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作物根结线虫病的甘蔗叶堆肥的制备及其防治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和根结线虫防治领域,具体为选择常见的农业废弃
物堆肥防治根结线虫。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集约化农业和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农业和加工业的固体有机废弃物
被浪费掉,如水稻、甘蔗、玉米等作物秸秆就地焚烧,这不仅严重污染了环境,也极大地浪费
了有机肥产品的原料,同时造成大量的养分资源(C、N、P、K、S及微量元素)流失于土壤—植
物系统之外。相比就地焚烧,堆肥化处理能较好地促进能源再次利用。堆肥是在微生物作用
下使有机物腐殖化和无害化而变成腐熟肥料的过程,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不但
生成大量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态N、P、K化合物,而且可以合成构成土壤肥力的重要活
性物质--腐殖质,因此是一种非常好的有机肥。
在堆肥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微生物群落,形成很好的微生物资源库。所以堆肥除具
有“肥效”外,还具有“药效”,即能抑制许多土传病原菌的萌发、生长、繁殖,对多种蔬菜、花
卉、水果的土传病害表现出抑制作用。但目前,在国内利用堆肥防治根结线虫病的研究还相
对较少。根结线虫病害是重要的土传病害,一般年份减产10%-15%,严重时达30%-40%,
甚至绝收。近年来,随着保护地种植面积的扩大,受保护地密闭、高温、高湿和复种指数增加
等因素影响,根结线虫病呈逐年加重趋势,并上升为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因此,在防治根结
线虫病的研究方面可以考虑将具有“肥效”和“药效”的堆肥加以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作物根结线虫病的新材料,本发明的另一目的
是对农业废弃物进行有效利用,变废为宝,一举两得。
本发明以一种常见的农业废弃物为材料,公开一种堆肥的制备方法,提供防治根
结线虫的新材料和新方法。广西是甘蔗的主要种植区,甘蔗收获后产生的大量甘蔗叶一般
都随意丢弃,没有得到很好利用。本次堆肥以甘蔗叶为材料,具体方法如下:
一种防治作物根结线虫病的甘蔗叶堆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收集丢弃于田间已晒干的甘蔗叶,并带回;
步骤(2)将收集的甘蔗叶粉碎,放入空塑料桶中,一边加入粉碎的甘蔗叶,一边加
水后用木棍搅拌均匀,使甘蔗叶充分湿润,最后将桶内的甘蔗叶压紧,使其使处理后的甘蔗
叶充满整个塑料桶;
步骤(3)加双层盖密封,进行厌氧发酵,期间未补充水分,也没有打开密封盖补充
氧分,获得堆肥产物。
其中,甘蔗叶充分湿润达到用手紧握有少量水分渗出的状态后,此时甘蔗叶均沾
有水分并成松散状态,相互之间空隙较大,最后将桶内的甘蔗叶压紧时,相互之间没有空
隙,以达到厌氧状态。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厌氧发酵的时间为5个月,厌氧发酵的温度为常温。
优选的,所述塑料桶的容量为30kg,高度为43cm,直径为32c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本发明所制备的防治作物根结线虫病的甘蔗叶堆肥的
防治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A:按上述方法获得发酵好的甘蔗叶堆肥,采用病土接种法接种,首先将带有
根结线虫的病土反复混合以达到虫量均匀的状态,然后装入塑料花盆中;堆肥设三个施肥
梯度,空白对照不施任何发酵物;试验采用易受根结线虫侵染的番茄种子,前期进行育苗处
理,待苗长到4-5片真叶时,选取健康长势一致的番茄苗于施肥一周后进行移栽,
步骤B:于混土后和施肥前采集根际土壤贝曼漏斗法调查初始虫口密度,移栽35天
后在不伤害番茄根系的前提下采集根际土壤调查此时的虫口密度;移栽70天后分别用标尺
和卷尺测量番茄的株高和茎粗,同时采集根际土壤调查70天后的虫口密度;通过以上调查
结果分别计算35天和70天的虫口减退率、虫口防效;并于70天后统一拔出病根,根据五级分
级标准,计算各处理的病情指数和根结防效,五级分级标准如下:
分级标准:0级:根系无根结
1级:根系的1%-5%有根结
2级:根系的6%-20%有根结
3级:根系的21%-40%有根结
4级:根系的41%-70%有根结
5级:根系的71%以上有根结
病情指数=(Σ(各级植株数×级数))/(调查总株数×5)×100
根结防效(%)=(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
虫口减退率(%)=(处理前虫口数﹣处理后虫口数)/处理前虫口数×100
虫口防效(%)=(处理后虫口减退率±对照虫口减退率)/(100±对照虫口减退
率)×100。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堆肥设三个施肥梯度:100g/盆、200g/盆、300g/盆。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盆3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盆栽试验可以看出甘蔗叶堆肥不同施用量对番茄根结
线虫病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施用甘蔗叶堆肥100g/盆,200g/盆,300g/盆的根结防效分别
为45.36%,64.29%,80.71%。各处理对番茄的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株高和茎围显著
高于对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按下列方法获得发酵好的甘蔗叶堆肥:
(1)首先收集丢弃于田间已晒干的甘蔗叶。
(2)其次将收集的甘蔗叶粉碎,在30kg(高43cm,直径32cm)的空塑料桶中,一边加
入粉碎的甘蔗叶,一边加水搅拌均匀,使甘蔗叶充分湿润,达到用手紧握有少量水分渗出的
状态,最后将桶内的甘蔗叶压紧,使其充满整个塑料桶。
(3)最后加双层盖密封,常温下进行厌氧发酵,期间未补充水分和氧分,5个月后获
得堆肥产物。
再采用病土接种法接种,首先将带有根结线虫的病土反复混合以达到虫量均匀的
状态,然后装入高27cm,直径36cm的塑料花盆中。堆肥设三个施肥梯度:100g/盆、200g/盆、
300g/盆,空白对照不施任何发酵物。试验采用易受根结线虫侵染的番茄种子,前期进行育
苗处理,待苗长到4-5片真叶时,选取健康长势一致的番茄苗于施肥一周后进行移栽,每个
处理4个重复,每盆3株。常规管理。
于混土后和施肥前采集根际土壤100ml用贝曼漏斗法调查初始虫口密度,移栽35
天后在不伤害番茄根系的前提下采集根际土壤100ml调查此时的虫口密度。移栽70天后分
别用标尺和卷尺测量番茄的株高和茎粗,同时采集根际土壤调查70天后的虫口密度。通过
以上调查结果分别计算35天和70天的虫口减退率、虫口防效。并于70天后统一拔出病根,根
据五级分级标准,计算各处理的病情指数和根结防效。
分级标准:0级:根系无根结
1级:根系的1%-5%有根结
2级:根系的6%-20%有根结
3级:根系的21%-40%有根结
4级:根系的41%-70%有根结
5级:根系的71%以上有根结
病情指数=(Σ(各级植株数×级数))/(调查总株数×5)×100
根结防效(%)=(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
虫口减退率(%)=(处理前虫口数﹣处理后虫口数)/处理前虫口数×100
虫口防效(%)=(处理后虫口减退率±对照虫口减退率)/(100±对照虫口减退
率)×100
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甘蔗叶堆肥对番茄根结线虫的盆栽防治效果
由表1可以看出甘蔗叶堆肥三种施用量下对番茄根结线虫有较好的防效,并随着
用量增加防效明显提高。施用甘蔗叶堆肥300g/盆的处理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的效果最好,
35d和70d的平均虫口防效分别为79.47%和83.81%,平均根结防效为80.71%。其次是施用
量为200g/盆的处理,35d和70d的平均虫口防效分别为72.67%和79.47%,平均根结防效为
64.29%。施用堆肥的处理,株高和茎围均较对照有显著增加。但不同施用量的处理间差异
不大。综合以上可以得知,施用甘蔗叶堆肥不仅能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害,还可以促进植物
生长。其中施用甘蔗叶300g/盆的防效最好,而且保持较好的肥效。
实施例2
按下列方法获得发酵好的甘蔗叶堆肥:
(1)首先收集丢弃于田间已晒干的甘蔗叶,并带回。
(2)其次将收集的甘蔗叶粉碎,装入容量为30kg(高43cm,直径32cm)的塑料桶中,
一边加入粉碎的甘蔗叶,一边加水用木棍搅拌均匀,使甘蔗叶充分湿润,达到用手紧握有少
量水分渗出的状态,此时甘蔗叶均沾有水分并成松散状态,相互之间空隙较大。最后将桶内
的甘蔗叶压紧,相互之间没有空隙,以达到厌氧状态,处理后的甘蔗叶充满整个塑料桶。
(3)最后加双层盖密封,常温下进行厌氧发酵,期间未补充水分也没有打开密封盖
补充氧分,7个月后获得堆肥产物。
再采用病土接种法接种,首先将带有根结线虫的病土反复混合以达到虫量均匀的
状态,然后装入高27cm,直径36cm的塑料花盆中。取200g甘蔗叶堆肥施入花盆中并将堆肥与
土混匀,空白对照不施任何发酵物。试验采用易受根结线虫侵染的黄瓜种子,前期进行育苗
处理,待苗长到4-5片真叶时,选取健康长势一致的番茄苗于施肥一周后进行移栽,每个处
理4个重复,每盆2株。常规管理。
于混土后和施肥前采集根际土壤100ml用贝曼漏斗法调查初始虫口密度,移栽30
天后分别用标尺和卷尺测量番茄的株高和茎粗。移栽35天后在不伤害黄瓜根系的前提下采
集根际土壤调查此时的虫口密度。盆栽50d采集根际土壤调查虫口密度,并统一拔出病根,
根据五级分级标准,计算各处理的病情指数和根结防效。
分级标准:0级:根系无根结
1级:根系的1%-5%有根结
2级:根系的6%-20%有根结
3级:根系的21%-40%有根结
4级:根系的41%-70%有根结
5级:根系的71%以上有根结
病情指数=(Σ(各级植株数×级数))/(调查总株数×5)×100
根结防效(%)=(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
虫口减退率(%)=(处理前虫口数﹣处理后虫口数)/处理前虫口数×100
虫口防效(%)=(处理后虫口减退率±对照虫口减退率)/(100±对照虫口减退
率)×100;
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表2可以看出,甘蔗叶发酵7个月后获得的堆肥前期对黄瓜仍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35d平均虫口防效为100%,但50d后虫口防效下降为51.25%。50d后对根结有较好防治效
果,平均根结防效为47.22%。施用甘蔗叶堆肥的处理平均株高和平均茎围均较对照有显著
效果,可见堆肥对黄瓜有一定的肥效。推测堆肥对黄瓜综合防治效果较番茄稍差可能是因
为作物不同或甘蔗叶发酵时间较长,防效降低。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
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