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设置装置和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码设置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手机进入了全触控屏幕时代之后,基于对美观、视觉效果和实用性的
追求,无边框手机的出现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无边框手机作为智能终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隐私数据,
例如:用户安装的应用软件可能保存了用户的聊天记录。为保护用户的私密
信息和应用数据,无边框手机的安全性成为了重要的研究方向。
目前,针对无边框手机的密码解决方案主要有数字密码、连线密码和指
纹密码,用于锁屏、开关机等应用场景,密码方案较少、便捷性差且不利于
用户单手操作,不能保障无边框手机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码设置装置和方法,旨在解决智能终
端安全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密码设置装置,所述密码设置装置包
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在移动终端边缘密码区输入的触控手势;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边缘密码区的标识和对应的触控手势,得到对
应的加密手势和所述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
加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加密手势和所述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设置加密
密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移动终端边缘区域划分为多个边缘密码区,所述获
取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边缘密码区的标识和所述边缘密码区对应的触
控手势,得到对应的加密手势;
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所述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
确认单元,用于对所述加密手势及所述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进行二次确
认,当二次确认通过时,保存所述加密手势及所述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码设置装置还包括:
输入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解锁手势及解锁手势的输入顺序,得到
解锁密码;
解锁模块,用于将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加密密码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
结果执行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解锁模块包括:
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加密密码进行匹配;
解锁单元,用于若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加密密码匹配成功,则执行本次
解锁操作;
禁止单元,用于若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加密密码匹配失败,则禁止本次
解锁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匹配单元包括:
匹配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和所述解锁手势的输入
顺序,依次匹配输入顺序中序列位次相同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
判定子单元,用于若序列位次相同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匹配,则判定
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加密密码匹配成功;若序列位次相同的加密手势和解锁
手势不匹配,则判定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加密密码匹配失败。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密码设置方法,所述密码设
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在移动终端边缘密码区输入的触控手势;
根据所述边缘密码区的标识和对应的触控手势,得到对应的加密手势和
所述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
根据所述加密手势和所述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设置加密密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移动终端边缘区域划分为多个边缘密码区,所述根
据所述边缘密码区的标识和对应的触控手势,得到对应的加密手势和所述加
密手势的输入顺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边缘密码区的标识和所述边缘密码区对应的触控手势,得到对
应的加密手势;
记录所述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
对所述加密手势及所述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进行二次确认,当二次确认
通过时,保存所述加密手势及所述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加密手势和所述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设
置加密密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解锁手势及解锁手势的输入顺序,得到解锁密码;
将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加密密码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执行对应的
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加密密码进行匹配,并根
据匹配结果执行对应的操作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加密密码进行匹配;
若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加密密码匹配成功,则执行本次解锁操作;
若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加密密码匹配失败,则禁止本次解锁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加密密码进行匹配的步骤
包括:
根据所述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和所述解锁手势的输入顺序,依次匹配输
入顺序中序列位次相同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
若序列位次相同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匹配,则判定所述解锁密码与所
述加密密码匹配成功;
若序列位次相同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不匹配,则判定所述解锁密码与
所述加密密码匹配失败。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密码设置装置和方法,通过检测模块,检测在
移动终端边缘密码区输入的触控手势;获取模块,根据所述边缘密码区的标
识和对应的触控手势,得到对应的加密手势和所述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加
密模块,根据所述加密手势和所述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设置加密密码。本发
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新的密码方案,使用加密密码对智能终端进行安全性管
理,可满足并适用于各种具有保密需求的操作或应用,保障了无边框手机的
安全性,用户可在边缘密码区进行单手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密码设置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终端密码方案选择页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密码设置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无边框手机边缘区域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加密密码输入界面;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加密密码输入界面;
图6为本发明密码设置装置第三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密码设置装置第四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密码设置装置第五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密码设置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密码设置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密码设置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密码设置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密码设置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
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
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密码设置装置,其中检测模
块检测在移动终端边缘密码区输入的触控手势;获取模块根据所述边缘密码
区的标识和对应的触控手势,得到对应的加密手势和所述加密手势的输入顺
序;加密模块根据所述加密手势和所述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设置加密密码。
由于现有技术密码方案较少、便捷性差且不利于用户单手操作,不能保
障无边框手机的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使用加密密码对智能终端进行安全性管理,
可满足并适用于各种具有保密需求的操作或应用,保障了无边框手机的安全
性,用户可在边缘密码区进行单手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参照图1,本发明密码设置装置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密码设置装置,所述
密码设置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100,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在移动终端边缘密码区输入的触控手
势。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应用于智能终端的密码设置,通过密码设置装置控制
加密密码的设置,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作为密码解决方案应用于其他场
景。
在本实施例中,预先将智能终端的触控区域划分为主屏幕和边缘区域。
其中,边缘区域位于主屏幕的左右两侧,独立于主屏幕,本实施例可基于FiT
(FrameInteractiveTechnology,边缘操作技术)进行触控操作,获取用户触
摸输入的事件。用户可单手操作边缘区域,且不影响主屏幕的使用。
然后,将边缘区域划分为不同的边缘密码区,用于输入和检测密码。边
缘密码区均设置有对应的标识,不同的边缘密码区标识不同。其中,标识能
够表征、区分、判断不同的边缘密码区,可以是数字编号或ID等,可根据实
际需要灵活设置。
用户需要设置密码时,进入智能终端的密码设置页面,参照图2,图2为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智能终端密码方案选择页面示意图,智能终端设置有多种
密码方案并列可选,例如:数字密码、图案密码、边缘密码和指纹密码。用
户选择或系统默认选择边缘密码后,则根据本发明所提出方案进行密码设置。
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首先,检测模块100提示用户进行密码输
入,用户可任意选择边缘密码区,通过触摸输入触控手势。
其中,触控手势可以通过在边缘密码区滑动或点击设置。
例如:用户在边缘密码区单击触控屏,则得到的触控手势为单击;用户
在边缘密码区双击触控屏,则得到的触控手势为双击;用户在边缘密码区向
上滑动,若滑动距离满足预设的阈值,则得到的触控手势为上滑;用户在边
缘密码区向下滑动,若滑动距离满足预设的阈值,则得到的触控手势为下滑;
用户在边缘密码区进行按压,若按压时间满足预设的阈值,则得到的触控动
作为时长按压;用户在边缘密码区进行按压,若按压的压力满足预设的阈值,
则得到的触控动作为压力按压。
当然,触控手势还可以包括平移、滚动以及旋转等可识别的手势,可根
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获取模块200,用于根据所述边缘密码区的标识和对应的触控手势,得到
对应的加密手势和所述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
检测到用户在边缘密码区输入的触控手势后,获取模块200获取边缘密
码区的预设的标识,得到的标识可以表征不同的边缘密码区。
然后,获取模块200根据边缘密码区的标识,将边缘密码区和对应的触
控手势,作为一位加密手势。
然后,根据预设的加密手势的位数,获取模块200提示用户进行下一位
加密手势的输入,获取用户输入的下一位加密手势。
同时,获取模块200记录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得到的加密手势按照输
入顺序排入序列。
获取模块200共获取预设位数的加密手势。
然后,获取模块200提示用户进行二次确认,用户再次输入加密手势。
若在用户二次确认时,再次输入的加密手势及输入顺序,与首次输入的
加密手势内容完全一致,且输入顺序完全一致,则获取模块200以此加密手
势和输入顺序作为得到的加密手势和输入顺序。
若在用户二次确认时,再次输入的加密密码和输入顺序与首次输入的加
密密码内容不完全一致,或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不一致,则获取模块200确
认本次密码设置失败,提示用户重新进行密码设置。
加密模块300,用于根据所述加密手势和所述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设置加
密密码。
在获取加密手势和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后,加密模块300根据得到的加
密手势及加密手势输入顺序设置加密密码。
加密密码可以用于智能终端中的各种具有保密需求的操作或应用,包括:
对屏幕进行锁定;限制开关机的权限;保护私密空间,例如通讯录、短信、
邮件等的查看;限制应用软件的启用权限,例如社交软件、银行客户端等。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也适用于其他密码设置场景,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以预先获取用户选择的进行密码设置的
应用场景,再获取用户输入的加密手势和输入顺序,进行加密密码的设置。
例如:根据加密密码锁屏、锁定应用软件、锁定通讯录灯。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先获取用户输入的加密手势和输入顺序,再
根据用户选择的应用场景进行加密密码的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密码设置装置通过检测模块100,检测用户在移动终端边
缘密码区输入的触控手势;获取模块200,根据边缘密码区的标识和对应的触
控手势,得到对应的加密手势和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加密模块300根据加密
手势和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设置加密密码。本实施例通过边缘密码区得到用
户输入的触控手势,将触控手势和边缘密码区作为加密手势,根据加密手势
和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设置加密密码实现了密码的多重加密,不易破解。使
用得到的加密密码对智能终端进行安全性管理,可应用于各种具有保密需求
的操作或应用,保障了无边框手机的安全性。同时,用户可在边缘密码区进
行单手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参照图3,本发明密码设置装置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密码设置
装置,基于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例,将移动终端边缘区域划分为多个边缘密
码区,所述获取模块200包括:
获取单元210,用于根据所述边缘密码区的标识和所述边缘密码区对应的
触控手势,得到对应的加密手势。
在本实施例中,预先将智能终端的触控区域划分为主屏幕和边缘区域。
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4,以无边框手机进行举例说明。
无边框手机利用边缘触控区域的操作便捷性带来了用户体验的提升甚至
飞跃,本实施例基于FiT技术,进行边缘区域的触控操作,例如:对边缘触
控区域的滑动、点击、长按等基本操作,进行亮度调节、清理后台、启动应
用等。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使用其他触控技术进行边缘区域的触控操作,
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无边框手机的边框极窄,屏幕触控区域大幅提升,边缘区域的触控区域
独立于主屏幕的触控区域,形成左、右两条边缘区域,即FiT操作区域,这
个区域宽度约为2mm左右,长度贯彻整个手机。FiT操作区域可以防止误触、
启动FiT的相应功能,这个区域基于常规触摸屏器件,可以感知触摸事件,
并检测区分方向滑动、点击、按压、来回滑动等基本操作手势。
本实施例将两个边缘区域划分为4个边缘密码区:左上区域、左下区域、
右上区域和右下区域。其中,上下等分左边缘区域得到左上区域和左下区域,
上下等分右边缘区域得到右上区域和右下区域。
用户可任意选择边缘密码区,通过触摸输入触控手势。每个边缘密码区
均可选择多种手势操作,进行触控手势的输入。
获取单元210根据用户在边缘密码区输入的触控手势,得到边缘密码区
的标识,得到的标识可以表征不同的边缘密码区。
然后,获取单元210根据边缘密码区的标识,将边缘密码区和对应的触
控手势,作为一位加密手势。
记录单元220,用于记录所述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
在获取用户输入的加密手势后,根据预设的加密手势的位数,记录单元
220提示用户进行下一位加密手势的输入,获取用户输入的下一位加密手势。
同时,记录单元220记录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得到的加密手势按照输
入顺序排入序列。
记录单元220共获取预设位数的加密手势。
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以加密手势为4位密码进行举例
说明。
参照图5A,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加密手势输入界面,记录单元
220通过4个标示框标识当前4位加密手势的输入情况,若完成第一位加密手
势的输入,则第1个标示框通过改变填充颜色,标识已完成第一位加密手势
的输入,例如:参照图5B,第一位加密手势为右上区域的上滑,则第1个标
示框的填充颜色由白变黑。
以此类推,进行第二、三、四位加密手势的输入时,标示框从左往右依
次改变填充颜色。若用户需修改其中的一位加密手势,则可以根据此加密手
势的位次,选择相应的标示框,触摸选择重新输入此位次的加密手势。
记录单元220根据加密手势和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记录用户输入的4
位加密手势。其中,4位加密手势可以是同一边缘密码区的触控手势,也可以
是4个不同边缘密码区的触控手势,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由此,根据灵活的加密手势顺序和各边缘密码区触控手势的灵活设置,
本发明加密手势的密码组合可以满足用户需求,且不易被破解。
以4位加密手势为不同边缘密码区的触控手势,各边缘密码区的触控手
势均有4种:上滑、下滑、点击和双击,进行举例说明。
根据用户输入加密手势时选择边缘密码区的输入顺序组合数A,和边缘
密码区的触控手势种类组合数B,可计算此4位加密手势的组合数C,计算公
式如下:
A=4×3×2×1;B=4×4×4×4;
C=A×B=4×3×2×1×4×4×4×4=6144。
由此,当4位加密手势为不同边缘密码区的触控手势时,加密手势共有
6144种组合。
确认单元230,用于对所述加密手势及所述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进行二次
确认,当二次确认通过时,保存所述加密手势及所述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
在得到用户输入的加密手势和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后,确认单元230提
示用户进行二次确认,用户再次输入加密手势。
若在用户二次确认时,再次输入的加密手势及输入顺序,与首次输入的
加密手势内容完全一致,且输入顺序完全一致,则判定二次确认通过。
然后,确认单元230保存通过二次确认的加密手势和输入顺序。
若在用户二次确认时,再次输入的加密密码和输入顺序与首次输入的加
密密码内容不完全一致,或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不一致时,则确认单元230
确认本次密码设置失败,提示用户重新进行密码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单元210根据边缘密码区的标识和边缘密码区对应
的触控手势,得到对应的加密手势;记录单元220记录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
然后,确认单元230对加密手势及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进行二次确认,当二
次确认通过时,保存加密手势及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本实施例通过边缘密
码区和触控手势设置加密手势,并将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也作为密码的一个
组成部分,实现了多重加密,充分保障了智能终端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参照图6,本发明密码设置装置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密码设置
装置,基于上述图1或3所示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以图1为例),所述密码设
置装置还包括:
输入模块400,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解锁手势及解锁手势的输入顺序,得
到解锁密码。
在根据用户输入的加密手势和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进行加密密码的设置
后,若用户针对已设置的加密密码进行解锁,则输入模块400获取用户输入
的解锁手势及解锁手势的输入顺序,得到解锁密码。
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首先,输入模块400提示用户输入解锁密
码。
用户根据提示选择边缘密码区,通过触摸输入触控手势。
输入模块400检测用户在边缘密码区输入的触控手势,将边缘密码区与
对应触控手势作为一位解锁手势。
然后,根据解锁手势预设的位数,提示用户进行下一位解锁手势的输入,
获取用户输入的下一位解锁手势。输入模块400共获取预设位数的解锁手势。
同时,输入模块400记录用户输入解锁手势时,解锁手势的输入顺序。
在获取预设位数的解锁手势后,输入模块400将得到解锁手势和解锁手
势的输入顺序,作为解锁密码。
解锁模块500,用于将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加密密码进行匹配,并根据匹
配结果执行对应的操作。
在获取解锁密码后,解锁模块500根据本次被解锁的加密密码,进行匹
配操作,并根据匹配结果执行对应的操作。
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首先,解锁模块500匹配解锁密码和加密
密码。
若解锁密码与加密密码完全一致,则判定解锁密码与加密密码匹配。
然后,解锁被当前加密密码锁定的操作或应用。例如,若当前被锁定的
为应用软件,则在解锁后,允许对应用软件的访问。
若解锁密码与加密密码不完全一致,则判定解锁密码与加密密码不匹配。
然后,解锁模块500判定本次解锁不成功,禁止当前的解锁操作。
解锁模块500可以提示用户密码错误,或提示用户无访问权限,通知本
次解锁结果。然后,提示用户再次输入密码,或控制用户在一定的时间后方
可继续进行解锁操作,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当用户进行加密密码修改时,需要输入解锁密
码进行解锁,解锁模块500判定解锁是否成功。
若解锁成功,则允许用户修改密码,提示用户输入修改后的密码,用户
可以重新选择边缘密码区输入修改后的触控手势;若解锁失败,则禁止用户
本次修改密码的操作,提示用户本次密码错误,或无访问权限。
在本实施例中,输入模块400获取用户输入的解锁手势及解锁手势的输
入顺序,得到解锁密码;解锁模块500将得到的解锁密码与被解锁的加密密
码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执行对应的操作。本实施例中,解锁加密密码
时,需用户输入解锁密码,仅当解锁密码与本次被解锁的加密密码匹配成功
时,密码设置装置执行解锁操作,充分保障了智能终端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参照图7,本发明密码设置装置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密码设置
装置,基于上述图6所示的实施例,所述解锁模块500包括:
匹配单元510,用于将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加密密码进行匹配。
在得到用户输入的解锁密码后,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首先,匹配单元510
匹配解锁密码和当前被解锁的加密密码。
匹配单元510根据加密密码中手势密码的输入顺序和解锁密码中解锁手
势的输入顺序,依次匹配输入顺序的序列中相同位次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
若序列位次相同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不匹配,则匹配单元510判定解
锁密码与加密密码匹配失败;若序列位次相同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匹配,
则匹配单元510判定解锁密码与加密密码匹配成功。
解锁单元520,用于若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加密密码匹配成功,则执行本
次解锁操作。
若解锁密码与加密密码匹配,也即用户输入的解锁密码与本次被解锁的
加密密码相同,则本次解锁成功,解锁单元520解锁被当前加密密码锁定的
操作或应用。
例如,若当前被锁定的为应用软件,则在解锁后,允许对应用软件的访
问。若当前被锁定的为应用软件,则在解锁成功后,允许对应用软件的访问。
若当前被锁定的为终端屏幕,则在解锁成功后,点亮终端屏幕,并允许用户
访问终端屏幕;若当前被锁定的为终端的开、关机操作,则在解锁成功后,
判定用户有权限进行终端的开、关机管理,允许用户开、关机。
禁止单元530,用于若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加密密码匹配失败,则禁止本
次解锁操作。
若解锁密码与加密密码不完全一致,也即用户输入的解锁密码与本次被
解锁的加密密码不相同,则本次解锁失败,禁止单元530禁止当前的解锁操
作。
例如:禁止用户访问被加密锁定的应用软件、通讯录、私密空间,禁止
用户删除被加密锁定的文件,控制用户的操作权限等。
禁止单元530可以提示用户密码错误,或提示用户无访问权限,通知本
次解锁结果。然后,提示用户再次输入密码,或控制用户在一定的时间后方
可继续进行解锁操作,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匹配单元510将解锁密码与本次被解锁的加密密码进行
匹配;若解锁密码与加密密码匹配成功,则解锁单元520执行解锁操作;若
解锁密码与加密密码匹配失败,则禁止单元530禁止本次解锁操作。本实施
例通过匹配用户输入的解锁密码和本次被解锁的加密密码,从而判断用户输
入的解锁密码是否正确,仅当匹配成功时进行解锁,提升了加密密码的安全
性,有效的保护了智能终端的安全。
进一步的,参照图8,本发明密码设置装置第五实施例提供一种密码设置
装置,基于上述图7所示的实施例,所述匹配单元510包括:
匹配子单元511,用于根据所述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和所述解锁手势的输
入顺序,依次匹配输入顺序中序列位次相同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
在获取用户输入的解锁密码后,匹配单元510根据本次被解锁的加密密
码,与用户本次输入的解锁密码进行匹配。
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匹配子单元511根据加密密码中手势密码
的输入顺序和解锁密码中解锁手势的输入顺序,依次匹配输入顺序的序列中
相同位次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
例如:第一位加密手势和第一位解锁手势进行匹配;第二位加密手势和
第二位解锁手势进行匹配。
若相同位次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的边缘密码区一致,且触控手势一致,
则此加密手势和此解锁手势匹配;若相同位次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的边缘
密码区不一致,但触控手势一致,则此加密手势和此解锁手势不匹配;若相
同位次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的边缘密码区一致,但触控手势不一致,则此
加密手势和此解锁手势不匹配;若相同位次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的边缘密
码区不一致,且触控手势不一致,则此加密手势和此解锁手势不匹配。
以下以4位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进行举例说明。
根据输入顺序,加密手势依次为:左上区域的上滑,左下区域的下滑,
右上区域的上滑,右下区域的上滑。
根据输入顺序,解锁手势依次为:左上区域的上滑,右上区域的上滑,
左下区域的下滑,右下区域的上滑。
可以判断,第一位加密手势与第一位解锁手势匹配,第二位加密手势与
第二位解锁手势不匹配,第三位加密手势与第三位解锁手势不匹配,第四位
加密手势与第四位解锁手势匹配。
判定子单元512,用于若序列位次相同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匹配,则判
定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加密密码匹配成功;若序列位次相同的加密手势和解
锁手势不匹配,则判定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加密密码匹配失败。
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根据输入顺序,若相同位次的加密手势和
解锁手势全部匹配,也即加密手势与解锁手势匹配成功,则判定子单元512
判定加密密码与解锁密码匹配成功。
若有任意一对位次相同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不匹配,也即加密手势与
解锁手势匹配失败,则判定子单元512判定加密密码与解锁密码匹配失败。
以4位密码进行举例说明。
若按输入顺序,加密密码中的第一、二、三、四位的加密手势,和解锁
密码中相同位次的解锁手势全部匹配,则加密密码和解锁密码匹配成功。
若按输入顺序,加密密码的第一、三、四位的加密手势,和解锁密码中
相同位次的解锁手势匹配,但是第二位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不匹配,此时
加密密码和解锁密码匹配失败,用户输入的解锁密码有误。
在本实施例中,匹配子单元511根据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和解锁手势的
输入顺序,依次匹配输入顺序中序列位次相同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若序
列位次相同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匹配,则判定子单元512判定解锁密码与
加密密码匹配成功;若序列位次相同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不匹配,则判定
子单元512判定解锁密码与加密密码匹配失败。本实施例通过边缘密码区、
触控手势与输入顺序的组合,判断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中是否匹配,提高了
破解加密密码的难度,提升了智能终端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参照图9,本发明密码设置方法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发明密码
设置方法,所述密码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检测在移动终端边缘密码区输入的触控手势。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应用于智能终端的密码设置,通过密码设置装置控制
加密密码的设置,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作为密码解决方案应用于其他场
景。
在本实施例中,预先将智能终端的触控区域划分为主屏幕和边缘区域。
其中,边缘区域位于主屏幕的左右两侧,独立于主屏幕,本实施例可基于FiT
(FrameInteractiveTechnology,边缘操作技术)进行触控操作,获取用户触
摸输入的事件。用户可单手操作边缘区域,且不影响主屏幕的使用。
然后,将边缘区域划分为不同的边缘密码区,用于输入和检测密码。边
缘密码区均设置有对应的标识,不同的边缘密码区标识不同。其中,标识能
够表征、区分、判断不同的边缘密码区,可以是数字编号或ID等,可根据实
际需要灵活设置。
用户需要设置密码时,进入智能终端的密码设置页面,参照图2,图2为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智能终端密码方案选择页面示意图,智能终端设置有多种
密码方案并列可选,例如:数字密码、图案密码、边缘密码和指纹密码。用
户选择或系统默认选择边缘密码后,则根据本发明所提出方案进行密码设置。
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首先,密码设置装置提示用户进行密码输
入,用户可任意选择边缘密码区,通过触摸输入触控手势。
其中,触控手势可以通过在边缘密码区滑动或点击设置。
例如:用户在边缘密码区单击触控屏,则得到的触控手势为单击;用户
在边缘密码区双击触控屏,则得到的触控手势为双击;用户在边缘密码区向
上滑动,若滑动距离满足预设的阈值,则得到的触控手势为上滑;用户在边
缘密码区向下滑动,若滑动距离满足预设的阈值,则得到的触控手势为下滑;
用户在边缘密码区进行按压,若按压时间满足预设的阈值,则得到的触控动
作为时长按压;用户在边缘密码区进行按压,若按压的压力满足预设的阈值,
则得到的触控动作为压力按压。
当然,触控手势还可以包括平移、滚动以及旋转等可识别的手势,可根
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步骤S20、根据所述边缘密码区的标识和对应的触控手势,得到对应的加
密手势和所述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
检测到用户在边缘密码区输入的触控手势后,密码设置装置获取边缘密
码区的预设的标识,得到的标识可以表征不同的边缘密码区。
然后,密码设置装置根据边缘密码区的标识,将边缘密码区和对应的触
控手势,作为一位加密手势。
然后,根据预设的加密手势的位数,密码设置装置提示用户进行下一位
加密手势的输入,获取用户输入的下一位加密手势。
同时,密码设置装置记录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得到的加密手势按照输
入顺序排入序列。
密码设置装置共获取预设位数的加密手势。
然后,密码设置装置提示用户进行二次确认,用户再次输入加密手势。
若在用户二次确认时,再次输入的加密手势及输入顺序,与首次输入的
加密手势内容完全一致,且输入顺序完全一致,则密码设置装置以此加密手
势和输入顺序作为得到的加密手势和输入顺序。
若在用户二次确认时,再次输入的加密密码和输入顺序与首次输入的加
密密码内容不完全一致,或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不一致,则密码设置装置确
认本次密码设置失败,提示用户重新进行密码设置。
步骤S30、根据所述加密手势和所述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设置加密密码。
在获取加密手势和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后,密码设置装置根据得到的加
密手势及加密手势输入顺序设置加密密码。
加密密码可以用于智能终端中的各种具有保密需求的操作或应用,包括:
对屏幕进行锁定;限制开关机的权限;保护私密空间,例如通讯录、短信、
邮件等的查看;限制应用软件的启用权限,例如社交软件、银行客户端等。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也适用于其他密码设置场景,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以预先获取用户选择的进行密码设置的
应用场景,再获取用户输入的加密手势和输入顺序,进行加密密码的设置。
例如:根据加密密码锁屏、锁定应用软件、锁定通讯录灯。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先获取用户输入的加密手势和输入顺序,再
根据用户选择的应用场景进行加密密码的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密码设置装置检测用户在移动终端边缘密码区输入的触
控手势;根据边缘密码区的标识和对应的触控手势,得到对应的加密手势和
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根据加密手势和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设置加密密码。
本实施例通过边缘密码区得到用户输入的触控手势,将触控手势和边缘密码
区作为加密手势,根据加密手势和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设置加密密码实现了
密码的多重加密,不易破解。使用得到的加密密码对智能终端进行安全性管
理,可应用于各种具有保密需求的操作或应用,保障了无边框手机的安全性。
同时,用户可在边缘密码区进行单手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参照图10,本发明密码设置方法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密码设
置方法,基于上述图9所示的实施例,将移动终端边缘区域划分为多个边缘
密码区,所述步骤S10包括:
步骤S11、根据所述边缘密码区的标识和所述边缘密码区对应的触控手
势,得到对应的加密手势。
在本实施例中,预先将智能终端的触控区域划分为主屏幕和边缘区域。
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4,以无边框手机进行举例说明。
无边框手机利用边缘触控区域的操作便捷性带来了用户体验的提升甚至
飞跃,本实施例基于FiT技术,进行边缘区域的触控操作,例如:对边缘触
控区域的滑动、点击、长按等基本操作,进行亮度调节、清理后台、启动应
用等。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使用其他触控技术进行边缘区域的触控操作,
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无边框手机的边框极窄,屏幕触控区域大幅提升,边缘区域的触控区域
独立于主屏幕的触控区域,形成左、右两条边缘区域,即FiT操作区域,这
个区域宽度约为2mm左右,长度贯彻整个手机。FiT操作区域可以防止误触、
启动FiT的相应功能,这个区域基于常规触摸屏器件,可以感知触摸事件,
并检测区分方向滑动、点击、按压、来回滑动等基本操作手势。
本实施例将两个边缘区域划分为4个边缘密码区:左上区域、左下区域、
右上区域和右下区域。其中,上下等分左边缘区域得到左上区域和左下区域,
上下等分右边缘区域得到右上区域和右下区域。
用户可任意选择边缘密码区,通过触摸输入触控手势。每个边缘密码区
均可选择多种手势操作,进行触控手势的输入。
密码设置装置根据用户在边缘密码区输入的触控手势,得到边缘密码区
的标识,得到的标识可以表征不同的边缘密码区。
然后,密码设置装置根据边缘密码区的标识,将边缘密码区和对应的触
控手势,作为一位加密手势。
步骤S12、记录所述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
在获取用户输入的加密手势后,根据预设的加密手势的位数,密码设置
装置提示用户进行下一位加密手势的输入,获取用户输入的下一位加密手势。
同时,密码设置装置记录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得到的加密手势按照输
入顺序排入序列。
密码设置装置共获取预设位数的加密手势。
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以加密手势为4位密码进行举例
说明。
参照图5A,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加密手势输入界面,密码设置
装置通过4个标示框标识当前4位加密手势的输入情况,若完成第一位加密
手势的输入,则第1个标示框通过改变填充颜色,标识已完成第一位加密手
势的输入,例如:参照图5B,第一位加密手势为右上区域的上滑,则第1个
标示框的填充颜色由白变黑。
以此类推,进行第二、三、四位加密手势的输入时,标示框从左往右依
次改变填充颜色。若用户需修改其中的一位加密手势,则可以根据此加密手
势的位次,选择相应的标示框,触摸选择重新输入此位次的加密手势。
密码设置装置根据加密手势和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记录用户输入的4
位加密手势。其中,4位加密密码可以是同一边缘密码区的触控手势,也可以
是4个不同边缘密码区的触控手势,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由此,根据灵活的加密手势顺序和各边缘密码区触控手势的灵活设置,
本发明加密手势的密码组合可以满足用户需求,且不易被破解。
以4位加密手势为不同边缘密码区的触控手势,各边缘密码区的触控手
势均有4种:上滑、下滑、点击和双击,进行举例说明。
根据用户输入加密手势时选择边缘密码区的输入顺序组合数A,和边缘
密码区的触控手势种类组合数B,可计算此4位加密手势的组合数C,计算公
式如下:
A=4×3×2×1;B=4×4×4×4;
C=A×B=4×3×2×1×4×4×4×4=6144。
由此,当4位加密手势为不同边缘密码区的触控手势时,加密手势共有
6144种组合。
步骤S13、对所述加密手势及所述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进行二次确认,当
二次确认通过时,保存所述加密手势及所述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
在得到用户输入的加密手势和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后,密码设置装置提
示用户进行二次确认,用户再次输入加密手势。
若在用户二次确认时,再次输入的加密手势及输入顺序,与首次输入的
加密手势内容完全一致,且输入顺序完全一致,则判定二次确认通过。
然后,密码设置装置保存通过二次确认的加密手势和输入顺序。
若在用户二次确认时,再次输入的加密密码和输入顺序与首次输入的加
密密码内容不完全一致,或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不一致时,则密码设置装置
确认本次密码设置失败,提示用户重新进行密码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密码设置装置根据边缘密码区的标识和边缘密码区对应
的触控手势,得到对应的加密手势;记录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然后,对加
密手势及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进行二次确认,当二次确认通过时,保存加密
手势及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本实施例通过边缘密码区和触控手势设置加密
手势,并将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也作为密码的一个组成部分,实现了多重加
密,充分保障了智能终端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参照图11,本发明密码设置方法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密码设
置方法,基于上述图9或10所示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以图9为例),所述步
骤S30之后还包括:
步骤S40、获取用户输入的解锁手势及解锁手势的输入顺序,得到解锁密
码。
在根据用户输入的加密手势和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进行加密密码的设置
后,若用户针对已设置的加密密码进行解锁,则密码设置装置获取用户输入
的解锁手势及解锁手势的输入顺序,得到解锁密码。
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首先,密码设置装置提示用户输入解锁密
码。
用户根据提示选择边缘密码区,通过触摸输入触控手势。
密码设置装置检测用户在边缘密码区输入的触控手势,将边缘密码区与
对应触控手势作为一位解锁手势。
然后,根据解锁手势预设的位数,提示用户进行下一位解锁手势的输入,
获取用户输入的下一位解锁手势。密码设置装置共获取预设位数的解锁手势。
同时,密码设置装置记录用户输入解锁手势时,解锁手势的输入顺序。
在获取预设位数的解锁手势后,密码设置装置将得到解锁手势和解锁手
势的输入顺序,作为解锁密码。
步骤S50、将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加密密码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执
行对应的操作。
在获取解锁密码后,密码设置装置根据本次被解锁的加密密码,进行匹
配操作,并根据匹配结果执行对应的操作。
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首先,密码设置装置匹配解锁密码和加密
密码。
若解锁密码与加密密码完全一致,则判定解锁密码与加密密码匹配。
然后,解锁被当前加密密码锁定的操作或应用。例如,若当前被锁定的
为应用软件,则在解锁后,允许对应用软件的访问。
若解锁密码与加密密码不完全一致,则判定解锁密码与加密密码不匹配。
然后,密码设置装置判定本次解锁不成功,禁止当前的解锁操作。
密码设置装置可以提示用户密码错误,或提示用户无访问权限,通知本
次解锁结果。然后,提示用户再次输入密码,或控制用户在一定的时间后方
可继续进行解锁操作,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当用户进行加密密码修改时,需要输入解锁密
码进行解锁,密码设置装置判定解锁是否成功。
若解锁成功,则允许用户修改密码,提示用户输入修改后的密码,用户
可以重新选择边缘密码区输入修改后的触控手势;若解锁失败,则禁止用户
本次修改密码的操作,提示用户本次密码错误,或无访问权限。
在本实施例中,密码设置装置获取用户输入的解锁手势及解锁手势的输
入顺序,得到解锁密码;然后,将得到的解锁密码与被解锁的加密密码进行
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执行对应的操作。本实施例中,解锁加密密码时,需
用户输入解锁密码,仅当解锁密码与本次被解锁的加密密码匹配成功时,密
码设置装置执行解锁操作,充分保障了智能终端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参照图12,本发明密码设置方法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密码设
置方法,基于上述图11所示的实施例,所述步骤S50包括:
步骤S51、将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加密密码进行匹配。
在得到用户输入的解锁密码后,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首先,密码设置装
置匹配解锁密码和被解锁的加密密码。
密码设置装置根据加密密码中手势密码的输入顺序和解锁密码中解锁手
势的输入顺序,依次匹配输入顺序的序列中相同位次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
若序列位次相同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不匹配,则密码设置装置判定解
锁密码与加密密码匹配失败;若序列位次相同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匹配,
则密码设置装置判定解锁密码与加密密码匹配成功。
步骤S52、若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加密密码匹配成功,则执行本次解锁操
作。
若解锁密码与加密密码匹配,也即用户输入的解锁密码与本次被解锁的
加密密码相同,则本次解锁成功,密码设置装置解锁被当前加密密码锁定的
操作或应用。
例如,若当前被锁定的为应用软件,则在解锁后,允许对应用软件的访
问。若当前被锁定的为应用软件,则在解锁成功后,允许对应用软件的访问。
若当前被锁定的为终端屏幕,则在解锁成功后,点亮终端屏幕,并允许用户
访问终端屏幕;若当前被锁定的为终端的开、关机操作,则在解锁成功后,
判定用户有权限进行终端的开、关机管理,允许用户开、关机。
步骤S53、若所述解锁密码与所述加密密码匹配失败,则禁止本次解锁操
作。
若解锁密码与加密密码不完全一致,也即用户输入的解锁密码与本次被
解锁的加密密码不相同,则本次解锁失败,密码设置装置禁止当前的解锁操
作。
例如:禁止用户访问被加密锁定的应用软件、通讯录、私密空间,禁止
用户删除被加密锁定的文件,控制用户的操作权限等。
密码设置装置可以提示用户密码错误,或提示用户无访问权限,通知本
次解锁结果。然后,提示用户再次输入密码,或控制用户在一定的时间后方
可继续进行解锁操作,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密码设置装置将解锁密码与本次被解锁的加密密码进行
匹配;若解锁密码与加密密码匹配成功,则执行本次解锁操作;若解锁密码
与加密密码匹配失败,则禁止本次解锁操作。本实施例通过匹配用户输入的
解锁密码和本次被解锁的加密密码,从而判断用户输入的解锁密码是否正确,
仅当匹配成功时进行解锁,提升了加密密码的安全性,有效的保护了智能终
端的安全。
进一步的,参照图13,本发明密码设置方法第五实施例提供一种密码设
置方法,基于上述图12所示的实施例,所述步骤S51包括:
步骤S511、根据所述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和所述解锁手势的输入顺序,
依次匹配输入顺序中序列位次相同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
在获取用户输入的解锁密码后,密码设置装置根据本次被解锁的加密密
码,与用户本次输入的解锁密码进行匹配。
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密码设置装置根据加密密码中手势密码的
输入顺序和解锁密码中解锁手势的输入顺序,依次匹配输入顺序的序列中相
同位次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
例如:第一位加密手势和第一位解锁手势进行匹配;第二位加密手势和
第二位解锁手势进行匹配。
若相同位次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的边缘密码区一致,且触控手势一致,
则此加密手势和此解锁手势匹配;若相同位次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的边缘
密码区不一致,但触控手势一致,则此加密手势和此解锁手势不匹配;若相
同位次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的边缘密码区一致,但触控手势不一致,则此
加密手势和此解锁手势不匹配;若相同位次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的边缘密
码区不一致,且触控手势不一致,则此加密手势和此解锁手势不匹配。
以下以4位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进行举例说明。
根据输入顺序,加密手势依次为:左上区域的上滑,左下区域的下滑,
右上区域的上滑,右下区域的上滑。
根据输入顺序,解锁手势依次为:左上区域的上滑,右上区域的上滑,
左下区域的下滑,右下区域的上滑。
可以判断,第一位加密手势与第一位解锁手势匹配,第二位加密手势与
第二位解锁手势不匹配,第三位加密手势与第三位解锁手势不匹配,第四位
加密手势与第四位解锁手势匹配。
步骤S512、若序列位次相同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匹配,则判定所述解
锁密码与所述加密密码匹配成功。
若相同位次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全部匹配,也即加密手势与解锁手势
匹配成功,则密码设置装置判定加密密码与解锁密码匹配成功。
以4位密码进行举例说明。
若按输入顺序,加密密码的第一、二、三、四位的加密手势,和解锁密
码中相同位次的解锁手势全部匹配,则加密密码和解锁密码匹配成功。
步骤S513、若序列位次相同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不匹配,则判定所述
解锁密码与所述加密密码匹配失败。
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根据输入顺序,若有任意一对位次相同的
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不匹配,也即加密手势与解锁手势匹配失败,则密码设
置装置判定加密密码与解锁密码匹配失败。
以4位密码进行举例说明。
若按输入顺序,加密密码的第一、三、四位的加密手势,和解锁密码中
相同位次的解锁手势匹配,但是第二位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不匹配,此时
加密密码和解锁密码匹配失败,用户输入的解锁密码有误。
在本实施例中,密码设置装置根据加密手势的输入顺序和解锁手势的输
入顺序,依次匹配输入顺序中序列位次相同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若序列
位次相同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匹配,则判定解锁密码与加密密码匹配成功;
若序列位次相同的加密手势和解锁手势不匹配,则判定解锁密码与加密密码
匹配失败。本实施例通过边缘密码区、触控手势与输入顺序的组合,判断加
密手势和解锁手势中是否匹配,提高了破解加密密码的难度,提升了智能终
端的安全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
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
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