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隧洞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方法.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620634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83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89161.X

申请日:

2014.05.06

公开号:

CN104033163A

公开日:

2014.09.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D 11/10申请日:20140506|||公开

IPC分类号:

E21D11/10

主分类号:

E21D11/10

申请人: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进明

地址:

710043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中路5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代理人:

朱海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工隧洞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将整体模板固定连接在台车外侧;利用顶升器及限位杆调整台车前端标高,用撑杆对台车横向位置定位,用两个拉杆固定台车;在模板底部待施工底板槽及外侧形成的混凝土浇注区内现浇混凝土,完成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松动拉杆,拆下撑杆,利用顶升器使前轮至走行轨道上,启动行走装置,台车携带模板走行至下一段施工长度处,进行下一个施工循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水工隧洞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可移动施工装置实现:该装置包括平行铺设在已浇注混凝土底板上横向对称两侧、并沿待施工底板槽纵向延伸的走行轨道,每个走行轨道上均设有台车,两台车横向之间由撑杆对撑;台车尾段下方均设置有前、后车轮及行走装置,并置于已浇注混凝土底板上铺设的走行轨道上,所述后车轮为一对定向轮,所述前车轮为一对可90°向上折转的活动轮,所述台车的前端设置有顶升器,台车外侧纵向连接有整体模板,通过整体模板前后两端的拉杆及前端的限位杆定位;
所述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整体模板固定连接在台车外侧;
(2)利用顶升器抬起携带模板的台车前端,将一对前轮向上折,慢慢松动顶升器,台车前端通过限位杆调整好标高后,用撑杆将两个对称台车横向位置定位,采用一个拉杆将每个台车尾端固定在已浇注底板混凝土上,另一个拉杆将台车前端固定在开挖段岩面上,至此模板安装完毕;
(3)在模板底部待施工底板槽及外侧形成的混凝土浇注区内现浇混凝土,完成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
(4)模板拆卸
松动拉杆,拆下撑杆,利用顶升器抬起台车前端,将前轮折下,放松顶升器使前轮至走行轨道上,至此模板拆卸完毕;
(5)模板走行
模板拆卸完毕后,启动行走装置,台车携带模板走行至下一段施工长度处,进行步骤(2)~(4)的下一个施工循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隧洞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设置在台车尾段下方的走行电机及制动装置,走行电机上设有钢丝绳,拉在台车前端,走行电机启动时钢丝绳收紧使台车沿轨道纵向前进。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隧洞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尾段的尾部设有配重。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隧洞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车由多个车架纵向连接而成。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隧洞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模板包括多块纵向连接的分段模板,分段模板长度与每个车架纵向长度对应。

说明书

水工隧洞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工隧洞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利用边墙模板可移动施工装置对水工隧洞底板、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施工方法中,隧洞二次衬砌均采用整体式液压台车进行混凝土浇筑,但因隧洞断面形状的限制使得边墙模板安装困难,普遍的施工方法是,衬砌混凝土采取三次浇筑,第一步浇筑底板部分混凝土;第二步浇筑矮边墙部分混凝土;第三步浇筑其余边墙及拱圈混凝土。以上施工方法衬砌混凝土浇筑工序繁多,人为增加了矮边墙与底板部分的施工缝,且施工缝间为确保有效连接须安装接茬钢筋,造成工序增加,施工成本增大,以及隧洞衬砌混凝土整体性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行隧洞衬砌混凝土浇筑时,衬砌混凝土必须采取三次浇筑,衬砌混凝土浇筑工序繁多,施工成本增大,以及隧洞衬砌混凝土整体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隧洞底板、边墙混凝土浇筑一次成型的施工方法,该方法不仅减少施工工序,节省施工成本,还可确保衬砌混凝土的整体性受力结构以及底板、边墙一次成型的外观质量。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水工隧洞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可移动施工装置实现:该装置包括平行铺设在已浇注混凝土底板上横向对称两侧、并沿待施工底板槽纵向延伸的走行轨道,每个走行轨道上均设有台车,两台车横向之间由撑杆对撑;台车尾段下方均设置有前、后车轮及行走装置,并置于已浇注混凝土底板上铺设的走行轨道上,所述后车轮为一对定向轮,所述前车轮为一对可90°向上折转的活动轮,所述台车的前端设置有顶升器,台车外侧纵向连接有整体模板,通过整体模板前后两端的拉杆及前端的限位杆定位;
所述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整体模板固定连接在台车外侧;
(2)利用顶升器抬起携带模板的台车前端,将一对前轮向上折,慢慢松动顶升器,台车前端通过限位杆调整好标高后,用撑杆将两个对称台车横向位置定位,采用一个拉杆将每个台车尾端固定在已浇注底板混凝土上, 另一个拉杆将台车前端固定在开挖段岩面上,至此模板安装完毕;
(3)在模板底部待施工底板槽及外侧形成的混凝土浇注区内现浇混凝土,完成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
(4)模板拆卸
松动拉杆,拆下撑杆,利用顶升器抬起台车前端,将前轮折下,放松顶升器使前轮至走行轨道上,至此模板拆卸完毕;
(5)模板走行
模板拆卸完毕后,启动行走装置,台车携带模板走行至下一段施工长度处,进行步骤(2)~(4)的下一个施工循环。
上述方法中,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设置在台车尾段下方的走行电机及制动装置,走行电机上设有钢丝绳,拉在台车前端,走行电机启动时钢丝绳收紧使台车沿轨道纵向前进。
所述台车尾段的尾部设有配重。
所述的台车由多个车架纵向连接而成。
所述整体模板包括多块纵向连接的分段模板,分段模板长度与每个车架纵向长度对应。
相比现有隧洞底板、边墙混凝土浇筑方法,本发明能够将模板整体脱模、快速移动和快速安装定位,无需其它机械配套。因此具有投入劳力少,机械设备、模板费用投入成本低,施工进度快,施工干扰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采用的可移动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图是装置的纵向示意图;b图是a图的单侧剖视图;c图是a图的双侧对称侧视图。图中:1、车架;1-1、螺栓;1-2、连接板;2、模板;2-1、模板连接螺栓;2-2、模板连接杆;3、前轮;3-1、后轮;4、走行电机;5、走行轨道;6、配重;7、千斤顶;8、拉杆;9、限位杆;10、已浇注混凝土底板;11、待施工底板槽;12、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隧道矮边墙模板安装的可移动施工装置,包括台车、撑杆和整体模板,台车包括多个通过连接板1-2采用螺栓1-1纵向连接的车架1,其中,最尾段车架纵梁下方前部安装一对前轮3、下方后部安装一对后轮3-1,用于固定台车的施工位置。靠近后轮的车架纵梁上方装有走行电机4,走行电机采用正反转电机,并设有制动装置,走行电机上设有钢丝绳,拉在台车前端,启动时钢丝绳收紧使台车沿轨道纵向前进。
前轮3为一对活动轮,该对活动轮通过一个销轴可90°向上折转;后轮3-1为一对定向轮。前、后轮置于走行轨道5上定位,走行轨道可采用C8槽钢平行铺设在已浇注混凝土底板10上横向对称两侧(图1a、c),并沿待施工底板槽11纵向延伸。为防止台车倾覆,在最尾端车架的尾部安装配重6,配重材料可采用混凝土预制块,也可采用废旧钢材等。
通常3个车架纵向组合连接为一台车(长度约一个施工缝长度12m及行走段长度6m)。每个车架的结构由纵梁、横梁、斜梁和斜拉梁构成三角形稳定结构。
整体模板包括分段的模板2,模板长度1.5m,各模板纵向采用模板连接螺栓2-1连接,一般4个模板组成一个与车架长度相等的单元;并通过模板连接杆2-2与车架的纵梁固定,使车架1支撑整个模板重量。整体模板水平方向两端通过拉杆8及其中一端(前端)的限位杆9定位。
参考图1(c),为保证模板横向位置,对称两侧走行轨道上的台车横向之间采用撑杆12对撑。
图1装置的施工步骤:
(1)参考图1(以一侧为例),将整体模板通过模板连接杆2-2固定在台车外侧。
(2)利用千斤顶7顶升携带模板的台车前端,将一对前轮3向上折,慢慢放松千斤顶,台车前端通过限位杆9调整好标高后,通过撑杆12将两个对称台车横向位置定位[图1(c)],采用一个拉杆8将每个台车尾端固定在已浇注底板混凝土10上,另一个拉杆8将台车前端固定在开挖段岩面上,至此模板安装完毕。
(3)在模板底部待施工底板槽11及外侧形成的混凝土浇注区内现浇混凝土。
(4)模板拆卸
松动拉杆8的螺母,拆下撑杆12,利用千斤顶7顶升台车1前端,将前轮3折下至行走状态,至此模板拆卸完毕。
(5)模板走行
模板拆卸完毕后,启动走行电机4,台车携带模板走行至下一段施工长度处,进行步骤(1)~(4)的下一个施工循环。

水工隧洞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水工隧洞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水工隧洞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工隧洞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工隧洞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33163A43申请公布日20140910CN104033163A21申请号201410189161X22申请日20140506E21D11/1020060171申请人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地址710043陕西省西安市咸宁中路55号72发明人陈进明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代理人朱海临54发明名称水工隧洞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工隧洞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将整体模板固定连接在台车外侧;利用顶升器及限位杆调整台车前端标高,用撑杆对台车横向位置定位,用两个拉杆固定台车。

2、;在模板底部待施工底板槽及外侧形成的混凝土浇注区内现浇混凝土,完成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松动拉杆,拆下撑杆,利用顶升器使前轮至走行轨道上,启动行走装置,台车携带模板走行至下一段施工长度处,进行下一个施工循环。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33163ACN104033163A1/1页21一种水工隧洞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可移动施工装置实现该装置包括平行铺设在已浇注混凝土底板上横向对称两侧、并沿待施工底板槽纵向延伸的走行轨道,每个走行轨道。

3、上均设有台车,两台车横向之间由撑杆对撑;台车尾段下方均设置有前、后车轮及行走装置,并置于已浇注混凝土底板上铺设的走行轨道上,所述后车轮为一对定向轮,所述前车轮为一对可90向上折转的活动轮,所述台车的前端设置有顶升器,台车外侧纵向连接有整体模板,通过整体模板前后两端的拉杆及前端的限位杆定位;所述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整体模板固定连接在台车外侧;2利用顶升器抬起携带模板的台车前端,将一对前轮向上折,慢慢松动顶升器,台车前端通过限位杆调整好标高后,用撑杆将两个对称台车横向位置定位,采用一个拉杆将每个台车尾端固定在已浇注底板混凝土上,另一个拉杆将台车前端固定在开挖段岩面上,。

4、至此模板安装完毕;3在模板底部待施工底板槽及外侧形成的混凝土浇注区内现浇混凝土,完成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4模板拆卸松动拉杆,拆下撑杆,利用顶升器抬起台车前端,将前轮折下,放松顶升器使前轮至走行轨道上,至此模板拆卸完毕;5模板走行模板拆卸完毕后,启动行走装置,台车携带模板走行至下一段施工长度处,进行步骤24的下一个施工循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隧洞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设置在台车尾段下方的走行电机及制动装置,走行电机上设有钢丝绳,拉在台车前端,走行电机启动时钢丝绳收紧使台车沿轨道纵向前进。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隧洞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

5、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尾段的尾部设有配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隧洞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车由多个车架纵向连接而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隧洞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模板包括多块纵向连接的分段模板,分段模板长度与每个车架纵向长度对应。权利要求书CN104033163A1/3页3水工隧洞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工隧洞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利用边墙模板可移动施工装置对水工隧洞底板、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的施工方法中,隧洞二次衬砌均采用整体式液压台车进。

6、行混凝土浇筑,但因隧洞断面形状的限制使得边墙模板安装困难,普遍的施工方法是,衬砌混凝土采取三次浇筑,第一步浇筑底板部分混凝土;第二步浇筑矮边墙部分混凝土;第三步浇筑其余边墙及拱圈混凝土。以上施工方法衬砌混凝土浇筑工序繁多,人为增加了矮边墙与底板部分的施工缝,且施工缝间为确保有效连接须安装接茬钢筋,造成工序增加,施工成本增大,以及隧洞衬砌混凝土整体性差。发明内容0003针对现行隧洞衬砌混凝土浇筑时,衬砌混凝土必须采取三次浇筑,衬砌混凝土浇筑工序繁多,施工成本增大,以及隧洞衬砌混凝土整体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隧洞底板、边墙混凝土浇筑一次成型的施工方法,该方法不仅减少施工工序,节省施。

7、工成本,还可确保衬砌混凝土的整体性受力结构以及底板、边墙一次成型的外观质量。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0005一种水工隧洞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可移动施工装置实现该装置包括平行铺设在已浇注混凝土底板上横向对称两侧、并沿待施工底板槽纵向延伸的走行轨道,每个走行轨道上均设有台车,两台车横向之间由撑杆对撑;台车尾段下方均设置有前、后车轮及行走装置,并置于已浇注混凝土底板上铺设的走行轨道上,所述后车轮为一对定向轮,所述前车轮为一对可90向上折转的活动轮,所述台车的前端设置有顶升器,台车外侧纵向连接有整体模板,通过整体模板前后两端的拉杆及前。

8、端的限位杆定位;0006所述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方法,包括下述步骤00071将整体模板固定连接在台车外侧;00082利用顶升器抬起携带模板的台车前端,将一对前轮向上折,慢慢松动顶升器,台车前端通过限位杆调整好标高后,用撑杆将两个对称台车横向位置定位,采用一个拉杆将每个台车尾端固定在已浇注底板混凝土上,另一个拉杆将台车前端固定在开挖段岩面上,至此模板安装完毕;00093在模板底部待施工底板槽及外侧形成的混凝土浇注区内现浇混凝土,完成底板与边墙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00104模板拆卸0011松动拉杆,拆下撑杆,利用顶升器抬起台车前端,将前轮折下,放松顶升器使前轮至走行轨道上,至此模板拆卸完毕。

9、;说明书CN104033163A2/3页400125模板走行0013模板拆卸完毕后,启动行走装置,台车携带模板走行至下一段施工长度处,进行步骤24的下一个施工循环。0014上述方法中,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设置在台车尾段下方的走行电机及制动装置,走行电机上设有钢丝绳,拉在台车前端,走行电机启动时钢丝绳收紧使台车沿轨道纵向前进。0015所述台车尾段的尾部设有配重。0016所述的台车由多个车架纵向连接而成。0017所述整体模板包括多块纵向连接的分段模板,分段模板长度与每个车架纵向长度对应。0018相比现有隧洞底板、边墙混凝土浇筑方法,本发明能够将模板整体脱模、快速移动和快速安装定位,无需其它机械配套。因。

10、此具有投入劳力少,机械设备、模板费用投入成本低,施工进度快,施工干扰小的优点。附图说明0019图1为本发明方法采用的可移动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图是装置的纵向示意图;B图是A图的单侧剖视图;C图是A图的双侧对称侧视图。图中1、车架;11、螺栓;12、连接板;2、模板;21、模板连接螺栓;22、模板连接杆;3、前轮;31、后轮;4、走行电机;5、走行轨道;6、配重;7、千斤顶;8、拉杆;9、限位杆;10、已浇注混凝土底板;11、待施工底板槽;12、撑杆。具体实施方式0020如图1所示,一种隧道矮边墙模板安装的可移动施工装置,包括台车、撑杆和整体模板,台车包括多个通过连接板12采用螺栓11纵。

11、向连接的车架1,其中,最尾段车架纵梁下方前部安装一对前轮3、下方后部安装一对后轮31,用于固定台车的施工位置。靠近后轮的车架纵梁上方装有走行电机4,走行电机采用正反转电机,并设有制动装置,走行电机上设有钢丝绳,拉在台车前端,启动时钢丝绳收紧使台车沿轨道纵向前进。0021前轮3为一对活动轮,该对活动轮通过一个销轴可90向上折转;后轮31为一对定向轮。前、后轮置于走行轨道5上定位,走行轨道可采用C8槽钢平行铺设在已浇注混凝土底板10上横向对称两侧图1A、C,并沿待施工底板槽11纵向延伸。为防止台车倾覆,在最尾端车架的尾部安装配重6,配重材料可采用混凝土预制块,也可采用废旧钢材等。0022通常3个车。

12、架纵向组合连接为一台车长度约一个施工缝长度12M及行走段长度6M。每个车架的结构由纵梁、横梁、斜梁和斜拉梁构成三角形稳定结构。0023整体模板包括分段的模板2,模板长度15M,各模板纵向采用模板连接螺栓21连接,一般4个模板组成一个与车架长度相等的单元;并通过模板连接杆22与车架的纵梁固定,使车架1支撑整个模板重量。整体模板水平方向两端通过拉杆8及其中一端前端的限位杆9定位。0024参考图1C,为保证模板横向位置,对称两侧走行轨道上的台车横向之间采用撑杆12对撑。0025图1装置的施工步骤说明书CN104033163A3/3页500261参考图1以一侧为例,将整体模板通过模板连接杆22固定在台。

13、车外侧。00272利用千斤顶7顶升携带模板的台车前端,将一对前轮3向上折,慢慢放松千斤顶,台车前端通过限位杆9调整好标高后,通过撑杆12将两个对称台车横向位置定位图1C,采用一个拉杆8将每个台车尾端固定在已浇注底板混凝土10上,另一个拉杆8将台车前端固定在开挖段岩面上,至此模板安装完毕。00283在模板底部待施工底板槽11及外侧形成的混凝土浇注区内现浇混凝土。00294模板拆卸0030松动拉杆8的螺母,拆下撑杆12,利用千斤顶7顶升台车1前端,将前轮3折下至行走状态,至此模板拆卸完毕。00315模板走行0032模板拆卸完毕后,启动走行电机4,台车携带模板走行至下一段施工长度处,进行步骤14的下一个施工循环。说明书CN104033163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3316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