隙在002MM之内,密封面长度大于09M。0009本发明的进一步措施是变径悬挂器13上设置联通孔槽6,联通孔槽6的上端与上套管1联通,联通孔槽6的下端与下套管11联通。设置联通孔槽6可以使上套管与下套管联通,可以观察套管内的压力,可以实现循环洗井,也可以在捞取下隔热管9时减轻提升设备的负荷,因为变径悬挂器13上没有压差,同时还可以消除变径悬挂器13的活塞效应,避免在提出变径悬挂器13发生井喷。0010实施时上套管1一般选用91/2IN的套管,下套管11一般选用7IN套管,上套管1的深度小小于1400M,上隔热油管2的长度也就小。
12、于1400M,能满足强度要求,管柱是可靠的,上隔热油管2、下隔热油管7全部采用4IN高真空隔热油管,这种隔热管的隔热性能最好,而目前高真空隔热油管只能生产4IN规格。因此,本发明采用的组合套管可以实现全井采用4IN高真空隔热油管,能提高深层稠油井的开发效果。0011施工下井时,先用高强度油管将密封座5、下隔热油管7、伸缩管8、悬挂管9、热敏封隔器10、变径悬挂器13下入井内,使变径悬挂器13悬挂在上套管1与下套管11的连接处的变径台肩上,然后使高强度油管与密封座5分离后提出,高强度油管,再下入上隔热油管2、插入接头3,使插入接头3下部插入密封座5内,上隔热油管2上端悬挂在井口装置12上时,插入接头3下端处于自由状态,使上隔热油管2的重量全部悬挂在井口装置12上,保证注蒸汽时上隔热油管2受热伸长后不弯曲。说明书CN104033141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3314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